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市科协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新世纪,市科协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一、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史兆新[1](2019)在《科研诚信论》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内在的逻辑而言,我国的科学技术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科研活动积极而有效的推动。并且,科学技术要保持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在世界科技领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契合,又离不开科研活动在依循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价值。就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言,其作为以“发现”和“发明”为特质和价值追求的事业,决定了这一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该是一种诚信的事业。然而,就当下中国科研诚信的现状而言,“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冲突乃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科研人员未能在诚信问题上达至一种理性的自觉,甚至失守于最基本的底线,从而在科研活动中屡屡发生践踏诚信的事件。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作为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应该对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积极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必须在关注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影响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科研活动应该如何“作为”这一问题。这不仅为科技发展所必需,同时也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作为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感情系之一员应尽的责任。在科研诚信的相关要素中,科研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特点,科学研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决定了科研诚信的理念和追求。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行为之应然,具体地包含内在价值精神和外在行为要求两个方面。科研诚信的内在价值精神需要通过外在的规范得以体现,而外在的规范也需要一定的价值体系作为内在的精神。从而,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乃成为科研诚信的两大要素。科研诚信作为一种对科研工作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其对于科研工作者、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正是这一价值,决定了科研诚信成为科研工作者应该确立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遵循的必要性。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诚信的价值既表现在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方面,也表现为可以实现对于科研工作者科研行为的有效规制,还表现在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对于科学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发展方向,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对于社会进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方面。对于科研诚信这种价值的确认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科研诚信的自觉,也为科研诚信的达成提供了认知保障。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受制于国家、社会、科研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等诸多层面。国家层面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全社会共识的价值导向、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文化传统、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科研管理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科研工作者因素主要表现为科研动机、德性修养、法律意识、认知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借助和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中的积极方面,消解或规避其消极影响,无疑将关乎科研诚信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行为遵循,科研诚信决不是决策者的任意设定,也并非来自于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纯粹的理论推演,其出发点应该是科研诚信的现实状况,这就需要对于我国科研诚信的“镜像”予以准确的把握。当下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科研诚信在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等方面。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治理效果欠佳、崇尚诚信的科研风气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科研诚信作为全社会寄予科研领域的美好愿景,其实现有赖于自身的合理化走向。由于科研诚信的达成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逻辑结果,因之,科研诚信的合理化走向就具体地表现为:在确立科研诚信辩证视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和加强宣传等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科研组织的多方联动,以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殷向杰[2](2014)在《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色彩的加重,民众维权意识的迅速增强,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的滞后,医患纠纷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患者及其亲属或自发或在“医闹”的鼓动之下,广泛地采取了在医院设灵堂、摆花圈、堵大门、放哀乐、烧纸钱、打砸闹等对医院诊疗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造成即时影响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和进行索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由于医患纠纷负面危害和消耗资源的公共性以及治理困境的普遍性,医患纠纷已经由一个较为私人化的问题升级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公共问题。医患纠纷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首先,医患直接对话难以化解较为严重的冲突,主要因为存在着彼此的信任度低、情绪色彩重等障碍,也容易演变成为“大闹多得”的缺乏规则或规则无法执行的具体博弈。这就客观上要求必要的第三方进行干预。其次,单一第三方干预无法实现对医患纠纷的全面化解,依据干预主体的性质,第三方可以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或商业组织来进行单独干预,但由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与医院的特殊关系、专业技术等原因,由政府部门进行的单独干预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弊端,社会组织的单独干预也存在着资金来源不足、总体规模较小、缺乏法制保障等问题,难以实现对医患纠纷的可持续治理;商业组织则由于其天然的营利性目标定位、对公共秩序的弱关注、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缺乏等原因,也很难获得冲突双方的认可。这就使得多主体的共同干预成为化解医患纠纷的一种客观需要。第三,多主体的共同干预也面对着相关主体的职能定位、协调方式、主导部门、运行原则、补偿机制、监督评估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在总结国内各地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论上给予系统研究,将医患纠纷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和归纳。面对医患纠纷难以治理的难题,各地进行了多样化的社会治理探索,相对而言,建立多主体协同的第三方冲突化解机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但这种新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各自扮演什么角色,以什么方式运作,如何实现对医患纠纷的有效治理,都存在着很多疑问,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但在这些差异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比如实际上参与进来的相关主体是相对固定的,主要涉及到医患双方、政府卫生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财政部门、医疗调解组织、商业保险公司等,无论是哪种部门或组织在主导,采取什么样的运作理念和模式,这些主体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在整个的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和过程中。通过对各地实践的归纳和提炼,并在理论层面加以整合和提升,整体而言,医患纠纷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动力整合。不同主体参与到医患纠纷化解中来的动力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基于履行自身职能的行政性动力,主要包括司法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保监部门等政府机关,由于它们肩负着人民调解、医疗秩序、公共安全、监督保险行业等职能,而参与到医患纠纷的化解中来;另一类是基于利益及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考虑参与进来,主要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参与,它们在此过程中“保本微利”运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履行某种企业社会责任;还有一类主体会基于社会公益参与进来,主要表现为一些社会NGO的参与和一些学术协会的参与。行政性动力、利益性动力和公益性动力共同构成了医患纠纷化解主体的三种主干性动力。第二,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功能和职责配置。医患纠纷的协同治理的核心功能主要是冲突缓和功能、冲突化解功能和利益补偿功能。在冲突缓和中,公安部门、医调委和医院基于其职能定位的不同相互支持配合;在冲突化解中,主要是医调委和保险公司主导冲突双方进行协商工作;在利益补偿方面,小额赔偿诉求直接在医患之间协商,大额的索赔要求则需要经过调解程序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对一些特殊的情况,政府还可以用一些救济金进行救助。医患纠纷的辅助功能主要包括: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的制度设计功能,由医调委、公安部门和医院承担的冲突引导功能,以及由政府、医院、患者及相关团体共同承担的冲突转化功能。第三,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执行机构及其运转。在现实中,医患纠纷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执行机构主要表现为各地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多数调解机构的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而通常在其背后,由政府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并对其调解行为进行规范。其运转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也有一部分地方来自社会捐助或企业出资,主要由医学、法学、心理学的相关专家构成其主要成员,履行登记受理、依法调解、专业研判、普法宣传、案例汇总分析等职能,几年来各地的实践表明,医调委运转较为成功,获得了来自政府、社会的普遍好评。第四,医患纠纷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异议协调。在医患纠纷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不同意见,首先是参与进来的不同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异议包括对医患调解工作是结果导向还是规则导向的不同认识,也包括对治理对象、治理主体范围、隶属机构等具有不同的认识;其次,在医调委工作的内部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法律的适用、对导致医疗事故的技术性的争议以及医调委可能会和保险公司在索赔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要保证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有效进行,就需要对这些异议作出基本的明确,或者制定基本的异议协调规则。同时,要防止医调委工作偏离正常的轨道,建立有效监督医调委的体系。第五,医患纠纷协同治理对冲突能量的正面挖掘与利用。医患纠纷提供一系列的改进机会,包括聚焦容易出事故的领域、促进技术革新、完善医院管理、促进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等方面。国外在挖掘和利益冲突的正面能量方面出现了很多探索性做法,包括在医院内部设置“患者权益室”、“患者学习中心”、“伦理委员会”,在社会层面成立特定患者群体社团、强化医生相关群体的职业精神,在政府治理层面设立医疗委员会、公开医院和医生的信息等很多做法。国内一些地方也在建立医患纠纷案例库并进行深入分析和培训、编印医患纠纷案例及医患纠纷防范手册、完善医患纠纷治理相关立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医患纠纷的冲突能量正面利用对于优化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医患纠纷具有显着意义。医患纠纷协同治理机制为在新时期的社会冲突面前,政府进行合理的职能定位,采取适当的方式来促进公共冲突的有效化解提供了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证明,对于复杂冲突的处置或化解,政府不一定非要处在冲突的第一线,也不一定就要完全将冲突处置权力让渡于社会,在目前社会转型的过度时期,更合适的策略可能是,政府采取背后支持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乃至民众共同参与、彼此互补的冲突化解平台,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复杂的公共冲突的有效化解。

覃雪梅[3](2012)在《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主力军和主要践行者,农民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政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不仅关系着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和谐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乃至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下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以推动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在广泛调查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广西的特殊实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即第1章,主要是对论文的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作简要的说明,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解析,交待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正文部分:第2章至第9章。第2章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况。本章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新农村建设概况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任务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肯定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梳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好坏的关键,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做铺垫。第3章对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以史为线,以史为据,论从史出,分别对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进行总结,指出其对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第4章分析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以明确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5章分析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通过覆盖广西所有地级市共40个行政村农民抽样调查问卷和农村基层干部访谈调查的统计分析,了解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梳理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最后对策的提出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第6章分析广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本章首先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其次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是弘扬广西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最后指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第7章对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本章对广西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为探索切合广西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提供依据。第8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本章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现实依据,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第9章提出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包括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等。结束语部分:对新时期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展望。文章旨在通过对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方面填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地区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的空白,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把广西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联系起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广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的大众化。

王红岩[4](2012)在《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一所小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出发,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从学校组织的要素出发,以“学校的愿景目标”、“学校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组织文化”几个维度为主,将组织成员贯穿于其中,注重实证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选取学校组织变革的典型案例,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通过对一所小学的跟踪调查,了解该校的的办学历史与条件、愿景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剖析这所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旨在探讨一个个案“在特定情境脉络下的活动性质,以了解它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站在微观的立场上,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变革的历程和实践样态,对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进行理论建构,探讨促进课程改革成功的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与运行机制,旨在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及学校组织系统的深刻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引言: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与缘起及研究价值进行探讨,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缘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启示,学校组织变革的驱动以及文献综合梳理的结果,基于社会转型的教育诉求、课程改革的客观使然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价值在于通过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完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及基于优质个案校变革实践的启示。第一章研究方法与过程:主要对研究问题进行阐释,同时对研究方法的采用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二章学校组织变革的本体论探源:从组织社会学视角,把学校作为组织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特征、分类及范式进行了基本理论的阐述。第三章背景故事:主要对研究对象的背景介绍,包括学校的基本概况、历史发展和校长介绍,明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典型性及优质性。第四章课改中学校愿景目标重构: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从学校办学理念、教师、学生、课程的目标几个维度入手,通过个案校不同层级目标的确立、文本诠释及达成的分析,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愿景目标重构的实践样态,明确提出学校愿景目标的重构过程,即构建与描绘、理解与共识、规划与行动、反思与共鸣。第五章课改中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从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的特点出发,即管理层级扁平化、组织结构柔性化、组织边界网络化,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历程,明确提出学校组织结构变革过程,即学校组织分析、组织设计、组织的运行和修正。第六章课改中学校组织文化新生:从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分类入手,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分析,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文化新生的实践样态,明确提出学校组织文化新生的过程,即文化的甄别与选择、认同与接纳、内省与自觉。第七章研究结论,课改中学校组织变革动因分析:主要对学校推进课改的动因和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进行分析。学校推进课改的动因包括:行政推动彰显课程领导力、专业引领自主创新、校本研修问题探究、科研导航课题带动、制度创新持续推进;组织变革的动因具体而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最佳契机,教育家型校长的引领为学校组织变革指明了方向,凝聚型共同体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独立自主的办学体制为学校组织变革创造了条件,长效机制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持续进行的保障。课改中学校组织变革的运行机制:结合个案分析,明确学校组织变革的运行机制,即团队领导与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学术领导与学科自主的实施机制、科学激励与良性竞争的动力机制、自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发展机制、制度创新与人性管理的保障机制。课程改革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课程改革目标的方向引领、课程理念更新的现实需要、课程功能转变的客观要求都敦促了学校愿景目标的变化革新;课程结构综合性的要求、课程评价发展性的体现、课程管理适应性的挑战都促成了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课程文化的载体要求、课程实施的观念落实、课程资源的物质体现都要求学校组织文化的新生。同时学校组织变革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运行。学校愿景目标的确立影响课改目标的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影响课改的组织实施,学校组织文化的重塑影响课程理性的回归。迈克尔·富兰说:“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原有的教育结构与实践依旧存在,全新的教育结构与实践正在产生”。教育是“造”人的事业,使人称其为“人”的事业,教育的变革因而是最富有希望,最具活力的变革。

姚华平[5](2010)在《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进入了“全球结社革命”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与社会同构模式逐步解体,社会组织开始兴起和蓬勃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然而,从我国社会组织及其管理体制变迁的过程来看,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不仅存在体制性障碍和合法性障碍,还存在功能性困境和自律性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措施。很多地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改革取向:一是业务主管单位行政化取向,二是业务主管单位民间化取向。民间化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民间管理机构也存在行政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权力终将回归社会。当今学术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法发展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分法,指出作为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细胞,它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论文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分析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当今相关前沿理论,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试图探索一条植根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路径。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我国社会组织以生成模式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卷模式、合作模式、草根模式三种类型。内卷模式是社会组织被政府吸纳进行政系统,政府烙印极为明显,自治性弱而行政化强。草根模式是社会组织由民间自下而上发起,不与政府存在依赖关系,其资金完全自筹,处于社会的边缘。而合作模式是社会组织由政府与社会在某种需求共识上良性互动合力推建,既借助了政府的力量,又兼顾了社会的需求,是国家与社会实现双赢的一种有效模式。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起步短短几十年,还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共同推进的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与政府、市场、社会三分的过程是交叉进行的,甚至在一些领域很难分清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明确界限。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中国政府是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国家与社会组织在为人民服务和谋福利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根本一致的。国家吞噬社会、限制社会组织发展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不可取。西方社会独立于国家、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对立和限制力量的预设,也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而,推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党领导、政府规制、组织自律、公众监督的多元互动网络,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路径选择。

扈映[6](2006)在《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不断地用现代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生产要素,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基础、应用研究和推广应用缺一不可,农技推广扮演的角色是,将各种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农业生产领域转移和扩散。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形式的深刻变化,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推广体制曾经进行了多次变革,然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政府推广部门的工作效率依然受到广泛质疑。另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国家事业单位,也是深化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之一,在农业税费改革后,这一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因此,剖析政府农技推广体系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影响其工作职能和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分析思路是将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贯穿始终,并在对政府推广机构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新的公共农技推广体系。全文共分9章: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并给出了全文的研究假设,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述。 第二章探讨了公共农技推广体系在中国存在的理论依据。本章从公共物品特性的动态化视角下考察农技推广服务的供给问题。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会因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公共物品的需求弹性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是农业经营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以后,与之配套的农技推广制度也应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理由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农民对农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服务所进行的消费构成直接消费,农产品消费者则构成农技产品的间接消费,两种消费行为分别带来农业技术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这是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投资、建立一支公共农技推广队伍的又一理由。 第三章对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及组织结构进行了历史考察。历史分析法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根据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指导思想的差异,笔者把历时20多年的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90年;第二阶段,1991-2000年;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出台的政策的考察,认为,大部分时间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都是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而进行,相形之下,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组织的功能反倒被忽略了。 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浙江省为例,对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外部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的分析表明,农技推广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体制在转型期虽然进行了一些转变,但是,在现行的农业科教管理体

孔金平[7](2006)在《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自孔子以来有作为的学问家们,历来强调学以志道、学以致用。我们今天搞行政管理研究,也有一个“志道”与“致用”的问题。其“道”,应在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规律;其“用”,则是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活力服务,为建设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府服务。这一“道”一“用”就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的主攻方向。行政管理学者要为政府当好智囊,发挥好咨询参谋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深入开展研究;也要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趋势,注意并超前研究那些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想政府之所未想,急政府之所未急。东北振兴就是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也有许多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二)振兴东北是一项涉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系统性变革,其中最关键的是改革政府。关于政府改革问题的研究有多种视角。“行政生态学”就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分析框架。行政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周围环境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以及公共行政对该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必须遵循行政生态规律。行政管理与社会环境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管理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又负有改造环境的重大使命。“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行政生态学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其含义主要来自生态学(Ecology)。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生态学的思想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John M.Gaus)提出,并经里格斯(Fred W.Riggs)的大力提倡而流行于世。里格斯的研究在行政学理论领域发生重大影响,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的学科,并且标志着只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行政管理的时代的结束。行政生态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解释力。行政生态学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可以借鉴和吸收的行政理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都要注意研究行政管理与其外部环境、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寻求行政管理规律,增强行政行为的有效性。行政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社会系统理论,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结构-功能主义。行政生态学从整个社会系统的高度来研究公共行政,将公共行政视为社会系统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只有将行政置于社会环境(Context)之中,联系到社会的其他部分,我们才能弄清行政的真正面貌,才能弄清行政面貌发生的内在原因。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如何,取决于行政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文化、社会、经济等)各自的状况及其结合状况;反之,整个社会及其他子系统的特征又限定公共行政的状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公共行政,这就是行政生态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根据社会的性质和状态来理解公共行政,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整、改革公共行政,是行政生态学的基本研究途径。行政生态学的研究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探讨行政系统应(是)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被称作为“行政发展”研究。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探求行政系统应(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能力结构,积极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被称作为“发展行政”研究。行政生态研究是公共行政学者将生态学(更进一步讲,是系统思想)运用到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杰出范例。相对于主流行政学,行政生态研究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扩展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使行政学家从行政系统(尤其是官僚组织)内部抬起头来,开始注视官僚组织以外的世界,开始了解行政系统与复杂世界的关系。(2)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方法。行政生态学运用的结构-功能研究法,为社会学家帕森斯所倡导。该研究法虽然由于其保守主义、决定主义等遭到批评,但是,对于研究那些身处相对稳定环境中的公共行政来说,仍具有相当大的作用。(3)提出了有洞察力的见解。行政生态研究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得力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预见性和解释力的观点。尤其是里格斯关于发展中国家行政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一些看起来是相当矛盾的现象为何能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一起;它也为我们预测了发展中国家行政将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条件下,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在二者的互动中进行着调整。就政府一方来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体系、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应当及时予以变革和调整;否则,就难以在转型社会以及转型后的社会中实施有效的管理。(三)目前东北振兴战略已经全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造,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行政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行政环境的变迁必然要影响到政府的行政发展,东北振兴是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里格斯将经济要素列为影响一国行政的第一位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要进行东北地方政府的转型,必须首先要认识东北的行政环境,特别是要了解东北的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以及振兴的基础条件和战略思路,了解经济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企业、市场和社会对政府的要求与期望,这样才能找准政府改革的方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东北三省制定了有关专项规划和振兴总体规划,并已得到正式批复。从这些规划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东北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感知东北振兴对政府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增强自觉服务振兴目标的使命感和加紧进行政府转型、提升政府能力的紧迫感。综合来看,三省的振兴规划既全面又细致,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仅就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而言,主要有以下四大目标:一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三是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四是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四)振兴东北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体制的全面调整和转型;既需要依靠市场手段,以市场为基础,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放任市场自然调节,而必须正确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这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启动阶段和前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行为集中表现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出台符合振兴需要的各项政策,为东北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是促进东北振兴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基础性的因素,是实现东北振兴各项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持保障手段。对于东北的政府改革,中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这为东北地区的政府转型指明了方向,即由传统的全能政府、管制行政转向有限政府、服务行政,一言以蔽之,就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好行政关系,提升行政能力,这是实现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必由之路。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政府要当好四大员,即“引航员”、“保安员”、“裁判员”、“服务员”;要运用互补性错位机制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合作互补、共同治理;在具备社会资源汲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平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整合能力之外,需要不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制约腐败的能力。政府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政府能够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创造和制定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和新政策的能力。东北经济转型需要的政策体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项目投资、人才支持、环境保障五个方面。这些政策对于东北的经济振兴社会转型是必需的,甚至是一些必要的条件。东北各级政府应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创新政策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好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保障作用,营造能够促进东北振兴的良好政策环境。政府制约腐败的能力主要是指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公众意愿的改变,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的能力。近年来东北腐败大案要案频发,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净化经济环境,恢复公众信任与信心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五)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城市经济发展滞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发展的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四矿问题”(矿山、矿业、矿城、矿工)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普遍关注。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均占东北三省的很大比重。资源型城市的困境是东北问题的缩影,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复兴是东北振兴的突破口。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又以煤矿城市为甚。辽宁省阜新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因资源枯竭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最突出、最严重的一个城市,在东北和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中有很强的代表性,2001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惟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东北和全国同类型城市探索经济转型复兴之路。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同时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为转型振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阜新市的经济转型是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作出的规划目标很宏伟、措施也很具体,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果。阜新市是在资源枯竭条件下被迫进行经济转型的城市,它在转型方向上把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产业化农业放在突出位置的做法不一定具有典型意义进行推广,它对其他资源型城市最大的借鉴意义就是一定要未雨绸缪。

刘向东[8](2005)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指出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薄贵利[9](2004)在《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

蔡广志[10](2002)在《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文中研究指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改革的深入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级科协应顺应时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市级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从全市科技人员的需求入手,从党和政府的要求入手,从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的角度着手,切实把教育、服务和参与三大职能不断向深层次推进,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面,把市级科协建设成为四大基地。一、科技人员的培训基地由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革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采用,知识更新加快,科技

二、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1)科研诚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
        一、推动科学技术持续强劲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科研诚信之“实然”与“应然”相分离的现实呼唤
        三、以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回应现实期待的需要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科研诚信的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科研诚信研究评价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和结构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一、科学的概念
        二、科学研究的内涵
        三、科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科研诚信的内涵与特点
        一、诚信的概念
        二、科研诚信的内涵
        三、科研诚信的特点
    第三节 科研诚信的内在结构
        一、学界相关研究对于把握科研诚信内在结构的启示
        二、价值和规范形态:科研诚信的基本向度
第二章 科研诚信的价值
    第一节 为科研工作者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一、为科研行为提供良好理念
        二、对科研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三、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良好人格的形成和科研素质的完善
        四、有利于增强科研工作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 为科学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持
        一、确保科研活动依循正确的方向
        二、为科研活动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
        三、有利于科研宗旨的顺利达成
    第三节 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对于社会治理的价值
        二、对于道德建设的价值
        三、对于市场经济的价值
第三章 影响科研诚信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
        一、科研诚信制度的价值意蕴
        二、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
        三、科研诚信制度的执行力和坚持力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一、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二、社会舆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关注度
        三、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
    第三节 科研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一、科研管理者对科研管理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
        二、科研管理者能否确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三、科研管理者是否具备专业的管理素养和能力
    第四节 科研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一、科研动机
        二、德性修养
        三、法律意识
        四、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 科研诚信的现实镜像
    第一节 科研诚信建设取得的显着成绩
        一、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有序推进
        二、科研诚信已逐渐成为社会价值共识
        三、科研机构内部诚信管理趋向规范
        四、科研诚信建设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第二节 科研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研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二、科研诚信治理有待加强
        三、不良科研风气仍需继续纠治
第五章 科研诚信愿景的达成
    第一节 确立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辩证视野
        一、逻辑起点:准确把握科研守信之实然与应然
        二、功能设定:贬抑科研失信之恶与褒扬科研诚信之善
        三、目标向度:科研守信之德性与德行
    第二节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研诚信建设的思想资源与实践经验
        一、我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的现代价值转换
        二、借鉴国外科研诚信建设的举措和经验
    第三节 多策并举:构建完善的科研诚信建设机制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加强和完善教育
        三、借助宣传媒介以养成科研人员正确的义利观
    第四节 多方联动:形成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政府切实履行对于科研诚信愿景达成的责任
        二、实现社会诚信:为科研诚信提供环境支持
        三、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诚信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的贡献
        四、既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阐述
        一、医患纠纷
        二、调解
        三、协同治理
    第四节 理论基础、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医患纠纷的起因、特点与升级过程
    第一节 医患纠纷的起因与特点
        一、医患纠纷的客观起因
        二、医患纠纷的主观起因
        三、医患纠纷的特点
    第二节 医患纠纷升级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一、导致医患纠纷升级的主要因素
        二、医患纠纷升级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医患纠纷的公共冲突属性
        一、对公共秩序造成显着危害
        二、造成大量公共资源的耗费
        三、医患纠纷治理困境具有普遍性
第二章 协同治理机制:化解医患纠纷的关键
    第一节 医患双方直接化解纠纷的困境及成因
        一、医患直接化解纠纷的主要做法与现实困境
        二、医患双方直接化解纠纷困境的成因
        三、医患纠纷的化解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第二节 各类第三方干预医患纠纷的优劣势分析
        一、政府部门单独或合作干预医患纠纷的优劣势分析
        二、社会组织单独干预医患纠纷的优劣势分析
        三、商业组织单独干预医患纠纷的优劣势分析
        四、各类主体合作干预医患纠纷的必要性
    第三节 多主体治理的困境及建立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化解医患纠纷对途径及第三方的基本要求
        二、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医患纠纷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四、医患纠纷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动力整合
    第一节 基于行政驱动的公共权力主体
        一、行政动力是政府部门行为的关键驱动力
        二、政府不同部门参与的具体行政动力分析
    第二节 基于利益驱动的市场类主体
        一、利益是医患纠纷及其调解的核心关注点
        二、保险公司参与医患纠纷化解的主要动力
    第三节 基于公益驱动的社会类主体
        一、社会组织的公益定位及资源汲取压力
        二、社会组织参与医患纠纷化解的主要形式
    第四节 主体间共识性目标的达成与扩展
        一、多元主体间共识性目标的达成
        二、多元主体间共识性目标的扩展
第四章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多元功能与职责配置
    第一节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多元功能
        一、根本功能:维护医疗秩序
        二、关键功能:化解医患冲突
        三、延伸功能:完善医院管理
    第二节 医患纠纷化解的核心功能及职责配置
        一、冲突缓和功能及承担主体
        二、冲突化解功能及承担主体
        三、利益补偿功能及承担主体
    第三节 医患纠纷化解的辅助功能及职责配置
        一、制度设计功能及承担主体
        二、冲突引导功能及承担主体
        三、冲突转化功能及承担主体
第五章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执行机构及其运转
    第一节 目前医患纠纷协同治理执行机构的一般做法
        一、医调委的创建及其运转框架
        二、医调委的内设部门及职能分工
        三、医调委的内部工作流程
        四、医调委的工作原则
        五、医调委进行医疗纠纷调解的突出特点
    第二节 医调委的经费来源、使用与监督
        一、医调委的经费来源
        二、医调委经费的使用和分配
        三、医调委经费的监督与管理
    第三节 医调委工作人员的组成、规模及考核
        一、医调委的人员组成
        二、医调委的人员规模
        三、对医调委工作人员的考核
    第四节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执行机构的运行效果
        一、医调委实际受理医患纠纷及成功调解情况
        二、政府对医调委运行情况的评价
        三、社会民众对医调委实际运行情况的评价
        四、医调委在实际运行中的困难
        五、完善医调委建设的主要方面
第六章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过程中的异议协调
    第一节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主体间异议及其协调
        一、规则导向与结果导向的权衡
        二、依托机构的分歧与讨论
        三、治理对象的延伸与扩展
        四、治理主体的增减与职责分配
        五、财政拨款的增减与相关资源的调配
    第二节 医调委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异议及其协调
        一、医患纠纷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二、医疗技术性争议及其协调
        三、医院、医调委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异议
    第三节 医调委工作可能出现的误区及监督体系建立
        一、医调委工作可能出现的误区
        二、构建对医调委工作的监督体系
第七章 协同治理对冲突能量的正面利用
    第一节 医患纠纷及其处置给社会治理提供的机会
        一、聚焦关键领域并促进相关技术发展
        二、关注卫生领域的管理问题并促进革新
        三、为医学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提供有利时机
    第二节 国内外正面利用医患冲突能量的基本做法及效果
        一、国外对冲突能量正面利用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二、国内正面利用医患冲突能量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第三节 医患纠纷协同治理机制对其他公共冲突化解的启示
        一、具体界定政府冲突化解职能及作用方式
        二、建立政府、社会与市场的伙伴关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的无缝协同机制
        四、通过系统整改促进冲突正面能量的挖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医患纠纷化解典型案例
    案例1:充满未知的医疗行业:华盛顿总统死于“医疗事故”
    案例2:技术争议的专家解答:死亡也可零赔付
    案例3:纠纷导致的停诊:医方何其苦?患方何其冤?
    案例4:小额赔偿双方协商:医调委调解的进入门槛
    案例5:医调委中遇“医闹”:调解过程中的情理法结合
    案例6:四轮调解化纠纷:看医疗群体事件中的部门合作
    案例7:温岭袭医事件:医护人员安全问题引热议
    案例8:徐宝宝事件:不断被遮掩和恢复的真相
    案例9:冲突能量的正面利用:美国警示性事例制度介绍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2.2 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1.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4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3 概念的界定
        1.3.1 新农村建设
        1.3.2 农民
        1.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2.1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1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2.2.1 任务的提出
        2.2.2 取得的成绩
        2.2.3 存在的问题
    2.3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2.3.1 政策与措施
        2.3.2 取得的成效
        2.3.3 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2.4 当前广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4.1 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问题
        2.4.2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问题
        2.4.3 农民思想政治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问题
        2.4.4 经费不足问题
        2.4.5 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问题
        2.4.6 以城带乡难问题
        2.4.7 农民持续增收难问题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3.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3.1.1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3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1.4 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3.2.1 根据农民状况开展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3.2.2 围绕土地改革、镇反运动开展阶级观念教育
        3.2.3 围绕抗美援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3.2.4 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3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回顾
        3.3.1 “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3.2 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3.3 “四清”运动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3.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4.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4.2 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3.5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3.5.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农民
        3.5.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
        3.5.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3.5.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3.5.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
        3.5.6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据任务和环境变化创新工作方法
第4章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
        4.1.1 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4.1.2 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1.3 为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4.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4.2.1 夯实农民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保障农村政治稳定
        4.2.2 提高农民政治认知,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4.2.3 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与政治觉悟,引导农民的政治行为
        4.2.4 帮助农民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4.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3.1 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4.3.2 促进新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4.3.3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4.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创造条件
        4.4.1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4.4.2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律素质
        4.4.3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4.4 有益于提高农民的心理素质
第5章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5.1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5.1.1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5.1.2 样本的基本信息
        5.1.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调查分析
        5.1.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比较分析
        5.1.5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5.1.6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论
    5.2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5.2.1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淡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5.2.2 宣传工作不到位弱化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5.2.3 教育主体缺乏导致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薄弱
        5.2.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5.2.5 忽视农民群体的差异性导致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5.3 当前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5.3.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任务落实不到位
        5.3.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
        5.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落后
        5.3.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5.3.5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第6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6.1 推进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6.1.1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广西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6.1.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广西农民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的必要途径
        6.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善广西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方式
        6.1.4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广西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6.2 弘扬广西精神、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6.2.1 弘扬广西精神的需要
        6.2.2 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
    6.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需要
        6.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6.3.2 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农村大众化的前提
        6.3.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6.4 广西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呼唤
        6.4.1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6.4.2 农民阶层分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6.4.3 农村环境复杂化呼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第7章 广西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7.1 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7.1.1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共生态势
        7.1.2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7.1.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广西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7.2 广西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7.2.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广西带来发展的契机
        7.2.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突显
        7.2.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动加快广西与周边省区的合作、协调与发展
        7.2.4 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与开发加快了广西发展的步伐
        7.2.5 特殊的经济条件给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7.3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特殊性
        7.3.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7.3.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
    7.4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
        7.4.1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7.4.2 广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第8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8.1 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
        8.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8.1.2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8.2 以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现实依据
        8.2.1 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全面性
        8.2.2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组织性
        8.2.3 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创新性
        8.2.4 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性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农民为本
    8.3 坚持五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8.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8.3.2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8.3.3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
        8.3.4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8.3.5 坚持有利于广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8.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
        8.4.1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
        8.4.2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8.4.3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
        8.4.4 处理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
第9章 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9.1 以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
        9.1.1 加强党的领导
        9.1.2 各级党政群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9.1.3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9.1.4 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管理和调控
    9.2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9.2.1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9.2.2 注重民族团结教育
        9.2.3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9.2.4 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9.3 以提高实效性为目的,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3.1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9.3.2 创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思路
    9.4 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综合开发运用各种载体
        9.4.1 积极创造活动载体
        9.4.2 有效利用管理载体
        9.4.3 充分运用文化载体
        9.4.4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载体
        9.4.5 有效运用网络载体
    9.5 以新农村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9.5.1 不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
        9.5.2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9.5.3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警机制
        9.5.4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检验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一所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
        (一) 社会转型的教育诉求
        (二) 课程改革的客观使然
        (三) 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 研究的缘起
        (一) 课改实践的启示
        (二) 学校变革的趋动
        (三) 文献梳理的结果
    三、 研究的价值
        (一) 理论的创新
        (二) 实践的启示
        (三) 研究方法的实践取向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研究问题的阐释
    二、 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 质化研究取向
        (二) 本质性个案研究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目的性抽样原则
        (二) 方便性抽样原则
    四、 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 进入现场
        (二) 资料的搜集
        (三)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道德
        (一) 研究的效度
        (二) 伦理道德
第二章 学校组织变革的本体论探源
    一、 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一) 学校组织的意义分析
        (二) 学校组织的性质分析
        (三) 学校组织的要素分析
        (四) 学校组织的特点分析
    二、 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
        (一) 改革与变革
        (二) 学校组织变革
        (三) 相关概念的探讨
    三、 学校组织变革的特征
        (一) 复杂性
        (二) 过程性
        (三) 系统性
        (四) 适应性
    四、 学校组织变革的类型
    五、 学校组织变革的范式
        (一) 平衡范式
        (二) 冲突范式
        (三) 技术范式
        (四) 政治范式
        (五) 文化范式
第三章 背景故事:一所没有“墙壁”的学校
    一、 学校简介——赏读 F 小
    二、 回眸历史——探寻发展之路
    三、 博导校长——引领学校发展
第四章 课改中学校愿景目标的重构
    一、 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开放式个性化
        (一) 办学理念的提出
        (二) 办学理念的诠释
        (三) 办学理念的传播
        (四) 办学理念的认同
    二、 教师愿景目标的达成——人师、优师、名师
        (一) 学校的优师培养工程
        (二) 学校的教师评价制度
        (三) 教师的自我追求
    三、 学生愿景图像的勾勒——儿童自立的健全人格
        (一) 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二) 自立健全人格的诠释
        (三) 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
        (四) 学生的目标与追求
        (五)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四、 课程愿景目标的规划——适切、优质、发展
    五、 学校愿景目标重构的过程
        (一) 构建与描绘
        (二) 理解与共识
        (三) 规划与行动
        (四) 反思与共鸣
第五章 课改中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一、 管理层级扁平化——行政性组织的重组
        (一) 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 行政性组织的调整与设立
        (三) 重心下移的“扁平式”管理
    二、 组织结构柔性化——非行政性组织的创建
        (一) 咨询委员会
        (二) 学术委员会
        (三) 学科委员会
        (四) 家长委员会
    三、 组织边界网络化
        (一) 组织垂直边界的打破
        (二) 组织水平边界的打破
        (三) 组织外部边界的打破
        (四) 组织地域边界的打破
    四、 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的过程
        (一) 学校组织分析
        (二) 学校组织设计
        (三) 组织运行修正
第六章 课改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新生
    一、 学校物质文化——有形“墙壁”的打开
        (一) 空间“墙壁”的打开
        (二) 时间“墙壁”的打开
    二、 学校制度文化——制度的创新与规约
        (一) 校本研修制度
        (二) 教育研究发表会制度
        (三) 主题文化年制度
        (四) 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三、 学校精神文化——无形“墙壁”的打开
        (一) 学校的人际关系
        (二) 学校的风气
    四、 学校组织文化新生的过程
        (一) 文化的甄别与选择
        (二) 文化的认同与接纳
        (三) 文化的内醒与自觉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学校推进课改的动因分析
        (一) 行政推动,彰显课程领导力
        (二) 专业引领,自主创新
        (三) 校本研修,问题探究
        (四) 科研导航,课题带动
        (五) 制度创新,持续推进
    二、 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一) 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最佳契机
        (二) 教育家型校长的引领为学校组织变革指明了方向
        (三) 凝聚型共同体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
        (四) 独立自主的办学体制为学校组织变革创造了条件
        (五) 长效机制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持续进行的保障
    三、 课改中学校组织变革的运行机制
        (一) 团队领导与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
        (二) 学术领导与学科自主的实施机制
        (三) 科学激励与良性竞争的动力机制
        (四) 自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发展机制
        (五) 制度创新与人性管理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访谈提纲
    附录 2: 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1.选题由来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框架与基本概念
        1.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创新
        1.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2.可能的创新
一、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1.国家与社会理论
        2.社会管理思想
    (二) 国外相关理论概述与借鉴
        1.公民社会理论
        2.第三部门理论
        3.治理理论
        4.国外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探索
        1.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思想
        2.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党、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的思想
        3.江泽民"两新"组织党建思想
        4.十六大以来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思想的新探索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背景与内在逻辑
    (一)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背景
        1.和谐社会建设
        2.社会转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二)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内在逻辑
        1.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社会组织是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客观载体
        3.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现实因素
三、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一) 改革开放前政府多头管理格局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政府多头管理格局的形成
        2.政府多头管理格局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3.高度依附: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历史
    (二) 改革开放后政府双重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政府双重管理体制的确立
        2.双重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3.政府主导下的博弈: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发展
        4.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三) 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改革创新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2.多元博弈中的合作: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拓展
        3.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4.中央改革
        5.地方创新
    (四) 社会组织演变的特点及三种生成模式
        1.社会组织演变的特点
        2.社会组织的生成模式:内卷模式、合作模式、草根模式
四、未来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展望
    (一) 良性互动:政府、社会组织关系的未来趋势
        1.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对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
        2.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则
    (二) 国家与社会互动: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路径
        1.党的领导:从垂直到嵌入
        2. 政府规制:从管制到服务
        3. 组织自律:从无序到有序
        4. 公众监督:从边缘到常态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有关概念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
    1.6 分析框架
    1.7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7.1 研究目的
        1.7.2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8 研究创新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1.8.1 主要研究创新
        1.8.2 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2 公共农技推广体系在中国存在的理论依据
    2.1 农技推广服务的经济学性质分析
    2.2 农技产品消费活动的双重性
    2.3 农技推广服务中政府作用的思考
    2.4 本章结束语
3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职能及组织结构的历史考察
    3.1 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变迁的一些理论
    3.2 建国后农技推广机构的组建与初步发展
        3.2.1 作为农地制度配套制度的农技推广体制的变迁
        3.2.2 计划经济时代农技推广制度的适应效率
    3.3 计划经济后时代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3.1 国家关于农技推广体制政策的简要回顾
        3.3.2 政府涉农部门及推广机构对新的推广模式的探索
    3.4 本章结束语
4 浙江省乡镇农技推广组织治理机制分析
    4.1 外部治理机制
        4.1.1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农科教管理体制
        4.1.2 推广体系实际职能的复杂化
    4.2 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
    4.3 政事不分管理体制的后果
        4.3.1 僵化的人事制度与编制软约束并存
        4.3.2 行政化的推广方式
        4.3.3 行政职能与推广职能的冲突
        4.3.4 角色模糊下的基层农技人员心态
    4.4 运转成本视角的组织职能“政事不分”
    4.5 本章结束语
5 基层推广机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5.1 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
    5.2 基层推广机构内部劳动力市场主要特征
        5.2.1 典型的科层制
        5.2.2 较低的职业流动速率
        5.2.3 相对有保障的待遇
        5.2.4 较低的专业化要求
    5.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后果
    5.4 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机制失效原因考察
        5.4.1 非市场化的劳动力获取方式
        5.4.2 形式上的聘用制
        5.4.3 行政上的身份治理
    5.5 本章结束语
6 农技推广市场化取向改革实验的理论分析
    6.1 政府对农技人员“创收”行为的激励
    6.2 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有关激励理论
    6.3 “一站两制”情况下创收激励机制的分析
    6.4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购买服务”
    6.5 商业化对公益性目标的侵蚀
    6.6 本章结束语
7 基层推广机构职能弱化原因透视及对新制度安排需求的分析
    7.1 有关制度需求与制度环境的一些理论
    7.2 转型期农村经济和技术需求特征的变化
    7.3 非政府组织对政府推广体系部分职能的替代
    7.4 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及农业的“小部门”化趋势
    7.5 农业税费减免后乡镇政府的治理现状
    7.6 本章结束语
8 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8.1 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8.1.1 美国模式
        8.1.2 日本模式
        8.1.3 荷兰模式
    8.2 制度环境的影响和路径依赖的体现
        8.2.1 美国:移民国家的资源禀赋与推广体制
        8.2.2 日本:人多地少的岛国,政府强力干预农业
        8.2.3 荷兰:逐步商业化的推广机制
    8.3 三国农技推广制度演进特点总结
    8.4 本章结束语:国际经验的启示
9 改革实践的总体绩效评价与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试构建
    9.1 20多年改革实践的总体绩效评价
    9.2 新型公共农技推广体系试构建
        9.2.1 基于委托人专业化的设想:“二合一”的体制
        9.2.2 专业化委托人的经济学解释:决策权与知识匹配程度的分析
    9.3 结束语: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农业科技人才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3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振兴东北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课题
    1.1 选题缘起
        1.1.1 东北现象
        1.1.2 新东北现象
        1.1.3 “四矿”问题
        1.1.4 东北振兴战略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实践意义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论题界定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4.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分析框架: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互动理论
    2.1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的一般关系
        2.1.1 行政生态学理论简介
        2.1.2 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2 转型社会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2.1 社会转型界说
        2.2.2 社会转型的内容
    2.3 当代中国的行政环境与行政发展
        2.3.1 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
        2.3.2 社会转型要求行政发展
        2.3.3 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行政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3章 东北振兴:政府转型的制导性环境
    3.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程
        3.1.1 东北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历史发展
        3.1.2 改革开放前东北的发展与地位
        3.1.3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呈衰退态势
        3.1.4 对21 世纪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判断
    3.2 东北振兴的战略意义与基础条件
        3.2.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3.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条件
    3.3 东北经济振兴的目标定位及战略思路
        3.3.1 把东北建成中国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3.3.2 把东北建成中国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基地
        3.3.3 把东北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3.3.4 把东北建成中国石化生产和石油储备基地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及初步成果
        3.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历程
        3.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初步成果
        3.4.3 东北振兴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第4章 政府转型:东北振兴的基础性因素
    4.1 东北振兴呼唤政府转型
        4.1.1 政府转型对东北振兴的重大影响
        4.1.2 有效发挥政府在东北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4.1.3 必须要把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4.2 东北振兴进程中政府转型的目标选择
        4.2.1 政府转型的总体方向
        4.2.2 政府转型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4.3 东北地方政府转型的实现途径
        4.3.1 切入点:政府角色定位
        4.3.2 着力点:行政关系调整
        4.3.3 落脚点:政府能力提升
    4.4 东北振兴进程中的政策工具创新
        4.4.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4.4.2 社会保障政策
        4.4.3 就业促进政策
        4.4.4 项目与投资政策
        4.4.5 人才政策
        4.4.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第5章 阜新个案:互动过程的实证研究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概述
        5.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5.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
        5.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5.2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5.2.1 阜新的基本市情
        5.2.2 阜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5.3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5.3.1 阜新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
        5.3.2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5.4 阜新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作为
        5.4.1 转变观念,科学编制转型规划
        5.4.2 转变行为方式,保障转型规划的实施
    5.5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及初步成果
        5.5.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经验
        5.5.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海洋科技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2.7.1 地域分工论
        2.7.2 空间投资论
        2.7.3 增长极模式
        2.7.4 点轴开发模式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3.2.1 孵化器
        3.2.2 科学城
        3.2.3 科学园
        3.2.4 科学工业园
        3.2.5 高科技产业带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3.2.7 技术城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3.4.1 政府主导型
        3.4.2 大学管理型
        3.4.3 公司运营型
        3.4.4 基金管理型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3.5.2 多元融资机制
        3.5.3 企业准入机制
        3.5.4 要素流动机制
        3.5.5 风险投资机制
        3.5.6 创业孵化机制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3.6.1 制定统一政策
        3.6.2 加强园区立法
        3.6.3 提供财政支持
        3.6.4 实行优惠政策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5.2 总体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2.3 基本思路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5.3.1 总体发展目标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5.5.2 发展目标定位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6.2 总体构想
        6.2.1 定位
        6.2.2 目标
        6.2.3 任务
    6.3 建设方案
        6.3.1 组建方案
        6.3.2 建设内容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6.4.1 机构设置
        6.4.2 管理体制
        6.4.3 运行机制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6.5.1 意义
        6.5.2 功能与特点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5.4 建设内容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6.6.1 目的意义
        6.6.2 功能与定位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7.1 科技产业化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7.4.1 主要原因
        7.4.2 对策建议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8.1 战略重点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8.2 保障措施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3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跨世纪的地方行政体制改革
    -- 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与经验总结
        I一1 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I一2 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
        I一3 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I一4 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二、 建立与完善地方公共行政体制
    -- 新世纪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II一1 当前地方行政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其体制原因
        II一2 新世纪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II一3建立与完善地方公共行政体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 由中央高度集权走向地方合理分权
    -- _现代化稳步发展时期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基本趋势
        III一1 中央与地方权限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规律
        III一2 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III一3 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
四、 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IV一1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其负效应
        IV一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IV一3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与对策
五、 调整和优化地方政府结构
    -- 创建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组织体系
        V一1调整和优化地方政府层级结构
        V一2 市县分置与创新城镇行政管理模式
        V一3 精简机构,优化地方政府组织结构
六、 改革体制,激发活力
    -- 建立与完善地方公共人事行政体制
        VI一1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析
        VI一2 深化地方人事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l
        VI一3 建立健全地方公共人事行政体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七、 改进监督体制,提高监督效能
    -- 改革与完善地方行政监督体系
        VII一1地方行政监督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VII一2地方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VII一3改革与完善地方行政监督体系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后记

四、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 [1]科研诚信论[D]. 史兆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研究[D]. 殷向杰. 南开大学, 2014(04)
  • [3]广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覃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4)
  • [4]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一所小学为个案[D]. 王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 姚华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6]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 扈映. 浙江大学, 2006(03)
  • [7]东北振兴与政府转型互动研究[D]. 孔金平. 中国人民大学, 2006(05)
  • [8]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9]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D]. 薄贵利. 吉林大学, 2004(04)
  • [10]进入新世纪,市级科协应扮演什么角色[J]. 蔡广志. 科协论坛, 2002(01)

标签:;  ;  ;  ;  ;  

新世纪,市科协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