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预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18)在《57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主要相关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2017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明确诊断的5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家族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脏病理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等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点、各项有意义的检查结果及治疗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5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年龄在0.468岁之间,535患者占50.48%,平均年龄26.76±19.54,男性38例(66.67%),女性19例(33.33%),男:女=2:1,男性居多。根据年龄分为两组:I组:<18岁24例(42.11%),II组:≥18岁33例(57.89%)。家族史阳性率为5.2%。2.临床分型分组:5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肝型39例(68.42%),脑型8例(14.04%),混合型8例(14.04%),其他类型2例(3.50%),其中以肝病为首发症状的42例(73.68%),神经病变首发的11例(19.30%),其他首发症状4例(7.02%),分别表现为关节疼痛、尿中泡沫较多、浮肿。各年龄组均以肝型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表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多见的症状有腹部胀痛(28.1%)、黄疸(40.4%)、锥体外系症状(21.1%)、以及全身症状乏力(31.6%)、纳差(19.3%),其他少见的如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19.3%)、消化道出血(7%)、精神症状(8.8%)及其他的关节疼痛、浮肿、尿中泡沫增多等(14%)。通过比较上述症状在各年龄组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实验室检查:本组57例患者均行铜蓝蛋白检测,54例低于正常下限,阳性率为94.7%;本组患者28例患者行血清铜检测,25例不同程度降低(89.29%);本组患者13例行24小时尿铜检测,10例不同程度升高(76.92%),通过比较在各临床类型患者在铜蓝蛋白、血清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比较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在不同临床类型的均值,仅NEUT、AST、ALT、TBIL、DBIL、GGT、TG有显着差异(P<0.05)。免疫学检查不同临床类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本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IgG、IgM升高,C3、C4降低;所有肝型患者均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肝功能,肝功能A级20例(51.3%),B级13例(33.3%),C级(15.4%),以A级和B级为主。随着肝功能的恶化,King评分也越高,肝功能A级与C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肝功能恶化,C3降低,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5.影像学检查:本组42例行K-F环检查,其中26例阳性,阳性率为61.9%,各临床类型间无统计学意义。本组40例患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其中36例(90%)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脏弥漫性病变、肝脾肿大、腹水、肝内实性结节。11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其中10例(91%)患者均有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肝脏结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7例患者行腹部MRI检查,其中6例(85.7%)有肝脏弥漫异常、腹水、肝脾肿大、肝实质T2信号弥漫性减低均符合WD的病变表现。本组9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异常者3例(33.3%)。7例行头颅MRI检查,异常者6例(85.7%)。本组患者8例患者行病理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脂肪变、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符合WD的病变表现。6.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给予低铜饮食,其中51例(89.5%)患者经给予青霉胺、锌及保肝等药物治疗后均好转,4例患者治疗中效果欠佳,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放弃治疗,2例患者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1.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各年龄段均可见,但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2.临床类型及首发症状均以肝型为主,其次为脑型,故青少年出现肝功能损害及神经系统异常应警惕该病的可能。3.铜蓝蛋白与血清铜阳性率较高,可作为首选的实验室指标,头颅CT及MRI检查存在特异性提示。4.肝豆状核变性可侵犯肝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角膜、骨骼系统等各个系统。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刘肇恒[2](2016)在《肌张力异常疾病的中医学认知和辨位取穴法下的针灸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肌张力异常疾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代医学对其病位和发病机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介绍了中医学对肌张力异常疾病的认知,和辨位取穴法下的针灸治疗研究。肌张力异常可归为中医痉证、颤证和痿证的范畴,传统的治疗方法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针刺和艾灸,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些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肌张力异常疾病的病位多在运动调节中枢和周围神经,运动调节中枢又可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一些肌张力异常疾病尤其是锥体外系疾病,可因一些影响因素而诱发和加重,如睡眠、紧张、焦虑等,我们统称为情志因素。综上,此类疾病由其发病部位和情志因素的影响两方面促成,但目前尚缺乏一种兼顾二者的分类针灸治疗方法。本研究根据病变部位和情志因素的影响,对肌张力异常疾病进行分类针灸治疗,将其称为辨位取穴法。辨位取穴法是兼顾肌张力异常疾病的发病部位和影响因素的针灸方法,它是对现代医学的研究和中医针灸治疗的有机结合,其在临床治疗中便于操作,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法具体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局部配合远端取穴、针刺调神配合局部取穴、头针或脊髓腔电针配合局部取穴。局部配合远端取穴的适应症为病在周围神经的肌张力异常疾患,如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倒错”现象、部分面肌痉挛、重症肌无力等。针刺调神配合局部取穴的适应症为睡眠不足、疲倦、紧张或焦虑使病情加重的肌张力异常疾病,如锥体外系疾病中的痉挛性斜颈、继发性Meige综合征,和受情志因素影响而加重的面肌痉挛等。头针或脊髓腔电针配合局部取穴的适应症为锥体系损害导致的肌张力异常疾患,如脑血管病后遗症期的偏身痉挛性瘫痪、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等。三个病例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局部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面瘫后遗症、针刺调神配合局部取穴治疗痉挛性斜颈、头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偏身痉挛性瘫痪。以此举例,便于研究和学习。
察梦丹[3](2014)在《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肝豆状核变性40例临床分析(附1例病例报道)》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搜集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及早干预治疗,从而减少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病情预后。方法: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众数字化检索软件,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2014年0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40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和诊疗经过进行统计和描述。结果:1.40例患者中,神经系统首发38例,肝损害首发2例。神经损害的两大症候群:锥体外系统三大症状为肢体震颤(50%)、构音障碍(40%)、行走不稳(25%);精神障碍三大症状为认知功能下降(30%)、性格改变(27.5%)、情感障碍(17.5%)。2.所有病例中,K-F环阳性率97.5%,血铜蓝蛋白阳性率92.5%,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率82.5%,合并肝硬化者占62.5%。3.研究中发现HLD患者存在多种特殊临床表现如癫痫发作、睡眠障碍、头晕、头痛、全身舞蹈样动作等。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HLD患者高达52.5%。4.青霉胺治疗有效率95%。结论:1、HLD多见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障碍及肝损害。HLD伴发的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张多样,主要为焦虑或抑郁,有时甚至是首发表现或唯一症状。2.HLD患者颅脑病灶主要累及基底节、脑干、丘脑,以及某些特殊部位如胼胝体压部、大脑皮层、小脑等,病灶部位、数量及损害程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3.HLD患者误诊率较高,临床上遇到锥体外系症状伴不明原因肝损害的青少年患者,即使颅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也应当引起注意,尽快完善血铜、尿铜及眼裂隙灯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率,避免延误病情。4.大多数患者给予青霉胺、锌剂及低铜饮食均有效。
吴斌,王晓平[4](2012)在《第二届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罕见病继教班会议纪要》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5月4日-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和行为神经病学组、上海医学会脑电图和神经生理学协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罕见病继续教育培训班在上海市松江新城召开。本会是由中国教育部和中华医学会总会专门下文批准,也是继2010年首届神经退行性疾病大会时隔2年之后的又一
程金莲,韩世范,吕佩,赵娜[5](2010)在《从2007年—2009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解近年来我国护理科研开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创刊较早、能基本反映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的《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原名《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所刊载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别对其各栏目总载文量、科研论文数量、科研课题资助来源、承担单位、地区分布、作者人数、合作情况、统计学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载文论题前5位为专科护理(33.55%)、护理管理(8.70%)、经验荟萃(6.00%)、基础护理(5.14%)、综述(5.07%)。护理论文数量2007年为7 571篇,2008年为7 191篇,2009年为5 910篇。护理科研课题2007年737篇,2008年929篇,2009年1 227篇,课题资助来源依次为省级(41.24%)、市级(30.90%)、院级(17.25%)、国家(6.15%)、部队(2.56%)、国际(1.90%);科研课题论文分布于军队系统及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前5位为广东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江苏省;科研课题论文由1人完成占7.29%,2人及以上完成占92.71%,且多为同一单位内的合作(67.09%)。[结论]5种期刊总载文量增加,专科护理论文位居首位,护理科研课题数量呈增加趋势,课题资助来源以省级最多,科研课题作者地区分布广东省名列前茅,合作研究课题有增加趋势。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王益锵,吕佩,李娜[6](2008)在《从2000年—2006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护理科研开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年—2006年的载文量、栏目、应用统计学情况以及科研论文数量、地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2006年5种期刊载文量29257篇,载文量逐年增多;载文主要涉及专科护理、护理研究、小经验与革新、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综述;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论文占41.13%,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论文也不断增多;科研课题论文占5.93%,且逐年增加,承担科研课题单位地区分布广,广东省名列前茅,合作研究课题逐年增加,科研课题资助来源国际3.17%、国家级6.06%、省级27.34%、市级31.95%、院级24.34%、部队7.15%。[结论]5种护理期刊的载文量、应用统计学方法的论文及科研课题论文呈逐年增多趋势,国家级、市级及院级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段春波[7](2007)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2005年载文被引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2005年载文被引情况,以评价该杂志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方法利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2005年所载的论文,根据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总被引频次、自引率、关联期刊、被引时差、作者群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杂志2000—2005年共载文591篇,其中243篇被242种CNKI来源期刊引用598次,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2.46次,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1次;载文单篇被引用5次以上者32篇(13.17%)共226次(37.79%)。载文被引用频次最多的前3位期刊分别为《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国临床康复》和《中华神经科杂志》,共引用103次。结论该刊载文质量较高,引证期刊较广,载文连续性和稳定性好,是水平较高的专业学术期刊。
洪玉[8](2005)在《葡萄皮提取物对拟痴呆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葡萄皮提取物对拟痴呆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其是否可以改善拟AD痴呆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方法:选择180~220g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动物12只。按照文献报道的方法造模,除空白组外,所有动物灌胃给予受试物第5天造模,用D-半乳糖60mg/kg和亚硝酸钠45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60天,建立痴呆模型。在造模同时,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体积与处理组相当),其余各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脑复康230mg/kg、葡萄皮提取物低剂量26.67mg/kg、中剂量53.33mg/kg高剂量160mg/kg连续灌胃进行干预,共65天。然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学及抗氧化类、胆碱能类和一氧化氮合酶、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等检测指标来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葡萄皮提取物可明显改善拟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并可提高大鼠脑组织中SOD、NOS、CAT酶的活性,抑制MDA活性,减少模型组海马与皮质β-APP、β-AP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结论:提示葡萄皮提取物针对AD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氧自由基损害”机制及AD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机制“胆碱能损害”机制,通过其丰富的抗自由基的活性物质OA抑制氧自由基形成;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大脑海马与皮层中NOS的活性;减少β-AP沉积斑块的形成;可能对早老性痴呆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刘建钗[9](2005)在《兔圆小囊内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免疫细胞发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圆小囊为兔所特有,是一个集免疫、内分泌、及消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器官。为了进一步揭示了兔圆小囊内神经内分泌细胞(DNES)和相关免疫细胞的发生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等方法,观察了1d~60d兔圆小囊中SP(P物质)、SYP(突触素)、S-100蛋白、CD3(T细胞)、CD20(B细胞)、CD57(NK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分布规律和数量变化。同时,又对5和15d兔圆小囊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如下: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在1d可见SP阳性细胞出现,而且其数量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SYP是在20d时开始出现;而S-100蛋白的阳性反应细胞在30d时才开始出现。当它们出现以后,则都随着兔日龄的增长而增多。 2.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在1d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主要可见两种类型的细胞(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细胞体积大、着色浅,核大而空亮。此类细胞向四周发出许多细小的突起,这些突起与其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交织成疏松的网状结构;Ⅱ型细胞体积较小、染色深,在兔圆小囊淋巴组织发育初期比Ⅰ型细胞少。5d时,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可见圆形、核大、浓染的淋巴样细胞。随着兔日龄的增长,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网状细胞等逐渐增多。 3.对不同日龄兔圆小囊中CD3、CD20、CD57和CD68的免疫组化对比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d时可见一定数量的CD68+细胞出现,从形态和位置来看这些细胞与组织形态学观察中所见的Ⅰ型细胞一致,同时还可见有少量的CD57+细胞,但未见有CD3+和CD20+细胞。5d、10d时CD68+、CD57+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而CD3+和CD20+细胞在10d时才偶见有少量出现。以后随着兔日龄的增长CD3+、CD20+、CD68+、和CD57+均逐渐增多。到25d时,CD3和CD20阳性细胞逐渐高于CD68和CD57阳性细胞,35 d时达到显着(P<0.05)。通过SPSS分析发现,上述各细胞之间的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4.扫描电镜观察发现,5d兔圆小囊黏膜绒毛稀疏,表面光滑,绒毛顶端有许多边缘整齐的微孔。15d时,黏膜绒毛呈指状或舌片状,表面凹凸不平,与5d相比,其黏膜绒毛明显增粗、增长,且密度增大,微孔则明显减少。这些形态变化可能与仔兔营养物质的吸收及防御机能不断完善有关。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三种DNES细胞标志物在兔圆小囊中出现的最早日龄及分布的部位是不同的。这说明圆小囊中DNES的各种细胞成分存在着发育时间差;从免疫相关细胞成分来看,巨噬细胞和NK细胞在兔出生当日就有,而T细胞、B细胞则在5天以后才出现。这说明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获得性免疫细胞的发育较天然免疫细胞的发育明显迟后,同时也表明圆小囊是一个外周免疫器官。 本研究主要揭示了幼兔圆小囊内DNES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的发育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哺乳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提供了新的形态学证据,并为兔病防治尤其是幼兔肠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10](2001)在《《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栏目内容预告》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预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预告(论文提纲范文)
(1)57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2 年龄分组 |
1.2.3 .临床分型 |
1.2.4 Child-Pugh分级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家族史 |
2.3 临床分型 |
2.4 临床表现 |
2.5 实验室检查 |
2.5.1 .血常规 |
2.5.2 肝功能、血脂代谢等 |
2.5.3 肾功能 |
2.5.4 凝血功能 |
2.5.5 免疫学检查 |
2.5.6 血清铜、铜蓝蛋白、K-F环 |
2.5.7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主要指标 |
2.6 .影像学检查 |
2.6.1 腹部影像学检查 |
2.6.2 .头颅影像学检查 |
2.7 病理检查 |
2.8 治疗及转归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一般特点 |
3.2 发病机制 |
3.3 临床分型 |
3.4 临床表现 |
3.5 实验室检查 |
3.5.1 血清铜蓝蛋白(CP) |
3.5.2 血清铜 |
3.5.3 尿铜 |
3.5.4 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免疫学 |
3.5.5 不同肝功能分级在King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下的比较 |
3.6 影像学检查 |
3.6.1 腹部影响学检查 |
3.6.2 头颅影像学检查 |
3.6.3 K-F环 |
3.6.4 肝脏病理检查 |
3.7 治疗 |
3.7.1 饮食治疗 |
3.7.2 铜螯合剂 |
3.7.3 锌 |
3.7.4 不同临床表现的药物选择 |
3.7.5 肝移植 |
3.7.6 孕妇的治疗 |
3.7.7 新的方法 |
3.8 依从性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肌张力异常疾病的中医学认知和辨位取穴法下的针灸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中医对肌张力异常疾病的认知 |
2.针灸治疗肌张力异常疾病的方法 |
3.辨位取穴法对肌张力异常疾病的分类治疗 |
4.病例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肝豆状核变性40例临床分析(附1例病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病例报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S答辩情况表 |
(5)从2007年—2009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3 讨论 |
3.1 护理论题广泛, 内容丰富 |
3.1.1 护理研究论文增加明显 |
3.1.2 |
3.2 |
3.3 护理科研课题作者地区分布不断扩大, 广东省名列前茅 |
3.4 |
3.5 合作研究课题有增加趋势 |
3.6 护理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与医学相比尚待提高 |
(6)从2000年—2006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5种护理期刊不同年度载文量及论文栏目分布 (见表1) |
2.2 5种护理期刊不同年度刊载科研课题论文情况 |
2.3 护理科研课题论文地区分布 (见表3) |
2.4 不同年度护理科研课题资助来源情况 (见表4) |
2.5 不同年度护理科研课题作者及单位合作情况 (见表5、表6) |
2.6 5种护理期刊刊载论文中统计学应用情况 (见表7) |
2.7 5种护理期刊刊载科研课题论文性质分析 (见表8) |
2.8 5种护理期刊刊载科研课题论文内容分析 (见表9) |
3 讨论 |
3.1 护理论题广泛, 内容丰富 |
3.1.1 护理研究论文增加明显 |
3.1.2 反映时代发展, 新栏目不断涌现 |
3.2 护理科研课题数量增加, 质量提高 |
3.3 护理科研课题作者地区分布不断扩大, 广东省名列前茅 |
3.4 全国各级管理机构对护理研究支持明显, 国家级、市级及院级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
3.5 合作研究课题有增加趋势 |
3.6 护理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与医学相比尚待提高 |
(8)葡萄皮提取物对拟痴呆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内容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受试物 |
1.3 试剂及药物 |
1.4 仪器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给受试物方法 |
2.4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2.5 统计结果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兔圆小囊内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免疫细胞发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兔的应用价值 |
1.2 关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
1.2.1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2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
1.2.3 关于P-物质、突触素、S-100蛋白的研究进展 |
1.2.4 P-物质、突触素、S-100蛋白在医学上的价值 |
1.3 关于黏膜免疫 |
1.3.1 关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1.3.2 粘膜免疫系统的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日兔龄圆小囊内P-物质、SYP、S-100阳性反应细胞的动态观察 |
2.1 不同日兔龄圆小囊内P-物质、SYP、S-100阳性反应细胞的动态观察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与小结 |
2.2 不同日龄圆小囊内SYP阳性反应细胞的动态观察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与小结 |
2.3 不同日龄圆小囊内S-100阳性反应细胞的动态观察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日龄兔圆小囊的组织结构及相关免疫细胞的动态观察 |
3.1 不同日龄兔圆小囊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观察第一部分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与小结 |
3.2 不同日龄兔圆小囊中相关免疫细胞的动态观察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图及说明 |
四、《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预告(论文参考文献)
- [1]57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D]. 王璐. 兰州大学, 2018(11)
- [2]肌张力异常疾病的中医学认知和辨位取穴法下的针灸治疗研究[D]. 刘肇恒.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3]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肝豆状核变性40例临床分析(附1例病例报道)[D]. 察梦丹. 山东大学, 2014(11)
- [4]第二届国际神经退行性疾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罕见病继教班会议纪要[J]. 吴斌,王晓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2(05)
- [5]从2007年—2009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J]. 程金莲,韩世范,吕佩,赵娜. 护理研究, 2010(22)
- [6]从2000年—2006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J].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王益锵,吕佩,李娜. 护理研究, 2008(04)
- [7]《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2005年载文被引分析[J]. 段春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01)
- [8]葡萄皮提取物对拟痴呆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D]. 洪玉. 新疆医科大学, 2005(04)
- [9]兔圆小囊内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免疫细胞发生发育研究[D]. 刘建钗.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专题报道”栏目内容预告[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