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实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小乎[1](2021)在《道路路基设计中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道路建设项目不仅可以帮助城市完善并优化本身应具备的交通运输功能,还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物流方面所产生的不必要成本,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强夯法作为路基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能够更好地为城市交通运输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强夯法还可以减少软土地对道路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障道路的整体质量。文章就强夯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展开了关于其在路基设计中影响的讨论,旨在进一步推动相关施工工艺的发展。
苏亮[2](2021)在《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吹填陆域作为围海造陆工程中最主要的陆域形式,发展吹填陆域是解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需要与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缓解我国人均土地面积短缺、疏浚海运航道等现实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对吹填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是吹填陆域交付使用的前提,如何选择合理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加固吹填土地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难点。本文依托山东某人工岛(一期)地基处理工程,采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复杂吹填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并对“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出现降水难的问题,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该新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吹填场地土层性质和土层分布特征,分析吹填料、吹填工艺、水力重力分选性和吹填口布设位置等因素对吹填土层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填场地根据土层分布情况可划分为砂土区、软土区和“千层饼区”,其分别对应的吹填位置为吹填口、冲淤区和回淤区,根据上述吹填陆域土层分布特征,可用于初步判断大面积吹填场地地质情况,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2)基于吹填场地土层分布特征,通过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分析研究,提出在砂土区选用高能级强夯法,软土区选用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和“千层饼区”选用降水强夯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砂土区和“千层饼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120 k Pa且有效消除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液化势,软土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了80 k Pa、十字板剪切强度平均值达到了15 k Pa且土体固结度在95%以上,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值,论证了选用的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的适用性,确定了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及设计参数,为人工岛(二期)地基处理工程加固方案提供实际指导意义,也可为类似吹填陆域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供参考意义。(3)针对强夯法处理吹填陆域时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砂土区中无软土层、表层软土层、中间软土层和下卧软土层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和降水与未降水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层会明显阻碍夯击能传递,软土层分布位置不同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程度不同,软土层分布越深,夯击能穿透软土层后衰减越大,建议当软土层较浅时,可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当软土层较深时,通过增大强夯能级提高有效加固深度并不适宜,此时应选取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高地下水位会明显损耗夯击能,建议在高地下水位吹填陆域采用强夯处理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为强夯法处理含软土层和高地下水位的吹填陆域地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4)采用降水强夯法处理“千层饼区”现场试验过程中,部分区域出现管井降水难的问题,本文提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一种新工艺处理此类地基,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动态模拟数值模型,模拟连续夯击试验,得到孔隙水压力、土层有效应力和位移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次夯击周期过程中,当冲击荷载结束后,土体内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变化规律符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论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在多次夯击过程中,单击沉降量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证明夯击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夯击次数,可满足加固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工程的经济高效。在多次夯击过程中,相比较无排水沟一侧,临近明盲排水沟一侧的孔隙水压力数值更小,土体有效应力数值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广,证明明盲排水沟可加速孔隙水压力消散,增加土体水平和竖直方向加固范围,建议在降水强夯法中可用明盲排水沟作为新的排水体系,增强降水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刘睿[3](2020)在《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包头五当召通用机场为例,针对山区机场建设存在的高填方等地基处理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就本项目工程解决了填方高度大于20m的大石块、土石混合材料高填方地基加固材料的选配、分层填筑方法和强夯加固施工参数以及处理后地基检测方法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强夯法对于地基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及工程造价等许多优点,但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设计计算还处于由经验和定性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对石拐五当召通用机场地基处理的研究,提出适用于本环境的计算公式,为指导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通过量纲分析法推导出简单、方便,可快速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参考工程案例论证该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地基土在不同夯击能作用下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强夯后场地平均夯沉量,与其他研究者所推导出的公式计算相比较,作者所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误差最小。依托五当召通用机场项目,结合现场岩土和水文地质资料,结合机场场道设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获得强夯法加固的理论基础,按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以不同填筑体及不同强夯能级分出四个试夯区,采用现场原位试验与土工试验相结合,对试夯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同时通过试夯,在夯击能及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选用不同的锤重落高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应选重锤的结论,可直接指导本工程实际施工,同时也为该类工程在类似土质上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现场试夯的检测数据和推导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对,该推导公式可适用于强夯现场快速得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该经验公式不但为五当召通用机场地基土大面积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技术支撑,亦对今后类似场地强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郝嘉琪[4](2020)在《高填方黄土填筑体固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随之不断增大。土地资源的短缺使得填方工程大量涌现,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填筑高度达到五十米甚至一百米的高填方工程,这就使得填方土体的工后沉降成为工程建设的常见问题。本文以西北地区最为常见的填方黄土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为手段,对高填方黄土体的固结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填方工程中强夯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量纲分析与相似换算,得到与实际施工中对应的三种不同单位击实能:E1=743.8kJ/m3,E2=1420.8kJ/m3,E3=2169.0kJ/m3。对黄土进行击实试验,得到不同击实能条件下重塑黄土的击实特性。(2)基于固结压缩试验在最优含水率的条件下对重塑黄土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击实能、不同竖向压力下的S’t-S曲线,将主次固结分离并得到主次固结分界的时间点。依据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击实能对重塑黄土的压缩性的影响,并对不同附加应力下,应力-时间和应力-应变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重塑黄土在主固结阶段的变形规律。通过对次固结阶段的S’t-S曲线和e-lg(t)曲线的研究,得到不同击实能和不同竖向压力下的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3)通过对次固结阶段ln(ε/t)和ln(t)的关系曲线的分析,得到描述不同击实能下黄土次固结变形特性的模型表达式,经验证,该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高填方黄土次固结阶段的变形规律,结合分层总和法对不同击实能和不同填土厚度下高填方黄土的沉降稳定时间和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
张丽娟[5](2020)在《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强夯法地基加固方式因操作简单、经济合理、加固效果显着、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未有成熟的计算方法来指导设计和施工,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还无法精准计算。因此研究强夯法对回填土地基加固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项目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实例为依托,对强夯法加固高填方地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实施中的改进方向。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回填土地基产生的背景及强夯法的优越性,简述强夯法的发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2、阐述了强夯法地基加固的机理,分析比较并选取了数值模拟的应用软件和本构。3、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锤重、落距、锤径和土体物理指标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得出与实际工程同参数下的变形量和有效加固深度。4、根据实际工程的施工情况,强夯后的检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得出实际施工结果围绕模拟结果上下浮动,同时提出了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和基础应用的改进方向。为类似工程提供工程经验,也有利于强夯法的推广和发展。
左正轩[6](2020)在《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文中提出强夯是一种具有节能环保优点的地基处理方法,随着强夯法在城镇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推行,强夯施工所面临的振动与填料问题也在放大。寻求新型经济合理的强夯施工隔振方式,以及探索建筑废料作为强夯回填料的可行性,是强夯法应用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强夯的隔振方式与回填料进行分析研究,将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郑州市瞪羚企业园地基处理试验作为背景,通过对试验监测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完成了强夯施工方案的深化设计。着眼于强夯试验的振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试验得出的强夯振动传播特征,通过强夯振动峰值速度的监测结果反演得出强夯激励时域函数,最后将强夯激励时域函数输入有限元模型中,进一步研究强夯振动衰减的规律及不同隔振方式的隔振效果,得出了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成果。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强夯的设计施工参数、强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屏障隔振技术以及高聚物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包括动力压密理论、动力固结理论、振动波压密理论在内的强夯加固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强夯振动的衰减规律并延伸到强夯安全距离的确定。(2)完成了瞪羚企业园地基处理试验,采用的监测监测方式包括孔隙水压力监测、振动监测、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完善了强夯施工设计方案。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225.3k Pa,强夯置换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279k Pa,大于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说明采用建筑废料作为回填材料的强夯与强夯置换在该场地中切实可行。现场振动监测表明,相比于空沟隔振,双道高聚物隔振具有相近的隔振效果,且可兼作施工场地的止水帷幕,具有方便通行、便于维护的优点。(3)在对振动监测结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强夯振动频率与三向振动速度的特点,发现振动速度随频率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强夯振动的主频为5Hz。展开了强夯振动的频域分析与时域分析,反演求出强夯振动的激励时域函数,分析表明强夯激励函数的三向速度数值大小遵循纵向>竖向>横向的规律,强夯引起地面振动的速度峰值出现在时间约0.06s的时间,整体呈现出脉冲激励的特征。(4)通过Midas GTX NX软件建立了无隔振、空沟隔振、双道隔振墙三种强夯动力分析模型,对比冲击应力加载,选择了三向振动速度的动力加载方式。采用四次多项式,拟合了三种模型的距离与最大振动速度的关系。空沟隔振条件下,在距离被保护物1m~6m的范围内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5%,在距离被保护物6m以外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0%;双道高聚物隔振墙隔振条件下下,在距离被保护物0m~10m的范围内建议取隔振效率为35%,在距离被保护物10m以外建议取隔振效率为40%。
谢辉[7](2020)在《山区不良地基处理-某所生产厂房工程地基处理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西南地区基础建设日益发展,建设经验也日益丰富,对土地需求越来越紧张。现在越来越多的丘陵山区被利用进行工程建设或房屋建造,一般情况下,由于地基不良,势必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及沉降问题。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某山区不良地质为地基的厂房为例,从定量角度对山区不良地质处理方案进行评价,并从非饱和土角度开展了地基沉降计算以及地基后期监测评价。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工程场地位于绵阳市平武县某一河漫堆积区,原地基经过规范法计算得出沉降量为227.9mm,大于设计规定最大值,且设计标高比自然标高高出4m,必须进行地基处理,以利于工程建设。(2)地基处理方式选用井点降水与强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井点降水、大面积开挖回填强夯处理。经过计算,对于井点降水采用255根水井管进行降水处理。确定选用土石比6:4土石料作为地基回填料。选择四个原位试验区域进行强夯处预试验,通过荷载-沉降曲线以及不同夯击能作用下土层夯沉量分析,得出最优强夯参数为:夯锤质量15t,夯击直径为2m,12m的夯击落点高度,5m的夯击点间距,2000kN.m的夯击能级。(3)开展了回填料非饱和特性试验研究。给出了回填料非饱和SWCC特性曲线,探讨了在不同基质吸力、不同围压作用下非饱和回填料强度特征以及基质吸力与含水量之间关系,揭示了回填料的非饱和特性。(4)开展了开挖过程及处理后地基沉降数值模拟研究。可以得出分区域开挖时对于相邻区域影响较大,在地基未处理之前沉降量约为266mm左右,地基处理之后其沉降量约为117mm。当考虑地震荷载作用后,沉降量为提升为原沉降量的3倍,地震荷载作用显着。(5)工后沉降计算。采用规范法和非饱和土沉降计算法对处理后地基进行沉降计算。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地基沉降量分别约为97.01mm、66.8mm,均满足设计要求,且非饱和沉降理论所计算出数据同实际监测得到的数据70mm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理论上验证了地基处理有效性以及非饱和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6)地基长期沉降预测。地基处理后进行了一年现场沉降监测,一年内沉降量约为70mm。进一步运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得出之后3年最终沉降数据72.03mm,表明地基在工后一年内即稳定,不再发生过大的沉降。进一步证明所采用地基处理方式可靠性。
包尧玲[8](2020)在《宣威市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水泥固化粉煤灰地基的强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大量废弃粉煤灰都回填于野外环境中,大量使用地被占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节省耕地,综合利用废弃土地,云南省宣威市华孚冷链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选址于宣威火电厂废弃的粉煤灰排放场。这种回填多年的粉煤灰地层属于软弱地基,不处理,达不到本工程建筑物对场地地基要求。为此,本课题以其中回填多年粉煤灰地基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法进行地基处理。用该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上处理粉煤灰地基提供理论性指导。通过工作,论文取得了如下认识和成果:(1)对该场地进行野外勘探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粉煤灰性质分析研究,发现拟建工业区粉煤灰属于低钙类原状粉煤灰,平均厚度10m,最厚25m,燃烧的种类属于F类,该场地粉煤灰在工程分类设计中属于粉土类,天然地基承载力在123.33kpa。(2)通过水泥固化粉煤灰原理及活性激发机理探索,选择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掺入不同活性激发剂进行固化粉煤灰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数据拟合分析找出三种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单一影响因素得到幂函数公式如:F(x)(28)a(9)xb;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得出多项式公式F(x,y)(28)p00(10)p10(9)x(10)p01(9)y(10)p11(9)x(9)y(10)p02(9)y2(10)p12(9)x(9)y2(10)p03(9)y3(28)F(z)。(3)经粉煤灰复合地基参数的计算,对比原设计20%的水泥掺量,本文认为15%水泥掺量最为经济适用,激发剂可以选择性加入。
邓浩[9](2020)在《大连填海造陆与海岸带软土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沿海城市的经济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脚步日益加快。市内可用的建设用地愈加紧张。在滨海地带进行工程建设是人类扩展活动空间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山地多而平地少的城市。然而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地基稳定性,难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国内外目前对于填海造陆的地基做出的研究较少。所以对沿海地区填海造陆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对于沿海城市的建设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大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首先对大连的海岸线随时间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大连市各种围填海区域所占面积;其次,对比研究了大连市区两处填海区域的软土样品的矿物成分、颗粒组分、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等,获得了大连市典型区域的软土工程地质性质。最后,针对大连市填海造陆区域的强夯工程场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大连市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与建议。总体来说,取得了以下成果;(1)大连市2000年以前填海造陆工程极少,大连市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期间,填海造陆仅有15.04km2,从2008年开始,填海造陆面积增长迅速,在之后的8年时间中,大连市新的填海造陆面积达181.08km2,2016年开始,围填海的活动趋于停止,直到2019年,整个大连市的填海造陆面积有255.56km2,围而未填面积有37.36km2,还包括盐田与养殖,盐田面积有491.45km2,养殖面积有185.01km2。(2)大连地区特殊土主要由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主要沿海岸线分布,向内陆延伸几十米到上百米不等,在滨海地区两座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河流的入海口等地比较常见,分布面积较广泛,主要为淤泥、淤泥质粘土或淤泥质粉土。大连地区软土分布面积约为602km2,占大连总面积的4.5%左右。软土的层厚不均,多为3-10m,最大层厚17m。且埋深也有较大差别,多在地面以下4-8m,单层结构与双层以上结构的软土都存在。软土的上覆层一般为素填土,下覆层为粉质粘土或粉细砂,多层结构的软土多以粉砂与软土互层形式出现。(3)研究区软土组成成分原生矿物以石英为主,粘土矿物为伊利石与伊蒙混层,以粉质轻亚粘土与粉质重亚粘土为主,级配不良且不均匀,天然孔隙比大于1,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含水率,压缩性较高,为高压缩性土,抗剪强度低。(4)在大连市开山土石填海且下层为软土的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候,采用强夯进行地基加固的方法是可行的,能获得有效的加固效果,采用6000 kN·m夯击能的场地的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50 kPa,且对于下层的淤泥质土承载力的提升在80kPa以上。已经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且高能级强夯在此处的应用明显优于低能级强夯。本文的模型都适用于与此地相类似的场地,即有软土发育的填海区域,如普兰店湾、葫芦山湾附近的填海区域。(5)在合理设置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基于碎石土的位移反分析方法对碎石土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的方法可行,文中以16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即可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可见其可以适应实际工程面临的动态条件的变化。在填土材料类似的区域进行模型的推广,对填海造陆区域土层的变形沉降预测以及稳定性评价有重要意义。
杜继芳[10](2019)在《强夯的振动传播规律及加固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夯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式,在各种大型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对于强夯加固机理的理解尚不够深入,目前对于强夯的认识多集中于静态参数强夯前后的变化,对于强夯的动态过程研究较少。并且,对于强夯的加固范围的计算方法也大多停留在计算加固深度的一维状态,对于整体的加固范围没有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依托973项目“山区支线机场高填方变形和稳定控制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通过两个在建机场(北京新机场和承德机场),研究了强夯引起的振动在土石混合料和粉土地基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对加固机理的新认识和可以计算加固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三个不同的强夯能级(1000,1500,2000 k N·m),在北京新机场进行了粉土地基大型的现场试验,并对试验获得的夯锤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二维(竖直和水平方向)土体内部振动加速度和速度的传播过程以及夯坑的沉降规律等结果进行了分析。旁压试验和标贯试验说明,加固区域的土体整体属性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土体内部的振动规律的变化与夯坑沉降规律具有一致性,都表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状态。当土体内部的振动加速度和速度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引起土体内部的颗粒密度增加,从而起到加固的效果;(2)强夯的加固机理可以解释为夯锤首先赋予夯坑内部土体以动量,将其压入周围土体,而后周围土体中的颗粒在相互之间动量的转化过程中,产生不可恢复的位移,可以称之为位移扩散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夯坑的形状,对土体内部的沉降规律进行了数学模型描述,通过4组室内试验的验证,可以看出该数学模型可以有效的计算强夯内部的沉降规律;(3)通过承德机场的现场试验,利用3D扫描技术对夯坑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建模,验证了沉降计算模型中关于夯坑的假设;通过测量填筑体内部的沉降规律,验证了该模型可以用于现场计算之中;在确定了加固范围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反演,得出了0.04 m的临界位移量,并利用该值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取得了一致的结果;(4)利用颗粒流软件对强夯的加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强夯过程中孔隙率及动态发展的规律,并比较了“重锤低落”和“轻锤高落”5中组合方式之间的振动规律;在强夯的作用下,孔隙率距离夯坑越远变化越小,在夯锤正下方的效果最好,侧方主要集中在34 m的范围;“重锤低落”产生振动的衰减速度要小于“轻锤高落”,因此,可以传播更远的距离,加固深度也更大。
二、经济实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实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道路路基设计中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夯法对地基处理的作用 |
2 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优点 |
2.1 辅助粉碎大型原材料或施工垃圾 |
2.2 保障后期施工安全 |
3 强夯法在道路路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3.1 增加地基深度 |
3.2 强夯夯击 |
3.3 夯击点位置选择 |
4 结语 |
(2)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真空预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研究 |
1.2.2 真空-电渗联合预压法研究 |
1.3 强夯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能级强夯法研究 |
1.3.2 降水强夯法研究 |
1.4 工程概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工程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吹填陆域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2.1 吹填陆域地质条件 |
2.1.1 陆域地形地貌 |
2.1.2 陆域地质结构及土层性质 |
2.1.3 陆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 |
2.3 吹填土层分布特征形成的原理 |
2.4 吹填陆域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理技术选择 |
3.2 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3.2.1 取土标准贯入试验 |
3.2.2 静力触探试验 |
3.2.3 平板载荷试验 |
3.2.4 十字板剪切试验 |
3.3 试验区场地土层性质 |
3.4 砂土区高能级强夯法试验研究 |
3.4.1 强夯方案 |
3.4.2 夯后加固效果分析 |
3.4.3 高能级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5 软土区直排式覆水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案 |
3.5.2 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
3.5.3 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千层饼区降水强夯法试验研究 |
4.1 降水强夯法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案 |
4.1.1 管井降水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2 塑料排水板设计原理与施工 |
4.1.3 强夯设计原理与施工 |
4.2 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2.1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
4.2.2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2.3 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出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 |
4.3.1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特征 |
4.3.2 明盲降水强夯法适用范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盲结合降水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5.1 FLAC~(3D)简介 |
5.2 FLAC~(3D)理论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本构模型选择 |
5.2.4 边界条件设定 |
5.2.5 冲击荷载输入 |
5.2.6 土体参数和计算工况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超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
5.3.2 有效应力分析 |
5.3.3 位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意义 |
1.2 强夯法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强夯法的主要技术特点 |
1.7 强夯加固理论 |
1.7.1 动力固结 |
1.7.2 动力密实 |
1.7.3 动力置换 |
1.8 强夯加固机理的分析与研究 |
1.9 本章小结 |
2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方法的分析 |
2.1 机场项目概况及气候特征 |
2.2 机场地形地貌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 机场地层岩性特征 |
2.4 机场混凝土道面结构形式 |
2.5 机场场区岩土工程特性分析与评价 |
2.5.1 室内土工物理力学试验 |
2.5.2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
2.5.3 动力触探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统计 |
2.6 机场岩土层工程性能评价 |
2.7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山区机场高填方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研究 |
3.1 强夯加固深度研究 |
3.2 山区杂填碎石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 |
3.2.1 Menard修正系数法 |
3.2.2 经验公式法 |
3.2.3 理论分析法 |
3.3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在山区碎石土高填方地基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加固深度与单击夯击能的关系 |
3.3.2 加固深度与夯锤底面积的关系 |
3.3.3 土的干容重与加固深度的关系 |
3.4 建立有效加固深度公式 |
3.4.1 有效加固深度公式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2 有效加固深度公式的建立过程 |
3.5 计算公式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试夯方案及强夯后检测结果分析 |
4.1 强夯试夯设计方案 |
4.1.1 试夯目的 |
4.1.2 试夯施工设备 |
4.1.3 强夯试验区域选取 |
4.1.4 回填材料及回填要求 |
4.1.5 试夯区主要内容及设计参数 |
4.1.6 试夯区检测要求 |
4.2 试夯1区(粗粒回填料)——能级4000kN·m |
4.2.1 重型动力触探 |
4.2.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
4.2.3 试夯1区压实度检测 |
4.2.4 试夯1区——能级4000kN·m检测结论 |
4.3 试夯2区(粗粒回填料)——能级6000kN·m |
4.3.1 重型动力触探 |
4.3.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
4.3.3 试夯2区压实度检测 |
4.3.4 试夯2区——能级6000kN·m检测结论 |
4.4 试夯3区(细粒回填料)——能级4000kN·m |
4.4.1 重型动力触探 |
4.4.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
4.4.3 试夯3区压实度检测 |
4.4.4 试夯3区——能级4000kN·m检测结论 |
4.5 试夯4区(细粒回填料)——能级6000kN·m |
4.5.1 重型动力触探 |
4.5.2 现场静载试验检测 |
4.5.3 试夯4区压实度检测 |
4.5.4 试夯4区——能级6000kN·m检测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
5.1 机场地基处理强夯工程重难点分析 |
5.1.1 基岩开挖 |
5.1.2 填筑体处理 |
5.1.3 挖填协调变形 |
5.2 机场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方案及设计参数 |
5.2.1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方案 |
5.2.2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设计参数 |
5.3 机场高填方原地面土基处理 |
5.3.1 原地基软弱层处理 |
5.3.2 挖方区及挖填交界面的处理 |
5.3.3 土石方填筑体处理施工工艺 |
5.4 道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及工后沉降控制、变形监测 |
5.4.1 道基有效加固深度检测 |
5.4.2 工后道基沉降控制 |
5.4.3 变形监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填方黄土填筑体固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填方强夯法加固地基研究现状 |
1.2.2 高填方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3 高填方填筑体流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填方黄土室内击实试验 |
2.1 击实能的确定 |
2.2 室内击实试验 |
2.2.1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2.2.2 液塑限联合测定 |
2.2.3 实验方法 |
2.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高填方黄土固结变形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主次固结分离 |
3.3 主固结阶段变形规律分析 |
3.3.1 不同击实能对压缩曲线的影响 |
3.3.2 主固结阶段应力与变形规律 |
3.3.3 不同击实能对压缩系数的影响 |
3.3.4 不同击实能下等效骨架相应力变形规律 |
3.4 次固结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填方黄土沉降预测模型 |
4.1 考虑不同击实条件的一维次固结预测模型 |
4.2 模型验证 |
4.3 沉降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地基处理的方法 |
1.1.3 研究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强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2 强夯法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2章 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及应用 |
2.1 强夯加固机理 |
2.2 强夯法应用效果 |
2.2.1 有效加固深度 |
2.2.2 加固质量 |
2.3 强夯法加固的仿真机理 |
2.3.1 数值模拟的应用软件 |
2.3.2 模型土体本构关系 |
第3章 深回填土强夯法数值模拟分析 |
3.1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单次夯击后土体的变化规律 |
3.2.1 单次夯击后土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 |
3.2.2 单次夯击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变化规律 |
3.3 多次夯击后土体的变化规律 |
3.3.1 多次夯击后土体变形量的变化规律 |
3.3.2 多次夯击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变化规律 |
3.4 土层物理指标对强夯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回填土强夯的工程案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及风险分析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风险分析 |
4.2 工程强夯的可行性分析 |
4.2.1 沉降变化规律 |
4.2.2 经济性比较 |
4.2.3 地理环境 |
4.3 强夯法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
4.3.1 强夯法的应用范围 |
4.3.2 强夯法的施工 |
4.3.3 强夯法的检测 |
4.3.4 使用中的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 教育经历 |
2. 工作经历 |
(6)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强夯法 |
1.2 强夯法的设计施工参数 |
1.3 强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1.4 屏障隔振技术 |
1.5 高聚物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强夯加固与强夯振动基本原理 |
2.1 强夯加固的基本原理 |
2.2 强夯振动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强夯地基处理现场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概况 |
3.3 场地概况 |
3.4 动力参数设计施工方案 |
3.5 孔隙水压力监测 |
3.6 振动监测 |
3.7 原位测试 |
3.8 设计施工方案的完善 |
3.9 试验结论 |
第四章 振动分析 |
4.1 振动监测详细结果 |
4.2 振动评估指标的选定 |
4.3 强夯振动激励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夯隔振数值分析 |
5.1 Midas GTX NX软件简介 |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 动力荷载的确定 |
5.4 隔振方式效果分析 |
5.5 强夯施工隔振方案的完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山区不良地基处理-某所生产厂房工程地基处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常见地基处理方法 |
1.2.2 地基沉降量方面研究进展 |
1.2.3 地基处理后结果方面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质构造 |
2.3 场地地层岩性 |
2.4 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2.5 场地水文条件 |
2.6 场地地震区划 |
2.7 小结 |
第3章 山区不良地基处理设计 |
3.1 原始未处理地基沉降初步分析 |
3.1.1 地基软弱层承载力计算 |
3.1.2 沉降量计算 |
3.2 山区不良地基处理-降水设计 |
3.2.1 井点系统布置 |
3.2.2 基坑排水量计算 |
3.3 山区不良地基处理-强夯回填 |
3.3.1 回填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3.2 回填料非饱和特性研究 |
3.3.3 强夯法施工参数影响分析 |
3.3.5 强夯法施工现场试验研究 |
3.4 地基沉降量与上覆荷载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4章 大面积回填基坑数值模拟 |
4.1 数值分析的基本原理概述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地质原型的简化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基坑开挖模拟 |
4.3.2 基坑回填垫高后应力沉降 |
4.4 处理之后地基抗震验算 |
4.5 小结 |
第5章 非饱和回填土固结沉降分析 |
5.1 规范法计算处理后地基沉降量 |
5.2 非饱和回填土-地基沉降计算 |
5.2.1 非饱和回填土地基沉降计算的理论推导 |
5.2.2 非饱和回填土沉降公式的简化推导 |
5.2.3 非饱和沉降计算 |
5.3 小结 |
第6章 现场实际沉降监测预测分析 |
6.1 现场沉降监测方案 |
6.2 现场沉降监测成果 |
6.3 地基沉降对比 |
6.4 运用改进BP算法对沉降量预测 |
6.4.1 BP神经网络模型 |
6.4.2 改进BP程序功能 |
6.4.3 沉降预测过程及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宣威市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水泥固化粉煤灰地基的强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背景 |
1.2 粉煤灰地基处理现状 |
1.2.1 粉煤灰地基处理的方法 |
1.2.2 固化粉煤灰的研究现状 |
1.2.3 本场区粉煤灰地基处理的方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及具体工作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区域地形地貌 |
2.1.3 区域地层岩性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场区特征 |
2.2.1 场地位置 |
2.2.2 场地地形地貌 |
2.2.3 地层结构 |
第三章 粉煤灰的性质 |
3.1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 |
3.1.1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划分 |
3.1.2 粉煤灰的化学分析 |
3.2 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1 粉煤灰的颗粒分析 |
3.2.2 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质 |
3.3 粉煤灰的抗震液化分析 |
3.3.1 波速测试原理 |
3.3.2 计算的方法 |
3.3.3 测试结果与结论 |
3.4 粉煤灰活性 |
3.5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固化粉煤灰的原理及活性激发机理 |
4.1 粉煤灰与水泥的反应 |
4.1.1 水泥的水化反应 |
4.1.2 粉煤灰与水泥水化物的反应 |
4.2 粉煤灰的活性激发的方法机理 |
4.2.1 物理激发 |
4.2.2 化学激发 |
4.2.3 物理-化学活性激发 |
4.3 其他场区条件对加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粉煤灰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 试验方案与方法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方法 |
5.2 龄期对粉煤灰固化强度的影响 |
5.2.1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5.2.2 水泥掺量下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曲线拟合 |
5.2.3 激发剂下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曲线拟合 |
5.3 水泥掺量对粉煤灰固化强度的影响 |
5.3.1 试验数据分析 |
5.3.2 养护龄期下水泥掺量对抗压强度的曲线拟合 |
5.4 激发剂对粉煤灰固化强度的影响 |
5.5 固化粉煤灰影响因素的三维曲面拟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方案及经济效益 |
6.1 复合地基的方案选取 |
6.2 方案的经济对比及带来的社会效应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硕士期间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
(9)大连填海造陆与海岸带软土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所获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填海造陆研究现状 |
1.2.2 软土研究现状 |
1.2.3 强夯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围填海区域分布特征研究 |
3.1 大连填海造陆随时间演化特征 |
3.2 大连围填海区域面积分类 |
3.3 大连典型填海造陆区域特征研究 |
3.3.1 葫芦山湾地区 |
3.3.2 普兰店湾地区 |
3.3.3 金州湾地区 |
3.3.4 大窑湾与小窑湾地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软土分布性质研究 |
4.1 大连地区软土分布特征 |
4.1.1 软土的野外调查 |
4.1.2 软土的分布特征 |
4.2 大连地区软土工程性质特征 |
4.2.1 室内试验概述 |
4.2.2 软土矿物成分 |
4.2.3 软土颗粒成分 |
4.2.4 软土物理性质 |
4.2.5 软土力学特征 |
4.2.6 软土微观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连地区典型地基处理与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强夯地基处理介绍 |
5.2 数值模拟简述 |
5.2.1 数值分析方法简介 |
5.2.2 FLAC软件简介 |
5.2.3 基于FLAC的强夯法数值模拟 |
5.3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及参数选取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本构模型选择 |
5.3.3 土性参数选择 |
5.3.4 加载过程理论分析 |
5.3.5 边界条件设置 |
5.3.6 初始应力确定 |
5.4 模拟场地特征 |
5.4.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5.4.2 强夯工程概况 |
5.5 模型建立及验证 |
5.5.1 3000 kN·m夯击能场地数值模拟 |
5.5.2 6000 kN·m夯击能场地数值模拟 |
5.6 研究区强夯处理模拟结果分析 |
5.7 基于神经网络的强夯处理沉降量研究 |
5.7.1 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 |
5.7.2 工程实例 |
5.7.3 参数反演 |
5.7.4 强夯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误差 |
5.7.5 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强夯的振动传播规律及加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适用性 |
1.2.2 加固范围 |
1.2.3 地面变形 |
1.2.4 加固机理 |
1.2.5 振动分析 |
1.2.6 数值模拟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粉土地基强夯振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
2.1 现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前检测 |
2.3.1 旁压试验 |
2.3.2 标准贯入试验 |
2.3.3 密度测试 |
2.4 试验流程 |
2.5 试验数据分析 |
2.5.1 夯锤加速度分析 |
2.5.2 夯锤正下方振动的传播规律 |
2.5.3 土体内部振动规律分析 |
2.5.4 环境影响分析 |
2.6 讨论 |
2.6.1 加固范围分析 |
2.6.2 强夯引起动应力分析 |
2.6.3 振动加速度与土体性质之间的关系 |
2.6.4 振动速度与土体性质之间的关系 |
2.7 结论 |
附图 |
第三章 强夯加固机理及计算模型 |
3.1 加固机理分析 |
3.2 强夯计算模型 |
3.2.1 概述 |
3.2.2 计算模型 |
3.3 参数确定与验证 |
3.3.1 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 |
3.3.2 夯坑在不同夯击次数的变化情况 |
3.3.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3.4 结果验证 |
3.4 结论 |
附计算程序 |
第四章 强夯加固范围计算方法的应用及讨论 |
4.1 强夯地表变形沉降试验 |
4.1.1 强夯地表变形沉降监测方案 |
4.2 夯坑成型过程 |
4.3 夯坑成型数据 |
4.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5 讨论 |
4.6 结论 |
第五章 强夯加固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计算原理与模型的建立 |
5.2.1 计算原理 |
5.2.2 强夯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 模型可靠性验证 |
5.3.1 夯锤振动加速时程 |
5.3.2 夯沉量 |
5.3.3 土体内部振动规律 |
5.4 动态过程分析 |
5.4.1 孔隙率变化规律 |
5.4.2 “重锤低落”与“轻锤高落”动态规律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经济实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道路路基设计中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应用[J]. 蔡小乎. 智能城市, 2021(16)
- [2]大面积吹填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苏亮.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强夯法在山区高填方机场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D]. 刘睿.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4]高填方黄土填筑体固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D]. 郝嘉琪.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强夯法地基加固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D]. 张丽娟. 浙江大学, 2020(01)
- [6]强夯试验研究及高聚物隔振分析[D]. 左正轩. 广州大学, 2020(02)
- [7]山区不良地基处理-某所生产厂房工程地基处理分析研究[D]. 谢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宣威市物流仓库储存中心项目水泥固化粉煤灰地基的强度特性研究[D]. 包尧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9]大连填海造陆与海岸带软土特征研究[D]. 邓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强夯的振动传播规律及加固机理研究[D]. 杜继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