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电力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威[1](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万心[3](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朱成燕[4](2016)在《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文中指出本文在制度演化论的视角下,分析了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产生、延续和变革的历程。具体的个案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路径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而非权力斗争的产物。这一制度变迁历程反应了制度演化论中环境、行动者、结构三者互动的演化模式,但又有其特殊的稳定性特征。其稳定性来源于中国单一制的纵向政治制度设计,中央掌握着人民一揽子授予的国家治理权,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中央的再授予。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这种权力隶属关系在现实政治运作中通过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这三重连带机制表现出来,蕴含在纵向政治制度结构之中,并保持着该制度的稳定。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变迁主要是作为关键行动者的政治领导人观念演化的产物,而其观念的演化基于对制度认知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首先,制度认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机证明了原有观念的异常,因此,政治领导人在制度危机的倒逼下进行制度变革。其次,外部环境的刺激增加了政治领导人发展的压力,驱使他们主动寻求制度变革,以保护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延续下去。此外,在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关键行动者还会受到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革主要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制度变迁同时呈现出发展性和稳定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比较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变迁过程,可以归纳出三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一是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调整。即中央通过调整纵向权力分配来调动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受已有制度结构和认知经验的影响,中央在纵向权力调整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党领导军队”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对军权和人事的控制并没有放松。同时,中央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过程中牢牢控制着税种、税基的确定和划分,在事权的下放过程中始终掌握着否决权和干预权。这些恰恰是在放权的过程中保持纵向政治制度不偏离单一制这一基本制度框架的要件,有助于维持纵向政府间组织、利益、责任三重连带机制的协调一致运作。二是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本文通过历时性的比较发现,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运作方式经历了一个“刚性运作—柔性运作—刚柔并济的弹性运作—规范化运作”的演变过程,以配合不同历史阶段上中央战略目标与纵向权力分配体制的变化,使制度在不同的运作方式中释放出不同的制度功能。三是制度匹配,即通过对相关的制度子系统进行改革,或添加衔接性的制度,使整个制度系统能协调有效运转,避免因政治生态的变化或某一项制度变革而引发的不同制度子系统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概言之,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过程是顶层通过上述三种机制对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陈绍选,姜小兰,刘运飞[5](2014)在《《长江科学院院报》创刊30周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和期刊质量,在创刊30周年之际,回顾了期刊3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期刊定位、栏目设置、出版周期、封面及版式设计、期刊数字化、编辑流程现代化、网络出版、电子发行以及读者、作者群等方面,阐述了期刊发展变化情况。介绍了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被中文核心期刊遴选,以及获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刊物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发挥期刊为长江流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编委会及编辑部建设、加强计划组稿工作、严把审稿关、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加快编辑工作现代化和期刊数字化进程等方面的办刊经验。提出了期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探讨了解决途径,同时对期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任静[6](2011)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有着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十一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十八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并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速,能源产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并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同时,中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问题仍然存在,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居民健康,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产业优势较强,能源产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强调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其中,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是这次建设的重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不仅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努力扩大规模,增加能源产量,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大力推广能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将会使中部崛起驶入发展快车道。加强中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扭转全国运输、电力紧张的局面,又可以使中部更好的为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支撑和纽带作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要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健全政策法规,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节约、加强能源环境保护、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本论文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对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供需现状、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中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状况的描述、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首先,论文对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理论综述、对能源产业的相关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能源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分析。其次,论文对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中国能源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在分析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特征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分别研究了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的供需情况、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研究了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新能源资源禀赋情况、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潘霞[7](2007)在《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已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截至2004年底,中国实际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为2132.88亿美元,到2005年6月底,外资以各种方式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750家,世界500强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投资热潮的掀起使得各地对投资环境的改善进入了高潮。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小环境中,学者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5个方面出发,建立了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在对各个子系统分别选取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招商引资的经济环境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政治法律子系统和自然地理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的31个地区为研究样本,主要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06》等数据资料,赋予样本相应的指标值。对于各个子系统的指标,主要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筛选,选出与利用外资因子和利用内资因子相关程度较强,但彼此间的相关程度又较弱的指标,组成新的指标体系,分别建立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在第9章,综合运用前几章的指标筛选结果,建立了利用外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内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被选出的指标与利用外资因子和利用内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权重为100的基础上,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对象性评价方法对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对于31个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子系统分别进行评价,并依据地区得分对地区进行排序和分类。在对地区的投资环境子系统进行评价之后,对于31个地区总体的利用外资投资环境和利用内资投资环境进行了分类和评价。把31个地区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分成了4类:投资环境优秀型地区,投资环境优良型地区,投资环境不均衡型地区和投资环境落后型地区。通过评价和分类,每个地区都可以找出本地区的区域投资环境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投资环境的策略。第10章是实证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黑龙江地处东北地区,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在中国提倡和鼓励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黑龙江省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因此,选取黑龙江进行实证研究对于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特殊的意义。论文首先对黑龙江当前的投资环境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基础设施、政治法律和自然地理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对黑龙江的招商引资情况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两个方面是:1995-2005年黑龙江招商引资的纵向对比和2005年黑龙江与中国其他30个地区招商引资的横向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纵向看黑龙江的招商引资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引资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改观;横向看黑龙江的招商引资情况却不容乐观,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都处在落后的地位,利用内资也由于优惠政策的匮乏而收效甚微。通过对第9章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黑龙江的基于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的评价是,总体看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但是却有较强的社会文化竞争力和自然资源竞争力。因此黑龙江的投资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相应的改善原则应当是,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劣势因素,逐步变劣为优。
刘廷[8](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陈健[9](2013)在《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初,经历了“庚子事变”后的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一场极具“西化”色彩的新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政治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头戏,恰在此时,日本成为中国师法的榜样,成千上万的留学生奔赴日本,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他们成为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这次前所未有的留学日本的高潮中,学习法政成为当时留学界的主流,在留日法政教育中,又以法政大学创办的速成科最为引人注目。该科齐聚了很多俊才佳彦,既有已在国内取得状元、进士、举人等传统功名的科举名士,亦有毕业于新式学堂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着名的有夏同和、刘春霖、杨度、汤化龙、汤寿潜、张知本、陈天华、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宋教仁、古应芬、沈钧儒等。就政治立场来看,清末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两大思潮的主要推动者咸集于此。翻检这些精英人物早期有关中国宪政体制的构想和推进政治改革的文章,大多发表于他们留学法政大学速成科、接受了较系统的宪政教育后不久。也就是说,这个群体知识分子的宪政思想与他们留学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实质性的关联。当日速成科所配备的教师俱为日本最有名望的法学家,他们多数任职于东京帝国大学。美浓部达吉讲授的比较宪法学,笕克彦讲授的国法学,清水澄教授的行政法和宪法,中村进午讲授的国际法,小野塚喜平次讲授的政治学等课程对于当日中国留学生接受西学知识、传播现代政治思想以至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成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走出传统、批判专制、追求立宪的重要影响因子。尽管速成科人才济济,有着相同的留学教育背景,但却因出身、年龄及阅历的关系导致在政治立场上分属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两大阵营,并为各自阵营的宪政体制构想而奔走呼号。此种政治理念的分殊,反映的是留学生知识群体对国家体制构想中具体道路选择的不同,而非对民主宪政体制本身存有根本分歧。也正因此,清末政府主导的立宪破产后,君主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寻求另一条道路的救国行动,两派知识分子在辛亥前夜,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合流。
姜霞[10](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二、江西电力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电力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
五、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
四、流行史 |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
一、政府“缺位” |
二、医疗界无奈 |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
一、调查摸底 |
二、制定规划 |
三、全面防治 |
四、巩固成果 |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
二、解病人之所难 |
三、吃苦耐劳 |
四、把病人当亲人 |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 |
四、理论视角 |
五、框架结构 |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单一制的确立及其稳定的制度内核 |
一、观念与权力:单一制的确立 |
二、单一制下的纵向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 |
第二节 “生存”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经济危机与生存的压力 |
二、苏联模式的影响与高度集权体制的建立 |
三、“高饶事件”与大区制撤销 |
第三节 生产的危机与纵向权力体制变革 |
一、中央集权体制对地方发展的抑制 |
二、对斯大林的批判与毛泽东观念的转变 |
三、基于“两个积极性”的纵向权力体制调整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危机驱动与改革策略的形成 |
一、生存的危机对领导人改革策略的影响 |
二、发展的危机对领导人对改革策略的影响 |
三、政治领导人观念的遗传与演化 |
第二节 “发展”目标导向下的放权让利改革 |
一、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权的扩大 |
二、行政体制改革与地方经济管理权的拓展 |
三、立法体制改革与地方立法权的确立 |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人事权的下放 |
第三节 分权改革的制度功能:经济发展及其意外后果 |
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经济发展 |
二、分权改革的意外后果 |
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一、以加强中央权威为目标导向的宏观调控 |
二、纵向政府间三重连带机制的柔性运作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泽民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中央战略目标的转变 |
一、国内经济过热 |
二、地方主义泛滥 |
三、地区差距扩大 |
四、中央财政汲取能力减弱 |
五、中央领导人战略目标的转变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选择性再集权 |
一、分税制改革与财税上集 |
二、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三、政企分离 |
第三节 刚柔并济: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一、组织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二、利益连带机制的弹性运作 |
第四节 新的发展思路下地方积极性的转变 |
一、发展的压力与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二、土地收入划给地方 |
三、地方政府积极性的转变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胡锦涛时期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第一节 制度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演化 |
一、地方政府自主性扩张 |
二、地区差距继续扩大 |
三、地方政府责任弱化 |
四、中央领导人观念的演化 |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一、省级部门的垂直化管理 |
二、纵向连带机制的规范化运作 |
第三节 “科学发展”与地方活力 |
一、双重发展危机与领导人战略的转变 |
二、扩大内需与政策引导 |
三、行政审批权进一步下放 |
四、中西部倾斜授权 |
五、授予个别地方先行试点权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逻辑 |
第一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 |
一、生存危机倒逼的制度变革 |
二、发展压力驱动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纵向政治制度变迁的机制 |
一、纵向权力分配体制调整 |
二、纵向权力运行机制调整 |
三、制度匹配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 |
一、新时期中央面临的“生存”危机 |
二、危机倒逼下纵向政治制度的调整 |
三、中等收入危机与试错权的下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
(5)《长江科学院院报》创刊30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概况 |
2 期刊创刊与定位 |
2.1 创刊背景 |
2.2 期刊的定位 |
3 期刊发展变化情况 |
3.1 出版周期及页码变化 |
3.2 栏目设置及变化 |
3.3 作者群、作者地区、作者机构及作者职称变化 |
3.4 期刊订阅、发行变化情况 |
3.5 期刊主要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
4 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 |
4.1 发挥期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
4.2 突出期刊长江特色及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特色 |
4.3 发挥期刊为长江流域保护和管理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 |
5 加强编委会及编辑部建设 |
5.1 领导关怀和支持是办好《院报》的重要保证 |
5.2 充分发挥编委会在办刊中的作用 |
5.3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
6 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期刊整体质量 |
6.1 加强计划组稿工作 |
6.2 严格把好审稿关 |
6.3 认真做好编辑、校对、质检、审读工作 |
6.4 扩大对外交流、增加英文图表名及参考文献为了扩大对外交流, 增加国外读者的可读性, 在 |
6.5 换封面、改版式 |
6.6 提高编辑现代化水平, 加快期刊数字化进程 |
6.7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 |
7《院报》历年取得的成绩 |
7.1 获奖情况 |
7.2 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
7.3 被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情况 |
7.4 其他收录情况 |
8《院报》存在的不足 |
8.1 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稿件不足 |
8.2 论文报道时差偏长 |
8.3 编辑队伍高级人才偏少 |
9 今后努力方向 |
9.1 保持期刊特色, 不断提高刊物整体质量 |
9.2 加快知识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期刊电子化建设 |
9.3 加强焦点、热点问题科研成果的报道 |
9.4 加强与大型出版集团合作, 提高期刊影响力 |
(6)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能源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一、能源的内涵及属性 |
二、能源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 能源经济学理论 |
一、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阶段 |
二、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供需状况 |
三、中部地区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
四、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三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和问题 |
第一节 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能源资源储量 |
二、能源利用技术 |
三、市场需求 |
四、环境因素 |
五、制度、政策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
一、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第一节 新能源产业 |
一、太阳能产业 |
二、风能产业 |
三、生物质能产业 |
四、核能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产业生产成本较高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不发达 |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加强 |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 |
五、新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偏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经济增长促进能源发展 |
二、能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三、能源消费强度 |
四、不同产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第六章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美国能源产业概况 |
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 |
第二节 日本能源产业发展 |
一、日本能源产业概况 |
二、日本能源产业政策 |
第三节 欧盟能源产业发展 |
一、欧盟能源产业 |
二、欧盟能源政策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 |
二、俄罗斯能源政策 |
第七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一、推进国际合作 |
二、突出节能 |
三、实行环保 |
四、技术创新 |
五、推动市场 |
六、培育节能意识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一、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
二、健全政策法规以形成良好制度环境 |
三、提高能源效率以促进能源节约 |
四、加强能源环境保护 |
五、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总体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投资环境理论 |
2.2.1 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 |
2.2.2 低门槛理论 |
2.2.3 综合投资环境理论 |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5 区位经济理论 |
2.3 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2.3.1 国别冷热比较法 |
2.3.2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
2.3.3 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 |
2.3.4 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
2.3.5 抽样评估法 |
2.3.6 相似度评价法 |
2.3.7 准数分析法 |
2.4 招商引资理论 |
2.4.1 马克思的区域平均利润率——招商引资的理论基础 |
2.4.2 “两缺口模型”理论 |
2.4.3 “四缺口模型”理论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分析 |
3.1 区域投资环境概述 |
3.1.1 区域的概念 |
3.1.2 区域投资环境的概念 |
3.1.3 区域投资环境的作用 |
3.1.4 区域投资环境的特征 |
3.1.5 区域投资环境的类型 |
3.1.6 区域投资环境的构成要素 |
3.2 招商引资概述 |
3.2.1 招商引资概念解析 |
3.2.2 招商引资的分类 |
3.2.3 招商引资对受资地区的作用分析 |
3.2.4 衡量招商引资的主要量化指标分析 |
3.3 区域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关系分析 |
3.3.1 经济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2 社会文化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3 基础设施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4 政治法律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3.5 自然地理要素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
3.4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系统框架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墓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经济环境子系统要素分析 |
4.1 经济环境子系统要素分析 |
4.1.1 经济环境子系统概述 |
4.1.2 经济环境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4.2 关键经济环境指标的筛选 |
4.2.1 经济环境指标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构建 |
4.2.2 经济环境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2.3 经济环境指标筛选的结果 |
4.3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4.3.1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4.3.2 经济环境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4.3.3 关系模型运行的结果 |
4.4 运行结果的分析 |
4.4.1 经济竞争力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2 经济效益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3 金融与市场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4 经济结构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4.5 经济发展综合因子与招商引资分析 |
4.5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经济环境子系统总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社会文化子系统要素分析 |
5.1 社会文化子系统要素分析 |
5.1.1 社会文化子系统概述 |
5.1.2 社会文化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5.2 区域投资环境社会文化指标的筛选 |
5.2.1 样本的选取 |
5.2.2 模型的选取 |
5.2.3 社会文化指标的聚类结果 |
5.2.4 社会文化指标聚类结果的解释 |
5.3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5.3.1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5.3.2 社会文化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 |
5.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5.3.4 社会文化指标的选择 |
5.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5.4.1 社会状况与招商引资 |
5.4.2 文化环境与招商引资 |
5.4.3 科技教育与招商引资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子系统要素分析 |
6.1 基础设施子系统要素分析 |
6.1.1 基础设施子系统概述 |
6.1.2 基础设施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6.2 区域投资环境的基础设施指标的筛选 |
6.2.1 样本的选取 |
6.2.2 模型的选取 |
6.2.3 基础设施指标聚类 |
6.2.4 基础设施指标聚类结果解释 |
6.3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建立 |
6.3.1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前提条件 |
6.3.2 建立关系模型中若干问题的处理 |
6.3.3 基础设施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6.3.4 模型运行的结果 |
6.3.5 基础设施指标的选择 |
6.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6.4.1 生活设施与招商引资 |
6.4.2 交通运输设施与招商引资 |
6.4.3 邮电通讯设施与招商引资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政治法律子系统要素分析 |
7.1 政治法律子系统要素分析 |
7.1.1 政治法律子系统概述 |
7.1.2 政治法律子系统评价要素框架 |
7.2 区域投资环境的政治法律指标的筛选 |
7.2.1 样本的选取 |
7.2.2 指标的分类 |
7.2.3 政治法律指标聚类结果分析 |
7.3 政治法律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的模型分析 |
7.3.1 关系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7.3.2 政治法律指标与招商引资指标关系模型的构建 |
7.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7.3.4 政治法律指标的选择 |
7.4 运行结果的分析 |
7.4.1 政府环境与招商引资 |
7.4.2 政策环境与招商引资 |
7.4.3 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与招商引资 |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墓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要素分析 |
8.1 自然地理子系统要素分析 |
8.1.1 自然地理子系统概述 |
8.1.2 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构成框架 |
8.2 区域投资环境自然地理子系统指标的筛选 |
8.2.1 样本的选取 |
8.2.2 自然地理指标的聚类 |
8.2.3 自然地理指标聚类结果分析 |
8.3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研究 |
8.3.1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前提条件 |
8.3.2 自然地理指标与招商引资关系模型的构建 |
8.3.3 模型运行的结果 |
8.3.4 自然地理指标的选择 |
8.4 对筛选结果的分析 |
8.4.1 自然资源与招商引资 |
8.4.2 环境状况与招商引资 |
8.4.3 区位条件与招商引资 |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
9.1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综述 |
9.1.1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含义 |
9.1.2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意义 |
9.2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9.3 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确定 |
9.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9.3.2 对评价指标的处理 |
9.3.3 样本的选取 |
9.4 经济环境评价 |
9.4.1 利用外资的经济环境评价 |
9.4.2 利用内资的经济环境评价 |
9.5 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5.1 利用外资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5.2 利用内资的社会文化环境评价 |
9.6 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6.1 利用外资的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6.2 利用内资的基础设施环境评价 |
9.7 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7.1 利用外资的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7.2 利用内资的政治法律环境评价 |
9.8 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8.1 利用外资的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8.2 利用内资的自然地理环境评价 |
9.9 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9.1 利用外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9.2 利用内资的区域投资环境总体评价 |
9.10 本章小结 第10章 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
10.1 黑龙江省当前投资环境综述 |
10.1.1 经济环境 |
10.1.2 社会环境 |
10.1.3 基础设施环境 |
10.1.4 政治法律环境 |
10.1.5 自然地理环境 |
10.2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研究 |
10.2.1 纵向对比:1995-2005年黑龙江省招商引资变化情况 |
10.2.2 横向对比:黑龙江省与其他地区招商引资情况对比 |
10.2.3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产业分布 |
10.3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评价 |
10.3.1 黑龙江省投资环境在全国的定位 |
10.3.2 黑龙江省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优劣势分析 |
10.4 黑龙江省投资环境改善的建议 |
10.4.1 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效率 |
10.4.2 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10.4.3 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 |
10.4.4 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服务业 |
10.4.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 |
10.4.6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
(8)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一、减量化原则 |
二、再利用原则 |
三、再循环原则 |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
一、庇古税 |
二、科斯定理 |
三、生态学理论 |
四、系统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资源税 |
二、资源补偿费 |
三、矿区使用费 |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概论 |
二、增值税(产品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煤炭产业 |
二、废旧金属产业 |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
一、资源税 |
二、增值税 |
三、企业所得税 |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排放费 |
二、服务费 |
三、污染产品税 |
四、投入品税 |
五、资源税 |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一、园区基本状况 |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
附录二 |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
附录三 |
(9)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各章结构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末新政与留日热潮及西学传播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留日大潮的涌起 |
第二节 留日学生与近代政治学说传播 |
第二章 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创办和教育 |
第一节 梅谦次郎与法政速成科的创办 |
一、学成归国的梅博士 |
二、创办法政速成科 |
三、延揽名师、亲执教鞭 |
第二节 日本法政大学藏《速成科讲义录》学术价值评析 |
一、《法政速成科讲义录》概述 |
二、《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学术价值评析 |
第三节 速成科群体政治理念与活动 |
一、速成科毕业人数小考 |
二、理念的分殊与合流—速成科学生中的立宪派与革命派 |
三、速成科教育与立宪派、革命派的理论家 |
小结 |
第三章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与笕克彦《国法学》之关系 |
第一节 “制”与“国权” |
第二节 国家之分类 |
第三节 “开明专制”与“立宪” |
第四节 立宪之争及理论溯源 |
小结 |
第四章 速成科教育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杨度在日本接受宪政教育情况 |
第二节 关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学术溯源 |
一、关于杨度“世界与中国”的学术溯源 |
二、关于杨度的国家观“金铁主义”的溯源 |
三、关于杨度“现行政体性质”的学术溯源 |
四、关于杨度“政治革命”的学术溯源 |
五、关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学术溯源 |
小结 |
第五章 速成科教育与汪精卫“国民主义”思想 |
第一节 “民族的国民”解析 |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溯源 |
二、“民族”与“国民”的嫁接 |
第二节 汪精卫的“政治革命论”解析 |
一、政治革命的途径 |
二、“政治革命”的内涵阐述 |
三、学理之辩 |
小结 |
第六章 速成科教育与胡汉民国际法思想 |
第一节 胡汉民在日本接受国际法教育情况 |
第二节 胡汉民国际法思想论解 |
一、同盟会之“对外主义” |
二、排外与国际法 |
小结 |
第七章 胡汉民、朱执信“民生主义论”与速成科教育 |
第一节 胡汉民、朱执信所受经济学、财政学教育情况 |
一、《经济学》、《财政学》讲义内容及两者关系 |
二、《经济学》《财政学》讲义的内容特色 |
第二节 关于胡汉民、朱执信“民生主义”的学术溯源 |
一、关于胡汉民“民生主义论”的学术溯源 |
二、关于朱执信“民生主义论”的学术溯源 |
小结 |
结语——国家观念更新与体制追求 |
一、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衍生 |
二、由“东洋”入“西洋”——法政速成科在传播近代国家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表及附录 |
一、附表:法政速成科各班毕业生名录 |
二、附录: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各期目次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10)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江西电力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危机、观念和行动: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的演化[D]. 朱成燕. 武汉大学, 2016(06)
- [5]《长江科学院院报》创刊30周年回顾与展望[J]. 陈绍选,姜小兰,刘运飞.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10)
- [6]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 任静. 武汉大学, 2011(07)
- [7]基于招商引资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 潘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8]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9]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D]. 陈健. 南开大学, 2013(06)
- [10]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