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性 趣味性 简易性——对高师和声教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1](2021)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自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下发以来,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推进了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但针对目前的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教师教育情怀缺失、数量配备不齐、综合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仍然需要调整与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完善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具备“扎根农村、长期从教”教育情怀;具备“文理兼修、多科多能”综合素养;具备“教学育人、综合管理”师范技能的音乐教师。本研究主要围绕“提出相关问题——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扫描——农村学校定向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设想”的基本思路展开。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现实状况,且较为系统、深入、科学的分析了不同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了一套能够支撑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达成;符合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实践方案。绪论部分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全面概述;对“农村学校”“人才培养”“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四个主要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评述;对研究问题、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归纳;对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初步预测。第一章是对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进行全面扫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结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系统分析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现存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第二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本章节全面阐述了“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三种模式的政策出台背景、具体实施以及音乐师范生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优势,指出三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紧迫性与关键点。第三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进行综合构建。本章节通过对构建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进行系统梳理,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教师《办法》”作为主要政策依据,系统阐述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综合开展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第四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归纳两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共同性,总结定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构想,并就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五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进行合理设想。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注重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养;通过贯穿实践应用理念、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对口支教机制等方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环节;通过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来建立健全U-G-S协同育人机制。结语部分概括了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的有关结论与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是推进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于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培养,我们要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从通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构建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设置;从注重教育情怀培养、强化教育实践环境、建立U-G-S协调育人机制等方面完善课程实施。
胡晋宾[2](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余少萤[3](2015)在《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文中指出音乐教学论属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本文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提出了音乐教学论课程应先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并从各种相关技能课的相互联系、分模块结合相关课程进行实践教学、采用讨论、提问、案例分析等三方面,论述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如何运用于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
徐颖[4](2015)在《中学历史说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大重点,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要独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教师自我专业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进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说课是一种中国所独有的教学活动,国外几乎没有相类似的做法,这种中国所独有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补允和延伸,是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的较为体系详尽的梳理。每次的说课都是一次教师深思自身教学举动的活动,通过仔细分析课堂教学行为的得失,鉴别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的差距,最终达到历史教师自我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完善。这种教研活动方式在中学历史教研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尝试和运用,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不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也有好有坏。笔者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学历史学科特点为依据,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中学历史说课活动的实施现状和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究。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说课活动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理论剖析说课活动产生的背景、主观条件客观基础以及发展状况、发展动因和说课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将说课教研活动与备课、上课等教研活动相比较来揭示说课的内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介绍不同的说课类型。对说课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即揭示说课说什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说课的操作步骤,以及在新形势下优化说课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通过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等教育学方法调研江苏省部分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教研活动的实施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说课活动的重视程度和使用率、中学历史教师是否对说课理论了然于心、以及当前说课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观念上的误区,并在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当前说课活动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误区。第三部分在对问卷结果和访谈记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一些提高说课技能的培养策略。通过走访江苏省泰州市部分中学的历史教师教学情况了解说课教学活动的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状况,并针对说课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首先提出TBL策略的运用,简述TBL教学策略的涵义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使用TBL策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技能的理论依据和生理基础,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该策略的具体步骤。提高中学历史教师对于缄默知识的重视,教师在说课中都遵循着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而这个理念来自于缄默知识对我们思维的影响,以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为基础来培养历史教师的说课能力。同时革新单一的说课模式对于历史教师提高说课技能也是有必要的,陈旧的说课模式虽然有利于说课活动的使用和传播,但是也阻碍了说课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有必要在说课的模式中加入新的元素。第四部分则是阐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说课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理性的剖析和思考,将显性课堂背后的隐性假设和思路呈现出来,使教学反思有了具体的依托形式。同时在说课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常引来别的教师对此问题的各种见解,这样开展说课活动也就有利于在中学历史教师中构建一个群体共同探究问题的平台。再则历史教师的群体心理气氛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说课者的自我展示和听课者的中肯评价,能够有助于形成认知共享的心理氛围。最后在说课过程中说课者说自己对各种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听课者和说课而言都是增长教学智慧的一个重要途径。结语中则再一次强调了新课改背景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说课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他对于提高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巨大价值,以及本论文在探讨说课教研活动时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本研究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对具体实施案例的思考,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试图从实践角度明确说课在中学历史学科中的施行步骤和提升开展说课活动的能力的策略,为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做一点尝试,以期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提供一定的辅助。
陈晓菲[5](2014)在《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的设计研究 ——以鼓浪屿旅游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关于信息可视化在旅游景区范围的视觉元素方面的研究,力求突破视觉元素设计在景区运用时的平面美学局限,关注感知、体验、信息效率等影响信息传递的综合因素,提出多维度、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视觉元素设计建议。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关系到信息用户的信息体验和效率,其中的视觉元素设计则是影响信息可视化效果的重要艺术设计层面之一。但是观其现状,一些旅游景区在面对以游客为主的普通受众的信息可视化视觉元素呈现上存在着一定问题,表现为脱离受众的视觉和心理认知,科学与艺术得不到很好的融合,信息可视化的有效性得不到更好的发挥。以现实情况和客观问题作为本研究的前提基础,对信息可视化中的视觉元素进行总结归纳,对文字、图形、造型、色彩和动态的视觉元素在景区信息可视化中的运用特征和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总结,对“信息”“旅游景区”“用户受众”“设计展示”等多个对象主体进行特性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由此归纳出影响视觉元素设计的各因素,提出了在视觉元素设计中要取得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和谐、兼顾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的观点。并且进一步尝试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着手归纳和分析这些因素,特别将对用户的分析纳入视觉元素设计的前提之中,以期摸索出一个多维的、具有适应性和概括性的视觉元素方面的设计方法来指导设计实践,努力为促进景区或其他领域的信息传递效率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第二章以“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作为分析的范围,在分析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着眼景区信息可视化的现状问题,由此提出可视化的目标以支持下一步的视觉元素设计研究。第三章将范围缩小为其中的视觉元素的研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分类,进而提出了平衡感性和理性的视觉元素设计的观点,由此提出视觉元素设计的原则和流程。第四章是以鼓浪屿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的再设计为例的设计实践,以实践验证和支持观点。
杨爱君[6](2012)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文中指出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彰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研训的全过程。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性”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具有直接的实践指向性。通过选择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有助于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从而提升师范生入职后教学工作的起点,促进师范生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本研究基于教学能力生成的视角,在对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我国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现状以及师范生在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培养下所生成的教学能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进行探究。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中提出:教学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以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反思与反馈活动充分挖掘并发挥蕴涵于教学要素中的教育性因素,从而有助于富有效率、效果与效益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体验与实现生命意义的个人教学理论与行为的有机统一体。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设置实施的一切有助于师范生个人教学能力的生成与提高的各种活动总和。研究中对西方主要国家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追溯,从而为教育实践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实施提供历史借鉴。研究中从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的角度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师范生个体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维度平均得分在三个维度中最其低,教学反思与矫正能力平均得分最高,教学实施能力平均得分居中。性别、户籍类型、就读高中类型、就读重点高中类型、专业名次、专业、实习类型、实习区域、实习时间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差异。通过实地的观察与访谈发现,师范生迫切希冀高师教育实践课程在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中分别从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心理学基础三个校对对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提出兴趣结构理论为哲学基础、行动交往理论为社会学基础以及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为心理学基础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教师教学活动特性、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提出以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书写技能训练和以普通话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依据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技能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大类。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研习、中小学教材研习、课程改革理念研习、板书设计技能训练、教学媒体设计训练五方面内容;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习动机激发技能训练、导入技能训练、讲述与演示技能训练、提问技能训练、反馈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技能训练七方面的内容。基于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定位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的认识,是一种活动性课程,本研究将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分为非正式课程与正式课程两类,其中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基本教学技能竞赛和讲课小组两种组织形式;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观摩教学、模拟教学教育教学实习三种组织形式。研究中分别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教育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活动性课程,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具体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各自的特点,但各种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共性的原则,这些共性的原则具体包括主体性、反思性原则以及示范性原则。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再思考,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与丰富为鹄的,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以师范生在各种类型的实践课程中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为依据,遵循主体性、活动性、发展性以及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中具体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作业评价、学业考试评价以及问卷调查方法。
罗宇佳[7](2012)在《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表现性评价自古有之。起初其作为一种对学生学习结果与学习态度的评价思想,受制于不同时代的哲学观念和社会环境,一直都以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和方式、渗透和隐藏于当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活动之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学业表现性评价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被提出。而在当代,学业表现性评价因其“评价不是为了审计学生,而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表现,并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受到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和教育现实,本研究针对目前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为什么需要表现性评价、什么是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如何开发表现性评价和如何运用表现性评价来提升教与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认为,不存在最好的学业评价方式,要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做出完整、全面的评价,必须整合多种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的特性决定了评价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而评价目标、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则是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一方面,评分规则与评价标准是目标的具体化;另一方面,表现性任务可以成为具体的教学活动;第三方面,评价结果也可以起到检验目标合理与否的作用,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动态循环模式。本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调查法(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对有关中外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后发现,由于古代音乐教育记谱法尚未出现,教学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因而古代音乐教育学业表现性评价常以师生之间“口试”的形式出现;后随着记谱法、宫廷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教材、师生等诸多教学活动所需因素的确立,在加之音乐表演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弹唱、教师考核”的形式逐渐固定成音乐表演的考试形式,沿用至今。其中技能技巧的掌握与否一直是音乐表演学业评价的主要核心内容与评价标准。本研究采用调查法(问卷、访谈)对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存在学业评价功能窄化、学业评价方式单一、学业评价标准客观性差、学业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主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无所不在的考试竞争文化、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以及学校管理体制僵化,使得当前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的弊端凸显。改革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现状,构建新的学业评价体系,必须以相关理论作为提出、构建以及实践的基础。“从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到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意味着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认识论的转向,“从测量到建构”意味着当代教育评价价值观的转变,从认为评价是审计学生到评价是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从量化到质性”意味着当代教育评价方法论的转变,从数字说明到言语描述。认识论、价值论以及方法论的相关理论,为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提供了评价方法、评价模式上的理论支持。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涉及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选择、表现性任务的开发和设计、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制定、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以及评价时间和场所的选择等问题,在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开发和设计中,这些环节构成了评价的基本步骤。依据相关理论,本研究运用目标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以及个人经验法对学业评价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进行研究。在综合了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一级指标为音乐表演技能技巧、音乐表现力和临场表现水平。音乐表演技能技巧包括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读谱能力以及音乐记忆力四个二级指标;音乐表现力包括音乐风格、音乐理解力以及音色三个二级指标;临场表现水平包括音乐表演的完整性和舞台台风两个二级指标。以评价指标为依据,吸收和借鉴了美学领域以及中外音乐表演美学思想中有关音乐表演评价的观点,制定出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量表。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演出组评议模式”、“档案袋评价模式”以及“青歌赛评价模式”为案例,论述了表现性评价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性学习以及终结性考试中运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模式和路线。表现性评价不光可以运用到普通的学业评价方面,入学考试、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都可以与表现性评价有机结合。本研究认为,教师的评价能力、责任以及评价素养时刻影响着学生学业评价的进行,而教师自身评价观念的转变、角色的重新塑造以及评价责任心的树立,是表现性评价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吴永超[8](2012)在《“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物理实验内容及其教学要更多取自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非常规”物理实验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存在物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非常规”物理实验为系统研究基于生活环境资源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开辟了一个“窗口”,也为从新的视角审视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将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一个深入研究,试图寻求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物理教学方法和知识呈现方式,希望改变过去以讲、练、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呈现方式。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从“非常规”物理实验入手,简要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非常规”物理实验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概括和分析,从中寻找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的深入探讨。在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第三部分是在情境化的教学观、动态生成的知识观、主动建构的学习观以及生成性的课程观等教学理念下,为“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寻求理论支持。第四部分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进行了一个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目的性、熟悉性、简易性、参与性以及关联性等原则。第五部分是根据前四部分的研究,将“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于洁[9](2012)在《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十年有余,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资源观念深入人心,而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也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课程资源类网站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现有课程资源网站的对象多为中学在职教师,且资源内容偏重应试,从而造成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脱节,课程资源与教学需求脱节。近年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包括初中化学资源包、高中化学资源包的开发研究,重庆、贵州等西部地区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等。而化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以及高师院校开设的中学化学教师教育的相关课程,也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提供了十富的资源素材。为此,本研究将设计并开发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依靠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现有资源,为职前职后的中学化学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共建。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进行文献综述以及核心概念界定,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从学习共同体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资源的学习理论三方面概述了“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的里论基础。同时对平台开发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PHPCMS网站管理系统、Discuz!论坛、HTML语言、Dreamweaver网页设计技术、CSS与DIV网页美化技术等。第三部分,“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研究。在对国内外化学教师教育资源网站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思路,提出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而后遵循设计思路,提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系统设计,包括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第四部分,“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开发研究。介绍“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开发与运行环境的配置,并在设计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新闻资讯、资源文章以及软件下载等内容模型的开发过程,说明包括内部栏目、单网页与外部链接在内的站点结构的设置情况,以及包括会员、新闻、搜索、站务、论坛、专题、问吧在内的七大功能模块的开发过程。最后介绍了网站展示效果的制作与设置情况,包括用户界面以及资源展示形式的设计与开发。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周迪[10](2012)在《在开放的视野下打造特色 ——新世纪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从1986年开设第一届音乐师范专科班视为南艺音乐教育的肇始,到2005年正式成立音乐教育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音乐教育专业逐步形成体系。发展到今天,南艺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并合理利用师资形成特色实验型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笔者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南艺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萌芽、发展的脉络梳理,研究其课程与教学特色。随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逐渐成为主要趋势,南艺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也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课程与教学,对南艺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构想与建议。
二、实用性 趣味性 简易性——对高师和声教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性 趣味性 简易性——对高师和声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十分重视 |
(二)农村学校美育工作相对薄弱 |
(三)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配备困难 |
(四)“一师模式”的启示与困惑 |
(五)本人的学习研究兴趣与专业发展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农村学校 |
(二)人才培养 |
(三)音乐教师教育 |
(四)课程设置与实施 |
四、研究综述 |
(一)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
(二)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
(三)农村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扫描 |
第一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配备不齐 |
二、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素质不高 |
第二节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
二、访谈数据的整理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地域与文化归因 |
二、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归因 |
第四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 |
一、缓解农村学校音乐师资不足问题的必然选择 |
二、提高农村学校音乐师资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三种模式 |
一、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 |
二、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三、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第二节 三种培养模式的比较 |
一、培养理念:“学科导向”与“农村导向” |
二、素质要求:“专科专能”“多科多能”与“一专多能” |
三、培养方式:“开放化培养”与“本土化培养” |
第三节 三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 |
一、改革创新的紧迫性 |
二、改革创新的关键点 |
第三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毕业要求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 |
一、学生未来就业定位的特殊性 |
二、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学理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政策依据 |
第三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与模型构建 |
一、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 |
二、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 |
第一节 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对比分析 |
一、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情况 |
二、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三、三种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构想 |
一、课程优化的基本原则 |
二、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分析 |
一、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二、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三、音乐专业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四、实践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第五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 |
第一节 注重教育情怀培养 |
一、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
一、贯穿实践应用理念 |
二、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
三、建立对口支教机制 |
第三节 建立U-G-S协同育人机制 |
一、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 |
二、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 |
三、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二、局限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
(二)研究内容的局限与不足 |
三、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结果的整理 |
附录四 在校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
1.3.3 编写策略 |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
3.1 知识与知识观 |
3.1.1 知识 |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
5.2.1 理论维度设计 |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
7.1.1 实验设计 |
7.1.2 信息处理 |
7.1.3 研究启示 |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
7.2.1 实验设计 |
7.2.2 信息处理 |
7.2.3 研究启示 |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
7.3.1 调查设计 |
7.3.2 信息处理 |
7.3.3 研究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音乐教学论的教学现状 |
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 |
“开放式”教学模式 |
结论 |
(4)中学历史说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说课教研活动的基本概述 |
第一节 说课的起源和发展 |
一、说课的起源 |
二、说课的发展 |
第二节 说课活动的内涵和分类 |
一、说课的内涵 |
二、说课教研活动的分类 |
第三节 说课活动的内容和本质 |
一、说课活动的内容 |
二、说课的本质 |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说课教研活动的现状 |
第一节 说课教研活动现状调研 |
一、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说课教研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校重视程度低,教师的参与度比较低 |
二、过分追求教学设计,忽视学情 |
三、说课评价环节缺失 |
四、教师反思意识淡薄,实践能力较差 |
第三章 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师说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利用TBL教学策略解决中学历史教师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
一、TBL教学策略的涵义 |
二、TBL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
三、TBL教学策略解决中学历史教师说课中存在问题的实施步骤 |
四、在中学历史教师说课活动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的价值 |
第二节 基于波兰尼缄默知识来解决中学历史教师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
一、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基础 |
二、波兰尼缄默知识对于解决中学历史教师说课存在问题的实际意义 |
三、如何运用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来解决历史教师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说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
第一节 说课在促进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巨大作用 |
第二节 说课与中学历史智慧型教师的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的设计研究 ——以鼓浪屿旅游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信息可视化专业的研究 |
1.2.2 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方面的研究 |
1.2.3 在旅游景区领域的应用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问题 |
1.5.1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5.2 本课题研究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
2.1 信息时代下的信息可视化 |
2.1.1 信息可视化在发展中的多种定义 |
2.1.2 对信息可视化概念的解读 |
2.1.3 信息可视化的必要性 |
2.1.4 以人为中心的信息可视化设计观念 |
2.2 关于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的总体阐述 |
2.2.1 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的趋势与必要性 |
2.2.1.1 信息可视化的趋势 |
2.2.1.2 旅游景区进行信息可视化的必要性 |
2.2.2 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现状分析 |
2.2.2.1 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的应用现状 |
2.2.2.2 旅游景区的信息可视化目标 |
2.2.3 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的分类 |
2.3 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用户分析 |
2.3.1 旅游景区信息用户的个体差异 |
2.3.2 旅游景区信息用户的群体划分 |
2.3.2.1 专业领域人员 |
2.3.2.2 新媒体用户 |
2.3.2.3 景区游客人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可视化中的视觉元素设计 |
3.1 视觉元素设计在信息可视化中的地位 |
3.1.1 信息可视化中的视觉元素的概念与分类 |
3.1.1.1 文字 |
3.1.1.2 图形 |
3.1.1.3 造型 |
3.1.1.4 色彩 |
3.1.1.5 动态 |
3.1.2 视觉元素设计在信息可视化中的地位 |
3.2 从优秀案例看视觉元素的设计 |
3.2.1 圣淘沙旅游网站——特色和情感兼具的信息可视化 |
3.2.2 Big Island旅游景区信息图——直观获取有效旅游信息 |
3.2.3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PP——互动让信息传递更高效 |
3.3 对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的分析 |
3.3.1 以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作为设计要点 |
3.3.2 从感性因素看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的视觉元素设计 |
3.3.2.1 视觉美感的呈现 |
3.3.2.2 情感化设计的介入 |
3.3.2.3 传递特色文化 |
3.3.3 从理性因素看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设计 |
3.3.3.1 以信息属性为依据 |
3.3.3.2 载体与环境是关系信息可视化实现的要素 |
3.3.3.3 用户特征是设计的关键 |
3.3.4 对各因素的整体把握 |
3.4 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设计归纳 |
3.4.1 视觉元素设计的原则 |
3.4.2 视觉元素设计的流程 |
3.5 对景区信息可视化中存在问题的视觉元素设计对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鼓浪屿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的设计研究 |
4.1 鼓浪屿旅游景区介绍 |
4.2 鼓浪屿旅游景区可视化分析 |
4.2.1 信息可视化现状 |
4.2.2 信息可视化的特点 |
4.2.3 信息用户分析 |
4.2.3.1 旅游前信息收集阶段与旅游后持续关注阶段 |
4.2.3.2 旅游中信息接收阶段 |
4.2.4 对鼓浪屿信息可视化的期望 |
4.3 以手机APP为载体的视觉元素表现 |
4.3.1 从影响因素看鼓浪屿手机APP的视觉元素设计 |
4.3.1.1 信息属性 |
4.3.1.2 载体与环境 |
4.3.1.3 用户特征 |
4.3.1.4 视觉美感 |
4.3.1.5 情感化设计 |
4.3.1.6 特色文化 |
4.3.2 对当前鼓浪屿手机APP信息可视化的分析 |
4.3.2.1 主界面 |
4.3.2.2 具体信息 |
4.3.3 鼓浪屿手机APP视觉元素设计 |
4.3.3.1 信息分类 |
4.3.3.2 视觉元素运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主观原因 |
1.1.2 客观原因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厘定 |
1.4.1 教学能力 |
1.4.2 教育实践课程 |
1.4.3 教学技能 |
第2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1 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2 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3 法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4 德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5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2 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3 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3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现实审视 |
3.1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2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证研究 |
3.2.1 研究方法的概述 |
3.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2.3 基于实地研究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3 课程设计模式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模式 |
3.3.1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
3.3.2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模式 |
第4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
4.1 教育实践课程的哲学基础 |
4.1.1 兴趣结构理论 |
4.1.2 教学受三种认识兴趣的共同指导与作用 |
4.2 教育实践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
4.2.1 行动交往理论 |
4.2.2 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的交往行动 |
4.3 教育实践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
4.3.1 行为主义心理学 |
4.3.2 建构主义心理学 |
4.3.3 高水平的教学融个人外显行为与内隐个人理论为一体 |
第5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 |
5.1 课程目标与教育实践课程目标的内涵 |
5.2. 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为目标 |
5.3 教学能力的特征和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5.3.1 教学能力特征 |
5.3.2 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第6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
6.1 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成 |
6.2 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 |
6.2.1 书写技能训练 |
6.2.2 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
6.3 基本教学技能训练 |
6.3.1 教学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分类 |
6.3.2 设置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 |
6.3.3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 |
第7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 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1 教学基本技能竞赛 |
7.1.2 讲课小组 |
7.2 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2.1 观摩教学 |
7.2.2 模拟教学 |
7.2.3 教育教学实习 |
7.3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原则 |
7.3.1 主体性原则 |
7.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7.3.3 反思性原则 |
7.3.4 示范性原则 |
第8章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策略 |
8.1 课程评价与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内涵 |
8.2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原则 |
8.2.1 主体性原则 |
8.2.2 活动性原则 |
8.2.3 发展性原则 |
8.2.4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
8.3 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8.3.1 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的方法 |
8.3.2 师范生主体对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限定及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研究范围限定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外学校音乐教学学业表现性评价的历史回顾 |
一、我国学校音乐教学学业表现性评价的历史发展 |
(一) 古代学校音乐教学中的考试与评价 |
(二) 近代学校音乐教学中的考试与评价 |
(三) 现代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 |
二、西方学校音乐教学学业表现性评价历史溯源 |
(一) 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教学学业评价 |
(二)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校音乐教学与学业评价 |
(三)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学校音乐教学与学业评价 |
(四) 二十世纪以来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 |
第二章 我国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现状 |
一、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现状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所选样本基本情况 |
(四) 研究的结果 |
二、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
(一) 学业评价功能窄化 |
(二) 学业评价方式单一 |
(三) 学业评价标准客观性差 |
(四) 学业评价主体单一 |
三、对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现状的反思 |
(一) 无所不在的考试竞争文化 |
(二) 教师的自我中心主义观念 |
(三) 学校管理体制僵化 |
第三章 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理论阐释 |
一、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认识论基础 |
(一) 音乐教育审美哲学 |
(二)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 |
二、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价值论基础 |
(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二) 多元智能主义理论 |
三、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
(一) 自然科学方法论 |
(二) 人文科学方法论 |
第四章 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目标 |
一、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内涵解读 |
(一) 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目的 |
(二) 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
(三) 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标准 |
(四) 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任务 |
二、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目标选择 |
(一) 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目标提取 |
(二) 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编码 |
(三) 对学业评价目标和内容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
三、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目标阐释 |
(一) 音乐表演技能技巧 |
(二) 音乐表现力 |
(三) 临场表现水平 |
第五章 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标准 |
一、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 |
二、一个尝试性的标准 |
三、对标准的检验 |
第六章 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改革 |
一、“演出组评议模式”:表现性评价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 |
(一) 演出组评议模式概述 |
(二) 演出组评议模式的运用案例:以贝多芬音乐作品为例 |
二、“档案袋评价”:学业表现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
(一) 档案袋评价概述 |
(二) 档案袋评价运用案例:“钢琴独奏音乐会式”学习档案 |
三、“青歌赛式评价”:学业表现性评价在终结性考试中的运用 |
(一)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概述 |
(二) “青歌赛评价”在音乐表演专业学业终结性考试中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目的和内容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
(一)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内涵 |
(二)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特点 |
(三)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功能与价值 |
二、“非常规”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
(一) 情境化的物理教学观 |
(二) 动态、生成的物理知识观 |
(三) 主动建构的物理学习观 |
(四) 生成性的物理课程观 |
(五) “活动—发展”教学模式观 |
(六) 斯皮策动机情境理论下的物理教学动力观 |
(七) 建构主义非线性的教学设计模式思想 |
三、“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原则 |
(一) 目的性原则 |
(二) 熟悉性原则 |
(三) 简易性原则 |
(四) 参与性原则 |
(五) 关联性原则 |
四、“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学习共同体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基于资源的学习理论 |
2.2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 |
2.2.1 PHPCMS网站管理系统 |
2.2.2 Discuz!论坛系统 |
2.2.3 HTML语言 |
2.2.4 Dreamweaver网页设计技术 |
2.2.5 CSS与DIV网页美化技术 |
3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研究 |
3.1 化学教师教育资源网站的现状分析 |
3.1.1 国内相关网站的分析与启示 |
3.1.2 国外相关网站的分析与启示 |
3.2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思路 |
3.2.1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目标 |
3.2.2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原则 |
3.3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系统设计 |
3.3.1 功能模块 |
3.3.2 系统结构 |
4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开发研究 |
4.1 开发与运行环境的配置 |
4.1.1 运行环境的配置 |
4.1.2 开发环境的配置 |
4.1.3 网站的配置 |
4.2 内容模型的开发 |
4.2.1 新闻资讯模型 |
4.2.2 资源文章模型 |
4.2.3 软件下载模型 |
4.3 站点结构的设置 |
4.3.1 内部栏目 |
4.3.2 单网页 |
4.3.3 外部链接 |
4.4 功能模块的开发 |
4.4.1 会员模块 |
4.4.2 新闻模块 |
4.4.3 资源模块 |
4.4.4 搜索模块 |
4.4.5 站务模块 |
4.4.6 论坛模块 |
4.4.7 专题模块 |
4.4.8 问吧模块 |
4.5 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4.5.1 化学教师网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4.5.2 化学教师网论坛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4.6 资源展示形式的开发 |
4.6.1 浏览型展示形式 |
4.6.2 索引型展示形式 |
4.6.3 下载型展示形式 |
5 总结与反思 |
5.1 总结 |
5.2 反思 |
5.2.1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5.2.2 “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10)在开放的视野下打造特色 ——新世纪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 选题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途径 |
第一章 南艺音乐教育学科发展脉络 |
第一节 1912—1985 年间的音乐教育 |
第二节 1986-1996 年南艺音乐师专班的发展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南艺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分析 |
第一节 专业基础课程与教学 |
第二节 音乐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学 |
第三节 实验型特色课程分析 |
第三章 对南艺音乐教育专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
第二节 优化完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1994 届师范专科班课程表 |
附录二:《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1997 届师范专科班课程表 |
附录三:《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学计划进度表 |
附录四: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图片集锦 |
作者简介 |
四、实用性 趣味性 简易性——对高师和声教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D]. 刘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3]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 余少萤. 人民论坛, 2015(33)
- [4]中学历史说课研究[D]. 徐颖. 扬州大学, 2015(05)
- [5]旅游景区信息可视化中视觉元素的设计研究 ——以鼓浪屿旅游景区为例[D]. 陈晓菲. 福州大学, 2014(10)
- [6]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 杨爱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7]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 罗宇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8]“非常规”物理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 吴永超. 西南大学, 2012(08)
- [9]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 于洁. 西南大学, 2012(09)
- [10]在开放的视野下打造特色 ——新世纪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D]. 周迪.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