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宋研[1](2021)在《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国家的母语教育,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研究从古至今都得到很大的重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四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第一点。2020年4月22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首次亮相,这个目录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的,其中为初中生推荐了100种阅读书目,可见课外阅读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学生学好语文课程来讲,语文素养是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讲,语文素养更是基础。所以,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学习,更离不开课外阅读。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育学方面关于阅读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生观与学习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教育学方面古代与近代学者提出的阅读理论等,是本文研究与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课外阅读对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义课外阅读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趣味、促进文化传承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等,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实现素养与成绩双得。第三章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通过对六盘水市两所中学的419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在初中生课外阅读中存在良好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阅读类型相对集中、阅读时间比较随意、选择阅读材料随意等方面的问题。在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中存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表达与创造美的意识不够、背诵经典的习惯尚未形成等方面问题。上述问题有多方面成因,主要体现在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学习压力增大、教师指导不力、家长督促不够、同学之间的影响、网络媒体与文化交流的影响等。第四章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基于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以及教学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提升语文素养,建议采取如下策略:指向语言,助力语言素养的提升;立足思维,助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聚焦审美,在悄然浸润中滋养审美;品味文化,在日积月累中积淀文化;多方合力促进课外阅读,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爱克旦·瓦力[2](2020)在《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因素调查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作为初中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语文学习心理的重要性,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心理因素。在中学实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现象,而且造成学习焦虑的原因多有差异。具体至语文学科,笔者发现许多初中生会根据语文课程学习内容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比如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语文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而产生语文学习焦虑,长期以往会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了解造成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的具体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无疑是提高初中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本文基于认知学派焦虑理论、学习焦虑理论,以乌鲁木齐市第s中学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研究初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焦虑现象,以及造成学习焦虑现象的影响因素,包括了语文阅读能力薄弱、阅读教学方法不当、语文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等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层面、教师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等多角度,提出缓解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的针对性措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供参考建议。本文立足于语文学科,结合学习焦虑理论,探讨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弥补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焦虑研究不足的缺陷。本文调查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每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内容重点分析了调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当前教育界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焦虑的现状研究,并对语文学习焦虑做了概念界定,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在结合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初中生语文课程学习内容中的产生的的焦虑进行了系统周密的调查,交代了调查的对象、工具与实施过程,确定了调研的范围与步骤。第三部分为调查资料与数据的分析,为保证调研的科学性对设计的问卷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借助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对师生访谈结果做了简要概括与分析。第四部分是通过调查结果对造成初中生语文阅读焦虑的原因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第五部分在结合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学生个人,教师、家庭、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罗远梅[3](2020)在《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获得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中考高考加重了语文阅读的比重,可知在信息化时代个人阅读能力是多么地重要。可是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探索出一套信息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混合式教学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于是,笔者借鉴前人经验,提出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利用智慧课堂场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爬梳了语文阅读能力与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知识建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并借助实习学校已有的智慧课堂场景,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平台构建了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多元互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前期分析、学习体验设计和学习评价三个模块,以好按需选取适宜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再次,在实习学校初中部选定一个班为实验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选定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从阅读能力下阶的三个维度上进行阅读理解的前后测试,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检验研究假设。最后,针对实验研究收集来的数据,采用SPSS和EXCLE数据软件进行相关处理,得出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多元互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确实能够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高品位的阅读品质;也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以深度阅读为导向的学习;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针对此次混合式教学实践存在的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教师监督还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以为后续的混合式教学在K-12教育阶段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玉莹[4](2020)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在基础教育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学科自身的读写特点使得它在各学科中一直处于难教难学的尴尬局面。因此,语文学科的改革可以说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有了前景和方向。那么,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更好的提高发展语文教育教学,成为了问题的关键。本篇论文试着从这一角度出发,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尝试找到可行的语文教学方法。第一部分,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起自身的历史根源和现实需要,它对在语文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读写能力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语文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指出阅读、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思维、素养和思想情感上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部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初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教学问题,从而影响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具体实施。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初中语文教师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通过数据的分析找到存在的教学问题,探析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难点,为后面找到可行的教学方法做铺垫。第三部分,经过之前的调查发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以及教师在意识、理论、方法上存在问题,我们将在本章讨论语文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的启示和策略。不论是学生语言的构建还是审美的提高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现实性的意义,正要求我们在教学策略上有所改进。在重视学生语文语言积累和语感增强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正确态度,发挥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石杰[5](2020)在《基于语言素养的初中散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素养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之一,语言素养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对他人观点的正确理解以及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单独存在于语文教学之中,却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即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语言素养,拥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包含的各类文体中,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散文语言体现的各种生命力对于初中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教师和学者也在探究散文教学的新方向。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承担了内容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散文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侧重,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散文教学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利用,散文的语言价值也不能被学生更好地吸收。怎样让学生能够在体会语言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自身的语言素养,就是本文的一个研究方向。文章所说的基于语言素养的散文教学,指的是以语言素养相关内容为基准,为散文教学提供针对性。进而确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教学策略、可以利用什么教学资源、课堂的教学环节可以怎么设计等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因此,本文尝试将散文语言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语言素养的整体认知、初中生语言素养总体目标指引之下,散文教学该如何实施,并重点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渗透,多元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在本篇文章中将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大部分,首先是将语言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为本文的理论指导,其次是确立初中生在语言素养方面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语言教学确立的目标为纲,以解析课程标准后确立的目标为目,最后确定散文教学中语言素养的教学目标,最后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内容的确立下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为了在散文教学中达到初中生语言知识全面掌握,语言能力稳步提升、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的目标,我在文中尝试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在语言知识方面关注语言形式自身,在语言运用方面关注文本、作者和情感,学会鉴赏和表达,最后提出要有学生的个性化参与,以期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语言素养。
刘春月[6](2020)在《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及激励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课是初中生核心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弱化的现状,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选取了沈阳市浑南区第五初级中学为样本,探索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在对样本学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进行调研之后,参考了教育学、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该校学生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一些策略。论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了解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并且从学生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入手,探索出能够针对该校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动机。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章:分别从学生的需求要素、年龄要素、激励要素分析了学习动机的生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章:利用调查问卷调查了浑南区第五初级中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情况。分析了该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几个方面分析了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第三章:根据该校学生学习动机弱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杨顺兰[7](2020)在《初中语文《学习周报》的使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辅读物进入到学校,并且成为教师和学生不可或缺的帮手,也是因为教辅读物的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大量使用,使得教辅读物的编纂和使用情况都值得去探索和研究。兹选取教辅读物中的一种——初中语文《学习周报》来进行研究,论文分为五章,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关于《学习周报》的编排情况和编排思想,编排情况分为四大板块,综合信息版、阅读新视野、写作多重奏、佳作竞技台。本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教材为辅导的编写思想,编辑出的《学习周报》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第二章对《学习周报》编选古诗文和现代文题目的具体考察,通过分析《学习周报》的古诗文题目和现代文题目选题来源,发现题目与部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有着很大的关系,依附于教材,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第三章是《学习周报》在初中语文教辅读物中的使用情况分析,通过对黄平县旧州第二中学的200名学生和代表性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习周报》存在一定的价值,具体是启发点拨、解惑释疑、深化不足、巩固练习;同时存在质量不合格、版面设计复杂、字体偏小、题目设置难度偏大等问题。第四章基于前面对《学习周报》的研究,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调查发现《学习周报》在初中生的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但是出现的问题令人堪忧,对学生有一定影响,因此根据上文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改进建议,此外在题目的设置方面要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第五章完善《学习周报》的版面设计、提高质量以及合理设置题目,总结了《学习周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改进建议,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史雅楠[8](2020)在《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与培养方法 ——以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以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首先得学会学习。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是可以达到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条件。初中阶段在学生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综述。分别介绍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和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内涵,同时,将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进行分类,并确定了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第三章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通过对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总结出当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初中生本身的阶段特征,从自主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语文积累习惯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同时介绍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考查标准。第五章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袁文秋[9](2020)在《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南充市部分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科目教学范围中,作业负担现象日趋显着。学生对语文作业态度消极,由作业负担现象带来的心理问题、社会行为问题不在少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针对现实状况,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部分初中学校为取样,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成因,完善作业的高效设计与评价,促进语文作业改革。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入手了解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现状,初步有效探究解决初中语文课作业负担问题的策略。第二部分是关于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相关概述与理论依据。首先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其次阐述课外作业的特性,之后是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最后是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对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现状调查研究,首先介绍调查基本情况,重点是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导致作业负担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作业的质量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作业设计缺失合理性,最后罗列课外作业负担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调查结果,分析课外作业存在不足的原因。探究角度依次是社会、政策、学校、教师、学生、家庭,重点在学校和教师方面,主要原因是作业设计中课外作业容量失调,作业难度、层次不均衡,没有处理好各种作业类型的关系,作业模式有待改进等。第五部分主要是就语文课外作业负担问题,提出相适宜的策略,角度与第四部分相对应,重点是作业的设计层面,建议作业设计类型丰富,拥有适度的容量,开发多种作业类型的实例给以参考,并在作业设计方法、作业评价和方式上面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周洪燕[10](2020)在《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调查研究 ——以凉山州普格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提倡教育要均衡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具有多种功能和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偏远落后的彝族地区还存在大量的语文学困生,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发展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殊学习群体,分析其形成的特殊原因并探讨转化对策,对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大多是关于学困生整体的研究,而对特殊地区具体学科学困生的关注相对较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彝族地区的语文学困生与当地特殊的教育背景密不可分。本论文特别关注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学困生群体,立足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同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对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在对当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对转化对策进行了探讨。首先,第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调查研究背景的介绍。包括当地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背景、彝族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等,并重点关注到当地的教育现状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同时还对当地彝族初中生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次,第二部分内容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在前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当地语文学困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了解。调查内容涉及当地彝族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动机、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体验、语文学习的成效、语文学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语文学习的成败归因以及个体的心理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彝族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再者,第三部分内容主要是从主观与客观两大方面对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这一特殊学习群体的成因复杂多样,而且跟少数民族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当地实际现状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方面,当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形成主观上与彝族学生个体的认知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以及情感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客观上主要受来自彝族家庭、语文教师、社会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当地语文学困生语文基础特别薄弱,语文知识结构普遍较差,同时又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缺乏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拥有成功的体验,有的语文学困生还面临一些心理障碍与消极的情感因素干扰,加上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最后,第四部分内容是关于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的探讨。不管是从现实层面还是理论层面来讲,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都十分必要。笔者结合彝族地区特殊的背景和实际情况,从导致当地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因素出发,对症下药,从彝族语文学困生自身、当地语文老师、彝族学生家长、国家与社会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帮助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得以转化,走出语文学习的窘境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二、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1.阅读与课外阅读 |
2.素养与语文素养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3.教育学方面关于阅读的理论 |
二、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
(一)丰富积累,提升思维与表达能力 |
1.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运用与表达能力 |
2.发展思维能力,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
(二)获取知识,培养文学审美趣味 |
1.获取丰富知识,实现素养与成绩双得 |
2.培养文学审美趣味,提高审美情趣 |
(三)提高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
1.提高思想修养,形成健全人格 |
2.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 |
三、“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1.学生基本信息 |
2.初中生课外阅读基本情况 |
3.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表现 |
(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
1.客观题调查现状成因分析 |
2.主观题调查现状成因分析 |
四、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
(一)指向语言,助力语言素养的提升 |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语言积累 |
2.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二)立足思维,助力思维品质的提升 |
1.敢于提出质疑,矛盾分析中锻炼思维能力 |
2.学会比较阅读,思考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 |
3.开展专题阅读,整合概括中促进思维能力 |
4.运用图示方法,循序渐进中提升思维能力 |
(三)聚焦审美,在悄然浸润中滋养审美 |
1.品析感悟,培养鉴赏能力 |
2.朗诵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
3.读后练笔,进行审美创造 |
(四)品味文化,在日积月累中积淀文化 |
1.开展背诵会,丰富文化积累 |
2.丰富阅读形式,鼓励文化传承 |
(五)多方合力促进课外阅读,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
1.对教师的要求 |
2.对父母的要求 |
3.对学校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2)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因素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调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1.1.1 调研的重要性 |
1.1.2 调研的必要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语文学习心理相关研究 |
1.2.2 学习焦虑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2.1 研究方法 |
2.1.1 问卷法 |
2.1.2 访谈法 |
2.1.3 观察法 |
2.2 调查范围与步骤 |
2.2.1 调查范围 |
2.2.2 调查步骤 |
2.3 资料和数据的来源与分析方法 |
3 调查资料和数据的分析 |
3.1 调查结果的信效度分析 |
3.1.1 信度分析 |
3.1.2 效度分析 |
3.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2.1 问卷结果分析 |
3.2.2 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4 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因素研究 |
4.1 学生因素 |
4.1.1 阅读能力差异 |
4.1.2 心理预期偏差 |
4.1.3 自我归因偏差 |
4.2 教师因素 |
4.2.1 阅读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
4.2.2 阅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合理性 |
4.2.3 阅读教学任务过重,忽视学生焦虑 |
4.3 环境因素 |
4.3.1 家庭因素 |
4.3.2 学校因素 |
5 缓解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的对策建议 |
5.1 学生层面 |
5.1.1 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
5.1.2 端正语文学习态度,合理调节学习目标 |
5.1.3 改变语文学习成败的归因 |
5.2 教师层面 |
5.2.1 开展多种针对训练,调节学生焦虑水平 |
5.2.2 教学目标符合学生主体需要,多元评价 |
5.2.3 设定合理阅读时间,加强考前心理指导 |
5.3 家庭层面 |
5.4 学校层面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阅读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2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需求 |
1.1.3 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文阅读能力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2.3 混合式教学运用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语文阅读教学 |
2.1.2 语文阅读能力 |
2.1.3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建构理论 |
2.2.2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3.1 单一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 |
3.2 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混合类型 |
3.2.1 教学理论的混合 |
3.2.2 教学资源的混合 |
3.2.3 教学环境的混合 |
3.2.4 教学方式的混合 |
3.2.5 评价方式的混合 |
3.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3.3.1 前期分析 |
3.3.2 学习体验设计 |
3.3.3 教学评价设计 |
3.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
3.5 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以人教版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为例 |
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假设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对象 |
4.1.5 实验内容 |
4.1.6 实验方法 |
4.1.7 实验数据收集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前期阶段 |
4.2.2 实验中期阶段 |
4.2.3 实验后期阶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调查问卷分析 |
4.3.2 学生测试成绩分析 |
4.3.3 访谈内容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读写结合教学的要求 |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 |
1.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
2.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
3.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的关注 |
(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提出及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
1.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内涵 |
2.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提出与发展 |
3.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
(1)对初中生的学习意义 |
(2)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意义 |
(三)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要求 |
1.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 |
(1)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
(2)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
2.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
(1)对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要求 |
(2)对初中语文教师写作教学能力的要求 |
二、初中语文教师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的分析 |
1.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
(1)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的分析 |
(2)语文核心素养理论实施的分析 |
(3)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的分析 |
(4)教师读写结合教学效果的分析 |
(三)初中语文教师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语文核心素养的意识薄弱 |
2.读写结合教学理论的缺失 |
3.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不得当 |
三、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启示与指导 |
(一)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读写结合教学的启示 |
1.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
2.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
3.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与感悟 |
4.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
(二)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指导 |
1.教师要更新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观 |
2.学生要更新语文读写结合学习观 |
3.真正实现语文核心素养本位下的读写结合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的访谈 |
附录二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5)基于语言素养的初中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散文教学的研究 |
1.3.2 对语言教学的研究 |
1.3.3 散文语言教学的研究 |
1.4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选编情况 |
1.4.1 教材中散文收录情况 |
1.4.2 教材中散文分类情况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言素养概说 |
2.1 语言知识素养 |
2.1.1 语音知识 |
2.1.2 文字知识 |
2.1.3 词汇知识 |
2.1.4 语法知识 |
2.2 语言运用素养 |
2.2.1 书面表述素养 |
2.2.2 口语会话素养 |
2.2.3 语言艺术素养 |
第3章 初中生语言素养基准 |
3.1 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语言素养目标 |
3.1.1 理解并掌握语言使用规范 |
3.1.2 学习并应用文本阅读方法 |
3.1.3 书面表述准确有新意 |
3.1.4 言语沟通得体有逻辑 |
3.2 突破课标语言素养目标 |
3.2.1 积累语文知识 |
3.2.2 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审美 |
3.2.3 了解文化底蕴,健全学生品格 |
3.3 初中散文语言素养教学目标 |
3.3.1 字音词汇的规则掌握 |
3.3.2 文章内涵的准确把握 |
3.3.3 鉴赏与表达的综合性提升 |
第4章 基于语言素养的初中散文教学方略 |
4.1 对字音词汇的教学策略 |
4.1.1 字词认知巧设游戏 |
4.1.2 字词积累调动学生积极性 |
4.1.3 字词应用准确 |
4.2 对文章结构的教学方法 |
4.2.1 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掌握语言规律 |
4.2.2 准确选择语句结构,领会语言规律 |
4.2.3 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领悟语言规则 |
4.3 提升鉴赏和表达的教学方式 |
4.3.1 对课堂的有效利用,学会鉴赏 |
4.3.2 延伸课外体验,展示语言创作 |
4.3.3 鼓励学生观点输出,形成个人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及激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要素及作用机理 |
第一节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要素分析 |
一、需求要素 |
二、生理要素 |
三、激励要素 |
第二节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要素作用机理 |
一、需求要素的基础作用 |
二、生理要素的总体作用 |
三、激励要素的引导作用 |
第二章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现状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 |
一、初中语文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
二、初中语文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三、问卷调查实施 |
第二节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
一、学生动机整体评价 |
二、性别差异的影响 |
三、不同层次需求差异 |
第三节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个人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家庭影响 |
四、社会环境 |
五、语文学科特点 |
第三章 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探讨 |
第一节 以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为主,以外部动机为辅 |
一、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
二、提高语文学习热情,强化学生自我激励意识 |
第二节 善用心理学,激发语文学习动机 |
一、成败归因理论 |
二、成就动机理论 |
第三节 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动机 |
一、善用激励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
二、创造民主合作学生参与的课堂 |
第四节 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优化师生关系 |
一、优化师生关系,建立互相信任机制 |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
第五节 建立家校沟通的语文课堂 |
一、家庭语文环境的熏陶 |
二、创建和谐的家庭交流氛围 |
第六节 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
一、树立语文有用观点 |
二、学会辨别不良信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初中语文《学习周报》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辅读物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习周报》的编排情况和编写思想 |
第一节 《学习周报》的编排情况 |
一、版面编排的重要性 |
二、版面设计特点及现状 |
三、《学习周报》的选题与教材的关系 |
四、版面设计与阅读习惯的互动 |
第二节 《学习周报》的编写思想 |
一、《学习周报》编写方法及思想 |
二、《学习周报》与教辅读物编写思想的革新 |
第二章 《学习周报》编选内容的具体考察 |
第一节 古诗文题目的选题依据、编写方法和编写特点 |
一、古诗文题目的选题依据 |
二、古诗文题目的编写方法 |
三、古诗文题目的编写特点 |
第二节 古诗文题目对教材古诗文阅读的拓展 |
第三节 现代文题目的选题依据和命题特点 |
一、现代文题目的选题依据 |
二、现代文题目的命题特点 |
第四节 现代文题目对教材现代文阅读的拓展 |
第三章 《学习周报》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初中使用《学习周报》作为教辅读物情况分析 |
一、初中生对《学习周报》的阅读和评价 |
二、初中教师对《学习周报》的优缺点的看法 |
第二节 《学习周报》在实践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
一、实践中的价值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语文《学习周报》作为初中教辅读物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完善《学习周报》的基本信息 |
一、完善《学习周报》的版面设计 |
二、提高《学习周报》的质量 |
三、合理设置《学习周报》的题目 |
第二节 注重应试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协调 |
一、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应试教育的题目中 |
二、增加人文素质教育题目,提高人文精神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语文《学习周报》使用情况的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二 :初中语文《学习周报》使用情况的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三 :初中语文《学习周报》中古诗词复习教案 |
致谢 |
(8)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与培养方法 ——以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1. 语文学习习惯的本质研究 |
2. 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研究 |
3. 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
4. 文献综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二、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综述 |
(一)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 |
1. 学习习惯 |
2. 语文学习习惯 |
3.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 |
(二) 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表现分类 |
1. 自主学习习惯 |
2. 课堂学习习惯 |
3. 语文积累习惯 |
(三) 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 |
1. 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要求 |
2. 符合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与语文积累相结合的要求 |
3. 符合奖励惩罚相结合的要求 |
4. 符合考查方法公平公正的要求 |
5. 符合长期坚持的要求 |
三、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概述 |
1. 调查对象 |
2. 调查问卷 |
(二) 调查结果 |
1. 语文自主学习习惯调查 |
2. 语文课堂学习习惯调查 |
3. 语文积累习惯调查 |
4. 在家学习时家长状态调查 |
(三) 阻碍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原因 |
1. 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不当 |
2. 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 |
3.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
4. 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
四、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
(一)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
1. 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
2. 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
3. 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方法 |
(二) 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
1. 倾听、思考并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方法 |
2. 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的培养方法 |
3. 记录课堂笔记和勾画批注习惯的培养方法 |
(三) 语文积累习惯的培养方法 |
1. 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方法 |
2.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 |
3. 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培养方法 |
(四) 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考查标准 |
1.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计分标准 |
2.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等级标准 |
(五) 家校联合培养 |
1. 家校信息沟通 |
2. 家长的榜样作用 |
五、结语 |
(一) 主要结论 |
(二)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南充市部分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现状的概述及其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应该具有的特性 |
(三)判定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依据 |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
(一)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评价 |
三、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最近发展区” |
(二)“多元智力”理论 |
(三)新课程理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一)调查的对象 |
(二)调查的目的 |
(三)调查问卷及访谈的设计 |
(四)调查问卷及访谈的主要内容与实施过程 |
(五)统计处理 |
二、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现状调查统计 |
(一)课外作业数量与时间 |
(二)课外作业形式 |
(三)课外作业难易程度 |
(四)学生对课外作业的积极性 |
(五)课外作业布置的对象与方式 |
(六)课外作业带来的心理负担 |
三、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问题探究 |
(一)作业“质”与“量”的不协调,导致学生体力负担 |
(二)作业应试目标浓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 |
(三)学生满意度缺失,加深学生的生理负担 |
(四)内心期望值反差明显,固化学生情绪负担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不科学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一)教育理念的禁锢 |
(二)教育资源的竞争 |
(三)舆论宣传的不全面性 |
二、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
(一)国家政策亟需进一步改进 |
(二)法制监督即需深层次完善 |
(三)监察体系急需更深入改善 |
三、学校因素 |
(一)作业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
(二)作业改革机制有待加强 |
(三)宏观调控作业失衡 |
四、教师因素 |
(一)作业布置追求量 |
(二)作业设计缺失层次性 |
(三)应试目的性强烈 |
(四)非书面作业得不到重视 |
(五)非教学因素带入课外作业 |
五、学生因素 |
(一)语文综合素养薄弱 |
(二)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 |
(三)内心抗压能力弱 |
六、家庭环境因素 |
(一)家长教育观念固化 |
(二)家长素质及能力有待增强 |
(三)对孩子的心理期望值过高 |
第四章 调整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的策略 |
一、深化社会大背景,引领教育舆论大导向 |
(一)更新传统教育观 |
(二)利用与开发教育资源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
二、强化教育改革,健全评价体系 |
(一)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监督机制 |
(二)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
三、学校开展高效语文课外作业的实施策略 |
(一)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模式 |
(二)促进学校作业改革 |
(三)发挥好学校的作业调控能力 |
四、语文教师发挥好课外作业主导者作用 |
(一)作业设计策略 |
(二)作业设计原则 |
(三)作业评价策略 |
(四)评价方式方法 |
(五)作业反馈层面 |
五、学生加强自我管理 |
(一)精准自身定位 |
(二)端正作业态度 |
(三)培养学习兴趣 |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一)强化自身约束能力 |
(二)增强自身作业素养 |
(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调查研究 ——以凉山州普格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困生 |
(二)语文学困生 |
(三)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调查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凉山州概述及国家对彝族地区的教育政策 |
一、凉山州概述 |
二、国家对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凉山普格县概述及彝族初中生的共性特征 |
一、普格县总况 |
二、普格县教育现状 |
三、凉山彝族地区初中学生的共性特征 |
第二章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有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有效调查对象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关于彝族地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三章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主观原因 |
一、语文学困生个体的认知因素 |
二、语文学困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 |
三、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情感因素 |
第二节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客观原因 |
一、家庭因素 |
二、语文教师因素 |
三、社会和历史因素 |
第四章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依据 |
一、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现实依据 |
二、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彝族地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困难转化对策 |
一、彝族初中语文学困生做出改变和努力 |
二、彝族地区语文老师做出改进和探索 |
三、彝族学生家长做出转变和努力 |
四、国家及社会继续加大扶持和援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课外阅读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研究[D]. 宋研.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初中生语文学习焦虑因素调查研究报告[D]. 爱克旦·瓦力.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D]. 罗远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 张玉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语言素养的初中散文教学研究[D]. 石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初中生语文学习动机及激励策略研究[D]. 刘春月.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初中语文《学习周报》的使用研究[D]. 杨顺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现状与培养方法 ——以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为例[D]. 史雅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南充市部分学校为例[D]. 袁文秋.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彝族地区初中语文学困生调查研究 ——以凉山州普格县为例[D]. 周洪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初中生论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