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建筑装饰之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晓[1](2021)在《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漆器,始于战国,盛于明清,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清代,扬州漆器的发展便进入了全盛时期,此时的扬州漆器生产数量多且规模大。自此,扬州成为全国漆器生产与制作中心之一。这一时期的扬州漆器,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以清代扬州漆器的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大量收集传世文献材料,并对所搜集的清代扬州漆器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对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研究进行专题性补充,从而深入探究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艺术审美特征。据此,本文将用五章内容对此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重点是对清代扬州漆器的概述。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图档及考古资料,以此对清代扬州漆器的生产状况、现存收藏状况及漆器纹饰的形成,进行初步梳理和界定。首先,梳理不同阶段清代扬州漆器生产状况;其次,分析清代扬州漆器的现存收藏状况,发现其呈现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的特点;最后,进一步分析影响漆器纹饰形成的内在因素,即材料和工艺。第二章是对清代扬州漆器纹饰题材类型的概括。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题材类型是在对现存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研究的基础上,并与明代漆器和清代苏州漆器对比总结。主要包含动物纹饰、植物花卉纹饰、自然景象纹饰、几何纹饰、人物故事纹饰及其他纹饰六大类别,这些纹饰都蕴含着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审美特征。第三章探讨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类型。从纹饰构图形式的角度,将清代扬州漆器纹饰划分为框架纹样、填补纹样及连接纹样三类,其中框架纹样和连接纹样大多为几何纹饰,填补纹样进而又被划分为象征型、寓意型、文学型和宗教型四类。第四章分析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特征。分别从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并分别与明代扬州漆器和清代苏州漆器、清代福州漆器进行对比,以体现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特色。首先,清早期扬州漆器纹饰风格深受明代漆器风格的影响,展现出“秀丽工整、精工细巧”的纹饰特色;其次,清中期扬州漆器纹饰随经济的发展审美水平发生改变,体现出“工巧精致、华丽富贵”的纹饰特征;最后,清晚期扬州漆器纹饰随审美趣味的变化表现出“深沉朴雅、细腻妍巧”的纹饰特色。第五章阐述清代扬州漆器纹饰对现代扬州漆器发展的影响。以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题材、材料、工艺角度切入,从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出发,揭示其对现代扬州漆器发展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综上,全文从清代扬州漆器的生产以及收藏状况入手,进一步对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题材、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风格特征,最后借鉴其发展经验,对当代扬州漆器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作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选题新,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专门对清代扬州漆器纹饰进行专题性研究。另外,本文尚存不足,因清代漆器数量繁多,而留存在世的较少,故本文尚无法全面把握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整体面貌;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对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升。
李冬[2](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李炎竹[3](2021)在《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历史,在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长河中,蒙古包随之产生、变化和发展。它与牧民的生活起居、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活动等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到套脑、哈纳、乌尼,小到每一个传统装饰花纹,都蕴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它成熟的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和装饰花纹都形象地反映出游牧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目前,虽然有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历史发展、地区对比、环境保护、建筑结构等角度入手撰写了大量蒙古包相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但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去探讨蒙古包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居住形式也逐渐转变为定居的居住形式,这就导致传统蒙古包在发展上受到一定阻碍。因此,针对传统蒙古包的建筑结构、搭建技艺、传统装饰以及这些要素内在蕴含的蒙古族历史民俗文化,提出系统且可行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人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实地考察、参观展览和走访专家的方式,在对传统蒙古包文化进行了学习和梳理的同时,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毡帐建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它们在当下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分析。文章以空间的角度为切入点,对蒙古包建筑空间结构、内外空间布局和装饰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尝试将结构、布局和装饰纹样置于蒙古包建筑空间中,使之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结合建筑学、心理学、民俗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根据它们在蒙古包空间秩序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对它们的实际功能、象征性和对蒙古游牧民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所以,这一选题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对传统蒙古包文化较为浅显的研究,而是对蒙古包建筑及其内在传统文化系统且全面的研究。基于对蒙古包传统文化的研究,笔者进一步分析蒙古包与新疆毡包、西藏黑帐篷在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饰色彩、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个性与共性,总结出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毡帐建筑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以蒙古包为例做进一步探讨,强调蒙古包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对当今社会审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蒙古包传统文化活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蒙古包传统审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现当代多元文化冲击的大环境下,蒙古包建筑空间及其传统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希望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准确反映出蒙古包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蒙古包传统文化相关研究领域起到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石晨曦[4](2021)在《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文化殖民,简言之是指侵略者以文化手段对占领地区的人民进行奴役、洗脑、侵略的过程。其结果是想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侵略者意图的新型文化,亦即“殖民文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的海外扩张,作为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教逐渐向海外流播。流播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日本在占领地区强行置地建立神社,以至于大量海外神社应运而生。这些海外神社,是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物证,也是“殖民文化”的符号。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手关东州,并于1905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首个海外神社——安东神社。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启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神社的侵略史。毫无疑问,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神社创建行为是一种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同步的文化侵略行为,它贯穿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输出”的道具。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重点论述。在宏观层面,运用史料分析法对日本神道和神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对国内外先行研究中有关海外神社以及日本在东北地区所建神社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此外,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以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在微观层面,以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布教”入手,探讨“军队神社”“试点神社”“满铁神社”“开拓神社”“国家神社”等五类神社的实态。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所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日本创建大量的海外神社,是日本国家宗教——国家神道布教海外的实践。与日本所实施的直接军事统治和政治统治相比,海外神社的侵略性更加隐蔽。这成为日本文化殖民过程的主要特征。海外神社可以寄托军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成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也可以是民族凝聚力的凝结剂。神社作为国家神道的代言人,从本质上脱离了作为宗教思想传播的社会性文化场所,而转变为特异时空下被政治化的思想强制牢笼。最终,海外神社成为“殖民文化”的符号。
陆刚[5](2021)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独特的“野兽纹”着称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类青铜器大量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由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大量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得到了有效的整理和保护,我国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系统。然而截至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考古学领域,很少有从艺术学与民族学视角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便是笔者特别关注并确立本选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缘起,意在探索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演变、生态环境、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还原”。结合上述“背景”,分别研究(饰有动物纹造型或具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典型特征的)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提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乃起源于农耕社会而成熟于游牧社会,它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其中气候“干冷化”使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加剧,间接导致铜刀造型的成熟先于动物纹饰件,而北方地区铜锡矿资源的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早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规格与形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可分为浮雕与圆雕两类。笔者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浮雕主要有五种构成样式:1.表现动物头部或全身侧面特征的、属“原初形态”的单体动物纹样式;2.由单体动物纹沿着虚拟中轴“镜像”生成的轴对称构成样式;3.单体动物纹围绕底端中心点旋转而生成的中心旋转构成样式;4.单体动物纹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生成的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5.借助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表现视知觉动力的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由1-4可视为单体向复合纹样的演进过程,体现对装饰意味的追求。第5种是从现实动物咬斗情景中抽取出来的、以“合”的图像表现“分”的力量的构成样式,体现对武力与坚韧意志的崇尚。鄂尔多斯式动物主题圆雕分为双兽组合与群兽组合。双兽组合多对称设置、重心后移、重力前倾营造恭谨肃穆的氛围,用作辕饰或竿头饰妆点仪仗;群兽组合以不同姿态动物造型营造自然生活气息,用作明器服务灵魂。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着不同的组合形态与情感表达。对应北方族群的信仰,可以发现动物纹饰件主要作为“神灵”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其主题的意义比造型和形式更重要。早期的造型简练而粗犷,代表先民们虔诚信奉的神灵、寄托着生之祈盼,在审美形态上体现出一种“纯朴之美”;战国晚期匈奴强盛,族群精神影响造型艺术风格。虎、野猪、“怪兽”等主题通过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展现力量、制衡、坚韧、悲壮,在美学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崇高之美”;游牧经济形成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简便易行的法律制度、节约务实的规约习俗无不与游牧生业模式紧密契合。动物纹饰件单纯的主题、简洁的形式、精巧的形制、便携的特点均适宜以节约、务实为“生存原则”的游牧生活,在审美形态上体现为轻松、便捷、适宜的“简约之美”。匈奴衰落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北方草原为鲜卑人所继承,但主题、风格、材质、工艺均有所改变;向南,其已传至江苏及两广地区;向西,流传至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乌拉尔地区。但是,随着北匈奴在“西迁”路上与异族文化不断融合,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也逐渐容纳新“成份”、汇入新文化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仅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元素”。
祁冰[6](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李广林[7](2020)在《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的营建传统,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分布亦十分广泛。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土营建传统正在逐渐被现代建造工艺所取代,最直接的导致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与建造智慧的逐渐失传。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更新、传承与保护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是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生土材料的应用机理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我国对于现代生土材料的应用与实践同样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我国生土材料研究的重要基础,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对于未来生土建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研究首先对于生土材料的基本概念、应用机理和性能特点进行相关概述。同时借鉴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CRATerre-ENSAG)对于全世界生土材料应用分类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遗存现状,将我国常见的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分为夯土、覆土、土墼、土坯、草泥和木/竹骨泥墙六种类型,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的研究侧重于生土营建工艺的材料、加工和应用的演变与发展,以考古学的相关文献记载为重要研究基础,通过对于相关生土遗址考古发现的总结与梳理,以时间为轴线,按照六种我国传统生土工艺营建类型分别进行了从产生、发展到成形的梳理研究。并且从不同时期的社会性质、需求转变和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演变与发展的原因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发展的特点。最后,研究梳理出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基本发展脉络及阶段分期、地域分布。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成形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应用发展时期。论文对于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应用与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能力要素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我国典型传统生土民居为实例,进一步分析阐述不同要素在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发展与应用过程中起到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试析其在动态演变与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当代生土营建工艺发展的影响要素仍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国际及国内关于生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土营建工艺迎来再发展的契机。论文总结国内外关于生土原料与施工机具方面的优化与发展,以国内在乡村建设和现代建筑中的生土材料的应用实例为佐证,进一步证明了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发展潜力与传承价值。为我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未来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冀莎菲[8](2020)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文中指出广州是中国近代开放最早、受西方影响最大的省会城市,广州近代建筑是岭南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融合的产物。近代以来,楼房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形式,楼梯因此成为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式、尺度、材料、装饰等特色以及设计法规、保存现状和保护利用等都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详实记录了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基本情况,其集交通、疏散、交流、装饰、展示功能于一体;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新型结构;出现了弧形、双分、双合等平面形式;疏散设计大都较为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五个特点:多样性、装饰性、科学性、先进性及地域性,进而揭示现存近代建筑楼梯的使用问题,并尝试总结其解决措施,为保护修缮实践提供借鉴。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标,并梳理了相关现状研究。通过限定研究对象和时间,确定了后续展开实地调研的范围。第二章主要是广州民国时期建筑楼梯的相关法规研究,首先梳理了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及其颁布的法规,在此基础上对涉及楼梯的七部建筑法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建筑法规对楼梯设计的规定,包括尺度、材料、数量及平面形式等。其次,以近代上海、南京和现行建筑法规中的楼梯条款进行对比,探讨广州近代建筑楼梯条款的先进性与局限性。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基于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查询,第三、四章从楼梯的功能、平面形式、平面布局、造型、结构、尺度、空间以及细部装饰八个方面对广州近代楼梯展开分析研究并总结特点。第五章基于对楼梯价值的分析,从安全疏散和一般损坏情况两个角度,揭示楼梯的现状问题,包括楼梯数量不足、栏杆高度不够、栏杆立柱间距过大、梯段靠窗的防护以及踏步、栏杆等磨损、开裂等,并结合具体案例尝试给出解决措施。
钟昊旻[9](2020)在《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的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成果,以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线索,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逻辑层面系统阐释广州番禺大岭村这一典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内涵。首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实地测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其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适应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质。大岭村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形成“山、水、村、田”的典型岭南水乡村落格局,在村落理水中,注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体现了岭南水乡的生态智慧。大岭村在村落布局中,呈现“鱼骨状”村落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广府梳式布局,并注重局部微气候的改善。大岭村的传统建筑体现了注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防风、防虫害的特征,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并且在地方材料运用中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本文运用文献整理、人物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析了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基于传统村落审美的历时性特征,从祭祀空间、文化空间、景观空间、商业空间、生活空间五个方面挖掘大岭村的村落空间特征及其与大岭村的社会时代背景的联系,探索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价值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展现,探究审美特征的空间表达。崇宗敬祖、家国精神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精神。崇文重教的耕读精神是岭南水乡传统价值取向。文化风俗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社会心理。农商一体、重商务实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鲜明特征。注重世俗享乐的市井文化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生活美学的重要表现。最后,本文运用案例比较、叙事研究等方法,探究了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包容开放、务实创新是审美文化精神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集中表现。大岭村的建筑装饰艺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和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大岭村的审美意境营造体现了“时空一体”、“情景交融”、“有无相生”、“天人合一”四个层层递进的维度,审美心理通过建筑空间表征互为影响,本文还借鉴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研究成果,探究传统村落审美活动的四个阶段特征。大岭村作为典型性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其地域技术特征的科学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丰富建筑美学理论在传统村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对增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认识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彭辉[10](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试析建筑装饰之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建筑装饰之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说明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清代扬州漆器概述 |
第一节 清代扬州漆器的生产状况及背景 |
第二节 现存清代扬州漆器的收藏状况 |
第三节 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形成 |
第二章 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题材 |
第一节 动物纹饰 |
第二节 植物花卉纹饰 |
第三节 自然景象纹饰 |
第四节 人物故事纹饰 |
第五节 其他纹饰 |
第三章 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类型 |
第一节 框架纹样 |
第二节 连接纹样 |
第三节 填补纹样 |
第四章 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的特征 |
第一节 清早期: 秀丽工整、精工细巧 |
第二节 清中期: 工巧精致、华丽富贵 |
第三节 清晚期: 深沉朴雅、细腻妍巧 |
第五章 清代扬州漆器纹饰对现代扬州漆器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传达多元的纹饰内涵 |
第二节 创新纹饰的装饰材料 |
第三节 丰富纹饰的工艺技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存清代扬州漆器目录 |
附录二 乾隆朝两淮盐政进贡清廷漆器一览表 |
附录三 现存部分明代扬州漆器目录 |
附录四 现存部分清代苏州漆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3)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蒙古包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一)蒙古包的追溯 |
1.自然因素的影响 |
2.历史因素的影响 |
3.经济的发展 |
(二)时空中的蒙古包 |
1.原始社会时期 |
2.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二世纪毡帐建筑 |
3.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毡帐建筑 |
(三)蒙古包现状 |
1.传统蒙古包 |
2.新型蒙古包 |
3.大众心目中的蒙古包 |
二、蒙古包结构的象征寓意 |
(一)蒙古包的建筑结构 |
1.结构及其象征寓意 |
2.结构在空间中的作用 |
(二)蒙古包的内部空间 |
1.圆形空间的象征寓意 |
2.内部空间布局及其象征寓意 |
(三)蒙古包的外部空间 |
1.外部空间及其象征寓意 |
2.蒙古包的“灰色区域” |
3.蒙古包与草原环境的融合 |
三、蒙古包装饰的文化表征 |
(一)蒙古包色彩中的文化内涵 |
1.蒙古包结构和家具用色 |
2.蒙古包建筑基色 |
3.蒙古包建筑中的其他常用色 |
(二)蒙古包装饰中的文化内涵 |
1.蒙古包内部装饰的文化内涵 |
2.蒙古包外部装饰的文化内涵 |
(三)艺术中的蒙古包形象 |
1.绘画中的蒙古包形象 |
2.音乐中的蒙古包形象 |
3.文学作品中的蒙古包形象 |
四、蒙古包与毡帐的审美对比 |
(一)不同区域毡帐建筑审美对比 |
1.与新疆地区蒙古包对比分析 |
2.与西藏地区毡帐对比分析 |
(二)蒙古包传统文化发展困境 |
1.环境的制约 |
2.文化精神内涵的缺失 |
3.多元文化的冲击 |
4.蒙古包文化特色削弱 |
(三)蒙古包审美文化发展建议 |
1.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旅游潜能 |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
3.坚持文化特色,保持独特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1 |
附录2 |
(4)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神道与神社概述 |
第一节 神道发展要略 |
一、词称溯源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作为建筑物的神社 |
一、构造与样式 |
二、社格制度 |
三、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作为“超宗教”的神社 |
一、明治时期的神社整理 |
二、神社祭祀的变革 |
第二章 神国思想与海外神社 |
第一节 海外神社创建的原点 |
一、神国思想的内在驱动 |
二、神国思想的扭曲变异 |
第二节 海外神社类型的多样化 |
一、天皇制国家下的神社分类 |
二、海外神社的界定与分布 |
二、海外神社在中国的萌芽 |
第三章 “尊皇尚武”的神社:从“满洲开教”到“军队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军保护下的“满洲开教” |
一、三条教则与教育敕语 |
二、军人敕谕与随军布教 |
三、对华布教与战地祭祀 |
第二节 关东军部队内的“军队神社” |
一、供奉间谍的护国神社 |
二、731部队里的东乡神社 |
三、国界线上的东宁神社 |
四、军事要塞里的守护神社 |
五、“军队神社”特点 |
第四章 不断扩张的神社:从“试点神社”到“开拓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州时期的“试点神社” |
一、“关东州”的界定 |
二、扩张期的神社制度 |
三、“试点神社”概述 |
四、“试点神社”特点 |
第二节 “满铁”资助下的“满铁神社” |
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
二、神社行政与总体布局 |
三、时代印记里的安东神社 |
四、都市中心里的新京神社 |
五、铁路要线上的奉天神社 |
六、辽东湾内的营口神社 |
七、千金山上的抚顺神社 |
八、农事试验场里的公主岭神社 |
第三节 “满洲开拓构想”下的“开拓神社” |
一、日本“满洲移民”概述 |
二、“移民提案”与“一团一社” |
三、弥荣开拓团与弥荣神社 |
四、城子河开拓团与城子河神社 |
五、“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与船上神社 |
六、镜泊学园与镜泊神社 |
七、“麻山事件”与哈达河神社 |
第五章 伪满洲国法西斯文化专制的象征 |
第一节 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强化 |
一、神职教育与祭祀官养成计划 |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与慰灵祭 |
三、伪满“靖国神社”——建国忠灵庙 |
四、伪满“国家神社”——建国神庙 |
第二节 国家神道思想的歧途 |
一、国家神社的角色转变 |
二、战后的逆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东北地区神社列表 |
附录二:日本开拓团大事记 |
附录三:神道文化大事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关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概念 |
1.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选题缘起 |
2.研究现状 |
2.1 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2.2 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3.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
3.1 研究思路 |
3.2 问题聚焦 |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
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
1.1.1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
1.1.2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
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
1.2.1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
1.2.2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
1.3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
1.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
1.3.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
2.1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
2.1.1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
2.1.2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1.3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2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
2.2.1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
2.2.2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
2.2.3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
2.2.4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
2.3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
2.3.1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
2.3.2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
2.3.3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1 单体动物纹饰件 |
3.1.2 轴对称构成样式 |
3.1.3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
3.1.4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
3.1.5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
3.2 圆雕的组合形式 |
3.2.1 双兽组合形式 |
3.2.2 群兽组合形式 |
3.3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
3.3.1 装饰纹样的类别 |
3.3.2 装饰纹样的“衍生”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神性”主题与北方民族的宗教观 |
4.1.1 古代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 |
4.1.2 动物主题所蕴藏的“神性” |
4.1.3 游牧民族的“护身符” |
4.1.4 “宗教信仰”与动物纹饰件的“纯朴之美” |
4.2 造型风格与族群文化精神 |
4.2.1 生存条件与族群文化 |
4.2.2 游牧文明与族群审美 |
4.2.3 民族精神与动物纹饰件的“崇高之美” |
4.3 青铜器形制与游牧生业模式 |
4.3.1 生活方式与行为规约的内在“原则” |
4.3.2 实用功能与规格形制 |
4.3.3 游牧生业模式与动物纹饰件的“简约之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流传 |
5.1 动物纹造型在北方地区的流传 |
5.1.1 动物纹主题的延续 |
5.1.2 动物纹风格的演变 |
5.1.3 贵重的材质与“西来”的工艺 |
5.2 “西迁”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
5.2.1 与斯基泰、卡拉苏克青铜器的关系 |
5.2.2 “西迁”之路上的造型演变 |
5.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原地区的流传 |
5.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直接”流传 |
5.3.2 纹饰主题与造型风格的流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1.1 时间范围 |
1.1.2 空间范围 |
1.2 自然环境 |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
1.4.1 第一阶段 |
1.4.2 第二阶段 |
1.4.3 第三阶段 |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
2.1 大口二期文化 |
2.1.1 文化内涵辨识 |
2.1.2 分期与年代 |
2.1.3 发展和源流 |
2.2 朱开沟文化 |
2.2.1 文化内涵辨识 |
2.2.2 分期与年代 |
2.2.3 发展与源流 |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
2.3.1 文化内涵辨识 |
2.3.2 分期与年代 |
2.3.3 发展与源流 |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
2.4.1 文化内涵辨识 |
2.4.2 发展与源流 |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
3.1 李家崖文化 |
3.1.1 文化内涵辨识 |
3.1.2 分期与年代 |
3.1.3 发展与源流 |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
3.3 西岔文化 |
3.3.1 文化内涵辨识 |
3.3.2 分期与年代 |
3.3.3 发展与源流 |
3.4 西坬渠类型 |
3.4.1 文化内涵辨识 |
3.4.2 年代推断 |
3.4.3 发展与源流 |
3.5 晋陕铜器群 |
3.5.1 文化内涵辨识 |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
3.5.3 分期与年代 |
3.5.4 发展与源流 |
3.6 黑豆嘴类型 |
3.6.1 文化内涵辨识 |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
3.6.3 分期与年代 |
3.6.4 发展与源流 |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
5.1 族群归属 |
5.2 历史背景 |
5.3 原因推测 |
5.4 人群流向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6.1 聚落形态 |
6.1.1 聚落布局 |
6.1.2 聚落等级 |
6.1.3 小结 |
6.2 社会分层 |
6.2.1 墓葬 |
6.2.2 房址 |
6.2.3 小结 |
6.3 生业形态 |
6.3.1 以往观点辨析 |
6.3.2 阶段性特征 |
6.3.3 小结 |
6.4 手工业门类 |
6.4.1 阶段性特征 |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
6.4.3 小结 |
6.5 信仰习俗 |
6.5.1 瓮棺葬 |
6.5.2 卜骨 |
6.5.3 其他相关遗迹 |
6.5.4 小结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收获 |
7.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文化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影响要素简述 |
1.4.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2 生土材料的应用机理 |
2.2.1 材料构成 |
2.2.2 物理属性 |
2.2.3 作用原理 |
2.3 生土材料的性能特点 |
2.3.1 性能优势 |
2.3.3 相对缺陷 |
2.4 生土营建工艺类型 |
2.4.1 夯土 |
2.4.2 覆土 |
2.4.3 木/竹骨泥墙 |
2.4.4 草泥 |
2.4.5 土坯/土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形成与演变 |
3.1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产生 |
3.1.1 考古学相关文献梳理 |
3.1.2 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发现 |
3.1.3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萌芽 |
3.1.4 小结 |
3.2 中国早期生土营建工艺的发展 |
3.2.1 版筑夯土 |
3.2.2 凿穴而居 |
3.2.3 生土砌筑 |
3.2.4 草泥应用 |
3.2.5 小结 |
3.3 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成形 |
3.3.1 夯土营建工艺 |
3.3.2 覆土营建工艺 |
3.3.3 土坯/土墼营建工艺 |
3.3.4 泥作营建工艺 |
3.3.5 小结 |
3.4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发展脉络 |
3.4.1 基本发展脉络 |
3.4.2 阶段分期 |
3.4.3 地域分布 |
第4章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发展影响要素及其作用 |
4.1 生土营建工艺发展的影响要素 |
4.2 自然要素影响下的发展与应用 |
4.2.1 气候因素 |
4.2.2 地形地貌因素 |
4.2.3 自然资源因素 |
4.3 人文要素影响下的发展与应用 |
4.3.1 历史因素 |
4.3.2 文化因素 |
4.4 能力要素影响下的发展与应用 |
4.4.1 经济因素 |
4.4.2 技术因素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传承与展望 |
5.1 当代多要素作用下的传承 |
5.1.1 当代多要素的演变 |
5.1.2 生土工艺应用现状 |
5.1.3 再发展的契机 |
5.2 传统生土营建工艺的优化与发展 |
5.2.1 生土原料优化 |
5.2.2 施工机具优化 |
5.3 现代化应用实例 |
5.3.1 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
5.3.2 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时间界定 |
1.2.3. 研究空间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广州近代建筑史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楼梯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工作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民国时期广州建筑楼梯的法规 |
2.1. 市政建设管理体制 |
2.2. 广州八部建筑法规与现行法规的对比 |
2.2.1. 概况 |
2.2.2. 对楼梯数量的规定 |
2.2.3. 对楼梯尺度的规定 |
2.2.4. 对楼梯材料的规定 |
2.2.5. 对楼梯平面形式的规定 |
2.3. 近代其他城市建筑法规 |
2.3.1. 上海 |
2.3.2. 南京 |
2.4. 民国时期广州法规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
2.4.1. 先进性 |
2.4.2. 局限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设计内容 |
3.1. 功能与平面形式 |
3.1.1. 功能多样化 |
3.1.2. 平面形式 |
3.2. 平面布局 |
3.2.1. 楼梯布局影响因素 |
3.2.2. 不同建筑类型中楼梯布局特点 |
3.2.3. 小结 |
3.3. 造型 |
3.3.1. 楼梯间体块处理 |
3.3.2. 楼梯间外墙饰面 |
3.3.3. 楼梯间窗洞 |
3.3.4. 开敞楼梯造型 |
3.4. 结构、材料与尺度 |
3.4.1. 结构类型 |
3.4.2. 结构材料 |
3.4.3. 尺度 |
3.4.4. 小结 |
3.5. 空间组织与利用 |
3.5.1. 楼梯组织建筑空间 |
3.5.2. 楼梯的空间利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细部装饰 |
4.1. 踏步饰面 |
4.1.1. 水泥砂浆饰面 |
4.1.2. 水磨石饰面 |
4.1.3. 花阶砖饰面 |
4.1.4. 其他饰面 |
4.2. 栏杆 |
4.2.1. 材质 |
4.2.2. 栏杆起始处形式 |
4.2.3. 扶手转角连接方式 |
4.2.4. 铁艺栏杆装饰形式 |
4.2.5. 木栏杆装饰形式 |
4.2.6. 其他特点 |
4.3. 楼梯特征总结 |
4.3.1. 多样性 |
4.3.2. 装饰性 |
4.3.3. 科学性 |
4.3.4. 先进性 |
4.3.5. 地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的现状问题与保护利用 |
5.1. 疏散问题与解决措施 |
5.1.1. 楼梯数量不足 |
5.1.2. 栏杆高度不足 |
5.1.3. 栏杆立柱间距过大 |
5.1.4. 梯段靠窗洞时的防护问题 |
5.1.5. 其他问题 |
5.2. 一般损坏情况与修缮措施 |
5.2.1. 结构问题 |
5.2.2. 楼梯饰面问题 |
5.2.3. 踏步问题 |
5.2.4. 栏杆问题 |
5.3. 若干保护思考 |
5.3.1. 定期监测机制 |
5.3.2. 修缮措施的可识别性与可逆性 |
5.3.3. 工程期间的楼梯防护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成果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近代资料 |
学术着作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其他资料 |
附录 |
附录1:近代建筑法规中楼梯相关内容的摘录 |
广州 |
上海 |
南京 |
附录2:铁艺栏杆样式 |
附录3:木质栏杆样式 |
附录4:“中国古典复兴”部分建筑平面分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2.2 对于传统村镇保护的高度关注 |
1.2.3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
1.3.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研究概况 |
1.3.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现状 |
1.3.4 广州番禺大岭村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理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岭村的历史与现状概况 |
2.1 大岭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景观环境 |
2.2 大岭村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姓氏渊源 |
2.2.2 宗族演变 |
2.2.3 历史沿革 |
2.2.4 红色文化 |
2.2.5 经济发展 |
2.3 大岭村民俗风情 |
2.3.1 耕读并重 |
2.3.2 宗族观念 |
2.3.3 多元民间信仰 |
2.3.4 水乡节庆活动 |
2.4 大岭村格局特色 |
2.4.1 风水形势 |
2.4.2 村落布局 |
2.4.3 景观格局 |
2.4.4 风貌状况 |
2.5 大岭村形象特色和区域发展定位 |
2.5.1 “岭南水乡” |
2.5.2 “岭南书香” |
2.5.3 区域发展定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 |
3.1 环境格局分析 |
3.1.1 村落选址形势 |
3.1.2 “山环水聚”格局 |
3.1.3 村落理水分析 |
3.2 村落布局分析 |
3.2.1 村落布局形态 |
3.2.2 村内街巷体系 |
3.2.3 景观格局特色 |
3.2.4 微气候的改善 |
3.3 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基本特征 |
3.3.2 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特征 |
3.3.3 主要建筑类型 |
3.4 地方材料运用 |
3.4.1 蚝壳 |
3.4.2 红砂岩 |
3.4.3 青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 |
4.1 祭祀空间特征与家国情怀 |
4.1.1 祠堂建筑与空间秩序 |
4.1.2 祠堂建筑与社会礼制 |
4.1.3 纪念建筑与团结统一精神 |
4.1.4 建筑楹联题词与家国精神 |
4.2 文化空间特征与文化风俗 |
4.2.1 文化空间特征 |
4.2.2 庙宇建筑与民间信仰 |
4.2.3 水乡文化习俗 |
4.3 景观空间特征与耕读精神 |
4.3.1 点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2 线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3 面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4 田园山水与耕读精神 |
4.4 商业空间特征与农商文化 |
4.4.1 商业空间特征 |
4.4.2 岭南水乡商贸特色 |
4.4.3 农商一体的商贸特征 |
4.5 生活空间特征与市井文化 |
4.5.1 生活空间特征 |
4.5.2 空间类型与空间行为 |
4.5.3 市井文化与世俗精神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 |
5.1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
5.1.1 因地制宜,因物施巧 |
5.1.2 天人合一,人杰地灵 |
5.1.3 和合圆融的审美理想 |
5.2 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特征 |
5.2.1 包容并蓄特征 |
5.2.2 独立自由精神 |
5.2.3 开放创新特征 |
5.2.4 重商务实精神 |
5.3 大岭村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
5.3.1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5.3.2 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 |
5.3.3 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 |
5.3.4 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 |
5.4 大岭村审美意境研究 |
5.4.1 村落审美意境的营造 |
5.4.2 审美心理与建筑空间表征 |
5.4.3 村落审美活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10)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学术创新 |
1.3.4 器名定则 |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
2.1 研究回顾 |
2.2 新岗遗址分期 |
2.2.1 遗址概况 |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2.3 墓葬分期 |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
2.3.1 遗址概况 |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3.3 墓葬分期 |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
2.4.1 遗址概况 |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4.3 墓葬分期 |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
2.5.1 遗址概况 |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5.3 墓葬分期 |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
2.6.1 遗址概况 |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6.3 墓葬分期 |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
2.8.2 其他遗址分期 |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
3.1 研究回顾 |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
3.3.1 遗址分布 |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
4.1 研究回顾 |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
4.4.1 自然因素 |
4.4.2 经济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
5.1 研究方法 |
5.2 新岗墓地分析 |
5.2.1 墓葬分类 |
5.2.2 社会结构 |
5.2.3 墓组分析 |
5.2.4 新岗墓地小结 |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
5.3.1 墓葬分类 |
5.3.2 社会结构 |
5.3.3 墓组分析 |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
5.4 崧泽墓地分析 |
5.4.1 墓葬分类 |
5.4.2 社会结构 |
5.4.3 墓组分析 |
5.4.4 崧泽墓地小结 |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
5.5.1 墓葬分类 |
5.5.2 社会结构 |
5.5.3 墓组分析 |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
5.6 毘山墓地分析 |
5.6.1 墓葬分类 |
5.6.2 社会结构 |
5.6.3 墓组分析 |
5.6.4 毘山墓地小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
6.1 研究回顾 |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
致谢 |
四、试析建筑装饰之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扬州漆器纹饰研究[D]. 杨晓晓. 扬州大学, 2021(09)
- [2]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D]. 李炎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D]. 石晨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D]. 陆刚.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6]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7]中国传统生土营建工艺演变与发展研究[D]. 李广林.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广州近代建筑楼梯研究[D]. 冀莎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D]. 钟昊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