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保存越冬化肥如何防止失效(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中[1](2021)在《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文中研究表明粪秽既是农业系统中的生产资料,也是卫生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不洁之物,粪秽处理由此兼具生产与卫生的双重面相。过往对粪秽处理问题的研究或是从肥料的角度给予关注,或是从污物的层面进行讨论,尚未见到将生产与卫生结合起来的系统考察。此外,对积肥用粪问题的分析较少措意于集体化时期;粪秽清洁的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城市,未对农村的同一问题进行探讨,无形之中造成研究主题的残缺。有鉴于此,本文试将生产与卫生两种面相结合起来,梳理1912-1965年间山西省农村地区积肥用粪与卫生清洁的变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生产与卫生、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以人畜粪便为主体的农家肥料虽是近代山西农村社会的主要肥源,但在家户、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构成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民国政府和知识分子为改善民族形象、保障国民健康,逐步在农村开展清洁工作,不过其努力受到农民观念、时间、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始终效果不彰。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和清洁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即见萌芽。1949年后在化肥生产能力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中共不断强调农家肥料的重要性,对肥料的积、沤、运、施等环节加以严密组织,有力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共巧妙地使清洁运动共享着肥料工作的意义轨道和组织资源,并对双方在对象范围、工作时间与处理方法上的矛盾进行调适,使农村粪秽处理呈现出“卫生与生产相结合,卫生为生产服务”的特点,从而在总体上实现了农村积肥用粪与环境卫生的同向发展。然而,历史的实践是曲折的,当生产与卫生工作相互脱离甚至违背现实时,粪秽处理亦随即出现偏差,因此集体化时期农村粪秽处理工作在整体进步态势中仍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失衡特征。在高度组织化的肥料工作与清洁运动中,现代性的技术规范和价值观念逐步得到推广,老农、技术干部、劳动和卫生模范等群体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种社会变革的实现不仅有赖于现代和传统的互相连接,也立足于中共的意义构建与持续实践,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由此而空前密切起来。
张丽[2](2021)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国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措施。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贫困、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演变的推动者,其保护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方向,因此对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紧迫诉求。本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草海与周边社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文本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草海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三个阶段的保护历程,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保护策略。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构建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草海保护策略的演变特征,归纳了草海保护的经验,提出以实现草海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保护策略。首先,文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史的梳理总结出草海的保护策略在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年)是抢救式的保护策略,抑制社区发展;在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年)是“以发展促保护”的策略,探索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加强草海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严格管控阶段(2015年至今)是“以严治守生态”的策略,对草海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境治理,禁止旅游。其次,对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发现,草海保护策略存在两种演变过程:(1)“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过程。各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社区参与保护”寻求各自的利益,草海保护区管理处为该阶段的关键行动者,各行动者在关键行动者的利益征召下完成动员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动者网络,随着行动者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后期产生了新的强制通行点,即“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策略逐渐失效。(2)“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过程。关键行动者转变为政府,征召方式转变为以政策征召为主,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组织等行动者利益受损,网络存在诸多异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保护经验:(1)关键行动者通过利益征召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核心需求,能有效缓解草海保护区的人地矛盾;(2)若社区参与保护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不需要对草海投入维护成本就可以利用其景观价值带来益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3)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话语权不平等,会削弱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动力,容易产生异议影响网络稳定。通过对草海保护策略的研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要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现状谈保护。要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协调好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权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以全局观、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对非人类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平衡各人类行动者参与保护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广泛采纳各方行动者的保护意见;以多元化的征召方式维系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稳定。
李欣[3](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之一。长久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因为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资源。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压力日趋增大,传统的过量投入化肥农药来追求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2016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宏观层面上首次提出了耕地休耕这个概念,开展耕地轮作、休耕等相关探索。自此,我国在部分省份逐步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近年来,土地硬化、酸化以及土地肥力的退化日益严重,导致黑龙江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质量逐渐下降,为耕地资源的永续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2018年在现有休耕试点区域基础上新增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休耕试点。因此,黑龙江省实施水稻休耕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休耕制度生成生态溢价已经是不争的客观现实。休耕生态溢价是这一制度的最大制度红利,通过政府实行休耕行动计划,整合政策资源形成集中的休耕活动投入,其生态溢价成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能够转化为经济剩余。本文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供求均衡发展等理论,阐述了生态溢价决定因素、生成条件以及机理,指出生态溢价是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均衡)状态溢出的生态价值,提出了休耕生态溢价需要设计核算体系以及核算方法,确保生态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匹配关系。其次,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不仅是人与大自然之间冲突缓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休耕生态溢价作为一种博弈结果,显示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户和市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水稻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影响与作用。引入贯序均衡分析框架,展现了水稻休耕制度生态溢价可能出现的完美均衡、适度均衡和持久均衡三种情形。正视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是一种不确定性结果的利益博弈,进入充分的博弈策略空间,考察政府休耕政策激励的公平性与休耕者可靠忠诚的策略博弈行为选择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讨论水稻休耕生态溢价激励结构的制度设计以及路径实现、选择和优化。引导利益主体充分博弈是促进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生成的有效路径。再次,为进一步了解休耕现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针对土地肥力、农户经济收益、休耕意愿的收购价格等五个方面,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对样本进行休耕政策效果实证分析。用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国家和地区利益主体博弈实现休耕生态溢价路径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依靠市场化实行水稻休耕的五常市北大仓水稻科技有限公司,估算了其水稻休耕生态溢价以及分析了市场化实现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了深化休耕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生态溢价的对策与建议,即水稻休耕制度实施要注意差异化、政策经济补偿要公开透明化、让农民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博弈主体,把休耕产生生态溢价活动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等等。土地休耕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产能的有效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稻休耕制度为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和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农民增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庞福强[4](2020)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3项关键绿色配套技术的SWOT分析 ——以秦皇岛嘉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迅猛发展,也产生许多问题在影响其健康发展,生产者为了追求可观的经济效益,过度消耗水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造成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更严重阻碍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高消耗、高投入、过度开发的粗放生产管理方式,向发展高质量的绿色蔬菜方向转变,高效绿色配套技术是蔬菜绿色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促使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绿色配套技术的广泛推广与高效持续应用,推动设施蔬菜产业迈向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战略性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秦皇岛嘉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面向省内外设施蔬菜绿色发展,以河北省农业厅发布的《河北省蔬菜发展十大技术》(冀农业特发﹝2017﹞20号)文件为依据,选择了水肥一体化绿色配套技术、塑料棚膜覆盖绿色配套技术、黄板诱杀绿色配套技术3项关键绿色发展配套技术作为调研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对3项绿色配套技术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各因素组合分析,科学绘制了发展矩阵,提出科学决策,为先进绿色配套技术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设施蔬菜产业走上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增产增收的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主要结果如下:(1)水肥一体化技术提质增效等优势明显,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其存在设备故障频率高、肥料要求严、管理技术要求强、投入成本大等劣势,更面临国产设备及配套产品质量差、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农户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农户应用动力不足等挑战,这些都严重阻碍其广泛推广与持续高效应用。因此最后提出了优化水肥一体化绿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及建议:加强基地示范,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面升级;拓宽技术培训,助力水肥一体化技术持续发展;加深科学研究,支撑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应用;增强资金扶持,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广泛推广;改革用水价格,增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动力。(2)塑料棚膜覆盖技术较其他透明覆盖材料价格、性能、增产增收等优势明显,而且我国棚膜行业的发展迅猛,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但其存在性能不稳定、性能有效期短、功能与寿命不同步等劣势,更面临着高端功能性棚膜普及率低、农户缺乏科学应用技能、生产工艺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行业及市场混乱等挑战,这些都严重阻碍其广泛推广与持续高效应用。因此最后提出了优化塑料棚膜绿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提高棚膜行业门槛;深化技艺创新与研发;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增强资金扶持力度。(3)黄板诱杀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经济、实用、环保等优势明显,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政策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其以预防为主,难以控制大规模爆发虫害、防治比较被动,效果不稳定等劣势明显,更面临着虫害情况变化复杂、农户思想意识落后、应用不科学、农户积极性不高、推广模式缺乏创新、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挑战,这些都严重阻碍其广泛推广与持续高效应用。因此最后提出了优化黄板诱杀绿色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扩大技术示范规模;强化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加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研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黄延龙[5](2020)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我国一直倡导发展具有生态特质的农业产品,自2004年以来连续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领域“生态产品”提出了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完全契合大生态发展理念,兼顾农村经济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全面把“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上日程,从空间布局上根本性地增加山水林田湖草这些农业生态产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固始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生态魅力名县以及在建的国家生态县,农业生态与环境优越性可见一斑。笔者为此选取固始县作为“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研究对象,开展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试图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首先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筛选,萃取出国内与国外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和各自观点方法的创新之处,再借鉴其中的精要部分和可贵经验。其次,从本文研究的主体——农业生态产品出发,向全网数据库发散概念关键信息,追寻相关粘连理论以获取相关理论支撑,在参照整理后的理论基础之上对本文核心概念“农业生态产品”进行梳理、辨析、赋义和分类。再次,通过对固始县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和现行做法与成效分析,完成本文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现状的整体把握,并进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还引入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为后文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和展望未来开拓国际视角。通过研究发现: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农户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户缺乏生产要素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创新金融支农方式等对策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首次以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二是,尝试对“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评判标准并进一步探析、丰富了农业生态产品的内涵。三是,尝试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于婷婷[6](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李海涛[7](2019)在《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旱灾呈现进一步加剧趋势,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受旱灾影响严重,但当前阶段抗旱减灾体系总体上仍较为滞后。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旱灾风险管理新理念、新思路已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本文立足旱灾风险调控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紧跟风险管理与群决策理论方法的研究前沿,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案例实证的思路开展研究。提出多主体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构建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进而针对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中的一般性问题,建立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不确定混合信息以及不确定随机动态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选取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典型问题实证分析,形成方法应用模式。研究成果对揭示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不确定性并构建量化分析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对丰富和发展群决策理论方法体系具有推动作用,对政府科学调控和综合应对旱灾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分析旱灾风险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指出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复杂性是旱灾风险调控面临的决策环境;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理念,提出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开展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一是反映旱灾风险系统内在本质的随机性等不确定性;二是反映由于人类认识不足、信息缺失或知识缺乏而导致群决策信息不确定性;三是反映群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2)融合随机模拟与滤波分析方法,提出了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指出传统群决策方法大多须对专家赋权实现群决策信息集结,但赋权方法存在主观性大、无统一衡量标准等问题;分析了群决策信息的差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基于群决策信息包含主观成分与客观成分、客观成分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假设,融合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与EMD方法优势设计MC-EMD算法,实现群决策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与集结,提高群决策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运用大数定律讨论了方法的收敛性与物理意义;结合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3)提出了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为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情形,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梳理了现有的语言评估标度,设计了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规则;为充分利用群决策信息,基于LHA(Linguistic Hybrid Averaging)算子、数值覆盖与灰信息表征方法、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分别构建了不确定语言群决策信息融合的LHA法、三参数区间灰数法与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法;应用示例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均可行有效,可为旱灾风险调控多领域专家方案论证提供支持。(4)提出了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呈现多元不确定表征方式混合特征,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设计了基于社会调查的混合决策信息采集办法,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偏好信息表征方式,提出了一致化为归一化效用值的转换方法;基于云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思想,提出了不确定混合群决策信息的正态云融合方法,以弥补随机抽样决策信息不完全、信息处理中决策信息丢失以及多次决策结论非一致等不足;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可为面向公众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方案决策提供支持。(5)提出了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旱灾风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与决策者心理行为复杂性,根据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构建了基于参照点依赖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提出了该类群决策问题的一般框架;依据TRP(Tri-reference Point)基本思想,提出将群体理想点、预期点和临界点设置为风险型群决策参照点,综合利用了累积前景理论、Markov链以及Orness测度等理论优势,提出了风险型动态群决策信息融合方法;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为旱灾风险调控方案的多阶段动态群决策提供支持。(6)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构建了多元截面数据灰色变化率关联分析模型,识别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针对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防控与化解农业旱灾风险中的突出问题,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的区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群决策信息采集的评价问卷与调研提纲,分别以陕州区和滑县为例,运用本文理论成果解决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问题,形成方法应用模式,可为一般区域政府决策部门提高旱灾风险调控效率、增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水平提供支持。
孙正[8](2018)在《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文中指出作为果品生产大国,我国的果树品种丰富且种植面积广阔,其果品总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进行,越来越多的果园征地补偿行为和果园投资行为都需要依赖于果园价值评估作为核心决策依据。然而,近年来我国由于征地补偿引发的经济纠纷以及各果品生产基地引资不畅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对滞后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本文对果园价值评估这一跨学科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果园投资建设、征地补偿、资产核算等目的下的果园价值评估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工具。本文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为基础,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当前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难点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对河北省核心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在内的一整套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并通过案例实证对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改进的空间与发展方向。通过大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将果树作为生物资产或经济林资产进行评估研究,而很少将果园作为独立且具有综合性生产功能的农业资产组合进行价值评估研究。且国内各类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多以各国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为依据。其中,我国会计准则倾向于从成本角度对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核算,而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则倾向于从收益的角度来对经济林资产价值进行评估。2、通过对我国当前具有果园价值评估经验的资产评估师访谈调查发现,突破传统的生物资产评估和经济林资产评估,将果园作为一项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是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资产评估师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理解缺乏一致性,以及对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形成与发展规律认识不全面,是导致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对当前我国现代化果园这一独特资产的价值规律和价值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是解决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诸多问题的唯一路径。3、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发现,各个产区的果园种植规模、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程度差异明显。各产区的果园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对接形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进步。现代化程度越高的果园,除果树之外的各类资产构成比例、价值贡献和重要性越高;果园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市场对接方式越多样化;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产业链整合程度越紧密。调查结果充分显示,若将果树价值等同于果园这一综合性整体资产的价值已经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构建出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全面性、收益价值多样性和市场价值公允性的评估方法,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果树种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4、在果园资产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成本法与现代化果园构建方式相结合,本着通过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能够体现出果园整体资产价值且反映实际生产能力的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一方面,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涵盖了现代化果园的全部资产内容,能够通过成本加和的方式表述出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的果园整体资产价值。另一方面,本文结合各类果园资产的价值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果园资产价值评估的思路与方法,保证了其评估结果能够对果园资产有效性和各类资产匹配程度做出合理反映。5、在果园收益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收益法与现代化果园收益方式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果树生命周期与果园经济价值实现规律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该模型中的各核心参数逐一进行了分析,灵活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针对各个核心参数的预测思路与取值方法。在果品产量预测方面,本文从果树生命周期过程中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的生产能力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果树周干指标为预测依据的果品产量预测方法,进而提高了果品产量预测的便利性和科学性。在折现率取值方面,本文以被评估果园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实际抗风险能力为依据,构建了全面的果园经营风险报酬率的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折现率取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6、在果园市场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市场法与现代化果园市场交易类型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果园交易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一方面,对如何筛选具有可比性的参照果园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果园自身因素和果园交易特殊性四个方面,为被评估果园和参照果园之间的对比与量化调整提供可靠的标准、尺度和取值方法。7、通过实际应用,本文对三种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市场法模型由于受到应用前提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实践检验。成本法模型体现了被评估果园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初建不久且实物资产占比较高的果园价值评估中体现了较好的适用性。收益法模型因为能够反映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心理,其评估思路和评估结果都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总的来说,三种评估模型的应用不仅取决于被评估果园所处的经营方式、自然环境、组织形式、生产技术和资料信息充分度等外部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评估机构和评估自身的相关经验与能力水平。最终,本文构建的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构成了一套具有相互验证关系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在搭配应用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更具公允性的评估结果。
冯杰[9](2018)在《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疫病是导致养羊业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养羊业存在疫病隐患及威胁、找出其流行传播途径,为兽医防疫部门实施源头控制、精准有效免疫提供依据和措施,这对推动高原山地种草养羊产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防止动物疫病所致公共卫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采用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方法,对贵州规模养羊场山羊小反刍兽疫、口蹄疫、蓝舌病、羔羊口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等疫病进行抽样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0.66%(115/227只份)、蓝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38.69%(53/137只份)、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49.44%(133/269只份)、亚洲I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7.47%(47/269只份)、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77只份)、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平均阳性率0%(0/155只份)、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15.91%(67/421只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23.28%(98/421只份)、山羊痘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57.62%(189/328)、布鲁氏杆菌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0%(0/4只份)、弓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75.00%(3/4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病原平均阳性率50.00%(4/8只份)、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平均阳性率28.57%(2/7只份)、蓝舌病病原平均阳性率14.82%(4/27只份)、魏氏梭菌病原阳性率100.00%(1/1只份)、附红细胞体病原阳性率100.00%(2/2只份)。病原学检测结果说明贵州山羊存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魏氏梭菌、支原体、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由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可判定贵州省山羊产业存在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等疫病威胁。因此,在深入做好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防控基础上,将小反刍兽疫、蓝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山羊痘作为贵州山羊重点防制疫病净化目标,制定免疫程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全面推进程序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以规模养羊场或以乡镇为单位,推行疫病净化工作,逐只进行病原检测,清除带毒、带病羊只,进而减少养羊业的养殖风险。
王振[10](2018)在《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文中认为食物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永恒的话题,食物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人类,人类以食物为生存来源,食物又成为人类的研究对象。食物的数量保障和质量获得是食物研究的两大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侧重。在现代中国,食物数量安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食物的质量安全与营养保障成为当下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之一。本研究从食物质量安全困境和治理现状出发,聚焦食物的科学指标安全和消费者对食物安全产生信任危机这一核心矛盾,从社会信任缺失、食物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物安全谣言肆意等多元视角分析当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食物不安全”心理以及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危机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消费者基于食物安全自我保护而自发组织的替代性食物市场,进而落脚到位于B市的食物生产—消费共同体环境中,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为主要调查手段,结合结构化调查问卷收集一手资料,研究食物安全保障过程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研究者和志愿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和态度等影响因素。初步研究发现,在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生产者、消费者与中介组织形成了事实上的信任共同体,生产者、消费者基于“安全食物”交换为原始出发点,以熟人关系为基本纽带,形成了紧密的信任关系。而此间的中介组织承担着信任中介的功能,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双向筛选的机制,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利益化为导向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促进食物生产过程的公开化,继而中介组织借助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多层互动,将生产—消费关系进一步拉近,形成了民间食物安全自保的食物产消共同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任共同体内,生产者、消费者和承担信任中介功能的中间组织在理念认同、消费者教育、农业多功能性等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一致性特征,生产者对安全食物生产的追求与消费者基于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形成的关系逐渐强化。考察食物产消互动下的信任共同体这一关系下的信任度较强,但忠诚度相对较弱,而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任共同体内部的食物品质与一般食物市场上的品质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生产者追求资本化和工业化农业的冲动感始终存在,且在技术变革的环境中逐渐出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脱离“面对面”互动的倾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信任共同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在基于食物安全追求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也在品质“下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情况下出现松动的迹象,部分生产者对食物生产全程的把控能力下降,消费者对生产者和食物安全的信任程度也可能出现松动,即基于食物安全形成的熟人关系,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消互动的紧密程度下降,双方的信任关系步入瓶颈。最终,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认为信任共同体这一“模式”的小众化只能形成于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更为长远的历史视野来审视食物安全领域的信任问题,终究要回归到更具普遍性的制度信任层面。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质量安全保障提出几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从食物生产环节采取安全的生产方式,注重从源头上把控食物的质量安全,尤其注重化学农药等可能危及食物安全的药物的使用量。国家需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采取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种养殖进行补贴,同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元价值,改善食物生产的农业环境。第二,普及法律与普及科学素养相结合,且重视后者工作,建立健全消费者教育的普遍性制度。国家在食物安全这一具有公共安全属性的领域,针对公众开展全民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农业和食物的认知水平。同时,健全国家和各级地方层次的专家资源库,提升科学社群的权威性。第三,从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健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水平,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第四,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政策容纳民间食物安全自保机构或组织,从健全制度的角度将民间食物安全保障行动正规化、合法化。第五,针对小规模农户设定专门的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从政府的角度打破小农户进入食物市场的“双重排斥”。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以及伦理学角度等学科出发,借助信任这一相对小众但至关重要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食物安全领域出现的消费者信任度低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注重从微观层面观察当前产消关系的分裂与弥合,透过食物生产与消费形成的信任共同体,研究消费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的过程节点和信任获得的基本要素,在研究中将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纳入考察范畴,形成多元主体下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研究。同时,本研究将回归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食物安全治理,以小观大,尝试探究更大范围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关系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为切入点,指向社会信任重建这一更大视野。
二、农户保存越冬化肥如何防止失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户保存越冬化肥如何防止失效(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史料、概念与方法 |
第一章 民国农村粪秽处理的不同面相 |
第一节 生产传统中的积肥用粪 |
第二节 卫生改良中的污秽病源 |
第三节 粪秽处理的区域不平衡性 |
小结 |
第二章 中共治理下的肥料工作 |
第一节 农肥的收集制造 |
一、积肥 |
二、造肥 |
三、投肥 |
第二节 农肥的空间移动 |
一、由城到乡 |
二、拾粪活动 |
三、由村到田 |
第三节 农肥的施用技术 |
一、农肥施用技术的发展 |
二、农肥施用技术的推广 |
小结 |
第三章 中共治理下的清洁运动 |
第一节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1937-1953) |
一、科学与革命的纠缠 |
二、卫生与生产的结合 |
第二节 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初期(1953-1960) |
一、“卫生与生产相结合”的变形 |
二、除害灭病的政治加速度 |
第三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1960-1965) |
一、回归中的“变” |
二、发展中的“不变” |
小结 |
结语 |
附录:山西省有关农家肥料的谚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与保护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
3.3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草海30 年保护史 |
4.1 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 年) |
4.2 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 年) |
4.3 严格管控阶段(2015 年-至今) |
4.4 草海3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1 “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2 “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3 网络演变的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优化草海保护策略 |
6.1 社区参与保护制度的策略设计 |
6.2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6.3 政府积极调度各方资源配合保护工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拟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休耕制度 |
2.1.2 经济补偿 |
2.1.3 生态溢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供求均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现状及效果分析 |
3.1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现状 |
3.2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政策效果分析 |
3.2.1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构建 |
3.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1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1.1 生态溢价的决定性因素 |
4.1.2 生态溢价的生成条件 |
4.2 生态溢价的生成机理分析 |
4.2.1 市场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2 生态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2.3 再生产视角下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3 生态溢价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1 生态资本账户与休耕负债表 |
4.3.2 生态溢价的收益来源和成本追加 |
4.3.3 基于市场供求平衡关系下的生态溢价成本收益对应关系 |
4.4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分析 |
4.4.1 黑龙江省水稻供给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2 黑龙江省水稻需求侧生态溢价分析 |
4.4.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分析 |
5.1 利益主体博弈的基础理论 |
5.1.1 局中人的博弈策略 |
5.1.2 效用函数优化原理 |
5.1.3 结果不确定性应对的主观概率分布 |
5.2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均衡的路径情景分析 |
5.2.1 序贯均衡在休耕制度生态溢价路径选择中的政策涵义 |
5.2.2 完美均衡路径情景 |
5.2.3 适度均衡路径情景 |
5.2.4 持久均衡路径情景 |
5.3 利益主体策略型博弈优化路径的合作选择 |
5.3.1 国家主导的激励兼容规则制定 |
5.3.2 市场选择的委托人知情化机制设计 |
5.3.3 利益主体温和的讨价还价 |
5.4 诸多利益主体博弈释放生态溢价的激励机制优化 |
5.5 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分析 |
5.5.1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实现 |
5.5.2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选择 |
5.5.3 利益主体博弈促进生态溢价生成的路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休耕生态溢价实现路径的借鉴与启示 |
6.1 国内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1 生态脆弱区强制性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2 粮食主产区自觉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3 一般地区市场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1.4 中国台湾地区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 国外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6.2.1 吸收法治化 |
6.2.2 引入利益补偿激励化 |
6.2.3 强化市场识别机制化 |
6.3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启示 |
6.3.1 确定激励政策与技术支持互动的实现路径 |
6.3.2 选择合理休耕规模的实现路径 |
6.3.3 引导试点地区农户参与的实现路径 |
6.3.4 寻求经济补偿为激励的实现路径 |
6.3.5 强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五常市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案例分析 |
7.1 案例研究的对象选择 |
7.2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实现路径 |
7.2.1 设计分享机制保障实现生态溢价 |
7.2.2 突出过程补偿释放生态溢价 |
7.2.3 显示识别功能显现生态溢价 |
7.2.4 强化市场化交易增值生成生态溢价 |
7.3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估算 |
7.3.1 基于高端价格角度的比较分析 |
7.3.2 基于补偿角度的比较分析 |
7.4 水稻休耕生态溢价的路径优化分析 |
7.4.1 品牌战略支撑的生态溢价路径 |
7.4.2 高端市场交换的生态溢价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水稻休耕实现生态溢价的对策建议 |
8.1 实行差异化休耕制度安排 |
8.1.1 生态脆弱区休耕强调法治化 |
8.1.2 粮食主产区休耕满足粮食安全产能减量化 |
8.1.3 一般地区休耕体现市场驱动化 |
8.2 制定透明公平的经济补偿政策 |
8.2.1 强调政策普惠性 |
8.2.2 体现政策兑现公平性 |
8.3 完善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体系 |
8.3.1 明确休耕生态农产品市场定位 |
8.3.2 确定休耕农产品的生态价值 |
8.3.3 建立生态品牌的可追溯制度 |
8.4 完善以休耕农户为利益主体的配套机制 |
8.4.1 规范休耕土地流转 |
8.4.2 完善休耕政策法规设计 |
8.4.3 保障休耕技术的支持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黑龙江省水稻休耕行为的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3项关键绿色配套技术的SWOT分析 ——以秦皇岛嘉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
1.1.2 蔬菜产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3 高效绿色配套技术是蔬菜绿色发展的保障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绿色配套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绿色配套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SWOT分析法概述 |
1.4.1 SWOT分析法的概念 |
1.4.2 SWOT分析法的优、劣势 |
1.4.3 SWOT分析法来源及应用领域 |
1.4.5 SWOT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肥一体化绿色配套技术的调研与SWOT分析 |
2.1 调研内容与目的 |
2.2 调研对象与方法 |
2.3 调研结果 |
2.3.1 基本情况 |
2.3.2 问卷调研结果 |
2.3.3 访谈调研结果 |
2.4 SWOT分析 |
2.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
2.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
2.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
2.4.4 Threats(挑战)分析 |
2.5 绘制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
2.5.1 SWOT发展矩阵 |
2.5.2 战略选择 |
2.6 对策及建议 |
2.6.1 加强基地示范,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面升级 |
2.6.2 拓宽技术培训,助力水肥一体化技术持续发展 |
2.6.3 加深科学研究,支撑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应用 |
2.6.4 增强资金扶持,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广泛推广 |
2.6.5 改革用水价格,增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动力 |
第三章 塑料棚膜覆盖绿色配套技术的调研与SWOT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目的 |
3.2 调研对象与方法 |
3.3 调研结果 |
3.3.1 基本应用情况 |
3.3.2 问卷调研结果 |
3.3.3 访谈调研结果 |
3.4 SWOT分析 |
3.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
3.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
3.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
3.4.4 Threats(挑战)分析 |
3.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
3.5.1 SWOT发展矩阵 |
3.5.2 战略选择 |
3.6 对策及建议 |
3.6.1 提高棚膜行业门槛 |
3.6.2 深化技艺创新与研发 |
3.6.3 加强技术推广培训 |
3.6.4 增强资金扶持力度 |
第四章 黄板诱杀绿色配套技术的调研与SWOT分析 |
4.1 调研内容及目的 |
4.2 调研对象与方法 |
4.3 调研结果 |
4.3.1 基本应用情况 |
4.3.2 问卷调研结果 |
4.3.3 访谈调研结果 |
4.4 SWOT分析 |
4.4.1 Strengths(优势)分析 |
4.4.2 Weaknesses(劣势)分析 |
4.4.3 Opportunities(机遇)分析 |
4.4.4 Threats(挑战)分析 |
4.5 SWOT发展矩阵及战略选择 |
4.5.1 SWOT发展矩阵 |
4.5.2 战略选择 |
4.6 对策及建议 |
4.6.1 扩大技术示范规模 |
4.6.2 强化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 |
4.6.3 加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研究 |
4.6.4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5)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可能的创新点 |
二、农业生态产品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生态产品 |
2.生态农产品 |
3.农业生态产品 |
4.农业生态系统 |
(二)理论基础 |
1.生态经济学理论 |
2.发展经济学理论 |
3.农业生态原则 |
4.新发展理念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三、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基础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自然生态基础 |
1.自然环境基础 |
2.生态基础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
1.社会基础 |
2.经济基础 |
3.生态文化基础 |
四、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做法 |
1.强力进行环境保护 |
2.强力发展生态种植业 |
3.强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
4.强力发展生态渔业 |
5.强力发展生态林业 |
6.强力治理环境污染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成效 |
1.环境保护成效比较显着 |
2.生态种植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3.生态畜牧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4.生态渔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5.生态林产品得到较好发展 |
6.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比较显着 |
五、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府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2.农户缺乏农业大生态产品观念和供给保障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带动作用 |
4.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高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面窄且效益低 |
6.农户抗风险能力弱 |
(二)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 |
2.农业生态产品种养难度大且潜在效益不明显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实力较弱且影响力不足 |
4.农业生态产品供给中的生产要素普遍涨价 |
5.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落后 |
6.农户缺乏生产要素 |
六、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及有益启迪 |
(一)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效做法 |
1.依靠大规模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依靠合作社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依靠人工模拟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4.依靠人工改造作物生长环境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5.依靠全自动化生产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二)发达国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有益启迪 |
1.因地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2.因时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3.因需制宜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 |
七、推动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对策措施 |
(一)做好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顶层设计 |
(二)树立农业大生态产品理念并设立发展基金 |
(三)开展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示范运动 |
(四)多方降低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成本 |
(五)改善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方式 |
(六)加强金融支农力度 |
八、结论与展望 |
(一)简短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评述 |
1.2.1 旱灾风险调控相关研究 |
1.2.2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 |
1.2.3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
2.1 旱灾与旱灾风险 |
2.1.1 旱灾 |
2.1.2 旱灾风险 |
2.2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2.1 旱灾风险调控 |
2.2.2 旱灾风险调控决策 |
2.2.3 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3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 |
2.3.1 旱灾风险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 |
2.3.2 群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
2.3.3 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 |
3.1 传统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基本原理 |
3.2.1 方法概述 |
3.2.2 基本原理 |
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基本思想 |
3.3.1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成分分析 |
3.3.2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无序性分析 |
3.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算法设计 |
3.4 数值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4.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4.1.1 决策问题描述 |
4.1.2 语言评估标度及相关概念 |
4.2 决策方法原理 |
4.2.1 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 |
4.2.2 群决策语言信息LHA集结 |
4.2.3 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集结 |
4.2.4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信息集结 |
4.2.5 一般决策过程 |
4.3 应用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5.1 决策问题与信息预处理 |
5.1.1 决策问题描述 |
5.1.2 信息获取与预处理 |
5.2 决策方法原理 |
5.2.1 常用不确定决策信息表征 |
5.2.2 不确定混合信息一致化处理 |
5.2.3 不确定混合信息随机EMD集结 |
5.2.4 不确定混合信息正态云集结 |
5.2.5 一般决策过程 |
5.3 应用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6.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6.1.1 决策问题描述 |
6.1.2 决策方法基础 |
6.2 决策方法原理 |
6.2.1 群决策信息采集规则 |
6.2.2 阶段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3 动态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4 一般决策过程 |
6.3 应用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 |
7.1 河南省农业干旱特点及灾害概况 |
7.2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7.2.1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驱动因子识别原理 |
7.2.2 多元截面数据变化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7.2.3 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结果与成因分析 |
7.3 雨养农业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实证 |
7.3.1 河南省农业保险与雨养农业区概况 |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以陕州区为例 |
7.3.3 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
7.4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实证 |
7.4.1 河南省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现状 |
7.4.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以滑县为例 |
7.4.3 河南省灌区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相关准则依据 |
1.2.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1.2.3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实践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 |
2.1.1 果园 |
2.1.2 果园价值 |
2.1.3 果园价值评估 |
2.2 果园经济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2.2.1 劳动价值理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均衡价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果园价值评估现状调查 |
3.1 基于成本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1.1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1.2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2 基于收益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2.1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2.2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3 基于市场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3.1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3.2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果园价值现状调查 |
4.1 果园资产价值现状 |
4.1.1 果园资产分类 |
4.1.2 果园资产价值特征 |
4.1.3 果园资产价值影响因素 |
4.2 果园收益价值现状 |
4.2.1 果园收益价值分类 |
4.2.2 果园收益价值特征 |
4.2.3 果园收益价值影响因素 |
4.3 果园市场价值现状 |
4.3.1 果园市场价值分类 |
4.3.2 果园市场价值特征 |
4.3.3 果园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 |
5.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 |
5.1.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5.1.2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5.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1 果树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2 园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3 果园设施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4 果园机械设备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5 果园无形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 |
6.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 |
6.1.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6.1.2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6.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1 果园收益期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2 果品产量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3 果品价格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4 副产品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5 果园观光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6 果园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7 果品收益折现率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7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 |
7.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 |
7.1.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7.1.2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7.2 核心参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2.1 可比案例果园的筛选思路与方法 |
7.2.2 各调整系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8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应用与分析 |
8.1 评估背景与案例果园介绍 |
8.1.1 评估案例背景介绍 |
8.1.2 案例果园基本情况介绍 |
8.2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1 成本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2 收益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3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 |
8.3.1 基于成本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3.2 基于收益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4 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的综合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贵州省山羊产业现状及其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
1.1.1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自然资源 |
1.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山羊品种资源 |
1.2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的举措及成就 |
1.2.1 主要举措 |
1.2.2 主要成就 |
1.3 贵州省发展羊产业存在的问题 |
1.3.1 企业带动能力弱 |
1.3.2 肉羊育种目标尚未明确 |
1.3.3 草料供应不平衡,季节草料不足现象十分突出 |
1.3.4 日粮搭配不科学,营养不足现象十分普遍 |
1.3.5 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销售难 |
1.3.6 产业服务方式单一,产业支撑力度不够 |
1.3.7 防疫能力不够,重大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
1.4 当前威胁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 |
1.4.1 小反刍兽疫 |
1.4.2 蓝舌病 |
1.4.3 口蹄疫 |
1.4.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
1.4.5 羊痘 |
1.4.6 羊传染性脓疱病 |
1.4.7 梭菌性疾病 |
1.4.8 羊弓形虫病 |
1.4.9 羊附红细胞体病 |
第二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羊血液样本的采集 |
2.1.1.2 检测试剂 |
2.1.2 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小反刍兽疫血清学检测结果 |
2.2.2 蓝舌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3 口蹄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4 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5 山羊痘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6 弓形体并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2.2.7 布鲁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小反刍兽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2 蓝舌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3 口蹄疫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4 传染性胸膜肺炎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5 山羊痘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6 羊弓形虫病风险分析与讨论 |
2.3.7 布鲁氏杆菌风险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病原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检测结果 |
3.2.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 |
3.2.5 山羊蓝舌病病原检测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2 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梭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羊口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5 山羊蓝舌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病原学检测结论 |
第四章 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防制措施及对策 |
4.1 整体防制措施及对策建议 |
4.1.1 加强组织领导 |
4.1.2 建立种羊和羊只准入制度 |
4.1.3 科学合理使用优质疫苗 |
4.1.4 全面推进程序免疫 |
4.1.5 全面推进免疫效果监测 |
4.1.6 建立动物疫病控制大数据信息平台 |
4.1.7 实施疫病净化行动计划 |
4.2 主要疫病防制技术措施 |
4.2.1 山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2 山羊口蹄疫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3 山羊痘防治措施 |
4.2.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
4.2.5 羔羊口疮的防治技术措施 |
4.2.6 山羊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
4.2.7 养殖场户春季羔羊痢疾防治措施 |
4.2.8 母羊流产的综合防治措施 |
4.2.9 山羊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
4.2.1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
全文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概念与文献评述 |
1.4 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困境的逻辑与表征 |
2.1 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困境 |
2.2 食物生产与消费链条的异化 |
2.3 食物安全:错位的理解认知与谣言盛行 |
2.4 食物安全治理参与主体的多重失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费者食物自保行动与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
3.1 食物安全困境与民间自保行动的兴起 |
3.2 民间食物自保策略: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
3.3 初入田野:农夫市集的观察和消费者群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的过程与特征 |
4.1 农夫市集:制造信任共同体与产消双向筛选 |
4.2 生产者与消费者参与多维度互动 |
4.3 农夫市集信任构建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夫市集:信任共同体的挑战 |
5.1 信任中介组织及食物标签的合法化困境 |
5.2 食物品质“下降”的信任隐患 |
5.3 较高的信任构建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第七章 展望: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治理的政策建议 |
7.1 食物生产过程的去化学化与食物市场的开放化 |
7.2 消费者教育与科学社群权威的重塑 |
7.3 多元主体参与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共治:监管、技术与包容性 |
7.4 对作为个案的农夫市集等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兼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主要知情人方案提纲 |
附录 2: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调查问卷 |
附录 3: 农夫市集农友调查问卷 |
附录 4: 农夫市集志愿者调查问卷 |
附录 5: 35家农场基本情况 |
附录 5: 养殖类PGS农场拜访表清单 |
附录 6: 种植类PGS农场拜访清单 |
个人简介 |
四、农户保存越冬化肥如何防止失效(论文参考文献)
- [1]生产与卫生:民国以来山西省农村粪秽处理问题研究(1912-1965)[D]. 赵泽中. 山西大学, 2021
-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水稻休耕的生态溢价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3项关键绿色配套技术的SWOT分析 ——以秦皇岛嘉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D]. 庞福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5]固始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 黄延龙.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
- [8]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D]. 孙正.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9]贵州省山羊主要疫病调查及防控对策[D]. 冯杰.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10]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D]. 王振.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