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艺术成为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彼得·比格尔,赵千帆[1](2021)在《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选译》文中提出第一章先锋派理论和批判的文学科学1.审美范畴的历史意义"历史内贯于美学理论之中。美学理论诸范畴具有激进的历史性。"(阿多诺)1诸种美学理论即使全力以赴要在其对象上获得以超历史的方式发挥效用的认识,本身依然打着它们所受惠的那个世代2的烙印:这一点大多数时候要在事后才相对容易看出。
骆月丽[2](2021)在《当代机械复制艺术对大众文化审美的隐性建构》文中研究指明
杨思弦[3](2021)在《潮流艺术营销策略研究 ——以KAWS为分析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潮流艺术是一个新诞生的概念,同时也代表着如今潮流和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潮流艺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其与潮流文化、传播策略、当代人的生活都紧密相关。同时,不管潮流艺术作品出自哪一位艺术家,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面向更多观众,受到更多人喜爱,而不只是受到艺术圈的认可。许多潮流艺术家都是营销高手,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跨界合作、开发衍生品等方式聚集起大量关注。在这些潮流艺术家中,不得不提到KAWS,他凭借着作品魅力和个人魅力,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拥有堪比明星、网红一样的带货能力。他的原作虽然很昂贵,但是周边衍生品发售价格却是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价格,使其扩大了自己的客户群,创造了更高的热度和销量。本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并通过文献综述寻找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从内、外部环境下分析潮流艺术的发展条件,并分析了当前较为有名的潮流艺术家的营销策略;第三章从STP视角阐述潮流艺术家KAWS的市场定位策略;第四章以“4P”和“4R”营销组合为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KAWS的整合营销策略;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陈述,并指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旨在从KAWS等潮流艺术家的营销策略中探究潮流艺术火热发展的原因,从而思考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点。
霍维超[4](2021)在《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艺术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中艺术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致力于促进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艺术生的专业特长比较突出,但文化课的学习特别是历史学习困难重重。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历史教师要让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么才能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让艺术生“主动学,乐于学”,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高中艺术生的历史教学可以发现艺术生学习历史存在学习态度不重视、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足、受自身情绪性格影响较大等问题,有利于深化对高中艺术生历史学科学情的认识;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探索改进教学的策略,不断完善历史教学的理论和体系。如实施情境教学策略能够让艺术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知识,增加艺术生上历史课的热情,提高艺术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培养艺术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等。论文以武安市S中学为例,在立足历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希望能够为深化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现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概述了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基础。对“艺术生”做了概念界定,本文研究对象是高中艺术生群体,包括体育生、音乐生、美术生、舞蹈生等艺术生;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艺术生学习高中历史学科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丰富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基本研究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艺术生学习方面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热情不高、教育理念不当等问题;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存在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依托,从艺术生、教师、学校和家长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探究了影响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基于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别从艺术生、教师、学校和家长四个方面提出改进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利于调动艺术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更新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改善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家校沟通,为高中艺术生更好地学习历史课程保驾护航。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中艺术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科教学逐渐加强了关注,一些知名艺术高中积累了丰富、先进的办学经验,本文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改进历史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的效率。
张明月[5](2021)在《雅克·朗西埃的感知共同体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雅克·朗西埃的理论中,艺术作品介入感性的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形成一个自主的感知共同体,美学、艺术与政治都是感知共同体的形式。审美感知的主体悬置了意图,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其感知的对象是自由民众与其生活。在艺术的美学体制下,感知共同体具有多种性质,它既是艺术自主性的体现,又具有阴性、阳性的双重政治性以及伦理潜能。平等的感性分配、拼贴的民主性、共享的感知空间是感知共同体的原则。在感知共同体中,感性分配通过重新配置可见、可感的感知秩序,形成并维护了艺术的自主,新的时空划分引发了受众的“歧感”,从而突破了再现体制的限制。通过这个过程,一个兼具自主性与他治性的感知共同体得以形成,而不断涌现的异质因素、人们感知途径的更新以及多样的自由诉求使得感知共同体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感知共同体具有多重功能与意义,其中,意义的悬置、边界的取消以及对于异质因素的接纳颠覆了再现体制;感知共同体展现了社会的荒诞面貌,呈现着社会的真理,构建了一个自主性的艺术世界,实践着社会批判功能;感性分配释放了民主的潜能,解放了人们的感性,最终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感知共同体。
杨灵草[6](2021)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现代文明不断展开,面临社会普遍存在的无家可归感和自我迷失感,苏珊·桑塔格对艺术审美形式的探索、对主体感觉感官的关怀、对多元文化的自信,以及以审美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倡导和实践,实际上都采取了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立场。这一立场构成了进入桑塔格复杂视域的新路径,也为桑塔格研究打开了新维度。身为美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家,桑塔格的批评领域涉及文学、电影、摄影、疾病、哲学,理论观照到美国乃至欧洲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其身后展开的是美国当代的文化图谱。就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而言,大都局限于其思想中的“形式主义”,或以其前期主张统摄全部思想。本文将桑塔格文艺思想置于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尝试揭示其现代意义与审美内涵,理清审美现代性的发展之于桑塔格本人思想转变的相关性,以弥补桑塔格研究相关缺失。本文包含绪论、主体、结语一共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聚焦其文艺思想之“发生”。首先对审美现代性做出界说,理清其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阐明桑塔格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力图以审美的批判抵制后工业时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的麻木,激活人的感知,将人从现代性困境中解救出来——本章以此为出发点来揭示桑塔格早期思想中旗帜鲜明地对工具理性展开审美批判的动机。第二章以桑塔格的审美批判为中心,以“反对阐释”“新感受力”“坎普”为重点,提炼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意识,即,包容多元艺术,肯定现代艺术的救赎功能,以及以审美的眼光打破平庸存在状态的理论追求。第三章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出发,揭示桑塔格的困惑及其思想转变。她是身处于西方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之分水岭上的思想家,进入70年代,她适时发现,自己早年思想的批判性在消费时代和娱乐工业的冲击下被消解,反而流于浅薄的感性狂欢。于是,“反思”与“缅怀”成为其后期的思想主题。本章从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对影像世界的反思,对现代主义的怀缅,以及作为一位充满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实践,揭示其开始由一位“美学家”转变为“道德家”,重申文学艺术应当承载的功能与责任的思想脉络。第四章将桑塔格的文艺思想置于20世纪中期西方艺术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以桑塔格从“审美乌托邦之思”到“返还现实之路”为线索,对桑塔格文艺思想之意义进行相应阐发。
宋哲琦[7](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冲冲[8](2020)在《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文中指出技术社会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世界完全被技术掌控,异化成为社会常态;二是新的美好世界出现,社会和谐自由地向前发展。出于对第一种可能性的思虑,马尔库塞急切地寻找能够消除异化的方式,而对“否定”意义的研究成为其理论的起点,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即是他初期的研究成果。从第二种可能出发,马尔库塞意识到改变社会不仅要消除异化,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自由世界。在马尔库塞看来,外在的暴力革命不能真正变革现实,要想彻底打破技术极权的控制,必须从意识入手,依靠美建设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审美艺术的否定力量以及对艺术世界的美好构想,推动着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形成。研究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思想,主要涉及两个问题:拯救异化社会的希望在哪里?社会的未来走向是怎样的?本文以这两个问题为线索,探寻马尔库塞的理论建构过程。从否定性美学思想的起源、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否定性审美乌托邦世界四个方面,揭示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内涵。第一,从否定性的美学思想起源看,马尔库塞深受海德格尔、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席勒等人的思想影响。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奠定了马尔库塞“以人为本”的理论研究基础。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特质,带给马尔库塞“否定性”的理论支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能学说相综合,初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另外,以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让马尔库塞重新感受到审美的重要性,希冀以审美的力量解放社会。第二,从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看,社会批判革命是马尔库塞前期的探索成果,旨在拯救社会异化。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异化现状,揭示出社会的整体异化;从个体的否定性思维、爱欲本能和劳动异化出发,批判了资本社会对个体的压抑。正是基于社会和个体的全面异化,马尔库塞提出了否定革命,为既存现实开出了解放爱欲、文化、思维的药方。第三,从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看,否定性的社会批判革命未能让否定力量作用于异化社会,而审美艺术作为否定力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桥梁,庇护着否定性的革命力量的存在。外在的语言、审美形式和内在的异在性、自律性,使得艺术能够独立于异化社会。审美艺术对思想意识的影响能够打破理性的控制,赋予社会以新感性。简言之,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思想找寻的救赎之路就是审美艺术。最终,否定性美学思想体系在审美乌托邦中得以完成,并指向一个自由解放的艺术型新社会。因为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自由世界,是以美为标准建构的乌托邦。换言之,马尔库塞希望艺术世界能够投射到未来的现实中。然而,审美乌托邦既体现着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关怀,也是其理论的缺陷所在。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黄灿[10](2020)在《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颇具“现代性”的气质。其中,“激进性”是这种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性因素。所谓“激进”,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二是否定。新媒体艺术,一方面继承了现代艺术,尤其是先锋艺术敢于否定的激进基因,另一方面它又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演化的社会变迁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技术进步、语言表征激进和文化激进共同型构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三元结构。媒介技术作为一种艺术演进的激进力量,熔铸了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媒体艺术在其自身的语言表征上,承接了先锋派艺术以及传统媒体艺术激进的创作手法,如拼贴、并置、挪用等,衍生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形塑了新形态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基于“视觉原子论”的底层逻辑,让艺术家拥有了“界面交互”“艺术越轨”“纵深蒙太奇”“视像堆叠”等一系列新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从“主体—客体”转向一种“关系美学”的建构。在关系美学的语境下,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关系建构中随时呈现随时转变的。就此,艺术创作的价值导向从“内容为王”转为“语境为王”,进而形塑“录像诗学”“沉浸美学”等一系列新的审美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更塑造了“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数字异托邦”“去物质性与后现代崇高”等具有激进批判立场的新媒体文化。
二、让艺术成为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艺术成为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1)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选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先锋派理论和批判的文学科学 |
1. 审美范畴的历史意义 |
2. 先锋作为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自身批判 |
3. 对本雅明艺术理论的讨论 |
第四章先锋与介入 |
1.阿多诺与卢卡奇之争65 |
2.附注:对黑格尔的回顾 |
(3)潮流艺术营销策略研究 ——以KAWS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潮流艺术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品营销的研究 |
三、关于营销策略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潮流艺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潮流艺术兴起的先决条件 |
一、视觉文化对人的感官和精神控制 |
二、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化 |
第二节 潮流艺术的自身条件 |
一、潮流艺术与波普艺术的渊源 |
二、潮流艺术与街头艺术的关联 |
三、潮流艺术家独特的身份标志 |
第三节 当今潮流艺术家营销策略 |
一、村上隆的个人品牌化之路 |
二、班克西的艺术策略 |
三、奈良美智的通俗艺术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STP战略视角下潮流艺术营销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STP战略概述 |
第二节 潮流艺术的STP战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KAWS营销策略分析 |
第一节 KAWS营销策略——以“4P”组合作为分析框架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推广策略 |
第二节 KAWS营销策略——以“4R”组合作为分析框架 |
一、关联策略 |
二、反应策略 |
三、关系策略 |
四、回报策略 |
第三节 KAWS营销策略——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后续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程对艺术生的作用 |
第一节 高中艺术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分析 |
第二节 基于艺术生教学的高中历史课程分析 |
第三章 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艺术生历史学习状况的调查 |
第二节 教师历史教学状况的调查 |
第四章 影响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因素 |
第一节 艺术生因素 |
一、文化课功底薄弱使艺术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受到打击 |
二、艺术生情绪性格多样 |
三、学习习惯较差 |
四、学习动机不强 |
第二节 教师因素 |
一、教师心理素质不够优秀不能有效调控课堂 |
二、对艺术生差异性认识不到位 |
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 |
四、评价标准单一 |
第三节 学校因素 |
一、缺乏合适的学习教材 |
二、大班教学存在弊端 |
三、缺乏对艺术班教师的专门培训 |
第四节 家长因素 |
一、对孩子缺乏理性指导 |
二、缺少与孩子、与教师的沟通 |
三、对孩子特长的关注要高于文化课 |
第五章 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以艺术生的历史学习为中心 |
一、端正学习态度 |
二、增强学习动机 |
三、培养学习兴趣 |
四、明确学习目标 |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六、指导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
一、转变教育理念 |
二、增强专业水平 |
三、探索适合艺术生的历史教学方法 |
四、专史结合教学 |
五、开展多元评价 |
六、加强情绪管理 |
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三节 规范学校管理 |
一、开发适合艺术生学习的历史教材 |
二、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实施小班教学 |
三、开展对历史教师的专门培训 |
第四节 家校合作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雅克·朗西埃的感知共同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感知共同体的内涵 |
1.1 何谓感知共同体 |
1.1.1 感知共同体的涵义 |
1.1.2 感知共同体的渊源 |
1.1.3 美学与政治:感知共同体的核心要素 |
1.2 感知共同体的基本构成 |
1.2.1 感知的对象 |
1.2.2 感知的主体 |
1.2.3 感知的空间 |
1.3 感知共同体的多面性 |
1.3.1 艺术自主体 |
1.3.2 双重政治性 |
1.3.3 伦理潜能 |
第二章 感知共同体的形成与原则 |
2.1 感知共同体的形成 |
2.1.1 感性分配与艺术体制的建立 |
2.1.2 歧感的发生与艺术自主 |
2.1.3 感知共同体:自主性与他治性 |
2.2 感知共同体的原则 |
2.2.1 平等的感性分配 |
2.2.2 拼贴的民主性 |
2.2.3 感知空间共享 |
2.3 感知共同体的更新 |
2.3.1 不断涌现的异质因素 |
2.3.2 感知途径的更新 |
2.3.3 多样的自由诉求 |
第三章 感知共同体的功能与意义 |
3.1 颠覆再现体制 |
3.1.1 意义的悬置 |
3.1.2 边界的取消 |
3.1.3 对异质因素的认可 |
3.2 现代社会批判 |
3.2.1 展现社会的荒诞 |
3.2.2 呈现社会的真理 |
3.2.3 构建艺术自主的世界 |
3.3 扞卫人类解放的诺言 |
3.3.1 平等分配与民主潜能 |
3.3.2 艺术自主与元政治 |
3.3.3 新艺术和新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审美现代性视域与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发生 |
第一节 现代性分化:启蒙与审美的悖论 |
第二节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发生 |
一 现代性体验: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化语境 |
二 理论资源:对话中的互动交流 |
第三节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
第二章 审美的批判:桑塔格文艺思想的理论构成 |
第一节 崇尚多元的“反对阐释” |
一 反对传统道德批评的阐释 |
二 反对“内容说”的阐释 |
第二节 摆脱“铁笼”的“新感受力” |
一 一种新感受力的产生 |
二 新感受力与审美 |
第三节 拒绝平庸的“坎普” |
一 一种审美的“观看”的方式 |
二 一种先锋感受力 |
第三章 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桑塔格的思想转向 |
第一节 审美现代性内部矛盾与桑塔格的困惑 |
一 审美现代性内部矛盾 |
二 桑塔格的困惑 |
第二节 反思影像世界——为审美注入道德维度 |
第三节 缅怀现代主义——为审美注入历史维度 |
第四节 批判型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 |
第四章 桑塔格文艺思想的意义 |
第一节 审美的救赎:桑塔格的“乌托邦”之思 |
第二节 反思和批判:桑塔格的重返现实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否定性与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演进 |
否定性的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尔库塞否定性美学思想的起源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回归人的存在 |
一、被遮蔽的死亡存在 |
二、此在本质的异化 |
第二节 黑格尔:理性中的否定 |
一、自由的变革 |
二、超越与新生 |
第三节 人性异化与爱欲解放 |
一、具体的人的异化 |
二、解放本能爱欲 |
第四节 完整人性的政治构想 |
一、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二、审美的圆满与自由 |
第二章 否定性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一节 单向度社会 |
一、消费社会的技术控制 |
二、官僚体制的技术极权 |
三、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 |
第二节 个体的异化 |
一、否定性思维的丧失 |
二、本能爱欲的压抑 |
三、异化劳动下的工具人 |
第三节 否定的革命形式 |
一、爱欲革命:回归本真自由 |
二、现实革命:拒绝既存秩序 |
三、非现实革命:艺术与幻想的快乐 |
第三章 否定性的美学思想体系 |
第一节 肯定文化与艺术 |
一、分裂:肯定文化与否定艺术 |
二、压制:普遍文化扭曲否定思维 |
三、寻找:文化与艺术的内在否定 |
第二节 艺术与革命 |
一、陌生语言与形式的感官冲击 |
二、异在艺术的思维变革 |
三、自律:庇护真理与革命 |
第三节 新感性的审美救赎 |
一、审美想象对压抑的反抗 |
二、新型审美政治革命 |
第四章 否定性审美乌托邦世界 |
第一节 非压抑的文明新社会 |
一、艺术融于现实 |
二、真善美的现实化世界 |
第二节 否定美学的价值与局限 |
一、美塑造完整人性与人格 |
二、艺术革命的虚幻与不可行 |
三、以审美观照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新媒体技术倒逼艺术世界的变革 |
二、传播技术造就的艺术全球化和去经典化 |
三、当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四、社会变迁以及艺术理论的更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一章 文化、社会与艺术激进 |
第一节 文化与艺术表征的复杂性 |
一、现代性文化、先锋派与庸俗艺术 |
二、文化同一与艺术变形 |
第二节 “进步”与艺术激进 |
一、进步的魅惑 |
二、进步的文化体验与艺术激进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 |
第一节 一体同源的技术与艺术 |
一、技术与艺术:概念史的梳理 |
二、“实用理性”的精神气质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中技术的三个层次:形式、系统和时代 |
一、“创造艺术形式”的技术 |
二、艺术创制内部的技术系统 |
三、艺术与技术时代 |
第三节 媒体艺术:传播与艺术的联姻 |
一、从人走向艺术到艺术走向人 |
二、艺术的传播:一种符号的运作行为 |
三、媒体艺术的诞生 |
第四节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基因谱系 |
一、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激进基因 |
二、媒体艺术的基石:信息传播的激进性 |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激进性的语言表征 |
第一节 视觉革命:从新视像到新媒介 |
一、同质异构的两场视觉革命 |
二、界面革命 |
第二节 新形态的激进语言 |
一、底层语言逻辑:视觉原子论 |
二、艺术越轨——新材料与新形式 |
三、视像堆叠 |
四、纵深蒙太奇 |
第三节 震惊悖论与新的激进语言 |
一、震惊美学的退场 |
二、震惊的异化:为了震惊而震惊 |
三、新激进语言:数字特效与震惊的弥散 |
第四章 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激进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架构的激进文化 |
一、技术导向的新世界 |
二、新感性:从感觉解放到感觉拓展 |
三、关系美学:美在关系 |
第二节 激进的艺术文本:语境 |
一、语境成为艺术 |
二、录像诗学:叙事语境的激进性建构 |
三、沉浸与幻觉——用“虚拟”激进 |
第三节 后媒体文化的激进性 |
一、自我指涉的表达文化 |
二、数字异托邦 |
三、去物质性与后现代的崇高 |
结语 警惕“两可”的激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让艺术成为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选译[J]. 彼得·比格尔,赵千帆. 新美术, 2021(04)
- [2]当代机械复制艺术对大众文化审美的隐性建构[D]. 骆月丽. 武汉纺织大学, 2021
- [3]潮流艺术营销策略研究 ——以KAWS为分析对象[D]. 杨思弦.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研究 ——以河北省武安市S中学为例[D]. 霍维超.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雅克·朗西埃的感知共同体理论研究[D]. 张明月. 河北大学, 2021(02)
- [6]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苏珊·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 杨灵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8]审美与否定的双重奏 ——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研究[D]. 朱冲冲. 河南大学, 2020(02)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新媒体艺术的激进性研究[D]. 黄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