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配辛硫磷一灭多威配方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绍明,杨振国,倪婧[1](2020)在《常用杀虫剂混用对桑粉虱的联合作用及田间药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获得对桑粉虱具有较高防效的杀虫剂配方。[方法]选取防治桑粉虱的常用杀虫剂灭多威、敌敌畏和虫螨腈进行试验,以药膜法比较其单剂和不同配比混剂的室内生物活性,进行混剂配比筛选,并评价其最佳配比的田间药效。[结果]灭多威与虫螨腈复配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其最佳配比为60.3∶39.7,该配比稀释145.6~291.2 mg/L对田间桑粉虱药后1~5 d的防效均在98%以上。[结论]该配比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
杨光[2](2018)在《基于抽检数据的漯河市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漯河市是全国第一家“中国食品名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漯河市的食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食品工业成为漯河市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食品加工水平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也不如经济发达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本文以漯河市食品安全抽检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把握漯河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找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来源并提出对策,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2016、2017年漯河市共抽取生产加工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2821批次28类食品,进行了微生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农残兽残、违禁物质、常规理化六方面指标的检测,抽检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整体合格率为98.1%,总体水平稳定较好,餐饮食品合格率较高,为99.3%,说明对其的管控水平较高;其中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冻饮品、方便食品、糕点、饼干、调味品、食用农产品中水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应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农残兽残的检出或超标是最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合格食品多发生在小企业、小作坊和小速食店。以2016-2017年抽检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基础,识别影响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并依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系统分析其来源,发现存在的高风险环节主要是:进货把关不严和贮藏不当、生产加工环境差、不按要求对生产加工设备器具进行清洗消毒、滥用食品添加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生产经营单位管理混乱很难溯源。通过以上分析和实地调查,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漯河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监管模式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方式的转变,主要内容为:对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在监管队伍中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整合检测资源,提升检测水平;构建全程式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增强违法处罚力度,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强化行业协会监督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鼓励市民参与。
张晨飞[3](2017)在《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代谢途径研究及灭多威水解酶基因克隆》文中研究指明灭多威是一种高毒的肟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除了常见剂型外,还可以作为复配剂,应用广泛。它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而防治多种害虫。灭多威于1997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可疑内分泌干扰物,可损坏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此外,还有可能具有遗传毒性。目前灭多威的降解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降解法较少。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易操作、环保经济等优点,是消除环境中农药污染的主要手段。因此,筛选灭多威降解菌株和克隆相关降解基因对灭多威污染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从农药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两株联合降解灭多威的菌株,分别命名为MDW-2和MDW-3,并分别初步鉴定为Aminobacter sp.和Afipia sp.。它们可以在3天内完全降解50 mg/L灭多威。菌株MDW-2首先对灭多威进行降解,并积累一种中间代谢产物,该产物不能被菌株MDW-2继续降解,但可以被菌株MDW-3完全降解。2.由于菌株MDW-2在灭多威降解过程的作用是水解其氨基甲酸酯键,从而对其进行脱毒,这是灭多威降解的关键步骤。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菌株MDW-2的生长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7.0。菌株MDW-2以1%的接种量可以在18 h内降解200 mg/L灭多威,其最适降解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降解pH值为7.0。3.结合HPLC-MS进行的产物鉴定和菌株利用灭多威的生长情况,推测灭多威的代谢途径为:菌株MDW-2首先将灭多威水解为灭多威肟和甲基氨基甲酸,并利用后者生长;然后菌株MDW-3继续完全降解灭多威肟,并利用灭多威肟生长。4.综合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200凝胶层析这些蛋白纯化方法,从菌株MDW-2粗酶液中纯化出可以用于肽指纹图谱分析的降解灭多威的水解酶。将肽指纹图谱得到的肽段序列和菌株MDW-2基因组中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找到一个orf06623,将对应的编码基因命名为灭多威的水解酶基因ameH,它的全长为951 bp,编码316个氨基酸。对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AmeH仅与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ATCC 24843 推测的甲酰胺酶 C869.04(27%)、Mycobacterium smegmatis NCTC 8159 的乙酰胺酶(28%)、Methylophilus methylotrophus的甲酰胺酶(26%)的相似性最高。表明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基因。5.将ameH基因和表达载体pET24b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中进行蛋白异源表达,用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大小约33 kDa,条带单一。经20 mMTris-HCl(pH7.4)缓冲液透析后的AmeH具有转化灭多威为灭多威肟的活性,表明ameH就是编码灭多威水解酶的基因。
梁静静[4](2013)在《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农药的原药除少数挥发性大的和在水中溶解度的可以直接使用外,绝大多数必须加工成各种剂型方可使用。乳油、水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等五大剂型长期以来一直是农药剂型的主体。这些传统剂型均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乳油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甲醇等,造成对人、畜的吸入危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可湿性粉剂在加工和使用时,粉尘飞扬,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和水混合静置时,容易分层,造成药液不均匀现象。在环境、安全规定严格要求的今天,这些传统剂型的发展将要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本文介绍的微乳剂、水乳剂、水悬浮剂以及以植物油为分散介质的油悬浮剂在加工过程中几乎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对生产和使用者毒性低,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属于绿色农药剂型。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绿色农药剂型的形成机理和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详细介绍了30%戊唑醇·丙环唑微乳剂、12%甲维盐·灭多威微乳剂、5%螺螨双酯微乳剂、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3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20%丁硫克百威水乳剂、25%辛硫磷·三唑磷水乳剂;10%溴虫腈水悬浮剂、50%戊唑醇水悬浮剂、1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水悬浮剂;15%氯虫·甲维盐油悬浮剂;20%氟吗啉油悬浮剂的研制过程,提出了最佳配方。
单彩慧[5](2011)在《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蔬菜、果树和观赏植物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于2003年首次在北京报道此虫,近年来在浙江、云南、山东及贵州均发现西花蓟马,并且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西花蓟马不仅通过直接取食危害植物,而且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西花蓟马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确定了室内饲养西花蓟马的最佳寄主;进行了西花蓟马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筛选了五种杀虫剂的室内复配配方;进行了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目的是为西花蓟马的化学防治及预防和延缓噻虫嗪抗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豆科蔬菜中室内饲养西花蓟马最佳寄主的确定本研究以三种豆科蔬菜果实刀豆角、扁豆角及四季豆角作为寄主,观察了西花蓟马分别取食三种寄主时的产卵量、存活率及发育历期,旨在寻找一种适宜室内大量饲养西花蓟马的寄主。结果表明:以刀豆角为寄主的西花蓟马的孵化数(542.67头)、2-4龄存活率(88.67%)及羽化率(71.73%)均显着高于以扁豆角和四季豆角为寄主饲养的西花蓟马,因此刀豆角是本试验所研究的三种豆科蔬菜中室内饲养西花蓟马的最佳寄主。2.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本研究采用药膜法和药膜加浸叶法测定了8类38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辛硫磷、丁烯氟虫腈、毒死蜱、多杀菌素、虫螨腈、甲维盐、丙硫克百威、噻虫嗪、丁硫克百威、啶虫脒、氯氟氰菊酯及联苯菊酯12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较高;在若虫测定的基础上,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上述12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雌成虫的室内毒力,与若虫测定相比,虽然不同药剂间的毒力高低顺序略有改变,但12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雌成虫仍表现高的室内毒力,因此可作为田间试验的备选药剂,以保证不同种类药剂间能交替轮换用药。3.防治西花蓟马复配药剂的室内筛选采用药膜法测定了多杀菌素与丁烯氟虫腈、甲维盐、噻虫嗪,辛硫磷与丁烯氟虫腈不同配比的复配配方对西花蓟马的联合毒力,筛选出9个表现为增效作用的复配配方,分别为: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以比例1:3、1:5、1:7、1:9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是513、348、208、591,其中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以比例1:3和1:9复配时,为最佳配比;多杀菌素与甲维盐以比例1:1和1:5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是262和133,其中多杀菌素与甲维盐以比例1:1复配时的LC50值最小,为最佳配比;多杀菌素与噻虫嗪以比例1:7、1:9、1:11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是481、368、429,其中多杀菌素与噻虫嗪以比例1:7复配时的LC50值最小,为最佳配比。4.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采用阈性状分析方法估算了西花蓟马种群对噻虫嗪的现实遗传力。用噻虫嗪筛选了23代,LC50值由筛选前的0.004 mg a.i./mL上升到0.019 mg a.i./mL,筛选后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比筛选前提高了4.75倍,现实遗传力h2=0.1106(1-26代),当田间防效为80%-90%时,如果每代用噻虫嗪防治一次,抗性上升10倍,大约需要12-15代,说明西花蓟马对噻虫嗪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
米凤玉[6](2011)在《几种复配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许多有害生物猖獗发生和危害;同时由于长期、大量、单一的使用或滥用化学农药,又导致了有害生物抗性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寻找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对天敌及人畜安全的农药是当前农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农药复配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本研究以乙酰甲胺磷(Acephate)、毒死蜱(Chlorpyrifos)及噻虫嗪(Thiamethoxam)为单剂,通过改变有效成分百分含量和剂型研制了乙噻水乳剂、乙噻水分散粒剂、乙噻微乳剂及毒噻水分散粒剂4类15种复配杀虫剂。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菜青虫(Pieris rapae L.)、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和菜蚜(Brevicoryne brassicae L.)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其增效作用,同时采用酶活力生化测定和石蜡切片观察分析法研究了复配杀虫剂增效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采用喷雾法和浸渍法测定了乙噻水乳剂(YSEW)、乙噻水分散粒剂(YSWGO)及毒噻水分散粒剂(DSWGO)对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及菜蚜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菜青虫都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YSEW处理小菜蛾和菜蚜72 h后的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 CTC)分别为276.35,213.69,也都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则都表现为拮抗作用。2、研究了YSEW、YSWGO和DSWGO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体内的3种酶活力的影响。亚致死剂量(LC20)活体处理24 h后,3种复配杀虫剂对2种供试昆虫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0.04%、72.11%、71.16%和88.57%、72.54%、66.19%:YSEW、YSWGO对2种供试昆虫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也都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DSWGO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的GSTs活性和菜青虫幼虫体内的AChE活性则表现为诱导作用,诱导率分别为5.14%和67.95%。3、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分析法研究了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菜青虫中肠组织细胞的影响。亚致死剂量(LC20)活体处理24 h后,常规石蜡切片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主要都是影响菜青虫中肠肠壁细胞的层次结构以及肠壁细胞中的杯状细胞形状及结构。4、根据实验结果,通过改变有效成分质量百分含量、混合配比和剂型另外研制了12种复配杀虫剂,即:6种乙噻微乳剂(YSME1、YSME2、YSME3、YSME3’、YSME4、YSME5),3种乙噻水分散粒剂(YSWG1、YSWG2、YSWG3)和3种毒噻水分散粒剂(DSWG1、DSWG2、DSWG3)。室内采用喷雾法研究了这12种复配剂对小菜蛾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12种改进复配剂对小菜蛾都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YSME2、YSME3、YSWG2、YSWG3、DSWG1、DSWG2和DSWG3都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酶活力生化测定结果表明,除了个别药剂对某一种酶起诱导作用外,多数都是抑制3种酶的活性。综上所述,乙噻、毒噻复配剂对蔬菜害虫都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幼虫和菜青虫都表现为一定的增效作用,抑制CarE、GSTs和AChE活性及破坏中肠组织上皮细胞结构可能是其增效的两个因素。
王智卿[7](2010)在《福建烟蚜抗药性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测定建立了灭多威、辛硫磷、吡虫啉、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啶虫脒6种药剂的敏感基线。测定了2009年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水平以及烟蚜种群解毒酶与靶标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2008年的监测结果相比较,灭多威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004倍、0.046倍和0.051倍;辛硫磷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降低了0.213倍、0.078倍和0.088倍;吡虫啉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1.186倍、1.328倍和0.56倍;氰戊菊酯对南平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67倍和0.139倍,对三明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降低了0.103倍;高效氯氟氰菊脂对南平和龙岩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345倍和0.244倍,对三明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降低了0.035倍;啶虫脒对福建南平、三明和龙岩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的LC50分别增长了0.498倍、0.724倍和0.868倍。由于3个烟区近几年大田防治烟蚜极少或没有使用灭多威、辛硫磷、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这4种杀虫剂,所以3个烟区的烟蚜种群对这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加率降低或抗药性下降。目前除了南平烟区的烟蚜种群对啶虫脒产生了高抗(抗性倍数为60.92倍),其余烟区还未出现高抗种群。3个烟区烟蚜种群的3种酶活性差异明显,以三明种群最高,南平种群次之,龙岩种群最低。与2007年的测定结果相比较,三明、南平和龙岩的烟蚜种群Car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2.249倍、2.335倍和3.491倍;AChE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336倍、0.664倍和0.782倍;GSTs比活力分别增加了0.591倍、0.811倍和1.447倍。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施用3次、5次、7次和9次后,施用灭多威后的烟蚜抗性分别增长了1.397倍、2.608倍、4.891倍和7.598倍;施用吡虫啉则分别增长了1.717倍、2.114倍、2.861倍和4.169倍;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则分别增长了1.341倍、2.577倍、5.277倍和10.767倍。经过l次、2次、3次和4次的农药轮用顺序施用后,烟蚜对灭多威的抗性指数分别增长了1.522倍、1.661倍、1.839倍和2.196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分别增长了1.490倍、1.603倍、1.742倍和1.898倍;对吡虫啉分别增长了1.716倍、1.980倍、2.259倍和2.519倍。研究了在不同烤烟品种上烟蚜的抗药性差异以及对烟蚜解毒酶与靶标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烤烟品种的烟蚜抗性从强到弱依次为:CB-1、K326、云烟87;不同品种烤烟对烟蚜的解毒酶和靶标酶活力有显着影响,不同烤烟品种上烟蚜CarE、AchE和GST活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B-1、K326、云烟87。
高赟[8](2009)在《2%阿·辛颗粒剂加工工艺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国内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加之温室中作物种类单一,多年重茬,导致根结线虫危害日益严重,每年减产可达20-30%,甚至绝收。2007年6月-9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日光温室中遭线虫危害番茄根系进行了采集、分离与鉴定,并作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根结线虫的毒力等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线虫的培养及鉴定。对根结线虫进行培养扩繁,之后进行病原鉴定,首次明确了番茄根结线虫病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发生,并且鉴定出危害番茄的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2、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采用药液浸泡法对分离得到的根结线虫进行处理,测得噻唑磷、辛硫磷、阿维菌素等8种目前常用的杀线虫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LC50:辛硫磷16.2127μg /ml,棉隆16.8900μg /ml,丁硫克百威3.7800μg /ml,灭线磷8.6987μg /ml,毒死蜱1.7809μg /ml,涕灭威2.8922μg /ml,噻唑磷12.8143μg /ml,阿维菌素1.5912μg /ml。测得8种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的LC50后,将它们组成二元复配物,再用按比例混合法测定复配剂药效,同时确定复配组合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最大毒力时的单剂比例。实验发现,其中六种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明显:当阿维菌素/辛硫磷=3/8时,混剂有最大毒力为0.1838μg /ml、阿维菌素/灭线磷=3/8时,混剂最大毒力为0.4623μg /ml、阿维菌素/毒死蜱=2/9毒力为1.9831μg /ml、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1/12时毒力为1.0752μg /ml、阿维菌素/涕灭威=2/11毒力为1.3599μg /ml、涕灭威/毒死蜱=11/2毒力为2.0474μg /ml。综合考虑毒力及其它因素,最后用阿维菌素与辛硫磷有效成分比为3/8的配比组合加工颗粒剂。3、颗粒剂配方确定及成品药效试验。用过筛河沙为载体,硅藻土作为吸附剂,从聚乙烯醇、β-环糊精、聚醋酸乙烯酯、石蜡中优选出石蜡作为黏结剂,添加适量警戒色,最终确定颗粒剂配方。加工颗粒剂后进行药效试验,施药量为18.75kg/hm2 ,30d后调查防效,线虫虫口减退率达到95.45%。
范凯华[9](2009)在《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有效药剂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水稻上的主要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为研究对象,以田间常用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苯基吡唑类等杀虫剂为主要的研究药剂,监测了白背飞虱的田间抗药性情况,利用室内饲养品系建立了白背飞虱对多种药剂的敏感基线,同时在测定各种单剂对白背飞虱毒力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药剂混配试验,筛选出了一些具有显着增效作用的混配组合。为进一步实施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和治理奠定了基础。一、白背飞虱敏感品系的建立本文利用2007年7月采自南京江浦农场的白背飞虱,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下连续饲养,进行敏感品系的培育。饲养13代后,测定其敏感性发现,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呋虫胺、吡蚜酮和啶虫脒等新型杀虫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乙酰甲胺磷和毒死蜱等有机磷杀虫剂的敏感性则不高。通过与已报道的杀虫剂敏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研究培育的白背飞虱室内饲养品系已经达到敏感品系水平,在研究白背飞虱对新型杀虫剂抗药性时,可以作为相对敏感品系使用,所测定的吡虫啉(0.05ng/头)、溴氰菊酯(1.90 ng/头)、丁硫克百威(1.32 ng/头)和氟虫腈(0.13 ng/头)等杀虫剂的LD50值可以作为敏感基线资料使用。二、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的监测本文采用点滴法监测了我国3个地区的田间白背飞虱种群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吡啶甲亚胺杂环类、苯基吡唑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新烟碱类6类9种主要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白背飞虱对氟虫腈均已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RR:10.31-20.54倍),南京种群对丁硫克百威(23.26倍)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其他药剂均没有产生明显的抗性,仅在不同地区种群表现为丧失敏感性或低水平抗性。进一步比较不同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差异发现,只有南京地区的白背飞虱对丁硫克百威的抗性偏高、对毒死蜱偏敏感,其他监测的药剂在不同地区间不存在抗性水平的显着差异,表现出迁飞害虫的抗性特征。三、吡虫啉与常规杀虫剂混配对白背飞虱的联合作用吡虫啉是目前防治白背飞虱最好的药剂之一,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研究了吡虫啉与常规杀虫剂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发现吡虫啉和常规杀虫剂混用没有发现拮抗作用,调整混合比例,均可以筛选出增效明显的混用组合。如吡虫啉+丁硫克百威(1:10)、吡虫啉+毒死蜱(1:200)、吡虫啉+溴氰菊酯(1:10)和吡虫啉+噻嗪酮(1:5),它们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278.28、225.09、224.26和230.18,增效显着。进一步研究剂型,部分混配组合可以开发成具有市场潜力的复配制剂。四、噻嗪酮和毒死蜱与其他常规杀虫剂混配对白背飞虱的联合作用噻嗪酮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速效性较差,但是毒力较高。毒死蜱为传统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毒力较差,但田间抗性水平不高。本节研究噻嗪酮与其他杀虫剂之间的混配,同时开展毒死蜱与对白背飞虱具有较高毒力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氟虫腈的混配,结果发现噻嗪酮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混配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同时提高了噻嗪酮的速效性,毒死蜱与氟虫腈的组合也具有显着地增效作用。通过研究不同配比的杀虫剂两两混配,发现“噻嗪酮+毒死蜱(1:10)”、“噻嗪酮+乙酰甲胺磷(1:10)”、“噻嗪酮+丁硫克百威(1:3)”、“噻嗪酮+丁硫克百威(1:5)”、“氟虫腈+毒死蜱(1:5)”和“氟虫腈+毒死蜱(1:10)”这6个混配组合都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它们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了200.33、250.32、211.57、274.77、251.51和248.05。
刘政军[10](2009)在《溴虫腈的剂型与毒效关系及其在桑叶中降解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安全、高效使用杀虫剂溴虫腈防治农业害虫的目的,本文研制了10%溴虫腈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和乳油4种剂型;进行了4种剂型的物化特性比较;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和甘蓝叶片内滞留量和对小菜蛾幼虫的表皮穿透力;比较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对桑叶光合特性及叶质的影响;分别用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对家蚕和小菜蛾的毒力;比较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桑叶后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检测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桑叶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喷药后不同时间,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测定了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上的最终残留量。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10%溴虫腈水乳剂和10%溴虫腈微乳剂的优化配方;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等进行筛选,确定了10%溴虫腈悬浮剂的优化配方;对溶剂、乳化剂进行了筛选和配伍,确定了10%溴虫腈乳油的优化配方。研制出了符合国家同类剂型质量标准的10%溴虫腈悬浮剂、10%溴虫腈微乳剂、10%溴虫腈水乳剂和10%溴虫腈乳油4种剂型。2.溴虫腈4种剂型的物化特性比较显示:溴虫腈4种剂型的表面张力具有比较一致的规律,即稀释倍数越低,浓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小;反之,稀释倍数越高,浓度越小,表面张力越大。在相同稀释浓度下,溴虫腈4种剂型的表面张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10%溴虫腈悬浮剂> 10%溴虫腈水乳剂> 10%溴虫腈乳油> 10%溴虫腈微乳剂。稀释倍数越高,4种剂型稀释液之间的表面张力差距越大;溴虫腈4种剂型在甘蓝叶面的接触角具有相同的规律,即稀释倍数越低,浓度越大,接触角越小。4种剂型在相同稀释浓度下,其稀释液的接触角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10%溴虫腈悬浮剂>10%溴虫腈水乳剂> 10%溴虫腈乳油>10%溴虫腈微乳剂;溴虫腈4种剂型在蜡面上的润湿展布能力依次为10%溴虫腈微乳剂>10%溴虫腈乳油>10%溴虫腈水乳剂>10%溴虫腈悬浮剂,润湿展布面积分别是水的3.08倍、2.60倍、2.36倍和1.38倍;在桑叶上润湿展布面积大小依次为10%溴虫腈微乳剂> 10%溴虫腈水乳剂>10%溴虫腈乳油>10%溴虫腈悬浮剂,润湿展布面积分别是水的2.30倍、2.28倍、1.16倍和1.08倍。在甘蓝叶上润湿展布面积大小依次为10%溴虫腈微乳剂> 10%溴虫腈乳油>10%溴虫腈水乳剂>10%溴虫腈悬浮剂,润湿展布面积分别是水的2.49倍、2.25倍、1.39倍和1.36倍。3.溴虫腈4种剂型处理桑叶48 h后,在叶片内溴虫腈的滞留量占处理药剂总量的百分率分别为:溴虫腈微乳剂54.6%,溴虫腈乳油47.0%,溴虫腈悬浮剂39.2%,溴虫腈水乳剂37.6%;溴虫腈4种剂型处理甘蓝叶48 h后,在叶片内溴虫腈的滞留量占处理药剂总量的百分率分别为:溴虫腈微乳剂50.2%,溴虫腈乳油44.4%,溴虫腈水乳剂43.2%,溴虫腈悬浮剂34%;溴虫腈4种剂型对小菜蛾表皮穿透能力以溴虫腈微乳剂最高,其次是溴虫腈乳油,再次是溴虫腈悬浮剂,溴虫腈水乳剂的穿透率最低。溴虫腈微乳剂和溴虫腈乳油的穿透率与处理浓度并不表现为倍数关系,而溴虫腈悬浮剂和溴虫腈水乳剂的穿透率与处理浓度的相关性则十分明显。在100 mg·L-1处理浓度下,9h后的穿透率大小依次为:溴虫腈微乳剂88.30%、溴虫腈乳油84.82%、溴虫腈悬浮剂50.76%和溴虫腈水乳剂44.55%。4.用4种剂型溴虫腈药液喷施桑树后,桑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为微乳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促进桑叶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也高于其它处理;4种剂型溴虫腈药液喷施后的桑叶脂肪含量与对照相比略有下降,至施药第6d后脂肪含量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各种剂型溴虫腈药液喷施后的桑叶胞间CO2浓度变化没有明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溴虫腈的4种剂型对桑叶光合特性及叶质均无不利影响,但不同剂型对叶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5.用食下毒叶法测得溴虫腈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对2龄期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286.23、296.25、313.02和329.94 mg·L-1。用浸虫法测得溴虫腈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对3龄期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548.77、492.98、589.52和554.47 mg·L-1。用浸虫法测得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对4龄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0.958、12.368、29.402和36.773 mg·L-1。用浸叶法测得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对4龄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9.0186、8.2699、20.957和10.815 mg·L-1。采用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得的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小菜蛾的毒力存在显着差异,浸叶法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更高,说明溴虫腈杀虫作用是胃毒作用>触杀作用。6.100 mg·L-1的溴虫腈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和敌敌畏乳油处理桑树,药后7d起饲喂2龄起蚕,对家蚕幼虫的龄期、眠蚕体重、全茧量(即茧重)、茧层量(茧皮重)、蛹重和化蛹率均没有影响,各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7.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桑叶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测定结果显示,50 mg·L-1的溴虫腈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和乳油处理下,均无家蚕中毒与死亡,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100 mg·L-1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后24 h,家蚕均有死亡。处理后48 h,只有溴虫腈乳油处理的家蚕有死亡,其余处理均无家蚕中毒与死亡,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处理后72 h,不同剂型处理均无家蚕中毒与死亡;150 mg·L-1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后96 h,只有溴虫腈乳油处理的家蚕有死亡,其余处理均无家蚕中毒与死亡,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200 mg·L-1和250 mg/L溴虫腈不同剂型处理后120 h均有家蚕中毒与死亡现象,存活个体的生长发育缓慢,体型较对照显着变小。中毒家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不活泼、生长发育受阻,中毒较重者身体严重萎缩、卷曲成“S”型,个别中毒较深者吐水死亡。8.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及半衰期分别为:溴虫腈悬浮剂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 =93.466e-0.1677t (R2 = 0.9238),半衰期为4.1 d;溴虫腈水乳剂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 = 97.65e-0.234t (R2 = 0.8808),半衰期为3.0 d;溴虫腈微乳剂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 = 97.675e-0.2261t (R2 = 0.855),半衰期为3.1 d;溴虫腈乳油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方程为C =124.85e-0.2287t (R2 = 0.8781),半衰期为3.0 d。此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3.97×10-4 mg·kg-1。在施药28 d后,100 mg·L-1溴虫腈处理的桑叶中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和乳油残留量分别为:0.019、0.017、0.012和0.016 mg·kg-1。9.桑园内分别喷施250、200、150、100和50 mg·L-1 4种剂型的溴虫腈,检测到药剂在桑叶的残留毒性期分别为:溴虫腈悬浮剂, >5 d、>5 d、3 d、1 d和0 d;溴虫腈微乳剂,>5 d、>5 d、3 d、1 d和0 d;溴虫腈水乳剂,>5 d、4 d、2d、1 d和0 d;溴虫腈乳油>5 d、>5 d、>5 d、2 d和0 d。10.10%溴虫腈4种剂型100 mg·L-1喷施桑树后的安全间隔期为施药后5 d,200mg·L-1处理的安全采收期为施药后14 d。10%溴虫腈4种剂型的药剂在桑树上防治害虫或害螨,建议使用浓度为100 mg·L-1。11.综合溴虫腈4种加工剂型的特性与毒效关系,对桑叶的生理效应和对家蚕的残留毒性等,证明溴虫腈微乳剂是适宜在桑园应用的高效、安全、经济和环保剂型。
二、复配辛硫磷一灭多威配方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配辛硫磷一灭多威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常用杀虫剂混用对桑粉虱的联合作用及田间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1.3 药剂联合杀虫活性最佳配比筛选 |
1.3.1 增效配比的筛选 |
1.3.2 增效最佳配比的筛选 |
1.4 增效组合最佳配比的田间药效评价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剂对桑粉虱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 |
2.2 复配剂增效配比的筛选 |
2.3 复配剂最佳配比的筛选 |
2.4 复配剂的田间药效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抽检数据的漯河市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食品安全及其问题分析 |
1.3.1 食品安全的定义 |
1.3.2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
1.3.3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1.4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1.5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1.6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1.7 食品安全抽检的目的及其重要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8.3 技术路线图 |
2 总体抽检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情况简介 |
2.2 分析内容分类情况 |
2.3 抽检与调查方案 |
2.3.1 样本数据来源 |
2.3.2 抽检原则 |
2.3.3 抽检程序 |
2.3.4 抽检执行标准 |
2.3.5 社会调查方案 |
2.4 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总体分析 |
2.4.1 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总体分析 |
2.4.2 食品安全问题的性质分布 |
2.4.3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分析 |
2.4.4 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情况 |
3 不同类别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分析 |
3.1 生产流通环节不同类别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1.1 糕点、饼干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1.2 方便食品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1.3 调味料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1.4 肉与肉制品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2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3.3 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分析 |
4 漯河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4.1 漯河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1.1 标准不全面、不统一、技术含量低 |
4.1.2 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够 |
4.1.3 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尚未被采用 |
4.2 完善漯河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研究 |
4.2.1 对高风险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
4.2.2 整合监管队伍,引入专业技术人才 |
4.2.3 整合检测资源,提升检测水平 |
4.2.4 构建全程式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
4.2.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鼓励市民参与 |
4.2.6 增强违法处罚力度,建立信用监管体系 |
4.2.7 强化行业协会监督作用 |
4.2.8 其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3)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代谢途径研究及灭多威水解酶基因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灭多威的简述 |
1.1 灭多威的理化性质 |
1.2 灭多威的生产与应用 |
1.3 灭多威在环境中的残留 |
1.4 灭多威的毒理学特性 |
2. 灭多威降解的研究进展 |
2.1 吸附法 |
2.2 高级氧化技术 |
2.3 电解法 |
2.4 微波诱导催化技术 |
2.5 灭多威的生物降解 |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1.3 降解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1.4 降解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 |
1.5 降解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 |
1.6 种子液的制备 |
1.7 灭多威含量的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2.2 菌株MDW-2和MDW-3的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2.3 菌株MDW-2和MDW-3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
2.4 菌株MDW-2的抗性谱 |
2.5 环境条件对菌株MDW-2生长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灭多威降解菌株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一节 菌株联合降解灭多威的代谢途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种子液的制备与菌体生长量的测定 |
1.3 灭多威降解实验 |
1.4 灭多威含量和代谢产物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灭多威代谢途径的研究 |
2.2 菌株MDW-2和MDW-3联合降解灭多威的生长和降解特性研究 |
2.3 菌株MDW-2和MDW-3联合降解灭多威的代谢途径推测 |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菌株MDW-2降解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种子液的制备 |
1.3 灭多威降解实验 |
1.4 灭多威含量的测定 |
1.5 菌株MDW-2以灭多威为唯一碳氮源的生长和降解 |
1.6 温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7 初始pH值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8 接种量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9 灭多威初始浓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10 NaCl浓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11 通气量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1.12 重金属离子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MDW-2以灭多威为唯一碳源和唯一碳氮源的生长和降解 |
2.2 温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3 初始pH值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4 接种量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5 灭多威初始浓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6 NaCl浓度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7 通气量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2.8 重金属离子对菌株MDW-2降解灭多威的影响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灭多威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一节 菌株MDW-2粗酶液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粗酶液的制备 |
1.3 粗酶液中蛋白含量测定及酶活测定 |
1.4 灭多威水解酶反应进程曲线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灭多威水解酶反应进程曲线 |
2.2 温度对菌株MDW-2粗酶液酶活性的影响 |
2.3 pH对菌株MDW-2粗酶液酶活性的影响 |
2.4 灭多威水解酶的定域和类型 |
第二节 灭多威水解酶的纯化及其克隆和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与试剂 |
1.2 灭多威水解酶的纯化 |
1.3 ExpressPlus~(TM) PAGE Gel电泳 |
1.4 基因组测序 |
1.5 水解酶蛋白测序及查找 |
1.6 灭多威水解酶基因ameH的异源表达 |
1.7 表达菌株灭多威水解酶的纯化 |
1.8 表达菌株灭多威水解酶的酶活测定 |
1.9 AmeH降解灭多威的产物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MDW-2基因框架图 |
2.2 灭多威水解酶的纯化 |
2.3 水解酶蛋白分析 |
2.4 灭多威水解酶基因ameH的异源表达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附录一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附录二 相关基因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4)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农药剂型的加工现状 |
1.2 绿色农药剂型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1.3 微乳剂-ME |
1.3.1 微乳剂概述 |
1.3.2 微乳剂的特性 |
1.3.3 微乳剂的优点 |
1.3.4 微乳剂的缺点 |
1.3.5 微乳剂的基本组成 |
1.3.6 微乳剂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
1.4 水乳剂-EW |
1.4.1 水乳剂简介及概况 |
1.4.2 水乳剂的特征 |
1.4.3 水乳剂的组成 |
1.4.4 水乳剂的性能指标 |
1.5 水悬浮剂-SG |
1.5.1 水悬浮剂简介及概况 |
1.5.2 水悬浮剂的组成 |
1.5.3 农药水悬浮剂质量控制 |
1.6 油悬剂-OF |
1.6.1 油悬剂简介及概况 |
1.6.2 油悬剂的组成及要求 |
1.6.3 油悬浮剂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课题设计的主要思路 |
2.1.1 微乳剂设计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
2.1.2 水乳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
2.1.3 水悬浮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
2.1.4 油悬剂设计的主要思路 |
2.2 微乳剂的研制 |
2.2.1 30%戊唑醇·丙环唑微乳剂的研制 |
2.2.2 12%甲维盐·灭多威微乳剂的研制 |
2.2.3 5%螺螨双酯微乳剂的研制 |
2.2.4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的研制 |
2.3 水乳剂的研制 |
2.3.1 3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的研制 |
2.3.2 20%丁硫克百威水乳剂的研制 |
2.3.3 25%辛硫磷·三唑磷水乳剂的研制 |
2.4 水悬浮剂的研制 |
2.4.1 10%溴虫腈水悬浮剂的研制 |
2.4.2 50%戊唑醇水悬浮剂的研制 |
2.4.3 1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水悬浮剂的研制 |
2.5 油悬浮剂的研制 |
2.5.1 20%氟吗啉油悬浮剂的研制 |
2.5.2 15%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油悬浮剂的研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和专利目录 |
(5)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西花蓟马的研究概况 |
1.1 西花蓟马的起源和分布 |
1.2 寄主范围和危害 |
1.3 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 |
2. 西花蓟马抗药性的研究概况 |
2.1 西花蓟马的抗药性概况 |
2.2 西花蓟马的抗药性机理 |
2.3 西花蓟马的抗药性治理策略 |
3. 噻虫嗪的研究进展 |
3.1 噻虫嗪简介 |
3.2 噻虫嗪的理化性质 |
3.3 噻虫嗪的作用机理 |
3.4 噻虫嗪的抗性研究 |
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西花蓟马室内饲养最佳寄主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寄主植物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膜法测定8类38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若虫的室内毒力 |
2.2 药膜加浸叶法测定8类37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若虫的室内毒力 |
2.3 药膜法测定12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雌成虫的室内毒力 |
3. 讨论 |
第四章 防治西花蓟马复配配方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1.5 共毒系数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丁烯氟虫腈与多杀菌素复配的室内配比筛选 |
2.2 多杀菌素与甲维盐复配的室内配比筛选 |
2.3 多杀菌素与噻虫嗪复配的室内配比筛选 |
2.4 辛硫磷与丁烯氟虫腈复配的室内配比筛选 |
3. 讨论 |
第五章 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筛选 |
2.2 西花蓟马对噻虫嗪的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计 |
2.3 西花蓟马对噻虫嗪抗性发展的预测 |
3. 讨论 |
全文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几种复配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名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复配剂的研究概况 |
1.2 复配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 |
1.2.1 有机磷类杀虫剂之间复配的增效作用 |
1.2.2 有机磷类与菊酯类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 |
1.2.3 有机磷类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 |
1.2.4 化学杀虫剂与植物源、微生物杀虫剂间复配的增效作用 |
1.2.5 杀虫剂与增效剂或其他农药复配的增效作用 |
1.2.6 影响增效作用的因素 |
1.2.7 复配杀虫剂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 |
1.3 杀虫剂复配增效的作用机理的研究 |
1.3.1 改变杀虫剂的物理性状 |
1.3.2 改变杀虫剂对害虫表皮的穿透速率 |
1.3.3 影响昆虫的生理代谢 |
1.3.4 引起昆虫中肠病变 |
1.3.5 干扰害虫的行为 |
1.3.6 其他生理机能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昆虫 |
2.2.2 供试药剂 |
2.2.3 供试器械 |
2.2.4 实验处理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3.2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3.3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3.4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3种复配杀虫剂对供试虫体内3种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体内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2 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体内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 |
3.3.3 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
3.3.4 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3种新型复配杀虫剂对中肠组织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昆虫 |
4.2.2 供试药剂 |
4.2.3 试虫处理 |
4.2.4 石蜡切片观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改进复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昆虫 |
5.2.2 供试药剂 |
5.2.3 供试器械 |
5.2.4 实验处理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6种乙噻微乳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5.3.2 3种改进毒噻复配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5.3.3 3种改进乙噻复配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改进复配杀虫剂对3种酶活力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改进复配杀虫剂对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6.3.2 改进复配剂对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 |
6.3.3 改进复配剂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
6.3.4 12种改进复配剂对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总讨论、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总讨论 |
7.1.1 杀虫剂的合理混用或复配 |
7.1.2 杀虫剂混用或复配的增效机理 |
7.2 主要结论 |
7.2.1 增效作用方面 |
7.2.2 增效生理生化机理方面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撰写和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福建烟蚜抗药性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昆虫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
1.1.1 行为抗性 |
1.1.2 生理抗性 |
1.1.3 代谢抗性 |
1.2 害虫抗药性的监测 |
1.2.1 害虫抗药性的生物化学监测 |
1.2.2 害虫抗药性的分子生物学监测 |
1.3 烟蚜抗药性研究概况 |
1.4 烟蚜的抗性治理对策 |
1.4.1 限制杀虫剂的用药次数 |
1.4.2 杀虫剂的轮用 |
1.4.3 杀虫剂的合理混用 |
1.4.4 负交互抗性杀虫剂的应用 |
1.4.5 镶嵌式防治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农药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供试虫源 |
2.1.5 供试寄主 |
2.1.6 烟蚜种群的管理 |
2.2 试验方法 |
2.2.1 毒力测定方法 |
2.2.2 酶活性测定方法 |
2.2.3 杀虫剂连用和轮用的施用方法 |
2.2.4 烟蚜取食不同烤烟品种对其抗药性影响的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敏感品系的毒力测定 |
3.2 烟蚜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
3.2.1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灭多威的抗性水平 |
3.2.2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辛硫磷的抗性水平 |
3.2.3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 |
3.2.4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 |
3.2.5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 |
3.2.6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水平 |
3.3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CarE、AChE 和GSTs 活性的差异 |
3.3.1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CarE 活性的差异 |
3.3.2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AChE 活性的差异 |
3.3.3 福建烟区烟蚜种群GSTs 活性的差异 |
3.4 杀虫剂连用对烟蚜抗药性发展的影响 |
3.5 杀虫剂连用对烟蚜CarE 和AChE 活性的影响 |
3.6 杀虫剂轮用对烟蚜抗性发展的影响 |
3.7 杀虫剂轮用对烟蚜CarE 和AChE 活性的影响 |
3.8 烤烟品种对烟蚜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3.9 烤烟品种对烟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9.1 烤烟品种对烟蚜CarE 活性的影响 |
3.9.2 烤烟品种对烟蚜AChE 活性的影响 |
3.9.3 烤烟品种对烟蚜GST 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阿·辛颗粒剂加工工艺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根结线虫的危害 |
2 根结线虫病的研究现状 |
2.1 危害症状 |
2.2 病源 |
2.2.1 根结线虫的种类及分布 |
2.2.2 根结线虫的形态特征 |
2.2.3 侵染循环 |
2.2.4 发病条件 |
2.2.4.1 土壤温度 |
2.2.4.2 土壤湿度 |
2.2.4.3 土壤结构 |
2.2.4.4 连作 |
3 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状况 |
3.1 化学防治 |
3.1.1 杀线虫剂的发展与现状 |
3.1.2 各类杀线虫剂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
3.1.3 化学杀线剂的作用方式 |
3.1.3.1 熏蒸性杀线剂 |
3.1.3.2 非熏蒸性杀线剂及其作用方式 |
3.2 其它防治措施 |
3.2.1 农业防治措施 |
3.2.1.1 抗病育种 |
3.2.1.2 物理防治 |
3.2.1.3 生物防治 |
3.2.1.4 微生物代谢产物 |
4 防治根结线虫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
4.1 药剂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4.2 其它防治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
5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5.1 农药复配的优点 |
5.1.1 延缓和治理抗药性 |
5.1.2 扩大防治对象 |
5.1.3 增强防治效果,降低防治费用 |
5.1.4 提高速效性 |
5.1.5 老农药品种开发新用途 |
5.2 颗粒剂的优点 |
5.3 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番茄根结线虫的培养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样采集 |
1.2 线虫分离 |
1.3 根结线虫的扩繁 |
1.4 线虫固定和形态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病症状 |
2.2 线虫扩繁结果 |
2.3 番茄根结线虫病原线虫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单剂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
1.2.2 复配剂室内毒杀活性测定 |
1.2.3 复配组合的增效倍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复配杀线虫剂的筛选 |
2.2 单剂对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的毒力 |
2.3 复配剂对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的毒力 |
2.4 复配组合的增效倍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颗粒剂加工及室内药效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
1.2.2 性能测定 |
1.2.3 颗粒剂药效试验 |
1.2.3.1 试验步骤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颗粒剂的有效成分 |
2.2 黏结剂对造粒效果的影响 |
2.3 黏结剂用量对造粒效果的影响 |
2.4 吸附剂用量对造粒效果的影响 |
2.5 最佳配方的确定 |
2.6 颗粒剂质量指标的测定 |
2.7 药效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有效成分组成 |
3.2 颗粒剂加工 |
3.3 药效试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根结线虫病病原物鉴定 |
1.2 防治根结线虫的药剂 |
1.3 复配型颗粒剂的加工及药效试验 |
2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图 |
(9)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有效药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白背飞虱抗药性发生概况 |
2 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 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1 同类化学结构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2 不同化学结构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3 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其它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4 昆虫生长调节剂与其它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5 有机磷杀虫剂与其它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1.6 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 |
2.2 杀虫剂混配的增效作用与抗性的关系 |
2.3 杀虫剂混配增效作用的一般规律 |
2.4 杀虫剂的混配对高等动物、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
2.5 杀虫剂混配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 |
3 白背飞虱抗药性综合治理策略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背飞虱敏感品系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试虫饲养方法 |
1.3 供试药剂 |
1.4 杀虫剂毒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常规杀虫剂对室内饲养白背飞虱品系的毒力 |
2.2 室内饲养白背飞虱品系的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的监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杀虫剂毒力测定 |
1.4 统计方法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京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 |
2.2 安庆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 |
2.3 桂林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 |
2.4 不同地区白背飞虱对常规杀虫剂的抗性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吡虫啉与常规杀虫剂混配对白背飞虱的联合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的方法 |
1.4 增效评价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吡虫啉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混配的联合作用 |
2.2 吡虫啉与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或氟虫腈混配的联合作用 |
2.3 吡虫啉与噻嗪酮混配对白背飞虱4龄若虫的联合作用 |
3 讨论 |
第五章 噻嗪酮和毒死蜱与其他常规杀虫剂混配对白背飞虱的联合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的方法 |
1.4 增效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噻嗪酮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混配对白背飞虱若虫的联合毒力 |
2.2 毒死蜱与氟虫腈、阿维菌素2种杀虫剂混用对白背飞虱的联合作用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溴虫腈的剂型与毒效关系及其在桑叶中降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溴虫腈及其开发应用现状 |
2 农药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现状概述 |
3 桑树害虫的防治现状概述 |
4 家蚕的生物学特性及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溴虫腈不同剂型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剂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10%溴虫腈悬浮剂的研制 |
1.3.2 10%溴虫腈水乳剂的研制 |
1.3.3 10%溴虫腈微乳剂的研制 |
1.3.4 10%溴虫腈乳油的研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0%溴虫腈悬浮剂配方筛选 |
2.1.1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 |
2.1.2 增稠剂的选择 |
2.1.3 防冻剂的选择 |
2.1.4 消泡剂的选择 |
2.1.5 10%溴虫腈悬浮剂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
2.1.6 稳定性试验 |
2.1.7 优化配方的确定 |
2.2 10%溴虫腈水乳剂的配方筛选 |
2.2.1 溶剂体系的确定 |
2.2.2 乳化剂的选择 |
2.2.3 增稠剂的选择 |
2.2.4 水质对制剂热贮稳定性的影响 |
2.2.5 防冻剂的选择 |
2.2.6 10%溴虫腈水乳剂的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
2.2.7 稳定性试验 |
2.2.8 10%溴虫腈水乳剂优化配方的确定 |
2.3 10%溴虫腈微乳剂的配方筛选 |
2.3.1 溶剂的选择 |
2.3.2 乳化剂的选择 |
2.3.3 不同水质对微乳剂配制的影响 |
2.3.4 防冻剂的选择 |
2.3.5 微乳剂质量技术指标的测定结果 |
2.3.6 稳定性试验 |
2.3.7 10%溴虫腈微乳剂优化配方的确定 |
2.4 10%溴虫腈乳油配方的筛选 |
2.4.1 溶剂的选择 |
2.4.2 乳化剂的选择 |
2.4.3 乳化性能及冷、热贮稳定性测定结果 |
2.4.4 10%溴虫腈乳油优化配方的确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溴虫腈四种剂型的物化特性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药剂 |
1.1.2 供试仪器设备 |
1.1.3 生物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待检乳液的配制 |
1.2.2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1.2.3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甘蓝叶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1.2.4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润湿展布性能的测定 |
1.2.5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桑叶和甘蓝叶片内滞留量比较 |
1.2.6 溴虫腈四种剂型稀释液对小菜蛾表皮穿透能力的测定 |
1.2.7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的表面张力比较 |
2.2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甘蓝叶表面接触角的比较 |
2.3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的润湿展布性能比较 |
2.4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桑叶和甘蓝叶片内滞留量比较 |
2.4.1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桑叶内滞留量比较 |
2.4.2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在甘蓝叶片内滞留量比较 |
2.5 溴虫腈不同剂型稀释液对小菜蛾幼虫表皮穿透能力的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溴虫腈不同剂型对桑叶生理效应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方法 |
1.4.1 桑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 CO_2 浓度测定 |
1.4.2 桑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1.4.3 桑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4.4 桑叶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桑叶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 浓度的影响 |
2.3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桑叶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2.3.1 桑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2.3.2 桑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3.3 桑叶中脂肪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五章 溴虫腈四种剂型对家蚕及小菜蛾的毒力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及饲养 |
1.1.1 家蚕及饲养 |
1.1.2 小菜蛾及饲养 |
1.2 供试药剂 |
1.3 溴虫腈对家蚕和小菜蛾的毒性测定 |
1.3.1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的毒性测定方法 |
1.3.2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小菜蛾毒力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的毒性 |
2.2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小菜蛾的毒力 |
2.3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和小菜蛾的毒力比较 |
3 讨论 |
第六章 四种剂型的溴虫腈处理桑叶后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家蚕 |
1.2 试验条件 |
1.3 供试药剂 |
1.4 桑树树龄 |
1.5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及观察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1 对家蚕幼虫龄期的影响 |
2.1.2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体重的影响 |
2.1.3 不同剂型溴虫腈对家蚕全茧量(即茧重)、茧层量(茧皮重)、蛹重和化蛹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七章 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上的降解规律及残留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生物试材 |
1.2 供试药品及试剂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溴虫腈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测定 |
1.4.2 溴虫腈在桑叶上的降解动态试验 |
1.4.3 溴虫腈在桑叶上的最终残留试验 |
1.5 分析方法 |
1.5.1 样品处理 |
1.5.2 气相色谱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剂型的溴虫腈喷施桑叶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 |
2.2 桑叶中残留溴虫腈的检测 |
2.2.1 溴虫腈检测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最低检出浓度 |
2.2.3 准确度及精确度 |
2.3 溴虫腈不同剂型在桑叶中的降解动态 |
2.4 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最终残留量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讨论 |
1 溴虫腈的剂型及其物化特性 |
2 农药对桑叶品质的影响及溴虫腈对桑叶的生理效应和残留动态 |
3 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及溴虫腈对家蚕的安全性 |
4 农药剂型的选择、加工工艺及配方筛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四、复配辛硫磷一灭多威配方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常用杀虫剂混用对桑粉虱的联合作用及田间药效评价[J]. 朱绍明,杨振国,倪婧. 农药, 2020(06)
- [2]基于抽检数据的漯河市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光.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灭多威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代谢途径研究及灭多威水解酶基因克隆[D]. 张晨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4]绿色农药剂型的技术研究[D]. 梁静静.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5)
- [5]防治西花蓟马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虫嗪的抗性风险评估[D]. 单彩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6]几种复配杀虫剂的杀虫作用及机理研究[D]. 米凤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7]福建烟蚜抗药性变化规律研究[D]. 王智卿.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2%阿·辛颗粒剂加工工艺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D]. 高赟.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9]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及有效药剂的筛选[D]. 范凯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10]溴虫腈的剂型与毒效关系及其在桑叶中降解规律研究[D]. 刘政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