一、论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孙乐乐[2](2021)在《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语言塑造了人认知与经验世界的方式。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文化生产,生态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语言。生态批评家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不断探索自然现实与语言符号的关联。生态批评理论学界对语言的关注致使语言研究活力的重现,存在一个生态语言的内在转向。论文聚焦于生态批评理论中的语言文化论题,试图厘清其语言转向的机制以及所阐连的语言生态化问题。论文内容分为导论与四章。导论部分指出了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问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并对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内涵以及论文思路作了介绍。第一章对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以及语言转向之前的理论困境作了探讨,指出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要性。生态批评理论从后现代主义理论中孕育产生,既肯定语言的建构作用但又对语言建构的自然产生极大的不信任,其在“自然到底在语言之中还是语言之外”问题上产生争论,形成理论困境。语言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关联使其不得不进行语言的转向。第二章则聚焦于生态批评中的生态语言转向问题,说明其转向的动因,集中探讨了生态批评对人类社会中语言非生态性的批判。在语言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等多重机制下,生态批评理论关注语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语用中的非生态等语言问题。第三章将视角投向自然世界共在的物质,探讨生态语言的可能性。生态批评肯定非人类“语言”的存在,认为不只人类拥有语言,自然也在“说话”。生态批评从物质的视域审视语言,赋予自然万物平等的地位,将其纳入一个共在的语言符码网络中。物质视角下的自然语言观进一步解构了人类语言中心论,呈现了一个万物和谐共生的语言世界。第四章对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作了总结并对语言转向进行反思。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理论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语言转向也存在人类、非人类的二元化研究倾向、不够体系化、缺乏审美视角等问题。结语部分对如何实现语言的生态化问题作了简单的思考,并对语言问题与生态批评的未来作了展望。
王丹婷[3](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程蕊[4](2020)在《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梳理了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在西方文论影响下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状况,探究了本土化的中国当代生态批评理论以及中国生态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评估了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局限性,希冀能为中国本土化的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尽绵薄之力。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国内外生态主义文论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此外,基于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章:一、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二、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研究;三、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意义及发展空间。第一部分首先对环境主义、生态主义、浅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几组概念理论进行辨析。接下来对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及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概述。美国的生态主义文论和英国的生态主义文论的为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对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生态批评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和启发。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大致发展趋势,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互相渗透交织,在批评中不断发展与延伸,使得理论越来越体系化,为以后生态批评理论走向更深更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进行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研究。首先分析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产生的基础,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资源。这都为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进建构适合本土的话语体系。接下来分析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影响,重点研究曾繁仁和鲁枢元两位学者的思想理论。最后分析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阐述了生态文学的定义,接下来梳理在西方生态思潮影响下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不同时期生态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以及当代生态文学创作观的转变,最后从西方生态主义视角对作品进行个案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的贡献、局限性以及本土化中国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空间。本文回顾了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建构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当代生态理论和生态文学作品当下面临的困境和发展的局限,展望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未来发展的意义。
胥洁[5](2020)在《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文中提出从哲学层面分析,科技异化危机、工业社会弊病、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均是由人们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的方法以及改造工具等因素促成。改造生产工具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固然重要,但强化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以及丰富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同样重要而紧迫。因此,本文认为:以“感官直觉”为基础进而辅以“深层反思”的“直觉”认识方法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重视的认识能力。阿伦·奈斯深层生态理论中的“直觉”认识方法就是这样一种综合了理性与感性的生态认知方法论。因此,系统论述是其“直觉”思想是有意义的。本文第一章阐释了选题基于工业异化、技术异化的现实背景以及浪漫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并梳理了选题的发现与确定是由文献查阅到理论比较再到实践调研的探索过程。从而进一步综述了关于阿伦·奈斯哲学理论以及深层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其“直觉”思想的内容,但关于“直觉”思想的理论性研究缺乏系统性论述。因此,这是本文选题的创新点也是理论价值所在。第二章按照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式,集中论述了奈斯思想渊源中的“直觉”认识方式。在本体论上,道家思想、佛教、甘地、斯宾诺莎、怀特、梭罗、海德格尔所持的理论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识到了自然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共同趋向了“直觉”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直觉方式体现出“内观顿悟”、“感觉感知”以及“理性沉思”等不同维度。本文的第三章系统地从深层生态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中剖析了奈斯的思想理论,得出的结论为:其认识方式以“直觉”为核心,兼具经验感知与理性反思的特质。并进一步证得:其“直觉”认识方法可以形成“整体性、多样性、系统性”的世界观、“总体性、地方性、渐进性”的认识论,以及以“观察、直觉、追问”为认识方式的“直觉”认识方法论。这一“直觉”认识方法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纲领性思维,也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方法论范式。最后,第四章论述了深层生态学“直觉”思想的价值,包括对生态伦理学、生态现象学、生态美学的学术理论意义,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姜熠群[6](2020)在《尼采哲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生态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尼采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权力意志、永恒轮回、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超人等重要哲学概念,创立了尼采哲学的自然一元本体论、自然主体论、谱系学方法论、艺术生存论和自然超人目的论,构建起奠基于自然的哲学大厦。尼采用权力意志取代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却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思想。权力意志是第一性的,理性是权力意志派生出来的。权力意志尽管是瞬间冲动的表征,却不反对理性。尼采哲学中的理性,不存在于形而上学的理念世界,而是在权力意志的作用下,在现实的此岸自然世界中永恒轮回。永恒轮回是尼采哲学的至高肯定,是自然万物的运动方式和存在过程。在永恒轮回的下降、沉沦和毁灭中,权力意志得以上升、提高和增长,悲剧成为了快活的源头。酒神精神是权力意志本能的内在要求,与自然合一的艺术化生存是酒神精神的外在表现,在权力意志运作下,充满瞬间冲动的自然超人的酒神精神在永恒轮回中得以充分流射。尼采哲学从求积极生存的权力意志的哲学之点出发,让永恒轮回把理念世界拉回到自然世界,实现对一切价值的重估,赋予超人大地的意义,从出发点到过程再到信念,时时处处彰显出自然主义本色。本文分三大部分进行论述,探索尼采自然主义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能起到怎样的启示作用。论文第一部分简介尼采的生活与学术,展现尼采自然主义思想的物质根源和思想基础。第二部分着重从生态视角对尼采哲学中的重要学说进行全面阐释。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尼采自然主义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易建力[7](2020)在《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艺生态学是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关系中,研究文艺的产生、分布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学科建设热潮中诞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早期关注的学者较少,只有鲍昌、古远清、张松魁、高翔、范军等人涉足。这一时期的文艺生态学研究在学科界定、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基本建立起了文艺生态学的学科框架以及理论范式,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文艺生态学内部开始分化,相继出现了生态美学、生态学批评(也称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诗学。与前期的综合化研究路径不同,分化后的文艺生态学走向了精细化、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视角上则继承了文艺生态学前期研究中注重从外部因素入手来研究文学的传统,但又从单纯的文学批评走向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批评,甚至有摒弃文学批评向单纯的文化批评的倾向。关于文艺生态学学科历史的专门研究,成果不多,尚未发现一篇有关文艺生态学学科史的研究专文。在偶尔涉及到此课题的论文当中,学者们也似乎更愿意研究生态文艺学或者生态批评的发展历史,对文艺生态学作为学科则关注不多。自2000年鲁枢元首次提出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之后,文艺生态学便长期成为争论的焦点。对于生态批评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其“重文化批评而轻文学批评”的倾向上,但对于其作为一种批评流派的合法性,学者们少有异议,而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则持肯定态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学科史的角度入手,对每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最终发现文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为学者们所普遍认同,文艺生态学批评是其批评方法,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均为文艺生态学批评的组成部分,生态诗学是文艺生态学的另一种名称,而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则是文艺生态学及其批评方法的理论指导。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作了说明,并就文艺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做了介绍,此外,还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界定进行了说明;正文第一章从影响文艺生态学兴起的外部原因——政治、经济、生态危机、人文土壤、星球意识以及内部原因——对自然写作的呼应、文艺理论的自我革新等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大体划分出其兴起、分化、建设、深化、新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并在肯定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的从属地位进行了论证;第三章对文艺生态学两个核心范畴:“自然”与“和谐”的内涵和确立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第四章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评析;第五章则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并就“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和“文本内在中和性”等问题,结合自身感悟,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
王琦[8](2019)在《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让-吕克·南希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着述涉及领域包括宗教、政治、伦理、艺术等,主题包括意义、存在、书写、身体、共同体、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化等重要问题,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解构的理论领域和实践范围。在意义的世界化、书写的触感化、存在论的重构等方面,南希的思想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南希也将共在、身体、触感、艺术等思想,融入到对书写的思考之中,扩展了书写理论的研究论域,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依次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进而充分挖掘南希书写思想的学术价值。除绪论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五章,依次回答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南希书写思想的意义和局限等五个理论问题。绪论在简要论述南希哲学主要命题的基础上,阐释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南希思想、书写思想以及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一章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本章历史地叙述书写思想的传统,揭示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阐发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从思想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三个层面分析南希书写思想的问题意识。从柏拉图开始的形而上学将书写作为语言(尤其是语音)的派生物,其作用仅在于避免遗忘,因而总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直到德里达等人开启“书写革命”,书写才被认为是真理和意义得以生发的本原。南希的书写思想就奠基在这个思想传统之上。南希对书写的思考是以意义为逻辑起点、以共在为哲学基础的,其意义理论是在意义普遍失落或悬置之后展开的哲学思考。他将意义发展为包括意义、方向和感受在内的多重概念,把书写作为重建意义世界、避免堕入虚无主义深渊的重要途径。南希的书写范畴并不仅仅指涉着作为某种活动的行为,也不仅仅涉及某种文字或书面的艺术或风格,而是直接与意义相关,与对意义的生存论思考相关,书写因而与我们、世界、意义三者构成了共生同构的关系。同时,南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共在和共同此在概念,把存在理解为始终是“存在—于—共通”之中的独一多样存在。书写就是对独一多样存在的意义的敞开,是不断朝向边界、突破域外的意义的外展、间隔和延异,共在赋予了书写以浓厚的存在论色彩。在这个意义上,南希的书写之思,也可以说是一种存在论。第二章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意义理论和共在思想,阐发南希关于书写之本质的思想。以意义为逻辑起点,南希把书写的本质理解为意义的共同显现。从共在概念出发,南希在我们、世界和意义之间建立起共生同构的关系,“共”成了意义乃至一切存在的根本方式。南希将意义的发生理解为独一多样存在如其本然的自我显现,书写就是这种共同显现的主要方式。南希发展出“外铭写”这个新的概念来解释书写的本质。外铭写即意义的溢出自身,即是说书写始终是意义起源的可能性条件,而且始终是“向着那里到来”的未完成性。书写因此摆脱了意指或表象的限制,它始终使意义不断朝向自身之外展露,不断向着在场发生,这表明书写或意义永远不会走向终结。这种书写思想体现了南希浓郁的现实伦理关怀。书写不只是表达或溢出意义,它也能创造意义,但这是一种独特的“从无创造”。南希用无—物、无意义和创造来解释这个“无”,认为“无”标识了独一多样存在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使意义永远面向未来敞开。通过对福楼拜小说《圣安东的诱惑》的分析,南希认为,除了对空无的敞开之外,书写根本上一无所示。因此,南希所理解的书写在本质上是意义的共同显现、外铭写和意义的空无敞开,是对意义的生存论解释。第三章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身体思想和触感理论,阐发南希关于书写的特征的认识。自德里达和罗兰·巴特之后,作为书写主体的“作者”已经被置于“死亡”的地位。南希放弃了“作者”这个范畴转而探讨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从而从身体维度对书写的特征进行了生存论分析。在形而上学传统那里,身体和书写一样被贬抑成不被重视的非实在之物。南希在身体现象学的基础上,将身体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议题之一,进而发现了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他认为书写本质上是对非实在性场域的打开,是对身体的触及,而且与阅读的触感化密切相关。因为书写始终发生于界限之上,在身体的触感中建构了一个意义的非实在性场域,突破和超越了内在性的绝对限制,因而它对意义的共同显现具有某种非实在性特征。同时,书写又始终与感受密切相关。而对于南希来说,触感是更为根本的感官机制,因为它是身体得以外展的可能性条件,触感或者身体的触及构成了世界意义的起点。正是在触感的维度上,书写与阅读既处于共同存在的状态之中,又具有彼此分享和相互外展的特性。书写因而总是触感化的意义的共同显现,因而总具有触感化的特征。通过对书写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思考,南希实际上凸显了书写概念中的身体维度,更深层次地深化了书写的存在论意义。第四章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本章紧密结合南希关于艺术的理论,阐释和分析南希对书写形式的思考。除了常见的作为艺术样式的文学书写之外,南希将书写宽泛地理解为一切生成意义或外展自身的行为,绘画因而也被南希理解为特殊形式的书写。就文学而言,南希将共在思想和共同体理论整合进对文学书写的理解之中。在他看来,“文学共通体”首先是以神话的方式存在的,但是现代社会的意义危机已经彰显出神话被打断的基本事实。这不是说文学书写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文学共通体”只能以一种“非功效”的方式进行运作,文学书写只能在共通或共在的意义上得到理解。南希还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思想,用在对基督教绘画的分析之中。在他的理解中,绘画作为留下痕迹的行为和表达意义的载体,是一种凝结着身体触感的外铭写,即意义向着自身之外的溢出。在绘画这种触感化书写中,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自身的内在性之中向着一个“在外的彼在”无限地外展,也就是南希所理解的基督教绘画的真理。南希还发现,书写范畴可以实现对艺术的多样性等基本命题的重构,为我们重识艺术自主性和艺术终结论提供了新的启示。第五章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本章主要回答的是南希书写思想对于今天的理论和实践有怎样的学术意义,其理论局限何在。本章从总体上概括南希书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分析南希书写思想在理念、话语和批评三个维度上的文论借鉴意义,挖掘其对于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价值,总结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南希的书写首先是建立在他者和关系维度上的,与它相关的共在、身体、外铭写、触感或共通体等概念,都强调朝向外部的无限敞开,以外展、沟通和分享为基本特征。这决定了南希的书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生存论思想。南希书写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同一化、本质主义的批判,对共在、独一性、外展、分享等概念的强调,以及对他者维度的重视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推动生态美学、生态文论、生态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南希对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揭示,敞开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无尽可能性,使我们可以从意义和身体的角度,重新理解并建构中国特色的书写话语体系。但是,将共在、分享、触感、身体乃至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等维度,融入书写范畴之中,在扩大书写话语的致思范围、将书写提升至生存论的高度的同时,也有将书写范畴泛化或乌托邦化、使书写范畴脱离日常经验的理论缺陷。通过对南希书写思想的传统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的揭示,本文将南希哲学的基本命题与书写范畴整合起来,并以发掘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理论意义为现实旨归,从而从理论上回答了书写何由、何谓书写、谁在书写、何种书写、书写何为等问题,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起源、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体系。
周艳鲜[9](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李锐[10](2019)在《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深层生态学是西方现代生态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面对早期的环境保护行动效果甚微的困境,挪威哲学先驱阿伦·奈斯创立深层生态学使用“深层追问”的方式从本质上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奈斯认为环境保护行动失败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根本上是错误的,应当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在成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自我”。奈斯的生态思想是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基石,对其思想和深层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以对深层生态学有全面的认识。深层生态学自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一书开始孕育,到奈斯正式提出“深层生态学”概念,最终在塞欣斯等人的推动下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理论。在对深层生态学有了较为的全面认识之后,论文开始探究深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为剖析深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做准备。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受斯宾诺莎哲学思想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最多,其生态哲学思想的两个重要的最高准则中都有这两种思想的缩影。对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有重要影响的还有东方佛教生态智慧和道家思想、现代生态学理论、基督教哲学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深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奈斯的“生态智慧T”思想为基础构建而成,其理论前提是自我实现准则和生态中心主义准则,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深层生态学的行动纲领,再由行动纲领推理出规范性的结论,最终得出指导具体行为的准则。在对理论体系梳理之后,以深层生态学的观点为基础,把握奈斯所提出的三项实践号召。在建立对深层生态学的整个思想体系较为完整的认识后,总结深层生态学在世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深层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并反思深层生态学思想受到的批判。通过这些环境运动和理论批判的反思,得出深层生态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借鉴,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启示。
二、论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
6.1.1 正确的科技观 |
6.1.2 和谐的自然观 |
6.1.3 理性的消费观 |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及转向的源起 |
第一节 生态批评基本论题:语言与自然的关系 |
一、语言与自然之间的亲缘关联 |
二、“词物分裂”观:语言远离自然的溯源 |
三、“新写实主义”语言:生态批评的基本语言观 |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理论困境:语言内外的自然之争 |
一、反叛后结构主义:争论产生的语境 |
二、语言中的自然争论与理论弥合 |
三、语言问题争论的反思与沉寂 |
第三节 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然性 |
一、改变环境现实与语言符号相疏离问题的需求 |
二、生态文化语言化的内在诉求 |
三、生态批评作为实用语言批评属性的要求 |
第二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生态化问题 |
第一节 语言生态化问题与转向的文化机制 |
一、文学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 |
二、语言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化 |
三、语言学转向的反思与生态化浪潮 |
第二节 对语言挤压问题的生态文化批评 |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同质化 |
二、主流语言存在的非生态性 |
三、地方生态语言遭受侵蚀 |
第三节 对非生态语言问题的语用批判 |
一、“贬低自然”:人类中心语言命名 |
二、“强暴自然”:生态隐喻背后的修辞政治 |
三、“贩卖自然”:语言表面绿化的虚假生态 |
第三章 生态批评对自然物质“语言”的寻证 |
第一节 自然物质“语言”的理论基础 |
一、元语言:生物符号学与生态符号学的拓域 |
二、语言之源:语言存在与发展的考古 |
三、非人类的言说:生态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的革新 |
第二节 自然物质的“语言”及其生态性 |
一、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与语言生态的融合 |
二、自然的“语言”:语言主体问题与生态语言的可能性 |
三、人与非人的共在:物质网络与语言译码的生态性 |
第三节 自然物质视角下生态语言的实质 |
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语言的并构 |
二、生态政治对非人类“语言权力”的再分配 |
三、“语言行动力”的削减 |
第四章 生态语言转向的意义与语言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 |
一、生态文化的构建意义 |
二、生态批评理论困境的突围 |
三、语言视角下生态批评理论范式的拓展 |
第二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问题的反思 |
一、语言转向的两极化 |
二、语言批评的非体系化 |
三、语言审美视角的缺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
3.1 生态危机思想 |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3.2 生态批判思想 |
3.2.1 生产批判 |
3.2.2 意识形态批判 |
3.2.3 文化批判 |
3.2.4 技术理性批判 |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
4.1 自然解放思想 |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
4.2 人性解放思想 |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概述 |
一、概念辨析 |
(一)环境主义、生态主义 |
(二)浅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 |
二、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及发展阶段 |
(一)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主要流派 |
(二)西方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接受研究 |
一、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产生的基础 |
(一)本土化产生的原因 |
(二)本土化产生的思想基础 |
二、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 |
(一)鲁枢元:生态“三分法” |
(二)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
三、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本土化生态文学的定义 |
(二)本土化生态文学创作的发展概况 |
(三)以动物为题材的生态小说为例 |
(四)生态意识视角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
第三章 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意义及发展空间 |
一、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的贡献及局限性 |
二、本土化的中国生态主义文论的发展空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二、奈斯思想渊源中的“直觉”之意 |
2.1 东方文化传统的“直觉”维度 |
2.1.1 道家思想的“体道” |
2.1.2 佛教思想的“观与悟” |
2.1.3 甘地思想的“非暴力” |
2.2 西方传统思想的“直觉”维度 |
2.2.1 斯宾诺莎的“直觉知识” |
2.2.2 怀特及梭罗的“田园主义” |
2.2.3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 |
2.3 小结:不同“直觉”思想的差异与旨归 |
三、奈斯思想体系的“直觉”之纲 |
3.1 “直觉”的世界观基础 |
3.1.1 世界的多样化——复杂性 |
3.1.2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性 |
3.1.3 整体论自然观——系统性 |
3.1.4 小结 |
3.2 “直觉”的认识论进阶 |
3.2.1 “总体观念”——总体性 |
3.2.2 “生态智慧T”——地方性 |
3.2.3 “自我实现”——渐进性 |
3.2.4 小结 |
3.3 “直觉”的方法论显现 |
3.3.1 “观察”——认识的经验起点 |
3.3.2 “直觉”——认识的综合判断 |
3.3.3 “追问”——认识的可靠保障 |
3.3.4 小结 |
3.4 小结:奈斯“直觉”思想为体系之“纲”的显现 |
四、奈斯“直觉”思想的意义 |
4.1 学术理论意义 |
4.1.1 “弥”生态伦理学不足 |
4.1.2 “合”生态现象学前沿 |
4.1.3 “丰”生态美学之理论 |
4.2 社会实践意义 |
4.2.1 教育的“体验”—“追问”导向 |
4.2.2 休闲的“天然”—“深度”导向 |
4.2.3 生活的“简单”—“丰富”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尼采哲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生态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尼采其人及其自然主义思想 |
(一)尼采简介 |
1.尼采的家庭背景及其求学经历 |
2.尼采的重要哲学着述及其影响 |
3.尼采对生存环境的别样体验 |
(二)自然主义 |
1.自然 |
2.自然主义 |
(三)尼采的自然主义 |
1.尼采哲学的自然开启 |
(1)从盖亚到超人 |
(2)从自然的灵魂到尼采的灵感 |
2.尼采哲学的自然武器 |
3.尼采哲学的自然回归 |
二、尼采哲学生态思想的内涵 |
(一)酒神精神——艺术生存论 |
1.日神与酒神 |
2.酒神精神的概念及其内涵 |
3.艺术生存论 |
(二)权力意志——一元本体论 |
1.权力意志概念 |
2.权力意志的内涵 |
3.权力意志的特性 |
4.权力意志的生态意义 |
(三)永恒轮回——自然生成论 |
1.永恒轮回概念 |
2.永恒轮回的内涵 |
3.永恒轮回的特征 |
4.永恒轮回的生态意义 |
(四)超人——大自然的意义 |
1.上帝死了吗? |
2.超人是怎样产生的? |
3.超人到底是什么? |
4.超人现在何处? |
5.超人的特征 |
6.超人的生态意义 |
三、尼采哲学的生态启示 |
(一)人与自然同自由 |
(二)生命活在意义之内 |
(三)树立未来和谐生态伦理观 |
1.和谐生态伦理观阐释 |
2.和谐生态伦理观的特点 |
3.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意义 |
4.普及和谐生态伦理观 |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四、关于“文艺生态学”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兴起的背景和缘由 |
第一节 文变染乎世情 |
一、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
二、星球意识逐渐成型 |
第二节 对生态文学的呼应 |
第三节 中国文艺理论的内在诉求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文艺生态学在中国的兴起: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
第二节 文艺生态学的分化:20 世纪90 年代 |
第三节 文艺生态学的建设期:新世纪十年 |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深化期:21 世纪10 年代初 |
第五节 文艺生态学的新发展:21 世纪10 年代中后期 |
第三章 文艺生态学核心范畴分析——“和谐”、“自然” |
第一节 “和谐”范畴的提出 |
一、“和谐”的早期形态 |
二、“天人合一”——“和谐”的同义词 |
三、“和谐”范畴的确立 |
第二节 “自然” |
一、文本外“自然” |
二、“自然”范围的扩大 |
三、文本内“自然” |
四、“自然”的延伸:社会、精神 |
五、审美化自然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前期研究 |
一、对研究模式的深化 |
二、文学与自然环境 |
三、文学与社会环境 |
四、文学与经济环境 |
五、文学与文化环境 |
六、文学与政治环境 |
七、文学与民族环境 |
八、总结 |
第二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后期研究 |
一、文学与自然生态 |
二、文学与社会生态 |
三、文学与精神生态 |
四、文学与性别 |
五、文学与种族 |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评价和思考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一、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 |
二、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再思考 |
一、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 |
二、文本的内在“中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南希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从替补到延异:书写思想的传统 |
一、传统形而上学中语音对书写的贬抑 |
二、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 |
第二节 意义: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 |
一、意义作为思想的基本问题 |
二、意义的悬置与南希的重构 |
第三节 共在: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从此在到共在:海德格尔的启示 |
二、存在既是独一又是多样的 |
小结 |
第二章 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 |
第一节 意义的共同显现:书写的本质 |
一、意义、我们、世界的共生同构 |
二、书写即意义的共同显现 |
第二节 外铭写:书写如何表达意义 |
一、外铭写与意义的溢出 |
二、外铭写与意义的未完成性 |
第三节 从无创造:书写如何创造意义 |
一、书写的悖论与意义的从无创造 |
二、从视像到书写:意义的空无敞开 |
小结 |
第三章 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 |
第一节 书写“主体”的难题与可能 |
一、作者之死和作品的诞生 |
二、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 |
第二节 书写的非实在性特征 |
一、本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外展 |
二、作为非实在性场域的书写 |
第三节 书写的触感化特征 |
一、触觉作为身体的根本觉 |
二、书写是对身体的触及 |
三、书写的触感化与阅读的触感化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文学书写的打断与分联 |
一、神话书写的被打断 |
二、文学共通体的非功效 |
三、文学共通体的沟通与分联 |
第二节 绘画书写的意义空间 |
一、书写与基督教的触感神学 |
二、基督教绘画中的圣母书写 |
第三节 书写对艺术基本问题的重构 |
一、存在的独一多样与被外展的艺术 |
二、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思想传统 |
三、触觉之于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外展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核心理念 |
一、外展:南希书写思想的未来指向 |
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生态旨归 |
第二节 话语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文论意义 |
一、话语: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启示 |
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思想的限度:南希书写思想的局限 |
一、共在与分享的理想色彩 |
二、触感与外展的经验色彩 |
三、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 |
小结 |
结语:重新敞开书写思想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希研究资料汇编 |
致谢 |
(9)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
五、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
第一节 思想资源 |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社会根源 |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
一、学科基础比较 |
二、研究问题比较 |
三、理论体系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
一、学术会议 |
二、访学与访谈 |
三、几点建议 |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
一、译介研究成果 |
二、学术翻译方法 |
三、译与研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
一、无关论 |
二、等同论 |
三、隶属论 |
四、优劣论 |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10)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一、阿伦·奈斯及其思想概述 |
(一)阿伦·奈斯生平及其学术地位 |
1、阿伦·奈斯的生平 |
2、奈斯的学术地位 |
(二)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1、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
2、市场经济驱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
3、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 |
(三)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发展进程 |
1、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孕育 |
2、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提出 |
3、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二、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
1、斯宾诺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思想 |
2、存在主义思想 |
3、宗教哲学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
(三)佛教的整体主义与尊重生命思想 |
(四)现代生态学的影响 |
1、现代生态学理论 |
2、生态科学中的形而上学 |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 |
三、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生态智慧T”思想 |
(二)深层生态学的两个基本准则 |
1、自我实现准则 |
2、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准则 |
(三)深层生态学八条纲领 |
(四)建立人顺应自然的生存模式 |
1、激发深层生态意识,实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同 |
2、崇尚以简单的方式获得丰富的生活 |
3、建立“顺应自然”的自然保护与开发的社会模式 |
四、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
(一)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影响 |
1、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对深层生态运动的影响 |
2、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对绿色政治的影响 |
(二)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受到的批判 |
1、来自深层生态学学派内部的批判 |
2、来自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 |
(三)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致思方法及局限 |
1、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致思方法 |
2、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局限 |
五、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培养公民生态意识 |
(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国家 |
(三)构建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新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2]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D]. 孙乐乐. 兰州大学, 2021(02)
- [3]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4]西方生态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D]. 程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论阿伦·奈斯生态思想中的“直觉”[D]. 胥洁.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尼采哲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生态启示[D]. 姜熠群. 渤海大学, 2020(05)
- [7]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D]. 易建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8]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D]. 王琦. 西南大学, 2019(05)
- [9]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10]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D]. 李锐.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