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画视觉中心的形成与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观星[1](2021)在《传统京剧题材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邹广胜[2](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立忠[4](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曹勇[5](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许乘铭[6](2021)在《空间突围—当代绘画中多维空间观念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当代绘画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观念的表达为切入点,从空间维度、图像元素、表达形式三个层面对与绘画空间相关的理论、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重视对传统绘画空间观念理论来源的梳理和对当代绘画空间观念表达的分析,力图以绘画性空间这种空间的基本形态来阐述当代绘画空间观念表现的缘起与意义。通过对各个时期不同绘画作品的空间观念表达的分析和比较,期望重新理解当代绘画创作中的空间表现与视觉活动的能动性,揭示绘画空间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意向性,及其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深远意义。论文的第一章简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介绍。第二章对绘画艺术的空间观念表达由传统向当代的转化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三个内容:其一,阐述古希腊时期以“数”为本源的绘画空间观念的理论来源。其二,梳理透视法则下中西方不同的客观再现的空间观念,论述图像空间在透视法则下不同的处理方法与空间意义。其三,绘画的创作形式在科技进步中得到丰富之后所引发的关于绘画性空间的思考,以及反透视法则下绘画性空间的起源、建构与表现,从空间构成、形式构成和纯粹视觉揭示绘画性空间的自主性。第三章以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论述当代绘画空间观念新的意向性——知觉形式的对称概念,以及当代艺术家对空间概念由被动的理解到主动认知的过程。第四章比较阐述了当代绘画空间观念的表达方式以及多元空间形式,从创作形式的角度分析当代绘画对于二维平面的维度突破,从内容表达的角度梳理当代绘画视觉建构的表现形式。阐明当代绘画空间表现走向多元化拓展之路的过程。第五章分别从物理形态的空间和观念形态的空间两个角度总结当代绘画空间观念在不同形态下完成空间化转向的内在逻辑,以及绘画性空间对于其它领域——建筑设计的转译过程。阐明当代绘画的“空间”概念是一种由图像或作品建构起来的结构性联系的观点。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当代绘画的先行者突破传统观念已形成对未来绘画的探索之势。总结当代绘画空间形式的多元化表达,探究空间观念的维度突破,将“空间”这一重要因素凸显为明确的方法论概念,对把握当代绘画中多维“空间”呈现所引发的观念转向和艺术变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贺晓婕[7](2021)在《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视觉隐喻是视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隐喻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并与视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之前的隐喻研究集中在语言、修辞领域并以文字为载体,以相似性为基础,具有逻辑性和直接性,而视觉隐喻以图像为载体,形成从本源领域到目标领域的映射关系,将深刻的意味隐藏在形式之后。我们研究视觉隐喻,旨在重新唤回人们被日益增多的图像所麻痹的人文精神,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论文将范围集中在艺术界,以艺术作品为例,讨论视觉隐喻的生成机制并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二是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在讨论视觉隐喻的生成机制之前,论文梳理了视觉、视觉性、视觉文化的含义并对比视觉隐喻与语词隐喻,为研究视觉隐喻奠定基础。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以艺术家为中心,艺术家在自身认知、情感、经历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如政治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运用变形、色彩等艺术手段使常见的事物陌生化,将要表达的意味隐藏在形式中。艺术家在构建视觉隐喻时预设了隐含欣赏者,也可以称为第二个艺术家,同时艺术家要适当地营造审美距离,既不能完全陌生,也不能纯粹写实。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以欣赏者为中心,欣赏者在看见视觉隐喻的基础之上,运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对视觉隐喻进行阐释,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欣赏者重构艺术家的过程。解读的过程不是全凭主观意志,欣赏者需要借助艺术史并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同一视觉隐喻,为阐释寻找客观依据,尽最大可能还原艺术家的意图。经历以上两个动态过程,视觉隐喻最终生成。研究视觉隐喻生成机制,艺术作品中的某些被忽略却有意义的细节性的因素将被召唤回人们的视野,重新焕发活力,同时也使人们从两个方向、两种途径触摸到作为认知主体的艺术家和欣赏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思维能力。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图像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人们容易流连于图像的形式层面,忽略其背后广阔的内涵世界。在被各式符号席卷的时代,让无意义产生意义,沿着“不可见”——“可见”——“不可见”这一视觉隐喻生成路径进行研究,揭示符号的隐蔽义,是意义的传达,也是当下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一个有力举措。
陈康[8](2021)在《插画中画面空间的表现方式研究 ——以毕业设计《搜神记》系列插画为例》文中指出插画在近几个世纪才被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如今插画已经成为热门的学科。在插画中,画面空间是艺术家精心营造的,能够带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时至今日,插画中画面空间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多,插画的创作者们一直在用独特的手法表达他们对画面空间的理解。插画中画面的空间表现不是单纯的三维空间模式,在西方的传统绘画中是以眼睛为出发点,力图绘制生活中的眼睛看到的真实物象,而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力求把不同空间中景物、人物进行组合分布在画面中,以此来达到画家想要表现的画面空间,在现代插画中已经将传统的中西绘画中画面空间的表现手法融合。在本次研究中,第一部分是研究了现代插画中汲取了哪些中国传统绘画的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第二部分是现代多元化艺术环境下插画中画面的空间表现手法的搜集与整理;最后以传统题材《搜神记》系列插画对以上的研究予以探索实践。
张鹏[9](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郑鸥帆[10](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二、绘画视觉中心的形成与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绘画视觉中心的形成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空间突围—当代绘画中多维空间观念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概述 |
1.2.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评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绘画空间观念由传统向当代的转化 |
2.1 “数”为本源的绘画空间 |
2.2 透视法则下的绘画空间 |
2.2.1 西方线性透视法 |
2.2.2 东方非线性透视的空间表达 |
2.3 反透视法则的绘画空间 |
2.3.1 时间、光线、色彩的空间感 |
2.3.2 多视点的空间构成 |
2.3.3 时空的自由表达 |
2.4 观念艺术下的当代绘画空间 |
2.4.1 架上绘画空间的回归性表达 |
2.4.2 观念的交融、多维空间的融合 |
3 基于知觉现象学的当代绘画空间观念研究 |
3.1 基于知觉现象学的空间观念解析 |
3.1.1 当代绘画空间观念新的意向性——知觉形式的对称概念 |
3.1.2 视知觉的解构与建构 |
3.2 当代绘画空间观念的内在逻辑——空间的构想 |
3.2.1 客观的绘画空间 |
3.2.3 空间的反思——被动的理解到主动的认知 |
4 当代绘画空间观念表达方式 |
4.1 形式的绘画性空间 |
4.1.1 立体的绘画空间 |
4.1.2 材料的空间性 |
4.2 内容的绘画性空间 |
4.2.1 运动的静态表现 |
4.2.2 内容的关联性表现 |
4.3 绘画空间的多元融合 |
4.3.1 行为介入绘画 |
4.3.2 语言与绘画 |
5 当代绘画多维空间化转向 |
5.1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 |
5.1.1 绘画本质的探讨 |
5.1.2 绘画的观念性表达 |
5.2 理智形式空间化 |
5.2.1 观念、思维与视觉相关 |
5.2.2 时间与视觉相关 |
5.2.3 虚拟的绘画空间 |
5.3 绘画性空间的转译 |
6 结语 |
6.1 结语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论文图片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符号学与视觉隐喻:异质同构 |
第二节 视觉隐喻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视觉隐喻生成机制:构建与解读 |
第一章 从隐喻到视觉隐喻 |
第一节 从视觉到视觉文化 |
第二节 视觉隐喻的特殊性 |
第二章 视觉隐喻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形式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艺术家构建视觉隐喻的动机 |
一、主观动机 |
二、客观动机 |
第三节 如何构建有意味的形式 |
一、寻找相似性 |
二、运用陌生化手段 |
第三章 视觉隐喻的解读机制 |
第一节 看见:可见之物——形式 |
一、视觉行为——“看” |
二、“看见”——“看”的特殊结果 |
第二节 如何阐释:不可见之物——意味 |
一、阐释的无利害审美路径 |
二、阐释的融合路径 |
第三节 从“看见”到“阐释” |
一、联想能力 |
二、想象能力 |
第四章 视觉隐喻构建与解读机制的对应关系 |
第一节 隐含欣赏者 |
第二节 重构艺术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8)插画中画面空间的表现方式研究 ——以毕业设计《搜神记》系列插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现代插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方式的汲取 |
2.1 散点透视在现代插画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应用 |
2.1.1 散点透视法的概述 |
2.1.2 现代插画中散点透视的创新与应用 |
2.1.3 散点透视在插画画面空间上的视觉表现 |
2.2 留白的空间艺术 |
2.2.1 留白的表现方式在画面空间上的作用 |
2.2.2 留白在现代插画中画面空间表现的运用 |
2.3 画幅的长宽与画面的空间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3.现代插画中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突破 |
3.1 矛盾空间法在插画中画面的空间表现方式的应用 |
3.1.1 矛盾空间的定义 |
3.1.2 插画中的矛盾空间 |
3.2 视错觉所带来的的空间表现 |
3.2.1 视错觉的概念 |
3.2.2 插画中的视错觉空间 |
3.3 超现实主义插画的画面空间表达方式 |
3.3.1 超现实主义空间表现方式的概述与案例分析 |
3.3.2 现代插画中超现实主义的画面空间表现 |
3.4 空间的拼接 |
3.4.1 全景照片引发对插画空间表现方式的思考 |
3.4.2 插画中画面空间的拼接 |
3.5 本章小结 |
4.以《搜神记》系列插画来看画面的空间表现方式 |
4.1 《搜神记》的概述 |
4.2 《搜神记》插画的现状分析 |
4.2.1 插画审美逐渐脱离读者的需求 |
4.2.2 表现手法不够创新 |
4.2.3 插画风格受国外影响较为严重 |
4.2.4 传统插画的书籍宣传方式已经脱离时代 |
4.3 《搜神记》系列插画创作过程 |
4.3.1 插画的基本设定 |
4.3.1.1 故事设定 |
4.3.1.2 目标人群设定 |
4.3.2 《郭璞筮病》的创作过程 |
4.3.2.1 画面的表现手法与构图 |
4.3.2.2 线稿的绘制与后期的上色 |
4.3.3 《赤虹化玉》的创作过程 |
4.3.3.1 插画的构图与线稿的绘制 |
4.3.3.2 矛盾空间表现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
4.3.3.3 插画的上色与后期效果图的制作 |
4.3.4 《丁姑祠》的创作过程 |
4.3.4.1 插画的线稿与空间表现方式的寻找 |
4.3.4.2 后期插画的完善过程 |
4.3.5 《龙现井中》的创作过程 |
4.3.5.1 插画的前期构思 |
4.3.5.2 插画的空间表现手法 |
4.3.6 《李寄斩蛇》的创作过程 |
4.3.6.1 插画的前期的效果图 |
4.3.6.2 超现实主义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应用 |
4.3.7 《颜畿》的创作过程 |
4.3.7.1 插画的前期构思 |
4.3.7.2 插画中画面空间表现方式的寻找 |
4.3.7.3 空间表现方式确定与最后效果图 |
4.3.8 《狗啮群鹅》的创作过程 |
4.3.8.1 插画的前期构思与草稿 |
4.3.8.2 留白的空间表现方式的实践 |
4.3.9 《蚁王报恩》的创作过程 |
4.3.9.1 插画的前期构思与草稿 |
4.3.9.2 视错觉空间表现方式的运用 |
4.3.9.3 插画上色与效果图的制作 |
4.4 《搜神记》系列插画实践总结与未来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5.《搜神记》系列插画及整体效果展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目录 |
(9)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
2.1.1 认识德里达 |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
3.1 画框:框的认识 |
3.1.1 画框的变迁 |
3.1.2 边缘的强调 |
3.1.3 真理的生成 |
3.2 附饰:框的争辩 |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
3.3 身份:框的显现 |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
5.1.1 框的观念延伸 |
5.1.2 模糊的边界观 |
5.1.3 场域的差异性 |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
5.3.1 聚焦艺术边界 |
5.3.2 重观“艺术终结” |
5.3.3 体制下的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绘画视觉中心的形成与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京剧题材在现代插画设计中的表现研究[D]. 林观星. 中国戏曲学院, 2021
- [2]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空间突围—当代绘画中多维空间观念表达研究[D]. 许乘铭.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7]形式与意味 ——符号视域下艺术作品中的视觉隐喻生成机制研究[D]. 贺晓婕. 山东大学, 2021(02)
- [8]插画中画面空间的表现方式研究 ——以毕业设计《搜神记》系列插画为例[D]. 陈康.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9]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10]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