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高浩[1](2021)在《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西是我国煤炭主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尤其陕北地区的低变质烟煤,焦油产率高,属于典型富油煤。因地制宜的规划好这份资源,研究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对缓解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陕北煤矿区地质、地理结构及煤层演化过程,对陕北富油煤进行煤质分析,阐明其变质程度及富油性成因规律。以陕北富油煤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煤热解内、外因素(如产地、粒径、温度、升温速率、压力、催化剂等)对富油煤热解过程中产油率的影响,并分析煤焦油组分的分布规律,从煤大分子结构、化学键、官能团等多角度阐明富油煤制油机理。针对目前煤焦油含尘率较高,导致直接利用率较低的缺陷,采用催化缩聚法净化去除煤焦油中的喹啉不溶物(QI)等杂质,利用路易斯酸AlCl3、CuCl2作为催化剂提升缩聚反应的速率,以煤焦油中的QI等杂质作为成核剂制备出一种高性能碳材料前驱体,即中间相碳微球(MCMBs),进一步提升煤焦油的品质,实现煤焦油清洁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富油煤属于特低硫,低中灰分,中高挥发分烟煤;黏土矿物为煤中的主要矿物类型;其变质程度较低,适合加工转化制取煤焦油及煤气。(2)对富油煤的结构及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张家峁矿区的富油煤产油率最高;富油煤热解产油的最佳粒径范围是0.8~2mm,焦油产率为13.19%;富油煤产油最佳温度为550℃,焦油产率为13.19%;富油煤最佳热解升温速率为60℃/min,焦油产率为12.98%;压力与热解产油率呈负相关,高压不利于制取焦油;添加泡沫金属催化剂共热解能提高焦油产率和品质。(3)通过催化缩聚对煤焦油净化研究,结果发现:使用AlCl3和CuCl3净化煤焦油后,煤焦油中QI含量下降,轻质馏分提升,且用AlCl3的净化效果更好;时间、催化剂与温度对QI去除率呈显着效应,且时间>催化剂>温度;使用AlCl3和CuCl2催化剂时,收集的MCMBs更多,且用AlCl3的收集效率更高;催化剂与温度对MCMBs的收率呈显着效应,且催化剂>温度。
贺自帅[2](2021)在《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市政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料,添加30%烟杆为增碳剂,Zn Cl2为活化剂,采用常规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烟杆污泥活性炭。首先对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明确了在两种加热方法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参数,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能谱分析(EDS)、N2吸附脱附实验对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进行表征,采用静态试验法,考察在不同的溶液温度、吸附时间、p H和投加量条件下,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污水中磷的去除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并综合实验目的,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对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制备参数为:(1)常规加热条件下为:烟杆添加比例30%,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30min,Zn Cl2浓度4mol/L,固液比1:2.5,此时烟杆污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536.3mg/g。(2)微波加热条件下为:烟杆添加比例30%,辐射功率700W,辐射时间5min,Zn Cl2浓度3mol/L,固液比1:2.5,此时烟杆污泥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509.6mg/g。比表面积分析表明加入烟杆能够明显增加产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其中常规加热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446.6m2/g,是污泥活性炭比表面积的1.6倍,微孔体积为0.179cm3/g。微波加热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415.9m2/g,是微波污泥活性炭比表面积的1.53倍,微孔体积为0.165 cm3/g,且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略低常规烟杆污泥活性炭。Boehm滴定分析表明:常规烟杆污泥活性炭的酸性官能团含量为1.76mmol/g高于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的1.68mmol/g,而碱性官能团含量为0.67mmol/g,低于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含量0.78mmol/g。磷的吸附实验表明:在磷浓度为2mg/L时,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0.32mg/g和81%,高于常规烟杆污泥活性炭的0.27mg/g和65%。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颗粒内扩散过程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速率还受到外扩散(如表面吸附、液膜扩散)的控制。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自发的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磷的吸附。
马亚男[3](2021)在《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木香挥发油工艺。(2)探究木香及其炮制品的成分和药效差异,以期扩大木香临床用药种。(3)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中药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分析机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和结果:(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木香挥发油,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以木香挥发油得油率为评价指标,最后确定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1,温度50℃,时间36 min。经过对最佳工艺进行试验验证,得到挥发油平均得油率为5.60%(RSD为1.17%),与理论预测值5.70%无显着差异,说明响应面法能够准确筛选出超声辅助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参数。(2)按药典方法测定木香不同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木香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高低排序均为生品>纸煨品>麸炒品>清炒品>麸煨品。木香炮制后,与生品木香相比较,其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都有所降低,但不同的炮制方式其含量降低的程度有所差异。(3)采用顶空进样技术结合GC-MS法对木香及其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生品木香挥发性成分48种,占总检出物的94.67%;炒木香52种,占93.98%;麸炒木香41种,占96.42%;麸煨木香37种,占96.00%;纸煨木香46种,占94.26%。这表明木香经过炮制后,其挥发性成分种类产生变化。其中它们共有的成分仅有16个,包括β-榄香烯、α-紫罗酮、α-姜黄烯、β-紫罗酮、糠醛、环己烯、1-十五烯、等成分,但它们相对质量分数大小不一,这表明这些成分的含量在等量样品的情况下有所变化或减少或增加。采用GC-MS分析木香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生品木香有35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3.58%;清炒木香40种,占94.64%;麸炒木香34种,占93.38%;麸煨木香41种,占95.48%;纸煨木香31种,占85.31%。木香及其炮制品有17个共有化学成分,包括β-榄香烯、7,8-二氢紫罗兰酮、反式石竹烯、α-紫罗酮、香叶基丙酮、α-姜黄烯、榄香醇、石竹素、桉叶-4,11-二烯、β-桉叶醇、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等成分。木香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四个炮制品中去氢木香内酯成分含量相比生品都有所降低,不同炮制品降低程度不同;木香烃内酯含量相比生品都有所减少,其清炒品减少较多。综合看来,木香不同炮制方法对木香的挥发性成分是有一定影响,对揭示炮制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4)以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作为指标,考察木香不同炮制品对小鼠不同状态下胃肠运动的作用。在给以木香不同炮制品治疗后,在正常状态下,清炒品、麸炒品对小鼠胃排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它炮制品则没有显着作用;生品、清炒品、麸炒品能促进小鼠小肠推进。采用阿托品致小鼠抑制状态下胃肠运动模型,除清炒品外,其余木香生品和其炮制品均有拮抗阿托品抑制胃排空的作用。除麸炒品外,其余木香生品和其炮制品均能拮抗阿托品抑制小肠推进的作用。采用新斯的明致小鼠兴奋状态下胃肠运动,木香各炮制品都有拮抗新斯的明的兴奋胃肠运动的作用,但作用差异大,在相同剂量下,生品木香的胃残留率最大,小肠推进率最小,这表明与其炮制品相比,木香生品的拮抗新斯的明的兴奋胃肠运动的作用较强。(5)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潜在机制,结果筛得到2,4-Hexadiene,3,4-dimethyl-,(E,Z)-、Ambrosin和Methyl betulinate等97个化学成分是木香的作用活性成分;得到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关键作用靶点185个,其中包含AKT1、ALB、IL6、CASP3、SRC、TNF、MAPK1、CXCL8、HRAS、PTGS2、JUN、MMP9、IL1B、ESR1、HSP90AA1、TLR4、KDR、MTOR、APP、MMP2和IL2等21个核心关键靶点。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涉及到包括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调节细胞增殖、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在内的10个生物过程,核、细胞外空间、高尔基体和膜筏4个细胞组分,血红素结合和激酶活性2个分子功能。涉及到的KEGG通路有雌激素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癌症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69条KEGG通路,其中涉及的22条相关疾病通路。结论:(1)超声辅助法可适用提取木香挥发油,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超声提取木香挥发油具有一定价值。(2)木香经过犯火炮制后,使其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或减少或增加,这导致木香生品和炮制品不同的药效物质基础;但在抑制和兴奋状态下的胃肠运动,生品木香的作用效果更好些。(3)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多个中药木香的化学成分共同作用,多个作用靶点、多个生物过程和多个通路共同起作用。体现了中药及其复方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
张智羽[4](2020)在《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氧燃煤机组中由于增设了空分制氧及烟气压缩、纯化装置使整个系统成本上升、能耗增加。这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从动态、多因素角度,针对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产生影响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太阳能辅助碳捕集系统技术由于兼有节能与环保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针对中高温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集成特性的研究也很少开展。为此,本研究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建立了塔式太阳能与富氧燃煤锅炉耦合集成系统的物理模型,得出了不同规模、不同品位的太阳能与燃煤化学能在富氧燃煤锅炉高温热源不同位置处的耦合传递、热功转换和梯级利用规律;并利用热力学分析法、太阳能贡献度分析法对不同集成方式的优劣进行剖析,得出了最优集成方案。提供了一种中高温太阳能与富氧燃煤机组集成方案的择优方法,为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容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的耦合方案比选、参数优化及系统改造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参考。其次,本研究以富氧燃煤机组为对象,选取氧气纯度、氧气浓度、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以及过量氧气系数等主要运行参数作为影响因素,以系统能耗指标为试验目标,得出了单个运行因素对机组热力特性的动态影响;同时,综合考虑煤价、碳税税率、二氧化碳售价、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因素,建立了富氧燃煤机组的经济性模型,研究了运行参数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敏感性分析。再次,针对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及响应曲面法,以富氧燃煤机组中锅炉热效率、机组单位供电标准煤耗、机组净电效率、机组供电成本、CO2捕集成本等指标为评价标准,开展了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优化研究。研究揭示了机组能耗与多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变关系。同时,还通过极差分析得出运行因素对机组能耗的影响程度;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参数组合,为富氧燃煤机组的优化设计、节能改造及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以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中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为考察指标,选取干燥气中氧含量、漏风系数、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及烟气预热温度等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开展了单因素及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多因素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磨煤机出口混合物温度的影响程度及各因素的最佳运行范围。为富氧燃煤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最后,本研究还基于等效焓降法热力学原理及热经济学原理开展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参数优化及经济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最优余热利用方案。为富氧燃煤机组增设余热利用系统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并对项目发电补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朱宏达[5](2020)在《剩余污泥与蓝藻联合发酵制氢及氢燃料电池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增大,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氢气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其研究成为了热点领域。传统的制氢技术成本较高,且在制氢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厌氧发酵制氢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对环境无污染,在获取清洁能源的同时有效消纳有机固废污染物,实现其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本文以剩余污泥与蓝藻中的典型藻类螺旋藻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预处理方式(热处理、酸处理、碱处理),预处理时间以及固液比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不同螺旋藻的预处理方式对还原糖产量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的螺旋藻预处理方式;其次,联合螺旋藻与剩余污泥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分析产氢量、产氢率、发酵底物的液相末端产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不同混合比、不同初始pH以及不同发酵温度对联合发酵产氢的影响,优化联合发酵产氢条件,并为氢燃料电池提供燃料,研究氢燃料电池的产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均对以螺旋藻为原料的还原糖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碱处理效果最好,当预处理pH为11.0,预处理时间为24h,固液比为1:20时,还原糖产量最大,为2.34mg/L。联合剩余污泥与经碱预处理后的螺旋藻进行产氢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混合比、初始pH以及发酵温度对联合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合比为1:4时,产氢量和产氢率分别为111.1mLH2、22.66mLH2/g·TS;当初始pH为8.0时,产氢量和产氢率分别为125mLH2、25.52 mLH2/g·TS;当发酵温度为40℃时,产氢量和产氢率分别为112.31m LH2、22.92 mLH2/g·TS。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可得,三个因素对联合发酵产氢效果的影响程度为混合比>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液相末端产物以乙酸和丁酸为主,丁酸与乙酸的比值越大,产氢效率越高。将厌氧发酵制得的氢气用于发电模块进行发电,测得最大电压值为1.1107V,当外接电阻为710Ω,电池两侧电压为0.866V,此时,电池的功率密度最大,为0.375mW,功率密度为599.76m W/m2。
付瑶[6](2020)在《新型卟啉环为侧基的NSA/DMA共聚物元素标签骨架基本材料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是一种灵敏的元素分析仪器,在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中。元素标签是通过ICP-MS方法进行生物分析的关键,其化学组成为:能与目标生物分子连接活性基团、金属离子、多齿配体。元素标签的骨架材料选用高分子化合物,并通过聚合物中活性单元与小分子多齿配体结合,可以获得含有多个多齿配体的元素标签骨架材料,在后续的ICP-MS检测中有放大信号的效果。本文使用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AS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通过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无规共聚物Poly(DMA-co-NAS)。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表征,得到了一种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无规共聚物。以正交实验法为指导,科学地设计了若干组实验探究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本聚合反应反应条件的影响规律,并优选出了该聚合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即在85℃反应温度下,链转移剂与引发剂比值为5,链转移剂用量为0.158mmol,聚合20小时可以得到窄分布的无规共聚物。并通过对实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实验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即在高温、高链转移剂/引发剂比值、较长反应时间下可以获得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使用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上述共聚物中NAS单元的功能性基团发生酰胺反应,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这种连接的真实存在。设计合成的这种新型聚合物材料可以应用于前文介绍的元素标签中,作为元素标签的骨架材料,卟啉环的存在,可以使其在后续的应用中进行金属的络合。
赵艳婷[7](2020)在《纳米多孔SPE膜电极制备及选择性吸附单环芳香烃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氢能是一种资源丰富、高能、无二次污染的“绿色能源,氢能的使用受到氢能的制备和储存的制约。贵金属Pt的催化活性优异,但容易中毒失活,价格昂贵。所以将Ni元素添加到铂催化剂中,可以降低载铂量,抗中毒性增强,提高吸附性和催化活性。采用高氯酸为腐蚀液,调控后处理工艺中的条件对Pt Ni催化剂进行有效腐蚀,改变其晶面指数和表面形貌,降低析氢活性,改善环己烯催化加氢过程的高选择性加氢活性。本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IBS)制备Pt Ni合金催化剂,通过调控后处理工艺(腐蚀时间、腐蚀浓度、腐蚀温度)对电极进行电化学腐蚀,结合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腐蚀条件,探究后处理工艺对催化剂抑制析氢性能的影响。然后将Pt Ni催化剂和Nafion膜热压后制得SPE膜电极,再通过调控加氢过程中的条件(加氢时间、硫酸浓度、加氢温度)研究对环己烯加氢选择性与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Pt Ni催化剂的抑制析氢性能进行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扫描电镜(SEM&EDS)和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Pt Ni催化剂的晶面指数、成分、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环己烯加氢装置(液/液)对Pt Ni/SPE膜电极加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电化学分析表明,最佳酸蚀条件(抑制析氢性能最显着)是腐蚀时间为0.5h,腐蚀温度为60℃,腐蚀液(高氯酸)浓度为0.5 mol/L。(2)加氢电位为-0.6V,由环己烯加氢装置(液/液)分析,发现SPE-1中无析氢峰出现,加氢峰峰强和面积最大;CV曲线在其他条件上方,总体上析氢含量最小;产物环己烷含量最大(0.473%)。上述结果表明,最佳环己烯加氢条件是阳极反应室中的硫酸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为18h。(3)从后处理工艺、电子结构、高晶面指数方面来探究晶面指数对加氢性能影响的初探,经过最佳的后处理工艺后,铂镍电极的析氢竞争性明显降低,提高环己烯电催化加氢的竞争性;表面成分和化学状态改变,表面Pt原子暴露增加,暴露的活性位点数增加,但参与氢释放的活性位点数目减小;N-3的d带空穴接近电催化性能火山形结构的底部,Pt与氢离子的成键减小;高指数晶面有大量悬挂键,有利于环己烯中碳碳双键的断裂,而且Pt(311)上环己烷分子更容易完成解离,增强对环己烯的吸附。
张丹阳[8](2017)在《多孔泡沫陶瓷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转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焦油是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它的成分非常复杂,大部分为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萘、苯酚和苯乙烯等。焦油对用气设备、气化系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将焦油脱除或者降低焦油含量成为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以及生物质焦油的形成机理、危害和脱除方法,对目前最先进、最有效的焦油脱除方法催化裂解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介绍了生物质焦油模化物的选取、SiC多孔泡沫陶瓷、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催化裂解实验主要衡量指标等,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苯酚作为生物质焦油的模化物,SiC多孔泡沫陶瓷作为Ni基催化剂的负载体,采用正交实验法在实验平台上对苯酚进行催化裂解,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和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的影响。在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探究了反应温度(Tf)、水碳比(S/C)和催化剂负载量(E)等反应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的影响,考察指标包括苯酚转化率、H2产率及催化裂解气体产物中H2占比、CO占比和CH4占比。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各因素影响考察指标的主次顺序及显着性,并得出各个考察指标对应的最优反应条件组合。在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探究了催化剂焙烧时间(t)、焙烧温度(Tb)和催化剂负载体孔隙密度(N)等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各因素影响考察指标的主次顺序及显着性,并得出各个考察指标对应的最优催化剂制备条件组合。对不同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负载Ni的SiC多孔泡沫陶瓷进行SEM表征,并对比其形貌变化。本文为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裂解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制备条件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阙荣辉,李嵚,吴凤兮,熊言林[9](2015)在《制取甲烷的最佳反应温度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制取甲烷的传统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实验探究。2.5g的反应混合物,用高温热电偶传感器直接探测实时反应温度,通过记录反应的温度变化曲线和反应的产气速率确定反应的最佳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物配比为无水醋酸钠:碱石灰:氢氧化钠=2:1:1时,反应产生气体的最佳温度在500℃上下,整个气体制备过程约5min左右。本实验温度探测、数据记录直接,用时短,实验结果可靠性强。能指导并帮助教师和学生方便有效地制备甲烷气体并进行甲烷的性质实验。
李明江[10](2014)在《降糖通脉颗粒药学研究及鬼箭羽质控标准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降糖通脉”处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根据糖尿病、肾病的气阴两虚、湿热淤阻证的病机特点,确立了益气养阴、清瘀热为治疗大法,并精心选取鬼箭羽、生地、黄芪、知母、牡丹皮、玄参、菟丝子、水蛭、泽泻、大黄等十味药材组成。降糖通脉颗粒是在对处方中药材进行提取、精制的基础上,制成的口服颗粒剂,属于药品注册的中药六类新药,功能益气养阴活血、补肾疏肝健脾,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水湿停滞证。根据国家有关药品管理政策要求,按照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究技术要求进行了各项研究工作,并对君药鬼箭羽的质控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降糖通脉颗粒提取工艺优化设计单因素实验,考察丹皮酚提取转移率与馏液倍量的关系,通过观察馏液颜色和FeC13反应及测定丹皮酚得量后,收集牡丹皮饮片的15倍量蒸馏液时,丹皮酚提取率可达到99%以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过丹皮酚的牡丹皮药渣和鬼箭羽等9味药的水提取工艺。测定有效成分金丝桃苷、芒果苷的提取转移率以及水提液得膏率,综合评价加水量、煎煮时间、浸泡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优选出水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第一次加10倍饮片量水(含2倍量饮片吸水),浸泡30分钟,煎煮60分钟,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6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三批验证实验上述工艺条件稳定可行。2.水提液精制工艺优化观察比较醇沉正交实验各组浸膏醇沉后金丝桃苷、芒果苷的保留率和浸膏总固物含量,探索醇沉工艺参数中醇沉浓度,醇沉前药液浓度,醇沉时间等三个参数。结果发现,将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6~1.17(50℃),放冷,后缓慢加入药用酒精,使药液含醇量为60%,4℃下放置18小时,滤过,回收酒精。并通过三批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醇沉后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总固物含量低,且工艺稳定,重复性好。3.降糖通脉颗粒成型工艺优化采用干法制粒,选用正交实验法L9(34),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吸湿性、堆密度、溶化性等5个指标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成型工艺为,浸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0℃),加入1倍量糊精,置真空干燥器于60℃下干燥,得到干燥物,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干法制粒即可。实际生产操作中需要加入牡丹皮提取得到的丹皮酚,因此在加入糊精时为1倍量的90%,干燥粉碎后加入丹皮酚和适量糊精调配剂量。4.降糖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通过对三批中试颗粒的水分,粒度,溶化性,微生物限度和重金属(含砷盐)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三批颗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同时,本文建立了 HPLC法测定降糖通脉颗粒中金丝桃苷和芒果苷含量,每袋含金丝桃苷不得低于1.9mg、芒果苷不得低于10mg。薄层色谱法鉴别水蛭、黄芪、牡丹皮、大黄、玄参,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降糖通脉颗粒的质量。5.鬼箭羽质控标准研究通过对以10批不同来源的鬼箭羽样本进行形态、组织学的特征观察及其指标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鉴别方法的研究,并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方法测定水分、浸出物和灰分。结果发现,10批鬼箭羽药材的显微特征基本一致,不同产地药材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各药材水分为13.8%±0.9%;水浸出物9.3%±1.2%,醇浸出物7.3%±0.9%;总灰分8.4%±1.8%,酸不溶性灰分2.9%±1.0%。供试品TLC色谱中,在与柚皮素对照品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的红色斑点。总黄酮含量为2.8%±1.0%,柚皮素0.006%±0.005%。表明,上述数据可以作为评判中药鬼箭羽质量优劣的参考标准,为鬼箭羽的药材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陕北煤层地质背景 |
1.3 影响煤热解提油因素 |
1.3.1 粒径对热解影响 |
1.3.2 温度对热解影响 |
1.3.3 升温速率对热解影响 |
1.3.4 压力对热解影响 |
1.3.5 催化剂对热解影响 |
1.4 煤焦油净化现状 |
1.4.1 常用焦油净化方法 |
1.4.2 喹啉不溶物(QI)及其净化 |
1.4.3 催化缩聚法净化煤焦油 |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1 富油煤地质及煤质特征分析 |
2.2.2 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研究 |
2.2.3 煤焦油净化及中间相小球体制备 |
2.3 本章小结 |
3 陕北富油煤地质及煤质特征分析 |
3.1 煤层地质分析 |
3.1.1 地质构造 |
3.1.2 煤层演化过程 |
3.2 煤质特征分析 |
3.2.1 基础特征分析 |
3.2.2 富油煤的XRD分析 |
3.2.3 富油煤的傅里叶红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富油煤热解基础特性研究 |
4.1 各矿区富油煤产油及热重分析 |
4.1.1 不同矿区产油率分析 |
4.1.2 热重分析 |
4.1.3 热解动力学分析 |
4.2 富油煤粒径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
4.2.1 不同粒径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
4.2.2 不同粒径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
4.3 热解温度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
4.3.1 不同温度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
4.3.2 不同温度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
4.4 升温速率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
4.4.1 不同升温速率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
4.4.2 不同升温速率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
4.5 压力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
4.5.1 不同压力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
4.5.2 不同压力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
4.6 添加催化剂对产油及馏分影响分析 |
4.6.1 添加催化剂对产油率的影响分析 |
4.6.2 添加催化剂对煤焦油馏分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煤焦油净化基础性质研究 |
5.1 煤焦油净化分析 |
5.1.1 AlCl_3与CuCl_2对QI净化分析 |
5.1.2 QI净化的正交实验分析 |
5.1.3 AlCl_3和CuCl_2对净化煤焦油各馏分影响分析 |
5.2 中间相小球体 |
5.2.1 AlCl_3与CuCl_2对MCMBs收率影响分析 |
5.2.2 MCMBs的正交实验分析 |
5.2.3 MCMBs SE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实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污泥产生概况 |
1.1.2 污泥的性质和主要成分 |
1.1.3 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
1.2 污泥传统处置方法 |
1.2.1 焚烧处置 |
1.2.2 卫生填埋处置 |
1.2.3 土地利用 |
1.3 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1 建材利用 |
1.3.2 污泥堆肥 |
1.3.3 污泥提取蛋白质 |
1.3.4 污泥热解制油 |
1.3.5 污泥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 |
1.3.6 污泥制备活性炭 |
1.4 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
1.4.1 直接炭化法 |
1.4.2 物理活化法 |
1.4.3 化学活化法 |
1.5 污泥活性炭的吸附研究进展 |
1.5.1 污泥活性炭对无机污染物的吸附 |
1.5.2 污泥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
1.5.3 污泥活性炭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器材与药品 |
2.1.1 实验药品与器材 |
2.1.2 实验原料 |
2.2 污泥的性质测定 |
2.2.1 污泥含水率测定 |
2.2.2 污泥有机质含量和灰分的测定 |
2.2.3 污泥的热重分析 |
2.2.4 污泥pH的测定 |
2.3 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2.4 烟杆污泥活性炭的表征 |
2.4.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4.2 能谱分析(EDS) |
2.4.3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测定(BET) |
2.4.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5 X-射线衍射分析 |
2.4.6 碘吸附值的测定 |
2.4.7 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测定 |
2.5 吸附实验方法 |
2.5.1 模拟含磷废水的配置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2 烟杆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规加热法制备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原料的基本性质 |
3.3 烟杆污泥活性炭制备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
3.3.1 活化剂的筛选 |
3.3.2 烟杆污泥活性炭制备的正交实验 |
3.4 常规加热下制备条件对烟杆污泥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3.4.1 烟杆添加比例对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
3.4.2 活化温度对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
3.4.3 活化剂浓度对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
3.4.4 活化时间对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
3.4.5 固液比对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
3.5 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烟杆污泥活性炭表征 |
3.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5.2 能谱(EDS)分析 |
3.5.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定(BET)分析 |
3.5.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6 烟杆污泥活性炭和污泥活性炭对磷的吸附效果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加热法制备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 |
4.3 微波烟杆污泥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
4.4 微波加热下制备条件对烟杆污泥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4.4.1 烟杆添加比例对碘吸附值的影响 |
4.4.2 微波辐射功率对碘吸附值的影响 |
4.4.3 微波辐射时间对碘吸附的影响 |
4.4.4 活化剂浓度对碘吸附值的影响 |
4.4.5 固液比对碘吸附值的影响 |
4.5 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烟杆污泥活性炭的表征 |
4.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5.2 能谱(EDS)分析 |
4.5.3 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测定(BET)分析 |
4.5.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加热方法制备出的烟杆污泥活性炭性质对比 |
5.1 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对比 |
5.1.1 表面形貌分析 |
5.1.2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 |
5.1.3 表面官能团分析 |
5.2 吸附时间和溶液初始浓度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 |
5.3 烟杆污泥活性炭投加量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 溶液PH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 |
5.5 温度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 |
5.6 吸附动力学 |
5.7 吸附等温线 |
5.8 吸附热力学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木香的现代研究 |
1.1 木香的品种概述 |
1.2 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 |
1.2.1 水蒸气蒸馏法 |
1.2.2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 |
1.2.3 溶剂回流提取法 |
1.2.4 其它提取方法 |
1.3 木香的化学成分 |
1.4 药理作用 |
1.4.1 抗炎作用 |
1.4.2 抗肿瘤作用 |
1.4.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
1.4.4 解痉镇痛作用 |
1.4.5 抗变异链球菌作用 |
1.4.6 其它药理作用 |
1.5 讨论 |
2 中药木香炮制方法文献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2.1 木香古代炮制方法论述 |
2.2.2 现代木香炮制方法概述 |
2.2.3 木香炮制注意事项 |
2.3 讨论 |
3 木香挥发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方法 |
3.2.1 木香挥发油的提取 |
3.2.2 得油率的计算 |
3.2.3 单因素分析 |
3.2.4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分析 |
3.3.2 Box-Behnken试验设计 |
3.4 讨论 |
4 木香及其炮制品初步比较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薄层鉴别研究 |
4.2.2 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 |
4.3 讨论 |
5 木香及其炮制品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制备 |
5.2.2 顶空GC-MS分析 |
5.3 结果 |
5.3.1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
5.3.2 木香及其犯火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 |
5.4 讨论 |
第二节 木香及其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分析研究 |
5.5 实验材料 |
5.6 实验方法 |
5.6.1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5.6.2 木香及其炮制品挥发油提取 |
5.6.3 挥发油成分分析 |
5.7 结果 |
5.8 讨论 |
6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小鼠不同状态下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 |
6.1.2 木香及其炮制品制备 |
6.1.3 实验药物及试剂 |
6.1.4 实验仪器 |
6.1.5 营养性半固体糊的制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2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阿托品抑制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3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新斯的明兴奋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2.4 统计学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3.2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阿托品抑制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3.3 木香及其炮制品对新斯的明兴奋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
6.4 讨论 |
7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机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木香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获取 |
7.1.2 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对应的靶点 |
7.1.3 木香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关键靶点的获取 |
7.1.4 构建木香-成分-关键靶点-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网络图 |
7.1.5 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 |
7.2 结果 |
7.2.1 木香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获取 |
7.2.2 DGIM对应的靶点的获取 |
7.2.3 木香-成分-关键靶点-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网络图 |
7.2.4 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 |
7.3 讨论 |
结论 |
文献 |
个人简介 |
(4)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
1.1.2 能源领域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
1.2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 |
1.2.1 燃煤火电厂CO_2减排措施 |
1.2.2 二氧化碳捕集(CCS)技术路径简介 |
1.3 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
1.3.1 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着火特性及污染物排放机理 |
1.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
1.3.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仿真与经济性评价 |
1.3.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 |
1.4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及其相关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
1.4.1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介绍 |
1.4.2 太阳能热辅助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系统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资源及太阳辐射 |
2.2.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
2.2.2 太阳辐射 |
2.3 塔式太阳能集热场模型建立 |
2.3.1 塔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2.3.2 定日镜场效率计算模型 |
2.3.3 塔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模型验证 |
2.4 富氧燃煤机组模型建立 |
2.4.1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 |
2.4.2 空气分离系统(ASU)模型 |
2.4.3 烟气压缩及纯化系统(CPU)模型 |
2.5 富氧燃煤发电系统模型验证 |
2.5.1 常规发电机组几何模型 |
2.5.2 常规机组热力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
2.5.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建模及验证 |
2.6 评价指标 |
2.6.1 热力学评价指标 |
2.6.2 经济性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特性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及经济性评估模型 |
3.2.1 富氧燃煤锅炉热力学性能指标 |
3.2.2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指标 |
3.2.3 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经济性评估模型 |
3.3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热力特性影响分析 |
3.3.1 氧气纯度影响分析 |
3.3.2 氧气浓度影响分析 |
3.3.3 锅炉排烟中一次循环烟气比例影响分析 |
3.3.4 过量氧气系数影响分析 |
3.3.5 运行因素对热力特性影响综合分析 |
3.4 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
3.4.1 经济性评估指标及评估参数设定 |
3.4.2 运行因素对富氧燃煤机组经济性影响分析 |
3.4.3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正交实验法及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多目标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正交法的富氧燃煤发电机组热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 |
4.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
4.2.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
4.2.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4.2.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4.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富氧燃煤机组能耗多目标优化 |
4.3.1 试验因素及水平 |
4.3.2 响应曲面设计 |
4.3.3 结果分析及数学建立 |
4.3.4 多因素条件的影响分析 |
4.3.5 结果验证 |
4.4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
4.4.1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及制粉系统介绍 |
4.4.2 富氧燃煤机组磨煤机出口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3 运行因素的扰动对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影响 |
4.5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及优化 |
4.5.1 余热利用理论计算模型 |
4.5.2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优化方案选取 |
4.5.3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 |
4.5.4 富氧燃煤机组余热利用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方案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发电技术介绍 |
5.2.1 塔式太阳能热辅助富氧燃煤电站系统 |
5.2.2 耦合机组中太阳参数选取 |
5.3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模型建立 |
5.3.1 塔式太阳能辅助富氧燃煤耦合系统方案设计 |
5.3.2 耦合系统中富氧燃煤发电子系统模型 |
5.3.3 耦合系统中塔式太阳能侧子系统模型 |
5.3.4 耦合系统评价指标 |
5.4 塔式太阳热辅助富氧燃煤发电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 |
5.4.1 太阳能热电转化效率分析 |
5.4.2 抽汽比例极限及太阳能吸纳极限分析 |
5.4.3 方案改进及增设循环烟气分析 |
5.4.4 增设三次循环烟气对耦合系统的影响分析 |
5.4.5 敏感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剩余污泥与蓝藻联合发酵制氢及氢燃料电池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1.2 制氢技术 |
1.2.1 化石原料制氢 |
1.2.2 电解水制氢 |
1.2.3 生物质制氢 |
1.3 厌氧发酵制氢技术 |
1.3.1 厌氧发酵制氢机理 |
1.3.2 厌氧发酵制氢途径 |
1.3.3 厌氧发酵制氢影响因素 |
1.4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现状 |
1.5 蓝藻厌氧发酵制氢现状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产氢菌的分离与富集培养 |
2.2.2 螺旋藻的培养 |
2.3 实验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不同蓝藻预处理方式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热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研究 |
3.2.2 酸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 |
3.2.3 碱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 |
3.2.4 预处理对蓝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研究 |
3.3.2 酸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研究 |
3.3.3 碱预处理对蓝藻产还原糖的影响研究 |
3.3.4 预处理对蓝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剩余污泥与蓝藻联合发酵制氢研究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混合比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2.2 初始pH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2.3 发酵温度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2.4 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 |
4.2.5 脱氢酶活性与生物质发酵产氢体系关系 |
4.2.6 高通量测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混合比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3.2 初始pH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3.3 发酵温度对联合发酵制氢的影响 |
4.3.4 Box-Behnken响应曲面优化结果与分析 |
4.3.5 脱氢酶活性与生物质发酵产氢体系关系 |
4.3.6 发酵底物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氢燃料电池构建及性能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氢燃料电池电化学参数分析 |
5.2.2 氢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氢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分析 |
5.3.2 氢燃料电池极化曲线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6)新型卟啉环为侧基的NSA/DMA共聚物元素标签骨架基本材料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概述 |
1.1.1 前言 |
1.1.2 发展历史 |
1.1.3 ICP-MS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1.1.4 ICP-MS的应用 |
1.2 基于元素标签的ICP-MS技术 |
1.2.1 前言 |
1.2.2 ICP-MS的发展及新应用 |
1.2.3 元素标签 |
1.3 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1 引言 |
1.3.2 Iniferter-引发转移终止剂法自由基聚合 |
1.3.3 NMP-稳定自由基或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4 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1.3.5 OMRP-有机金属配合物控制的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6 RAFT-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
1.4 氨基卟啉 |
1.4.1 引言 |
1.4.2 卟啉的应用 |
1.4.3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1.5 正交实验法 |
1.5.1 前言 |
1.5.2 正交实验法及正交表 |
1.5.3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1.5.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1.6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RAFT聚合方法制备无规共聚物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和分析表征 |
2.1.3 实验原料预处理 |
2.1.4 实验步骤-RAFT聚合方法合成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无规共聚物Poly(DMA-co-NAS)的表征与分析 |
2.2.2 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聚合 |
2.3 总结 |
第三章 卟啉环为侧基的元素标签聚合物骨架材料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与表征分析 |
3.1.3 实验步骤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共聚物Poly (DMA-co-NAS)的FTIR分析 |
3.2.2 共聚物Poly (DMA-co-NAS)的GPC分析 |
3.2.3 共聚物Poly (DMA-co-NAS)的1HNMR分析 |
3.2.4 氨基卟啉接枝无规共聚物Poly (DMA-co-NAS)的的~1HNMR分析~1HNMR analysis of amino (porphyrin-grafted random copolymer Poly(DMA-co-NAS) |
3.3 总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主要研究成果 |
4.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纳米多孔SPE膜电极制备及选择性吸附单环芳香烃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氢能源 |
1.2.1 氢能制取 |
1.2.2 储氢技术研究与进展 |
1.2.3 氢能储存 |
1.3 SPE技术 |
1.3.1 SPE概述及优点 |
1.3.2 SPE应用 |
1.4 铂、镍和Nafion的概述 |
1.4.1 铂的概述 |
1.4.2 镍的概述 |
1.4.3 Nafion的概述 |
1.5 Pt基催化剂 |
1.5.1 单一Pt催化剂 |
1.5.2 Pt二元催化剂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SPE膜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2 制备PtNi催化薄膜 |
2.2.1 制备技术和原理 |
2.2.2 制样过程 |
2.2.3 实验方案与样品编号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循环伏安法(CV) |
2.3.2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与极化曲线的测定 |
2.3.3 电流时间法(i-t) |
2.3.4 环己烯催化加氢测试 |
2.4 成分与微观结构表征 |
2.4.1 XRD |
2.4.2 XPS |
2.4.3 SEM及EDS |
2.4.4 HR-TEM及STEM |
2.4.5 ICP-OES |
第三章PtNi催化剂抑制析氢性能的研究 |
3.1 后处理工艺对抑制析氢性能 |
3.1.1 电化学性能分析 |
3.1.2 正交实验分析 |
3.1.3 稳定性分析 |
3.1.4 成分分析 |
3.2 PtNi催化薄膜的物相组成分析 |
3.3 PtNi催化薄膜的SEM及EDS分析 |
3.3.1 PtNi催化薄膜的SEM分析 |
3.3.2 PtNi催化薄膜的EDS分析 |
3.4 PtNi催化薄膜表面颗粒结构探究 |
3.4.1 PtNi催化薄膜的表面颗粒形貌分析 |
3.4.2 PtNi催化薄膜颗粒的元素分布 |
3.4.3 PtNi催化薄膜颗粒结构分析 |
3.5 铂基镍催化薄膜结合能与元素价态的分析 |
3.5.1 原样PtNi催化薄膜表面元素的XPS分析 |
3.5.2 腐蚀样N-3催化薄膜表面元素的XPS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SPE膜电极环己烯加氢测试 |
4.1 SPE膜电极的制备 |
4.2 加氢装置的原理 |
4.3 加氢电位的选择 |
4.4 影响加氢实验的因素 |
4.5 SPE膜电极性能测试 |
4.5.1 CV测试 |
4.5.2 Tafel测试 |
4.5.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5.4 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晶面指数对加氢性能影响的初探 |
5.1 后处理工艺对加氢性能的影响 |
5.1.1 后处理条件 |
5.1.2 有效腐蚀 |
5.2 电子结构对加氢性能的改变 |
5.2.1 表面化学态的影响 |
5.2.2 活性位点的影响 |
5.3 高晶面指数对加氢过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多孔泡沫陶瓷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转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1.3 生物质气化技术 |
1.3.1 生物质气化原理 |
1.3.2 生物质气化技术分类 |
1.3.3 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 |
1.4 生物质气化焦油 |
1.4.1 焦油的特点 |
1.4.2 焦油的危害 |
1.4.3 焦油脱除方法 |
1.5 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裂解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焦油催化裂解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焦油催化裂解研究现状 |
1.6 多孔泡沫陶瓷概述 |
1.6.1 多孔泡沫陶瓷的特点及制备方法 |
1.6.2 多孔泡沫陶瓷的应用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
2.1.1 生物质焦油模化物的选择 |
2.1.2 苯酚作为生物质焦油模化物的研究现状 |
2.1.3 实验材料 |
2.1.4 实验设备仪器 |
2.2 催化裂解实验平台 |
2.3 催化剂载体 |
2.3.1 催化剂载体的作用 |
2.3.2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2.3.3 催化剂载体的种类 |
2.4 SiC多孔泡沫陶瓷简介 |
2.4.1 SiC材料基本性质 |
2.4.2 SiC多孔泡沫陶瓷特性 |
2.4.3 SiC多孔泡沫陶瓷研究现状 |
2.4.4 SiC多孔泡沫陶瓷SEM表征 |
2.5 催化剂的选择与制备 |
2.5.1 催化剂的选择 |
2.5.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5.3 SiC多孔泡沫陶瓷载体的预处理 |
2.5.4 SiC多孔泡沫陶瓷负载Ni催化剂的制备 |
2.5.5 催化剂负载量 |
2.6 催化裂解实验主要衡量指标 |
2.6.1 苯酚转化率 |
2.6.2 催化裂解气体产率 |
2.6.3 气体占比 |
2.6.4 气体热值 |
2.7 实验步骤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正交实验法 |
3.2 正交实验设计 |
3.3 苯酚催化裂解反应 |
3.4 正交实验结果 |
3.5 不同反应条件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3.5.1 反应温度(T_f)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3.5.2 水碳比(S/C)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3.5.3 催化剂负载量(E)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3.6 不同反应条件对H_2产率的影响 |
3.6.1 反应温度(T_f)对H_2产率的影响 |
3.6.2 水碳比(S/C)对H_2产率的影响 |
3.6.3 催化剂负载量(E)对H_2产率的影响 |
3.7 不同反应条件对H_2占比的影响 |
3.7.1 反应温度(T_f)对H_2占比的影响 |
3.7.2 水碳比(S/C)对H_2占比的影响 |
3.7.3 催化剂负载量(E)对H_2占比的影响 |
3.8 不同反应条件对CO占比的影响 |
3.8.1 反应温度(T_f)对CO占比的影响 |
3.8.2 水碳比(S/C)对CO占比的影响 |
3.8.3 催化剂负载量(E)对CO占比的影响 |
3.9 不同反应条件对CH_4占比的影响 |
3.9.1 反应温度(T_f)对CH_4占比的影响 |
3.9.2 水碳比(S/C)对CH_4占比的影响 |
3.9.3 催化剂负载量(E)对CH_4占比的影响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催化裂解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催化剂焙烧 |
4.1.1 催化剂热分解反应 |
4.1.2 催化剂固相反应 |
4.1.3 催化剂晶型变化 |
4.1.4 催化剂再结晶 |
4.1.5 催化剂烧结 |
4.2 正交实验设计 |
4.3 正交实验结果 |
4.4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4.4.1 催化剂焙烧时间(t)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4.4.2 催化剂焙烧温度(T_b)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4.4.3 负载体孔隙密度(N)对苯酚转化率的影响 |
4.5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H_2产率的影响 |
4.5.1 催化剂焙烧时间(t)对H_2产率的影响 |
4.5.2 催化剂焙烧温度(T_b)对H_2产率的影响 |
4.5.3 负载体孔隙密度(N)对H_2产率的影响 |
4.6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H_2占比的影响 |
4.6.1 催化剂焙烧时间(t)对H_2占比的影响 |
4.6.2 催化剂焙烧温度(T_b)对H_2占比的影响 |
4.6.3 负载体孔隙密度(N)对H_2占比的影响 |
4.7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CO占比的影响 |
4.7.1 催化剂焙烧时间(t)对CO占比的影响 |
4.7.2 催化剂焙烧温度(T_b)对CO占比的影响 |
4.7.3 负载体孔隙密度(N)对CO占比的影响 |
4.8 不同催化剂制备条件对CH_4占比的影响 |
4.9 催化剂SEM表征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制取甲烷的最佳反应温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反应物准备与实验仪器选择 |
1.1反应物的准备 |
1.2实验条件及热源的选择 |
1.2.1最佳反应温度推测 |
1.2.2高温热电偶传感器校验 |
1.2.3酒精灯加热强度讨论 |
1.3实验仪器与装置 |
2实验步骤和现象 |
2.1排除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铝箔与氢氧化钠反应 |
2.2甲烷制备反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探究 |
2.3甲烷制备反应气体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探究 |
3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实验结果 |
3.2甲烷制备实验副反应产物的影响 |
3.3实验结论 |
(10)降糖通脉颗粒药学研究及鬼箭羽质控标准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的病机研究进展 |
1.1 西医 |
1.2 中医 |
2 糖尿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2.1 化药 |
2.2 中药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降糖通脉”处方 |
1 处方来源 |
2 组方的合理性分析 |
3 临床应用背景 |
3.1 临床研究资料 |
3.2 结果分析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降糖通脉颗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制备工艺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丹皮酚提取工艺优化 |
2.2 饮片水提取工艺优化 |
2.3 水提液的精制工艺优化 |
2.4 成型工艺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丹皮酚提取 |
3.2 水提取工艺 |
3.4 精制工艺 |
3.5 成型工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降糖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鉴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蛭的鉴别 |
2.2 知母的鉴别 |
2.3 玄参的鉴别 |
2.4 菟丝子的鉴别 |
2.5 黄芪的鉴别 |
2.6 牡丹皮的鉴别 |
2.7 大黄的鉴别 |
2.8 泽泻的鉴别 |
2.9 生地的鉴别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水蛭的鉴别 |
3.2 知母的鉴别 |
3.3 玄参的鉴别 |
3.4 菟丝子的鉴别 |
3.5 黄芪的鉴别 |
3.6 牡丹皮的鉴别 |
3.7 大黄的鉴别 |
3.8 泽泻的鉴别 |
3.9 生地的鉴别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芒果苷的含量测定 |
2.2 金丝桃苷含量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芒果苷含量测定 |
3.2 金丝桃苷含量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检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分 |
2.2 装量差异 |
2.3 粒度 |
2.4 溶化性 |
2.5 砷盐和重金属检查 |
2.6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及限度检查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颗粒剂检查 |
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药鬼箭羽质控标准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切片显微鉴别 |
2.2 粉末显微特征 |
2.3 水分、浸出物和灰分测定 |
2.4 薄层鉴别 |
2.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
2.6 柚皮素的HPLC含量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显微鉴别 |
3.2 水分测定 |
3.3 浸出物测定 |
3.4 灰分测定 |
3.5 薄层鉴别 |
3.6 总黄酮含量测定 |
3.7 柚皮素含量测定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富油煤热解提油基础特性及煤焦油净化机理研究[D]. 高浩.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研究[D]. 贺自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木香炮制前后成分变化及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研究[D]. 马亚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富氧燃煤机组多因素参数优化及与塔式太阳能耦合特性研究[D]. 张智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5]剩余污泥与蓝藻联合发酵制氢及氢燃料电池构建[D]. 朱宏达. 厦门理工学院, 2020(01)
- [6]新型卟啉环为侧基的NSA/DMA共聚物元素标签骨架基本材料的合成研究[D]. 付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纳米多孔SPE膜电极制备及选择性吸附单环芳香烃的调控研究[D]. 赵艳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多孔泡沫陶瓷对生物质气化焦油裂解转化的影响研究[D]. 张丹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7(07)
- [9]制取甲烷的最佳反应温度探究[J]. 阙荣辉,李嵚,吴凤兮,熊言林. 化学教学, 2015(11)
- [10]降糖通脉颗粒药学研究及鬼箭羽质控标准的建立[D]. 李明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