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罗重谱[1](2013)在《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对16种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经管类学术期刊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期刊集团化是经管类学术期刊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主办单位虽与期刊竞争力无必然联系,但仍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对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卷首语"彰显学术期刊立场,有助于提升期刊竞争力。办刊理念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栏目设置和用稿取向,是期刊竞争力的源泉之一。栏目设置虽与期刊竞争力无关,但与之关联的学术期刊关注的问题域与期刊竞争力关联甚密。经管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可从影响对象和影响范围两个维度来考量。在扩大影响力方面,经管类学术期刊除提升"内功"外,还应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二次传播。
屈湘玲[2](2012)在《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就一直处于进行时,从1978年算起,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期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思考期(1978-1992),第二阶段的探索期(1993-2002),第三阶段的实践期(2002—至今),到了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更是被推入了如火如荼时期。期刊,文化阵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体制改革的不可逆挡之势推向市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务院分别下文就期刊体制改革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政策。2009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期刊的改制特别指出:制定经营性报刊转制方案,推动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逐步实行转制。这表明,期刊的转制也将拉开序幕。位于中国版图中部的湖南文化大省,其科技期刊数量为122种,占全国科技期刊的2.56%(到2007年底,我国大陆的科技期刊已经达到约5100种),涉及行业众多、主办单位复杂,用专家的话概括就是小、散、弱。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牵一发势必动全身,故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改制得到业内业外人士的一致关注。本文从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所处的地位,并借鉴国外科技社团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湖南省科技期刊在改制中的路径观察与思考。
张楠[3](2012)在《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政府部门主持的期刊评估可分为三个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政府管理部门对期刊评价预期的导向作用、依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呈现以下特征: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评价体系展现出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对科技类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较为明显。
文骐,莫远明[4](2011)在《《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特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5年1月《改革》在北京组建学术委员会以来,迄今已历经两届。《改革》学术委员会成立6年多来,《改革》已成长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2010年4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已形成"一社四刊一网一论坛"的新格局,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1年7月,《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为充分展示《改革》自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让各界读者对《改革》自创刊以来涉及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改革》编辑部制作了这个特辑。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的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文骐[5](2010)在《《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特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中国经济学高层论坛"将于2010年5月8日在重庆举行。自2005年1月《改革》在北京组建学术委员会以来,已历经两届。《改革》学术委员会成立6年来,《改革》已成长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知名学术期刊。及至2010年4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已形成"一社四刊一网一论坛"的新格局,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向即将举办的"《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中国经济学高层论坛"展示《改革》自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让各界读者对《改革》自创刊以来涉及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改革》编辑部制作了这个特辑。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的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包东喜[6](2009)在《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期刊业的发展愈来愈迅猛。和报纸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国时期的期刊业停刊了,而新的期刊则随着新生政权的稳定和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而创办。1955年全国期刊约有300种(其中全国性期刊166种),平均期发行量为1200多万册。随后,期刊数量总体上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增多,门类逐渐齐全,涉及各行业和许多领域。如《红旗》、《民族画报》、《人民文学》、《萌芽》、《收获》、《中国摄影》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期刊业同样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最低谷时仅102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于是,期刊业重现生机。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停办的一大批期刊纷纷复刊,另一方面新创办的期刊更是层出不穷。到2007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平均期印数16697册,总印数30.41亿册。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期刊走上了企业化经营之路。一些期刊如《红旗(求是)》、《半月谈》、《家庭》、《读者》、《特别关注》等的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当前,期刊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其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正是基于读者对中国期刊整体发展图景感受的需要,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借助各相关期刊网站有关资料最终筛选出60年60种期刊,以窥见期刊发展的点滴脉络,明晰期刊业未来发展的若干轨迹,以资交流、借鉴。
黄石麟,韩凤,徐连敏,田菁,戴罡,章捷,岳来发[7](2008)在《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
李宗红[8](2006)在《前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社科期刊统计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国家期刊奖获奖社科期刊的有关资料,对前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社科期刊的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作了统计分析与比较,以求达到寻找差距、制定对策、提高我国社科期刊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钱荣贵[9](2006)在《我国期刊政府评价回眸》文中认为
李宗红[10](2006)在《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科技期刊统计分析》文中指出根据国家期刊奖获奖科技期刊的有关资料,对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科技期刊的地区分布、学科分布、期刊类别、主管单位等因素作了统计分析与比较,以求寻找差距,制定对策,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
二、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态势 |
(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学术期刊的宏观情境 |
(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期刊资助条件及所资助经管类期刊总体情况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的竞争力比较 |
(一) 期刊集团化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努力方向 |
(二) 主办单位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有效保障 |
(三) 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龙头 |
(四) 打造“卷首”语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手段 |
(五) 办刊理念、宗旨和刊物定位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本源 |
(六) 栏目设置与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域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
(七) 作者队伍是经管类学术期刊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资源 |
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比较 |
(一) 期刊所获荣誉是经管类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外部表征 |
1. 纳入评价系统 |
2. 受专项资金资助 |
3. 获政府奖项 |
4. 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二) “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情况是经管类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有力印证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经管类期刊比较的结论与相关启示 |
(2)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概况 |
第二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现状 |
一、技术类期刊 |
二、医学类期刊 |
三、学术类期刊 |
四、科普类期刊 |
五、综合类期刊 |
第三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方阵的比较优势与不足 |
第一节 在中国科技期刊中所占位置分析 |
第二节 与国际同行业期刊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相关科技期刊样本对比分析 |
一、技术类期刊《电池》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二、医学类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三、学术类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与相关期刊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湖南省科技期刊的优势、不足及原因 |
第四章 湖南省科技期刊改革前景与路径 |
第一节 体制变革是首要 |
一、亚洲部分国家传媒体制变革实践 |
二、国外科技社团的运行与发展 |
三、国内传媒体制变革创新实践 |
四、湖南科技期刊的变革与方向 |
第二节 人才引进是关键 |
一、人才资源现状 |
二、人才资源需求 |
第三节 质量管理是保障 |
一、拥有质量自源头开始 |
二、提升质量从审稿入手 |
三、保证质量于编辑落实 |
第四节 市场运作是后盾 |
一、引入期刊“绿色营销理念” |
二、推出以读者为中心的“蓝海战略” |
第五节 OA出版是趋势 |
一、OA科技期刊介绍 |
二、OA科技期刊的特征、优势 |
三、OA科技期刊现状 |
四、营造特色OA模式科技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其分期 |
1.1 第一阶段:1992年—2000年——期刊界的调整和发展期 |
1.1.1 1992年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选” |
1.1.2 1995年进行全国部分社科期刊评奖 |
1.1.3 1995年国家教委举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 |
1.1.4 各省开始进行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 |
1.1.5 1998年推出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1.1.6 1999年3月至2000年1月,首届“国家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选 |
1.1.7 2000年“中国期刊方阵”建设 |
1.2 第二阶段:2001年—2005年——期刊界酝酿新的突破期 |
1.2.1 中央“两办”2001年“17号”文件和2002年“16号”文件 |
1.2.2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对文化体制改革起到直接的加速及推进作用 |
1.2.3 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
1.2.4 教育部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
1.2.5 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
1.2.6 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 |
1.3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进入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
2 对政府期刊评估的分析评价 |
2.1 政府期刊评价呈现由注重质量导向转为注重市场导向的过程 |
2.2 政府期刊评价体系展现了逐步建设的进步历程 |
2.3 政府期刊评价经历了不断总结、纠错、调整的过程 |
2.4 现有期刊评价不能发现和解决学术期刊的根本问题 |
2.5 对消费类期刊的重视大于学术类期刊 |
2.6 对科技类学术期刊的重视大于社科类学术期刊 |
2.7 期刊评奖的负面效应在学术期刊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
3 结论 |
3.1 对以往的总结 |
3.2 对今后的展望和建议 |
(4)《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特辑(论文提纲范文)
坚实足印 |
◎坚实足印/轨迹 |
◎坚实足印/大事 |
《改革》大事/2011 |
《改革》大事/2010 |
《改革》大事/2009 |
《改革》大事/2008 |
《改革》大事/2007 |
《改革》大事/2006 |
《改革》大事/2005 |
《改革》大事/2004 |
《改革》大事/2003 |
《改革》大事/2002 |
《改革》大事/2001 |
《改革》大事/2000 |
《改革》大事/1999 |
《改革》大事/1998 |
《改革》大事/1997 |
《改革》大事/1996 |
《改革》大事/1995 |
《改革》大事/1994 |
《改革》大事/1993 |
《改革》大事/1992 |
《改革》大事/1991 |
《改革》大事/1990 |
《改革》大事/1989 |
《改革》大事/1988 |
一流阵容 |
◎一流阵容/体制 |
◎一流阵容/作者 |
名刊风范 |
◎名刊风范/团队 |
◎名刊风范/文化 |
◎名刊风范/规制 |
高端运作 |
◎高端运作/理念 |
◎高端运作/定位 |
◎高端运作/社评 |
◎高端运作/衍生 |
《思考与运用》 |
《重庆社会科学》 |
《两江开发》 |
改革网 |
改革论坛 |
《重庆蓝皮书》 |
《重庆经济年鉴》 |
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丛书 |
声名远播 |
◎声名远播/领导关怀 |
◎声名远播/《改革》荣誉 |
学术地位 |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政府奖 |
◎声名远播/《改革》名篇 (1988~2011) |
《改革》名篇/2011 |
《改革》名篇/2010 |
《改革》名篇/2009 |
《改革》名篇/2008 |
《改革》名篇/2007 |
《改革》名篇/2006 |
《改革》名篇/2005 |
《改革》名篇/2004 |
《改革》名篇/2003 |
《改革》名篇/2002 |
《改革》名篇/2001 |
《改革》名篇/2000 |
《改革》名篇/1999 |
《改革》名篇/1998 |
《改革》名篇/1997 |
《改革》名篇/1996 |
《改革》名篇/1995 |
《改革》名篇/1994 |
《改革》名篇/1993 |
《改革》名篇/1992 |
《改革》名篇/1991 |
《改革》名篇/1990 |
《改革》名篇/1989 |
《改革》名篇/1988 |
◎声名远播/题词 |
◎声名远播/国际交流 |
◎声名远播/国际市场 |
◎《改革》首创/学术委员会和社务管理委员会 |
◎《改革》首创/《改革》理念 |
◎《改革》首创/衡量学术期刊学术水准的六项指标 |
◎《改革》首创/两个月的审稿周期 |
◎《改革》首创/初审双向匿名审稿制 |
◎《改革》首创/为《改革》量身定做的41项规章制度 |
◎《改革》首创/用稿、退稿公示 |
◎《改革》首创/独立撰写学术论文 |
◎《改革》首创/学术互动争鸣 |
◎《改革》首创/改革论坛 |
◎《改革》首创/新闻出版研究 |
◎战略愿景/一社四刊 |
◎战略愿景/品牌延伸 |
◎战略愿景/全球布局 |
◎改革杂志社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
改革杂志社学术委员会成立暨“十一五”战略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一、《改革》杂志的发展历程 |
二、《改革》杂志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 |
三、《改革》杂志面临的挑战和2005年工作的计划 |
◎改革杂志社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
《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一、《改革》20年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 |
二、过去三年《改革》的运行实践 |
三、《改革》发展下一步 |
(7)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8)前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社科期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结果 |
1.地区分布 |
2.学科分布 |
1.3 获奖期刊及获奖等次变化情况统计 |
二、分析与讨论 |
1.获奖期刊地域分布不均衡 |
2.获奖期刊学科分布不均衡 |
3.注重期刊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 |
(9)我国期刊政府评价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的评选 |
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的评选 |
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 |
四、“国家期刊奖”的设立与评选 |
(一) 首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
(二)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
(三)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 |
五、“中国期刊方阵”的建设 |
(10)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科技期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统计结果 |
1.1 地区分布 |
1.2 高校学报分布 |
1.3 学科分布 |
1.4 期刊类别 |
1.5 主管单位统计 |
1.6 获奖期刊及获奖等次变化情况统计 |
2 分析与讨论 |
2.1 获奖期刊地域分布不均衡 |
2.2 获奖期刊学科分布不均衡 |
2.3 注重期刊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 |
2.4 改变高校学报传统的办刊理念 |
四、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经管类学术期刊比较研究[J]. 罗重谱. 重庆社会科学, 2013(02)
- [2]前景与路径:改制中的湖南科技期刊观察[D]. 屈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2)
- [3]我国政府部门期刊评价历程及得失分析[J]. 张楠. 出版科学, 2012(02)
- [4]《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特辑[J]. 文骐,莫远明. 改革, 2011(08)
- [5]《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特辑[J]. 文骐. 改革, 2010(04)
- [6]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J]. 包东喜. 编辑之友, 2009(09)
- [7]中国药学会2002~2008年大事记[J]. 黄石麟,韩凤,徐连敏,田菁,戴罡,章捷,岳来发. 中国药学杂志, 2008(24)
- [8]前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社科期刊统计分析[J]. 李宗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 [9]我国期刊政府评价回眸[J]. 钱荣贵. 中国编辑, 2006(06)
- [10]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奖科技期刊统计分析[J]. 李宗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