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针刀治疗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2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晶[1](2020)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TTLTPS)在临床腰臀部疼痛中很常见,一般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或周围具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这些年来,由于科技的现代化,人们上班学习逐步网络信息化,使得久坐成为日常常态;生活学习的快节奏,使得人们休息和锻炼的时间均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在上升,而发病人群的年纪在下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近年来研究表明,针刀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次临床研究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研究该方法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并对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术式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能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上面,提供新的针刀术式及设计诊疗思路。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纳入的10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2018年1月2019年8月的住院患者。按照患者住院顺序进行编号,然后随机分为针刀组(治疗组)和电针组(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的52例患者运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由于第一次针刀术后针眼处疼痛难忍,退出实验。对照组的52例患者运用电针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因为临床效果欠佳,要求加用其他疗法而退出实验。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并在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一个月这三个时间点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记录对比,并对两组治疗后一个月的临床总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针刀组与电针组在治疗前的年龄、病程、性别、单双侧的发病部位、VAS评分、JOA评分这些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全部P>0.05,不具有显着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针刀组与电针组的临床总疗效对比:针刀组50例,治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74%,有效率90%。电针组50例,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愈显率54%,有效率8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两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都有效,但治疗组选用的针刀整体术方案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电针方案。3.针刀组与电针组在视觉模拟评分上的对比:组内对比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和治疗一个月后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是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一个月的VAS评分,针刀组都比电针组的要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针刀组和电针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都能减轻患者疼痛,但是针刀组在近期和远期减轻患者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电针组。4.针刀组与电针组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估上的对比:组内对比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和治疗一个月后的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是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一个月的JOA评分,针刀组都比电针组的要高,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针刀组和电针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时,都能使患者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得到改善,但是针刀组在近期和远期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电针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针刀整体松解术和电针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时都有效,但是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电针,而且在近期和远期减轻患者疼痛及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方面均优于电针,此针刀术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何得隆[2](2020)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两种方法来分析和评价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与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两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对比,通过结合临床观察,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性调查及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效果,了解患者在治疗后腰部疼痛情况及腰部功能状况较治疗前的变化。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今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桂林市中医医院骨科病房及骨科门诊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例,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组)采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粘连的组织进行松解,术后予行腰椎斜扳法,治疗1次。对照组(针刀治疗组),单纯使用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处组织进行松解,治疗1次。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整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ODI和VAS数据,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病程时间,显示P>0.05,说明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有可比性。(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VA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VAS分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ODI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和单纯使用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治疗腰三椎横突综合征。此外,通过统计分析ODI、VAS评分,发现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比单纯使用针刀疗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黄森[3](2020)在《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临床课题主要研究舒脊方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肝肾亏虚并寒湿痹阻证型的疗效,在推拿手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联合舒脊方与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舒脊方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的合理性,为其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99例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的病例,分为常规推拿手法+舒脊方组(舒脊方组)和常规推拿手法+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西药组)、常规推拿手法组(推拿组),各组进行2周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2个月后通过自制信息采集表收集数据,疗效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4级疗效评定。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2周后VA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舒脊方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舒脊方组与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患者治疗2月后VA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舒脊方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舒脊方组与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多次测定VA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舒脊方组治疗2周后、治疗2月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2月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西药组治疗2周后、治疗2月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2月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推拿组治疗2周后、治疗2月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2月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2.三组患者治疗前RDQ评分总体均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2周后,舒脊方组同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舒脊方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2个月后,舒脊方组和西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舒脊方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2个月后的RDQ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治疗2个月后的RDQ评分较与治疗2周后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前三组病例的ODI指数总体均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2周后,舒脊方组同西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舒脊方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2个月后,舒脊方组和西药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舒脊方组和推拿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和推拿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2个月后的ODI指数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治疗2个月后的ODI评分较与治疗2周后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4.三组总体疗效比较,舒脊方组总有效率为93.94%;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79%;推拿组总有效率为75.76%;舒脊方组与西药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舒脊方组与推拿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推拿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360>0.05)。5.三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对慢性腰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VAS评分、RDQ评分和ODI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对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短期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推拿手法相当;长期疗效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推拿手法治疗。3.三组总体疗效评价,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口服舒脊方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李响[4](2019)在《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深入分析其结果,来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有效率,使患者受益。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观察病例60例,全部患者均来源于吉林省中医院,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组),另一组采用麦肯基法治疗(对照组),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根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中此病的相关疗效评价准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下腰痛评分表(JOA)评价被观察病例的悉数疗效。结果:悉数疗程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结果对照如下:治疗组显效例数为14、有效例数为11、无效例数为5,总有效率83.77%;对照组显效例数为6、有效例数为16、无效例数为8,总有效率73.77%。两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先行比较:在SPSS23.0软件内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p值P>0.05,代表俩组治疗前的VAS评分统计学上未见差别,具备可比较性质;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比较依照统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可靠;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VAS评分比较依照统计学计算P<0.05,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效笃定;俩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依照统计学计算P值<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成效较对照组出色。两组JOA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的JOA积分比较,根据统计学计算P值>0.05,确信统计学上无差异,俩组具备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JOA积分比较根据统计学检验P<0.05,该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疗效笃定;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JOA积分比较遵照统计学计算P的数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效笃定;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JOA积分比较依照统计学检验P值<0.05,治疗组疗效较好。结论:1.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整体疗效较单纯应用麦肯基疗法有优势。2.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对于疼痛的缓解富有成效。
范纪安[5](2019)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足底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患,对于患者日常的生活甚至工作影响较大。近几年在中医于临床上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仍是以传统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推拿等为主。西医则以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注射皮质激素、冲击波、运动疗法、激光治疗等。以上疗法行之有年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有存在如起效较慢或再发性较高等缺陷。而浮针为近来较新兴之中医疗法,于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疾病都能有一定的效果,故希望能通过研究观察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期望能比较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浮针治疗与传统针刺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对运用浮针,观察研究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与传统针刺疗法两者的临床疗效之比较。本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张力仪,使症状分级量化表中得出疼痛评分,来说明浮针于临床上对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为使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于此次研究中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的病例之7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病例纳入后以随机方法之原则分作为两组,是为浮针治疗组(治疗组)以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2组,35例为一组。浮针组用浮针进针,后扫散。针刺组参考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之《新针灸学》之穴位做单纯针刺治疗。取水泉穴、承山穴、仆参穴、昆仑穴、太溪穴。直刺或平刺,平补平泻30分钟。之后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客观指标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效果。评价之时间完,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分别进行主观以及客观的评价。主要用来评价的主观指标为: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客观指标为通过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用张力仪测量得出之数据,再给予量化来对足底筋膜炎之浮针疗法做评价。且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处理之方法详细描述记录下来。将于研究中获取之数据以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时数据间无差异,P<0.05时代表资料间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时有显着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最后将结果列表并说明。结果: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之总有效率分别为97.15%及91.43%,在两组具有着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2.治疗第一周后的VAS评分相比之下是无明显的改变(P>0.05),当于治疗后第二周开始,两组间的VAS评分会开始出现差距(P<0.05),治疗完成后的差异更是巨大。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VA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第2周后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第一周后JOA疼痛评分出现差异(P<0.01),差异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疼痛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5.治疗第一周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出现差异(P<0.05),但差异不会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6.浮针组与针刺组只有于治疗第三周后JOA步行能力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但这个情况不能维持到治疗完成。故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步行能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步行能力评分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第一周后JOA日常生活评分开始出现显着的差异(P<0.01),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日常生活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日常生活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8.浮针组与针刺组于治疗第一周后的张力仪评分之比较所得出的统计结果,浮针组的得分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的得分差异亦是显着(P<0.01)。观察治疗完成后两组之间的张力仪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张力仪评分表现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说明浮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目前无有提及以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文献,故此次研究证明浮针对于治疗足底筋膜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当成临床上的治疗参考。2.浮针组与针刺组经治疗后于VAS评分、张力仪评分存在显着差异,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存在差异。表示于客观指标上,浮针在治疗足底筋膜炎都优于针刺组。此次研究中特别分析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之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这也是文献中较少出现的分析,也能从这上面进一步提供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证明。3.在治疗过程中张力仪评分于治疗第一周后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浮针对于减轻张力的效果快且明显。相对于针刺而言,浮针具有更有效,更快捷等特性。而以此种软组织张力仪来作为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也是较为创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张力仪的评价数据也是相对的,故希望能通过此篇研究来做为浮针及软组织张力仪评价的推广之用。
陈炜雄[6](2019)在《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6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刺络拔罐、傍针刺、常规针刺治疗。刺络拔罐操作:常规消毒后,用注射针头点刺患者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出血,局部留罐5min,取罐并消毒。傍针刺操作:将毫针直刺至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处,深度0.5-1寸,行提插捻转法以得气,再于进针点旁开1寸处呈45°角向条索状硬结或压痛点方向斜刺一针,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常规针刺:肾俞、大肠俞、委中穴均直刺0.8-1.3寸,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留针30min。隔天治疗1次,一周3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其取穴、操作方法、疗程同观察组。对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组内及组间采用VAS、JOA两个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治疗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改善疼痛方面均有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腰椎功能上均有疗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腰椎功能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3.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治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21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对比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及常规针刺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均有效,刺络拔罐结合傍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常规针刺在改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腰椎活动功能上均有一定疗效,且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林培川[7](2014)在《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腰椎斜扳手法配合常规弹拨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对照方法,采用腰椎斜扳法配合手法常规手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相关参数情况。选用VAS评分尺及疼痛综合评分,采用单纯随机“常规方法”对照评价,评价4次腰椎斜扳法配合常规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结果:1.经过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基线参数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经过4次治疗后,两组的总体有效率均为100%,两组在整体有效率上无异议。3.从治愈率方面看,治疗组有16例患者痊愈占53.3%,对照组有8例患者痊愈,占26.7%,二者之间的统计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从各项参数分析对比:在镇痛、压痛以及条索感参数方面,治疗组明显的由于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方面两组间的无明显的差异,两组均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下肢痹痛以及步行能力方法,两组间的差异非常的接近P值,可以认定两组间的改善程度疾病保持一致。结论:1.不论是单纯常规手法,还是配合腰椎斜扳法对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都非常显着。2.腰椎斜扳法在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体征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麦超常[8](2013)在《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急慢性劳损引起局部组织发炎肿胀、渗出、充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的附着于横突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粘连、筋膜增厚、肌肉挛缩,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受挤压而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属于中医“腰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有不同意见,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腰背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以致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损伤的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从而使穿行的神经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挤压出现临床症状。亦有人认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与同根神经反射现象相关。同根神经反射现象是指由于脊神经后外侧支受到横突周围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则反射性的引起同根脊神经的其它分支的刺激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主要表现为患者腰骶部疼痛、股前区疼痛,内收肌紧张等症状。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以静卧休息、药物镇痛、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为主,但药物副作用及其较高医疗费用和手术、注射疗法等带来的身体冲击性使患者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廉价、有效、即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变得十分必要。中医的治疗方法有针刺,艾灸、中药熏蒸,小针刀,穴位注射、埋线、手法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各种方法,虽然每种方法各具有特色,临床上也有一定显着的疗效,但是目前缺乏整体规范、综合有效的诊疗方案以及缺乏疗效评价的量化标准,没有统一的方案,不利于该病的管理诊治和进一步的研究。并且目前对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大多是临床上的观察研究,对其治疗机制研究较少,治疗时程也多局限于短期的治疗观察,对于长期治疗的进展以及长久的根治和预后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据报道,在卧床休息、服用镇痛药、理疗等方法治疗本病不理想的情况下,针灸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仍有可靠地疗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电针夹脊穴与常规膀胱经穴位相比较,能更有效的治疗该病。综上,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电针、温针及普通针刺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进行客观评价,为今后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打下基础。目的比较分析电针、温针及普通针刺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第三腰椎横突局部压痛的改善情况,为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1.1病例来源2011年3月-2012年12月到南方医院针灸门诊及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门诊和病房就诊病人,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断标准者90人,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研究。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2)一侧慢性腰痛、早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放射至膝部。(3)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4)x线可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5)血液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异常。1.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3)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4排除标准(1)排除其它慢性腰背疼痛有关的疾病,如脊柱结核、肿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椎管狭窄、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等。(2)有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研究方法2.1随机方法依据EXCEL表产生序列号为1-90所对应的随机化方案,以序列编号的不透光密封信封隐藏,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被纳入研究的顺序编号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电针组、温针组和普通针刺组。2.2样本量因目前尚缺乏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相关RCT研究结果,故本研究暂不进行样本量估算,按照临床研究样本量的相关要求,拟定电针组、温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两组共90例。2.3盲法采用单盲法,患者不知道自己所接受的为哪种针刺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由第三方实施。2.4治疗方法2.4.1普通针刺组取穴:病侧L1、L2夹脊穴,L3横突压痛点,若双侧患病,则取双侧穴位。操作方法:取穴:按照高等院校《输穴学》教材所描述方法取穴。手法:采用滞针手法。滞针手法是将针刺入体内一定深度后,有目的施单向捻针手法,形成人为滞针现象,为治疗要求所需要的结果,是一种针刺技巧和有治疗意义的手法操作。滞针手法可以加强针感,松解软组织粘连,对于推拿手法无能为力的深层组织损伤所形成的瘢痕及粘连,可以刺入病灶,直达病所,并且可弥补推拿疗法只能向靠近骨面方向按压施力,而不能向远离骨面方向牵拉之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滞针手法。操作: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采用0.30x75mm天协牌一次性针灸针,L1、L2夹脊穴直刺至抵达椎板,食指向前拇指向后缓慢捻转至滞针状,使针感向腰三横突方向传导,L3横突压痛点以60度角斜刺,直至抵达横突尖部,得气后,行提插捻转相结合的泻法1分钟。留针30分钟。每天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2.4.2温针组取穴:取穴与普通针刺组相同。操作方法:除在L3横突压痛点加采用1.5-2cm的艾柱行艾灸治疗外,其余操作均与普通针刺组相同。若双侧病变,则在双侧压痛点行艾灸治疗。艾灸燃完后,再换一相同艾柱,共灸两柱。每天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2.4.3电针组取穴:取穴与普通针刺组相同。操作方法:在L1、L2夹脊穴连接G-6805电针仪,以患者耐受为度,频率2HZ,通电30分钟外,其余操作与普通针刺组相同。每天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2.5临床评价方法2.5.1主要指标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共三个部分,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4分)。JOA总分29分,最低分0分,分数越小病情越严重。2.5.2次要指标压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压痛评分。VAS法是采用绘有疼痛表情且又标有刻度1-10的尺子来表示疼痛程度,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在尺子上标出能代表疼痛强度的点,测量0到标出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2.5.3疗效评定根据下腰痛评分结果,以“改善率”表示疗效,计算方法为:改善率(RIS)=(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RIS=100%为治愈;>60%为显效;25%-60%为有效;<25%为无效。2.5.4观察周期10次一个疗程,以2个疗程为观察期限,于试验前、后分别观察记录有关的试验资料。若在2个疗程内达到临床痊愈者,停止观察。结果1脱落情况总共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疗程完成临床观察,研究过程中无脱落、剔除病例。2一般资料2.1总体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分布情况本研究共观察9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占48.89%),女性患者46例(51.11%),男女比例为1:1.05;年龄分布为20-55岁,平均年龄36.36±9.09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5.84±7.49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6.85±10.46岁;病程分布为1-46个月,平均病程为13.444±12.33月;病变部位分布为单侧38例(占42.22%),双侧52例(占57.78%)。2.2各组年龄、性别分布本研究共观察90例患者,针刺组、电针组、温针组各30例。其中,针刺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3-55岁;电针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3岁,;温针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4-53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没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3各组病程及病变部位分布针刺组患者,病程1-40个月,11例单侧患病,19例双侧患病;电针组患者,病程1-46个月,15例单侧患病,15例双侧患病;温针组患者,病程1-40个月,12例单侧患病,18例双侧患病。三组患者病程及病变部位没有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病情基线比较3.1JOA评分基线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经方差分析比较,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及JOA总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2VAS基线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经方差分析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治疗后JOA比较4.1治疗前后JOA比较(1)JOA总分比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后JOA总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增加患者JOA总分。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剔除治疗前影响后,三组治疗后,组间JOA总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进一步采用LSD两两比较发现,电针组JOA总分增加程度高于针刺组和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针刺组P<0.01;电针组:温针组P=0.011),温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着提高,差异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剔除治疗前影响后,治疗后三组患者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具有显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SD进一步比较,电针治疗对患者三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效果(症状:P=0.009;体征:P=0.001;日常生活能力:P=0.001),电针组与温针组比较,除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有明显差异外(P=0.014),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温针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VAS比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三种方法均可减轻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疼痛。组间比较:经协方差分析,剔除治疗前影响后,治疗后,三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三组间降低程度具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SD进一步比较,电针组与温针组对局部压痛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针刺组(电针组:针刺组P=0.001;温针组:针刺组P=0.027),而电针组与温针组之间无显着差异。6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电针组、温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3%和76.67%,经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三组间疗效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2,P=0.037)。根据平均秩次进一步推断电针效果最好,温针效果次之,针刺效果最差。7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期间,三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三种针灸方法均可有效的提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JOA总分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能力有改善。提示三种针灸方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2、三种针灸方法均有镇痛作用,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局部压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提示三种针灸方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局部粘连软组织的松解,从而改善了血管、神经的压迫情况来实现的。3、电针疗法对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方法。这可能是电针疗法对软组织的松解作用更明显,也可能是电针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的镇痛机制有所不同引起。
侯孟君[9](2013)在《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组织损伤主要是指人体局部各关节囊、筋络、韧带、肌肉、滑囊、腱鞘等遭受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累积性、疲劳性或牵拉压迫损伤等,可引起软组织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硬结、条索、硬化、钙化等病理变化。从而出现了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动态平衡失调,严重的可出现关节畸形。在中医学中属“痹症”、“腰痛”范畴。是因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出现人体筋脉受损,气血不畅而导致瘀血阻络、经络之气阻滞。根据不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以气滞血瘀型及血虚寒凝型较为多见。是针灸理疗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着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等特点。针刀松解术具有剥离和切断软组织粘连的特点,是朱汉章教授在中医针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生物力学的观点,用于治疗因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原因所引起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即针与刀相结合形成的一种闭合性微创伤性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不仅具有现代医学微创技术的特点,同时也是与中医治疗技术即中医针刺疗法的完美结合。针刀主要通过手术效应、针刺效应以及综合效应等来发挥其功效。且可直达病痛所在之处,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法之一。对患处起到松解、止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拔罐治疗,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对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后,所出现的局部软组织的气血瘀滞,经久局部软组织受压,导致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且拔罐治疗对于改善和恢复腰臀部软组织损伤部位的微循环、疏通经络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臀部软组织损伤及劳损的治疗也较为常见。本研究将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同时运用在腰臀部软组织的治疗上,用治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从临床观察角度,客观的评价针刀松解术与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且希望通过该治疗手段系统性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从治疗中观察和探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病程时间较长是否出现病程的转病,循求出对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更有效的治疗疗效,以改善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因及病所带来的疼痛不适,恢复患者的正常日常生活,缩短治疗疗程,从而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生活负担,提高患者病后生存质量以期更好的更好的推广应用于临床上。方法:腰臀部软组织损伤117例,分针刀结合火罐治疗组40例;单纯针刀治疗组38例;常规针灸对照组39例。临床指标:VAS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软组织损伤症状分化表。研究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台湾嘉义市信和美联合诊所中医部门诊。治疗方法:1.针刀结合拔罐治疗组:(1)定位:先对患者口诉疼痛位置进行定位。或从肌肉组织学上触诊检查是否于痛点部位可触及肌肉条索状结节及高应力点。临床上除较为明显可触及的软组织病理样改变硬结、结节、条索状外,应在根据软组织形态分部进行定位,松解挛缩的软组织。(2)对定位点进行消毒。(3)予利多卡因进行定位点注射麻醉药进行局部麻醉。(4)使用工型3号针刀进行定位点的肌肉、肌筋膜剥离松解。(5)出针后选择适宜已消毒的火罐,行闪火法将火罐扣在刀口位置上,约停1-2min左右,拔出瘀血,出血量约为2-3ml,即可起罐。(6)对刀口再次消毒,于刀口上外覆盖纱布,防止刀口感染。(7)术后24h要保持针孔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以每周进行一次针刀治疗。针刀三次进行观察,疗效评定。2.单纯针刀治疗组操作步骤与第一组相同,但针刀松解后在刀口按压约1-2min左右。再对刀口进行消毒,于刀口外覆盖纱布,防止刀口感染。术后24h要保持针孔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以每周进行一次针刀治疗。针刀三次进行观察,疗效评定。3.常规针灸对照组:(1)取穴:以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2)主穴:委中、大肠俞、阿是穴、(3)配穴:寒湿腰痛加腰阳关;瘀血腰痛加膈俞肾虚腰痛加肾俞;督脉腰痛加腰夹脊、后溪膀胱经腰痛加志室、昆仑;腰骶部痛加次髎、腰俞腰眼部痛加腰眼(4)方法:委中、大肠俞、阿是穴及临证配穴针刺治疗,加电针机以密波为主。留针约30min左右,出针后行火罐治疗,以闪火法将火罐扣在腰部或腰臀部患侧位置,约停留5分钟后,即可起罐。以隔日进行1次针刺,每周三次治疗为一疗程。以三次疗程进行观察,疗效评定。结果:1.三组治疗后Oswestry疗效评定,经K-W秩和检验,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罐组的疼痛强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最明显,纯针刀组次之,电针罐组再次之。2.三组治疗后VAS评分,经K-W秩和检验,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罐组对于疼痛的缓解疗效最好,纯针刀组次之,电针罐组再次之。3.三组治疗后软组织损伤症状分化量表评分,经K-W秩和检验,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罐组疗效最好,纯针刀组疗效次之,电针罐组疗效再次之。结论:1.对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发现针刀松解术结和拔罐治疗法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后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治疗。但与单纯针刀松解治疗法的差异并不大,但也说明了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效果较优于单纯针刀松解治疗。2.临床研究观察中发现,对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并非全为单一性软组织损伤为主,有部分患者可合并2-3处软组织同时损伤或因单处软组织损伤后失治或误治,出现其他部位软组织代偿性过度劳损应而出现损伤症状,如单一性治疗现发病部位软组织,则可能降低疾病的治疗好转率,如对于腰臀部软组织损的合并部位或原始疼痛部位同时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3.两者并用改善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后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使受损的软组织得以恢复,且亦可恢复该局部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和微循环,从而提高了患病者的生存质量,为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较为值得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诊治中推广应用。
陈辉[10](2011)在《中药泥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中药泥灸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个全面、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广东省家家乐医院的门诊部就诊8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并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试验方法。分别为中药泥灸组和小针刀组,每组42例患者。中药泥灸组:将含有制川乌、草乌、制乳香、没药、制附子、桂枝、当归、川芎、血竭等一定量的中草药研磨成粉,加水调成泥状。取出药泥外敷于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及阿是穴,同时外用红外线理疗机隔空30cm持续加热30min,保持药泥温度,使局部皮肤泛红而不灼伤为度,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100ml的热水饮下,每次1小时,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小针刀组:患者俯卧位标记压痛点,常规消毒铺孔巾,用2%利多卡因注射局麻满意后,用针头小心刺入达第三腰椎横突尖端骨面,在尖端周围注入含有曲安奈德10mg与2%利多卡因混合液5毫升,出针后用针刀进针达横突骨面,行切割松解,松解范围以横突尖部、背侧及横突上下缘为度,刀下松动即可出刀,术毕创可贴敷伤口,每周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评分、疼痛综合评分、临床疗效比较、疗次评分、症状及ADL能力评分、体征评分等项目进行量化评分,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泥灸组优于针刀组(P<0.05);(2)治疗前后症状及ADL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泥灸组优于针刀组(P<0.05);(3)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差值比较:泥灸组优于针刀组(P<0.05);(4)治疗前后疼痛综合评分差值比较:泥灸组优于针刀组(P<0.05)。结论中药泥灸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如下优点:(1)中药泥灸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2)中药泥灸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个全面、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易于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小针刀治疗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针刀治疗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2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 |
2.2 对照组电针治疗 |
3 记录内容 |
4 疗效评定标准 |
4.1 VAS评分 |
4.2 JOA评分 |
4.3 疗效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基本情况对比 |
6.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
6.3 两组患者JOA评分对比 |
6.4 两组疗效对比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不通则痛 |
1.2 不荣则痛 |
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
3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3.1 第三腰椎横突的解剖 |
3.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3.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
4 针刀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5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
5.1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制 |
5.2 针刀整体松解术的术式设计思路及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2)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组采用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 |
2.1.1 针刀治疗 |
2.1.2 腰椎斜扳法治疗 |
2.2 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 |
2.3 注意事项 |
3 疗效评价标准 |
3.1 症状体征积分 |
3.2 疗效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本病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
1.2.1 中药治疗 |
1.2.2 针刺治疗 |
1.2.3 艾灸治疗 |
1.2.4 针刀治疗 |
1.2.5 推拿治疗 |
1.2.6 综合治疗 |
2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 |
2.1 解剖结构特点 |
2.2 发病机理 |
2.3 西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的认识 |
2.3.1 封闭疗法 |
2.3.2 药物注射疗法 |
2.3.3 手术疗法 |
3 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4 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机理 |
5 疗效分析 |
6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一、腰背肌筋膜的解剖结构 |
二、腰背肌筋膜的生理特性 |
三、腰背肌筋膜炎的致病因素及病理机制 |
四、临床表现 |
五、鉴别诊断 |
第二节 中医对本病认识 |
第三节 本病治疗现状 |
一、西药口服 |
二、中药口服 |
三、中药外用 |
四、推拿按摩 |
五、针灸 |
六、小针刀 |
七、拔火罐 |
八、理疗 |
九、封闭注射 |
十、运动疗法 |
第四节 舒脊方研究现状 |
一、方药组成 |
二、现代药理学研究 |
三、临床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终止及剔除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含量 |
二、分组方法 |
三、治疗方案 |
四、盲法 |
五、观察指标和数据管理 |
六、安全性指标 |
七、质量控制 |
八、伦理问题 |
九、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比较 |
第二节 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第三节 治疗前后RDQ评分的比较 |
第四节 治疗前后ODI评分的比较 |
第五节 三组患者的疗效评定比较 |
第六节 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监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肌筋膜链理论与经筋学说 |
一、整体理念 |
二、分布循行 |
三、激痛点与经筋结点比较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分析 |
一、VAS评分的比较 |
二、RDQ评分的比较 |
三、ODI评分的比较 |
四、疗效评定 |
第三节 舒脊方的治疗作用 |
第四节 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 |
一、中医方面 |
二、西医方面 |
结语 |
一、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
二、本研究创新之处 |
三、本调查中不足的问题分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2 浮针疗法 |
3 麦肯基疗法 |
实验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受试对象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结果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传统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 |
1.1.1 概述 |
1.1.2 经络、脏腑与足底的关系 |
1.1.3 足底筋膜损伤的病因病机 |
1.1.4 传统中药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
1.1.5 针灸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
1.1.6 推拿手法 |
1.2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
1.2.1 解剖基础与病理关系 |
1.2.2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
1.2.3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2.4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进展 |
1.3 浮针的研究进展 |
1.3.1 浮针之由来 |
1.3.2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区别 |
1.3.3 浮针之优势与现代运用 |
1.4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 |
1.4.1 MTrP之概念 |
1.4.2 MTrP产生机制 |
1.4.3 MTrP于治疗上的运用 |
1.5 足底筋膜炎评价方法进展 |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来源 |
2.1.2 疾病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随机分组 |
2.2.3 治疗方案 |
2.2.4 疗效观察 |
2.2.5 疗效标准 |
2.2.6 统计方法 |
2.2.7 技术路线 |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情况比较 |
3.1.3 两组病程情况比较 |
3.2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比较 |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比较 |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比较 |
3.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步行能力评分比较 |
3.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日常生活评分比较 |
3.3.7 两组患者治疗张力仪评分比较 |
第4部分 讨论 |
4.1 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高张力的形成机理 |
4.2 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探讨 |
4.3 治疗结果讨论 |
4.4 此次临床研究之优越性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中常用缩写 |
附录二: 基本数据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样本量估算 |
附录五: 随机入组的方法 |
附录六: 随机分组的方法 |
附录七: 视觉模拟量表(VAS)尺 |
附录八: 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表 |
附录九: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关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文献研究 |
一、解剖结构 |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西医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关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文献研究 |
一、病因病机 |
二、病位 |
三、病性 |
四、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病历收集情况 |
二、一般情况比较 |
三、两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四、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傍针刺、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中医机制 |
二、针刺、傍针刺、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西医机制 |
三、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7)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以及诊疗进展 |
一、病因病机 |
二、中医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认识以及诊疗进展 |
一、解剖基础 |
二、发病机制 |
三、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二、基线分析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探讨 |
第二节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设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诊断 |
1.4 治疗方法 |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解剖特点与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 |
2.5 诊断 |
2.6 治疗 |
2.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方法 |
2.2 样本量 |
2.3 盲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临床评价方法 |
2.6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脱落情况 |
3.2 一般资料 |
3.3 病情基线比较 |
3.4 治疗后JOA比较 |
3.5 治疗后VAS比较 |
3.6 临床疗效比较 |
3.7 不良反应观察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腰背部结构的生物力学平衡 |
2 穴位选择依据 |
3 对照组的选择 |
4 疼痛量表的选择 |
5 结果讨论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9)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医病因病机 |
1.2 软组织受损现代医学病理因素 |
1.2.1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 |
1.3 腰臀部软组织受损的临床治疗现状 |
1.3.1 中医治疗 |
1.4 针刀松解术治疗 |
1.5 关于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治疗的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选择 |
1.2.1 病例来源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出标准 |
1.2.5 终止、剔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病例分组 |
1.3.2 分组治疗 |
1.4 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案 |
方案制订的基本原则 |
1.5 各组治疗方法 |
1.5.1 针刀罐组 |
1.5.2 纯针刀组 |
1.5.3 常规针罐组 |
1.6 疗效判定 |
1.6.1 疼痛级量疗效评定 |
1.7 临床观察指标 |
1.8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
1.9 统计学处理 |
结果及分析 |
研究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1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与气滞血瘀的关系 |
1.2 针刀松解术与拔罐疗法 |
1.3 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体会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药泥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第三腰椎的解剖结构 |
3. 发病机理研究 |
4.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
5.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评定 |
6. 治疗研究进展概况 |
7. 动物实验方面研究 |
二、灸疗概述 |
1. 灸法的字解 |
2. 中医的灸疗发展史是一个悠久的过程 |
3. 施灸材料 |
4. 施灸方法及器械 |
5. 部位与灸量 |
6. 灸疗作用 |
7. 灸法适应证 |
8. 灸疗法的优势和特点 |
9. 灸法的弊端 |
10. 灸疗法的发展 |
三、中药泥灸的介绍及其机理 |
1. 中药泥灸的来源 |
2. 中药泥灸的方法 |
3. 选穴组方的机理 |
4. 中药泥灸作用机理 |
5. 中药泥灸的适应症 |
6. 中药泥灸的优势和特点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1. 中药泥灸组(治疗组) |
2. 小针刀组(对照组) |
3. 疗程 |
三、观察项目 |
1. 疗效评定 |
2. 疼痛改善程度评分 |
3. 疼痛综合评分 |
四、治疗结果 |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期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能力评分差值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综合评分差值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评分差值比较表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病理特点 |
二、小针刀和中药泥灸的治疗机理 |
1. 小针刀的医疗原理 |
2. 中药泥灸的医疗原理 |
三、临床研究的分析 |
四、小针刀的现实缺点 |
五、中药泥灸的优势和特点 |
六、本课题的创新点及特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小针刀治疗顽固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苏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针刀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何得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舒脊方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D]. 黄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浮针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李响.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D]. 范纪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傍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D]. 陈炜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腰椎斜扳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林培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麦超常.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D]. 侯孟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中药泥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陈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腰椎论文;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论文; 显著性差异论文; 浮针论文; 激光针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