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桩中的应用

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桩中的应用

一、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亚[1](2021)在《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十四五”规划已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一步促使了水电能源、矿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利用,仅2020年全国共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达7695亿元,创历史新高,注浆锚固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将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复杂地质环境中注浆锚固常会出现:仰孔工程注浆填充不密实、微裂隙浆液不易填充、水下注浆易分散等工程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而且还导致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本文研发了一种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与普通注浆锚固材料相比,具有水下抗分散、反重力定向汇聚、自膨胀挤密等特性,开展了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的强度提升试验、耐久性试验、锚固拉拔试验及磁诱导修复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加固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磁汇聚—自膨胀浆液配比试验及性能研究。(1)基于水泥基水下自密实锚固浆液的最优配比提出了“磁粉换砂、载基包裹”的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的研发思路,指出最佳磁粉载基为水玻璃,水泥基磁汇聚锚固材料配比为水灰比0.4、絮凝剂4%、减水剂1%、消泡剂0.1%、磁粉45%、水玻璃21%、PVP1.5%,7天强度可达30.92MPa;(2)掺入30%膨胀剂后7天强度可高达46.4MPa,并建立了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的抗压强度预测公式。(2)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耐久性研究。(1)海水侵蚀强度测试指出21%水玻璃掺量的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强度仍可达42.45MPa,相当于C40的混凝土,表明大掺量的水玻璃对海水侵蚀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2)电通量测试表明水玻璃载基的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电通量最高仅为375C,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并建立了磁粉掺量、水玻璃掺量共同影响下的电通量数学模型;(3)通过膨胀应力的实时监测,指出膨胀应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为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3)磁汇聚—自膨胀锚固应用研究。(1)对磁汇聚效应下的膨胀应力演化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获得了不同富水条件、不同膨胀剂掺量下的膨胀应力的空间演化规律,并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了锚固介质中膨胀应力的分布预测解析模型;(2)指出12000GS的磁场强度诱导下混凝土介质和钙质砂中的极限抗拔力分别提升到2.43倍和1.31倍,并建立了极限抗拔力随磁场变化的指数函数预测模型,表明增大磁场强度可显着提升极限抗拔力;(3)同时指出膨胀剂掺量过大会导致钙质砂扩孔效应显着、混凝土开裂,导致极限抗拉拔力降低,表明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介质强度参数设计最适膨胀剂掺量。(4)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性能提升机理分析。(1)绘制了注浆过程中重—磁场耦合作用下磁汇聚—自膨胀浆液的受力机理图,指出浆液受摩阻力f的作用可克服重力汇聚,实现反重力式注浆,并推导了摩阻力f与磁体积力Fm的关系式和浆液的运动方程;(2)阐述了磁汇聚效应下自膨胀扩体机制,指出锚固体上端阻力Fp与磁汇聚效应下膨胀扩体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推导了磁汇聚—自膨胀锚杆的极限抗拔力预测模型。(5)裂隙岩体磁诱导修复加固性能研究。(1)通过开展砂岩修复试样的单轴压缩、剪切试验,指出不饱和聚酯树脂载基的磁汇聚浆液修复后的试样抗压强度最高可恢复至27.7MPa,剪切强度最高可恢复至0.9MPa,效果优于硫化硅橡胶载基浆液,并且存在明显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峰值强度,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吸能特性;(2)对比指出磁诱导修复下填充率可达100%,填充效果明显优于纯水泥修复,可解决常规技术浆液在微裂隙不易扩散充填的工程问题。

夏茂钟[2](2021)在《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下灌注桩在泥浆护壁中浇筑混凝土无法振捣,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后能够凭自重流动成型,故自密实混凝土成为其绝佳选择。由于天然河砂资源不可再生,部分地区限制河沙开采,机制砂成为建筑用砂的主要材料。本研究结合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要求,以机制砂配制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研究配合比和外加剂各因素对其性能影响。1、研究发现可利用净浆流动度试验和砂浆试验调整配合比设计参数,改善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以胶凝材料净浆流动度试验和砂浆砂体积率试验,调整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比例和机制砂掺量。在利用净浆和砂浆试验得出较优掺和料比例和机制砂掺量后进行混凝土试验,通过调整粗骨料掺量和集配;增减机制砂掺量;调整水胶比;改变外加剂组分掺量等方式研究各个因素对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2、本研究以C30为例,提出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参数,设计出胶凝材料用量为461kg/m3的C30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其扩展度初值达到650mm以上,且钢筋间隙通过率满足自密实混凝土要求,强度达到42MPa以上。工作性和强度皆能满足C30水下灌注桩自密实混凝土要求。3、以聚羧酸系减水母液、保坍母液(A型、B型)为基础复配调整外加剂减水组分、保坍组分、引气组分和增稠组分含量。经混凝土试验发现,随保坍组分掺量增加,拌和物扩展度增加且坍落扩展度损失降低;当A型母液与B型母液比例为1:1时,拌和物初始扩展度最高,3小时坍落扩展度损失合格。以先消后引的方式掺入引气剂,确定引气剂最佳掺量为0.4kg/t。研究发现掺入Z-2增稠剂可有效降低拌和物离析率,但同时也会降低拌和物流动性,研究确定掺入2kg/t增稠剂可使拌和物在拥有足够流动性的同时降低离析率至15%以内。4、为降低胶凝材料用量,提高经济性,调整配合比参数石子体积率Vg调整至0.34,砂浆中砂体积率φs设置为0.44,配合比胶凝材料从461kg/m3降低至439kg/m3。利用配制的专用外加剂调整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将外加剂掺量提升至1.2%时,混凝土性能最优异。经计算,优化后混凝土单方成本降低1.8%,达到优化配合比、降低成本的目的。5、利用电通量试验检测配制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发现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武纪刚[3](2020)在《改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持续工作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南水北调大型水利工程经常会出现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问题,因此需要使用水下混凝土对此类裂缝进行修复。为研究改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工程特性,室内展开了不同硅粉掺量的水下混凝土工程性能检测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适用于输水渠道衬砌板修复的最佳配合比。研究成果为我国水利工程水下建筑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何静文[4](2020)在《复杂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最优配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而为了满足复杂的建筑需求,需要提高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节省钢筋,造价较低,成桩速度较快,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和高层建筑的建设之中。本文以宜宾市某科创中心工程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复杂地层钻孔灌注桩中护壁泥浆最佳配比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护壁泥浆的护壁机理,作用和性能,并根据试验,结合项目地质条件确定护壁泥浆的最佳配比。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对国内外钻孔灌注桩,以及护壁泥浆的发展进行分析,结合前辈学者们在建筑工程中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在本项目中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护壁泥浆的原理、功用性能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护壁泥浆材料的对比优选试验、配合比方案的研究和程序设计,得出护壁泥浆是维持孔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的观点。简述了科创中心工程项目的基本工程概况,分析了工程的地质条件,从施工工艺、钻孔施工、泥浆制备管理及孔内清孔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工程的施工工序。最后通过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以科学的对比性试验为研究方法,确定出最合适的泥浆材料,对泥浆的各个性能指标以及测定方法逐一分析,为本项目确定出一套合理化的配比方案。该方案也在现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了所设计的护壁泥浆的配比为最优配比。

陶国荣,王梦赛,王宝民[5](2019)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与开发进展》文中提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以解决混凝土水下浇筑时水泥浆流失和骨料离析的问题,提高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本文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原材料、新拌混凝土性能、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展望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方向,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陶国荣[6](2019)在《盐渍土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腐蚀性能》文中研究说明盐渍土环境下,在输电线路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灌注桩,既面临水下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失的问题又面临腐蚀性离子如Cl-、SO42-侵蚀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依托于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强腐蚀环境下输电线路工程灌注桩基础防腐蚀关键技术研究”(GCB51201603093)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以及在硫酸盐(SO42-,20000mg/L)、氯盐(Cl-,50000mg/L)和复合盐(SO42-,20000mg/L+Cl-,50000mg/L)环境下,粒化高炉矿渣粉和水胶比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借助多种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盐渍土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腐蚀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粒化高炉矿渣粉可显着改善新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流动性但会明显降低混凝土抗分散性能,其掺量为20%、40%和60%时,混凝土120s时的坍扩度分别提高了6%、13%和15%而悬浊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0%、23%和105%。(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硫酸盐环境下,360d时,水胶比为0.50和0.4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9%和7%,水胶比为0.45的混凝土掺入20%、40%和60%粒化高炉矿渣粉后,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13.2%、23.5%和25.7%,耐蚀系数分别达到0.9、0.92和0.94。降低水胶比和掺入粒化高炉矿渣粉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粒化高炉矿渣粉最佳掺量为6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硫酸盐环境下腐蚀产物既有钙矾石又有二水石膏,掺入粒化高炉矿渣粉可降低钙矾石和二水石膏生成量。(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氯盐侵蚀性能:氯盐环境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氯盐环境下混凝土耐蚀系数在0.95-1.0之间,水胶比和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耐蚀系数没有影响。氯盐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会产生弗里德尔盐(Friedel’s盐),掺入粒化高炉矿渣粉会增加Friedel’s盐的含量。(4)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复合盐侵蚀性能:复合盐环境下,360d时,水胶比为0.50和0.4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13%和4%,水胶比为0.45的混凝土掺入20%、40%和60%粒化高炉矿渣粉后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8.7%、16%和18.7%,耐蚀系数分别增加了0.07、0.07和0.11。降低水胶比和掺入粒化高炉矿渣粉均能显着提高混凝土耐复合盐侵蚀性能,粒化高炉矿渣粉最佳掺量为60%。复合盐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遭受到的腐蚀弱于硫酸盐环境但是强于氯盐环境,腐蚀产物既有钙矾石和二水石膏又有弗里德尔盐,Cl-的存在减弱了SO42-对混凝土的腐蚀。

张自怀[7](2019)在《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柱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水下工程越来越多,同时水下工程的混凝土老化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加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并不适用于水下环境,因此探寻新型的水下加固方法势在必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由于其良好的抗分散性和较好的流动性,在水下浇筑时可以不进行机械振捣而实现自流平、自密实。但未经性能优化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仍然具有强度损失较高等缺点。钢套管通过套箍作用可以约束内部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竖向承载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加固柱的延性,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能力。本文结合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和钢套管的特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采用将两者结合的新方法对水下结构进行加固。由于目前对此种水下加固方法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最基本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优化根据有关规范计算得出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抗分散剂、减水剂、早强剂和硅灰复配,采用正交试验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并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影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具体配合比为:水泥用量445 kg/m3,用水量200 kg/m3,砂子用量702kg/m3,石子用量1053kg/m3,抗分散剂掺量11.13kg/m3,减水剂掺量4.45 kg/m3,早强剂掺量 31.15 kg/m3,硅灰掺量 22.25 kg/m3。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短柱轴心受压试验通过对5根钢套管-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短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加固柱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陆强度比对加固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套管-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陆强度比对加固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具有较大影响。

胡鹏飞[8](2018)在《C30超缓凝混凝土的研究应用》文中提出本文根据成都犀浦双铁下穿隧道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技术性能要求,即C30超缓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于60h,拌合物工作性能满足水下桩施工要求,而且超缓凝混凝土3d抗压强度低于3MPa,28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值。本文通过分析原材料对超缓凝混凝土的影响,选定原材料,特别是超缓凝外加剂。本文的混凝土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多个水平得出的试验数据,分析数据的代表性和其影响程度,然后确定最终的结果。通过梳理混凝土的组成要素,列出水胶比、掺合料、砂率、外加剂掺量等四因素,每因素三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一共9次试验,分别记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和易性、经时损失,以及混凝土3d,7d,28d强度以及抗渗强度。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平方差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大小,从而为设计配合比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课题研制出初凝时间高于60h,工作性能良好,3d抗压强度低于3MPa,28d抗压强度大于36MPa的C30超缓凝混凝土。成都地区夏季气温变化大,采用自然养护环境留样观察的措施,对施工过程全程指导。通过对留置样品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超缓凝混凝土对温度敏感,养护环境对凝结时间影响大。2)超缓凝混凝土28d强度受凝结时间影响较大;抗压强度在34.641.8MPa区间占到样本数据95%,样本数据呈正太分布。3)超缓凝混凝土自然养护试样的初凝时间达到6378h,平均时间为70h,缓凝时间稳定;凝结时间总体上呈正太分布,64.8-76h的混凝土占到样本总量的95%。4)统计显示缓凝时间大于72小时的混凝土,即缓凝时间超过3天后其28天强度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缓凝时间低于72h的混凝土其28d平均强度达到了40MPa,比凝结时间大于72h的混凝土的R28强度约高4MPa。本文全面介绍了超缓凝混凝土咬合桩施工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措施,开孔定位及垂直度的控制与偏差纠正,咬合桩的切割施工、钻孔顺序、时间控制,超缓凝混凝土水下灌注质量控制。

胡向东[9](2016)在《深水特大桥梁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和高桩承台施工技术研究、实践与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水桥梁基础工程是桥梁施工的重点和关键点之一,其施工技术方案优劣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直接紧密相关。如何针对单个项目特殊性,综合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编制实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对保障工程工期、实现既定的质量和安全目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针对依托工程大鳌大桥深水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及高桩承台实施阶段遇到水深流急、地质复杂、内河I级航道、上游紧靠作业区频繁车渡/人渡、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洪水和潮汐影响等技术难题开展了一些研究。首先,基于项目水文、地质、气候、周边设施影响以及本项目特殊性和限制条件,通过方案比选,创新性实施分两阶段实施的水上全钢栈桥钢平台+上置60t龙门吊配合吊装作业的总体施工技术方案。其次,对钢栈桥钢平台施工全过程遇到的各种荷载特别是偶然荷载考虑较为充分,并创新性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替代常规钢桥面板作为钢栈桥桥面,在确保钢栈桥安全、适用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临时设施成本。再次,通过开展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技术、大直径变截面桩变截面处的成孔技术、大直径变截面桩成孔泥浆配制技术、泥浆循环系统及清孔技术、钢筋笼加工运输拼装及不同直径的钢筋笼连接技术和混凝土水下灌注施工技术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各项施工技术的可靠性、经济性与安全性,保证了大鳌大桥深水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施工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与设计计算,优化改进了采用有封底的单壁钢吊箱作为高桩承台模板的技术方案,并将钢吊箱模板分节分块设计成可应用于全桥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模板,提高了钢模板的周转次数,施工成本也大幅降低。工程实施后,在进行了多项施工技术研究改进的基础上,施工总体技术方案实现了保障施工本身、过往直行船舶和毗邻渡口横行车渡/人渡的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大鳌特大桥深水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和高桩承台施工,达到了预定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两阶段实施的全钢栈桥钢平台设计合理、安全、经济,钢平台即使经历300t满载船舶偶然撞击也无损主体结构,有效保障了大鳌大桥深水桥梁基础的施工;全桥大直径变截面桩基均桩身连续完整无缺陷,桩底与基岩紧密结合,实现0cm沉渣;高桩承台施工经历过最低潮和洪水考验,安全无恙;在因建设单位资金等原因导致工期拖延3年、且无工期拖延赔偿的情况下,该项目仍取得了纯利润率6.5%的经济效益。

汪圣波[10](2016)在《既有桥梁水中桩基加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桩基加固是桥梁维修加固中比较困难而又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温州市一座兼具公路和城市交通功能的温州东瓯大型桥梁为背景,通过资料收集、方案研究、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既有桥梁水中桩基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从工程经济性、安全性、效率及适用性、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确定桥梁水下桩基加固采用单壁钢围堰结构,并详细对其结构形式、构造进行了设计及验算,同时对钢围堰桥下吊装辅助设施进行研究,研制了两种吊装装置和一种导向装置,最后探讨了单壁钢围堰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2)分析了钢套筒加固桥梁桩基的设计思路,对钢套筒的加工制作及吊装、安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重点对钢套筒填充材料,包括灌注不离析砂浆、灌注普通水泥砂浆、灌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灌注环氧树脂类砂浆等,通过四种填充料的应用对比分析可得,在同样效果的情况下,采用不离析砂浆作为填充料比较适用于深水桥梁桩基加固,最后分析了钢套筒技术的施工工艺,可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3)以温州东瓯大桥为实体工程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工程概况,系统总结了该工程所存在的质量问题,目前东瓯大桥水中有较多的桩身破损同时显露钢筋,其中也有一些破损非常严重的桩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到桥梁的正常安全运营。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利用钢围堰和钢套筒技术对东瓯大桥桩基进行加固的方案,并分析了应用效果。

二、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浆加固材料的研究进展
        1.2.2 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膨胀剂的研究进展
        1.2.4 锚杆加固性能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泥基水下自密实锚固材料配制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水下自密实锚固材料配和比研究
        2.2.1 试验概况
        2.2.2 流动性试验及分析
        2.2.3 凝结时间试验及分析
        2.2.4 水下抗分散性试验及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汇聚—自膨胀浆液配比试验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磁流体的水泥基磁性浆液配比试验
        3.2.1 硅油载基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3 基于强度目标的改进试验研究
        3.3.1 试验材料及方案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自膨胀配比试验研究
        3.4.1 试验方案
        3.4.2 力学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耐久性研究
    4.1 引言
    4.2 海水侵蚀作用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2.1 试验方案及方法
        4.2.2 力学特性分析
    4.3 氯离子抗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4.3.1 试验方案及方法
        4.3.2 抗渗透性能分析
    4.4 自膨胀应力稳定性试验研究
        4.4.1 试验方案及方法
        4.4.2 膨胀应力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汇聚—自膨胀锚固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装置
        5.2.2 传感器类型及排布
        5.2.3 试验方案
        5.2.4 试样准备及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膨胀应力演化规律分析及分布预测解析模型建立
        5.3.2 钙质砂环境锚杆抗拔性能分析
        5.3.3 混凝土环境锚杆抗拔性能分析
    5.4 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性能提升机理研究
        5.4.1 磁汇聚效应对锚固机理的影响研究
        5.4.2 磁汇聚效应下的自膨胀对锚固机理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裂隙岩体磁诱导修复加固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单轴破损试样修复试验研究
        6.2.1 试验设备及试样制备
        6.2.2 试验方案
        6.2.3 试验结果分析
    6.3 剪切破损试样修复试验研究
        6.3.1 试验设备及试样制备
        6.3.2 试验方案
        6.3.3 试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水下灌注桩
        1.1.2 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掺合料
        2.1.3 机制砂
        2.1.4 粗骨料
        2.1.5 外加剂
        2.1.6 水
    2.2 试验方法
        2.2.1 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成型
        2.2.2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检验
        2.2.3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检测
        2.2.4 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2.2.5 SEM微观试验
第三章 水下灌注桩机制砂SCC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3.1 配合比设计
        3.1.1 设计依据
        3.1.2 设计流程(算例)
    3.2 净浆试验
        3.2.1 净浆试验设计
        3.2.2 净浆试验结果分析
    3.3 砂浆性能分析
        3.3.1 砂浆试验配合比设计
        3.3.2 砂浆试验结果分析
    3.4 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3.4.1 试验设计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水下灌注桩机制砂SCC石子体积率调整
        3.5.1 试验设计
        3.5.2 试验结果分析
    3.6 混凝土水胶比调整试验
        3.6.1 试验设计
        3.6.2 试验结果分析
    3.7 砂浆砂体积率混凝土验证试验
        3.7.1 试验设计
        3.7.2 试验结果分析
    3.8 粗骨料级配对水下灌注桩SCC性能影响
        3.8.1 粗骨料空隙率与级配调整试验
        3.8.2 空隙率与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加剂对水下灌注桩机制砂SCC性能影响
    4.1 外加剂复配调整原理
    4.2 外加剂母液分析试验
    4.3 外加剂引气组分分析试验
    4.4 外加剂增稠组分分析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下灌注桩机制砂SCC经济性
    5.1 胶凝材料用量调整原理
    5.2 胶凝材料用量试验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经济性评价
        5.3.1 原材料价格
        5.3.2 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前后价格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氯离子渗透研究
    6.1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设计
    6.2 试验结果分析
    6.3 微观结构对抗渗性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改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1.1 混凝土配比设计
    1.2 试验方案
        (1)混凝土流动性试验。
        (2)混凝土抗分散性试验。
        (3)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物理性能分析
    2.2 抗压强度分析
    2.3 最优方案选择
3 结论

(4)复杂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最优配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1.2.2 钻孔灌注桩的研究现状
        1.2.3 护壁泥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复杂地层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选取研究分析
    2.1 复杂地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护壁泥浆的要求
    2.2 类似复杂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案例研究分析
        2.2.1 案例分析方法
        2.2.2 某商城的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分析
        2.2.3 某工程桩基施工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分析
        2.2.4 复杂地层下某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分析
    2.3 复杂地层下灌注桩护壁泥浆总结分析
第三章 护壁泥浆的研究及应用
    3.1 泥浆的护壁机理
    3.2 泥浆的作用和性能
        3.2.1 泥浆的作用
        3.2.2 泥浆的性能
    3.3 泥浆材料的选取
        3.3.1 泥浆主材
        3.3.2 泥浆添加剂及作用
第四章 护壁泥浆最优配制的确定
    4.1 泥浆配合比
    4.2 泥浆最优配合比的确定
    4.3 泥浆的制备
        4.3.1 泥浆性能参数的过程控制
        4.3.2 泥浆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 某科创工程项目现场实际应用研究
    5.1 工程概况
        5.1.1 项目周边环境
        5.1.2 工程地质条件
    5.2 施工工艺简介
        5.2.1 设备的选择
        5.2.2 工序布置
    5.3 泥浆的配制和管理
        5.3.1 泥浆材料的优选实验
        5.3.2 泥浆最优配合比的确定
        5.3.3 泥浆的制备
        5.3.4 泥浆的质量控制
    5.4 工程实际效果分析
        5.4.1 钻孔灌注桩稳定性效果
        5.4.2 护壁泥浆应用过程中性能指标检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与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原材料研究
    1.1 絮凝剂
    1.2 胶凝材料
    1.3 骨料
    1.4 其它外加剂
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机理研究
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3.1 新拌混凝土
    3.2 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
    3.3 硬化混凝土耐久性
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应用进展
5 结语

(6)盐渍土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腐蚀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现状
        1.2.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原材料研究
        1.2.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机理研究
        1.2.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1.2.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应用和施工
        1.2.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趋势
    1.3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腐蚀机理
        1.3.1 硫酸盐侵蚀机理
        1.3.2 氯盐侵蚀机理
        1.3.3 复合盐侵蚀机理
    1.4 主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
    2.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 原材料的性质
        2.1.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2 试验方法
        2.2.1 流动性试验
        2.2.2 抗分散性试验
        2.2.3 试件制备与养护
        2.2.4 抗压强度试验
        2.2.5 微观测试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3.1 流动性
        3.1.1 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坍落度的影响
        3.1.2 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坍扩度的影响
    3.2 抗分散性
        3.2.1 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悬浊物含量的影响
        3.2.2 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pH值的影响
    3.3 陆上及淡水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
        3.3.1 试验结果
        3.3.2 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对抗压强度及水陆强度比的影响
        3.3.3 水胶比对抗压强度及水陆强度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盐渍土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腐蚀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硫酸盐侵蚀性能及微观分析
        4.2.1 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耐蚀系数发展规律
        4.2.2 微观分析与讨论
    4.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氯盐侵蚀性能研究及微观分析
        4.3.1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耐蚀系数发展规律
        4.3.2 微观分析与讨论
    4.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复合盐侵蚀性能及微观分析
        4.4.1 复合盐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耐蚀系数发展规律
        4.4.2 微观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会议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1.2.1 国外发展和应用概况
        1.2.2 国内发展和应用概况
    1.3 国内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简介
        1.4.1 抗分散剂种类
        1.4.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特点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 混凝土材料的合理选择
        2.1.1 抗分散剂与减水剂的选择
        2.1.2 胶凝材料的选择
    2.2 配合比设计要求
        2.2.1 配制强度
        2.2.2 水灰比
        2.2.3 单位用水量
        2.2.4 单位水泥用量
        2.2.5 粗骨料最大粒径
        2.2.6 砂率
        2.2.7 含气量
        2.2.8 流动性
        2.2.9 外加剂掺量
        2.2.10 试配、调整与确定
    2.3 配合比的计算
        2.3.1 配合比设计的条件
        2.3.2 配制强度的计算
        2.3.3 水灰比的计算
        2.3.4 单位用水量
        2.3.5 单位水泥用量
        2.3.6 砂率
        2.3.7 骨料量
        2.3.8 减水剂掺量
        2.3.9 抗分散剂掺量
    2.4 本章小结
3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优化
    3.1 性能优化指标
        3.1.1 抗分散性
        3.1.2 流动性
        3.1.3 早强性
        3.1.4 水陆强度比
    3.2 正交试验基本过程
        3.2.1 正交试验方案
        3.2.2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工艺
        3.2.3 性能检测方法和过程
    3.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3.3.1 正交试验结果
        3.3.2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3.3.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3.3.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4 最优配合比
    3.5 本章小结
4 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柱轴心受压试验
    4.1 试验概况
    4.2 试验方案
        4.2.1 试件设计
        4.2.2 试件制作与养护
        4.2.3 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4.2.4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4.3 材料性能试验
        4.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4.3.2 钢筋材性试验
        4.3.3 钢板材性试验
    4.4 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4.4.1 试验现象
        4.4.2 结果分析
    4.5 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C30超缓凝混凝土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案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方案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原材料的选择及分析
    2.1 胶凝材料
        2.1.1 水泥对超缓凝混凝土的影响
        2.1.2 试验采用的水泥
        2.1.3 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2.1.4 试验采用的掺合料
    2.2 骨料对超缓凝混凝土的影响
        2.2.1 粗集料的选用
        2.2.2 细集料的选用
    2.3 外加剂的作用和选用
        2.3.1 缓凝(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作用
        2.3.2 缓凝(减水)剂的选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30 超缓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3.1 配合比设计
        3.1.1 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3.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条件
        3.1.3 配合比设计的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
        3.1.4 混凝土设计方法和步骤
    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
        3.3.1 正交试验设计
        3.3.2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试验
        3.3.3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3.3.4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
    3.4 超缓凝混凝土配合比选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孔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4.1 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比较试验研究
    4.2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4.2.1 超缓凝混凝土早期收缩试验及分析
        4.2.2 超缓凝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及分析
        4.2.3 超缓凝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钻孔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的施工应用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咬合桩施工工艺
        5.2.1 施工流程
        5.2.2 导墙施工
        5.2.3 施工顺序
        5.2.4 成孔
        5.2.5 钢筋笼施工
        5.2.6 水下混凝土灌注
        5.2.7 成孔质量控制措施
        5.2.8 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缓凝混凝土质量控制
    6.1 质量控制措施
    6.2 统计数据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深水特大桥梁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和高桩承台施工技术研究、实践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桥梁深水基础发展现状
        1.2.1 国外桥梁深水基础发展概况
        1.2.2 国内桥梁深水基础发展概况
        1.2.3 变截面桩基发展现状
        1.2.4 高桩承台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第二章 依托工程项目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1.3 通航要求
        2.1.4 周边环境设施
        2.1.5 大鳌特大桥主跨桥型图
        2.1.6 历史背景及工期
    2.2 小结
第三章 依托工程桥梁基础总体施工技术方案比选研究
    3.1 深水桥梁基础常用施工方案
    3.2 项目周边设施安全状况分析
    3.3 深水桥梁基础总体施工方案比选
        3.3.1 交通安全性对比分析
        3.3.2 工期与经济性比选分析
        3.3.3 推荐方案总体思路
    3.4 深水桥梁基础拟采用总体施工方案的优化研究
        3.4.1 安全措施优化
        3.4.2 经济性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钢栈桥钢平台施工技术研究
    4.1 钢栈桥钢平台施工技术研究内容
    4.2 两阶段实施钢栈桥钢平台施工技术
    4.3 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的钢栈桥设计与施工技术
        4.3.1 钢栈桥钢筋混凝土面板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4.3.2 钢栈桥高程控制分析
        4.3.3 钢栈桥结构设计
        4.3.4 钢栈桥桥墩结构计算
    4.4 钢平台施工技术
        4.4.1 钢平台设计
        4.4.2 钢平台结构受力计算
        4.4.3 意外遭遇船舶撞击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深水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5.1 深水大直径变截面钻孔桩基础工程概况
    5.2 深水大直径变截面钻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内容
    5.3 深水大直径变截面钻孔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5.3.1 主要施工工艺
        5.3.2 施工流程
        5.3.3 机具人员配置
    5.4 深水大直径变截面钻孔桩基础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实践
        5.4.1 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技术
        5.4.2 大直径变截面桩成孔施工技术
        5.4.3 大直径变截面桩成孔泥浆配制技术
        5.4.4 泥浆循环系统及清孔技术
        5.4.5 钢筋笼加工运输拼装及不同直径的钢筋笼连接施工技术
        5.4.6 混凝土水下灌注施工技术
    5.5 应用效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深水高桩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6.1 深水高桩承台概况
    6.2 深水高桩承台施工技术研究内容
    6.3 深水高桩承台工程施工方案
        6.3.1 主要施工工艺
        6.3.2 施工流程
    6.4 钢吊箱吊架系统技术
        6.4.1 吊架系统承受荷载分析
        6.4.2 钢吊(套)架关键结构计算
        6.4.3 吊架系统承重构件设计
    6.5 深水高桩承台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实践
        6.5.1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作为钢吊箱底板技术
        6.5.2 钢吊箱模板分块拼制与拆除技术
        6.5.3 钢吊箱整体下放施工技术
        6.5.4 钢吊箱封底混凝土灌注技术
        6.5.5 高桩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
    6.6 小结
第七章 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结果
    7.1 工程质量实践结果
    7.2 安全管理实践结果
    7.3 工程进度实践结果
    7.4 经济效益实践结果
    7.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既有桥梁水中桩基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桥梁水下桩基的特点
        1.1.2 桥梁水下桩基的病害及加固
        1.1.3 依托工程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桥梁水下桩基加固单壁钢围堰法施工技术研究
    2.1 围堰选型分析
    2.2 围堰结构计算分析
    2.3 钢围堰吊装辅助设施研究
        2.3.1 桥下吊装装置
        2.3.2 围堰导向装置
    2.4 单壁钢围堰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2.4.1 施工工艺流程
        2.4.2 施工注意事项
    2.5 小结
第3章 桥梁水下桩基加固钢套筒法施工技术研究
    3.1 钢套筒制作与安装研究
    3.2 钢套筒吊装辅助设施研究
        3.2.1 吊装导向装置选型
        3.2.2 吊装导向装置安装
    3.3 钢套筒填充材料选择
        3.3.1 填充材料试验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4 钢套筒加固技术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3.4.1 施工工艺流程
        3.4.2 施工注意事项
    3.5 小结
第4章 钢围堰与钢套筒技术在东瓯大桥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4.1 引言
    4.2 单壁钢围堰技术在东瓯大桥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4.2.1 应用效果分析
        4.2.2 质量控制措施
    4.3 钢套筒技术在东瓯大桥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4.3.1 应用效果分析
        4.3.2 质量控制措施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磁汇聚-自膨胀锚固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D]. 李洪亚. 三峡大学, 2021
  • [2]水下灌注桩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D]. 夏茂钟.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改良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武纪刚.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5)
  • [4]复杂地层下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最优配制的研究[D]. 何静文. 兰州大学, 2020(04)
  • [5]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与开发进展[J]. 陶国荣,王梦赛,王宝民. 低温建筑技术, 2019(06)
  • [6]盐渍土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耐腐蚀性能[D]. 陶国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柱性能研究[D]. 张自怀.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C30超缓凝混凝土的研究应用[D]. 胡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深水特大桥梁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和高桩承台施工技术研究、实践与效益分析[D]. 胡向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既有桥梁水中桩基加固技术研究[D]. 汪圣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TJS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在钻孔桩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