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范彦[1](2021)在《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总结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成就和分析牧草育种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牧草育种目标和发展途径。
常丹丹[2](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沈徐悦[3](2020)在《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中常用的春花乔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理想的风景树种。为了探讨NaCl胁迫对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0(对照)、100、200和300 mmol·L-1 4个浓度NaCl处理对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NaCl胁迫对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植物根、茎、叶、冠层、全株生物量均逐渐降低,根冠比上升。胁迫末期3种植物均出现受盐害症状,从受盐害症状判断,白玉兰的耐盐能力较差。(2)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3)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4)NaCl胁迫下,白玉兰和望春玉兰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乐昌含笑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5)NaCl胁迫下,白玉兰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望春玉兰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乐昌含笑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种植物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白玉兰的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望春玉兰的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乐昌含笑的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升趋势。(6)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SOD活性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种植物幼苗的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7)综合评价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得出耐盐性的强弱为望春玉兰>白玉兰>乐昌含笑。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能适应短期内低浓度的盐胁迫,在盐渍土壤环境中,望春玉兰的耐盐能力较强。
李秀香[4](2020)在《我国草资源利用与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草的作用不可小觑,发展草产业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落地之作,加快草资源利用及草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草原植被覆盖率整体上升、草原生态治理成效显着,草业总产量稳中有增、草原载畜量波动上升。但与此同时,草资源保护不力、草地利用不平衡、草产业规模化水平较低、草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必须加强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草产业,创造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新亮点,跳出"养得起牛,种不起草"的魔咒。
刘燕[5](2020)在《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发生的内源激素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为探究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率与多胚苗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商用品种‘午夜2号’和采集于甘肃清水、陇西、肃南、甘南、定西、秦州、兰州、陇南8地的野生草地早熟禾为试验材料,利用苏木精-伊红双重染色石蜡切片法观察、分析并鉴定其胚胎发育过程,阐述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特征并统计无融合生殖率;结合纸上萌发法对不同种质资源的多胚苗进行统计,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高频和低频无融合生殖种质的玉米素(ZT)、吲哚-3-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分析内源激素含量与无融合生殖发生的关系,以期为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材料筛选、种植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苏木精-伊红双重染色石蜡切片技术对草地早熟禾不同发育时期的胚囊发育特征进行鉴定发现,在供试草地早熟禾胚囊和胚胎发育过程中,胚囊由特化的珠心细胞发育为无孢子生殖胚囊,双胚囊的现象在胚珠中较为常见。双胚囊中可能都是有性生殖胚囊,也可能是有性生殖胚囊和无孢子生殖胚囊共存的现象。此外,一个胚珠中也会出现三胚囊的情况。无融合生殖率最高的材料来自陇南,可达到71.04%;最低的来自甘南,仅为11.20%;其他种质的无融合生殖率差距比较小,范围在32.00%58.00%;来自清水、兰州、肃南、陇西、秦州、定西的无融合生殖率分别为42.02%、47.80%、51.00%、57.50%、58.60%、68.58%。2、运用纸上萌发法对不同种质资源的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和多胚苗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发芽率与多胚苗率的高低因采集地而异,商用品种‘午夜2号’发芽率可高达85.00%。野生材料种质中发芽率最低的来自定西,仅为14.60%;最高的来自陇南,为79.80%;来自甘南、肃南、秦州、清水、兰州、陇西的发芽率分别为66.00%、54.40%、76.80%、51.00%、65.60%、67.80%。参试草地早熟禾材料多胚苗率的范围在015.29%,多胚苗率最高的来自陇南,可达到15.8%;而来自甘南无多胚苗,全是单胚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多胚苗率与无融合生殖率存在显着相关性(R2=0.96);3、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ZT和ZR在小穗发育初期均呈下降趋势,在抽穗后2 d最低;之后ZT逐渐上升,而ZR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后又开始下降。GA3和IAA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GA3在抽穗后2 d达到峰值,IAA则是在开花期含量最高。在小穗发育初期,低频材料的ABA激素水平无显着变化,而无融合生殖率较高材料的ABA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高低频两种质材料开花期至乳熟期均出现猛增,之后又急剧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无融合生殖率与ZT、ZR、ABA、(ZT+ZR)/IAA和(ZT+ZR)/ABA呈显着正相关,与GA3、IAA/ABA和GA3/ABA呈显着负相关,与IAA无显着相关性。因此,高的ZT、ZR和低的ABA含量、高的(ZT+ZR)/IAA和(ZT+ZR)/ABA更可能促进胚珠向无融合生殖途径发育,高的GA3含量可能促进胚珠向有性生殖途径发育。
高飞[6](2020)在《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给核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丰富育种材料,本研究以陕西优质大果早实核桃‘西林3号’(♂)、美国丰产抗病早实核桃‘契可’(♀)及种间杂交F1代为试材,对种间杂交F1代及其亲本从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光合特性和品质性状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同时采用亲子相关法和Powers方法对种间杂种F1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种间杂交F1代及其亲本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F1的开花习性与父本‘西林3号’一致,为雄先型。杂种F1代的雌花与父本的雄花花期部分吻合,有利于授粉提高核桃的产量;杂种F1代在花期和果期发育天数与父本接近,全发育期225 d,早熟特性明显。(2)杂种F1代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介于双亲之间,表现出超低亲优势。其叶片表面比双亲褶皱,可作为鉴定品种的依据之一;杂种F1代的冠幅、新梢长度、新梢粗度生长量和复叶长大于双亲均值,表现出杂种优势。生长势强。(3)杂种F1代在结果特性上其数值都介于双亲之间,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核仁量达198.60 g,大多数产量性状与母本‘契可’接近,杂种F1代丰产性较强。(4)杂种F1代的坚果感官品质性状都介于双亲之间,其中三径均值、壳厚、单果重等超低亲优势率分别为15.13%、12.50%、63.85%。杂种F1代的氨基酸、蛋白质、P、K、Ca含量介于双亲之间,Fe含量显着低于双亲,粗脂肪含量和Zn含量显着高于双亲,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杂种F1代兼具了双亲的优良品质,综合品质最好。(5)杂种F1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着大于双亲,净光合速率日均值达到7.03μmol·m-2·s-1。杂种F1代Tr为3.5 mmol·m-2·s-1时,叶片WUE达到最大值。(6)杂种F1代对炭疽病的抗性介于双亲之间,相对电导率与抗病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可以作为杂种F1代抗炭疽病鉴定的敏感性指标。叶绿素含量、CAT活性、MDA含量3项指标可作为‘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对炭疽病抗性强弱的衡量指标。综合认为,杂种F1代生长势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光合性能好。基本上获得了双亲的优良性状,达到了品质育种的要求。
张睿[7](2019)在《CRISPR/Cas9介导无外源DNA日本结缕草ZjSG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自2013年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在多种动植物的基因敲除或敲入研究中,改良的CRISPR/Cas9 RNP(ribonucleoproteins)技术是一种无外源DNA的基因编辑技术,使用该方法获得的编辑植株最终无外源DNA的整合,成功避免了后代分离的复杂步骤,且更利于公众的接受;其还具有较低脱靶率的优势,因此在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应用中极具发展潜力。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ued.)是我国极其宝贵的草种资源,拥有众多优良特性,但在北方绿期短的特点成为其大面积推广使用的主要限制因子,该试验拟通过构建CRISPR/Cas9 RNP编辑体系与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改良结缕草持绿性状,为创制绿期延长性状的结缕草育种材料做尝试性研究,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进一步优化了结缕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方法。6-BA对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及诱导率有抑制作用;α-酮戊二酸显着提高了发芽率与诱导率,且在0-1OOmg/L的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正交试验表明试验范围内1号培养基组合是使发芽率与诱导率最高的组合:即在MS培养基种添加1mg/L2,4-D、0.1mg/L6-BA、50mg/L α-酮戊二酸、2mg/LVB1与2.5mg/LCuSO4,使发芽率与诱导率分别达到86.67%与81.33%;且表明对发芽率影响作用的顺序为α-酮戊二酸>2,4-D>VB1>6-BA;对诱导率影响作用的顺序为2,4-D>a-酮戊二酸>VB1>6-BA;通过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得出“Compadre”品种的诱导率明显高于“Zenith”与“Chinese Common”,但“Zenith”状态较优。通过继代培养得到了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可用于下一步试验。2、结缕草再生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生芽的过程中会有异常分化情况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只有根状物长出而无芽原基形成。结果显示,0.2mg/L的6-BA对愈伤组织分化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结缕草ZjSGR CRISPR/Cas9 RNP基因编辑体系各元件的构建和制备。以pHUN411gRNA-1、2、3为模板,根据ZjSGR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反转录获得100ng/uL的三个sgRNA体外转录模板,通过T7体外转录并纯化最终获得三个靶位点的sgRNA浓度分别为3.4μg/μL、3.0μg/μL及3.8μg/μL,达到转化目标要求;将Cas9基因构建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获得重组载体pET28a-cas9-His并通过大肠杆菌菌株BL21表达,纯化后获得Cas9蛋白终浓度为1μg/μL,Cas9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00KDa。高质量sgRNA与Cas9蛋白的获得为成功建立起RNP编辑体系奠定基础。4、将sgRNA与Cas9蛋白在体外于Cas9蛋白反应缓冲液中预混,通过基因枪法将RNP导入结缕草“Chinese Common”品种胚性愈伤组织。由于此体系无选择标记基因可供大量筛选,因此验证ZjSGR基因的编辑效率工作量较大,该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李倍宁[8](2018)在《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配置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观赏草是可以应用于各种生境造园的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植物统称,还包括部分莎草科、灯心草科、百合科、天南星科、花蔺科等植物,其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材料,改变了城市绿化千篇一律的特点,在构建节水园林、低维护性园林,节约型、环保型生态景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观赏草在国外景观应用已趋成熟,但是在国内景观应用却处于起步状态。研究观赏草在景观中的应用种类及应用形式,有助于园林建设者们以更质朴自然、环保的观赏草代替大量的人工草坪和时花,从而迸发出造园观念上的革新。本文对观赏草的内涵进行深度解析,并基于观赏草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归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观赏草的园林应用形式及适生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观赏草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较高的美学价值;观赏草文化内涵深远,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古代农耕时代的厌草文化、近代动荡时代草则象征奋发不屈的精神,到现代生态社会草代表返璞归真的意境。本文对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地点、形式、种类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观赏草在北京地区景观配置存在应用形式单调、景观效果欠佳,应用种类较少、种类选择欠妥,缺乏养护管理、长势株形较差等问题。综合以上,本文对观赏草景观应用提出以下设计方式:(1)突出观赏草的形态美——将观赏草与低矮伴生植物搭配,(2)突出观赏草色彩和质地的震撼效果——同种观赏草成片种植,(3)营造富有差异的视觉感受——鲜艳色系与清冷色系不同配比(4)营造自然的观赏效果——观赏草与观赏植物搭配。本文就观赏草在北京地区景观绿地的应用形式提出设计模式,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多年生花境、时花花境、水体绿化、盆栽、地表覆盖、隔离带应用的观赏草数种,并给出多年生花境、时花花境、水体绿化应用示例。
张敬[9](2017)在《多年生黑麦草滞绿基因STAY-GREEN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叶片黄化是植物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逆境会加速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进而导致叶片早衰。逆境诱导的叶片早衰不仅降低了草坪质量,也影响了饲草品质。因此在草坪草和牧草两用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阻断或抑制叶绿素的降解,理论上可以获得滞绿型和高饲草品质的转基因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降解通路及其调控机制,可以为多年生黑麦草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克隆得到了叶绿素降解的核心调控基因STAY-GREEN(LpSGR),并对其功能和调控叶绿素降解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已知的拟南芥和水稻滞绿基因信息,采用RACE-PCR技术在多年生黑麦草中克隆得到了滞绿基因LpSGR(NCBI基因数据库登录号为AQM55942)。LpSGR基因编码区由864个碱基组成,其编码了 287个氨基酸,且具有典型的SGR功能域。LpSGR基因组序列与单子叶植物(例如水稻、二穗短柄草、高粱和玉米)的SSGR基因组结构相同,都包括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而杨树、大豆、拟南芥和蒺藜芷蓿等双子叶植物的SGR基因组结构却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同源比对结果显示LpSGR基因的核酸序列与BdSGR、OsSGR、ZmSGR、SbSGR和AtSGR的相似度分别为 82%、81%、80%、78%和 67%。过量表达LpSGR促进了野生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绿素降解;LpSGR和AtSGR回补了拟南芥sgr突变体叶片及果夹的滞绿表型;LpSGR定位于叶绿体,并能与其他叶绿素降解蛋白(LpNOL、LpNYC1和LpPPH)在叶绿体中互作,说明与AtSGR功能相同,LpSGR基因编码脱镁螯合酶(Magnesium-Dechelatase)在叶绿体中不仅可以催化叶绿素a为脱镁叶绿素a的反应,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叶绿素降解蛋白的互作来调控叶绿素降解。LpSGR的转录水平随着衰老的进程而增加,比如衰老后期叶片中的LpSG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成熟叶片。脱落酸和乙烯通过其信号传导转录因子(LpABF3、LpABI5、ORE1和EIN3)直接识别并激活LpSGR启动子,进而促进LpSGR基因的表达。而细胞分裂素则可能通过其信号传递转录因子LpARR1、LpARR10和LpARR12与脱落酸信号途径转录因子LpABF3和LpAB15的互作,间接地抑制LpSGR基因的表达。褪黑素直接或间接地抑制了LpSGR基因的表达,从而延缓了在黑暗和高温诱导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黄化。通过RNA干扰LpSGR抑制了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的降解通路。在黑暗离体处理8天后,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由于LpSGR可以和光捕捉系统蛋白形成聚合体,因此RNA干扰LpSGR可以延缓光捕捉系统蛋白的降解。与野生型多年生黑麦草相比,转基因株系叶片中的粗蛋白含量、体外干物质可消化率和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而转基因株系叶片中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游离镁离子含量和粗灰分含量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说明LpSGR不仅参与调控叶绿素降解,还影响了多年生黑麦草饲草品质变化。RNAi:LpSGR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与野生型转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NA干扰LpSGR改变了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进而延缓了叶片衰老进程;野生型多年生黑麦草衰老叶片中和衰老相关的脱落酸、乙烯和茉莉酸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表达与成熟叶片相比显着上调;细胞分裂素响应转录因子B-ARRs和A-ARRs转录因子也显着上调;在RNAi:LpSGR转基因株系衰老叶片中脱落酸、乙烯以及茉莉酸等衰老促进激素响应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与成熟叶片相比显着下调,这与转基因株系具有缓慢的衰老速度相吻合。RNA干扰LpSGR改变了多年生黑麦草衰老过程中光合代谢、蛋白合成代谢、脂质代谢、以及饱和、非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等通路基因的表达。这些代谢通路的改变可能导致了 RNAi:LpSGR转基因株系具有高饲草品质等优点。本研究为滞绿基因LpSGR在多年生黑麦草分子育种上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符开欣[10](2017)在《利用SRAP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orumL.)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冷季型牧草,具有生长迅速、茎叶丰富、适口性好和品质优良等特性。多花黑麦草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在我国得以大面积种植,但是目前我国多花黑麦草品种多依赖于进口,培育出适合在国内生产推广并具有更高产量和更好品质的多花黑麦草成为育种工作的目标。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可以对重要的农艺性状进行定位,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提供基础,提高多花黑麦草选育的准确性。本试验通过对来源较远和表型差异显着的不同亲本进行杂交,利用SRAP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测定田间性状对表型分型。将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相结合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期得到育种目标性状的信息为多花黑麦草的育种工作和农业推广奠定基础。1、本试验使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一共筛选出87对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SRAP引物组合,利用这些标记对亲本及165份F1群体进行基因分型。87对SRAP引物组合一共扩增出314个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能扩增3.6个位点,扩增数范围为:1-11,。亲本基因型符合<1m×11>模式的位点一共184个,167个位点被用于母本遗传图谱的构建;亲本基因型符合<nn×np>模式的位点一共130个,112个位点被用于父本遗传图谱的构建。母本遗传图谱全长为762.10cM,标记总数为167,平均图距为4.74cM,每个连锁群长度平均为108.87 cM,最长的连锁群为LG6,长度为141.57 cM,最短的为LG7,长度为84.16 cM。父本遗传连锁图全长为605.76 cM,标记总数为112,平均图距为5.88cM,每个连锁群长度平均为86.54cM,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64.04~112.51cM,最长的连锁群为LG2,最短的连锁群为LG6。母本与父本遗传图谱的标记密度均达到QTL定位分析要求。2、2015年测量发现多花黑麦草亲本的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和抽穗期性状均表现出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本“PI370676-1”株高均值比母本“PI266111-1”株高均值高25.68cm,父本“PI370676-1”叶长均值比母本“PI266111-1”叶长均值长6.71 cm,父本叶宽均值宽于母本叶宽均值3.35 mm,母本叶绿素含量高于父本10.31,父本的抽穗期相较于母本晚21 d。杂交F1代群体中5个性状内部呈现很大的变异范围,频率呈正态分布。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中均出现明显的超亲分离现象。利用母本与父本构建的遗传图谱,定位到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和抽穗期的QTL区间一共12个,定位在母本连锁群上的QTL 一共有7个,定位在父本连锁群上的QTL有5个。分别检测到3个与株高相关的QTL区间,2个与叶长相关的QTL区间,1个与叶宽相关的QTL区间,2个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QTL位点,4个与抽穗期相关的QTL区间。并在母本连锁群1与父本连锁群4上发现株高的显着QTL,在父本的连锁群4上发现叶长的显着QTL,在父本的连锁群6上发现叶绿素含量的显着QTL,在母本连锁群4和连锁群5上发现抽穗期的显着QTL。尽管这些QTL区间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此工作也能为今后多花黑麦草目标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现状 |
1.1 优良牧草品种选育 |
1.2 收集、保存、鉴定牧草种质资源 |
1.3 牧草育种队伍日渐扩大 |
2 重庆市牧草育种主要目标 |
2.1 重庆市牧草育种,必须抓住抗性关键育种这个关键 |
2.2 培育高产优质、适用于农区多种熟制栽培的短季型牧草品种是重庆牧草育种主攻目标 |
2.3 加强青贮饲料作物的育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
3 重庆市牧草育种的途径 |
3.1 继续加大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和培育工作 |
3.2 深入开展抗热耐旱优异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研究工作 |
3.3 提高育种技术手段 |
4 小结 |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黑麦概述 |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
1.2.1 作图群体构建 |
1.2.2 分子标记概述 |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
2.3 讨论 |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DNA提取 |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6 QTL命名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盐碱土现状 |
1.1.1 我国盐碱土现状 |
1.1.2 上海地区盐碱土现状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2.1 盐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1.2.2.2 盐胁迫对植物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1.2.2.3 盐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2.4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 植物抗盐机理 |
1.3.1 植物避盐机理 |
1.3.1.1 泌盐作用 |
1.3.1.2 拒盐作用 |
1.3.1.3 稀盐作用 |
1.3.2 植物耐盐机理 |
1.3.2.1 渗透调节作用 |
1.3.2.2 离子区隔化作用 |
1.3.2.3 维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 |
1.3.2.4 活性氧清除机制 |
1.3.2.5 改变代谢途径 |
1.4 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的研究进展 |
1.4.1 木兰科植物抗性研究进展 |
1.4.1.1 木兰科植物抗寒性研究 |
1.4.1.2 木兰科植物抗旱性研究 |
1.4.1.3 木兰科植物耐盐性研究 |
1.4.2 白玉兰研究进展 |
1.4.2.1 白玉兰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2.2 白玉兰的研究现状 |
1.4.3 望春玉兰研究进展 |
1.4.3.1 望春玉兰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3.2 望春玉兰的研究现状 |
1.4.4 乐昌含笑研究进展 |
1.4.4.1 乐昌含笑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4.2 乐昌含笑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方法 |
2.3.1 盐胁迫危害调查 |
2.3.2 叶片生长指标测定 |
2.3.3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3.1 相对含水量测定 |
2.3.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3.3 细胞膜透性测定 |
2.3.3.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3.3.5 超氧物歧化酶测定 |
2.3.3.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3.3.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3.8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3.9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2.4.1 耐盐系数计算 |
2.4.2 主成分分析 |
2.4.3 综合评价 |
2.4.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受盐害情况调查 |
3.2 NaCl胁迫下3 种植物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变化 |
3.3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3.4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3.5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3.6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6.1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
3.6.2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 |
3.6.3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7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8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9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3.10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3.11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4 耐盐性综合分析 |
4.1 各项指标的耐盐系数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主成分分析 |
4.4 耐盐性综合评价 |
5 讨论 |
5.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
5.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5.3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5.3.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5.3.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4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5 盐胁迫对3 种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5.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5.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5.3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6 盐胁迫对3 种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6.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5.6.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5.7 耐盐性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索引 |
附录二:白玉兰、望春玉兰、乐昌含笑幼苗实验材料图片信息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发生的内源激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写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无融合生殖概述 |
1.1 无融合生殖概念 |
1.2 无融合生殖类型 |
1.2.1 根据胚胎的起源分类 |
1.2.1.1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
1.2.1.2 无配子生殖(Apogamy) |
1.2.2 根据无融合生殖发生的完全程度分类 |
1.2.2.1 专性无融合生殖 |
1.2.2.2 兼性无融合生殖 |
1.3 无融合生殖鉴定方法 |
1.3.1 形态学观察法 |
1.3.2 胚胎学观察法 |
1.3.3 胼胝质的沉积观察法 |
1.3.4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
1.3.5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 无融合生殖遗传机理研究 |
1.4.1 单基因控制学说 |
1.4.2 多基因控制学说 |
1.5 无融合生殖人工诱导方法的研究 |
1.6 无融合生殖基因工程的研究 |
1.7 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
1.8 无融合生殖在植物育种中的意义 |
2 植物多胚苗概述 |
2.1 多胚苗概念及类型 |
2.2 多胚苗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
3 草地早熟禾概述及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 |
3.1 种质资源分布及形态特征 |
3.2 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 |
3.2.1 细胞胚胎学研究现状 |
3.2.2 植物激素的调控研究现状 |
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 |
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 多胚苗率的统计 |
4.2 无融合生殖的鉴定 |
4.3 无融合生殖率的统计 |
4.4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4.4.1 激素提取液的制备 |
4.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4.2.1 单独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4.4.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4.4.3 标准样品曲线校正图 |
4.4.4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
4.4.5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5 数据统计及图片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率的统计 |
1.1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发芽率的统计 |
1.2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野生草地早熟禾单胚苗的发生频率 |
1.3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的发生频率 |
2 无融合生殖的发育及鉴定与频率统计 |
2.1 无融合生殖胚胎的发育 |
2.2 无融合生殖胚胎的鉴定 |
2.3 无融合生殖率的统计 |
3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率与多胚苗率相关性分析 |
4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4.1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平衡变化 |
4.1.1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ZT含量动态变化 |
4.1.2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ZR含量动态变化 |
4.1.3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GA3含量动态变化 |
4.1.4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IAA含量动态变化 |
4.1.5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ABA含量动态变化 |
4.1.6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ZT+ZR)/IAA变化 |
4.1.7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ZT+ZR)/ABA变化 |
4.1.8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GA3/ABA变化 |
4.1.9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IAA/ABA变化 |
4.2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平衡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胎的发育过程 |
2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胎的鉴定 |
3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多胚苗率的统计 |
4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率的统计 |
5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率与多胚苗率相关性分析 |
6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含量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
7 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附录 |
(6)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国内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2 国外核桃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核桃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2 亲本与杂种F1代抗炭疽病的比较研究 |
2.4 数据的分析及评价方法 |
2.4.1 杂种优势率的计算 |
2.4.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1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形态学特征观察 |
3.1.2 双亲及其杂种F1代生长性能 |
3.1.3 双亲及其杂种F1代丰产性能 |
3.1.4 双亲及其杂种F1代果实品质性状分析 |
3.1.5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光合特性 |
3.2 双亲及其杂种F1代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1 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2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3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4 叶片Pn、Tr与 WUE的关系 |
3.3 双亲及杂种F1代各性状值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1 杂种F1代生长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2 杂种F1代产量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3.3 杂种F1代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 |
3.4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各性状的显性度分析 |
3.4.1 杂种F1代生长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4.2 杂种F1代产量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4.3 杂种F1代品质性状的显性程度分析 |
3.5 双亲及杂种F1代抗病性研究 |
3.5.1 双亲及其杂种F1代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 |
3.5.2 胶胞炭疽菌对杂种F1代及其亲本核桃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5.3 病情指数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杂种F1代生长、产量、品质性状及光合特性与亲本的关系 |
4.2.2 杂种F1代各性状的显性程度表现特点 |
4.2.3 感染炭疽病菌后核桃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4.2.4 生理生化指标与抗病性的相关性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CRISPR/Cas9介导无外源DNA日本结缕草ZjSG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结缕草简介 |
1.2 我国草坪草转基因技术育种进展 |
1.3 结缕草属植物育种进展 |
1.3.1 结缕草常规育种国内外进展 |
1.3.2 延长结缕草绿期研究 |
1.3.3 结缕草生物技术育种研究 |
1.4 植物滞绿基因SGR与ZjSGR研究 |
1.4.1 植物滞绿基因SGR功能及滞绿突变 |
1.4.2 ZjSGR对植物持绿性的调控 |
1.5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简介 |
1.5.1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来源与发展 |
1.5.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5.3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
1.6 转基因育种的潜在局限 |
1.7 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 |
1.7.1 RNP基因编辑技术 |
1.7.2 RNP技术的应用 |
1.8 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日本结缕草再生体系构建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材料预处理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培养基的制备 |
2.2.4 培养方法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添加6-BA对结缕草成熟种子发芽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3.2 添加α-酮戊二酸对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2.3.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4 不同基因型结缕草种子发芽率与诱导率的差异 |
2.3.5 愈伤组织生芽培养 |
2.4 讨论 |
3 CRISPR/Cas9核糖核蛋白基因编辑体系构建 |
3.1 试验材料 |
3.1.1 生化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敲除靶位点的选择设计 |
3.2.2 体外转录模板的获得 |
3.2.3 含有ZjSGR靶位点sgRNA的体外转录 |
3.2.4 sgRNA纯化 |
3.2.5 Cas9蛋白表达 |
3.2.6 Cas9蛋白纯化 |
3.2.7 Cas9蛋白浓度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靶位点的选择设计 |
3.3.2 体外转录模板获得 |
3.3.3 sgRNA的转录与纯化 |
3.3.4 Cas9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4 讨论 |
4 基因枪介导的RNP导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RNP复合体体外制备 |
4.2.2 基因枪的操作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配置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观赏草的概念 |
1.3 观赏草的研究现状 |
1.3.1 观赏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3.2 观赏草景观应用研究现状 |
1.3.3 观赏草文化内涵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观赏草的一般特性、主要类别及文化特性 |
2.1 观赏草的一般特性 |
2.1.1 观赏草的形态特征 |
2.1.2 观赏草的生态适应性 |
2.1.3 观赏草的美学特性 |
2.2 观赏草的分类 |
2.2.1 基于观赏草生物学特性的分类 |
2.2.2 基于观赏草生态习性的分类 |
2.3 观赏草的文化特性 |
2.3.1 古代中国草文化的基调 |
2.3.2 近代中国草文化的转折 |
2.3.3 现代中国草文化的发展 |
2.4 小结 |
第三章 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调查内容 |
3.2 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应用现状 |
3.2.1 应用地点及形式 |
3.2.2 应用种类 |
3.2.3 观赏草的生长状态 |
3.3 观赏草在北京地区应用存在问题 |
3.3.1 应用形式单调,景观效果欠佳 |
3.3.2 应用种类较少,种类选择欠妥 |
3.3.3 缺乏养护管理,长势株形较差 |
3.4 小结 |
第四章 观赏草景观设计原则与北京地区观赏草配置模式构建 |
4.1 观赏草景观设计原则 |
4.1.1 突出观赏草的形态美:将观赏草与低矮伴生植物搭配 |
4.1.2 突出观赏草色彩和质地的震撼效果:同种观赏草成片种植 |
4.1.3 营造富有差异的视觉感受:鲜艳色系与清冷色系不同配比 |
4.1.4 营造自然的观赏效果:观赏草与观赏植物搭配 |
4.2 观赏草在北京地区景观绿地的配置模式构建 |
4.2.1 多年生花境中观赏草的配置 |
4.2.2 时花花境中观赏草的配置 |
4.2.3 水体、驳岸绿化中观赏草的配置 |
4.2.4 盆栽、种植池中观赏草的配置 |
4.2.5 地表覆盖中观赏草的配置 |
4.2.6 隔离带中观赏草的配置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多年生黑麦草滞绿基因STAY-GREEN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滞绿基因研究进展 |
2.1 滞绿突变体鉴定及滞绿类型 |
2.2 滞绿基因克隆 |
2.3 高等植物叶绿素降解通路 |
3 STAY-GREEN基因表达调控机理 |
3.1 STAY-GREEN高度保守 |
3.2 植物激素对STAY-GREEN基因的调控 |
3.3 NAC家族转录因子对STAY-GREEN基因的调控 |
4 滞绿突变体的应用研究 |
4.1 阐明叶绿素降解通路 |
4.2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
4.3 农产品贮藏、运输和保鲜 |
4.4 观赏植物育种 |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载体 |
1.3 菌株 |
1.4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5 所用引物及序列 |
2 实验方法 |
2.1 植物材料的生长条件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2.3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
2.4 植物总RNA提取 |
2.5 RNA反转录成cDNA |
2.6 分子克隆 |
2.6.1 RACE法克隆基因末端 |
2.6.2 NEB Q5 PCR酶克隆基因末端 |
2.6.3 DNA凝胶回收 |
2.6.4 大肠杆菌和农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 |
2.6.5 DNA片段与pJET2.1载体的连接及转化大肠杆菌 |
2.6.6 阳性克隆鉴定(10×PCR MIX) |
2.6.7 质粒DNA提取 |
2.7 实时定量PCR (qRT-PCR) |
2.8 野生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表达 |
2.9 拟南芥和多年生黑麦草原生质体制备 |
2.9.1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 |
2.9.2 多年生黑麦草原生质体制备 |
2.10 亚细胞定位 |
2.11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
2.12 花序浸泡法转化拟南芥 |
2.13 酵母双杂交 |
2.14 酵母单杂交 |
2.15 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 |
2.15.1 黑麦草'Benue Vista'种子的处理 |
2.15.2 黑麦草愈伤组织的诱导 |
2.15.3 黑麦草愈伤组织的继代 |
2.15.4 黑麦草愈伤的侵染、分化及生根 |
2.15.5 黑麦草愈伤组织培养基的配置 |
2.16 转基因多年生黑麦草GUS活性检测 |
2.17 转录组测定 |
2.17.1 cDNA文库构建 |
2.17.2 转录组测序方法 |
2.17.3 转录组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LpSGR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2 LpSGR基因功能验证 |
2.1 瞬时表达LpSGR促进野生烟草叶片黄化 |
2.2 过量表达LpSGR促进拟南芥叶片黄化 |
2.3 LpSGR回补了拟南芥sgr突变体滞绿表型 |
2.4 LpSGR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中 |
2.5 LpSGR在叶绿体中分别与LpNOL、LpNYC1和LpPPH互作 |
3 LpSGR基因的转录调控 |
3.1 衰老促进LpSGR基因表达 |
3.2 激素调控LpSGR基因表达 |
3.3 褪黑素调控LpSGR基因表达 |
4 RNA干扰LpSGR获得滞绿型多年生黑麦草并提高其饲草品质 |
4.1 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及抗性株系获得 |
4.2 多年生黑麦草转基因株系的鉴定 |
4.3 转基因株系叶绿素降解受阻呈滞绿表型 |
4.4 转基因株系光捕捉蛋白降解显着降低 |
4.5 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饲草品质 |
5 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多年生黑麦草转录组学分析 |
5.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
5.2 差异表达基因和基因本体分析 |
5.3 KEGG通路分析 |
5.4 RNA干扰LpSGR对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 RNA干扰LpSGR对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5.6 转录组中部分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1. SGR的功能与应用研究 |
2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SGR具有保守的上游调控机制 |
3 RNA干扰LpSGR引起多年生黑麦草多种代谢通路的改变 |
4 总结与展望 |
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1 LpSGR编码区序列 |
2 LpSGR基因组序列 |
3 LpSGR氨基酸序列 |
4 LpNOL编码区序列 |
5 LpNYC1编码区序列 |
6 LpPPH编码区序列 |
7 LpABF3编码区序列 |
8 LpABI5编码区序列 |
9 LpARR1编码区序列 |
10 LpARR10编码区序列 |
11 LpARR12编码区序列 |
附录 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利用SRAP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的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多花黑麦草的概述 |
1.2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
1.2.1 基于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
1.2.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1.3 分子遗传图谱和QTL定位 |
1.3.1 遗传图谱和QTL定位的原理 |
1.3.2 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1.3.3 多花黑麦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亲本材料 |
2.2.2 构图群体 |
2.2.3 F_1群体真假杂种鉴定 |
2.3 农艺性状测定 |
2.4 SRAP分子标记 |
2.4.1 DNA提取 |
2.4.2 PCR扩增体系 |
2.4.3 引物筛选 |
2.4.4 凝胶电泳 |
2.5 数据处理 |
2.6 遗传图谱构建 |
2.7 QTL定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F_1群体真假杂种鉴定结果 |
3.2 多花黑麦草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
3.2.1 亲本性状差异分析 |
3.2.2 杂交F_1群体表型分析 |
3.3 SRAP分子标记在F_1群体中的扩增情况 |
3.4 多花黑麦草SRAP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3.5 农艺性状QTL分析 |
3.5.1 株高 |
3.5.2 叶长 |
3.5.3 叶宽 |
3.5.4 叶绿素含量 |
3.5.5 抽穗期 |
4 讨论 |
4.1 杂交亲本和作图群体的选择 |
4.2 F_1群体与亲本表型分析 |
4.3 SRAP分子标记 |
4.4 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 |
4.5 QTL定位 |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对重庆市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J]. 范彦. 草学, 2021(03)
- [2]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D]. 沈徐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4]我国草资源利用与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李秀香. 企业经济, 2020(09)
- [5]甘肃野生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发生的内源激素调控研究[D]. 刘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早实核桃‘西林3号’与‘契可’及其杂种F1代生物学特性及抗炭疽病研究[D]. 高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CRISPR/Cas9介导无外源DNA日本结缕草ZjSG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D]. 张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景观配置模式构建[D]. 李倍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9]多年生黑麦草滞绿基因STAY-GREEN的功能研究[D]. 张敬.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利用SRAP构建多花黑麦草遗传图谱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D]. 符开欣.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