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驶员眼睛放松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奇[1](2021)在《拉丁舞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8-11岁学员注意力与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以聊城市健舞舞蹈艺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拉丁舞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以其极强的艺术表演性和健身竞技性出现在大众面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学习拉丁舞。但与此同时对于零基础学员来说拉丁舞学习初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显示小学生注意时长约为30分钟,拉丁舞课堂的时长为90分钟因此课堂的后半节课总是出现学员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长期使用一种节奏的音乐(音乐节奏约为110bpm),虽然该节奏最适合训练初期的学员学习动作,但是长时间单一的音乐节奏刺激也会导致学员出现听力疲劳、注意力分散、丧失学习兴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拉丁舞的音乐非常有特色,每一个舞种的音乐都有其鲜明的特点。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节奏是音乐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试图采用变换音乐节奏的方法解决少儿拉丁舞在训练初期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拉丁舞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本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录像观察法来研究变换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对学员的注意力,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及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把40名8-11岁的零基础拉丁舞学员分成两个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拉丁舞常规音乐节奏训练:运用最适宜零基础学员的常规音乐(110BPM左右)进行练习。实验组进行拉丁舞变换音乐节奏训练:音乐节奏有规律变换(90-100-110-120-130-110-90)、音乐节奏在90-130BPM之间随机变换。两组学员分别同时进行两种不同模式的训练,十二周之后观察两种训练模式对学员注意力、学习兴趣、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注意力方面,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学员在注意的分配(p<0.05)以及注意的转移(p<0.05)方面有显着差异。对比实验前,实验后对照组注意的分配(p>0.05)、注意的转移(p>0.05)没有显着性差异,注意的稳定性(p<0.05)有显着性差异,注意的广度(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2)在学习兴趣方面,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学员在运动参与程度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积极兴趣、消极兴趣、自主学习程度上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3)在技能学习方面,两组学员在拉丁动作上有显着差异(p<0.05),在音乐节奏上存在非常显着差异(p<0.01),其他要素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1)变换音乐节奏的拉丁舞训练更有利于学员注意力的提高。虽然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和常规音乐节奏训练学员的注意力都有明显改善,但变换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注意力改善更明显,其中注意的分配及注意的转移方面较常规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有更显着的提高。(2)变换音乐节奏拉丁舞训练更能提高学员的运动参与程度,使学员参与学习的意愿更强。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和常规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拉丁舞学习兴趣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学员的运动参与程度显着高于常规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3)变换音乐节奏拉丁舞训练更能提高学员的技能学习效果。变换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技能评分显着高于常规音乐节奏训练,其中“拉丁动作”以及“音乐节奏”的评分显着高于常规音乐节奏的学员,学员优秀率高于常规音乐节奏训练的学员。
金怡淳[2](2021)在《结合脑电信号(EEG)及虚拟现实技术(VR)的地下空间设计和反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市化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催生了不同的“城市病”问题。其中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现有的城市空间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社会空间资源的需求,为了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我国近些年加快了立体空间模式的开发。其中地下空间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空间资源紧缺的现状,提供更多的社会空间资源,同时还可以优化地上空间结构布局,提升居民的城市环境品质。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但地下空间自身还存在问题,地下空间和室外环境的联系较弱,难以引入自然环境,这导致地下空间的物理环境品质较低,影响使用者的环境舒适性。为了改善地下空间的空间环境品质,建筑师和研究者开始探究建筑空间、环境和人体感知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问题,第一,目前对地下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论层面,而较少的探究建筑的空间环境品质,而在其中已有的空间环境品质研究中,重点探讨物理环境参数对地下空间的影响,缺少对空间设计参数的研究,第二,基于建筑学的研究存在实验参数相对单一、实验方法不够全面和实验环境设置单一的问题,而基于神经科学的研究存在实验体系、框架不够全面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优化地下空间的空间环境品质,研究基于神经科学和建筑学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和实验室调控(LEC)搭建虚拟仿真实验空间,创造沉浸式空间体验,采用脑电信号(EEG)获取受试者的生理层面的实验数据,采用主观调查问卷和认知实验测试,获取受试者心理和作业效率层面的实验数据,得到人体感知的心理、生理和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最终分析建筑空间、环境和人体感知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以上方法,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固有的人体感知转化为实验数据,同时也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破解并获取建筑空间、环境和人体感知之间的规律,最终实现对地下空间的设计优化。研究包含两个阶段的实验,第一阶段,选取差异较大的3个场景,构建新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到实验中最活跃的测试区是右颞叶区和最活跃的4个测试点,同时β波和工作效率呈现正相关,而且β波和人的心理层面密切相关。第二阶段,选取7个地下空间场景,检验新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到地下空间中人脑最活跃的区域是枕叶区域和顶叶区,同时工作效率和βH/βL以及室内颜色密切相关,并且绿色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
解晓娇[3](2021)在《基于视觉疲劳度的显示器护眼模式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代表数字技术的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VDT作业是Visual Display Terminal的略称,指个人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视频显示终端。随着VDT作业的不断普及,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计算机视觉综合症(CVS)。它是指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导致的视觉、眼症状的合集,其中视觉疲劳是CVS患者的主要症状。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显示设备因此也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护眼方法:如降低屏幕亮度、过滤蓝光(改变屏幕色温)、反转屏幕色彩模式(将传统的白底黑字亮模式转变为黑底白字暗模式)、降低文字/背景亮度对比(通过改变文字/背景的颜色)等。对于不同护眼模式下的视觉疲劳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研法、实验法,对不同护眼方式及护眼参数设置下的视觉疲劳状况展开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得出了最有利于视觉舒适性的护眼模式设计参数,为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显示设备护眼模式,护眼软件和交互界面的设计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如下: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各个学科领域对于视觉疲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内容、研究框架及思路。二:应用问卷法对用户VDT作业习惯(作业时长、光环境、间隔休息、眼部症状),及护眼模式的使用习惯与感受进行了调研。三:使用实验法研究了在白天正常办公照明和夜间黑暗环境中屏幕不同色温设置(不同的护眼百分比)对视觉疲劳的影响,得出不同环境照度下最有利于视觉舒适性的显示色温。四:使用实验法研究了白天正常办公照明和夜间黑暗环境中不同色彩模式对视觉疲劳的影响,得出在不同环境照度下,什么颜色模式设计可以提高视觉舒适性。五:使用实验法进一步研究了夜间关灯后黑暗环境中文本/背景亮度对比对于视觉疲劳的影响,以及不同颜色模式与亮度对比的交互作用。得出交互界面文本/背景的最佳亮度对比,进而指导不同应用(APP),软件,界面的设计。六:通过上述实验法研究,总结了若干条护眼模式界面设计参考,并提供了具体屏幕显示设置参数。七: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创新点、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与阐述。本文综合了医学(眼科学),工效学(人因工程学)及交互设计等领域,进行了设计基础性研究,得到了最有利于视觉舒适性的显示器护眼模式设计参考,并且提供了具体数据。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不同电子显示设备护眼模式、护眼软件、交互界面的设计,对降低由观看电子屏幕引起的视觉疲劳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冯禹锟[4](2021)在《基于情绪的生理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过程,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的体验与生理系统的反应是密不可分的,生理反应构成了情绪主观体验的基础。情绪的感知又会影响生理系统的状态,从而使机体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然而,过去关于情绪的研究几乎只集中于情绪如何改变机体单个生理系统的活动。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生理系统是一个不断相互作用,并形成动态网络的一个复杂整体。因此,本文围绕基于情绪的生理网络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本文通过传递熵来估计不同生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传递熵从信息论的角度量化了一个系统是如何影响另一个系统,并且已被证明能够准确评估所有类型的生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利用脑电信号、皮肤电反应、光电脉搏信号、肌电信号、呼吸信号、体温这六种与情绪高度相关的生理信号构建了跨越四十种情绪下的生理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只基于脑电信号的脑网络模型和单模态生理信号特征,它们只关注单个系统内部的生理交互和变化,而生理网络考虑了这些生理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情绪下的生理反应。2)本文建立不同情绪下的五种生理网络,实现了基于不同频段脑电波及生理信号的生理交互网络。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情绪下,生理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明显差异。通过计算这些生理网络的全局拓扑结构参数,我们发现基于全频段脑电信号的生理网络与情绪效价(Valence)有显着相关性,基于脑电theta波的生理网络与情绪的唤醒度(Arousal)有显着相关性。我们还发现心脏系统和呼吸系统在生理网络的重要地位,发现在生理网络中不同的生理系统对情绪的效价,唤醒度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最后,通过将外周生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还提出了中枢-外周生理网络。我们证明了外周神经系统在生理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显着高于外周对中枢的影响,并且中枢和外周的交互在正性负性情绪下显着不同。3)我们还将生理网络应用到情绪识别领域。我们提取了生理网络的拓扑特征,以及传统单通道生理信号的特征作为对比,通过7种机器学习模型对两类特征进行了定量的情感计算。我们发现在其中四种模型,生理网络拓扑特征取得明显更优的效果,在剩下三种模型中也能够在数量明显少于传统特征的情况下表现出差不多的性能。这说明生理网络的方法在情感计算方向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行性。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称为生理网络的全系统集成的方法,以研究情绪的生理反应。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情绪机制的理解,而且具有疾病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潜力。
殷长庆[5](2021)在《蓝网缉“幽”——公安部“2·15”系列侵犯着作权案侦破纪实》文中研究说明引子2020年9月25日上午,备受关注的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八部电影盗版一案,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在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依法当庭作出判决,马振予等四名主要被告人因侵犯着作权罪获刑,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至六年不等,并处罚金共计1280万元人民币。次日,仪征市人民法院对该犯罪团伙中的部分嫌疑人进行一审判决,分别判处二十四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三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苏可心[6](2020)在《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布局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矿用挖掘机的设计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之前只考虑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人们希望增加产品的感性诉求。而挖掘机驾驶室是操纵控制设备的人机交互节点,人机界面由各种操控部件组成,构造非常复杂,会对于作业人员工作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矿用挖掘机驾驶室进行布局优化设计研究迫在眉睫,旨在为作业人员提供广阔的视野范围、轻松的工作氛围和愉悦的空间感受。现有的布局问题研究基本上单纯从工程实践的视角来解决,很少有研究把人的情感需求考虑在其中,忽视了人的心理作用和感性诉求。同时对于矿用挖掘机驾驶室的评价多以定性分析为主,或者以单一因素为研究对象,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以及人机工程学仿真。另外,对矿用挖掘机驾驶室色彩的设计与评价也比较浅显和片面。感性工学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导工学技术为基础的,在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新兴学科,但与人机工程学区别的是感性工学更加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因此,本文针对矿用挖掘机驾驶室人机布局设计与评估的现实问题,提出整合感性工学与人机工程学综合理论。将二者整合理论作为综合理论模型指导矿用挖掘机驾驶室设计是本文的重要尝试,再利用相关数学模型与模糊评价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由此便可兼顾用户的感性诉求和生理指标,且能够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本文涉及到插图61幅,表格19个,参考文献65篇,在构建感性工学与人机工程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内人机布局和色彩设计展开研究,探求一种可以同时符合作业人员心理感知和生理需求的设计与评价方法体系。
杜思清[7](2019)在《基于皮肤电信号的心理应激建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应激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个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有效的调节与控制心理应激,需要对心理应激强度进行了解与判断。皮肤电信号系非侵入性测量指标,能很容易捕捉到机体情绪的变化,易于获取,不受个体主观控制,是心理应激状态评估的良好生理指标。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模态的多等级心理应激状态识别方法。主要利用MIT公布的真实驾驶心理应激数据库和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心理应激诱发实验采集的皮肤电数据,从中筛选出有效的皮肤电信号分别作为真实环境和实验室环境数据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皮肤电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优化和分类识别。将Fisher投影算法分别与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结合,对皮肤电信号特征进行优化和心理应激状态分类。与此同时,在MIT实验皮肤电特征提取工作基础上,研究皮肤电四个特有特征对分类结果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以上两种数据上,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心理应激识别中的识别率均优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基于国外驾驶应激数据,加上皮肤电信号四个特有特征后的心理应激识别率明显优于不包含这四个特征的识别率。同时,还研究了基于Fisher投影算法的特征优化最优特征子空间,结果表明2维特征子空间为最优。初步建立基于皮肤电信号的心理应激状态识别模型。在驾驶应激和实验室环境心理应激状态识别模型中,最优的识别率为81.82%,其中对低强度心理应激状态的最高识别率为95.45%。说明基于皮肤电信号识别三种不同心理应激状态也可以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相比较基于多生理信号,或基于单一生理信号识别有无两种心理应激状态,本文基于单一生理信号的多等级心理应激状态识别模型不仅模型简单,而且其性能甚至优于某些已有模型,这样可以在模型性能与计算负荷之间做一个很好的平衡,而这是未来心理应激识别走向设备开发和应用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王鑫[8](2019)在《高速公路波形护栏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保障行车安全都是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前沿基础技术,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行驶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重视。既有的道路反光设施在驾驶人视线引导和视觉警示方面发挥着不同替代的作用,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如视觉效果差、维修成本高、养护难度大等。同时,夜间驾驶人的视认能力降低,对于反光照明的需求增强,因此,遂广遂西高速公路采用将氟碳反光漆间歇性涂抹波形护栏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夜间行车安全。本文就波形护栏的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氟碳反光漆的定义和特点,与现有的反光安全设施进行对比。基于氟碳反光漆反光原理,从驾驶人生理与心理和视觉亮度感知方面分析白色氟碳反光漆对夜间安全行车的影响。明确波形护栏涂抹间歇性氟碳反光漆有利于提升驾驶人的夜间驾驶安全系数,增强道路系统夜间行驶的诱导性和警示性,可以作为夜间道路安全设施的补充和加强。为下文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进行铺垫。其次,本文基于驾驶人视觉特征,分析了视力与视野、夜间视距视角等因素,结合氟碳反光漆的警示性和线形增强作用,确定了高速公路直线路段和平曲线路段的氟碳反光漆间距设置原理和方法,满足驾驶人直线路段的视觉警示性与舒适性,并为行驶在曲线路段的驾驶人提供良好的线形引导。结合波形护栏氟碳反光效果,基于3D-max建立高速公路夜间仿真场景,并对仿真场景进行精度校验。最后,针对不同道路线形分别研究设置间距方案。对于高速公路直线路段,建立了基于视觉惰性和闪烁感知的间距设置模型,设计了反光舒适性实验,采用主观评价法和心率检测研究视觉舒适性和警示性与不同间距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直线路段氟碳反光漆的间距设置方案。对于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基于曲率感知实验设计了反光诱导感知实验,以弯道判断准确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反光条纹的个数与曲率感知精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考虑驾驶人动视野和汽车前照灯水平射角等因素以及高速公路左转、右转曲线特征,建立基于曲率感知的反光诱导间距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高速公路氟碳反光漆曲线路段间距设置方案。
李金樱[9](2017)在《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人机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交通问题且越发严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出现并缓解交通问题。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可变信息板的合理布局与设计能够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加及时、丰富的信息,并对路网安全与高效有积极意义。针对目前国内的可变信息板设计研究较少,且缺乏细节设计的标准指导这一状况,本文将可变信息板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为了解可变信息板的交互概况,本文对可变信息板发展、种类和技术,与人机交互的学科内容和发展进行了调研,并查阅了相关国内外的标准文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阅读、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与之对应的设计点。基于通过多方调研所找到的设计点,梳理了可变信息板的设计内容,包括布点、外观、显示与信息设计。针对各部分设计内容,本研究提出了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的设计原则,在其布点方面提出了设置的位置和频率;在其外观方面则对支撑方式的选择、空间位置、屏幕尺寸等进行了论述;在屏幕显示和信息设计方面则细致地对显示的方式与内容(显示时长、双语显示方式等),以及显示的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与颜色使用)如何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原则。此后,遵循所提出的设计内容与原则,选取大连市沙河口区交通系统为对象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实践。本研究从人机交互设计的角度,以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设计研究,并提出了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的人机交互设计内容与原则。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就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最终实践成果征求了相关专家意见,并得到了其充分的肯定。本研究通过跨学科理论的应用使可变信息板与道路使用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更加合理,可以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帮助,也对后续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胡晨[10](2016)在《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可穿戴计算技术随着不断迅速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健康、运动、医疗、娱乐等领域,可穿戴设备将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国内的一些可穿戴产品价格过高,对于可穿戴技术的研究也还在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可穿戴计算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单一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可穿戴系统中通常采用多个传感器,充分利用多个信息源,通过对它们及其提供的信息的合理使用,获得比单一来源更完整、可靠的信息,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信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技术,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数据融合模型和层次的研究,建立了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模型,从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分别对数据融合的原理和算法进行了分析,将SVM支持向量机与DS证据理论相结合,进行特征级和决策级联合的数据融合,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识别的准确率。(2)通过对多种疲劳检测技术的研究,且考虑到可穿戴技术的要求,建立了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模型并进行了需求分析。采用了基于脑电信号和头部动作相结合的疲劳检测技术,将传感设备集成在了可穿戴的发带上,比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舒适。(3)针对目前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的疲劳驾驶问题,将本文提出的基于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技术应用于实际,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头戴式数据采集设备,该设备采用传感器数据感知技术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和头部动作数据。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了疲劳检测与报警的应用程序,该应用可以实时监测并显示脑电信号和头部动作数据,如果检测到疲劳状态将播放音乐进行提醒。本课题对于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可穿戴计算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驾驶员眼睛放松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驾驶员眼睛放松操(论文提纲范文)
(1)拉丁舞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8-11岁学员注意力与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以聊城市健舞舞蹈艺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注意力 |
2.1.1 注意力的概念 |
2.1.2 注意力的品质 |
2.1.3 注意力的影响因素 |
2.1.4 注意力的测量 |
2.1.5 注意力及其相关研究现状 |
2.2 学习兴趣 |
2.2.1 学习兴趣的概念 |
2.2.2 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
2.2.3 学习兴趣的测量 |
2.2.4 学习兴趣相关研究 |
2.3 拉丁舞 |
2.3.1 拉丁舞概念 |
2.3.2 拉丁舞的音乐节奏 |
2.3.3 拉丁舞变换音乐节奏 |
2.3.4 拉丁舞音乐节奏的相关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录像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 |
4.1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注意力测试结果 |
4.1.1 对照组实验前后注意力对比 |
4.1.2 实验组实验前后注意力的对比 |
4.1.3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注意力对比 |
4.2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
4.3 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拉丁舞技能测试结果 |
5.讨论与分析 |
5.1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力的影响分析 |
5.1.1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力的影响 |
5.1.2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的分配的影响 |
5.1.3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的广度的影响 |
5.1.4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的稳定性的影响 |
5.1.5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员注意的转移的影响 |
5.2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
5.3 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拉丁舞技能得分的影响分析 |
5.4 研究不足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注意力测试量表 |
附录2 小学生拉丁舞学习兴趣水平测量表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专家意见评价表 |
附录6 |
附录7 WDSF2.1评分系统具体细则 |
附录8 评分表及评分专家名单 |
致谢 |
(2)结合脑电信号(EEG)及虚拟现实技术(VR)的地下空间设计和反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发展和问题 |
1.1.2 地下空间的前景 |
1.1.3 地下空间的空间环境品质问题 |
1.1.4 建筑的空间环境品质 |
1.1.5 使用者的人体感知 |
1.1.6 神经建筑学研究的诞生 |
1.2 研究的内容、框架、意义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基于神经学的实验方法 |
1.3.3 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地下空间研究 |
2.1.1 地下空间的分类和发展 |
2.1.2 地下空间研究的问题 |
2.2 人体感知研究的发展 |
2.3 人体感知的界定 |
2.4 建筑学领域内研究 |
2.4.1 现有研究 |
2.4.2 现有研究的问题 |
2.5 神经学领域研究 |
2.5.1 现有研究 |
2.5.2 现有研究的问题 |
2.6 神经学方法在实验室研究中的可行性 |
2.6.1 概念界定 |
2.6.2 脑电信号(EEG) |
2.7 虚拟现实技术(VR)在实验室研究中的可行性 |
2.7.1 概念界定 |
2.7.2 研究发展 |
2.8 现有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总结 |
3 基于脑电信号和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人体感知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路线设计 |
3.2.2 实验室内部环境设计及设备选型 |
3.2.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及信息收集设计 |
3.2.4 三种VR实验场景设计 |
3.2.5 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3.2.6 四种认知实验内容设计 |
3.3 实验流程 |
3.4 实验数据处理 |
3.4.1 获取脑电信号最活跃区域和测试点 |
3.4.2 分析最活跃测试点上节律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
3.4.3 分析人的生理、心理和效率三者和建筑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 |
3.5 实验结论 |
4 结合脑电信号(EEG)及虚拟现实技术(VR)的地下空间设计和反馈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内容设计 |
4.2.1 地下空间的建筑空间环境品质参数的选取 |
4.2.2 地下空间的虚拟实验环境选取和搭建 |
4.2.3 实验设备和分析工具选取 |
4.2.4 地下空间的主观调查问卷设计 |
4.2.5 认知实验测试内容设计 |
4.3 实验流程 |
4.4 基于地下小空间A~D模型的实验数据处理 |
4.4.1 EEG数据去除伪迹 |
4.4.2 特征要素影响下的EEG活跃区和测试点 |
4.4.3 人体感知与工作效率的关联性分析 |
4.4.4 建筑空间、环境和人体感知的耦合关系 |
4.5 实验结论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和不足 |
5.2.1 研究的不足 |
5.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视觉疲劳度的显示器护眼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VDT作业与视觉疲劳研究现状 |
2.1 VDT作业 |
2.2 视觉疲劳 |
2.2.1 视觉疲劳的表现 |
2.2.2 视觉疲劳的原因与缓解措施 |
2.2.3 视觉疲劳的测量 |
2.3 VDT作业与视觉疲劳 |
第三章 问卷调研 |
3 .1调研对象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环境照度下显示器色温与视觉疲劳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仪器 |
4.3.1 实验环境 |
4.3.2 刺激材料 |
4.3.3 实验流程 |
4.3.4 因变量与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环境照度下显示器颜色模式与视觉疲劳 |
5.1 实验对象 |
5.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设计 |
5.3.1 实验环境 |
5.3.2 刺激材料 |
5.3.3 实验流程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夜间黑暗环境下显示器颜色模式和亮度对比与视觉疲劳 |
6.1 实验对象 |
6.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设计 |
6.3.1 实验环境 |
6.3.2 刺激材料 |
6.3.3 实验流程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眨眼频率 |
6.4.2 瞳孔直径变化 |
6.4.3 主观疲劳量表 |
6.4.4 主观偏好 |
6.5 小结 |
第七章 护眼模式设计 |
7.1 护眼模式——色温 |
7.2 护眼模式一颜色模式 |
7.3 护眼模式——亮度对比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情绪的生理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情绪与情绪的基本理论 |
1.2.1 情绪的定义和重要理论 |
1.2.2 情绪的生理基础 |
1.3 情绪的研究方法 |
1.3.1 情绪的诱发方式 |
1.3.2 情绪的信息采集技术 |
1.3.3 情绪的评价模型 |
1.4 基于生理信号的情绪分析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生理网络的构建 |
2.1 传递熵 |
2.1.1 多元传递熵基本原理 |
2.1.2 重建系统的过去状态 |
2.1.3 传递熵估计器 |
2.2 数据集简介及标准 |
2.2.1 情绪刺激介绍 |
2.2.2 实验与数据采集 |
2.3 通过多元传递熵构建生理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拓扑与情绪分析 |
3.1 网络拓扑特征 |
3.1.1 全局拓扑特征 |
3.1.2 局部节点属性 |
3.2 生理网络情绪相关性分析 |
3.2.1 全局拓扑分析结果 |
3.2.2 节点属性分析结果 |
3.3 中枢-外周生理网络 |
3.3.1 中枢-外周生理网络结构 |
3.3.2 情绪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 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理网络应用:情绪识别 |
4.1 情感计算方法 |
4.1.1 线性回归 |
4.1.2 岭回归 |
4.1.3 LASSO回归 |
4.1.4 弹性网络回归 |
4.1.5 k近邻回归 |
4.1.6 决策树回归 |
4.1.7 支持向量回归 |
4.2 传统生理特征 |
4.3 生理网络特征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蓝网缉“幽”——公安部“2·15”系列侵犯着作权案侦破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幽灵一号”的前世今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蓝色的天网 |
收网行动首战告捷 |
“幽灵一号”现出原形 |
回首黑色的盗版之路 |
(6)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布局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对象概述 |
2.1 感性工学理论概述 |
2.2 人机工程学理论概述 |
2.3 矿用挖掘机驾驶室特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驾驶室布局设计与评价方法体系 |
3.1 布局问题描述与解决思路 |
3.2 布局设计理论模型 |
3.3 评价问题描述与解决思路 |
3.4 综合评价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挖掘机驾驶室布局优化设计仿真 |
4.1 挖掘机驾驶室空间布局设计原则 |
4.2 挖掘机驾驶室空间布局设计仿真 |
4.3 挖掘机驾驶室色彩意向定位 |
4.4 挖掘机驾驶室色彩设计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挖掘机驾驶室布局优化设计仿真评价 |
5.1 挖掘机驾驶室人机仿真分析 |
5.2 挖掘机驾驶室色彩方案对比分析 |
5.3 模糊数学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皮肤电信号的心理应激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皮肤电信号获取与特征提取 |
2.1 皮肤电信号简介 |
2.2 皮肤电信号获取 |
2.2.1 国外驾驶应激数据库 |
2.2.2 实验室心理应激诱发 |
2.3 皮肤电信号特征提取 |
2.3.1 皮肤电滤波 |
2.3.2 皮肤电特征提取 |
2.4 皮肤电特征归一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皮肤电信号特征优化与分类器设计 |
3.1 皮肤电特征优化 |
3.1.1 Rayleigh熵和广义Rayleigh熵 |
3.1.2 二分类特征优化 |
3.1.3 多分类特征优化 |
3.2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设计 |
3.3 SVM分类器设计 |
3.3.1 SVM算法简介 |
3.3.2 SVM模型 |
3.3.3 二分类与多分类 |
3.3.4 核函数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类识别结果与分析 |
4.1 国外驾驶数据识别结果 |
4.1.1 心理应激识别结果与分析 |
4.1.2 皮肤电特有特征效果分析 |
4.2 实验室数据识别结果 |
4.3 本课题研究特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高速公路波形护栏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氟碳反光波形护栏板的研究 |
1.2.2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间距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波形护栏氟碳反光漆基础理论分析 |
2.1 波形护栏板概述 |
2.2 氟碳反光漆概述 |
2.2.1 氟碳反光漆简介 |
2.2.2 氟碳反光漆特征分析 |
2.3 氟碳反光原理 |
2.3.1 逆反射技术 |
2.3.2 逆反射光度 |
2.3.3 色彩视觉感知 |
2.4 氟碳反光漆对夜间行车安全的影响 |
2.4.1 对驾驶人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
2.4.2 对驾驶人视觉亮度感知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距设置理论分析与仿真场景创建 |
3.1 间距设置相关理论基础 |
3.1.1 视力与视野 |
3.1.2 夜间行驶的最小视距与视角 |
3.2 间距设置原理 |
3.2.1 视觉惰性与闪烁感知 |
3.2.2 曲率感知原理 |
3.3 仿真场景的创建与校验 |
3.3.1 场景创建 |
3.3.2 动画设置 |
3.3.3 仿真场景校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线路段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 |
4.1反光舒适性实验 |
4.1.1 设计原理 |
4.1.2 场景设计 |
4.1.3 实验过程 |
4.1.4 结果分析 |
4.2 反光连续性间距模型 |
4.3 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曲线路段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 |
5.1反光诱导感知实验 |
5.1.1 设计原理 |
5.1.2 场景设计 |
5.1.3 实验过程 |
5.1.4 结果分析 |
5.2 反光诱导间距模型 |
5.2.1 平直线段夜间可视区域分析 |
5.2.2 平曲线段夜间可视区域分析 |
5.2.3 布设间距与布设形式 |
5.3 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人机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2.1 布点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1.2.2 产品外观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1.2.3 屏幕显示与信息交互设计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可变信息板与人机交互的解析 |
2.1 可变信息板概述 |
2.1.1 可变信息板的释义、功能与特点 |
2.1.2 可变信息板起源与国内外发展 |
2.1.3 种类 |
2.1.4 工作系统与技术 |
2.2 人机交互概述 |
2.2.1 学科定义与内容 |
2.2.2 人机交互发展简史 |
2.3 可变信息板人机交互解析 |
2.4 国内外可变信息板设计标准研究的比较与分析 |
2.4.1 美国可变信息板设计标准研究 |
2.4.2 日本可变信息板设计标准研究 |
2.4.3 我国相关标准文件研究 |
2.4.4 标准的参考性解读 |
2.5 小结 |
3 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设计调研 |
3.1 城市交通及可变信息板现状分析 |
3.1.1 城市交通特点 |
3.1.2 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的现状 |
3.2 国内外文献与研究 |
3.2.1 国外文献研究 |
3.2.2 国内文献研究 |
3.3 深入访谈与访谈内容结果整理分析 |
3.3.1 道路使用者访谈 |
3.3.2 交通管理者访谈 |
3.4 实地考察——以大连和上海为案例 |
3.4.1 大连可变信息板实地考察 |
3.4.2 上海可变信息板实地考察 |
3.5 可变信息板问题点与设计点 |
3.6 小结 |
4.可变信息板人机交互设计内容与原则 |
4.1 布点的人机交互设计及原则 |
4.1.1 可变信息板布点位置 |
4.1.2 可变信息板设置频率 |
4.2 可变信息板外观的人机交互设计及原则 |
4.2.1 支撑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
4.2.2 可变信息板空间位置 |
4.2.3 可变信息板屏幕尺寸 |
4.2.4 可变信息板的外观美化与城市文化 |
4.3 可变信息板信息显示的人机交互设计及原则 |
4.3.1 信息内容的类型和规范 |
4.3.2 信息量 |
4.3.3 双语显示的必要性 |
4.3.4 页面显示时长 |
4.3.5 屏幕显示亮度 |
4.3.6 显示信息切换方式 |
4.4 文字信息的交互设计及原则 |
4.4.1 信息长度 |
4.4.2 文字大小 |
4.4.3 显示字体选择 |
4.4.4 宽高比 |
4.4.5 显示信息字间距与行间距 |
4.4.6 显示文字的笔画粗细 |
4.4.7 信息阅读与提取时间 |
4.5 图形信息的交互设计及原则 |
4.5.1 图形信息内容 |
4.5.2 图形信息的内容交互设计原则 |
4.6 可变信息板的颜色应用 |
4.6.1 静态交通标志中的颜色意义 |
4.6.2 可变信息板中的颜色特征 |
4.6.3 可变信息板的颜色设计原则 |
4.6.4 通用性前瞻 |
4.7 应急策略 |
4.8 小结 |
5 设计流程与实践 |
5.1 设计流程 |
5.2 目标选择与分析 |
5.2.1 目标选择 |
5.2.2 目标分析 |
5.3 沙河口区可变信息板设计实践 |
5.3.1 放置位置与频率 |
5.3.2 支撑方式的选择与空间位置 |
5.3.3 造型设计 |
5.3.4 信息与显示设计 |
5.4 评价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展望 |
6.2.1 反思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可穿戴计算技术 |
1.2.2 数据融合技术 |
1.3 目前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数据感知与传输技术 |
2.2 可穿戴计算 |
2.3 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3.1 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模型 |
3.1.1 数据融合模型 |
3.1.2 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模型 |
3.2 数据级融合 |
3.2.1 数据级融合原理 |
3.2.2 加权估计数据级融合 |
3.3 特征级融合 |
3.3.1 特征级融合原理 |
3.3.2 特征级融合目标识别 |
3.3.3 串行融合与并行融合 |
3.3.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目标识别 |
3.4 决策级融合 |
3.4.1 决策级融合原理 |
3.4.2 DS证据理论 |
3.4.3 基于权值DS证据理论的决策级融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研究 |
4.1 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基础 |
4.1.1 基于驾驶员生理指标的疲劳检测 |
4.1.2 基于车辆运行状态的疲劳检测 |
4.1.3 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疲劳检测 |
4.2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 |
4.2.1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模型 |
4.2.2 基于头部动作的检测技术 |
4.2.3 基于脑电信号的检测技术 |
4.3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需求分析 |
4.3.1 场景描述 |
4.3.2 功能需求 |
4.3.3 非功能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5.2 头戴式数据采集硬件设计与实现 |
5.2.1 硬件设计 |
5.2.2 代码实现 |
5.3 智能手机上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1 数据接收 |
5.3.2 数据解析 |
5.3.3 数据保存 |
5.3.4 实时监测 |
5.3.5 报警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验及结果 |
6.1 实验环境与设备 |
6.2 实验流程 |
6.3 实验数据分析 |
6.3.1 头部动作数据分析 |
6.3.2脑电数据分析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驾驶员眼睛放松操(论文参考文献)
- [1]拉丁舞变换音乐节奏训练对8-11岁学员注意力与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 ——以聊城市健舞舞蹈艺术学校为例[D]. 李文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结合脑电信号(EEG)及虚拟现实技术(VR)的地下空间设计和反馈研究[D]. 金怡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视觉疲劳度的显示器护眼模式设计研究[D]. 解晓娇. 山东大学, 2021
- [4]基于情绪的生理网络研究[D]. 冯禹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蓝网缉“幽”——公安部“2·15”系列侵犯着作权案侦破纪实[J]. 殷长庆. 啄木鸟, 2021(03)
- [6]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 苏可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7]基于皮肤电信号的心理应激建模的研究[D]. 杜思清. 东南大学, 2019(06)
- [8]高速公路波形护栏氟碳反光漆设置间距研究[D]. 王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城市交通可变信息板人机交互设计研究[D]. 李金樱.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10]面向可穿戴计算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D]. 胡晨.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7)
标签:运动性疲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