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材生产过程监测与辅助的决策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于茜[1](2021)在《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巍然耸立,各种宏伟建筑纷纷呈现在大众面前,由此也带动了建材业的快速发展。而建材质量决定了建筑安全问题,目前工程质量问题屡见报端,引发建材行业质量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有效的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建材生产到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是解决建材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使用全流程的质量追溯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信息化、智慧化的建材质量安全管控系统构架及追溯体系;并根据我国建材行业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建材可追溯系统有效运行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相关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现状调研设计了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建立了建材综合管理与追溯系统;在追溯系统设计中考虑了前期数据获取、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与查询及后期追溯服务等功能,解决了6个不同层面建材的综合追溯管理问题,完善了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材管理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与系统功能的扩充。(2)依据现有编码规则的规定,结合所选建材产品的特点及应用需求,创建建材质量追踪编码与追溯流通编码的规则,实现了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建材行业产品质量等存在的问题,构建区块链追溯体系;各企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等环节作为独立的节点,各类数据信息通过二维码技术存入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及区块链数据库中,用户可实时查询所需信息,监管部门也可高效追溯监管。(4)基于CREAM法及层次分析法,创建建材追溯管理全流程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评估分析模型,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找出全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与易引起失误风险的因素,为减少和规避风险的发生提供依据。
刘莹[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传统粗放式的建造方式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因其具有节能环保、高效高质等优势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的大力推行,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围绕着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体建筑的碳排放核算与比较,缺乏宏观层面的把控分析。而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多、系统整体性强,因此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装配式建筑碳排放趋势及减排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以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为视角,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预测碳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及减排效果,寻找规模化发展同时提高减排效率的优选路径。首先,以Kaya恒等式为分解依据,梳理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相关研究,从社会经济、政府决策、市场环境、建筑能耗四个层面甄别出涵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等18个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建立了影响因素邻接矩阵,厘清各因素的递阶结构和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其次,以山东省为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装配式建筑市场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估算模型参数与方程,建立并检验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现行发展条件下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碳排放趋势进行仿真预测与分析。再次,考察政策引导、预制率要求、增量成本、科技创新投入等参数对碳排放系统的灵敏程度,以山东省装配式建筑规模达到政府规划目标为约束条件,设定灵敏参数的情景组合。最后,对达到约束条件的情景组合利用IDMI法筛选出减排效果最好的路径方案,以此为依据提出促进装配式建筑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发展装配式建筑使得建筑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增长趋势逐渐减缓。(2)装配式建筑减排效果显着,到2035年,装配式建筑市场可比传统建筑市场减排107305吨。(3)降低增量成本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是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市场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减排效果的有效途径。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邢孟林[4](2020)在《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承担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及能源供应的任务,但其目前面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优化升级程度有限、优化升级手段趋同且针对性差以及区域协同发展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升级为目标,对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本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运行进行系统分析,在系统思想下结合调研情况对其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据此提出应从系统内部的结构以及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两方面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优化。随后,运用扎根理论对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手段进行聚类,形成了系统性的三类优化模式: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主链细化专精和多元链条培育,并从经济产出、环境改善、社会发展带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几个方面探究三类模式的特征。同时,从资源竞合的角度探讨了各类模式推进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并构建了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在系统间的协同优化方面,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对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特征与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并在生态学视角下对区域协同优化的不同要素即维度间的作用规律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协同优化的可能路径及其效果检验方法。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可推动产业发展并改善环境问题,适用于成长和成熟期需改善环境的资源型城市;主链细化专精可使经济稳定在高增长范围内,适用于成熟期且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多元链条培育虽在经济方面效果相对较弱,但可明显改善产业结构,适用于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产业禀赋的城市。(2)按照“主链—循环—多元”三个阶段分别集中配置资源可使产业价值链的优化效果最好。这种分阶段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综合优化效果高于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或是集中于单一模式41.22%~129.14%。这是由于该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了后四种配置方式的主要问题:其一,将资源粗放分散于三类结构优化模式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二,资源集中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对于产业价值链的多样性和长期的可持续性没有明显贡献;其三,资源集中于主链细化专精易挤出非资源型产业并破坏环境;其四,资源集中于非资源型产业的培育不利于短期内城市的综合发展。(3)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的关键路径是以环境协同治理推动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通过对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研究发现,由于产品与能源方面的协同合作较多,目前资源型城市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效果最明显,但产业价值链转型的效果却比较有限。根据多个路径的检验结果来看,这是由于环境协同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和基础协同建设三方面之间尚未形成正反馈效应。通过环境协同治理推动其余两方面的协同优化则会取得最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的三类模式。这三类模式具有系统性、内容的具体性和运用时的可操作性,突破了现有模式的简单架构与单一性的问题。(2)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并基于模型进行仿真,发现了实现优化应采用的分期资源配置策略,该模型可用于未来10~15年不同资源配置下优化状况的仿真以及对比,从而辅助相关规划与决策。(3)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协同优化实现的基本路径,并结合实证发现了各路径的薄弱环节与可能的提升方向,可为未来更好实现资源型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魏捷[5](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钢框架办公楼施工管理与安全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BIM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可为工程建设各方快速准确的提供所需信息,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而钢结构项目施工具有参建方多、施工信息量大、安全风险管理困难等复杂技术难题,急需进一步推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钢结构项目中可以实现钢结构项目各参建方的信息互通,进而提高各参建方的工作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本文将在对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进度难以把控、质量管理不佳、安全事故频出等。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分析BIM的特征、技术方向和应用情况,归纳BIM技术在钢结构项目施工管理的应用现状。依托上海未来世纪大厦钢框架办公楼项目,开展了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记录并研究BIM在钢结构项目管理中的各个应用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进度管理中,BIM技术不仅适用于施工阶段,更可应用于项目全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BIM技术的贯穿应用可将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计划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更有效的管理整个项目的进度。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BIM技术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两种工作模式,最后对两种进度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对和总结。(2)在质量管理中,包含所有设计专业的BIM模型具有更直观表达性,利用碰撞检查与管线优化设计可基本消除图纸冲突点,大幅提高设计施工图的精度。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构建4D施工模型,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进行施工模拟,通过施工模拟实现了对施工质量的动态追踪,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效率。(3)在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PDCA”循环建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弥补了传统安全管理中的缺陷。BIM技术的应用可高效率得识别出施工现场和施工工艺中的潜在安全风险,保障各方施工安全,减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BIM相对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价值,为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并对BIM技术在钢结构项目工程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障碍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赖世贤[6](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徐雪[7](2020)在《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逐渐成为与土地、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日益对经济运行、社会生产生活和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企业或者其他机构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海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数据的规律,发现数据的价值,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隐患排査、执法检查、事故调査和决策分析等业务提供支持,安全生产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德惠市D公司也逐渐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在安全管理中逐渐融入信息化概念,不断的尝试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数据可视化及分析手段匮乏、信息共享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理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隐患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时刻关注安全问题,那么如何及时准确判断出隐患发生机率及危害程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基于安全管理相关理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综合分析德惠市D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发现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D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的的基础保障,因此提出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基础性投入、强化数据分析应用等优化策略,科学有效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多地将安全管理重心从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降低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几率,最大程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卢耀勤[8](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刘正超[9](2020)在《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材装备制造业是建材工业的重要支柱,是为建筑材料及其相关制品提供生产设备及技术支持的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建材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规模型企业占比小、制造资源集中度低、局部产能过剩以及企业间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该产业正逐步通过集团式重组、合并等方式进行发展,由此形成了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与此同时,随着温室效应、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我国建材装备制造业作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由于该产业正处于集团式发展的初级阶段,集团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功能分配不够完善、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能力不足等缺陷,导致了集团内部制造任务与制造资源的匹配度偏低,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制造目标不统一、协同制造水平较差等问题的凸显,进一步增加了建材装备集团企业的绿色转型难度。因此,本文针对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的特点,主要从多主体制造任务分配、执行以及协同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对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问题展开研究与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的特征,对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生产调度过程的决策重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关键问题进行提炼,建立了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建材装备集团总部在制造任务分配过程中的绿色制造需求和多目标组合分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多目标优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目标优化获取大量包含决策者偏好特征的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仿真数据,随后设计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并使用仿真数据对其训练,最后使用受训的人工神经网络对候选制造任务分配方案进行绿色优选,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分配过程的绿色优化。(3)针对建材装备集团下属企业在制造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车间生产资源浪费问题,重点研究了考虑车间内部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综合能耗的绿色集成调度优化方法,构建了集成加工机器和运输设备调度的绿色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有绿色运输调度启发式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执行过程的绿色优化。(4)针对建材装备集团在绿色生产调度过程中发生的多主体协作冲突问题,建立了集成多目标优化和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协调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NSGA-和纳什均衡的冲突协调求解算法,通过调度优化、冲突检测、冲突协调三个过程为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提供配套的冲突协调方案,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的绿色协同生产管理。(5)根据论文中提出的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国内某建材装备集团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基础,设计开发了面向分布式制造模式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平台原型系统,重点研究了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及功能框架设计,并结合开发实例对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展示说明。
张莹莹[10](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二、建材生产过程监测与辅助的决策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生产过程监测与辅助的决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发展与工程建设的需要 |
1.1.2 管理机制的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
1.2.2 相关行业追溯管理发展特点现状分析 |
1.2.3 产品追溯体系现状 |
1.2.4 区块链技术在质量管理追溯中的应用现状 |
1.2.5 建筑材料追溯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相关企业利用信息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
1.3.1 河钢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2 北京榆构集团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3 燕通建筑构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4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5 东方雨虹防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3.6 联强远大及路德工程企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特点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材管理可追溯性研究 |
2.1 可追溯系统概述 |
2.1.1 可追溯性的含义 |
2.1.2 可追溯系统的目标 |
2.1.3 可追溯系统的特点 |
2.2 建材管理体系现状 |
2.2.1 建材生产管理体系 |
2.2.2 建材供应管理体系 |
2.2.3 建材检测管理体系 |
2.2.4 建材采购管理体系 |
2.2.5 建材使用管理体系 |
2.3 北京建材管理平台及监管现状 |
2.3.1 北京市建材管理服务平台介绍 |
2.3.2 政府及企业监管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息化技术建材管理追溯机制研究 |
3.1 质量追溯体系研究 |
3.1.1 追溯对象研究 |
3.1.2 追溯过程研究 |
3.2 质量追溯系统信息识别关键技术 |
3.2.1 条码技术 |
3.2.2 RFID射频识别 |
3.2.3 无线传感网络 |
3.2.4 机器视觉 |
3.3 信息化技术对建材管理的促进作用 |
3.3.1 物联网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
3.3.2 区块链在建材管理中的应用 |
3.4 建材质量追踪体系编码规则设计 |
3.4.1 编码概述 |
3.4.2 建材质量追踪编码规则 |
3.4.3 追溯流程编码规则 |
3.4.4 建材全流程追溯核心编码串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建材质量追溯管理系统设计 |
4.1 追溯系统信息化技术 |
4.1.1 建材安全生产运营与智慧管控整体构架设计 |
4.1.2 信息化技术应用特点 |
4.1.3 系统功能设计 |
4.1.4 系统构成 |
4.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材追溯方案设计 |
4.2.1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流程 |
4.2.2 基于区块链的追溯体系架构 |
4.2.3 追溯系统实施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对质量影响评估方法的研究 |
5.1 CREAM理论 |
5.1.1 HRA理论方法简介 |
5.1.2 CREAM法的认知行为理论基础 |
5.1.3 人的认知控制模式及失误概率 |
5.2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假设条件 |
5.2.2 CPC权重的确定 |
5.2.3 人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建立 |
5.3 案例分析 |
5.3.1 河钢集团事故案例列举 |
5.3.2 人为差错失误模式与前因分类 |
5.3.3 层次分析法 |
5.3.4 案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
6.1 灰色预测理论相关知识 |
6.1.1 灰色系统理论的提出 |
6.1.2 灰生成技术 |
6.1.3 GM(1,1)定义及建模步骤 |
6.2 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影响指标选取 |
6.2.1 指标选取原则 |
6.2.2 指标对象的确定 |
6.2.3 风险预测影响指标的初选 |
6.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预测指标体系建立 |
6.3 基于GM(1,1)模型建立建材生产与运营管理风险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业碳排放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研究现状 |
1.2.3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路线 |
2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核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2.1 装配式建筑优势与发展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与产业链特征 |
2.1.2 装配式建筑特征与优势 |
2.1.3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
2.2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核算 |
2.2.1 碳排放核算范围 |
2.2.2 碳排放核算方法 |
2.3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基于Kaya恒等式的影响因素分解与识别 |
2.3.2 基于邻接矩阵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与适用性分析 |
3.2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3.2.1 装配式建筑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结构 |
3.2.2 模型因果回路图 |
3.2.3 反馈回路分析 |
3.2.4 模型存量流量图 |
3.2.5 子系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模拟预测 |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1.1 模型参数与方程类型 |
4.1.2 模型参数估算方法 |
4.1.3 主要参数估计与方程设定 |
4.1.4 模型方程 |
4.2 模型检验 |
4.2.1 稳定性检验 |
4.2.2 有效性检验 |
4.2.3 心智模型测试 |
4.3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建筑低碳发展情景决策分析与建议 |
5.1 减排情景设置与仿真分析 |
5.1.1 情景参数的筛选 |
5.1.2 情景方案的设定与分析 |
5.2 基于IDMI的情景决策分析 |
5.2.1 内联决策指数法介绍 |
5.2.2 内联决策指数法实施 |
5.2.3 内联决策指数法结果分析 |
5.3 装配式建筑规模化与低碳化发展政策与建议 |
5.3.1 降低增量成本 |
5.3.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装配化技术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关系矩阵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系统模型参数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4)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资源型城市 |
1.2.2 价值链 |
1.2.3 产业价值链及其优化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2 系统工程相关理论 |
2.2.1 系统的属性 |
2.2.2 系统再造工程 |
2.2.3 系统的评价 |
2.3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1 物质流与能量流 |
2.3.2 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
2.3.3 种间竞合关系 |
2.4 价值链相关理论 |
2.4.1 价值链 |
2.4.2 产业价值链 |
2.5 产业结构理论 |
2.5.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5.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与内涵 |
3.1.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界定 |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涵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现状 |
3.2.1 系统内部运行现状 |
3.2.2 系统间关系运行现状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运行存在的关键问题 |
3.3.1 缺乏产业价值链要素的系统性构建 |
3.3.2 忽视价值产出与产业价值链结构的关系 |
3.3.3 欠缺资源配置的系统性 |
3.3.4 未能把握产业价值链跨区融合发育规律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框架 |
3.4.1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的内涵 |
3.4.2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内部优化:结构优化 |
3.4.3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系统间融合优化:区域协同优化 |
4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优化研究 |
4.1 结构优化模式的系统性构建 |
4.1.1 优化模式系统性构建的方法 |
4.1.2 结构优化模式编码与聚类 |
4.1.3 结构优化模式的形成 |
4.1.4 结构优化模式的内涵 |
4.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
4.2.1 价值创造能力的量化 |
4.2.2 作用特征的量化 |
4.3 结构优化模式运行所需的资源配置组态 |
4.3.1 资源配置组态的分类方法 |
4.3.2 各组态的内容及结构优化内涵 |
4.4 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 |
4.4.1 系统边界及子系统功能界定 |
4.4.2 产业价值链运作子系统 |
4.4.3 可持续性提升绩效监测子系统 |
4.4.4 资源配置子系统 |
4.4.5 基于资源配置的情境设定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区域协同优化研究 |
5.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 |
5.1.1 区域协同优化的演化规律描述 |
5.1.2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分布演化 |
5.1.3 区域协同优化的空间趋同与分异 |
5.2 区域协同优化的运行 |
5.2.1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动力 |
5.2.2 区域协同优化的生态互动 |
5.3 区域协同优化的路径 |
5.3.1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假设 |
5.3.2 区域协同优化的测度 |
5.3.3 区域协同优化绩效的测度 |
5.3.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结构优化模式的作用特征 |
6.2.1 经济价值优化特征 |
6.2.2 环境价值优化特征 |
6.2.3 社会发展价值优化特征 |
6.2.4 产业比较优势优化特征 |
6.2.5 结构优化模式的特征总结 |
6.3 资源配置优化情境仿真 |
6.3.1 模型的检验 |
6.3.2 主要指标各年数值分析 |
6.3.3 主要指标累计值分析 |
6.3.4 各类资源配置情境的特点及优化方向分析 |
6.4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的实证检验 |
6.4.1 优化路径检验结果 |
6.4.2 环境协同治理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3 产业发展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4 产业基础培育的区域协同优化 |
6.4.5 区域协同优化要素间的作用 |
6.4.6 区域协同优化路径检验的结果总结 |
7 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优化对策建议 |
7.1 合理配置优化模式与政策 |
7.1.1 合理分析本地产业价值链特性 |
7.1.2 及时调整政策及资源配置重点 |
7.1.3 建立关键指标监控和预测系统 |
7.2 提高政策规划的区域协同性 |
7.2.1 促进城市及产业定位的科学化 |
7.2.2 促进城市间产业价值链的关联化 |
7.2.3 运用新技术推进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跨市资源整合 |
7.3 注重运用新技术改善产业价值链结构 |
7.3.1 推进生产的需求导向 |
7.3.2 合理利用介质模块 |
7.3.3 以技术促进多条产业价值链结网 |
7.4 推进产业生产与制造的弹性专精化 |
7.4.1 促进协同合作实现弹性化 |
7.4.2 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专精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资源配置优化系统模型内方程 |
致谢 |
(5)基于BIM技术的钢框架办公楼施工管理与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BIM的概述、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2.1 BIM的概念与特点 |
1.2.2 BIM的发展历程 |
1.2.3 BIM的研究现状 |
1.2.4 主要BIM软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钢结构施工管理问题及未来世纪大厦项目概况 |
2.1 我国钢结构工程的现状与问题 |
2.1.1 我国钢结构工程的现状 |
2.1.2 我国钢结构工程的问题 |
2.2 未来世纪大厦钢结构项目概况 |
2.3 未来世纪大厦钢结构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
2.4 小节 |
第三章 BIM技术在钢结构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3.1 BIM技术在钢结构项目中的应用趋势 |
3.2 传统钢结构项目施工管理方法分析 |
3.2.1 传统施工进度管理分析 |
3.2.2 传统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
3.2.3 传统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
3.3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项目施工管理方法分析 |
3.3.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分析 |
3.3.2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
3.3.3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
3.4 基于BIM技术的投资回报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
4.1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周期控制 |
4.2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方位管理 |
4.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
4.3.1 施工进度计划挂接BIM模式 |
4.3.2 BIM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模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
5.1 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质量管理 |
5.1.1 钢结构BIM深化设计 |
5.1.2 碰撞检测 |
5.1.3 管线综合优化设计 |
5.1.4 构件数据自动化处理 |
5.2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质量管理 |
5.2.1 事前质量控制 |
5.2.2 事中质量控制 |
5.2.3 事后质量控制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
6.1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
6.2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风险控制 |
6.2.1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风险控制 |
6.2.2 施工场地空间布局风险控制 |
6.2.3 施工安全隐患识别与防护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安全生产概述 |
2.2 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
2.2.1 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 |
2.2.2 国外安全管理的发展 |
2.2.3 国内安全管理的发展 |
2.3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理论 |
2.3.1 大数据 |
2.3.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 |
2.3.3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
第3章 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3.1.1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 |
3.1.2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措施 |
3.1.3 德惠市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建设现状 |
3.2 D公司基本情况 |
3.3 D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
3.3.1 安全责任落实方面 |
3.3.2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方面 |
3.3.3 风险管控方面 |
3.3.4 培训教育方面 |
3.4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情况 |
3.4.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
3.4.2 专业人才建设情况 |
3.4.3 重点部位的安全管控情况 |
3.5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1 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 |
3.5.2 基础薄弱 |
3.5.3 数据可视化及分析手段匮乏 |
第4章 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
4.1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优化目标 |
4.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原则 |
4.2.1 系统性原则 |
4.2.2 实用性原则 |
4.2.3 需求性原则 |
4.3 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策略 |
4.3.1 创新管理理念 |
4.3.2 创新安全管理机构 |
4.3.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
4.4 加大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基础性投入策略 |
4.4.1 完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 |
4.4.2 开发手机APP |
4.4.3 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队伍 |
4.5 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化数据分析应用策略 |
4.5.1 增加本企业的数据分析应用 |
4.5.2 增加与其他企业的信息分享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材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
1.1.2 建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式发展面临的挑战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分布式制造模式概述 |
1.4.2 分布式生产调度理论研究现状 |
1.4.3 绿色生产调度优化理论研究现状 |
1.4.4 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
1.6 课题项目支撑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 |
2.1 概述 |
2.2 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分析 |
2.2.1 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特点 |
2.2.2 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特征 |
2.2.3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生产调度决策重点 |
2.3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设计 |
2.3.1 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关键问题分析 |
2.3.2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总部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 |
3.1 概述 |
3.2 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 |
3.2.1 问题描述 |
3.2.2 优化方法总体流程 |
3.2.3 多目标优化执行过程 |
3.2.4 人工神经网络执行过程 |
3.3 相关执行算法设计 |
3.3.1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3.3.2 动态步长萤火虫群优化算法设计 |
3.4 实例分析 |
3.4.1 实例数据 |
3.4.2 神经网络训练集构建 |
3.4.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 |
3.4.4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下属企业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方法 |
4.1 概述 |
4.2 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车间集成调度环境影响分析 |
4.2.3 车间集成调度综合能耗优化模型 |
4.2.4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模型 |
4.3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总体结构设计 |
4.3.2 编码方式 |
4.3.3 绿色运输调度启发式策略设计 |
4.3.4 遗传算法设计 |
4.3.5 萤火虫群优化算法设计 |
4.4 实例分析 |
4.4.1 实例数据 |
4.4.2 性能对比实验 |
4.4.3 能耗对比实验 |
4.4.4 综合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方法 |
5.1 概述 |
5.2 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模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假设 |
5.2.3 多目标集团生产调度优化模型 |
5.2.4 多主体协作冲突检测模型 |
5.2.5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冲突协调模型 |
5.3 基于NSGA-和纳什均衡的求解算法 |
5.3.1 多导向NSGA-算法 |
5.3.2 冲突协调算法求解过程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实例数据 |
5.4.2 多目标优化性能分析 |
5.4.3 非合作博弈分析 |
5.4.4 冲突协调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平台开发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平台开发背景与运行环境 |
6.2.1 平台开发背景 |
6.2.2 平台开发相关软硬件工具 |
6.2.3 平台开发环境与架构分析 |
6.3 平台开发设计与实现 |
6.3.1 平台功能框架设计 |
6.3.2 集团分布式绿色生产调度功能设计 |
6.3.3 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功能设计 |
6.4 平台应用实例 |
6.4.1 集团制造任务信息构建 |
6.4.2 集团总部级绿色制造任务分配 |
6.4.3 下属企业级绿色车间集成调度 |
6.4.4 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 C:项目验收报告 |
附录 D:论文相关符号定义 |
(10)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四、建材生产过程监测与辅助的决策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材质量管理信息化追溯体系的研究[D]. 于茜.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研究[D]. 刘莹. 烟台大学, 2021(09)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资源型城市产业价值链结构与区域协同优化研究[D]. 邢孟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BIM技术的钢框架办公楼施工管理与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 魏捷.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7]德惠市D公司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徐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D]. 刘正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10]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