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蔬菜生产 加快经济发展——对成武县发展蔬菜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永[1](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李志伟[2](2015)在《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寿光市是着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建成了全国最典型的蔬菜产业集群,对蔬菜的上下游产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但同时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课题认真回顾了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注意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了发展寿光蔬菜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推动寿光市和山东省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论文首先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等;同时介绍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概况,包括发展历史进程、发展现状、集群优势和面临挑战,发展现状从种子培育、蔬菜生产及物流、销售及渠道建设及目前的品牌建设等方面做了阐述,对集群优势主要从生产要素、区域位置、发展模式和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重点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组织和国际影响等几个方面介绍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蔬菜产业发展经验,从政策、产业、结构和生态几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应与jign 外蔬菜产业发展接轨,重点发展绿色科技、深加工和存储产业等。蔬菜产业作为蔬菜之乡的支柱产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国际化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分析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理顺发展思路,采取对应措施提高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对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和增强当地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周维现[3](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王强[4](2012)在《烟台市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烟台市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入手,以福山区等沿海开放城市市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城郊型农业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并影射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城郊型农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及其发展机遇挑战,揭示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沿海地区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方向,探讨其可持续性发展并如何逐渐晋档升级的问题,探讨研究新的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城市农村协调共同发展,社会更加和谐进步。本文对发展城郊型农业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烟台市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认识烟台市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构想,为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模式,并以此推动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向集约化、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它地市发展城郊型农业提供经验借鉴。
赵洁[5](2012)在《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食品安全管理进入法制轨道后,由于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区域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在这种形势下,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实施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依靠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的力量加强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为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出口规模和效益,我国广泛开展了出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山东省现通过了49个农产品出口重点县(市、区)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莱芜市所辖莱城区和钢城区先后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莱芜市成为山东省三个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之一。本文立足于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状,梳理国内外出口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水平,采用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后,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指出了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莱芜市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显着,初步建立起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评估预警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六大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既有资源在农产品各产业分布不均衡、科技化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地方特色原因,也有农安办职能发挥障碍、国家农药管理政策手段不统一等普遍性的问题。要根据当地实际,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政策资金扶持;不断完善提升六大体系建设,坚持国内外市场一个标准,以出口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带动国内农产品食品安全;在更高层面上自上而下理顺行政关系,探索加强农药监管、整合行政资源的新途径,为示范区建设运行扫清体制上的障碍;旨在完善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体系建设,提高示范区运行水平,对莱芜市争创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市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该研究能对其他地市的示范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燕[6](2011)在《米脂县土地利用状况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全球变化研究有力推动了土地利用研究的进展,并已全面改变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研究的认识理念与研究方法。在我国,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进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米脂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共查得全县土地总面积117869.84公顷。国家所有(G)土地面积1477.3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5%;集体所有(J)土地面积116392.54公顷,占98.75%。其中:耕地面积46509.8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46%;园地面积14440.03公顷,占12.25%;林地面积12844.05公顷,占10.9%;草地面积33379.73公顷,占28.32%;城镇村和工矿用地面积3538.99公顷,占3.0%;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274.37公顷,占1.08%;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面积998.23公顷,占0.85%;其他土地面积4884.55公顷,占4.14%。通过对调查成果的质量、精度分析与评价,使用米脂县土地利用历史数据与现状数据进行对比,探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主导因子,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关对策。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林业用地,对灌木林进行进一步改造,增加其覆盖度或直接进行造林,发展有林地,新建林地和低产低效林地改造同时进行,使林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提高。改变耕地广种薄收,重用轻养的局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增加林地面积。(2)目前米脂县园地面积比例仍然偏小,可利用耕地、林地和草地等其他土地大力发展果业。同时在园地中应加大现有经济林树种的改造和果树种类的改变。(3)耕地内部适当压缩粮食作物地的比例,增加经济作物的比例。大力发展果业和蔬菜业,不但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就必须努力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通过科学方法种田,不光要用地,也要重视耕地保护,根据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提出培肥土壤,保持永续生产的措施。(4)草地中加大其他草地的改造开发力度,增加人工草地面积,改良更新天然牧草地。(5)严格控制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人口的快速增长。(6)建立生态农业的基本农田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
毕玉平[7](2011)在《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不但可以解决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并反过来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和成本损耗很严峻,中央和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构建高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提高食品安全,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生鲜农产品物流量大,认真分析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升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发展水平,采取安全高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已成为建设现代山东农业实践提出来的紧迫课题。本文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供应链管理和博弈理论、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方法上引入案例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博弈论等科学方法,对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为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理论研究的学者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可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丰富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相关企业主体、运营主体和管理主体等提高认识水平和决策科学性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农产品流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论文在把握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动态和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大量的统计资料以及相关实地调查,对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继而研究了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形成机理,探讨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的路径及演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构建与优化;对山东17地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研究成果,提出了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建设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方案和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第一,物流模式转化的动因和关键因素归纳为三类: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外部环境诱导。供给推动的因素包括产地的组织化程度;中间商和物流服务商的组织化程度;农户对批发商、合作社、公司等销售对象不同的选择。需求拉动的因素包括个性化趋势的最终需求;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安全优质农产品流通渠道)。外部环境诱导是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引起了了超市、农贸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继而产生了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影响。第二,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现阶段物流存在两种物流形态:交易为主物流配套服务为辅的物流形态和服务为主实物交易为辅的专业物流形态(兼有虚拟交易),物流供应链模式一致地表现为从交易主导配套的物流模式向以服务主导的专业物流模式进化。第三,根据生鲜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特点,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是确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体。通过对生鲜农产品运行方式的考察,本研究认为在目前供应链上能够行使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管理功能的有三个环节主体: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基于核心企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是保证我国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形成、特性、升级和案例四方面对龙头企业(生产加工企业)主导型物流供应链模式、批发市场主导型物流供应链模式和商超主导型的物流供应链模式进行了构建和优化。第四,模式的选择不仅要基于质量安全,成本效率等因素,还要基于各区域的产业特征和区域位置而定。本文基于核心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理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各地市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做了评价,并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对山东不同地市的模式选择进行分析,为各地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定位和发展提供了方向。第五,本文构建了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综合指标体系。根据指标选择的原则和遴选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物流供给能力、物流运行质量、物流服务质量、核心企业评价四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共63项指标。
孙翔飞[8](2011)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肥西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我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三农”、抓好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整及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独具自身的一些特点。近年来,我们在理论和工作指导上把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等同对待,对县域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及相关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后,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但由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对以后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不能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在当前中央及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县域经济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因此,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现行肥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肥西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研究结论是:肥西县应选择综合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工业化为核心,依托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刘宁[9](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段丽娜[10](2008)在《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经济学界的重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经济总量和人口都占较大比例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促进中原崛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问题进行了研究。立足河南省基本的省情,从现状入手,全面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重点。重点从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等视角分析了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得出结论:发展河南省县域经济,要立足省情,认清优势,坚持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工业兴县之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突出经济特色,就能够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本文在以三方面有所创新:一是使用聚类分析方法;二是根据河南省的现状,提出了工业化是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工业化,不是纯粹的工业化。三是全面总结了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解放思想,落实政策,促进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和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加快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狠抓蔬菜生产 加快经济发展——对成武县发展蔬菜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狠抓蔬菜生产 加快经济发展——对成武县发展蔬菜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概念及内涵 |
2.2 理论依据 |
2.2.1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3 比较效益理论 |
2.2.4 产业分工协作理论 |
2.2.5 利润均衡分配理论 |
2.3 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3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
3.1 寿光蔬菜产业概况的钻石模型分析 |
3.1.1 生产要素 |
3.1.2 区域位置 |
3.1.3 相关产业 |
3.1.4 市场需求 |
3.2 寿光蔬菜产业的历史进程 |
3.3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3.1 蔬菜种子培育 |
3.3.2 蔬菜生产及物流 |
3.3.3 蔬菜销售及渠道建设 |
3.3.4 品牌打造方面 |
3.4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4.1 生产成本提高 |
3.4.2 市场竞争激烈 |
3.4.3 市场需求多样化 |
4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存在矛盾 |
4.2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不完善 |
4.3 蔬菜产业生产、经营、组织专业化程度低 |
4.4 国际国内蔬菜价格波动风险 |
4.5 蔬菜品牌管理滞后 |
5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蔬菜产业 |
5.2 日本蔬菜产业 |
5.3 欧洲蔬菜产业 |
5.4 台湾蔬菜产业 |
5.5 以色列蔬菜产业 |
6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策引导 |
6.1.1 政策的必要性 |
6.1.2 完善蔬菜生产政策 |
6.2 产业联动 |
6.2.1 健全蔬菜流通体系 |
6.2.2 提高蔬菜产业生产经营水平 |
6.2.3 完善蔬菜价格保护机制 |
6.2.4 构建蔬菜生产质量监管体系 |
6.3 结构调整与转型 |
6.3.1 大力发展有机蔬菜产业 |
6.3.2 发展有机蔬菜的建议 |
6.4 生态化发展 |
6.4.1 推进蔬菜产业园建设 |
6.4.2 与观光休闲产业相融合 |
6.4.3 生态化布局可持续发展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四、产业发展理论 |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科学发展观 |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经济体制因素 |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
四、市场因素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执政能力 |
二、管理适度 |
三、政治清明 |
四、加强监督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因素 |
一、人口因素 |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
三、社会保障因素 |
四、社会稳定因素 |
第五节 科技因素 |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
一、基础条件较差 |
二、公共设施落后 |
三、主导产业缺乏 |
四、农业经济明显 |
五、劳动力素质低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
一、思想观念落后 |
二、经济基础薄弱 |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
三、历史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
一、津市基本情况 |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
一、发展生态经济 |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烟台市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 |
1.1.2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
1.1.3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 |
1.1.4 21世纪初期至今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
3 福山区发展城郊农业的动因、机遇与挑战 |
3.1 国际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影响 |
3.1.1 城郊型农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趋势 |
3.1.2 城郊农业发展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 |
3.1.3 城郊农业发展升级了农业经营方式 |
3.1.4 城郊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商业化水平 |
3.2 国内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机遇 |
3.2.1 城郊型农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3.2.2 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3.2.3 城郊型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3.3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必要性 |
3.3.1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地域优势 |
3.3.2 福山区贸工农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3.3.3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资源优势 |
3.4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机遇与挑战 |
3.4.1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机遇 |
3.4.2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挑战 |
3.5 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的优劣比较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6 福山区城郊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分析—以大樱桃为例 |
3.6.1 从制约与瓶颈看 |
3.6.2 从挑战与机遇看 |
4 福山区城郊农业发展现状与实践经验 |
4.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不断提升 |
4.1.1 大樱桃 |
4.1.2 蔬菜业 |
4.1.3 畜牧业 |
4.2 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
4.2.1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
4.2.2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 |
4.2.3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
4.2.4 粮食直补及良种补贴政策 |
4.2.5 集中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机创新示范工程 |
4.2.6 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财务管理 |
4.3 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
4.3.1 大力实施科技推广工程 |
4.3.2 大力推广高新技术 |
4.3.3 认真搞好农作物试验示范 |
4.3.4 积极抓好农产品注册认证 |
4.3.5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活动 |
4.4 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
4.4.1 瞄准主攻方向,不断膨胀高效特色产业基地规模 |
4.4.2 注重市场营销,全力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 |
4.4.3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培育 |
4.4.4 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
4.5 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稳步实施 |
4.5.1 现状 |
4.5.2 条件 |
4.5.3 规划实施生态旅游 |
4.5.4 库区扶持政策得到积极稳妥落实 |
4.5.5 生态旅游成效显着 |
4.6 城郊型农业发展保障条件日益完善 |
4.6.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
4.6.2 妥善处理农民的切身利益 |
5 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产业层次偏低影响了收益水平 |
5.1.1 主导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缓慢 |
5.1.2 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档次不高 |
5.1.3 务农人员呈现老龄化趋势 |
5.1.4 畜牧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严峻 |
5.2 科技推广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
5.2.1 镇村两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5.2.2 科技服务水平不平衡 |
5.2.3 办公科技推广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业生产力业得不到大幅度提高 |
5.3 发展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
5.3.1 库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自然资源与周边村庄相差悬殊 |
5.3.2 库区人口素质较差,形成老年性、低收入弱势群体比重较大 |
5.3.3 库区村集体经济底子薄、负债多,难以支撑村政事物正常运行 |
5.3.4 农业观光旅游和环评方面问题 |
5.4 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
5.4.1 征地权没有体现“公共利益”需要 |
5.4.2 补偿标准偏低,测算方法不合理 |
5.4.3 补偿方式单一,安置责任不明确 |
6 福山区发展城郊农业的思路与规划 |
6.1 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 |
6.1.1 发展城郊型农业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性 |
6.1.2 发展城郊型农业必须要有高目标 |
6.1.3 发展城郊型农业要有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力 |
6.1.4 发展城郊型农业要走工业化道路 |
6.1.5 发展城郊型农业要为城市提供更好的休闲服务 |
6.1.6 发展城郊型农业更要保障农民的利益 |
6.2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原则 |
6.2.1 市场原则 |
6.2.2 增收原则 |
6.2.3 主业突出、优化布局原则 |
6.2.4 坚持重点突破、梯度推进、错位扶持原则 |
6.2.5 坚持城乡联动、和谐发展原则 |
6.3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功能定位 |
6.3.1 增收功能 |
6.3.2 供给功能 |
6.3.3 生态功能 |
6.3.4 示范功能 |
6.4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目标任务 |
6.5 福山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对策与措施 |
6.5.1 实施提质增效战略,调精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
6.5.2 实施科技服务创新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 |
6.5.3 引进应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精准农业 |
6.5.4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工业化农业 |
6.5.5 壮大特色产业的市场功能 |
6.5.6 依托城市的高速发展,积极探索研究都市农业 |
6.5.7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
6.5.8 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失地后的生活问题,促进农村稳定 |
7 结论 |
7.1 认清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机遇 |
7.2 理清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基本前提 |
7.3 明确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概念界定 |
2.2 食品安全管理的三次浪潮 |
2.2.1 推行GHP、GMP掀起食品安全的第一次浪潮 |
2.2.2 推行HACCP体系掀起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二次浪潮 |
2.2.3 推行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RA)引发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三次浪潮 |
2.3 国外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简介 |
2.3.1 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区域合作 |
2.3.2 欧盟对第三国在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贸易公平等当面区域化管理评估 |
2.3.3 其他国家在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方面的情况 |
2.4 国内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简介 |
2.4.1 国家政策基础 |
2.4.2 法律法规基础 |
2.4.3 监管体系基础 |
2.4.4 实践成果基础 |
第3章 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程 |
3.1 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过程 |
3.2 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运行模式 |
3.2.1 工作机制 |
3.2.2 管理体系 |
3.2.3 发展模式 |
3.2.4 示范效果 |
3.2.5 目标要求 |
3.2.6 六大体系 |
3.3 建设成效 |
3.3.1 积累了相对成熟的实践经验 |
3.3.2 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
3.3.3 经历了实践与现实的检验 |
3.3.4 国内外影响在逐步扩大 |
3.4 存在的问题 |
3.4.1 源头管理还不到位 |
3.4.2 体系建设落实不够到位 |
3.4.3 管理部门职责发挥不充分 |
第4章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状 |
4.1 莱芜市简介 |
4.2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过程 |
4.3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情况 |
4.3.1 工作机制 |
4.3.2 基地建设 |
4.3.3 六大体系建设情况 |
4.3.4 检验监测体系 |
4.4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效果 |
4.4.1 出口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
4.4.2 管理体系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
4.4.3 促进了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 |
4.4.4 出口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
4.4.5 莱芜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高 |
4.4.6 社会效益显着 |
第5章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农安办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
5.1.1 协调各职能部门能力不强 |
5.1.2 工作人员借调而来 |
5.1.3 行政关系没有理顺 |
5.1.4 与食安办的关系微妙 |
5.1.5 执法能力不强 |
5.2 两个市场发展不均衡 |
5.2.1 两个市场标准差距较大 |
5.2.2 两个市场监测水平差距大 |
5.2.3 两个市场认识差距较大 |
5.3 资源过度集中在种植业 |
5.4 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有待提高 |
5.5 对示范区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
5.6 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控制有待加强 |
5.6.1 群众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认识不够深入 |
5.6.2 打击力度有待加强 |
5.6.3 配送中心农药品种不多 |
5.6.4 存在难以控制的外部因素 |
5.7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待加强 |
5.8 外部影响 |
第6章 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组织领导 |
6.1.1 充分发挥农安办职能 |
6.1.2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
6.1.3 加强政策扶持 |
6.2 强化国内市场监管 |
6.2.1 加大对国内食品农产品的监管力度 |
6.2.2 合理分配资源 |
6.3 完善检测体系 |
6.4 提高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
6.5 创新宣传、培训方式,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
6.5.1 加强对内宣传和培训 |
6.5.2 加强对外宣传推介 |
6.6 加强化学投入品控制 |
6.6.1 提高对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的认识 |
6.6.2 加大农资执法力度 |
6.6.3 加强配送中心建设 |
6.6.4 探索农药管理新模式 |
6.6.5 通过改进技术来控制农药残留 |
6.7 继续加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米脂县土地利用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概述 |
2.2 行政区划 |
2.3 自然条件 |
2.3.1 地质 |
2.3.2 地貌 |
2.3.3 气候 |
2.3.4 水文 |
2.3.5 土壤 |
2.3.6 植被 |
2.4 社会经济条件 |
2.4.1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
2.4.2 人口与劳动力 |
2.4.3 科教文卫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结构 |
3.1.1 总体结构 |
3.1.2 各级地类结构 |
3.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 |
3.2.1 总体分布 |
3.2.2 各地类分布 |
3.2.3 耕地坡度分级 |
3.2.4 土地权属 |
3.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3.3.1 与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对比 |
3.3.2 与2008 年变更统计数据对比 |
第四章 土地资源综合评述 |
4.1 土地利用程度 |
4.1.1 土地利用率 |
4.1.2 垦殖率 |
4.1.3 复种指数 |
4.1.4 森林覆盖率 |
4.2 土地利用效益 |
4.2.1 总体效益 |
4.2.2 主要地类效益 |
4.3 土地利用现代化程度 |
4.3.1 灌溉率 |
4.3.2 机械化水平 |
4.3.3 化学化水平 |
4.3.4 自动化水平 |
4.4 土地占有状况 |
第五章 土地资源综合分析 |
5.1 土地资源特点 |
5.1.1 自然特点 |
5.1.2 利用特点 |
5.2 土地资源优势 |
5.3 土地资源劣势 |
5.4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
6.1 土地资源利用的经验 |
6.1.1 合理利用土地 |
6.1.2 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 |
6.2 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途径与措施 |
6.2.1 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自然潜力 |
6.2.2 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6.2.3 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产 |
6.2.4 划分土地利用区,因地制定开发利用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物流理论 |
2.1.1 农产品物流 |
2.1.2 农产品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
2.1.3 农产品物流体系及其特征 |
2.2 供应链理论与农产品供应链 |
2.2.1 供应链理论 |
2.2.2 农产品供应链 |
2.3 生鲜农产品以及生鲜农产品物流 |
2.4 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 |
第三章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发展的背景与环境条件 |
3.1.1 农产品流通企业迅速发展 |
3.1.2 交通基础设施、运输线路进一步完善 |
3.1.3 生鲜农产品生产消费变化 |
3.2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现状 |
3.3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环节的主要问题 |
3.3.1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偏高 |
3.3.2 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
3.3.3 完整独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 |
3.3.4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
3.3.5 物流客体商品化、标准化程度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演化机理分析 |
4.1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形成 |
4.1.1 生鲜农产品物流链的二维空间模型 |
4.1.2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类型 |
4.2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形成的主体间博弈分析 |
4.2.1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战略伙伴协同竞争博弈分析 |
4.2.2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节点企业与最终客户的博弈分析 |
4.3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演化路径 |
4.4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的动因 |
4.4.1 供给推动 |
4.4.2 需求拉动 |
4.4.3 外部环境诱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
5.1 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5.1.1 构建目标 |
5.1.2 构建原则 |
5.2 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加工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 |
5.2.1 生产加工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形成的条件 |
5.2.2 生产加工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特性分析 |
5.2.3 生产加工企业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升级 |
5.2.4 案例分析:山东潍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调查 |
5.3 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 |
5.3.1 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形成条件 |
5.3.2 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特性分析 |
5.3.3 批发市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升级 |
5.3.4 案例分析:山东寿光批发市场发展调查 |
5.4 连锁超市主导的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 |
5.4.1 连锁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形成条件 |
5.4.2 连锁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特性分析 |
5.4.3 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升级 |
5.4.4 案例分析:山东家家悦发展调查 |
5.4.5 “农超对接”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东不同区域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选择 |
6.1 方法与数据的说明 |
6.1.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1.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采集 |
6.2 对各地市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 |
6.3 山东各地市农产品物流的聚类分析 |
6.3.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
6.3.2 结果分析 |
6.4 各地市的经济分析与模式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的建议 |
7.1 物流主体组织化 |
7.1.1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发挥批发市场的市场中枢作用 |
7.1.2 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
7.1.3 支持农超对接,加快生鲜农产品的连锁超市建设 |
7.1.4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
7.2 物流客体标准化 |
7.3 物流群体联盟化、协同化 |
7.4 物流网络信息化 |
7.5 评价科学化、指标化 |
7.5.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7.5.2 构建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 |
7.6 生鲜食品冷链化 |
7.7 物流监管与服务规范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肥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与方法 |
第2章 肥西县发展模式分析 |
2.1 肥西县情 |
2.2 肥西现行发展模式概述 |
2.3 肥西现行经济发展模式下取得的成绩 |
第3章 肥西现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1 现行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 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 |
4.1 发展思路 |
4.2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
4.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4.4 肥西县"十二五"发展战略 |
4.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林业 |
2.1.2 政策 |
2.1.3 林业投入 |
2.1.4 公共财政 |
2.1.5 林业生产布局 |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
2.2 区域差异论 |
2.2.1 区域差异概述 |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
2.2.3 区域差异调控 |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5 公共财政理论 |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
2.6 区域政策 |
2.6.1 区域经济政策 |
2.6.2 区域产业政策 |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
3.1 地区分类 |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7.5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相关理论概述 |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2.2 国外相关理论 |
2.3 国内对县域经济的研究理论 |
3.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 河南省基本省情 |
3.2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3.3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
3.4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 |
3.5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 |
4.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
4.1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
4.2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
4.3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
5.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 积极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
5.2 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
5.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
5.4 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5.5 解放思想,落实政策,促进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
5.6 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县域经济 |
5.7 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狠抓蔬菜生产 加快经济发展——对成武县发展蔬菜业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2]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研究[D]. 李志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7)
- [3]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4]烟台市福山区城郊型农业发展研究[D]. 王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8)
- [5]莱芜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研究[D]. 赵洁. 山东大学, 2012(02)
- [6]米脂县土地利用状况研究[D]. 张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7]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D]. 毕玉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8]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肥西县为例[D]. 孙翔飞. 安徽大学, 2011(04)
- [9]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10]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 段丽娜. 西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