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正镶白旗的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乔江[1](2020)在《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草地面积大、类型丰富,是重要的家畜生产和生态安全区域。在长期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下,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处于长期落后状况,草地生态退化得不到有效缓解。家庭牧场是我国北方草地利用的主要经济体。由于历史传承、利益驱动、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超载放牧、草地退化在家庭牧场尺度上成为常态。为了缓解牧场生产经营效率低下,促进农牧民脱贫增收,摆脱恶劣环境的限制,急需通过高效、精准的生产经营模式来替代传统模式,实现草畜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模拟模型的使用是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本文应用畜牧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借鉴澳大利亚ACIAR系列模型StageTWO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经济分析子模型和家畜放牧草畜平衡子模型,自主设计和开发了最优经营方式的规划求解算法。同时,本文于2011~2014年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通过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和牧场控制性对比试验监测数据,依据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和草地生态状况调查结果,将牧户分为实验户和对照户,基于实验户成功经营经验,将家畜生产理论与实际生产经营结合,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自主开发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求解过程引入家畜采食限制因素和采食喜好问题,使用VC++编程,完全底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庭牧场优化生产模型。该模型运行于Windows系统,共有15296行代码,运行模块仅3.5 MBytes,软件无需安装,操作简单。(2)模型通过对草地、家畜、经济、环境和生产管理参数的输入设置,自主进行决策运行,确定最高经济收入时的生产经营方案。该最佳方案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包括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净收益最高时的载畜率、人工草地建植组合,家畜逐月补饲种类和数量,并基于上述优化经营方式分析家庭牧场的经济收支情况,设计出最优经营方案的家畜生产日历和家畜放牧行为。(3)通过在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区的家庭牧场进行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高,适合于不同草地类型家庭牧场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具体优化决策结果包括:①内蒙古地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最适合的载畜率分别是1.2羊单位/公顷/年、1.0羊单位/公顷/年和0.7羊单位/公顷/年。②冷季补饲是家庭牧场主要支出,不同草原类型地区补饲占总支出比例在55%~63%之间,人工草地经营可以显着减少补饲支出,建议鄂温克族自治旗草(?)草原区家庭牧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高产人工草地。③生产优化管理可以显着提高单位家畜净收益,鄂温克族自治旗草甸草原、正镶白旗典型草原和四子王旗荒漠草原模拟值比对照户可分别提高26.6%、39.6%和 98.3%。④牧场优化管理对不同草原区喜食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的高度、密度、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不喜食多年生牧草也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喜食多年生牧草密度和生物量在草甸草原会出现显着下降。⑤根据生产优化模型决策分析,不同草原区推迟产羔时间可以减少补饲支出,提高生产效益。
潘海莉[2](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苗静[3](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薛逵[4](2015)在《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研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中国也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保障了中国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才能保证我国的供水安全和农作物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节水社会,推动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中国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要改变中国的传统农田灌溉模式,更要通过科学的灌溉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文章对中国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刘超建[5](2014)在《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文中提出“国家与移民社会”的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越来越广泛重视。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区域大都涉及到华南、两湖、华北等地区,而相对西北地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乌鲁木齐地区,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晚清民国该区民众来源多区域化,决定了人文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二是边疆移民对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该地区文献资料比较匮乏。由于持续战乱和民间文化意识落后,民间所保留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决定了本研究的难度。尽管如此,我在充分利用传统官方文献及私人着述等地方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又于2010至2013年间对该区域作了多次田野调查,并在此过程中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资料、口述史料以及各县级档案等,作为研究的主要资料支撑。从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水利纠纷和社会内部互动关系、环境与社会秩序三个方面,以历史社会地理的视角,展开了对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总体来看,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料运用上主要以民间资料、档案资料及口述史料为主,成为本研究的资料支撑。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以田野调查为主,以历史社会地理作为研究问题的视角,综合运用了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其它学科方法。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坚持以国家与移民社会互动的关系作为研究主线,将乌鲁木齐地区看作一个整体。既从国家的视野出发,探讨国家政权对移民乡村社会的控制与治理;又从移民社会的角度着眼,进一步揭示出移民社会的自我管理及对国家政策的响应。由此可以体现出“国家与移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多元视野和整体史观。”最后,在研究模式上突破了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研究。本文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研究模式,这样能够使二者之间的垂直互动和平行互动能够得以很好呈现。对以前的研究只“强调中央集权的强大,而认为乡村组织仅起到了中介的作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本地区国家与移民社会关系特征做出了概括。概言之,本文以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作为研究特定时段和区域,对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水利纠纷和社会内部互动关系;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这三个专题作了探究。虽各有侧重,但基本上是围绕国家与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展开不同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初步表明了在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国家通过移植与模拟的方式及国家权力于民间事务有选择性的介入,对移民社会进行控制和治理,最终目的是以此来不断消融边疆与内地之间人文环境多个方面的差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
黄甲辰[6](2013)在《对进一步做好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意见》文中认为文章回顾了锡林郭勒盟2008年以来高产创建项目取得的成效,同时对此项工作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雅[7](2013)在《基于气象数据的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干旱与旱灾己经成为影响面最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旱灾是本牧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它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近50年的旱灾强度、旱灾强度与灾情之间的关系、旱灾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变化趋势是对相关单位的旱灾规律分析和预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抗旱工作主动性、决策性和科学性。本文从旱灾的最基本的因素—气温和降水出发,运用1961—2010年气象数据为基础数据,从锡林郭勒盟牧区不同干旱指数:Pa、K、Z、SPI及PDECI干旱指数中选出与研究区灾情数据吻合度较好的干旱指数。再拟合出SPI干旱指数与旱灾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锡林郭勒盟牧区50年旱灾强度来分析锡林郭勒盟牧区植被类型、地下富水程度、土壤类型与行政区划分别于旱灾强度之间的空间分布耦合度;同时分析旱灾强度频率、趋势、离散度等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15年内的旱灾发生情况;根据旱灾时空分析再对锡林郭勒盟牧区采取防御旱灾措施。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预测模型中最适合与研究区的是预测模型是SPI干旱指数与灾情数据之间的拟合模型。锡林郭勒盟牧区植被类型而言,随着旱灾强度从弱到强,各个植被类型面积比例明显变大并且主要分布在旱灾强度中等区和强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面积占绝大部分面积。森林分布在西乌旗东北部的强区,而沙地植被和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部的旱灾强度强区,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强区。锡林郭盟牧区地下富水程度等级分为5个等级。弱区和中等区占绝大部分面积,极弱区、强区和极强区所占的面积比较少;总体上,随着旱灾强度变化从弱到强,地下富水程度等级从强到弱的顺序变化并且面积比例也逐渐增大。研究区栗钙土面积显着的大与其它土壤类型。棕钙土和栗钙土主要分布在旱灾强度弱区、中等区和强区;而黑钙土和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旱灾强度中等区和强区。大体上,旱灾强度较弱区的土壤类型是栗钙土和棕钙土;而旱灾强度较强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黑钙土和风沙土为主。对于研究区的9个旗县而言,旱灾强度弱到强依次为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锡林郭勒盟牧区各个旗县旱灾发生频率较高,近50年中发生旱灾年数约在25年左右。旱灾发生次数较高的年代是21世纪,较低的年代是70年代和90年代。从旱灾强度的角度看:随着旱灾强度从弱到强的变化,锡林郭勒盟各个旗县旱灾发生年数从多变少。锡林郭勒盟牧区各个旗县旱灾趋势如下: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旱灾强度趋势是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的旱灾频率和强度没有明显趋势,旱灾波动较大;正镶白旗旱灾强度与频率值波动较大且没有明显趋势;正蓝旗和镶黄旗21世纪之前旱灾强度趋势不明显,波动很大;而21世纪以来旱灾强度明显上升趋势。旱灾离差系数分析可知: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和镶黄旗旱灾气度较稳定;阿巴嘎旗80年代旱灾强度不太稳定;苏尼特左旗和正蓝旗旱灾强度在90年代不太稳定;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在70年代旱灾强度不太稳定。总体上锡林郭勒盟牧区及各个旗县可能出现旱灾的年份为:2014年、2017年、2018年和2022年。
马强[8](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盖志毅[9](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王喜贵,郭元朝[10](2008)在《推广地膜覆盖西瓜栽培节水技术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中研究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西瓜技术是在高寒地区,春季气候较冷,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有效积温低的地区,为了提高地面温度和有效积温,减少土地水分蒸发量、防寒、抗旱保壤,促进西瓜提早成熟,增产增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二、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正镶白旗的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正镶白旗的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原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家庭牧场生产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
1.2.3 家庭牧场模型模拟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草甸草原研究区概况 |
2.1.1 草甸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草甸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1.3 草甸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1.4 草甸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概况 |
2.2.1 典型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2 典型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3 典型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2.4 典型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荒漠草原研究区概况 |
2.3.1 荒漠草原研究区地理位置 |
2.3.2 荒漠草原研究区气候特征 |
2.3.3 荒漠草原研究区植被特征 |
2.3.4 荒漠草原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3 实验设计及测定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试验内容及步骤 |
3.3 实验方法 |
3.3.1 牧户调研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2 牧户对比试验 |
3.3.3 基础数据收集 |
3.4 模型原理与方法 |
3.4.1 模型基本原理 |
3.4.2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建模方法 |
3.4.3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流程图 |
3.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 家庭牧场生产经营参数的表达 |
4.1 家庭牧场参数 |
4.1.1 天然草地参数 |
4.1.2 人工草地参数 |
4.1.3 气候特征参数 |
4.1.4 其他参数 |
4.2 市场经营参数 |
4.2.1 经营性收入参数 |
4.2.2 经营性支出参数 |
4.3 家庭牧场家畜生产参数 |
4.3.1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基础数据 |
4.3.2 放牧家畜生产节律 |
5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建立 |
5.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草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
5.1.1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需求 |
5.1.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家畜代谢供给 |
5.1.3 不同载畜率模拟放牧家畜代谢能平衡子模型 |
5.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
5.2.1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收入 |
5.2.2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生产经营支出 |
5.2.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经济分析子模型 |
5.3 不同载畜率水平家庭牧场草畜平衡子模型 |
5.3.1 不同草场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产量 |
5.3.2 不同载畜率畜群采食干物质逐月需求量 |
5.3.3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天然草地逐月采食量 |
5.3.4 不同载畜率放牧家畜粗饲料逐月补饲量 |
5.3.5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逐月干物质逐月现存量 |
5.3.6 不同载畜率不同草地不同种类牧草逐月干物质可利用量 |
5.3.7 草地生态平衡子模型建立 |
5.4 家庭牧场优化生产管理模型的建立 |
5.4.1 目标函数 |
5.4.2 决策变量 |
5.4.3 约束条件 |
5.4.4 初始条件 |
5.5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求解 |
5.5.1 最优解算法流程图 |
5.5.2 家庭牧场生产最优经营方式模型求解步骤 |
5.6 模型的改进 |
5.6.1 原有模型的缺陷 |
5.6.2 现有模型的改进 |
6 家畜优化生产管理模型开发及模拟结果 |
6.1 开发平台 |
6.1.1 开发平台 |
6.1.2 运行环境 |
6.2 模型使用概述 |
6.3 模型运行结果 |
6.3.1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列表 |
6.3.2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图示 |
6.3.3 不同载畜率水平模拟放牧实验结果报表 |
7 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结果验证 |
7.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优化管理验证 |
7.1.1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载畜率优化管理验证 |
7.1.2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生产日历优化管理验证 |
7.1.3 不同类型草原家畜补饲优化管理验证 |
7.2 不同类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1 草甸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2 典型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2.3 荒漠草原放牧草地优化管理验证 |
7.3 不同类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1 草甸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2 典型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7.3.3 荒漠草原家庭牧场经济收入验证 |
8 讨论 |
8.1 模型设计 |
8.2 模型算法 |
8.3 模型功能 |
8.4 模型创新点 |
8.5 模型评价与验证 |
8.5.1 模型评价与验证的原则和方法 |
8.5.2 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
8.6 模型的不足及后续优化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牧业旗市 |
2.1.3 产业结构演进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的分类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
2.5 小结 |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
3.1.1 地缘关系敏感 |
3.1.2 生态系统脆弱 |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2.1 产业发展历史 |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方法介绍 |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2.1 供给因素 |
4.2.2 需求因素 |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
4.2.4 国际因素 |
4.2.5 政策制度因素 |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指标设定 |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
5.1.1 经济评价标准 |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
5.2.1 产业结构熵 |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
6.1.1 生态优先 |
6.1.2 注重民生 |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研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农田节水灌溉中所存在的问题 |
1.1 没有相应的政府规范和支持 |
1.2 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过高 |
1.3 农民对节水灌溉认识不够全面 |
2 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建议 |
2.1 建立完善的农业用水制度 |
2.2 开发实用性强的节水灌溉技术 |
2.3 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识 |
3 结语 |
(5)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从一则故事谈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 |
二、“国家与社会”的相关研究 |
三、新疆社会史的研究 |
第三节 几个主旨概念的说明和界定 |
一、历史社会地理和移民社会 |
二、研究区域:乌鲁木齐地区 |
三、研究时段:1821—1949年 |
四、“界”与“互动”及水利共同体 |
第四节 研究史料、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一、史料与方法 |
二、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移植与模拟(上):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乡村管理体系的设置为中心 |
第一节 由主角到配角:里甲制向保甲制转换 |
第二节 由配角到主角:乡约、“水利”和农官 |
一、乡约 |
二、“水利” |
三、农官 |
第三节 政区格局与民团: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演变 |
一、同治、光绪年间持续动乱时期的社会控制 |
二、变乱格局下的地方秩序:阿古柏对乌鲁木齐地区乡村社会的入侵 |
第三章 移植与模拟(下):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教育、交通、宗族与大户为例 |
第一节 教育与地方社会——学宫、学堂、学校 |
一、1821-1944年间乌鲁木齐地区教育发展阶段 |
二、几个教育方面的空间对比与分析 |
三、教育发展中的官民互动与响应 |
四、1821-1949年间乌鲁木齐地区教育与乡村社会 |
第二节 由军控到民控——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 |
一、军控时期——军台和营塘 |
二、民控时期——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 |
第三节 宗族与大户 |
一、宗族 |
二、大户 |
第四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上)——以地方用水为中心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特征 |
一、1864年以前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 |
二、1864年至民国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 |
第二节 分水制度及内部互动秩序 |
一、分水制度 |
二、水利社会内部的互动秩序 |
三、民众对地方用水秩序的响应 |
第五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下)——以国家与地方之间争水个案为中心 |
第一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 |
一、争水发生的原因 |
二、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 |
第二节 区域互动中的争水个案分析 |
一、户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
二、村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晒干渠”与“七对一” |
三、县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国家与地方之间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 |
一、城市与农业用水之争的个案分析 |
二、屯垦队与原居民之间的用水之争 |
三、农、牧区之间争水个案分析 |
第六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上)——以妇女类型和婚姻观的转变为例 |
第一节 几种主要的妇女类型 |
一、佥妇 |
二、节妇和烈女 |
第二节 妇女婚姻观的转变与社会建构 |
一、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关系 |
二、环境与社会互动中的婚姻观念转变 |
第七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下)——以婚姻类型和个案分析为例 |
第一节 社会环境互动下的婚姻类型及其个案分析 |
一、赘婚 |
二、骗婚 |
三、买卖婚姻 |
四、霸婚与抢婚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婚俗的互动关系 |
一、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 |
二、社会环境与婚俗的形成 |
第三节 政府与婚姻法律 |
一、政府与婚姻法制 |
二、宗教与婚姻习俗 |
三、政府对婚姻问题的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对进一步做好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取得的成效 |
1. 工作思路正确 |
2. 产量提高快速 |
3. 有效转变经营方式 |
4. 栽培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 |
5. 示范效果明显 |
6. 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7. 农业部给予高度评价 |
8.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得以创新 |
二、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
1. 要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
2. 要加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3. 要加强高产创建项目的示范效应 |
4. 要切实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技术推广的主渠道作用 |
5. 依靠项目带动,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全区马铃薯种薯基地 |
6. 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发挥项目应有的作用 |
(7)基于气象数据的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干旱及旱灾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处理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图 |
2.2.3 研究方法 |
2.2.4 论文框架 |
3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预测 |
3.1 干旱指数的介绍 |
3.1.1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 指数) |
3.1.2 降水标准差指数(K指数) |
3.1.3 降水Z 指数(Z 指数) |
3.1.4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指数) |
3.1.5 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 指数) |
3.2 旱灾预测模型的建立 |
3.2.1 准备工作 |
3.2.2 旱灾预测模型的建立 |
3.2.3 旱灾预测模型选优 |
3.3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情监测与检验 |
3.4 干旱指数与旱灾的耦合关系 |
4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时空分析 |
4.1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空间分析 |
4.1.1 旱灾强度与植被类型空间耦合分析 |
4.1.2 旱灾强度与地下富水程度空间耦合分析 |
4.1.3 旱灾强度与土壤类型空间耦合分析 |
4.1.4 各行政区的旱灾强度分析 |
4.2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时序分析 |
4.2.1 旱灾发生频次分析 |
4.2.2 旱灾趋势性分析 |
4.2.3 旱灾离散度分析 |
4.2.4 旱灾发生年份预测 |
4.3 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减灾防灾对策 |
4.3.1 灾前防灾 |
4.3.2 灾中减灾 |
4.3.3 灾后救灾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推广地膜覆盖西瓜栽培节水技术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膜覆盖西瓜栽培简述 |
二、地膜覆盖栽培西瓜的作用和效果 |
1. 提高地温: |
2. 抗旱保壤: |
3. 改良土壤,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
4. 防除杂草: |
5. 促进西瓜苗生长发育和早熟增产: |
三、高寒地区发展地膜覆盖栽培西瓜主要措施 |
1. 发展地膜覆盖西瓜栽培节水灌溉技术是农区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
2. 大力推广抗旱桶坐水点种节水技术 |
3. 加强地膜覆盖栽培西瓜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服务 |
四、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正镶白旗的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牧场草地家畜生产优化管理模型研制与验证[D]. 乔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2]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3]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4]关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研究探讨[J]. 薛逵.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05)
- [5]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 ——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D]. 刘超建.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6]对进一步做好高产创建工作的几点意见[J]. 黄甲辰. 现代农业, 2013(08)
- [7]基于气象数据的锡林郭勒盟牧区旱灾预测研究[D]. 图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10]推广地膜覆盖西瓜栽培节水技术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J]. 王喜贵,郭元朝. 现代农业,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