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辅助语文学科教学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如[1](202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线上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文中认为线上教学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教育形式,在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共克时疫期间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任务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出现了大规模的小学语文线上教学。作为拥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具有百年历史的语文教育,既是富有民族特色,记载历史长河无限精彩的载体,也是学习所有学科知识的基础,更是以育人为核心,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母语学科。然而,由“线下”到“线上”,不是简单的把传统线下语文教学复制粘贴到线上,它是教育新的变革,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参考已有的国内外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个人的教育实习,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为主和访谈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尝试对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探究。本研究共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现状,确认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从辨析线上教学的相关概念,了解不同角度下的线上教学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等进行概述;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样本学校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现状,主要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版调查问卷,从技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学习氛围等五维度展开了解,辅助访谈语文学科主任了解线上教学背后的全局运转;第四章通过分析样本学校的调查数据,多角度确定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合实际调查现状和现存主要问题,多维度剖析概括小学语文线上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六章根据原因对提升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效益和育人之道提出有效建议;最后一章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展望。研究发现,语文线上教学的共享性、跨时空性、重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使抽象化语言文字转化为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人文情境,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受到情感熏陶和感受独特的育人之道,也为促进教育公平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线上教学之路而不断砥砺前行,乘风破浪。但大规模语文线上教学作为新生事物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研究。本论文旨在为小学一线教师开展语文线上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以期学生们拥有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做国之栋梁。
高俪玮[2](2021)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改革途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进一步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自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理想追求。那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这些基本的规定和理念是否得到真正的落实?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有针对性地加以优化?这便是该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力图要探讨的问题。该研究以小学语文为学科范围,将文献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实情况。在梳理分析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和表征作为该研究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该研究对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所得结果展开综合分析,并以此总结出当前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目的认识流于浅表、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形式化、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不充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未彰显学科特点。根据调查和分析可知,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局限、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这三大方面。基于此,为了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首先,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深度融合观,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加强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研析;其次,学校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保障,学校需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组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培训,引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最后,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着力点,唤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行为,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作用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孟翀[3](2021)在《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参与者,是确保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围绕为什么培养教师,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等课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贯穿教育教学变革的始终。教师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关注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融入到教师教育当中,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助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已经由早期的配合者、支持者角色转变为教师教育的参与者,并逐步走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的内核,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变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技术视角下的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特别是整合技术视角下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为了预先掌握与呈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研究根据相关理论,确定了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实践、认知、情感、元认知、批判以及道德等六个方面的维度,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法收集样本原始数据,采用SPSS 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反映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在性别属性、年龄、学历背景、教龄、工作职称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后续质化的个案研究以及实证验证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第二,因为具体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行为的不稳定性,本研究离不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中具体的教学决策。因此,研究根据样本的水平将总样本分为低等水平组、中等水平组以及高等水平组,在分组基础上选择了教师M、N以及O三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课堂教学观察法、生活史分析相融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阶段理论,凝练与归纳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与次级类属,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并深度描绘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相关因素的本质内涵,以及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定性结构关系。为后续量化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本研究在前期理论框架建构与个案研究相关结论基础上,建构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理论假设,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同样选择个案的样本总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CB-SEM)相结合的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结构关系。最后,本研究综合考量个案研究的质化结论与问卷调查法的量化研究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结构关系与量化结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从教师教学反思发展的文化根基、实践范式、发展逻辑、平台建设、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建议。同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本研究从学科环境创设、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保障措施等提出优化策略。
刘雪然[4](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正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所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研究现状更有利于找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而明确问题才能提出解决方案,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科学地被应用,进而推动信息化与课程的整合。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CNKI等知名数据库,多方搜集中外文学术期刊论文等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了解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自主编制的问卷和课堂观察表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问卷从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四个维度编制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不同地区小学设备配置种类不均衡,新旧程度差别较大。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欠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大。三、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不科学,学校设置的多种现代信息设施成摆设。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够专注,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在分析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后,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管理、语文教师自身等几方面深度剖析造成问题的成因。最后参考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的意见,得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学校及教育局、国家三个层面应进行的改进,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更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也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更深一步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能有进一步地发展。
李政雯[5](2021)在《新冠疫情期间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以2020年石家庄旅游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上教学最早是在1988年由美国哈弗大学的威尔史密斯教授提出来的。2003年,随着我国网络覆盖面日益宽广,一些教育机构开始进行线上教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线上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疫情期间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立下汗马功劳,显示出了它的巨大潜能。但线上教学的深入展开也显露出了诸多弊端。其中语文课程因为其本身对人文性、情感性的需求,在采用线上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尤其面临较大挑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石家庄旅游学校高中语文在线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探究石家庄旅游学校的常规语文教学及其遭遇疫情时的初步应对措施。该校在面对突发的疫情时,针对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做了整体安排,并对各个年级和各个班级做了详细部署。经过学校的积极应对,师生对语文线上教学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过程。第二章主要探究石家庄旅游学校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线上教学情况的开展,包括语文线上教学的方式及特点、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网络卡顿、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对学生的管控等困难,但同时线上教学具有保证了教学计划、丰富了教学方式等优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面临了用眼过度、自控力下降、思维中断等困难,但同时线上学习具有丰富居家学习方式、知识获取更加便捷、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的优势。第三章探究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石家庄旅游学校高中语文的教学成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该校疫情期间的线上语文教学取得了良好教学成效。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线上教学持比较认可的态度。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新冠肺炎疫情给该校语文线上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语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方法。语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可以从系统融合、拓展教学空间、优化教学方式、活化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融合。结语部分强调了该课题对今后语文教学新手段的革新具有推动性,有利的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今后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郭亚梅[6](2021)在《极课大数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精准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和学者们的共同研究课题。2014年上线的极课大数据系统致力于辅助教师实现精准教学的目标,并在应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论文提出把极课大数据与高中语文教学全面结合,试图探索出一条利用极课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的高效语文课堂新道路。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现阶段高中语文极课应用的理论依据,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及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为之后极课大数据系统在高中语文中的辅助教学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教师与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深入了解极课大数据系统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索基于极课大数据的语文教学设计建构,并以高中语文阅读复习专题为实例介绍极课大数据的应用,以求细化其应用的流程,实现学习的高效精准化,为培养学生素养提供新思路。
格格日勒[7](2021)在《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以通辽地区A蒙古族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独有的马背文化,是蒙古族草原儿女情感、智慧、精神、价值的结晶,所以全国各地人民将内蒙古人民称为“草原儿女”。而这独有的草原文化由蒙古语言文字记录相传至今。在传承和延续草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小学蒙语文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蒙语文教学作为蒙古族草原文化传承延续的载体,是弘扬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保证。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蒙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陷入一定的困境。本研究以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方法为辅,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蒙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信息化视角探究当前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蒙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深入论证并分析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突破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面临困境的路径,进而不断提升蒙语文教学质量。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小学蒙语文教学地位以及作用。第二部分,以内蒙古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学生以及蒙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对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蒙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第三部分,基于现状调查以及数据统计,总结出当前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例如,蒙语文教学中用汉语思维学习蒙语的倾向显着;蒙古族小学生对蒙语兴味索然;蒙语文语言技能的基础薄弱;小学蒙语文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困境背后的原因。主要体现为,语言环境影响了蒙语的学习思维,学生认为蒙语实用性不高持有消极心理,教师和家长缺乏引导对蒙语书籍的阅读量不足,小学蒙语文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等。在此基础上,第五部分提出了突破蒙语文教学困境的实践路径。通过维护健康蒙语环境,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读写能力,巩固蒙语语言基础;运用线上教学模式,开拓小学蒙语文教学新途径等,以期不断提升该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高年段学生的全面发展。
徐小振[8](2020)在《基于学习心理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究 ——以邯郸农村地区小学中段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应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论文以邯郸东部农村地区多媒体教学应用为研究范畴,从阐述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出发,充分分析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论述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进而分析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教学关系,寻找正确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把“双刃剑”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学信息化趋势越来越重视。依托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有能力为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充足的多媒体硬件设备,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并强化师资技能培训,为教育信息化夯实了基础,但在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乱象。第二章主要从影响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诸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了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描述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中的运用现状,阐述了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优势和弊端。第三章探索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策略。首先,分析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各学段、各题材、各环节中的应用效果;然后,探讨多媒体教学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最后,以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课堂教学为例,展示多媒体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技巧。充分研究和寻找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是本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成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在线教育、空中课堂等教学模式应用实际,笔者对当前多媒体教学及未来智能化课堂作了进一步思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界给与了充分的关注,但还未形成统一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探索多媒体应用之路,是从事教育事业人士共同的使命。
赵田[9](2020)在《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期望能够解决一线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时面临的疑惑与困境,为语文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以及具体的、可供实践操作的教学策略。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访谈交流法,来探究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从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现状调查与分析、原则与策略、作用及展望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即依据一定的原则与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能够对教师的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研究现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电影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述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所应用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大语文教育观三种理论。正文部分由四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先阐述电影与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艺术特性,通过归纳电影以及文学艺术的特性,探究电影与语文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以便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与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有利于满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顺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广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满足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多元性的需求。而互联网与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艺术与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密切关系、读图时代的来临都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条件与环境。第二章主要对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一方面设计针对高中学生的调查问卷,探究电影资源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影响的现状;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吸收一线教师的智慧,对高中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最后,整理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提出解决策略。第三章主要论述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从电影资源开发、利用的两个维度分别论述原则与策略。首先基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对相关电影进行开发;其次阐述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的原则与策略。而对于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则从不同的文学体裁入手,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论述电影资源如何在诗歌、文言文、散文、小说、戏剧、新闻、科普文教学中具体利用,然后再分别阐述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的原则与策略。第四章探讨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具体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打造生命与情感在场的语文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五个方面出发。并且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关于未来研究的展望。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以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电影资源的实践提出建设性策略。
李晓燕[10](2020)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渗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昆明市部分学校地理与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地理与语文关联性强,学科核心素养有共同之处,两者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领会能力,“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渗透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1949年以来八次课程改革历史背景的分析,学习迁移、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理论的解读,问卷调查、访谈、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的应用,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地理+语文学科渗透”的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渗透方法,旨在以地理学科为主体,把语文学科中的课文、方法和技能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在理论层面上:(1)分析了1949年以来八次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的学科融合渗透意蕴,揭示了地理与语文学科的关联性,以及二者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共同之处;(2)对“学科融合”“学科渗透”“地理+语文”等主要概念进行了阐释;(3)以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构建互补体系”“有品位的生活”为出发点,以知识迁移中“正迁移”理论为过程与方法引导,以建构主义学生观、学习观和知识观为目标,最终构建出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库,并能够以地理+语文学科渗透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对地理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生活美的鉴赏。在实践层面上:(1)对沪教版、人教版等6个版本的初、高中地理教材,部编版、人教版等4个版本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整理、分类,共开发出104条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将课程资源细化为“直接引用”“情景导入”“资源加工整合”“课后拓展”四个方面并在云师大2016级地理科学专业和昆明市第三中学展开课堂教学实践;(2)开发出以写作形式表达生活化地理的“写作法”,以锻炼地理思辨能力的“辩论法”,以提高地理科普表达能力的“宣讲法”,以提升文学素养的“阅读课”和地理与语文教师合作授课的“双师教学法”五种教学渗透方法。研究认为,通过“地理+语文”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科教学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与自然的综合素养。结合本文实践,文章建议在保证地理学科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及渗透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语文学科教学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辅助语文学科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高年级语文线上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1.1.2 特定时期落实“停课不停教”的必然选择 |
1.1.3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对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
1.5.2 聚焦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2章 线上教学的相关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线上教学 |
2.1.2 在线教育 |
2.1.3 远程教育 |
2.2 不同角度下的线上教学 |
2.2.1 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 |
2.2.2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线上教学的区别 |
2.3 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
2.3.1 线上教学的特点 |
2.3.2 线上教学的发展历程 |
2.4 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沈河区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设计 |
3.1.3 调查实施 |
3.2 调查的数据与结论 |
3.2.1 对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主导——小学教师的调查研究 |
3.2.2 对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调查研究 |
3.2.3 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研究 |
3.2.4 对小学语文学科主任的访谈研究 |
第4章 沈河区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易于存在焦虑情绪 |
4.2 教学设计没有依据学情和线上特点重构,教学重难点模糊 |
4.2.1 语文线上教学备课资源的来源单一 |
4.2.2 语文线上教学设计的调整程度较低 |
4.3 部分教师语文学习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师生互动较为单一 |
4.4 学生学习效果因人而异,课堂专注力与参与度低 |
4.5 学生学习氛围缺乏创设,学习效果不理想 |
第5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学校缺少对教师平台技能的系统培训,忽视心理疏导 |
5.2 教师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在线教研缺乏深度和宽度 |
5.3 教师课堂实施多单向传输,缺乏创新多样的互动形式 |
5.4 教师无法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状态,纪律无法把控 |
5.5 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意识有待提高 |
5.6 家长对陪伴学生学习重视度低,陪伴理念有误 |
第6章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效益的提升策略 |
6.1 统筹规划:学校提供多样支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
6.1.1 凝心聚力明确部门责任统全局 |
6.1.2 系统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提素养 |
6.1.3 对比分析选择恰当平台高效率 |
6.1.4 情为先导实行激励机制增动力 |
6.2 与时俱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注重语文线上教研的成果 |
6.2.1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破定势 |
6.2.2 线上教研深耕细作笃前行 |
6.2.3 线上教研集思广益助成长 |
6.3 生动创新:教师设置生动语文情境,创新有效线上互动形式 |
6.3.1 聚焦线上语文情境创设共互动 |
6.3.2 创新线上有效互动形式重启发 |
6.4 育人无声:教师挖掘线上语文育人潜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
6.4.1 胸中有文,心中有育 |
6.4.2 言之有物,阅读启智 |
6.4.3 读中悟美,授之以渔 |
6.4.4 师正其道,润生之心 |
6.5 沉淀积累:教师课下及时反思,增强学生个性语文学习体验 |
6.5.1 线上教学有始有终促反思 |
6.5.2 个性语文学习体验拓思维 |
6.6 端正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
6.7 同心共育: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沟通正确陪伴理念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沈河区小学语文线上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教师) |
附录 B 沈河区小学生语文线上学习情况调查(学生、家长)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途径与追求 |
2.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疫情”期间愈加凸显 |
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更有利于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
4.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误识与误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与表征 |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定义 |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特点 |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表征 |
1.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 |
2.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
3.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
4.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工具 |
1.课堂观察记录表 |
2.调查问卷 |
3.访谈提纲 |
(二)调查对象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对象 |
(三)调查实施 |
1.课堂观察实施 |
2.问卷调查实施 |
3.访谈实施 |
(四)调查结果呈现与分析 |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普遍性 |
2.师生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
3.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表现 |
4.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表现 |
5.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 |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目的认识流于浅表 |
(二)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形式化 |
(三)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局限性 |
(四)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不充分 |
(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未彰显学科特点 |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局限 |
1.信息化教学观念不科学 |
2.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不充足 |
3.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 |
(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限制 |
1.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需求未精准匹配 |
2.信息化教学培训与引导不力 |
3.信息化教学评价重形式而轻实质 |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 |
1.学习自觉性偏低 |
2.自我控制力有限 |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是关键 |
1.树立科学的深度融合观 |
2.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
3.加强对小学语文本身的研析 |
(二)学校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保障 |
1.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 |
2.组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培训 |
3.引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 |
4.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
(三)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着力点 |
1.唤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意识 |
2.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行为 |
3.发挥信息技术课程作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契机:回应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的现实需要 |
(二)教育旨归: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三)教学反思: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
(四)实践基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的教育实践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方法 |
(二)量化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六、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七、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
(一)研究的创新性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教学反思水平差异的研究 |
(二)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策略的研究 |
(三)教师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适切性与匹配性的研究 |
(二)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工具开发与运用的研究 |
三、技术接受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过程的研究 |
(二)教师采纳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教师采纳信息技术行为策略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教师教学反思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 |
二、教师反思性教学相关理论 |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
(二)教师的个人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技术接受相关理论 |
(一)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拓展模型 |
(二)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TAUT) |
(三)个人计算机使用模型(MPCU) |
(四)社会认知理论(SCT)模型 |
(五)整合TAM与 TPB(C-TAM-TPB)模型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理论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理论 |
(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关系的理论构建 |
(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核心目标 |
(二)教学反思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互动的中介力量 |
(三)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是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前提的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绩效预期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困难预期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群体影响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便利条件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意向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行为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及差异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 |
(二)问卷编制与问卷题项修订 |
(三)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选择 |
(四)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现状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分析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总体发展水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的差异比较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的差异比较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的差异比较 |
三、调查研究结论 |
(一)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 |
(二)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性别属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学历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五)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教龄阶段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六)整合技术教学反思水平在不同工作职称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个案实证研究 |
一、个案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与确定 |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三)三级编码结果及信息饱和度检验 |
(四)研究信度、效度与伦理 |
二、小学语文教师M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三、小学语文教师N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四、小学语文教师O的个案研究 |
(一)行动前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生活史追忆 |
(二)行动中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观察 |
(三)行动后的反思: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的课堂教学访谈 |
五、个案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 |
六、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验证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与测量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测量 |
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PLS-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PLS-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三、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一)影响因素CB-SEM初始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二)影响因素CB-SEM修正模型的识别与评估 |
四、实证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外部影响因素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过程影响因素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策略 |
(一)创设适宜教师采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情境 |
(二)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弱化教学困惑 |
(三)提供更为健全且系统的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发展建议 |
(一)个人哲学: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文化根基 |
(二)实践批判: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实践范式 |
(三)技术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 |
(四)虚拟共同体: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平台建设 |
(五)技术参与监控: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监控体系建设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 |
(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模型 |
(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
二、研究展望 |
(一)开发更为完善的研究工具 |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选择范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三: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课堂教学反思访谈提纲 |
(一)小学语文教师M个案访谈提纲 |
(二)小学语文教师N个案访谈提纲 |
(三)小学语文教师O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四:小学语文教师整合技术教学反思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信息技术发展应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改变 |
2.当下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国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2.国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3.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信息技术 |
2.信息技术应用 |
3.小学语文教学 |
(五)理论依据 |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简介 |
1.课堂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
1.观察表的设计及应用 |
2.问卷的设计及应用 |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应用 |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
1.学校现代信息设施拥有情况 |
2.现代信息设施的新旧情况 |
(二)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的调查与分析 |
1.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情况 |
2.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
1.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信息设施的看法及依赖程度 |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使用现代信息设施情况 |
3.不同课型使用的现代信息设施及其应用 |
4.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设施备课的情况 |
(四)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
1.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专注度情况 |
2.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情况 |
3.学生的语文形成性练习完成情况 |
4.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化情况 |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2.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
3.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学校现代信息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 |
3.缺乏完备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
4.语文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高 |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不足 |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改善对策 |
(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
1.制定帮扶政策或财政支持政策 |
2.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考核 |
(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改进的方面 |
1.制定完善的现代信息设施使用计划 |
2.为教师减少非教学工作负担 |
3.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有的改进 |
1.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观察表 |
附录B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D 访谈记录1 |
附录E 访谈记录2 |
附录F 访谈记录3 |
附录G 访谈记录4 |
致谢 |
(5)新冠疫情期间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以2020年石家庄旅游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遭遇疫情:石家庄旅游学校常规的高中语文教学及其危机应对 |
第一节 石家庄旅游学校常规的高中语文教学 |
一、学生状况 |
二、师资 |
三、教学方式 |
四、教学效果 |
第二节 遭遇疫情及初步应对 |
一、疫情之下学校初步的教学安排 |
二、遭遇疫情的高中语文教学 |
三、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接受情况 |
第二章 疫情期间: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展开 |
第一节 教师的教学情况 |
一、该校语文在线教学的统一要求 |
二、教师的整体情况 |
三、典型的教学过程 |
四、线上教学的优劣 |
第二节 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 |
一、学习环境 |
二、线上学习的通常方式 |
三、作业的完成 |
四、线上学习的优劣 |
五、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期待 |
第三章 疫情背后:线上教学的成效与问题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完成 |
一、常规教学目标与线上教学目标 |
二、常规考核方式与线上考核方式 |
第二节 教学成效 |
第三节 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线上教学的感受 |
一、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看法 |
二、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参与和体会 |
三、家长的参与和建议 |
第四章 疫情之后:线上教学的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旅游学校在线语文教学的收获 |
一、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
二、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
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语文线上教学带来便利 |
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二节 旅游学校在线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
一、教师的角色和能力有所弱化 |
二、家校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监督不协调 |
三、参差不齐的线上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困扰 |
四、线上教学难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
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影响线上教学效果 |
六、线上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第三节 语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 |
一、系统融合 |
二、拓展教学空间 |
三、优化教学方式 |
四、活化教学资源 |
五、线上线下互动式学习 |
六、由教“学习”变为教“学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极课大数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学科要求 |
(三)极课大数据在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应用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阶段高中语文极课应用的理论依据 |
一、理论基础 |
二、极课大数据简介及其发展 |
三、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语文教学 |
第三章 极课大数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 |
二、教师问卷及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编制 |
(三)结果分析 |
三、学生问卷及分析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编制 |
(三)结果分析 |
四、基于极课大数据的语文教学应用现状 |
(一)教师数据处理能力低,未能充分利用数据 |
(二)学生软件使用频率低,缺乏学情清晰定位 |
(三)极课题库资源较有限,难以实现课堂互动 |
第四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
一、高中语文极课应用的策略 |
(一)提高教师信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
1.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
2.注重诱学指导,助力思维发展与提升 |
(二)引导学生自我定位,提高极课使用频率 |
1.学会自我评价,推动文化传承与理解 |
2.提高使用频率,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 |
(三)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完善题库助力教学 |
1.加强教师合作,扩充题库容量 |
2.加快创新步伐,实现实时互动 |
二、基于极课大数据的语文教学设计策略 |
(一)基于极课大数据的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础 |
(二)教学目标设计 |
(三)教学过程设计 |
1.课前预习明学情 |
2.课中讲解个性化 |
3.课后提升有针对 |
第五章 基于极课大数据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 |
一、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小说线索教学设计案例 |
(一)课前设计 |
1.制作预习材料 |
2.依据预习反馈设计教学 |
(二)课中设计 |
1.呈现数据分析,明确高频错点 |
2.小组讨论学习,师生互动探究 |
3.课堂及时练习,问题现场纠正 |
4.布置相似练习,知识及时巩固 |
(三)课后设计 |
1.学情反馈 |
2.个性化提升 |
3.效果评价 |
4.课后反思 |
二、基于极课大数据的小说结尾教学设计案例 |
(一)课前设计 |
(二)课中设计 |
1.导入 |
2.考情分析,整体感知 |
3.学情反馈,精准教学 |
4.学生互评,查漏补缺 |
5.合作探究,总结提升 |
6.限时练习,及时巩固 |
(三)课后设计 |
1.作业布置 |
2.效果评价 |
3.课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教师对极课大数据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高中语文极课大数据学习现状调查(学生版) |
致谢 |
(7)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以通辽地区A蒙古族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1.蒙语文教学 |
2.小学蒙语文教学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一、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现状调查 |
(一)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基本情况 |
(二)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说明 |
1.调查时间及对象 |
2.调查内容与目的 |
3.调查方法及工具 |
(三)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
1.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生蒙语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2.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生蒙语文学习情况问卷分析 |
(四)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1.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老师教学情况问卷与访谈调查 |
2.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师教学情况问卷与访谈调查分析 |
(五)调查结果 |
二、通辽市A小学蒙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
(一)用汉语思维学习蒙语文的倾向显着 |
(二)蒙古族小学生的蒙语文学习兴趣度不高 |
(三)蒙语文语言技能的基础薄弱 |
(四)蒙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化程度不足 |
三、通辽市A小学蒙语文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环境对蒙语学习思维的冲击 |
1.文化环境的弱化及蒙语语言环境的萎缩 |
2.不良的课堂语言环境 |
3.家庭对蒙语言教育的忽视 |
(二)学生认为蒙语实用性不高,持有消极心理 |
1.蒙语实用范围局限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
2.蒙语的使用性被弱化,产生“蒙语无用”心理 |
3.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度不高 |
(三)缺乏引导,学生对蒙语书籍的阅读量不足 |
1.缺乏多元有效的教学资源及辅助材料 |
2.家长对榜样作用的忽视 |
3.教师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忽略阅读兴趣的培养 |
(四)小学蒙语文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
1.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陈旧 |
2.教学信息化意识淡薄 |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佳 |
四、通辽市A小学蒙语文教学困境的突破路径 |
(一)营造健康蒙语环境,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 |
1.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创设良好的蒙语课堂环境 |
2.提高家长语言保护意识,建设良好的蒙语交流环境 |
(二)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
1.重视并兼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授 |
2.适当展开或参加蒙语文相关实践活动 |
(三)加强学生读写能力,巩固蒙语语言基础 |
1.专攻蒙语文“读”“写”技能的培养 |
2.正确把握蒙语文考试的针对性,确保与课标的一致性 |
(四)运用线上教学模式,开拓小学蒙语文教学新途径 |
1.共享小学蒙语文优质教学资源 |
2.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路径 |
3.促进蒙语文教师的课题申请与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内蒙古通辽市 A 蒙古族小学生蒙语文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 2 内蒙古通辽市 A 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 3 内蒙古通辽市 A 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师教学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基于学习心理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究 ——以邯郸农村地区小学中段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情况 |
(二)国内研究情况 |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 |
(一)多媒体教学 |
(二)学习心理 |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概述 |
第一节 电教设备及现代师资在小学教育中的配备 |
一、硬件设施的日臻完善 |
二、专业化师资的培养 |
三、河北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趋势及乱象 |
一、多媒体技术在当下农村地区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乱象 |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乱象分析 |
第二章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一、小学生的认知心理 |
二、小学生的非认知心理 |
第二节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 |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弊端 |
第三章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
第一节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各学段中的应用 |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各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各体裁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 |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三节 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
一、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 |
二、课堂纪律的维持 |
三、课堂实例分析——以《鸟的天堂》课堂教学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电影与语文的关系 |
一、电影艺术的特性 |
二、文学艺术的特性 |
三、电影与语文的关系 |
第二节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满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 |
二、顺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四、满足高中语文教学自身的需求 |
第三节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可行性 |
一、互联网与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二、电影艺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 |
三、读图时代的来临 |
第二章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电影资源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影响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第二节 电影资源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
一、基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相关电影资源开发 |
二、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的原则 |
三、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的策略 |
第二节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
一、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利用 |
(一)电影资源在诗歌教学中的利用 |
(二)电影资源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利用 |
(三)电影资源在散文教学中的利用 |
(四)电影资源在小说教学中的利用 |
(五)电影资源在戏剧教学中的利用 |
(六)电影资源在新闻教学中的利用 |
(七)电影资源在科普文教学中的利用 |
二、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的原则 |
三、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的策略 |
第四章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及展望 |
第一节 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作用 |
一、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提升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
三、打造生命与情感在场的语文课堂 |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
五、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学科融合背景下“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渗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学科渗透研究现状 |
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小结 |
第二章 地理+语文学科渗透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与分析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整理和分析 |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实施与分析 |
一、学生访谈设计与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三章 地理+语文学科渗透的课程资源开发 |
第一节 开发策略 |
第二节 资源库建构 |
一、资源库框架 |
二、地理-语文学科渗透资源库 |
第三节 开发原则 |
一、原则的探索 |
二、原则的制定 |
第四章 地理+语文学科渗透方法开发 |
第一节 开发策略 |
第二节 主要方法 |
一、地理写作法 |
二、地理辩论法 |
三、地理宣讲法 |
四、地理阅读课 |
五、地理-语文双师教学法 |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成果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生问卷 |
附录2:地理教师问卷 |
附录3: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4:有效教学观察反馈表 |
附录5:“地理三行情诗”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计算机辅助语文学科教学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高年级语文线上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 ——以沈阳市沈河区小学为例[D]. 陈彦如. 沈阳大学, 2021(09)
-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基于Q市三所小学中高年级的调查[D]. 高俪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整合技术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翀.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 刘雪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冠疫情期间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以2020年石家庄旅游学校为例[D]. 李政雯.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极课大数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D]. 郭亚梅. 洛阳师范学院, 2021(08)
- [7]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以通辽地区A蒙古族小学为例[D]. 格格日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基于学习心理的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究 ——以邯郸农村地区小学中段教学为例[D]. 徐小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赵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学科融合背景下“地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及教学渗透方法研究[D]. 李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