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一、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华,何强,汤庆坤,蒋满贵,李田,龙江琼,潘国庆,郑宁,鲁成,潘志新[1](2020)在《一株从原蚕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从广西蚕种繁育中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调查其感染性和分类地位,为蚕种生产掌握病原来源及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物试验测定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微孢子虫(GXM14)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和胚种传染率,显微镜观察其孢子形态,采用吉姆萨染色法观察孢子的生活史;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并利用MEGA 5.0和DNASTAR中的Megalign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GXM14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1.68±0.15)μm×(3.06±0.15)μm,其孢子生活史中有双核,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符合Nosema属的特征。GXM14对家蚕的IC50为3.53×105个/mL,是家蚕微孢子虫(N.b)的5.8倍;对家蚕的胚种传染率为5.0%,只是N.b的1/9。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长度1226 bp,G+C含量为34.42%;ITS序列长度503 bp,G+C含量为29.82%。GXM14的SSU rRNA基因序列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 SE)SSU rRNA基因序列(KT336240.1)的遗传距离为0.2,相似度达98.9%,即GXM14与甜菜夜蛾微孢子虫(KT336240.1)的亲缘关系很近。基于微孢子虫ITS序列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GXM14与12株已知Nosema属微孢子虫的相似度均低于91.0%,而遗传距离在4.0以上,证实GXM14是一种新的微孢子虫,故将其暂命名为Nosema sp. GXM14。【结论】从蚕种生产一线分离获得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GXM14)属于Nosema属,与N.b同属异种,是一株新的微孢子虫,可能是野外昆虫微孢子虫交叉感染家蚕的病原。因此,在蚕种繁育中加强防虫杀虫,防止昆虫微孢子虫污染桑叶交叉感染家蚕,是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黄旭华,汤庆坤,罗梅兰,黄深惠,蒋师东,夏青,黄景滩,李安华,鲁成,陈小青,毛洪斌,潘志新[2](2018)在《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其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全面掌握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并进行感染性和分类研究,为经济昆虫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捕捉或诱虫灯引诱方式在广西蚕区的桑园、菜地及周围收集野外昆虫,显微镜检验各种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通过生物试验鉴定部分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食下感染性,并分别检测桑尺蠖微孢子虫和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原始寄主的胚种传染性;基于SSU rRNA序列构建昆虫微孢子虫系统发育进化树,明确昆虫微孢子虫的分类特征。【结果】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分布广泛,大部分昆虫已感染微孢子虫,其中菜粉蝶、稻纵卷叶螟、桑螟、桑尺蠖、斜纹夜蛾和红腹灯蛾的微孢子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54.95%、4.38%、0.08%、0.28%、0.64%和1.14%,其他鳞翅目昆虫的总体微孢子虫感染率为0.75%。部分昆虫微孢子虫可食下感染家蚕,交叉感染率达40.00%;部分昆虫微孢子虫还具有很强的胚种传染力,其中桑尺蠖微孢子虫和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原始寄主的胚种传染率分别为77.48%和66.15%。从桑尺蠖分离获得的3株微孢子虫虽然为不同的微孢子虫,但均属于Nosema属,与家蚕微孢子虫同属异种。【结论】在广西各地区存在丰富的昆虫微孢子虫资源,种类多样,且大部分昆虫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与家蚕微孢子虫亲缘关系密切;部分野外昆虫微孢子虫还对家蚕形成交叉传染危害的风险,因此杜绝昆虫微孢子虫污染桑叶交叉感染家蚕是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梁喜丽,鲁兴萌,邵勇奇[3](2018)在《鳞翅目昆虫病原微孢子虫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微孢子虫广泛存在于鳞翅目昆虫中,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微孢子虫病一方面影响野外昆虫种群的自然平衡,另一方面对家蚕、柞蚕等经济和资源昆虫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再加上微孢子虫表面坚厚的孢壁,无疑增加了研究难度。随着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分离制备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基于各种组学(Omics)研究微孢子虫的工作方兴未艾,并且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本文综述了微孢子虫与鳞翅目昆虫寄主的相互作用及寄生于鳞翅目昆虫的病原微孢子虫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展情况,以期为微孢子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这些昆虫微生物研究将为鳞翅目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并对家蚕等经济昆虫微粒子病的诊断、防控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汤庆坤,潘志新,李安华,黄景滩,黄红燕,罗梅兰,韦廷秀,黄旭华[4](2017)在《桑螟微粒子病对家蚕交叉传染性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广西蚕区调查了桑螟发生状况及其微粒子病对家蚕的交叉传染性。共收集桑螟成虫18 656头,桑螟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为0.11%;调查分析后发现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与桑螟发生量相关性不显着,而与桑螟微粒子病发生程度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分离获得2株新的桑螟微孢子虫(暂命名为DPM1和DPM2),测定出DPM1和DPM2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2.83×106个/m L和9.50×106个/m L,说明2株桑螟微孢子虫对家蚕也具有明显感染性。因此,桑螟微粒子病对家蚕具有明显交叉传染性,对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具有重要影响,蚕业生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桑螟的危害。

张海剑,宋健,杜立新,杨云鹤,石洁[5](2016)在《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schler)越冬幼虫体内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证明该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具有最近的近缘关系,属于微孢子纲,微孢子虫目,微粒子科,微粒子属Nosema;测定了该微孢子虫不同浓度对不同龄期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在接种1×107孢子/m L浓度时,对初孵、2龄、3龄幼虫8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1.6%、83.35%和70.4%,显示出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毒力;对田间自然条件下微孢子虫在二点委夜蛾种群中的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微孢子虫在二点委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杨思佳[6](2016)在《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验证与烟曲霉素治疗效果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孢子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动物,包括大多数的昆虫,微孢子虫和微孢子虫病的研究一直是病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家蚕微孢子虫病既可以通过水平传播,也可以经胚胎传播,威胁着各养蚕国家的蚕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家蚕微孢子虫病是蚕业生产上最重要的检疫防控对象。自从在人肠道微孢子虫病治疗研究中发现烟曲霉素及其衍生物、类似物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作用的靶位点是Met-AP2基因,这为家蚕微孢子虫病的治疗机理研究提供了方向。故本课题拟在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寻找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的存在基础上,尝试应用对人微孢子虫病治疗有效的药物烟曲霉素对家蚕微孢子虫病进行模拟治疗研究,探讨药物处理前后在人工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家蚕组织中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家蚕微孢子虫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参考和理论依据。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开展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和转录组(广东株)研究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与烟曲霉素药物治疗相关靶基因Met-AP2进行了PCR测序验证及检测应用研究,并对其基因功能及其在家蚕组织中的不同侵染阶段的表达功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家蚕微孢子虫病有效治疗提供分子依据。结果如下:(1)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的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对家蚕微孢子虫的转录组数据中推断的Met-AP2基因进行PCR克隆测序验证,经不同引物测序验证发现相似性都在93%以上,其中MC-F/R引物测序结果与转录组数据相似性高达99.9%;以引物MC-F/R,2047F/R对其他家蚕常见病原微生物及4种昆虫微孢子虫中Met-AP2基因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PCR鉴别,并以引物MC-F/R对相应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广东株)只存在一个Met-AP2基因,开放阅读框1077 bp,共编码358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5kDa,为疏水的稳定蛋白。Met-AP2基因序列上没有预测的信号肽糖基化位点及跨膜结构域,其蛋白结构中存在典型的α–helix元件。(2)建立了原核重组质粒pET-28a–met使用pET-28a载体,Rosetta感受态细胞,对Met-AP2进行原核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其分子量为45KDa,与预测结果相符。对融合蛋白进行镍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3)家蚕微孢子虫烟曲霉素治疗效果验证及Met-AP2靶基因应用对正常家蚕、感病家蚕、只添食药物烟曲霉素家蚕和感病后烟曲霉素治疗的家蚕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添食药物之后的家蚕表面无明显的病斑。同时筛选了5对以Met-AP2基因为靶基因的LAMP引物,选了其中一个效果较好的引物LM1,优化了合适的内外引物配比和扩增温度,创新地建立一套基于Met-AP2基因的家蚕微孢子虫LAMP检测方法。同时通过对添食药物前后不同时期中肠组织的进行了LAMP检测,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烟曲霉素治疗家蚕微孢子虫病的效果,为生产上推进应用烟曲霉素药物治疗家蚕微孢子虫病提供实验参考。

张嘉慧[7](2016)在《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及对解毒酶的影响》文中认为广藿香酮(pogostone)是从具有杀虫活性的广藿香精油中分离纯化而得到的一种化合物,探明广藿香酮的杀虫活性是其应用的基础。本文以斜纹夜蛾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杀虫活性,并初步探讨了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解毒酶的影响,旨在为广藿香酮的深入开发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点滴法测定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随着广藿香酮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相同浓度下,龄期越小,效果越好。当广藿香酮浓度为16mg/mL时,3、4、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100%、76%。2采用浸渍叶碟法测定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非选择性拒食率随着广藿香酮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广藿香酮浓度为16mg/mL时,3、4、5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100.00%、100.00%、99.66%,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1.53mg/mL、2.09mg/mL、2.17mg/mL。3采用叶片饲喂法测定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胃毒作用,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随着广藿香酮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校正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相同浓度下,3龄效果较好,4龄次之,5龄较差。当广藿香酮浓度为16mg/m L时,处理72h后,3、4、5龄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52%、18%,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6.99mg/mL。4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广藿香酮处理的斜纹夜蛾,随着广藿香酮浓度的增加,幼虫历期延长,幼虫重量、化蛹率和羽化率下降,而对蛹和成虫的历期影响不大;在相同浓度下,3龄效果较好,4龄次之,5龄较差。当广藿香酮浓度为16mg/ml时,处理72h后,3、4、5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8.05%、93.50%、70.12%;处理24h后,化蛹率分别为18%、94%、86%;羽化率分别为6%、82%、72%。说明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5经不同浓度的广藿香酮、不同时间处理后,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经2mg/mL、4mg/mL、8mg/mL的广藿香酮浓度处理0h和18h后,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9.19%、14.52%、22.31%和21.52%、32.94%、15.84%。6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即处理后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增强,后趋于平缓。在4mg/mL处理12h后,斜纹夜蛾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83%和37.86%。本研究表明,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一定的胃毒作用,较强的触杀作用、拒食作用和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杀虫剂的前景,羧酸酯酶可能是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起作用的重要位点。

黄旭华,祁广军,汤庆坤,潘志新,朱方容,刘玉生,于先哲,罗梅兰,蒋满贵,石美宁,唐亮,虞崇江[8](2013)在《从稻纵卷叶螟分离的一株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稻纵卷叶螟体内分离到1株微孢子虫,编号为CmM1。CmM1微孢子虫的孢子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1.71±0.16)μm×(2.82±0.22)μm;在生活史的各发育阶段均为双核,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发育周期为120 h;可以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抗血清产生阳性凝聚反应;超微结构具双核,极丝11~13圈。以上生物学性状显示CmM1微孢子虫具有微粒子属(Nosema)的基本分类特征。对CmM1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及进行序列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的分析,进一步证实CmM1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与家蚕微孢子虫的亲缘关系很近。将该微孢子虫暂命名为Nosema sp.CmM1。调查CmM1微孢子虫对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的自然感染率为3.68%~5.14%。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为1.16×104mL-1,是Nb的0.47倍,对家蚕的平均胚种传染率为2.86%,说明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较强致病性和危害性。

黄旭华,潘志新,朱方容,石美宁,林强,蒋满贵,汤庆坤,罗梅兰,莫云霞[9](2011)在《不同来源的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与体外发芽率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从广西蚕区的野外昆虫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的体内收集到5种微孢子虫,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为对照,检测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并调查各种微孢子虫在体外用家蚕肠液与KOH混合液(pH10.5)处理后的发芽率。从菜粉蝶分离的微孢子虫(PrL M)、从不同来源桑尺蠖分离的2种微孢子虫(PaB MⅠ和PaB MⅡ)、从不同来源斜纹夜蛾分离的2种微孢子虫(Sl MⅠ和Sl MⅡ)以及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2.15×105、2.90×105、5.62×106、3.38×107、9.05×106和1.86×105mL-1;PrL M、PaB MⅠ、PaB MⅡ、Sl MⅠ、Sl MⅡ和Nb的体外发芽率分别为76.75%、76.00%、12.50%、2.25%、2.75%和59.25%。PrL M和PaB MⅠ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与Nb接近,对家蚕的致病性较强,2种微孢子虫经家蚕肠液与KOH混合液处理后的体外发芽率也较高;PaB MⅡ、Sl MⅠ和Sl MⅡ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依次是Nb的30倍、182倍、49倍,说明这3种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较弱,并且3种微孢子虫的体外发芽率也很低。

黄旭华,潘志新,朱方容,韦廷秀,陈小青,石美宁,罗梅兰,莫云霞[10](2010)在《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了解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开展了对野外昆虫感染微孢子虫情况调查,并研究其对家蚕的感染性。调查了桑螟、桑尺蠖、菜粉蝶、斜纹夜蛾和桑毛虫等昆虫的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测试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及可能存在的自然感染方式,观察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菜粉蝶、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2.69×105个/mL和7.42×105个/mL,斜纹夜蛾微孢子虫对家蚕也具有食下感染能力,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也有轻微的胚种传染能力。带病野外昆虫可以通过粪便或鳞毛传播孢子虫。虽然上述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形态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具有明显差异,但对家蚕都有较强的交叉感染性。

二、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从原蚕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GXM14形态观察
    1.3 GXM14生活史观察
    1.4 GXM14对家蚕的感染性调查
        1.4.1 GXM14对家蚕的食下感染
        1.4.2 GXM14对家蚕的胚种传染调查
    1.5 GXM14系统发育分析
        1.5.1 基因组DNA抽提
        1.5.2 SSU rRNA基因和ITS序列扩增及测序
        1.5.3 序列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GXM14的基本形态
    2.2 GXM14的生活史
    2.3 GXM14对家蚕的致病性
        2.3.1 GXM14对家蚕的IC50
        2.3.2 GXM14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
    2.4 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和ITS序列分析结果
4 结论

(2)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其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昆虫微孢子虫自然感染率调查
    1.3 昆虫微孢子虫感染力调查
        1.3.1 部分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
        1.3.2 部分昆虫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率调查
    1.4 部分昆虫微孢子虫分子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1.4.1 基因组DNA提取
        1.4.2 SSU r RNA序列PCR扩增及测序分析
        1.4.3 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分布情况
    2.2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
    2.3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胚种传染性
    2.4 桑尺蠖微孢子虫SSU r RNA序列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3)鳞翅目昆虫病原微孢子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孢子虫与鳞翅目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微孢子虫的侵染过程
    1.2 微孢子虫的侵染部位及症状
2 鳞翅目昆虫病原微孢子虫组学研究
    2.1 微孢子虫核酸、蛋白质生物大分子材料获取任何深入细致的生物学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对
    2.2 微孢子虫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相关研究
3 总结和展望

(4)桑螟微粒子病对家蚕交叉传染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微孢子虫的来源和纯化
        1.1.2 供试家蚕品种
        1.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螟发生及其微粒子病发生情况
    2.2 桑螟危害与蚕种生产微粒子病发生相关性分析
    2.3 桑螟微孢子虫对家蚕感染性
3 讨论

(5)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微孢子虫
        1.1.2 供试二点委夜蛾幼虫来源与饲养
    1.2 微孢子虫的分离提取
    1.3 微孢子虫显微观察、基因提取、鉴定
        1.3.1 微孢子虫形态观测
        1.3.2 微孢子虫基因提取(TEK法)
        1.3.3 微孢子虫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
    1.4 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的测定
    1.5 田间自然寄生率的调查分析
        1.5.1 样品采集
        1.5.2 微孢子虫显微镜检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的形态观测
    2.2 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测定
    2.4 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田间自然寄生率的调查
3 讨论

(6)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验证与烟曲霉素治疗效果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1.前言
    1.1 微孢子虫概述
        1.1.1 微孢子虫结构
        1.1.2 微孢子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 家蚕微孢子虫病的发病及流行
        1.2.1 家蚕微孢子虫发病及症状
        1.2.2 家蚕微孢子虫病的流行
    1.3 微孢子虫病的诊断
        1.3.1 微孢子虫病病原染色鉴别
        1.3.2 微孢子虫病的免疫学方法诊断
        1.3.3 微孢子虫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
        1.3.4 微孢子虫病的LAMP方法诊断
    1.4 微孢子虫的治疗
        1.4.1 微孢子虫的物理治疗
        1.4.2 微孢子虫的化学治疗
    1.5 烟曲霉素
        1.5.1 烟曲霉素的发现及结构
        1.5.2 烟曲霉素的用途及治疗作用进展
    1.6 Met-AP2基因的研究概述
        1.6.1 Met-AP的发现
        1.6.2 Met-AP的简介
        1.6.3 Met-AP2的结构特点
        1.6.4 Met-AP2的功能及进展
    1.7 烟曲霉素抑制Met-AP2的作用机理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生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2.1.3 主要仪器
        2.1.4 软件及相关在线预测网站
    2.2 方法
        2.2.1 生物材料的分离、纯化、核酸提取
        2.2.2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注释和功能预测
        2.2.3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引物的设计
        2.2.4 不同昆虫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的PCR扩增
        2.2.5 微孢子虫Met-AP2基因克隆重组质粒的构建及测序分析
        2.2.6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2.2.7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原核表达
        2.2.8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LAMP方法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曲霉素对家蚕微孢子虫病治疗结果
        3.1.1 烟曲霉素对家蚕微孢子虫病治疗表征观察结果
        3.1.2 烟曲霉素对家蚕微孢子虫病治疗治愈率及对家蚕影响的结果
    3.2 家蚕微孢子虫(广东株)转录组的Met-AP2基因测序结果的PCR验证
        3.2.1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引物筛选验证
        3.2.2 家蚕微孢子虫(广东株)转录组的Met-AP2基因测序结果验证
        3.2.3 烟曲霉素对家蚕微孢子虫病治疗前后PCR扩增结果
    3.3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分析
        3.3.1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蛋白的结构分析
        3.3.2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与其他物种Met-AP2基因相似性及进化树分析
    3.4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蛋白的原核表达
        3.4.1 大肠杆菌克隆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3.4.2 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et的构建和鉴定
        3.4.3 融合蛋白诱导结果
        3.4.4 融合蛋白的镍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
        3.4.5 融合蛋白的鉴定及浓度测定
    3.5 基于Met-AP2靶基因的LAMP方法在烟曲霉素治疗效果检测上的应用
        3.5.1 基于Met-AP2靶基因的LAMP引物的筛选结果
        3.5.2 基于Met-AP2靶基因的LM1引物组反应条件的优化
        3.5.3 基于Met-AP2靶基因的LM1引物组的特异性及灵敏度检测
        3.5.4 基于Met-AP2靶基因的LM1引物组的烟曲霉素治疗效果的检测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家蚕微孢子虫病的症状及烟曲霉素治疗情况研究
        4.1.2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研究
        4.1.3 家蚕微孢子虫Met-AP2蛋白研究
        4.1.4 家蚕微孢子虫病治疗效果LAMP检测研究
        4.1.5 后续工作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及对解毒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广藿香的研究概况
        1.1.1 广藿香精油的研究概况
        1.1.2 广藿香酮的研究概况
    1.2 斜纹夜蛾的研究概况
        1.2.1 斜纹夜蛾在我国的发生、危害状况
        1.2.2 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概况
        1.2.2.1 斜纹夜蛾天敌的应用
        1.2.2.2 植物源提取物的应用
    1.3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1.3.1 电生理技术上的研究
        1.3.2 分子技术
        1.3.3 电子显微镜技术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昆虫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
        2.2.1.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活性测定
        2.2.1.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测定
        2.2.1.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胃毒活性测定
        2.2.1.4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酶活性的测定
        2.2.2.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2.2.2.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测定
        2.2.2.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羧酸酯酶活性的测定
    2.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
        3.1.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触杀作用
        3.1.1.1 不同浓度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触杀作用
        3.1.1.2 广霍香酮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触杀作用
        3.1.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拒食作用
        3.1.2.1 不同浓度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3.1.2.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拒食作用
        3.1.2.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中浓度分析
        3.1.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胃毒作用
        3.1.3.1 不同浓度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胃毒作用
        3.1.3.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胃毒作用
        3.1.3.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胃毒致死中浓度分析
        3.1.4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3.1.4.1 不同浓度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长抑制作用
        3.1.4.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3.1.4.3 不同浓度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的影响
        3.1.4.4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化蛹及羽化的影响
    3.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酶活性的影响
        3.2.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测定
        3.2.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测定
        3.2.3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测定
4 结论与讨论
    4.1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
    4.2 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酶活性影响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8)从稻纵卷叶螟分离的一株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微孢子虫的来源和纯化
        1.1.2 供试家蚕品种
    1.2 稻纵卷叶螟微粒子病发生率调查
    1.3 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调查
        1.3.1 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 (IC50) 测定
        1.3.2 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调查
        1.3.3 寄生家蚕的组织器官调查
    1.4 CmM1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1.4.1 形态观测
        1.4.2 与家蚕微孢子虫的血清学关系检测
        1.4.3 生活史观察
        1.4.4 超微结构观察
    1.5 CmM1微孢子虫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1.5.1 基因组DNA提取
        1.5.2 SSU rRNA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
        1.5.3 系统发育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稻纵卷叶螟微粒子病发生率及微孢子虫的分离
    2.2 CmM1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
        2.2.1 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
        2.2.2 对家蚕的胚种传染力
        2.2.3 感染寄生的家蚕组织器官
    2.3 CmM1微孢子虫的生物学性状特征
        2.3.1 微孢子虫的基本形状与大小
        2.3.2 微孢子虫的血清学反应
        2.3.3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
        2.3.4 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
    2.4 CmM1微孢子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 讨论

(9)不同来源的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与体外发芽率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微孢子虫来源和纯化
        1.1.2 供试家蚕品种
    1.2 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试验
    1.3 微孢子虫的体外发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
    2.2 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的体外发芽能力
3 讨论

(10)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野外昆虫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调查
    2.2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的收集
    2.3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形态观察
    2.4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
        2.4.1 半数感染浓度
        2.4.2 感染家蚕组织情况
        2.4.3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胚种传染情况
    2.5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交叉感染方式
        2.5.1 调查野外昆虫感染微粒子病后孢子随粪排泄情况
        2.5.2 调查感染微粒子病野外昆虫成虫鳞毛、蛾液携带微孢子情况
    2.6 家蚕微粒子孢子虫对桑尺蠖的感染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外昆虫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
    3.2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形态
    3.3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孢子对家蚕的病原性
        3.3.1 半数感染浓度
        3.3.2 感染家蚕组织情况
        3.3.3 对家蚕的胚种传染情况
    3.4 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交叉感染方式
        3.4.1 调查感染微粒子病的野外昆虫微粒子孢子随粪排泄情况
        3.4.2 调查感染微粒子病的野外昆虫成虫鳞毛、蛾液携带微孢子虫情况
    3.5 家蚕微粒子孢子虫对桑尺蠖的感染情况
4 讨论
5 小结

四、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从原蚕分离的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系统发育分析[J]. 黄旭华,何强,汤庆坤,蒋满贵,李田,龙江琼,潘国庆,郑宁,鲁成,潘志新.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1)
  • [2]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其特性分析[J]. 黄旭华,汤庆坤,罗梅兰,黄深惠,蒋师东,夏青,黄景滩,李安华,鲁成,陈小青,毛洪斌,潘志新.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8)
  • [3]鳞翅目昆虫病原微孢子虫研究进展[J]. 梁喜丽,鲁兴萌,邵勇奇. 微生物学报, 2018(06)
  • [4]桑螟微粒子病对家蚕交叉传染性调查[J]. 汤庆坤,潘志新,李安华,黄景滩,黄红燕,罗梅兰,韦廷秀,黄旭华. 广西蚕业, 2017(01)
  • [5]微孢子虫对二点委夜蛾致病力研究[J]. 张海剑,宋健,杜立新,杨云鹤,石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04)
  • [6]家蚕微孢子虫Met-AP2基因验证与烟曲霉素治疗效果检测[D]. 杨思佳.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7]广藿香酮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及对解毒酶的影响[D]. 张嘉慧.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8]从稻纵卷叶螟分离的一株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J]. 黄旭华,祁广军,汤庆坤,潘志新,朱方容,刘玉生,于先哲,罗梅兰,蒋满贵,石美宁,唐亮,虞崇江. 蚕业科学, 2013(03)
  • [9]不同来源的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与体外发芽率调查[J]. 黄旭华,潘志新,朱方容,石美宁,林强,蒋满贵,汤庆坤,罗梅兰,莫云霞. 蚕业科学, 2011(01)
  • [10]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情况调查[J]. 黄旭华,潘志新,朱方容,韦廷秀,陈小青,石美宁,罗梅兰,莫云霞. 广西蚕业, 2010(04)

标签:;  ;  ;  ;  ;  

斜纹夜蛾病原性微孢子虫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