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一、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甘卫军[1](2021)在《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观测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历时20年(1973.12—1994.03)、耗资300亿美元研发建成的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初衷主要是为海、陆、空三军提供全世界、全天候、全时段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保障,同时兼顾部分民用。GPS在最初的设计中并未包含高精度测量功能,

耿威[2](2021)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文中认为电离层扰动是电离层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主要任务。由于电离层复杂的时空变化性,电离层扰动呈现出多尺度、不规则、复杂的变化特征。当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其电子密度发生变化,对卫星导航定位及通信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电离层扰动的特性及建模对于维护人类空间活动的安全,减少和避免空间天气事件的经济损害十分必要。电离层闪烁作为重要的电离层扰动效应之一,不仅可以反映电离层中不规则等离子体结构及其物理特性,而且可能导致地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出现畸变和误码,从而影响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中国南方地区是电离层闪烁事件高发区,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范围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日益增长,电离层闪烁的监测及效应研究突显出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电离层扰动的监测、建模、效应等研究工作,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数据,主要研究电离层扰动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统计分析电离层扰动引起的GPS周跳分布特征,最后构建中国南方区域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空间天气研究人员和GNSS用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本文定量评估了2017年9月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对GPS性能及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其结果显示,磁暴期间,中国境内GPS台站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平均定位误差有明显的增加,最大误差接近2 m,相对于中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定位误差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动态PPP定位误差(dm量级)。ROTI指数地图与PPP误差分布地图比较得出,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出现对GPS-PPP性能具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和海南台站连续监测的电离层闪烁指数,及利用该台站解算的GPS-PPP定位精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精度随闪烁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监测到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S4大于0.4时,该台站解算的平均动态PPP误差要高于0.8 m。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时日落之后,此次磁暴有助于电离层不规则体的产生,从而引起电离层闪烁。导航信号通过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周跳发生频繁,最终导致系统性能及定位精度降低。该研究对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导航系统影响的预测及改建改进电离扰动事件高发区导航通讯系统的设计有着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的意义。2、基于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260多个GPS台站数据,分析2015-2018年,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周跳分布的时空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描述电离层扰动效应的参数: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讨论周跳与太阳活动及电离层闪烁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高仰角周跳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的变化明显。一天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日落之后至黎明前,午夜前后出现最频繁,白天很少出现。一年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春分和秋分附近,春分附近周跳出现比秋分更频繁,呈现春秋不对称性,夏季和冬季很少有周跳发生。太阳活动高年周跳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太阳活动低年。研究结果表明,周跳的逐年变化显着依赖太阳活动水平,且随太阳活动水平减低而减少。F10.7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线性相关指数约为0.7。电离层闪烁指数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周跳与闪烁存在密切的关系,闪烁是引起周跳重要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接收台站接收到的S4指数大于0.6时,该台站监测到的卫星发生周跳的概率约为30%。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周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纬度25°以下靠近赤道异常区的低纬地区,中高纬度地区很少有周跳发生,此特征暗示引起GPS周跳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主要起源于磁赤道区。本部分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性能的波动,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作为一个新的电离层效应统计参数弥补了由于GPS轨道导致的不同地点GPS卫星分布不均的局限性,克服了少数台站研究结论的片面性,周跳可用于电离层扰动的直接监测和预警,以及为GNSS定位精度研究提供参考。3、最后,针对常用电离层闪烁模型在中国地区精度无法满足研究和应用要求,以及常用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产品较为单一等问题,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监测数据,基于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了中国南方地区高精度实时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通过与全球电离层闪烁预报模型(GISM)和反应电离层不规则体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指数标化率(ROTI)进行比较,验证利用Kriging方法构建的闪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电离层闪烁发生期间该地图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的区域特征和演变趋势,相比于GISM模型,该地图模型的精度更高,时延更小。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该地图模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差。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电离层闪烁地图模型相对真实可靠,可用于监测预警在空间天气扰动条件下的区域电离层闪烁活动。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及其对GNSS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对加深中国地区GHz波段电离层闪烁现象的研究,开展电离层闪烁的现报及预报,以及改进电离层闪烁高发区导航通信系统的设计均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方智伟[3](2021)在《利用GPS研究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直变形》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持续向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平均海拔4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隆起于地球表面,绵延2500 km的喜马拉雅造山带横亘高原南缘,这无疑为新生代大陆活动构造最引人注目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南缘陆-陆碰撞与造山运动活动强烈,是地质演化和地球物理研究的天然试验场。以青藏高原隆升为代表的内陆造山学,是岩石圈动力学核心问题之一,青藏高原隆升研究涉及高原历史高程推演和各期次隆升速率的确定。目前主要的研究手段包括:借助高原内第三纪地层湖相沉积物的氧同位素分析推算历史高程,根据中新世以来出露变质岩的低温年代记录或山前第四纪冲积盆地资料测定抬升速率,以及精密水准等传统大地测量手段的应用。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以GPS、In SAR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为地壳运动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测能力,但多年来与青藏高原隆升相关的资料仍然比较欠缺,完整性、系统性较差。相对其他手段来说,GPS具有基准统一、精度均匀等优势,但受到资料不足和GPS垂向观测精度的限制,现有成果间仍有较大的不一致。随着青藏高原南缘GPS连续观测资料的增加,高精度测定垂直形变场逐渐成为一个可及的目标。本文搜集1995-2020年青藏高原南缘约100个GPS连续站观测资料,分析获取最优噪声模型,以优于1 mm/a的精度约束青藏高原南缘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利用最新的模型与资料定量讨论了地表水变化、冰川均衡调整、地心运动引起的垂向非构造变形。结合GPS、喜马拉雅精密水准和In SAR资料,清楚地呈现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缘地带垂向变形分布,分别就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讨论其运动学特征和构造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印度次大陆整体,升降幅度不到1 mm/a,恒河平原及低喜马拉雅一带沉降1~2 mm/a,高喜马拉雅隆升1~6 mm/a,藏南一带仅有约2 mm/a左右的上升速率,雅鲁藏布以北逐渐从微弱隆升转变为下降2 mm/a。(2)现有GPS速率中非构造影响在1 mm/a左右,不确定性大致在0.3~0.4mm/a。利用最新的GRACE时变重力场资料,估算喜马拉雅及藏南地区均衡隆升速率为0.2~0.4 mm/a;根据现有大地测量约束下的全球冰川模型,亚洲大陆的冰后回弹为0.3~0.5 mm/a;根据全球大地测量结果,地心运动导致的垂直运动为0.3~0.5 mm/a。(3)由南向北的沉降-隆升-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印度板块向下挤入青藏高原的变形响应一致,其中喜马拉雅处于一种动力均衡状态,向南持续增长,而雅鲁藏布以北的广大区域因挤压不足、拉张强烈而垮塌。

詹松辉[4](2021)在《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文中指出中国大陆是全球大陆内地壳运动变形分布最广泛、程度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地震活动最频发的地区,是研究内陆地壳运动和地震最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场。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壳形变是当前研究地壳运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传统方法,GPS有着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点,能够获取高精度、大尺度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并能监测地壳微小的动态变化。特别是随着陆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GPS观测资料。本文收集、整理和处理了陆态网络的GPS观测数据,得到中国大陆干净可靠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在此基础上,以川滇地区为例,探索地震预测和块体聚类分析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PANDA软件精密单点定位模式处理了陆态网络Ⅰ/Ⅱ期从1998年至2020年底约23年30s采样间隔的GPS观测数据,并转换得到欧亚框架下的ENU坐标时间序列。处理的数据包括陆态网络Ⅰ期27个基准站1998-2020年连续观测数据、56个基本站1998-2020年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15期)、1000个区域站1998-2020年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11期);陆态网络Ⅱ期233个基本站2010-2020年连续观测数据、1000个区域站2011-2020的流动观测数据(大部分不少于6期)。(2)针对GPS位置时间序列复杂的成因,发展了综合轨迹模型、独立分量分析(ICA)、同震/震后改正等流程的GPS时间序列后处理方法,得到了共2112个测站1998-2020年的中国大陆震间GPS速度场。(3)采用本文计算的最新GPS速度场,以川滇地区为实验场,预测其中长期浅源地震活动性。使用川滇地区最新的应变率场和1977-2016年GCMT地震目录,采用SHIFT_GSRM2f模型预测川滇地区浅源地震活动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每一百年将会发生3次Mw7.0+、8次Mw6.5+、26次Mw6.0+浅源地震。一致性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不同时间跨度的GCMT、ISC-GEM地震目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目录较为接近,预测结果较可靠。同时预测结果也说明:川滇地区仍存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如道孚-康定空区;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非常复杂,无法用简单的块体模型和连续形变模型来描述。(4)基于本文最新的GPS速度场,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川滇地区)进行GPS速度聚类分析识别块体。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川滇地区的GPS速度进行聚类,考虑DB指标和聚类效果对比,最终将川滇地区分为6类。聚类分析划分块体结果与地质划分结果相吻合,聚类结果显示龙日坝、鲜水河、大凉山、则木河和小江等断裂边界被清晰的识别出来;川滇菱形、华南、滇南、巴颜喀拉和羌塘等块体轮廓被聚类分析结果清晰地描绘出来。

徐良叶[5](2021)在《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文中指出GNSS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监测到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和形变,而且可以监测到构造运动形变、孕震形变、震后形变等微小构造形变,它已成为目前观测地壳运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根据GNSS观测资料提取地壳形变与应变信息,进行区域地壳应变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有利于认识地壳构造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历史,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GAMIT/GLOBK软件解算2015-2019年云南地区45个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得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并结合云南地区2015-2019年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分析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详细介绍了GNSS测量原理及数据解算的理论方法,及求取应变场的方法,主要有多面函数拟合、球面小波、最小二乘配置,详细介绍了最小二乘配置方法。(2)基于云南45个(2015-2019年)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观测资料,解算得到云南地区在ITRF2014框架下的速度场,及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结果表明,在ITRF2014框架下云南地区水平运动速度方向整体朝东南方向旋转;云南地区的相对运动存在明显差异,云南地区中部和西部的相对运动较弱,川滇交界处相对运动较为剧烈,小江断裂带呈现显着的左旋特征,其中小江断裂带南端左旋特征比北端剧烈。(3)基于扣除欧拉旋转矢量后的的速度场,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站点的速度进行插值,再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求取云南地区应变场。结果表明,站点的实测速度与拟合速度的残差大部分在1mm以内(除1个站点残差为1.3mm外),说明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从获取的云南地区应变参数可以看出,云南地区面膨胀率总体呈现拉张与压缩相互交替的现象,说明云南地区地壳所受到的应力复杂,构造运动活跃,其中拉张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木里-盐源一带,压缩应变最突出的地方在通海-蒙自一带;云南地区最大剪应变主要有2个高值区,分别沿丽江-小金河、小江断裂带分布,其中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在昆明-通海一带,其他区域剪切应变积累低,说明剪切变形较弱。(4)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取云南地区2015-2019年5级以上地震前的速度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沧源、云龙、漾濞、通海地震前都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的运动,说明该地区的相对平衡运动状态被打破,诱发了地震;昌宁地震前,川滇交界处的站点由原来杂乱无章的运动状态变为一致向西南方向加速运动,然而运动幅度相对与其他站点并不大;墨江地震前无明显的站点异常的运动特征;沧源、昌宁、通海地震前,部分站点出现加速运动特征,在站点的运动方向上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均发生在面膨胀率0值区附近;云龙、漾濞地震前出现部分站点加速大幅运动,然而地震并没有发生在站点运动的方向上,云龙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但不是最高值区,漾濞地震发生在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墨江地震发生在面膨胀率高值区的边缘。(5)通过对以上震列的分析表明:当部分站点出现加速大幅异常运动时,需注意站点运动方向的面膨胀率0值区、最大剪应变高值区或高值区边缘有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当区域的应变积累过高,出现应变量值减少的趋势时,需注意面膨胀率高值区边缘发生地震的危险性。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6](2021)在《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历程,重点从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和地震研究等方面,介绍了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从地震预测研究、基础研究、GPS台网监测布局和GPS解算精度与时效4个方面,对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敏,沈正康[7](2020)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三十年的GPS观测与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陆的构造变形主要与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印度板块的北向推挤直接导致了世界上最宽旷、最活跃和最复杂的现今构造变形。GPS观测技术问世前,构造变形的定量化研究主要依赖活断层的形貌勘察和区域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其结果准确度不足且时空界限模糊。1988年中国地震局在滇西地震实验场首次开展GPS形变监测实验,后又经历国家"攀登项目"、"首都圈GPS地形变监测网"等诸多项目实践,直到"九五"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成功建成,中国大陆现今变形图像才逐步完整和清晰。特别是近年基于"中国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0多站点及近30年累积的其他数据,一个覆盖中国大陆且衔接边邻、框架统一、毫米/亚毫米精度的速度场构建完成。这一基础图像对揭示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约束,也为地震危险性的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刚,乔学军,王琪[8](2020)在《强震变形的地震大地测量监测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大地测量是将大地测量(特别是空间大地测量)与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进行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可用于监测地震孕育的地球物理背景场及动态变化过程,对相关形变实现了102a~10-2s的宽频带监测,基本弥补了地震学与构造地质学间的频率空白。以多频带的地震大地测量技术(GNSS、In SAR、高频GNSS)为支撑的陆态网络工程,不仅获得了中国大陆长期的地壳运动图像,而且在强震形变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汶川、芦山、尼泊尔廓尔喀及九寨沟等地震的研究成果表明,高频/静态GNSS、In SAR、精密水准相融合的多频大地测量,极大地拓展了地震形变监测的时空频域,促进了大陆型地震的相关研究,为地震预测预警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目前使用的地震大地测量资料有限,同时,我国地震大地测量监测网络也有待不断加密和优化。

申重阳,祝意青,胡敏章,谈洪波,郝洪涛,韦进,韩宇飞,李辉,汪健,张新林,刘少明,王嘉沛,孙凯[9](2020)在《中国大陆重力场时变监测与强震预测》文中提出主要回顾了中国大陆重力时变高精度监测与地震预测应用的基本情况。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就开始采用重力手段监测地壳变动和强震孕育发生过程,致力获取重力场时变的微伽级信息。重力监测主要采用定点流动复测(流动重力)和固定台站连续观测(连续重力) 2种方式。重力监测已经历3个发展阶段。1998年以前,重力监测主要沿块体边界、活动断层或历史强震区开展,缺乏绝对测量,一般采用相对测量,通过总结获取了海城7.2级、唐山7.8级、丽江7.0级等一系列地震前的重力动态变化特征,除海城地震外,预测成功震例寥寥。1998年地壳运动网络工程建设以来,由于引入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开始进行中国大陆重力场的整体监测,获取了汶川8.0级等地震前的大尺度变化信息,给出了汶川地震中期预测的有效意见。2010年以来,以陆态网络工程重力网为基础,逐步开展大华北、南北带等各种测网的整合与统一,形成了中国大陆整体重力观测网,对期间发生的一系列6.0级以上地震(如芦山7.0级、门源6.4级、呼图壁6.2级等地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中期预测,为地震机理研究和我国中期地震预测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重力观测实践,初步形成了一门专门应用于地震研究的交叉学科——"地震重力学"。

伍吉仓,宋鑫友,胡凤鸣,宋瑞庆[10](2020)在《联合GNSS和InSAR观测位移反演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尤其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能够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同震和孕震形变,为地震断层形变和破裂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联合运用2008汶川大地震前后GNSS和In SAR技术观测获得的同震位移,反演了地震断层的几何参数和滑动位错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断层滑动主要集中在倾角较陡的浅部,同时包含逆冲和右旋走滑,其中最大逆冲6.1m,最大右旋6.5m。根据断层滑动分布正演计算得到的上盘同震位移明显小于下盘,预示该断层两侧孕震形变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

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观测技术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GPS地壳运动观测里程
    (一)基于国际合作的开启阶段(1988—1991)
        1.中德红河断裂带GPS观测合作项目
        2.中美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GPS观测合作项目
        3.中美意跨喜马拉雅GPS观测合作项目
    (二)自主尝试阶段(1991—1995)
    (三)整体布局阶段(1996—2001)
    (四)升级加密阶段(2006—2012)
    (五)引领国际阶段(2015—)
应用与成果

(2)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离层概述
        1.1.1 电离层分层结构
        1.1.2 电离层形态变化特征
        1.1.3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1.2 电离层闪烁
        1.2.1 电离层闪烁理论
        1.2.2 电离层闪烁指数
        1.2.3 电离层闪烁模型
    1.3 电离层闪烁对GNSS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监测网简介
    2.1 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
    2.2 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
第3章 2017年9月8 日磁暴期间GPS定位性能评估
    3.1 引言
    3.2 数据及方法
        3.2.1 数据
        3.2.2 精密单点定位PPP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空间环境及电离层扰动情况
        3.3.2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动态PPP误差概述
        3.3.3 讨论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太阳活动下降期间(2015-2018)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GPS周跳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及方法
        4.2.1 观测数据
        4.2.2 周跳探测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周跳随地方时的变化特征
        4.3.2 周跳随季节变化特征
        4.3.3 周跳的年变化特征
    4.4 讨论
        4.4.1 周跳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
        4.4.2 周跳与电离层闪烁的相关性
    4.5 小结
第5章 构建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模型
    5.1 引言
    5.2 数据及方法
        5.2.1 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数据来源
        5.2.2 计算IPP点地理经纬度
        5.2.3 Kriging插值法
        5.2.4 变差函数计算和拟合
    5.3 结果与验证
        5.3.1 实例结果
        5.3.2 精度验证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下一步工作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利用GPS研究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直变形(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科学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地测量揭示的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直变形
        1.2.2 连续GPS垂向信号成分分析
        1.2.3 连续GPS垂向信号噪声特征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GPS观测与坐标解算
    2.1 GNS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1.1 GNSS
        2.1.2 时间系统
        2.1.3 坐标系统
    2.2 GPS资料介绍
        2.2.1 藏南地区GPS连续观测
        2.2.2 境外GPS连续观测
    2.3 基于GIPSY的精密单点定位
        2.3.1 GIPSY软件
        2.3.2 观测模型和参数估计
        2.3.3 双频观测组合模型
        2.3.4 非差数据预处理
        2.3.5 模型改正
        2.3.6 无基准算法
        2.3.7 数据处理流程
    2.4 基于GAMIT/GLOBK的双差精密定位
        2.4.1 GAMIT/GLOBK软件
        2.4.2 相对定位原理
第三章 坐标时间序列分析
    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2 垂向时间序列噪声分析
第四章 垂直速率与精度分析
    4.1 垂直速率计算结果
    4.2 垂直速率区域特征
    4.3 内符合精度
    4.4 模型对比和外符合精度
    4.5 垂直速率修正
        4.5.1 与地表水变化相关的垂向变形
        4.5.2 冰川均衡调整引起的垂向变形
        4.5.3 地心运动引起的速率变化
第五章 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向变动
    5.1 印度次大陆
    5.2 喜马拉雅
    5.3 青藏高原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GPS速度场发展
        1.2.2 地震预测方法
        1.2.3 块体划分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2.1 GPS数据来源与介绍
        2.1.1 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一期工程
        2.1.2 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二期工程
        2.1.3 本文数据介绍
    2.2 陆态网络GPS数据处理
        2.2.1 GPS原始数据预处理
        2.2.2 PANDA软件介绍
        2.2.3 GPS数据解算步骤与策略
    2.3 时间序列后处理
        2.3.1 轨迹模型拟合
        2.3.2 粗差点剔除
        2.3.3 季节性周期位移拟合
        2.3.4 阶跃修正
        2.3.5 拟合改正同震/震后变形
    2.4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宏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大地应变率的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
    3.1 原理与方法
        3.1.1 浅源地震预测原理
        3.1.2 浅源地震预测方法
    3.2 预测结果与评估
        3.2.1 预测结果
        3.2.2 质量评估
    3.3 川滇地区浅源地震预测讨论与分析
        3.3.1 影响预测的主要因素
        3.3.2 川滇地区地震危险性
        3.3.3 川滇地区的变形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块体的聚类分析
    4.1 聚类分析及评价指标
        4.1.1 层次聚类
        4.1.2 聚类有效性评价
    4.2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结果与讨论
        4.2.1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结果
        4.2.2 川滇地区块体聚类讨论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GNSS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2.1 GNSS技术原理
        2.1.1 绝对定位与相位定位
        2.1.2 载波相位定位
    2.2 GNSS测量误差
    2.3 GNSS数据处理
        2.3.1 GNSS数据处理软件
        2.3.2 基线解算
        2.3.3 网平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及应变场计算方法
    3.1 水平运动速度场获取
    3.2 应变场计算方法
        3.2.1 多面函数拟合
        3.2.2 球面小波
        3.2.3 最小二乘配置
    3.3 应变特征参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地区应变场获取与分析
    4.1 构造背景介绍
    4.2 云南地区速度场求解与特征分析
        4.2.1 云南地区GNSS数据基线解算
        4.2.2 云南地区整体旋转无基准速度场求解
        4.2.3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的克里金插值
        4.2.4 云南地区GNSS速度场协方差函数拟合
        4.2.5 云南地区最小二乘配置法拟合速度场
    4.3 云南地区应变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壳形变、应变与典型地震的关系研究
    5.1 沧源5.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2 昌宁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3 云龙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4 漾濞5.1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5 通海5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6 墨江5.9 级地震与地壳形变、应变关系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PS观测台网
    1.1 早期观测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1.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1.4 GPS数据资源共享与发展
2 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2.1 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
        2.1.1 GPS数据处理软件
        2.1.2 GPS坐标时间序列
        2.1.3 GPS基线时间序列
    2.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
        2.2.1 水平速度场
        2.2.2 垂向速度场
        2.2.3 应变率场
    2.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
    2.4 地震研究
        2.4.1 同震形变场
        2.4.2 高频GPS应用
        2.4.3 GPS震后形变监测
    2.5 广泛的影响
3 面临的问题
    3.1 地震监测预报难题尚未解决
    3.2 基础研究缺乏突破
    3.3 站点密度有待提高
    3.4 GPS解算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4 发展方向
    4.1 强化地震预测研究目标导向
        (1)强化中长期地震预测,完善GPS在发震地点和震级预测的方法和应用。
        (2)加强GPS用于短临预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3)强化断层滑动行为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地震危险性。
        (4)提高断层滑动瞬态变化过程的监测能力。
        (5)GPS分析研究要从地表到地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转换。
        (6)加强GPS与InSAR、地震波等多元数据、多学科融合应用。
    4.2 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4.3 统筹数据资源,优化GPS监测布局
        (1)充分利用连续站资源,适当减少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
        (2)加强西部地区观测密度。
        (3)构建活动块体边界带的综合观测体系。
        (4)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细部观测,获取精细变形特征。
        (5)在“十四五”期间,推进GPS台站加密建设。
    4.4 重视基础工作,加强GPS解算精度和时效
5 结语

(7)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三十年的GPS观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PS变形观测的发展脉络和速度场的更新完善
    1.1 早期的观测实践
    1.2“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1.3 GPS地壳运动速度场的完善与精化
    1.4 基于GPS速度场的应变率场
2 现今构造变形的区域特征
    2.1 喜马拉雅构造带与青藏高原
    2.2 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造山带
    2.3 青藏高原东北缘
    2.4 青藏高原东南缘
    2.5 鄂尔多斯块体和华北平原
3 科学贡献
    3.1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
    3.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模式及成因
    3.3 青藏高原的形变机制
    3.4 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与滑动速率
    3.5 中国大陆东部构造运动的驱动力
4 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4.1 青藏高原内部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
    4.2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壳垂向运动
    4.3 地壳形变场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4.4 大陆构造变形的动力学研究
5 结论

(8)强震变形的地震大地测量监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强震形变监测实例
    1.1 2008年汶川MW7.9地震
    1.2 2013年芦山MW6.6地震
    1.3 2015年廓尔喀MW7.8地震
    1.4 2017年九寨沟MW6.5地震
2 讨论
3 结论

(9)中国大陆重力场时变监测与强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自邢台7.2级至丽江7.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局域重力观测
    1.1 相对重力联测
    1.2 连续重力测量(定点相对观测)
    1.3 绝对重力测量
2 自昆仑山口西8.1级至汶川8.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重力监测
    2.1 流动重力网(相对联测)
    2.2 连续重力测量
    2.3 绝对重力测量
3 自玉树7.1级至九寨沟7.0级地震的中国大陆重力整合监测
    3.1 流动重力测量
    3.2 连续重力测量
    3.3 绝对重力测量
4 讨论与结论

(10)联合GNSS和InSAR观测位移反演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断层位错模型和贝叶斯反演方法
    1.1 断层位错模型
    1.2 贝叶斯反演方法
2 GPS和In SAR同震形变观测数据
    2.1 GPS观测数据
    2.2 In SAR观测数据
3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4讨论与结论

四、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地壳运动GPS观测技术进展与展望[J]. 甘卫军. 城市与减灾, 2021(04)
  • [2]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D]. 耿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3]利用GPS研究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直变形[D]. 方智伟.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4]基于长期GPS观测的中国大陆地壳形变[D]. 詹松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5]云南地区地壳形变与应变特征分析[D]. 徐良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 地震研究, 2021(02)
  • [7]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三十年的GPS观测与研究[J]. 王敏,沈正康. 中国地震, 2020(04)
  • [8]强震变形的地震大地测量监测与研究[J]. 刘刚,乔学军,王琪. 中国地震, 2020(04)
  • [9]中国大陆重力场时变监测与强震预测[J]. 申重阳,祝意青,胡敏章,谈洪波,郝洪涛,韦进,韩宇飞,李辉,汪健,张新林,刘少明,王嘉沛,孙凯. 中国地震, 2020(04)
  • [10]联合GNSS和InSAR观测位移反演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J]. 伍吉仓,宋鑫友,胡凤鸣,宋瑞庆. 中国地震, 2020(04)

标签:;  ;  ;  ;  ;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