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TRAGEDY OF TIMES AND INDIVIDUAL——George Orwell and His Political Fable Animal Farm(论文文献综述)
金秋容[1](2021)在《反思生态纯粹:论当代北美人类世小说》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旨在探讨当代北美人类世小说对长期主宰西方主流环境话语的意识形态——“生态纯粹”的反思。通过研究出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若干环境文学文本(主要包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疯癫亚当三部曲》、T·C·博伊尔的《地球之友》和《当杀戮已完成》、芭芭拉·金索芙的《逃逸行为》、露丝·尾关的《不存在的女孩》、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纽约2140》和山下凯伦的《穿越雨林之弧》)对源自美国的环境主义传统的局限性的讽刺、剖析和超越,本文指出,在人类世日渐成为人类及非人物种共有的生存语境的当下,环境主义应当对“生态纯粹”进行批判性修正,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生态困境,协助星球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存续。作为人同“后自然”的对话,人类世小说点明了更新环境话语的必要性,抓住了阻碍环境运动进步的关键问题,启发了环境伦理和哲学的新方向。人类世的到来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如果说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业已成为改变地球面貌的地质性力量,那么应当如何认识这个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类活动塑造的后自然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能为它创造什么样的明天?对环境主义者来说,思考此议题首先意味着用新的视角理解半个世纪以来愈发严重和复杂化的环境危机,重访环境主义的思想传统,找出导致现今环境事业僵化停滞的问题点。根据本文的分析,在原始纯净、自成一体、作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对立面存在的“自然”范畴,和当今以气候变化为表征,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由多重营力共同制造的后自然之间,存在着决定性的断裂。虽然守护自然纯净性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态革命的初步成功,此后却逐渐发展成主导当下环境政治的本质主义“生态纯粹”观,它固守自然理想的合法性,强调斗争和对立,且试图以简单化的线性思维解决环境问题,因而不能正视人类世的环境现状,亦无法想象人类与之共同演进的未来。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文学通过创造性再现来阐释和评价物质世界的运作,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人类的处境、探索人性的含义。它同其他社会和文化文本一起,组成了人类用以把握现实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历史的建构中。纵观美国环境史,可以发现文学想象正是现代环境话语的基石。人类世概念的兴起对环境写作提出了新要求,当代人类世小说恰好对此作出了敏锐而生动的回应。它们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尚未成型、复杂多变的社会-自然连续统一体,既揭示了“回归自然”情结的虚妄,又探索了人类同后自然合作共生的可能性。人类世小说当然受到环境主义思想传统的塑造,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提示了后者的固有观念、策略和逻辑中的问题,作为文学语言加入到为构筑更好的社会-自然关系而展开的广泛协商中,拥抱了此过程中涌现的机遇和挑战,启发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把握自身。本文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进行跨学科并置,试图从它们的相互启发之中,发现小说是如何参与解构并更新旧环境话语,使之适应后自然语境的。围绕核心论题,本文相应地提出了三个子问题。首先,人类世小说如何再现主流环境话语中那些不受大众欢迎,且不再适用于人类世语境的典型特征和观念?《逃逸行为》、《当杀戮已完成》和《地球之友》以讽刺、同情参半的笔触描绘了当代西方的“好环境主义者”形象,批判了环境运动的三大标志性思路。第一,环境主义惯用说教口吻,容易过度依赖专家知识对大众的启蒙作用。这些小说指出,科学权威与环保行动间并不是直线关系,看似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亦受到特定文化观念的塑造。第二,环境运动历来表现出强烈的道德热忱,严格的行为规范脱离生活实际。小说通过塑造视拯救地球为己任,虚伪滑稽却又不无苦衷的环保英雄形象,暗示个人化、宗教式、精英主义的自然幻想不仅忽视了人与自然互动中不可避免的复杂性,而且掩盖了环境正义问题。第三,灰暗悲观的情感基调长期主宰着环境想象,如今这反而无益于人们正视环境危机的紧迫性。这些作品在受传统生态悲剧叙事模板塑造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它的局限。在形式和内容上,作家能在高度的环境关切和环境灾难引发的负面情感之间寻找平衡点,有效地反思了生态反乌托邦主义。第二个问题则是,人类世小说如何揭示了这些环境主义标志性特征共有的深层逻辑?《当杀戮已完成》、《地球之友》、《疯癫亚当三部曲》和《纽约2140》通过切入环境话语对“自然”的简单化辩护隐含的双重对立逻辑,揭示了现代环境运动的核心悖论:它将自然概念纳入权利运动和解放话语的框架,构成对现代文明的政治和文化反抗,却原原本本地继承了现代思维的排外、斗争和等级式逻辑。具体而言,环境运动将自然建构为象征着纯洁、公正和真理的文化武器,通过扞卫作为受害者的自然、谴责作为破坏者的人类来批判工业资本主义,而这些小说却通过再现环境主义“复原叙事”对伊甸园式的自然的追寻,以及经典的荒野幻想对所谓原始状态的迷恋,暗示环境主义虽然以现代性的敌人自居,却只是颠倒了现代机制的“净化”逻辑,而不能推翻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呈现了围绕自然保护诉求而展开的意识形态战争,“自然”的自然化使小说中的环境主义者落入了历来社会运动的权力斗争逻辑,“自然”概念成了争夺政治权威和特殊利益的跳板。如此一来,环境运动对“非自然”事物的排斥和否定既容易表现出反人类倾向,又会导致其内部的分裂。这样的生态纯粹观无益于人们把握后自然的真实状况,只能让环境主义越来越狭隘,需要辩证地看待环境运动,才有望实现有效的改革。最后,通过想象紧密交织的社会-自然关系,人类世小说能够怎样启发环境话语走出误区,向前迈进?本研究提出,重建环境话语的前提是更全面地理解人在人类世里扮演的角色。《穿越雨林之弧》、《逃逸行为》、《不存在的女孩》和《纽约2140》辩证地阐释了这一角色,勾勒出一种视野开阔、独特新颖、包容性强的对话式后自然环境伦理的雏形。这些作品一方面强调了重新认识诸如文化和自然、人和非人、主体和客体等认识论范畴的必要性,通过想象后自然在终极意义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别样性,破除了“人类世为人类例外主义代言”这一迷思;另一方面思考了人如何深化自我认识的问题,着眼于人认识现实的两套系统——理性系统和感受系统,肯定人类营力的创造性,虚构出开放、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和希望的多物种共生的未来。它们把后自然理解为世间万物通力协作的试验场,建构出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形式:它既能够聆听人类以外的声音,又充分认可人性的复杂,同时清醒地看待其中的张力和矛盾,从而超越了生态纯粹论,指向了简单二元论的消弭。在这些小说家的笔下,世界毫不纯粹,含混而矛盾,多样又美丽,灵动且鲜活。人类世环境文学是对后自然语境最深邃的回应之一,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思,为当代环境运动开拓了新的空间,对地球共同体在人类世的存续有着重要启迪。
陈选敬[2](2020)在《阐释学指导下的翻译报告 ——以《奥威尔学生指导手册》(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是译者以米琪M.布伦斯代尔的《奥威尔学生指导手册》中的第八章为翻译对象,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运用斯坦纳提出的翻译过程所包含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对翻译文本分析,探讨斯坦纳提出的阐释学中翻译四步骤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翻译报告包含了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任务叙述、翻译过程、理论基础、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首先,译者对《奥威尔学生指导手册》和《动物庄园》两本着作进行了研究,了解了翻译文本的背景信息;其次,译者将整个翻译实践活动划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进行描述;再次,译者论述了阐释学以及斯坦纳阐释学翻译观,斯坦纳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一、信赖,译者相信原文文本的翻译可行性及其意义;二、侵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原文的表达或结构等的入侵;三、吸收,在译者对原文进行入侵后,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使译入语变得丰富;四、补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在平衡原文与译文的时候,忽略了译文的完整性与可读性。因此,译者需要对译文的形式及其意义进行必要的补偿,使译文更加准确的同时富有吸引力。译者选取翻译任务中的翻译案例,运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译者是如何通过这四个步骤把源文本翻译到译文本的。最后,译者得出结论,在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指导下,译者的翻译过程得到了检验,分析了翻译四步骤对于文学批判文本的适应性,为阐释学在今后不同类型的翻译中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
岳剑锋[3](2020)在《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艾丽斯·默多克(1919-1999)是英国布克奖作家,作家离世后,哈罗德·布鲁姆感叹英国从此再无一流作家。默多克的写作以游走于文学和道德哲学的边缘着称:她的小说以战后的道德失落和宗教颓势为背景,刻画了一批因精神生活的丧失而感到迷茫无助的人物,以探索现代人的道德困境,同时反思战后西方的精神世界。在哲学着作《道德作为形而上学的指导》的最后一章中,默多克提出了“空虚”,并尝试借用了神秘主义者西蒙娜·韦伊的定义,即“善的缺乏”,意指“疼痛与邪恶”,“失去平衡”及“空无”等,但她的讨论似乎尚未完成。本篇博士论文围绕默多克的五部小说展开研究,从《天使的时光》、《海,海》、《书与兄弟会》、《寄语行星》到《绿衣骑士》,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并重构默多克小说中空虚的含义。本论文认为,默多克的未尽之笔在小说中得到了更全面的呈现,不仅是哲学作品中所述的空无、缺乏和邪恶的空虚,而是具有超越性的空虚——代表了道德提升,精神追求以及宗教的回归。本文认为,在小说文本中默多克的空虚是矛盾的,既是打破统一的黑暗力量,也是对统一体的超验。一方面,空虚展示了精神生活中的邪恶和虚无的一面,凸显了在道德提升中现实的重要性,以避免落入臆想和自我的圈套;另一方面,空虚作为道德伦理的最高目标、精神世界的顶点及宗教的超越境界,为人们提供不断追求“善”的动力和勇气。可以说,空虚不仅是默多克对堕落腐化的精神世界的浓缩,更是她指引读者追求伦理提升的起点。小说中,默多克以具象、动态和对话等多种手段向读者展示了复杂且矛盾的空虚。从基督教视角出发,她通过文本空间向读者具体展示了世俗神学的“灵魂暗夜”意向,随后指明在“割裂”后重建“关注”的精神之路;从现实世界出发,她以动态呈现了真实的个体道德空虚与群体意识形态空虚;从佛教视角切入,她在文本中构建了东方宗教与基督教的交锋和磋商,藏传佛教的“涅盘”和日本佛禅的“空性”都成为哺育默多克空虚概念的养料;在创造手法上,她以大胆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实验与各类文本隔空对话,为这一概念开拓更广阔的诠释空间。默多克的空虚体现在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物和每条叙事线索相关,她重视精神生活中超验的不可或缺,也强调以避免臆想和看清现实为前提的道德努力。本文定义的空虚并非仅指精神创伤或宗教颓化。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混杂着基督教的残存,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国家主体性的构建和对东方启迪的渴望等,只有综合上述元素,才能将“空虚”转化为新的哲学辩论、道德见地和宗教思考。本文希冀能为丰富“空虚”的文化批评内涵提供一定启示。虽然已有成果涉及默多克的空虚概念,曾有数位研究者辩论空虚的道德哲学内涵,但是,仍鲜有学者能对默多克的空虚概念进行具象化的定义,并探讨其在小说文本的延展和嬗变。本论文认为,照搬韦伊的“缺乏”并不能从根本上涵盖默多克的空虚概念的内涵。默多克在小说中展开的空虚,一方面,以其与苦难、痛苦及创伤的联系论述了道德生活立足于现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其无形无质代表了对超验的,至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默多克对这一概念的文本阐释并非一气呵成,而是通过人物在经历层层迷茫、臆想、沉沦、死亡或觉醒后展示的精神图景,且人物的精神朝圣之路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倒退中前进,前进中倒退。因此默多克的“空虚”在断裂和超越的的循环往复中越发真实。本文从“神秘主义:跨越界限的空虚”,“时代精神:动态的空虚”,“东方启示:佛教与空虚”和“实验的形式:互文性与空虚”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究默多克小说中的空虚的超越与断裂的二重特征。第一部分展示了默多克对过去的反思和基督教神秘主义的空虚论对现代精神生活的影响;通过讨论圣约翰十字架的“灵魂暗夜”在《天使的时光》中的展开,以及韦伊的“引力”、“关注”和“空虚”等概念在《绿衣骑士》中的具象,揭示神秘主义在当代战后时代背景的部分适用性,去除了空虚概念中的极端神秘主义残留。第二部分展示了默多克对当下现实的思考和“空虚”从个人道德领域向公共政治领域扩张的路径;通过讨论《海,海》中两位主人公道德朝圣之路的共通性,即在超越中断裂,断裂中超越的融合的空虚观,以及《书与兄弟会》中公共政治意识形态的丧失,政治乌托邦的毁灭和女性主义伦理的关切,将默多克的“空虚”定位为个体道德与集体道德的耦合点。“东方启示:佛教与空虚”展示了默多克对未来精神生活的构想和佛教教义“空虚”在小说文本中的阐释;通过《海,海》对藏传佛教的魔法和“空虚”教义的再现和改写,以及《绿衣骑士》对日本禅宗佛教教义和心理分析的结合,加深了“空虚”的宗教内涵和当代适用性。最后,论文展示了默多克对“空虚”的文学性的反思和“空虚”在互文性中的展开。通过《天使的时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互文书写,以及《寄语行星》对普利莫·莱维“大屠杀三部曲”和《圣经》的二重互文性书写,在对话中丰富了“空虚”的精神与道德内涵。五部小说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完整地重构了默多克的空虚概念,体现出作家对现代西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和道德诉求。
齐越[4](2019)在《操控制约视角下《1984》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翻译硏究领域的“文化转向”,把文化研究纳入翻译理论研究中。勒菲弗尔提岀的操控理论是翻译研究文化学派中的一种着名理论。它认为文学翻译活动受一系列翻译外部因素的限制和操控,包括翻译自身性格和其所在社会环境而形成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所有这些都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使研究者从仅仅关注文本内部因素转向对文本外部因素的研究,把翻译研究从文本拓宽到文化的领域。操控理论给长久以来沉闷单调的中国文学翻译研究领域带来了清新的气息。操控理论在翻译对象、方法、内容、目标方面的改变为文学翻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乔治·奥威尔最着名的小说,《1984》被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并为其作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本文以操控论为理论基础,对《1984》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提出操控理论的新思想和新途径,又以不同类别的实例说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的不同影响,指出操控论对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概括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总体结构,对操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了文献综述,同时介绍了小说《1984》及其作者乔治·奥威尔、本论文所选的两位译者及他们的中译本。本论文的重点是从操控论的三个角度对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加以举例和详细分析,以说明操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作用,并对本论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晏凯[5](2019)在《英语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生育政治》文中指出反乌托邦小说一般通过构建极端化的可能世界来揭示和批判现实问题,而人类生育经常成为此类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国内外研究却未对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生育主题予以足够的关注。本论文选取《美丽新世界》《使女的故事》与《别让我走》三部生育反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类的生育前景及其政治意蕴,探讨生育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本论文运用福柯的权力政治与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结合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法鲁迪的“反挫女权”学说、以及布拉依多蒂的后人类主义思想,试图揭示英语反乌托邦小说中生育的政治内涵。第一章以科学主义和资本主义为视角,分析人类生育在《美丽新世界》中被禁止所体现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内涵。在优生科技与消费神话的双重操控下,人类生育因被弃置而逐渐失去延续生命的价值。小说批判了权力集团为维持政治秩序的稳定而禁止生育的极端手段。第二章结合《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对女性身体进行政治干预的历史背景,探讨小说中政治权力对生育的操控和对人权的侵犯。作为生育主体的使女如同“神圣人”,其生命被暴露在双重暴力之中。然而使女却在反思与见证中获得了政治意识,并通过克服自我与政治合谋所产生的“主动忽视”,来抵制基列神权对其生育的征用。第三章从科技规划、政治权力和隐喻书写三方面入手,通过探讨《别让我走》中克隆技术与政治权力对人类生育的干预,揭示科技发展背后所隐含的生育权力与生命本质问题。小说通过描写未来克隆人的悲剧命运,不仅如传统反乌托邦叙事作品一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而且再现了“后人类”时代人类生育可能被克隆技术替代的生育困境。这三部小说构建的黑暗的生育图景表明,生命的延续容易成为权力之诸种规划与算计的重要对象。权力者还有可能将个体生命弃置为“神圣生命”,通过构建“例外状态”对生育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英语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生育始终无法摆脱科技的干预与权力的侵袭。无论是被权力集团禁止,还是被基列神权征用,抑或是被克隆技术替代,人类生育在政治的规划下均展现出不断异化的黯淡前景。反乌托邦小说家通过描写生育政治化的暗景,对现代社会的人口与生育问题发出了警示。
贾建荣[6](2018)在《莫言《生死疲劳》和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中的非自然叙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现实主义传统的强烈影响,让很多人以为文学一定是逼真的,模仿现实的。然而在世界文学作品中,确有大量的反现实的(或反模仿的)人物、情节和场景,这种创作叫作非自然叙事。文学创作风格与人们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非自然叙事学关注那些物理上、逻辑上和人力上都不可能发生的非自然元素,并通过自然化和非自然化的阅读策略阐释文学作品,以期观察作家如何以非传统的叙述方式传达新时代人类复杂的经验和思想。本文从非自然叙事者、非自然场景、非自然时间模式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作比较性探讨,试图寻找两者在非自然叙事背后隐含的共同的深层精神指向和伦理立场,以深化对两位作家文学特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丰富目前的莫言和奥威尔比较研究。文章大体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主要介绍国内外莫言比较研究和奥威尔比较研究,并指出目前对《生死疲劳》和《动物农场》的对比研究主要聚焦于反极权,追求平等,尊重个体自由的政治寓言层面,研究角度较为单一,叙事特色常被忽略;第二,简要介绍非自然叙事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自然化和非自然化阐释策略;第三,介绍文章主题和结构,重审比较的目的,指出比较的意义在于深化对这两位作家的文学特质的认识,以期进一步丰富目前的莫言和奥威尔比较研究。正文包括三章,分别对比两部作品中的非自然叙事者,非自然场景和非自然时间模式。在非自然的叙事者中,两部作品都采用非自然的动物视角,揭露了历史或政治的真相,通过塑造不同的动物形象,呼唤个体的生命活力。除了历史批判,莫言的动物叙事包含着生态批判的内涵,这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动物书写,如周涛、张炜等。就非自然场景而言,两个文本都从为弱势民众发声的立场,描写了极权主义主导下人的伦理身份的丧失,及由此造成的伦理混乱,痛斥了极权主义的强权意志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此外,莫言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承继了鲁迅和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明显地体现了一种对包含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悲悯之情。在循环的叙事时间上,两部作品都没有陷入虚无主义:《生死疲劳》呼应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循环式主题美学,表达了对贪欲的批判,同时也透露出其不束缚于单一的佛教教义,呼唤保存生命的活力,保有对历史的记忆,承担起社会责任,《动物农场》则通过批判对权力的欲望,强调了持续启蒙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叙事风格和特色上,莫言的小说叙事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且更倾向于讲述;奥威尔的小说语言节制且更侧重展示。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两部作品透露出共同的伦理立场,即对权威的警惕,对作为弱者的平民以及人类利益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对莫言来说,滔滔不绝的叙说本身就是记忆的力量,这其中显现的社会担当也呼应了奥威尔的启蒙主张。奥威尔对极权体制下人们精神麻木的刻画以及强调每一个个体对建立理想的政治伦理、社会伦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莫言赞扬充满活力的个体生命有着隐秘的关联。
秦振燕[7](2016)在《《动物农场》三个汉译本的重构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这种转向下,翻译研究者不再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上。翻译不再被看作是文本之间的转换,而是目的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并受到意识形态(Ideology)、诗学(Poetics)和赞助人(Patronage)三种因素的操控。但意识形态渗透到翻译的各个方面,因为在―三要素‖中,诗学对翻译的影响显然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而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可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之大。其中,政治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最为突出。《动物农场》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小说,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译本也存在显着的差异。本文运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和比较《动物农场》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个汉译本,并从政治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两个层面量化分析这三个译本之间的差异。译者通过对“七诫”、权力语言和行为语言的重构分析政治意识形态影响译本的途径,个人意识形态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内部翻译,包括翻译风格和语言表达等等。在这一层面上作者选取词汇、句子和段落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个人意识形态对《动物农场》翻译策略的操控,通过描述它们翻译成文的原因和过程,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差异,阐释了不同译本存在的合理性,企图找到操控三个译本差异的“无形之手”。翻译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研究语言层面、语义层面及文学本身的翻译研究,并且不能忽视操控文本的意识形态。一项翻译活动的进行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完成的,而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人们在评价或赏析某个译本时,不应该只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单一地去评价哪个译本好,哪个译本不好,而应当把三个译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他们各自的形成原因及过程,用理论去论证不同译本存在的合理性。在翻译研究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内的研究,而且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此将会深化自身对翻译多元的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过程的复杂性。
徐在中[8](2015)在《论E.L.多克托罗的历史小说对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解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L.多克托罗(1931-2015)是当代美国着名作家。他的历史小说以大胆的艺术试验和刻意的历史改写而着名。在目前的研究当中,虽然有些论者已经关注到了多克托罗在作品中对美国神话的批判,然而,从这方面出发对其主要作品进行广泛和系统的研究仍然缺乏,也鲜有论者深入探讨他在作品当中如何抵美国神话。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论者将多克托罗的历史改写和神话批判与他对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解构联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克托罗作品的深刻政治内涵。众所周知,自建国之始,美国一直努力建构自己的例外主义国家身份。多克托罗对此持批判态度,并在其作品当中试图对这一国家身份进行解构。可以说,多克托罗的历史小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反例外主义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这一写作使命,多克托罗在作品中致力于改写不同时期的美国历史,以此来瓦解各类美国神话,因为历史和神话一直都是国家身份的有力支撑,而未被质疑的历史则会变成神话。以这种方式,多克托罗消解了建构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官方历史与神话,揭示了掩藏在其之下的隐秘社会现实,从而使得这一宏大国家身份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必须承认,美国例外主义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概念,这使得任何对其进行穷尽研究的企图都似乎难以实现。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以美国的优越性和独特性为基本前提,美国例外主义将美式民主、科技优势以及美国梦等神话纳入其核心价值,使之已经成为了美国国家身份的基础。以后现代历史学为理论框架,并结合神话、历史与国家身份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论文试图探讨多克托罗如何对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解构:揭露美国民主的神话,动摇美国科技的神话和拆解美国梦的神话。第一章以《拉格泰姆时代》(1975)、《丹尼尔书》(1971)和《卢恩湖》(1980)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克托罗如何刺破美国据以区分自己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美丽民主泡沫。在《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通过艺术地展现“进步时代”的历史揭示了美国强烈的种族歧视及其社会危害。在《丹尼尔书》中,作者利用麦卡锡时代的罗森堡案件来审视美国政府对共产党的极权政治。在《卢恩湖》以及《拉格泰姆时代》中,作者利用不同时代的美国历史来反映美国明显的阶级分野和冲突。以上三个方面揭示了美国民主的虚幻性质,从而使其失去了其建构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正当性。美国科技的神话也是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多克托罗如何利用历史想象来动摇美国科技的神话。在《大进军》(2005)和《水厂》(1994)中,多克托罗批判了当代美国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非伦理倾向。在这两部分别以南北战争和“镀金年代”为历史背景的作品里,作者创造性地再现了一位完全专注于医学研究,而对与其工作相关的其他伦理问题毫不关心的萨特里厄斯医生。最终,虽然这位医生在医学领域成绩斐然,却丝毫不具同情之心,从而彻底沦为一个毫无伦理情感的科学“怪人”。在《水厂》中,多克托罗还揭露了当前美国的科学研究与财富和权力相互勾结的现象。由于在财富和权力面前失去独立性、透明性和无私性,美国的科学已经沦为富人和权势人物攫取私利的手段。通过以上方式,多克托罗动摇了帮助建构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科技神话。论文第三章转向了多克托罗对构成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另一重要支撑的美国梦的批判。在《欢迎来到艰难时世镇》中,通过虚构一个19世纪下半期的美国西部小镇,多克托罗揭示了在美国梦的追求过程中过度个人主义倾向对社区利益的危害。在《比利·巴斯格特》(1989)中,多克托罗利用纽约真实的舒尔茨犯罪集团的故事呈现了美国贫民窟中的青少年通过犯罪手段来实现美国梦的现象。在《霍默和兰利》(2009)中,多克托罗通过对科利尔兄弟故事的改写来聚焦美国梦所内含的对个人自助自立精神的强调使得当代美国社会中那些不幸的贫困人士被忽略甚至是抛弃的现象。通过对美国不同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多克托罗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拆解了美国梦的神话,从而质疑了其作为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重要支撑的有效性。随着多克托罗对美国民主、科技和美国梦的神话的瓦解,美国例外主义就显得缺乏根据,而理想化的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也被还原成本真的社会现实。因此,美国必须认识到它自身的缺陷,并重新思考何为美国性。总之,多克托罗的历史小说表明:同样受困于诸多人类的共同顽疾,美国至今并未实现它的宏伟建国理想,而摆在它面前的任务是重新确立自己的国家身份,改善其失败的政治。
陈佳[9](2014)在《An Intertextual Reading of Coming Up for Air》文中研究说明《上来透口气》作为奥威尔小说创作上的过渡作品,结合了其早期创作的写实特点与后期作品中对集权世界的幻象。它反映了一战前后英国社会的动荡与断裂,展现了奥威尔日渐成熟的创作技艺。鉴于前人的研究鲜有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对《上来透口气》进行探讨,故而本文将以热奈特的跨文本性理论为依托,在对奥威尔本人及该作品,以及互文性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从互文性、副文性、超文性、广文性角度探寻《上来透口气》与各类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检验热奈特跨文本性理论的实践可操作性,进一步拓展这部作品的阅读空间和研究视野。通过讲述奥威尔“代言人”保灵的生活与经历,《上来透口气》表现了奥威尔怀念过去、抗拒现在、忧虑未来的情感保守态度,体现了他深切的人文关怀。
黄烨[10](2014)在《堕落之途—《动物庄园》的权力话语关系解读》文中指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的《动物庄园》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之一。该小说通过描述动物革命来影射人类社会。在《动物庄园》中,主人公们通过滥用语言来达到滥用权力的目的。该作品出版之初,学者们对于它的研究,较多集中于讨论其反苏联革命和反乌托邦的主题。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该小说反对极权主义的主题。福柯是20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其权力话语理论影响广泛。本文将《动物庄园》作为研究对象,试从福柯的权力与话语、权力与知识的角度出发,解读这篇政治寓言。第一章节为引言,包括作品作者介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简要阐述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第二章从福柯的权力观出发,解析主人公拿破仑极权主义的形成。本章包括拿破仑统治前期和后期统治变化的分析,其极权统治形成的因素以及极权主义对动物庄园的危害。第三章从福柯的权力与知识出发,分析二号主人公斯诺鲍的政治生涯。通过对其性格特点以及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来解析斯诺鲍失败的原因。第四章依据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分析小说主要角色之一的斯奎拉。本章从福柯的视角出发,探析语言在政治中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论部分。乔治·奥威尔通过该作品向读者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形成和危害,提醒读者谨防他人通过语言控制其思想,从而达到推行极权统治的目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A TRAGEDY OF TIMES AND INDIVIDUAL——George Orwell and His Political Fable Animal Far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TRAGEDY OF TIMES AND INDIVIDUAL——George Orwell and His Political Fable Animal Farm(论文提纲范文)
(1)反思生态纯粹:论当代北美人类世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Introduction |
1.Clearing the Ground |
2.Ecocriticism at the Intersection of Eco-purity and Anthropocene Fiction |
3.Literature Review |
4.Dissertation Outline |
Chapter One The Trouble with the Unpopular Environmentalist:The Symptoms of Eco-purity |
1.1 Problematizing Knowledge-based Environmentalism |
1.1.1 Environmental/Scientific Expert Knowledge in Contemporary Times |
1.1.2“You Think Any of This Is Based on Info?”:Disrupting the Information Deficit Model |
1.1.3“We’re Scientists.We Do the Studies.”:Deconstructing Expert Knowledge |
1.2 Complicating Environmentalist Moral Purity |
1.2.1 The Pitfalls of Environmental Moralism |
1.2.2“This Is Who He Is”:Tracing Protestantism in the Self-righteous Environmentalist |
1.2.3“Everything’s a Compromise”:Critiquing Environmental Asceticism |
1.3 Unsettling the Eco-tragedy Template |
1.3.1 What Is Wrong with the“Deadly Seriousness”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
1.3.2“Nature Doesn’t Matter Anymore”:Revising the Ecodystopian Trope |
Chapter Two Contesting the Good Environmentalist:The Anatomy of Eco-purity |
2.1 The Pure Nature Syndrome |
2.1.1 The Pollution of Nature |
2.1.2“Nature’s Got to Take Its Course”:The Fallacy of the Pure Nature Ideal |
2.2 The Purity Politics of the Natural |
2.2.1 The Victimization of Nature and the Exclusion of the Unnatural |
2.2.2“I’m a Human Being”:The Fallacy of Ecopurist Dualisms |
Chapter Three Becoming New Environmentalists:The Possibilities of Deanthropy |
3.1 Decentering the Anthropos from the Anthropocene |
3.1.1 Updating Non-anthropocentric Ethics |
3.1.2“Whose Memory Are You Asking?”:Imagining Nonhuman Agency |
3.2 Renewing Humanity in the Human Age |
3.2.1 The Anthropocene and the Question of a Global We in Deep Time |
3.2.2“Comedy of the Commons”:Toward Multispecies Future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阐释学指导下的翻译报告 ——以《奥威尔学生指导手册》(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Description ofStudent Companion to George Orwell |
1.2 Studies onAnimal Farm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An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 Theory |
3.2 Main Ideas of Steiner’s Hermeneutic Theory |
3.3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Translator’s Trust Process |
4.1.1 Trust the Translatability of the Source Text |
4.1.2 Trust the Value of the Source Text |
4.1.3 Trust the Translator’s Capability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
4.2 Translator’s Aggression Process |
4.2.1 Aggression at Lexical Level |
4.2.2 Aggression at Rhetorical Level |
4.2.3 Aggression at Sentential Level |
4.3 Translator’s Incorporation Process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Free Translation |
4.3.3 Addition |
4.3.4 Omission |
4.3.5 Combination |
4.3.6 Division |
4.4 Translator’s Restitution Process |
4.4.1 Restitution of Meaning |
4.4.2 Restitution of Form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3)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Abbreviations Used |
Introduction |
Research Background |
Void Revisited |
Literature Review |
Organization |
Chapter 1 Mystical Traces: Void Transcending Boundaries |
1.1 St.John of the Cross’s Void |
1.2 Void in Secularization:The Time of the Angels |
1.3 Simone Weil’s Void |
1.4 Void in Conversation:The Green Knight |
Chapter2 Zeitgeist Tracker:Dynamic Void |
2.1 Void and Individual Moral |
2.2 Void in Mediation:The Sea,the Sea |
2.3 Void and Public Ideology |
2.4 Void in Compromise:The Book and the Brotherhood |
Chapter3 Oriental Enlightenment:Buddhist Void |
3.1 Void in Tibetan Buddhism |
3.2 Void in Nirvana:The Sea,the Sea |
3.3 Void in Zen Buddhism |
3.4 Void in Shunyata:The Green Knight |
Chapter4 Experimental Forms:Intertextual Void |
4.1 Murdoch and Dostoevsky |
4.2 Void in Nihilism: The Times of the Angels |
4.3 Murdoch and Holocaust |
4.4 Void in Trauma:The Message to the Planet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操控制约视角下《1984》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e Study |
1.4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Introduction to Manipulation Theory |
2.1.1 Origin of Manipul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2.1.2 André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
2.2 The Constraints of Manipulation on Translation |
2.2.1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ranslation |
2.2.2 Poet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ranslation |
2.2.3 Patronage Constraints on Translation |
3 1984 and Its Translations |
3.1 An Introduction to1984 and Its Author George Orwell |
3.1.1 An Introduction to George Orwell |
3.1.2 An Introduction to1984 |
3.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Translations of1984 |
3.2.1 Dong Leshan and His Translation |
3.2.2 Liu Shaoming and His Translation |
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
4.1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wo Translations |
4.1.1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
4.1.2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of the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
4.1.3 Different Cultural Orientations of the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
4.2 Poet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Two Translations |
4.2.1 Manipulation in Lexical Dimension |
4.2.2 Manipulation in Semantic Dimension |
4.2.3 Manipulation in Syntactic Dimension |
4.3 Patronage Constraints on the Two Translations |
4.3.1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of the Two Patronages |
4.3.2 Different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Two Patronages |
4.3.3 Different Ideologies of the Two Patronages |
4.4 Implications |
4.4.1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4.2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s |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5)英语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生育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A.Inspir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B.Critical Survey on Anglophone Dystopian Fiction |
C.Key Terms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
D.Argu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One Reproduction Banned in State of Exception:Brave New World |
A.Population Control and Social Planning |
B.A Consumerist Theology Called Fordism |
C.Reproduction Abandoned,Forfeited and Banned |
Chapter Two Reproduction Expropriated in Double Exclusion:The Handmaid’s Tale |
A.Objectifying Patriarchal Theocracy |
B.Negotiation of Resistance and Complicity |
C.Love as Compromise for Expropriation |
Chapter Three Reproduction Replaced in Posthuman Biopredicament:Never Let Me Go |
A.Bleak Prospects of Reproductive Science |
B.Power-driven Double Manipulation of Life |
C.Metaphoricity of Posthuman Lifewriting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6)莫言《生死疲劳》和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中的非自然叙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A Literature Review of Mo Yan and George Orwell |
0.2 Unnatural Narrative and Naturalizing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
0.3 Theme and Organization |
Chapter One:Unnatural Narrators |
1.1 Human and Animal Narrators and Chinese Folk History in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
1.2 Talking Animals and Political Disillusion in Animal Farm |
Chapter Two:Unnatural Scenarios |
2.1 A Humanist Compassion for All Living Beings in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
2.2 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s Under Totalitarianism in Animal Farm |
Chapter Three:Unnatural Temporal Loops |
3.1 Mo Yan’s Desire Narrative and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
3.2 Orwell’s Enlightening Narrative as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动物农场》三个汉译本的重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in English |
Abstract in Chinese |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Research on George Orwell and Animal Farm |
2.1.1 Research on George Orwell and Animal Farm Abroad |
2.1.2 Research on George Orwell and Animal Farm at Home |
2.2 Previous Research on Ideology |
2.3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
2.3.1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
2.3.2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
3.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hesis |
3.1 The Origin of Manipulation Theory |
3.2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
3.3 Ideology in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
3.4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
4.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on Animal Farm’s Translation |
4.1 Political Ideologies in Three Translators’ Times |
4.1.1 Political Ideology in Ren Zhiyu’s Times |
4.1.2 Political Ideology in Zhang Yi and Gao Xiaoxian’s Times |
4.1.3 Political Ideology in Fu Weici’s Times |
4.2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on the Translation of Animal Farm |
4.3 Rewriting of Animal Fa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Ideology |
4.3.1 Rewriting of “Seven Commandments” |
4.3.2 Rewriting of Power Discourse |
4.3.3 Rewriting of Behavior Language |
5.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Ideology on Animal Farm’s Translations |
5.1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ors’ Individual Ideology |
5.2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Ideolog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5.2.1 Lexical Translation |
5.2.2 Sentence Translation |
5.2.3 Paragraph Translation |
6.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Publication |
(8)论E.L.多克托罗的历史小说对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Unmasking the Myth of American Democracy |
1.1 Ragtime: American Racism and Its Dire Consequences |
1.2 The Book of Daniel: Totalitarian McCarthyism and Its Lingering Ambiguity and Trauma |
1.3 Ragtime and Loon Lake: Class Stratifications and Conflicts |
Chapter Two Unsettling the Myth of 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1 The Waterworks and The March: Unethical Science in America |
2.2 Interested Science: The Complicity of Science, Wealth, and Power in America |
Chapter Three Unraveling the Myth of the American Dream |
3.1 Welcome to Hard Times: A Tragedy of the Individualistic American Dream |
3.2 Billy Bathgate: Crime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3.3 Homer and Langley:The Invisible Poor and the American Culture of Poverty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Afterword |
(9)An Intertextual Reading of Coming Up for Air(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S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George Orwell and His Coming Up for Air |
1.1.1 George Orwell |
1.1.2 Coming Up for Air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2.1 Studies abroad |
1.2.2 Studies in China |
CHAPTER Ⅱ INTRODUCTION TO INTERTEXTUAL THEORY |
2.1 Introduction to Intertextuality |
2.2 Introduction to Genette’s Transtextuality |
CHAPTER Ⅲ INTERTEXTUALITY AND PARATEXTUALITY OF COMING UP FOR AIR |
3.1 Intertextuality |
3.1.1 Quotation |
3.1.1.1 Quotation from Wasted Passion |
3.1.1.2 Quotation from English Proverbs |
3.1.2 Plagiarism |
3.1.3 Allusion |
3.1.3.1 Allusion to Greek Mythology |
3.1.3.2 Allusion to Rudyard Kipling’s Thought |
3.1.3.3 Allusion to The Holy Bible |
3.1.3.4 Allusion to Aesop’s Fable |
3.2 Paratextuality |
3.2.1 Peritext: Title and Epigraph |
3.2.1.1 The Title |
3.2.1.2 The Epigraph |
3.2.2 The Important Contextual Affiliation |
CHAPTER Ⅳ HYPERTEXTUALITY: IN THE LIGHT OF “THE TALE OF RIP VAN WINKLE” |
4.1 The Main Plot |
4.2 The Theme of Nostalgia |
4.3 The Longing for the Maternal Body and Identity Crisis of the Protagonist |
4.3.1 The Longing for the Maternal Body |
4.3.2 The Identity Crisis |
4.4 The Transformation |
CHAPTER Ⅴ ARCHITEXTUALITY OF COMING UP FOR AIR |
5.1 Coming Up for Air in the Light of Realistic Novel |
5.2 Coming Up for Air in the Light of Autobiographical Novel |
5.3 Coming Up for Air in the Light of Satire |
CHAPTER Ⅵ CONCLUSION |
NOTES |
WORKS CITED |
(10)堕落之途—《动物庄园》的权力话语关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Animal Farm |
1.1.1 George Orwell and Animal Farm |
1.1.2 The Study of Animal Farm Home and Abroad |
1.2 Michel Foucault and His Viewpoints |
1.2.1 Foucault’s Viewpoints about Power |
1.2.2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Discourse |
Chapter 2 Napoleon’s Manipulation of Power |
2.1 The Formation of Napoleon’s Dictatorship |
2.1.1 The Reign of Napoleon before His Dictatorship |
2.1.2 The Reign of Napoleon after His Dictatorship |
2.2 The Formation of Power |
2.2.1 Propaganda |
2.2.2 Punishment |
2.2.3 Discipline |
2.3 The Damage of Totalitarianism to the Animal Farm |
Chapter 3 Snowball’s Fight for Power |
3.1 Character Analysis of Snowball |
3.1.1 Snowball’s Personal Character |
3.1.2 Snowball’s Governing Features |
3.2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
3.2.1 Snowball’s Regin Features |
3.2.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nowball and Napoleon |
3.3 The Formation of Corruption |
Chapter 4 Squealer and his Discourse |
4.1 Squealer’s Political Status |
4.1.1 Squealer’s Personal Character |
4.1.2 Squealer’s Political Discourse |
4.2 Function of Discourse in Politics |
4.2.1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 and Power |
4.2.2 The Function of Discourse in Politic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A TRAGEDY OF TIMES AND INDIVIDUAL——George Orwell and His Political Fable Animal Farm(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思生态纯粹:论当代北美人类世小说[D]. 金秋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
- [2]阐释学指导下的翻译报告 ——以《奥威尔学生指导手册》(节选)为例[D]. 陈选敬.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超越与断裂:艾丽斯·默多克的“空虚”研究[D]. 岳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操控制约视角下《1984》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齐越.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5]英语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生育政治[D]. 晏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莫言《生死疲劳》和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中的非自然叙事比较[D]. 贾建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动物农场》三个汉译本的重构差异研究[D]. 秦振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8]论E.L.多克托罗的历史小说对例外主义美国国家身份的解构[D]. 徐在中. 南京大学, 2015(01)
- [9]An Intertextual Reading of Coming Up for Air[D]. 陈佳.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4(06)
- [10]堕落之途—《动物庄园》的权力话语关系解读[D]. 黄烨.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