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敏的共振光散射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圆圆[1](2020)在《MnO2纳米片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共振光散射(RLS)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无机离子、药物、食品添加剂、生物分子等物质的分析。目前所建立的RLS分析法大多是基于分析物与RLS探针发生缔合、聚集、静电等作用形成缔合物或聚集体而引起体系散射信号的增强(Turn-on)进行分析。然而,这些简单的相互作用容易受到非目标分析物的强烈干扰,使得现有RLS分析法的选择性通常较低。此外,液相传感体系中导致聚集体形成的因素较多,也会产生假阳性的散射信号。鉴于此,我们拟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RLS分析法中存在的问题:其一,考虑到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探针与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体系散射信号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LS分析法的选择性;其二,由于液相传感体系中导致散射体破坏的因素较少,所以通过破坏散射体从而引起体系散射信号降低(Turn-off),可有效规避假阳性散射信号。MnO2纳米片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易于合成、易被还原等优异性质而被广泛应用荧光传感体系。我们发现MnO2纳米片具有强烈的RLS信号,还原性物质可将MnO2纳米片还原为Mn2+,导致其散射信号降低或消失(Turn-off),还原性物质浓度与散射信号的降低值Δ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MnO2纳米片作为一种自牺牲的RLS纳米探针,与酶催化反应的高特异性相结合,建立了基于“Turn-off”模式的RLS分析法,并成功用于酶活性评价、酶抑制剂筛选和酶底物的分析。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原理和定量依据,并对共振光散射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此外,对MnO2纳米片在荧光传感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二章:MnO2纳米片作为RLS探针用于酶活性评价。选择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酸性磷酸酶(ACP)为目标分析物,利用ACP催化底物抗坏血酸-2-磷酸盐(AAP)水解产生的抗坏血酸(AA)还原MnO2纳米片,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信号的降低,依据散射信号的降低值ΔI实现对ACP的定量分析。在最佳条件下,ΔI与ACP浓度在0.05-0.40 mU/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2),检出限为0.015 mU/mL。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ACP的测定,亦可用于ACP抑制剂的筛选,表明所建立的RLS分析法在临床诊断和生物医药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第三章:MnO2纳米片作为RLS探针用于酶抑制剂的筛选。黄嘌呤氧化酶(XO)是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靶标,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XO抑制剂筛选体系对相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利用XO催化底物黄嘌呤产生具有还原性的尿酸(UA)和H2O2还原MnO2纳米片,以降低体系的RLS信号。当XO活性受到抑制后,会降低XO的酶解产物的生成效率,从而影响体系散射信号的降低值,据此实现XO抑制剂的筛选。实验选择非布索坦、别嘌呤醇和芹菜素作为抑制剂,测定了三者的IC50分别为1.85 nM、1.66μM和2.00μM,与文献报道一致。这表明本章所建立的抑制剂筛选体系有望应用于以XO作为治疗痛风靶点药物的体外筛选。第四章:MnO2纳米片作为RLS探针用于酶底物的测定。选择肌氨酸(SO)为目标分析物,利用肌氨酸氧化酶(SOx)催化SO产生具有还原性的H2O2还原MnO2纳米片以降低其RLS信号。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RLS信号的变化值ΔI与SO浓度在0.075-7.5μ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0.991),检出限为39.3 nM,所建立的SO分析方法不受其同分异构体丙氨酸和其他共存物的干扰。本章建立的方法简单灵敏、选择性高,有望用于复杂基质中SO的选择性测定,在与SO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杨洋[2](2020)在《环境水样中双酚A和汞的光谱学检测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环境水样中双酚A(BPA)和汞离子(Hg2+)检测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其次,介绍本文建立检测BPA和Hg2+的卫生检验新方法所涉及的技术及相关材料,技术包括共振光散射技术、共振荧光技术和荧光分析法;材料包括适配体、氮掺杂碳点(N-CDs)和碳点/铜纳米簇双发射探针(CDs-CuNCs)等。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在适当浓度的硫酸(H2SO4)介质中,微量的BPA能够促进溴酸钾(KBrO3)氧化荧光黄(FL)。并在KBrO3过量的条件下,KBrO3还能氧化BPA为醌式产物,二者的反应产物(或经质子化后)各能快速与溴酸根离子缔合形成两种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分子,致使分子粒径加大。这两种体积较大的电中性粒子缔合物分子内部均含有较多的非极性基团(苯环),所以两缔合物分子之间又能通过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力聚集形成更大的聚集体,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剧烈增强,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大值ΔI与BPA含量在1.7×10-72.0×10-5 mol/L范围内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83×10-7 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水样中BPA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第三章基于BPA适配体(#3-aptamer)对BPA分子的准确识别和强亲和作用,利用BPA+#3-aptamer+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金纳米颗粒(AuNPs)+罗丹明6G(Rh6G)之间的相互反应,建立一种检测环境水中微量BPA的共振荧光新方法。实验证明反应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的改变值(ΔF)随样品中BPA含量增加而增大。最佳实验条件下,ΔF与BPA的浓度在5.0×10-95.5×10-7 mol/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ΔF=0.8252 CBPA(×10-9 mol/L)+4.469,r=0.9973,BPA的检出限为1.4×10-9 mol/L。第四章采用微波法以柠檬酸为碳前体、以邻苯二胺为氮源合成了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的N-CDs,并使用光谱学技术、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它的性质进行了表征(水溶性、稳定性良好和高荧光量子产率)。基于Hg2+能特异性的猝灭该N-CDs的荧光,建立了一种新的灵敏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荧光分析法。最佳实验条件下,反应体系的荧光变化值(ΔF)与Hg2+的浓度(CHg2+)之间在1.0800 nmol/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F=4.544 CHg2+(nmol/L)+178.7,r=0.9985,和Hg的LOD=0.36 nmol/L。第五章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以水合肼为还原剂,使用微波法快速合成了一种红色发射的铜纳米簇(CuNCs)材料,采用微波法以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为材料合成蓝色发射的碳点(CDs),通过紫外、荧光光谱,XPS、TEM对上述材料进行表征(如双发射荧光和表面可能存在的基团等)。基于Hg2+能猝灭该铜纳米簇的荧光而基本不影响碳点的荧光,构建了一种检测Hg2+的双发射荧光探针,并建立一种新的检测环境水样中微量汞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汞离子浓度在0.2050(μmol/L)的范围内与荧光比值呈线性相关,I415/635=0.023CHg2+(μmol/L)+0.504,r=0.9963,检出限为0.060μmol/L。
徐梦媛[3](2019)在《水环境中痕量砷和铀的卫生检验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章首先介绍国内外水环境中砷和铀的卫生检验方法研究的意义、背景和现状。其次概述本论文新建立检测方法中所涉及相关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包括:分子印迹技术、无线传感法、共振光散射法和共振荧光法。最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在本章中,使用三价砷(As(III))的核酸适配体(Ars-3)为识别元件,利用金纳米(AuNPs)和氧化石墨烯(GO)的信号放大作用,建立一种新的无线传感方法检测痕量砷。通过设计一条标记巯基的ssDNA,这条链能够与Ars-3互补形成一条不完全的dsDNA,该dsDNA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在巯基部位标记AuNPs。当加入As(III)时,由于As(III)能与dsDNA中的Ars-3特异性的结合形成[As(III)-Ars-3]配合物并游离出ssDNA,又因GO对ssDNA有很强吸附作用,而被磁弹片表面的GO吸附而沉积,导致磁弹片振动频率的改变(Δf),据此可实现As(III)的定量检测。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为:将终浓度为0.5μmol/L的dsDNA-AuNPs加入小玻璃管中,再依次加入制备好的磁弹片,不同体积的砷标液,2.0%HAuCl4 50μL,0.05 mol/L抗坏血酸25μL,0.05 mol/L CTMAB 12μL在50℃孵育20 min,然后检测体系的频率信号变化值Δf。在最佳条件下,Δf与As(III)的浓度在0.530μg/L范围内呈线性,方法检出限(LOD)为0.41μg/L,r=0.9922。实验已应用于几种实际环境水样中痕量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1%,加标回收率在92.70%108.23%之间,结果满意。第三章应用金纳米颗粒和砷-核酸适配体(Ars-3)的特性,建立一种新的共振光散射法(RLS)检测水样中As的含量。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极易与金纳米颗粒(AuNPs)聚集,并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I)增强。但Ars-3可以吸附在AuNPs的表面,防止其与PDDA作用而聚集,此时体系的I微弱。当加入As(III)时,Ars-3将与As(III)结合,失去对AuNPs的保护作用。在PDDA作用下,AuNPs聚集并且体系的I增强。共振光散射增强值(ΔI)与As(III)的量呈线性关系,可通过标准曲线法测定As的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于544.6 nm波长处,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值ΔI与As(III)的含量在0.503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205.42cAs+379.99(ng/mL),相关系数r=0.9976,检出限为0.34 ng/mL。本方法灵敏度好,仪器和试剂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较短,可用于实际水样中As(III)含量的检测。第四章金纳米颗粒(AuNPs)能与罗丹明6G(Rh6G)发生敏感聚集反应,使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F)降低,砷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rs-3)在Rh6G-AuNPs-Ars-3体系中能够阻碍AuNPs与Rh6G聚集,使体系共振荧光强度保持较高水平。当在Rh6G-AuNPs-Ars-3体系中存在加入含砷离子样品时,Ars-3与砷离子特异性结合,AuNPs与Rh6G结合,体系共振荧光强度降低。实验证明,共振荧光强度的下降值与样品中砷的浓度呈线性相关,据此建立一种共振荧光法测定水中砷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的变化值(ΔF)与As(III)的含量在1.03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020.2 c+7679.7(μg/L),相关系数r=0.9906,新建方法的检出限为0.50μg/L,该方法已用于实验中多种环境水样中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72%,样品中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50%103.37%之间。第五章应用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催化共振荧光法相结合,建立一种新的多相光催化共振荧光法检测水样中铀(VI)的含量。在体系中,RhG有很强的的共振荧光强度,当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KBrO3,RhG的共振荧光略有降低,说明原因可能是KBrO3在强光照射下可以将RhGred氧化成非荧光产物(RhGox),导致体系的共振荧光有轻微淬灭但反应速度很慢。当将自合成的铀酰磁性螯合吸附剂(Uranyl Magnetic Chelating Adsorbent,UMCA)加入到RhG-KBrO3体系中,观察到共振荧光强度的降低更加显着,说明UMCA可以提高铀的光催化活性,并加速了反应体系的荧光猝灭。实验表明,铀酰离子的含量与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的减少值呈正相关,据此可通过标准曲线法检测U(VI)的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共振荧光强度的变化值ΔF与U(VI)的含量在0.248.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F=79.362 c+138.63(μg/L),相关系数r=0.9935。本方法灵敏度较高,仪器和试剂简单,制备好的UMCA可重复利用,可用于实际水环境中痕量U(VI)的检测。
刘石刚[4](2019)在《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性能优异的分析方法在生物医药分析、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环境监测和法医鉴定等领域非常重要。荧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成本经济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是荧光分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类新型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索。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进步,同样的,荧光纳米探针的开发和应用为荧光分析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荧光纳米探针在荧光成像、生化传感、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了各学科的快速融合以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胺为含氮有机物,可以看作是氨的烃基衍生物。胺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所以胺类物质一般给电子能力强,也易与水形成氢键,水溶性好。很多胺类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因此基于胺制备的许多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胺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发光纳米材料时,氮原子作为掺杂元素或者给电子能力强的氨基作为荧光助色单元可以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同时,制备的纳米材料表面会存在氨基,这有利于其作为探针时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也可以增强材料的水溶性和便于材料表面修饰和功能化,这些都能提高荧光探针的性能和分析表现。本论文主要以胺类化合物(聚乙烯亚胺、三聚氰胺和乙二胺)为主要前体物质,利用不同的材料制备方法(如交联反应、自组装、热裂解、液相剥离和水热法等),制备了几种发光纳米材料,包括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和荧光碳点,通过电镜、光谱和表面分析等表征技术,研究了它们的化学和光学性质;进一步的,以这些发光纳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结合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构建离子和分子的识别新方法,探究分析方法的性能和机理,实现了对几种痕量目标物的特异性和高效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基于聚乙烯亚胺-甲醛荧光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探针及IMPLICATION逻辑门的构建基于聚乙烯亚胺(PEI)交联甲醛制备了一种发射蓝色荧光的水溶性聚合物纳米颗粒(PEI-F NPs),并以PEI-F NPs作为荧光探针实现对铜离子的灵敏性检测。相较于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和其它的一些荧光纳米材料,PEI-F NPs的制备相对简便且环境友好。PEI-F NPs具有本质的荧光发射,并且对铜离子表现出灵敏性地响应。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EI-F NPs的荧光能够被铜离子灵敏且特异性地猝灭,其它离子几乎没有干扰。基于此现象,构建了铜离子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性能良好,检出限达到62 nM。进一步探讨了荧光识别机理:铜离子是通过和PEI-F NPs表面的功能基团络合实现从PEI-F NPs到铜离子的电子转移,进而导致PEI-F NPs的荧光猝灭。另外,发现半胱氨酸能够恢复PEI-F NPs-Cu2+体系的荧光,且荧光的“开-关-开”具有可逆性,基于这种现象,本章还成功构建了一个IMPLICATION逻辑门。2.聚乙烯亚胺-葡萄糖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在苦味酸检测中的应用利用PEI和葡萄糖通过席夫碱反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具有强荧光发射的水溶性非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PEI-G NPs)。这种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简便且条件温和。运用电镜和分子光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PEI-G NPs的形成机理、基本性质(例如微观形貌、浓度依赖和溶剂依赖的荧光)和荧光起源。同时发现PEI-G NPs的荧光能够被硝基化合物苦味酸(PA)灵敏地猝灭,而其他硝基爆炸物和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干扰较小。因此,使用PEI-G NPs作为荧光探针,构建了水溶液中PA快速、灵敏和选择性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性能优异,操作简便,经济环保,对PA的检测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5-70μM),检出限低至26 nM。进一步的,本章还探究了PA引发PEI-G NPs荧光猝灭的可能机制,归因于有效的能量转移、静态猝灭及内滤效应的综合作用。运用该方法于实际样品中的PA检测,所得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较低,加标回收率满意。3.基于胺基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比色和荧光双信号响应的pH探针及多逻辑门运算本章利用PEI和水杨醛通过亚胺交联和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非传统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颗粒(PEI-S NPs)。该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利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FT-IR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PEI-S NPs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I-S NPs的光学性质,发现PEI-S NPs的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都表现出对pH快速、灵敏和可逆地响应。pH响应的机理被详细探究:双光学信号pH响应归结于PEI-S NPs表面的对质子具有响应的两种官能团(酚羟基和氨基);pH依赖的荧光归因于电子转移,由氨基的质子化程度控制;而pH依赖的吸收则由酚羟基的解离控制。比色法和荧光法均获得宽pH响应线性范围,因此,PEI-S NPs可作为纳米探针用于水性介质中的pH传感。本章中还基于PEI-S NPs的pH依赖的双光学信号变化构建了多个逻辑门,包括双输出的INHIBIT逻辑门。4.基于g-C3N4/CoOOH纳米体系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用于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法和液相剥离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并以g-C3N4纳米片复合羟基氧化钴(CoOOH)纳米片,基于目标物启动的竞争性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分析原理如下:在g-C3N4/CoOOH纳米体系溶液中,邻苯二胺(OPD)被氧化,所得氧化产物(OxOPD)发出橙色荧光;同时,g-C3N4的蓝色荧光被OxOPD猝灭。由于抗坏血酸(AA)和CoOOH之间特异性的氧化还原反应,AA可导致CoOOH纳米片的降解。因此,在AA存在下,CoOOH纳米片优先被AA还原破坏,而OPD难以被氧化成OxOPD,在这种情况下,g-C3N4发出强蓝色荧光而来自OxOPD的橙色荧光很弱。AA诱导的双信号变化使得比率测定ALP成为可能,因为ALP可以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AAP)水解产生AA。因此,基于g-C3N4/CoOOH纳米体系和OPD,以AAP为底物可以实现ALP活性的比率荧光分析,检出限达0.92 U L-1。在此比率分析系统中,g-C3N4纳米片和OxOPD作为信号读出单元,CoOOH纳米片作为传感识别单元。此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ALP活性的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效果。5.基于荧光联用散射构建比率分析新策略:以CDs/CoOOH纳米体系检测抗坏血酸为例本章以PEI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通过水热法合成了荧光性能优异的碳点(CDs)。目前的比率分析虽然能获得两个或多个信号,但往往是同一种光或电信号。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和形貌依赖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电导、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等,毫无疑问,合理的纳米体系可以实现荧光和光散射的同时响应。在此原理基础上,本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比率分析策略:利用两种不同的光学信号——荧光和散射设计比率传感器。基于荧光、光散射和衍射的原理,提出了两种信号收集策略用于在相同激发光下同时获得荧光和散射信号,并实现比率测定。一种是收集普通(下转换)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另一种是记录二级衍射光激发的荧光(SODL-荧光)和一级散射(FOS)或倍频散射(FDS)信号。作为概念验证实验,使用制备的荧光碳点和羟基氧化钴纳米片(CDs/CoOOH)体系对抗坏血酸(AA)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比率测定。除了构建比率光学传感器之外,荧光联用散射还可以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监测聚集诱导的荧光猝灭或增强。本章提出的新型比率分析模式为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化分析提供了新思路。6.基于刻蚀银纳米颗粒实现荧光-二级散射比率分析双氧水、葡萄糖和氧化酶活性以乙二胺和柠檬酸为前体物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荧光碳点(CDs),并通过同时利用银纳米颗粒(AgNPs)的荧光猝灭能力和高光散射能力构建了过氧化氢(H2O2)及其相关分析物的比率分析新方法。以CDs/AgNPs纳米复合体系作为传感系统,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二级散射(SOS)信号来实现H2O2的比率检测。在CDs/AgNPs系统中,一方面,由于共振能量转移作用,CDs的荧光会被AgNPs猝灭,而H2O2的引入,AgNPs会被刻蚀,使CDs的荧光恢复;另一方面,随着AgNPs的分解,纳米体系的散射会显着降低。也就是说,刻蚀AgNPs会增强荧光并降低散射,即CDs/AgNPs系统对H2O2具有双信号响应。通过同时收集荧光和SOS信号,实现了灵敏地比率测定H2O2,检出限为0.86μM。CDs/AgNPs系统对H2O2的比率测定提供了涉及H2O2的通用分析平台:检测反应后会产生H2O2的分析物(例如,葡萄糖、胆碱和尿酸等)。作为模型试验,应用分析体系对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GOx)活性进行了比率测定。
胡潇才[5](2016)在《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测定金纳米粒子浓度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子(GNPs)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新型纳米光学探针。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已被广泛地用于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然而,目前还未能实现对GNPs浓度的在线检测及活体内的检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某些生物分析及活细胞内的应用。本文基于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RLSCS)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溶液中金纳米粒子浓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原理类似于荧光相关光谱(FCS),只是将FCS检测到的荧光信号换成散射光信号。即通过检测微区内(检测微区的体积小于10-15 L)单个纳米粒子因布朗运动产生的散射光涨落现象,利用自相关函数分析这种涨落信号而获得粒子的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RLSCS),从而得到粒子的扩散及动力学参数等信息。理论上,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曲线的G(0)值等于检测微区内粒子数(N)的倒数值。因此,纳米粒子的摩尔浓度可由N与检测微区的体积(Veff)计算得到。基于这种RLSCS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一种溶液中金纳米颗粒浓度的测定新方法,并将其用于caspase 3酶活性的检测和细胞凋亡分析。首先,以543.5 nm的氦氖激光为激发光源,研究了在不同光强下,RLSCS曲线中测得的GNPs的粒子数(N)与GNPs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较弱光强下,粒子数N与GNPs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法用于不同粒径的GNPs浓度检测,得到的浓度结果与原子发射光谱-电子透射显微镜(AES-TEM)方法测得的结果相一致。从而建立了一种溶液中金纳米颗粒浓度的测定新方法。其次,将GNPs作为纳米探针,将建立的RLSCS测定金纳米粒子浓度的方法用于caspase 3酶活性的检测。其原理是caspase 3酶切多肽修饰的GNPs聚集体;随着caspase 3酶切反应的进行,GNPs聚集体酶切成游离的GNPs颗粒,导致RLSCS测得的GNPs的粒子数或浓度增加,从而通过RLSCS测定GNPs浓度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检测caspase3酶活性的新方法。最后,由于caspase 3的活性与细胞凋亡程度紧密相关,因此通过对caspase 3的活性分析,建立一种细胞凋亡检测的新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等特点。
叶玲玲[6](2015)在《纳米金催化SPR-RRS和SERS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用于检测痕量汞砷铅》文中研究指明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蛋白质以及环境分析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不仅能够检测吸附到金属表面的单分子层和亚分子层的分子,还能将表面分子的结构信息给出,具有快速、灵敏、信息丰富、选择性高等特点,应用广泛。本文将金纳米粒子(AuNP)、核酸适配体、纳米催化等反应与RRS以及SERS光谱技术结合,建立了测定痕量汞、砷、铅的适配体纳米金催化RRS和SERS新方法。具体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0.67mmol/LHCl介质中及60℃条件下,H202和HAuCl4反应较慢,纳米微粒催化此反应得到红色粒径较大不规则的金纳米颗粒,在370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RRS),维多利亚蓝B(VBB)、罗丹明S(RhS)分子探针分别在1612 cm-1和1645 cm-1处有一个较强的SERS峰。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金(AuNPB)催化剂的浓度在0.038-76ng/mL、19-285ng/mL、3.8-456ng/mL范围内与I3 70nm、I1612 cm-1和I1645cm-1增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同时也对金纳米棒(AuNR)、纳米银(AgNP)、纳米铂(PtNP)、纳米钯(PdNP)催化剂对H202-HAuCl4、葡萄糖-HAuC14、盐酸羟胺-HAuCl4、AgNO3-H2O2微粒反应的催化进行了研究。在pH 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和0.1mol/L NaCl存在时,巯基修饰的DNA与柠檬酸三钠法制备的纳米金(AuNPc)作用形成稳定分散的AuNPc-DNA结合物,可以有效的阻止盐诱导的团聚,RRS信号较弱。当溶液中存在Hg(Ⅱ)时,DNA与Hg(Ⅱ)形成T-Hg-T结构,DNA变成发夹结构对AuNPc的亲和力变弱,从而使AuNPc从AuNPc-DNA中析出并聚集形成较大微粒,聚集体在37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随着Hg(Ⅱ)浓度的增加,体系在370nm处共振瑞利散射峰线性增强。Hg(Ⅱ)浓度在8.3-66.7nmol/L范围内与RRS增强值ΔI370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适配体反应液中的AuNPc-DNA探针对H2O2还原HAuC14生成金纳米粒子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其产物金纳米微粒在370nm处有一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随着Hg(Ⅱ)浓度增大,催化作用减弱,导致体系在370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Hg(Ⅱ)浓度在0.8-30nmol/L范围内与其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值△I370nm 成线性。分别以 VBB 和 RhS 作为 SERS 探针,Hg(Ⅱ)浓度在 17-250,17-167nmol/L范围内与I1612 cm-1和I1645 cm-1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简便检测Hg(Ⅱ)的适配体纳米金催化RRS和SERS新方法。2.用DNA修饰AuNP制备Au-DNA探针。在pH 8.0 HEPES缓冲溶液中及50mmol/L NaCl存在下,罗丹明6G(Rh6G)分子探针在Au-DNA溶胶基底中于1358 cm-1处产生一个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峰。当加入As(Ⅲ)后,As(Ⅲ)与Au-DNA探针中的DNA形成稳定的As-DNA复合物并释放出AuNP,在NaCl作用下AuNP形成紧密的聚集体。随着As(Ⅲ)浓度的增大,Au-DNA探针置换出来的聚集体越多,导致1358 cm-1处的SERS峰线性降低。在选定条件下,As(Ⅲ)在0.288?23.04ng/mL浓度范围内与1358 cm-1处SERS峰强度的降低值呈良好线性关系,LOD为0.1 ng/mL。该适配体反应液中的Au-DNA探针对H2O2还原HAuCl4生成金纳米粒子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维多利亚4R(VB4R)在其催化反应产物金纳米微粒(AuNP)溶胶基底中于1612cm-1处产生一个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峰。随着As(Ⅲ)浓度增大,Au-DNA探针置换出来的NGAs越多,催化作用减弱,在选定条件下,As(Ⅲ)在0.15-2.611ng/mL浓度范围内与1612 cm-1处SERS峰强度的降低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017ng/mL。3.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液及6.7mmol/LNaCl存在时,DNA催化酶链与酶作用物链进行杂交形成双链DNA,AuNPc发生聚集,RRS信号较强。在Pb(Ⅱ)的存在下,Pb(Ⅱ)可以激活DNA酶链使酶作用物分解成两个DNA片段,DNA片段与AuNPc作用形成稳定分散的AuNPc-DNA结合物。随着Pb(Ⅱ)浓度的增加,形成稳定分散的AuNPc-DNA结合物增多,该适配体反应液中的AuNPc-DNA探针对H2O2还原HAuCl4生成金纳米粒子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随着Pb(Ⅱ)浓度增大,体系在370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增加。Pb(Ⅱ)浓度在16.7-666.7nmol/L范围内与其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值△I370nm成线性。分别以VBB和RhS做为SERS分子探针Pb(Ⅱ)浓度在50-500 nmol/L范围内与I1612 cm-1和I1645 cm-1增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两个灵敏、简便检测Pb(Ⅱ)的适配体纳米金催化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方法。
彭静[7](2015)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文中研究说明1绪论综述共振散射光谱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简要讲述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罗丹明6G缔合物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在硫酸介质中及阿拉伯胶存在下,Cd(Ⅱ)与碘化钾形成的阴离子配合物与罗丹明6G发生缔合反应,缔合物分子进一步聚集形成缔合微粒。该微粒在319 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在选定的条件下,Cd(Ⅱ)浓度在3.90×10-9-3.51×10-6mol/L范围内与共振瑞利散射峰强度的增大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I=148.43C+270.13,相关系数R2=0.9835。据此建立了一种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Cd(Ⅱ)的新方法。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氟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H2O2与Ti(SO4)2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的[TiO(H2O2)2]2+配合物,该配合物能使金纳米粒子(NG)聚集,在370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加入氟离子后,氟离子与黄色配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更稳定无色的TiF62-配合物,而TiF62-配合物不能使NG聚集,导致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减弱。随着氟离子浓度增加,黄色缔合物减少,NG聚集程度减弱,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线性降低。在选定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5.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AI呈线性关系。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氟离子与氟试剂、硝酸镧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溶液的颜色随着氟离子溶度的增加蓝色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再加入纳米金,溶液颜色呈现出由红色到灰黑色的渐变过程,体系在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在选定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1.7×10-7-1.3×10-5 mol/L范围内与37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减弱值△I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26.3C+35.7。该法用于分析测定氟,结果令人满意。4共振瑞利散射检测痕量磷酸根和硅酸根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PO43-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金纳米粒子(NG)聚集,溶液随着磷酸根浓度的增高,颜色由灰黑色逐渐变为红色,黄色缔合物增加,N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PO43-离子浓度在2.56×10-8-2.82×10-5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SiO32-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金纳米粒子(NG)聚集,使得溶液随着硅酸根浓度的增高,颜色由灰黑色逐渐变为红色,黄色缔合物增加,N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SiO32-离子浓度在6×10-6-2×104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PO43-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银纳米粒子(AG)聚集,溶液随着磷酸根浓度的增高,A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PO43-离子浓度在2.56×10-6-3.08×10-4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在1.2×10-2 mol/L硫酸溶液中,SiO32-与钼酸铵反应生成一种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黄色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不会使得银纳米粒子(AG)聚集,使得溶液随着硅酸根浓度的增高,AG聚集程度减弱,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峰降低。在选定条件下,SiO32-离子浓度在4×10-8-8×10-6 mol/L范围内与350 nm处的共振瑞利散射光强度降低值△I呈线性关系。
夏晓姗[8](2014)在《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在生物的生长、发育等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酸的研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中的活跃领域,核酸的定量测定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基础,而核酸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发现新药物和在基因水平上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药物分子的作用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论文以建立对核酸和有机染料及药物痕量组分的分析为目的,建立了测定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并对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研究了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建立了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新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酵母核糖核酸与吖啶橙相互作用,在333nm处产生显着增强的散射信号。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酵母核糖核酸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线性范围为0.0515.0μg/mL,检出限为0.017μg/m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将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酵母核糖核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2.将4-氨基安替比林(4-AAP)用于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测定。在pH=4.78的缓冲溶液中,酵母核糖核酸的加入导致4-氨基安替比林在472nm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其增强强度与酵母核糖核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18.0μg/mL,检出限为0.23μg/m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的特点。3.研究了溴酚蓝(BPB)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与核酸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在pH=4.78的条件下,溴酚蓝和表面活性剂在核酸分子表面上发生聚集,形成了核酸-CTMAB-溴酚蓝缔合物聚集体。在形成缔合物的过程中,CTMAB缩短了溴酚蓝与核酸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振光散射的增强程度与核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核酸的共振光散射法。yRNA与DN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10.0μg/mL和1.01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12μg/mL和0.23μg/mL。
高雪敏[9](2013)在《金橙G和曙红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选用未报道过的新试剂作为DNA共振光散射探针,考察了金橙G、曙红B两种生物染色剂分别与DN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并根据DNA的加入浓度与共振光散射信号的改变值呈线性相关的特点,建立了两种灵敏的测定痕量DNA的新方法。这些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同时结合吸收光谱法对这两种生物染色剂与DNA作用的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分为三部分:1.概述了本课题研究背景、核酸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及本论文的特点和意义。2.研究了生物染色剂金橙G(OG)与DN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发现在中性环境下,DNA的加入可增强OG的RLS强度,在358nm处有增强的共振光散射特征峰,且在一定条件下,其增强程度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新方法。考察了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3~1.20μg·mL-1,检出限为0.0159μg·m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Ⅰ=473.23c,相关系数为R2=0.9984。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大豆叶片和黄芪叶片中DNA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7%~103.0%之间,效果较为理想。3.研究了DNA对曙红B (Eosin B, EB)共振光散射光谱(RLS)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pH=3.4),小分子物质曙红B可以嵌插到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从而增强其RLS强度,在602nm处有增强的共振光散射特征峰,基于RLS的增强程度与DNA加入量的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DNA的新方法。考察了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9~14.0μg·mL-1,检出限为0.0118μg·m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64.334c,相关系数为R2=0.9979。应用于实际样品DNA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5%~102.2%范围内,结果满意。
杲秀珍[10](2012)在《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都密切相关,因此蛋白质也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关于蛋白质的分析研究,一直是化学家及生物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含量的测定在生化分析和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分析科学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分析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对复杂基体中痕量和超痕量组分的分离和检测成为突出问题。因此,本论文以建立对蛋白质和药物痕量组分的分析为目的,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和高选择性的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并对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工作。1.利用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研究了藻红-Cu(Ⅱ)配合物与BSA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藻红-Cu(Ⅱ)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在pH3.78的BR缓冲溶液中,蛋白质对藻红-Cu(Ⅱ)配合物338nm处的散射峰有强烈的增强作用。该体系已成功应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BSA的测定。其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回收率在95%-98%。2.在pH=3.29的BR缓冲溶液中,蛋白质对酸性铬兰K-Cu(Ⅱ)配合物在471nm处散射峰有强烈的增强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与其他光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快、灵敏度高、干扰小、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6.0μg/mL,方法检出限为0.12μg/mL。对11份含有5μg/mL的BSA标准溶液进行了精密度检验,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BS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利用逐步聚合反应,以抗坏血酸为模板分子,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聚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抗坏血酸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分子识别物质,结合KMnO4-HCHO-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高选择性的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6~6.0×10-mol/L,检出限为5×10-7mol/L。该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二、灵敏的共振光散射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敏的共振光散射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MnO2纳米片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共振光散射 |
1.2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基础 |
1.2.1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2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定量基础 |
1.3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应用 |
1.4 MnO_2纳米片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MnO_2纳米片作为自牺牲共振光散射探针用于酸性磷酸酶活性评价和抑制剂筛选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药品 |
2.2.2 MnO_2纳米片的制备 |
2.2.3 仪器与表征 |
2.2.4 酸性磷酸酶活性评价 |
2.2.5 实际样品中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
2.2.6 酸性磷酸酶抑制剂的筛选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nO_2纳米片的合成与表征 |
2.3.2 MnO_2纳米片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的可行性 |
2.3.3 酸性磷酸酶活性评价 |
2.3.4 实际样品中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
2.3.5 酸性磷酸酶抑制剂筛选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nO_2纳米片作为RLS探针用于治疗痛风药物靶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MnO_2纳米片的制备 |
3.2.3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评价 |
3.2.4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评价 |
3.3.3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MnO_2纳米片作为RLS探针用于肌氨酸的选择性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MnO_2纳米片的合成和表征 |
4.2.3 肌氨酸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 肌氨酸的测定 |
4.3.3 选择性测试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经费来源声明 |
致谢 |
(2)环境水样中双酚A和汞的光谱学检测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双酚 A 和汞离子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共振光散射和共振荧光技术及其应用 |
1.4 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
1.5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
1.5.1 金纳米颗粒 |
1.5.2 碳点 |
1.5.3 铜纳米簇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溴酸钾-荧光黄-双酚A体系共振光散射的研究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共振光散射光谱图 |
2.3.2 吸收光谱图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2.3.4 共存干扰物的影响 |
2.3.5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 |
2.4 样品测定及加标回收试验 |
2.5 结论 |
第3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活性的金纳米猝灭Rh6G共振荧光法检测双酚A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振荧光光谱 |
3.3.2 Rh6G的三维荧光光谱图 |
3.3.3 BPA的检测原理 |
3.3.4 验证AuNPs聚集可控 |
3.3.5 实验条件优化 |
3.3.6 抗干扰能力分析 |
3.3.7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 |
3.4 样品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基于氮掺杂碳点荧光法检测汞离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光谱图 |
4.3.2 N-CDs的合成及Hg~(2+)检测原理示意图 |
4.3.3 N-CDs的表征及性质 |
4.3.4 N-CDs的荧光猝灭机理探讨 |
4.3.5 检测条件优化 |
4.3.6 共存离子的干扰 |
4.3.7 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 |
4.4 实际水样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基于碳点-铜纳米簇的比率荧光法检测汞离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体系的荧光光谱 |
5.3.2 Hg~(2+)检测原理示意图 |
5.3.3 CDs和 CuNCs的表征及性质 |
5.3.4 荧光猝灭机制探讨 |
5.3.5 实验条件优化 |
5.3.6 共存物质的干扰 |
5.3.7 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 |
5.4 实际水样分析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水环境中痕量砷和铀的卫生检验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砷和铀卫生检验方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砷和铀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分子印迹技术 |
1.4 核酸适配体 |
1.5 基本原理 |
1.5.1 无线传感法原理 |
1.5.2 共振光散射法的定量依据 |
1.5.3 共振荧光法的基本原理 |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活性的无线传感法检测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试剂准备 |
2.2.3 实验原理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振动频移信号曲线图 |
2.3.2 吸收光谱图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4 共存干扰物的影响 |
2.3.5 标准曲线、检出限与精密度 |
2.3.6 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PDDA聚集金纳米共振光散射法检测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共振光散射光谱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4 共存干扰物的影响 |
3.3.5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 |
3.3.6 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金纳米淬灭罗丹明6G共振荧光法检测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检测溶液体系中Rh6G的荧光光谱 |
4.3.3 不同体系中Rh6G的共振荧光光谱 |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5 共存离子的干扰 |
4.3.6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 |
4.3.7 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第5章 精准检测环境水样痕量铀多相光催化共振荧光法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机制探讨 |
5.3.2 RhG的荧光光谱 |
5.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5.3.4 共存干扰物的影响 |
5.3.5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 |
5.3.6 样品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符号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荧光 |
1.1.1 荧光概述 |
1.1.2 荧光产生机理 |
1.1.3 荧光相关概念和属性 |
1.2 荧光分析 |
1.2.1 荧光分析概述 |
1.2.2 荧光分析定量基础 |
1.2.3 荧光分析方法 |
1.2.4 光散射分析 |
1.3 荧光探针 |
1.3.1 荧光探针分类 |
1.3.2 荧光探针识别和响应 |
1.3.3 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聚乙烯亚胺-甲醛荧光纳米颗粒的铜离子探针及IMPLICATION逻辑门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材料 |
2.2.3 PEI-F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4 荧光法检测铜离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和表征PEI-F荧光纳米颗粒 |
2.3.2 铜离子检测原理和荧光猝灭机制 |
2.3.3 优化铜离子检测条件 |
2.3.4 铜离子检测的灵敏性和线性 |
2.3.5 实际样品中铜离子分析 |
2.3.6 IMPLICATION逻辑门构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葡萄糖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在苦味酸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制备PEI-G纳米颗粒 |
3.2.4 荧光检测苦味酸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和表征PEI-G纳米颗粒 |
3.3.2 PEI-G纳米颗粒的荧光性质 |
3.3.3 荧光起源探究 |
3.3.4 建立荧光方法检测苦味酸 |
3.3.5 荧光猝灭机制探究 |
3.3.6 实际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胺基荧光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比色和荧光双信号响应的pH探针及多逻辑门运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制备PEI-S纳米颗粒 |
4.2.4 pH响应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和表征PEI-S纳米颗粒 |
4.3.2 PEI-S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 |
4.3.3 比色和荧光双信号响应的pH探针 |
4.3.4 多逻辑门运算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g-C_3N_4/CoOOH纳米体系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用于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CoOOH纳米片的制备 |
5.2.4 g-C_3N_4纳米片的合成 |
5.2.5 g-C_3N_4/CoOOH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5.2.6 抗坏血酸的比率荧光响应 |
5.2.7 比率荧光检测碱性磷酸酶 |
5.2.8 电化学测试 |
5.2.9 共振瑞利散射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OOH纳米片和g-C_3N_4的表征 |
5.3.2 抗坏血酸的比率荧光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
5.3.3 比率荧光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 |
5.3.4 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荧光联用散射构建比率分析新策略:以CDs/CoOOH纳米体系检测抗坏血酸为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 |
6.2.2 试剂 |
6.2.3 CoOOH纳米片的制备 |
6.2.4 荧光碳点的制备 |
6.2.5 比率检测抗坏血酸 |
6.2.6 金纳米簇的制备和荧光猝灭研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理论基础 |
6.3.2 基于CDs/CoOOH构建AA比率分析新策略 |
6.3.3 荧光联用散射比率检测AA的分析表现 |
6.3.4 荧光联用散射用于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刻蚀银纳米颗粒实现荧光联用二级散射比率分析双氧水、葡萄糖和氧化酶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 |
7.2.2 试剂 |
7.2.3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7.2.4 荧光碳点的制备 |
7.2.5 比率检测双氧水 |
7.2.6 比率检测葡萄糖 |
7.2.7 比率检测葡萄糖氧化酶活性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表征银纳米颗粒和碳点 |
7.3.2 比率检测原理设计 |
7.3.3 比率检测双氧水 |
7.3.4 比率检测葡萄糖 |
7.3.5 比率分析葡萄糖氧化酶活性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测定金纳米粒子浓度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RLSCS) |
1.2.1 共振光散射 |
1.2.2 RLSCS的原理 |
1.2.3 RLSCS自相关函数 |
1.2.4 RLSCS的应用 |
1.3 单分子探针 |
1.3.1 有机荧光染料 |
1.3.2 量子点 |
1.4 金纳米粒子(GNPs) |
1.4.1 GNPs的介绍 |
1.4.2 GNPs的光学特性 |
1.4.3 GNPs的合成 |
1.4.4 GNPs的修饰 |
1.4.5 GNPs的应用 |
1.4.6 GNPs浓度测定方法 |
1.5 细胞凋亡及其检测 |
1.6 Caspase 3 及其检测方法 |
1.7 本文的选题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RLSCS测定GNPs浓度的新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RLSCS系统的主要部件 |
2.2.3 RLSCS光路及装置 |
2.2.4 实验试剂 |
2.2.5 待测GNPs样品的制备 |
2.2.6 AES-TEM测定GNPs样品的浓度 |
2.2.7 RLSCS测定GNPs样品的浓度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LSCS测定GNPs浓度的原理 |
2.3.2 AES-TEM测定GNPs浓度的原理 |
2.3.3 激光校正体积的测定 |
2.3.4 检测微区内的粒子数与GNPs浓度的关系 |
2.3.5 光强对RLSCS测定GNPs浓度的影响 |
2.3.6 AES-TEM方法对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LSCS检测caspase 3 活性及细胞凋亡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多肽修饰GNPs |
3.2.3 链霉亲和素修饰GNPs |
3.2.4 GNPs-peptide(biotin) 与GNPs-SAV反应 |
3.2.5 连接产物GNPs-peptide(biotin)-SAV-GNPs的RLSCS表征 |
3.2.6 RLSCS测定caspase 3 的活性 |
3.2.7 细胞培养 |
3.2.8 药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 |
3.2.9 细胞裂解 |
3.2.10 细胞裂解液与连接产物GNPs-peptide(biotin)-SAV-GNPs的反应 |
3.2.11 RLSCS检测细胞凋亡 |
3.2.1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LSCS测定caspase 3 活性的原理 |
3.3.2 RLSCS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 |
3.3.3 连接产物GNPs-peptide(biotin)-SAV-GNPs的RLSCS表征 |
3.3.4 Caspase 3 的活性测定 |
3.3.5 HeLa细胞凋亡检测 |
3.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对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主要内容及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纳米金催化SPR-RRS和SERS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用于检测痕量汞砷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散射理论及分类 |
1.2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 |
1.2.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技术的分析进展 |
1.2.1.1 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
1.2.1.2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1.2.2 纳米金银的制备及其在RRS中的应用 |
1.2.2.1 纳米金(AuNP)的制备 |
1.2.2.2 纳米银(AgNP)的制备 |
1.2.2.3 纳米金银的应用 |
1.2.3 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 |
1.3 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光谱(SERS) |
1.3.1SERS增强机理 |
1.3.2 SERS基底的研究进展 |
1.3.2.1 纳米棒和纳米叠 |
1.3.2.2 纳米立方体 |
1.3.2.3 合金纳米粒子 |
1.3.3 SERS光谱技术的分析进展 |
1.3.3.1 核酸分析 |
1.3.3.2 蛋白质分析 |
1.3.3.3 在环境中的分析 |
1.4 核酸适配体探针的研究进展 |
1.4.1 核酸适配体概述 |
1.4.2 核酸适配体的分析应用 |
1.4.2.1 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1.4.2.2 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1.4.2.3 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中的应用 |
1.4.2.4 在RRS光谱中的应用 |
1.5 催化增强技术 |
1.5.1 纳米金催化增强技术 |
1.5.1.1 免疫纳米金催化增强技术 |
1.5.1.2 纳米金催化金增强技术 |
1.5.1.3 金催化银增强技术 |
1.5.1.4 金催化铜增强技术 |
1.5.2 复合纳米微粒催化增强技术 |
1.6 汞、铅、砷、的分析进展 |
1.6.1 汞的环境分析进展 |
1.6.1.1 汞的分析方法 |
1.6.1.1.1 原子光谱法 |
1.6.1.1.2 色谱法 |
1.6.1.1.3 分子光谱法 |
1.6.2 砷的环境分析进展 |
1.6.2.1. 砷的分析方法 |
1.6.2.1.1 原子光谱法 |
1.6.2.1.2 分子光谱法 |
1.6.3 铅的环境分析进展 |
1.6.3.1 铅的分析方法 |
1.6.3.1.1 原子光谱法 |
1.6.3.1.2 分子光谱法 |
1.7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2.纳米金催化SPR-RRS和SERS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用于检测痕量汞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纳米溶胶溶液的制备 |
2.2.3.1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AuNP_c) |
2.2.3.2 还原法制备纳米金(AuNP_B) |
2.2.3.3 种子生长法制备不同粒径金纳米棒(AuNR) |
2.2.3.4 银纳米溶胶的制备(AgNP) |
2.2.3.5 钯纳米溶胶的制备(PdNP) |
2.2.3.6 铂纳米溶胶的制备(PtNP) |
2.2.4 适配体金探针(DNA-AuNP_c)的制备 |
2.2.4.1 NaCl浓度的考察 |
2.2.4.2 适配体用量的选择 |
2.2.5.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方法原理 |
2.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2.3.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2.3.4 紫外吸收光谱 |
2.3.5 扫描电镜图(SEM) |
2.3.6.纳米催化分析反应研究 |
2.3.6.1 金纳米溶液-HAuCl_4-H_2O_2体系 |
2.3.6.2 金纳米溶液-HAuCl_4-葡萄糖体系 |
2.3.7 HAuCl_4-纳米金-盐酸羟胺体系 |
2.3.8 AgNO_3-纳米粒子-H_2O_2体系 |
2.3.9 适配体分析条件优化 |
2.3.10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10.1 纳米金表面吸附汞离子体系测定汞离子的干扰 |
2.3.10.2 适配体检测Hg(Ⅱ)催化体系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11 工作曲线 |
2.3.12 分析应用 |
2.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3 非标记罗丹明6G分子探针适配体修饰纳米金催化SERS检测痕量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AuNP) |
3.2.3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AgNP) |
3.2.4 Au-DNA探针的制备 |
3.2.5 Ag-DNA探针的制备 |
3.2.6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析原理 |
3.3.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3.3.3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3.3.4 紫外吸收光谱 |
3.3.5 透射电镜及能谱图 |
3.3.6 条件优化 |
3.3.6.1 Au-DNA测As条件的优化 |
3.3.6.2 催化分析条件优化 |
3.3.7 干扰试验 |
3.3.7.1 Au-DNA测As干扰试验 |
3.3.7.2 催化测As干扰试验 |
3.3.8 工作曲线 |
3.3.9 水样分析 |
3.4.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4.纳米金催化SPR-RRS和SERS检测痕量铅 |
4.1 前言 |
4.2.试剂与仪器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AuNPc制备纳米溶胶溶液 |
4.2.4.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原理 |
4.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4.3.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4.3.4 紫外吸收光谱 |
4.3.5 扫描电镜图(SEM) |
4.3.6 适配体检测Pb(Ⅱ)体系条件优化 |
4.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8 工作曲线 |
4.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7)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
1.1.1 RRS光谱技术概述 |
1.1.2 RRS分析光谱分析进展 |
1.1.2.1 RRS分析概况 |
1.1.2.2 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
1.1.2.3 在阴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AERS)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
1.2.1 SERS光谱技术的概括 |
1.2.1.1 SERS增强机理研究进展 |
1.2.1.2 SERS活性基底研究进展 |
1.2.2 SERS光谱分析应用 |
1.2.2.1 在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
1.2.2.2 在阴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
1.3 镉的环境分析进展 |
1.3.1 镉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
1.3.2 镉的污染来源 |
1.3.3 镉的分析方法 |
1.3.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
1.3.3.2 荧光分析法 |
1.3.3.3 RRS光谱法 |
1.3.3.4 其他方法简介 |
1.4 氟离子的环境分析进展 |
1.4.1 氟离子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
1.4.2 氟污染的来源 |
1.4.3 氟的分析方法 |
1.4.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
1.4.3.2 荧光分析法 |
1.4.3.3 RRS光谱法 |
1.4.3.4 其他方法简介 |
1.5 磷酸根和硅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
1.5.1 磷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
1.5.1.1 磷酸根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
1.5.1.2 磷酸根污染的来源 |
1.5.1.3 磷酸根的分析方法 |
1.5.1.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
1.5.1.3.2 荧光分析法 |
1.5.1.3.3 RRS光谱法 |
1.5.1.3.4 其他方法 |
1.5.2 硅酸根的环境分析进展 |
1.5.2.1 硅酸根及其化合物的毒性 |
1.5.2.2 硅酸根污染的来源 |
1.5.2.3 硅酸根的分析方法 |
1.5.2.3.1 分子吸收光谱法 |
1.5.2.3.2 荧光分析法 |
1.5.2.3.3 RRS光谱法 |
1.5.2.3.4 其他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工作内容 |
1.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2、罗丹明6G缔合物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分析原理 |
2.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2.4 紫外可见光谱 |
2.5 荧光光谱 |
2.6 Cd(Ⅱ)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图 |
2.7 条件优化 |
2.7.1 碘化钾-抗坏血酸浓度的影响 |
2.7.2 H_2SO_4浓度的影响 |
2.7.3 阿拉伯胶浓度的影响 |
2.7.4 罗丹明6G浓度的影响 |
2.7.5 时间的影响 |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9 工作曲线 |
2.10 水样分析 |
2.11 结语 |
参考文献 |
3. 表而等离子体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纳米光谱检测痕量氟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金和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2.1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_c) |
3.2.2.2 双氧水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h) |
3.2.2.3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b) |
3.2.2.4 双氧水-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NGhb |
3.2.2.5 蓝色和红色纳米银(AgNR)制备 |
3.2.2.6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GO-NG_c)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分析原理 |
3.3.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3.3.5 激光散射 |
3.3.6 扫描电镜 |
3.3.7 条件优化 |
3.3.7.1 H_2O_2-Ti(SO_4)_2-F~--NGs(NGc)体系条件优化 |
3.3.7.1.1.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及浓度的影响 |
3.3.7.1.2 H_2O_2浓度的影响 |
3.3.7.1.3 Ti(SO_4)_2浓度的影响 |
3.3.7.1.4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
3.3.7.1.5 时间的影响 |
3.3.7.2 催化体系中反应液用量的影响 |
3.3.7.3 F--氟试剂-硝酸镧-NGs体系条件优化 |
3.3.7.3.1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及浓度的影响 |
3.3.7.3.2 氟试剂浓度的影响 |
3.3.7.3.3 硝酸镧浓度的影响 |
3.3.7.3.4 纳米微粒浓度的影响 |
3.4 工作曲线 |
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6 样品分析 |
3.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4.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磷酸根和硅酸根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金和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2.1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 |
4.2.2.2 黄色纳米银制备 |
4.2.2.3 氧化石墨烯(GO)制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分析原理 |
4.4.2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
4.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4.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
4.4.6 电镜 |
4.4.7 激光散射 |
4.4.8 条件优化 |
4.4.8.1 硫酸浓度的影响 |
4.4.8.2 钼酸铵浓度的影响 |
4.4.8.3 纳米粒子浓度的影响 |
4.4.8.4 时间的影响 |
4.4.8.5 VBB浓度的影响 |
4.5 工作曲线 |
4.6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7 样品分析 |
4.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8)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酸的发展史 |
1.3 核酸的基本结构 |
1.3.1 DNA 的一级结构 |
1.3.2 DNA 的二级结构 |
1.3.3 DNA 的三级结构 |
1.3.4 RNA 的结构 |
1.4 核酸的检测方法 |
1.4.1 紫外吸收法 |
1.4.2 定磷、定糖法 |
1.4.3 分光光度法 |
1.4.4 荧光光度法 |
1.4.5 毛细管电泳法 |
1.4.6 电化学发光法 |
1.4.7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8 共振光散射法 |
1.5 共振光散射技术及其发展 |
1.5.1 共振光散射的定义 |
1.5.2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 |
1.5.3 共振光散射的基本原理 |
1.5.4 共振光散射的定量基础 |
1.6 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1 有机染料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2 金属离子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3 表面活性剂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6.4 药物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8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2.3.2.2 吖啶橙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2.3.2.3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2.3.2.4 静置时间的影响 |
2.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2.7 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相关系数 |
2.3.2.8 合成样品的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4-氨基安替比林与酵母核糖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实验条件优化 |
3.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3.3.2.2 4-氨基安替比林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3.3.2.3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3.3.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2.7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相关系数 |
3.3.2.8 合成样品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溴酚蓝-CTMAB 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3.2 实验条件优化 |
4.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4.3.2.2 溴酚蓝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4.3.2.3 表面活性剂浓度及用量对体系 RLS 强度的影响 |
4.3.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4.3.2.5 静置时间的影响 |
4.3.2.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4.3.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4.3.2.8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相关系数 |
4.3.2.9 合成样品的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9)金橙G和曙红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酸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
1.2.1 光度分析法 |
1.2.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2.1.2 测糖法 |
1.2.1.3 测磷法 |
1.2.2 化学发光法 |
1.2.3 荧光分析法 |
1.2.3.1 有机染料探针 |
1.2.3.2 金属离子探针 |
1.2.3.3 金属离子配合物探针 |
1.2.3.4 药物型探针 |
1.2.4 电化学分析法 |
1.2.5 电化学发光法 |
1.2.6 共振光散射法 |
1.3 核酸共振光散射探针研究进展 |
1.3.1 有机染料探针 |
1.3.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针 |
1.3.3 金属离子和金属配合物探针 |
1.3.4 药物型探针 |
1.3.5 其它试剂 |
1.4 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
1.4.1 共价结合 |
1.4.2 非共价结合 |
1.4.2.1 静电作用 |
1.4.2.2 沟槽作用 |
1.4.2.3 插入作用 |
1.4.2.4 远程组装与外围结合 |
1.4.3 剪切作用 |
1.5 本论文的特点及意义 |
第二章 金橙G-DNA共振光散射光谱的与应用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豆叶片DNA样品的制备 |
2.2.2 黄芪叶片DNA样品的制备 |
2.2.3 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G-DNA体系的光谱特征 |
2.3.2 OG浓度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2.3.3 pH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2.3.5 热变性的影响 |
2.3.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7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2.5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2.6 可能作用机理的讨论 |
第三章 曙红B-DNA共振光散射光谱的研究与应用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B-DNA体系的光谱特征 |
3.3.2 EB浓度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3.3.3 pH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3.3.4 缓冲溶液种类和用量的选择 |
3.3.5 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
3.3.6 热变性的影响 |
3.3.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8 线性范围、检测限的测定 |
3.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5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3.6 可能机理的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结构基本信息及其检测方法 |
1.2.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
1.2.1.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1.2.1.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1.2.1.3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1.2.1.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1.2.2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
1.2.2.1 分光光度法 |
1.2.2.2 荧光光度法 |
1.2.2.3 共振光散射法 |
1.3 蛋白质光谱探针 |
1.3.1 蛋白质吸收光谱探针 |
1.3.1.1 染料探针 |
1.3.1.2 金属探针 |
1.3.1.3 络合物探针 |
1.3.1.4 蛋白质荧光探针 |
1.3.1.5 蛋白质光散射探针 |
1.4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及其发展 |
1.4.1 共振光散射的定义 |
1.4.2 共振光散射的基本原理 |
1.4.3 共振光散射的定量基础 |
1.4.4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发展 |
1.4.4.1 共振非线性散射技术 |
1.4.4.2 共振光散射成像研究 |
1.4.4.3 液/液界面全内反射—共振光散射技术(TIR-RIS) |
1.4.4.4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联用技术(FIA-RLS) |
1.4.4.5 波长比率共振光散射技术 |
1.4.4.6 后向光散射分析技术 |
1.5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应用 |
1.5.1 在生化分析方面的应用 |
1.5.1.1 用于蛋白质分析 |
1.5.1.2. 用于核酸分析 |
1.5.2 在无机元素分析方面的应用 |
1.5.2.1 痕量铬的测定 |
1.5.2.2 痕量铅的测定 |
1.5.2.3 痕量锡的测定 |
1.5.2.4 痕量镉的测定 |
1.5.3 在纳米材料方面的应用 |
1.5.3.1 金纳米粒子 |
1.5.3.2 卤化银纳米粒子 |
1.5.3.3 硒纳米粒子 |
1.5.4 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7 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藻红-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 |
2.3.2 实验条件优化 |
2.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2.3.2.2 藻红用量对体系RLS强度的影响 |
2.3.2.3 Cu~(2+)用量对体系RLS强度的影响 |
2.3.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2.3.2.5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2.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3.2.8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2.3.2.9 合成样品的测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酸性铬兰K-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研究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 |
3.3.2 实验条件优化 |
3.3.2.1 反应酸度的选择 |
3.3.2.2 酸性铬兰K用量对体系RLS强度的影响 |
3.3.2.3 Cu~(2+)用量对体系RLS强度的影响 |
3.3.2.4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
3.3.2.5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2.6 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2.7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3.2.8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3.3.2.9 合成样品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高锰酸钾-甲醛-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保护剂 |
4.3.1.1 保护剂的选择 |
4.3.1.2 保护剂浓度选择 |
4.3.2 分析条件的优化 |
4.3.2.1 吸附时间选择 |
4.3.2.2 洗脱时间 |
4.3.2.3 化学发光反应时间 |
4.3.2.4 清洗时间Tc |
4.3.3 化学发光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3.1 高锰酸钾的浓度 |
4.3.3.2 盐酸浓度的选择 |
4.3.4 校准曲线、精密度和检出限 |
4.3.5 选择性试验 |
4.3.6 药物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铜(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铜(Ⅱ)离子的分离和富集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试剂 |
5.2.2 实验步骤 |
5.2.2.1 铜(Ⅱ)离子印迹环氧树脂基聚合物的制备 |
5.2.2.2 酸度对吸附的影响 |
5.2.2.3 柱子量的影响 |
5.2.2.4 金属离子的洗脱 |
5.2.2.5 振荡时间的影响 |
5.2.2.6 CU~(2+)离子印迹平衡吸附实验 |
5.2.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5.2.2.8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灵敏的共振光散射测定核酸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MnO2纳米片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 孙圆圆. 兰州大学, 2020
- [2]环境水样中双酚A和汞的光谱学检测新方法研究[D]. 杨洋. 南华大学, 2020(01)
- [3]水环境中痕量砷和铀的卫生检验新方法研究[D]. 徐梦媛. 南华大学, 2019(01)
- [4]基于胺基荧光纳米探针的分子识别新策略及其生化分析应用研究[D]. 刘石刚. 西南大学, 2019(01)
- [5]共振光散射相关光谱测定金纳米粒子浓度及其应用[D]. 胡潇才.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纳米金催化SPR-RRS和SERS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用于检测痕量汞砷铅[D]. 叶玲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 [7]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镉、氟离子、磷酸根和硅酸根[D]. 彭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5(12)
- [8]共振光散射技术在核酸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 夏晓姗.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金橙G和曙红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与应用[D]. 高雪敏.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10]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 杲秀珍.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瑞利散射论文; 检出限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 光的散射论文;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