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马英杰[1](2009)在《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研究》文中提出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后不仅能够发挥各自原有的药理作用,还协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更加显着的脑保护作用,本文研制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的协同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阿司匹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另外,因为尼莫地平为难溶性药物,直接制成片剂生物利用度低,为了提高尼莫地平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将尼莫地平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再与阿司匹林一同制成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建立了尼莫地平的体外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尼莫地平的溶出度和释放度的测定;建立了尼莫地平的体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尼莫地平的基本理化性质研究和含量测定;建立了阿司匹林的体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阿司匹林的基本理化性质研究、释放度测定和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表明,以上方法均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回收率高。测定了尼莫地平在水中、O.lmol·L-1 HCL中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在正辛醇—水系统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尼莫地平在水性介质中难溶,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41.65,脂溶性非常强;阿司匹林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4.82,脂溶性略高于水溶性。通过DSC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影响因素试验对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阿司匹林的质量百分数为15%,环境温度为107℃时,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混合物中可能有氢键生成或存在范德华力,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溶出45min时尼莫地平的累积溶出百分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处方。确定最优处方为:尼莫地平原料药1.0g、HPMCE54.0g、微粉硅胶0.5g、乙醇24mL。根据最优处方制备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并进行物相鉴别,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IR)法研究发现:尼莫地平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形状态存在,尼莫地平分布于载体材料的表面和孔隙中,尼莫地平和载体材料之间以氢键结合。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最优处方对应固体分散体在75%RH条件下放置一个月后仍很稳定。通过研究辅料对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粉体学性质的影响对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片芯处方进行初步考察。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以滑石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30min溶出度和休止角为考察指标优化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片芯处方,优化得到的处方(加入阿司匹林后)是: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质量百分比为41.95%,阿司匹林质量百分比为2.10%,MCC质量百分比为41.95%,滑石粉质量百分比为3.00%, CCNa质量百分比为11.00%。建立了尼莫地平和水杨酸的体内分析方法,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线性也较好,可用作尼莫地平和水杨酸的体内含量测定。以市售制剂为参比对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自制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中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29.96%和79.13%。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在家犬体内存在药动学相互作用。
翟志光[2](2007)在《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内容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04BA721A46)(“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基本问题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经申请专利(申请号200510087009.1)。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微乳载药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探讨微乳用作中药复方载药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1目的1.1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根据微乳体系自身的特点,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在单一中药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组分配伍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和整体单味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对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进行研究,为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进行探索。1.2评价良附口服微乳的效果研制良附口服微乳,通过药学实验研究制定其质量标准;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其药效,并与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1.3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评价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为微乳载药体系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证据。2方法2.1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研究2.1.1将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作为油相,其提油后的水煎液作为水相,筛选良附口服微乳配方。根据吐温用量应尽量小、油水比例恰当、配方比例符合单位药材的油水提出量的原则,筛选处方组分比例。2.1.2用伪三元相图法和滴定法,对良附口服微乳配方进行优选,确定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的比例。2.1.3根据文献方法研究并确定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2.2良附口服微乳药学研究根据药典所载方法,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性状,测定其相对密度和PH值,检查其微生物限度,进行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根据文献记载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的形态、粒径和分布。用相应方法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稳定性,研究香附的定性鉴别,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2.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研究根据文献记载的方法,选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小鼠冰醋酸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法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镇痛作用;选取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肠运动的影响;选取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抗溃疡作用;选取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分泌的影响;并与其传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2.4通过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3结果3.1良附口服微乳成型工艺3.2.1通过相图和滴定法,筛选得到良附口服微乳处方。3.2.2根据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制得良附口服微乳。3.2良附口服微乳制剂稳定3.2.1良附口服微乳性状:为棕红色澄清透明液体,质微粘、腻,有特异香味,味苦;其平均相对密度为1.02686;pH平均值为4.537;Za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6.6 nm;良附口服微乳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菌数阴性对照测定合格,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常温放置6个月,一直保持澄清透明的状态,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冰冻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7日内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40℃和60℃保存的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样品分层、絮凝和破乳。80℃中保存的样品中于第2天出现轻微浑浊现象,放置至室温浑浊现象消失。机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离心后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3.2.2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香附的定性鉴别。3.2.3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 H3PO4(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3.2.4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三个月内稳定。3.2.5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草案3.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结果3.3.1良附口服微乳可以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此模型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在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中,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抑制肉芽增生的作用。3.3.2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实验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3.3.3良附口服微乳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影响,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加快的小肠推进有抑制作用。3.3.4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和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具有防治作用,溃疡抑制率较高。3.3.5良附口服微乳能降低使大鼠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且随着剂量增大,此作用有增强的趋势。3.3.6良附口服微乳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 mL/人/日。而且用量为良附丸水丸的1/5,能达到相当于良附丸水丸的药效。3.4良附口服微乳安全性良好3.4.1最大耐受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剂量为人的84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安全。3.4.2长期毒性实验未见动物出现外观、体重、血像、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未发现明显系统损伤,临床使用安全。4结论良附口服微乳不仅具有微乳自身的优点,而且是一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的新剂型。其制剂稳定,药效可靠,安全性良好,临床前研究未发现异常情况。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是中药复方的良好载药体系。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为中药复方在纳米水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金建平[3](2006)在《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论述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发展概况、试验方法、溶出介质的选择、溶出量的测定及溶出度试验在片剂、胶囊剂、栓剂、微丸等固体制剂中的应用。溶出度试验是在体外对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的有效替代方法,是衡量制剂工艺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研究和应用不断促进了药物研制水平,强化了药品质量控制手段,在药物的研制、生产和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杨永[4](2006)在《阿魏酸钠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的制备及其血液流变学特性初探》文中提出壳聚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的碱性多糖,无毒,具有体内生物降解性,其来源于虾蟹类壳,在我国资源丰富,产量高,价格低。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近几年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辅料,研究方兴未艾。胃内漂浮制剂是延长药物胃内滞留时间的一种制剂。该制剂口服后,可以维持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的密度,从而较长时间在胃中呈漂浮状态,而不受胃排空的影响。 阿魏酸钠是传统中药当归、川芎等有效成分阿魏酸的钠盐,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 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的持续漂浮力是决定胃内的滞留时间的主要指标,通过吸水和溶胀试验,研究材料的溶胀性质,表明漂浮制剂漂浮性和完整性是浮力的产生和维持的关键。为了选择漂浮性能较好的材料制备漂浮制剂,对吸水增重和体积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所供制剂的由体积溶胀产生的浮力完全可以吸水增重。 本研究以阿魏酸钠为模型药物,壳聚糖为主要骨架材料,HPMC为辅助的骨架材料,十八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泡腾剂,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的工艺,制备了气动机制的漂浮缓释片。在预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影响漂浮和药物释放的的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出了漂浮缓释片的处方,制备了具有良好漂浮性能和释药特征的漂浮缓释片。药物释放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片的释放对Peppas方程拟合最好,说明其释药机制为非Fick’s扩散,即扩散和溶蚀在药物的释放过程具有协同效应。阿魏酸钠胃漂浮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表明,该制剂应避免高湿,否则会影响其漂浮性能。另外,还应该避光保存,特别是在相对潮湿的地方。 对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片进行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它和市售的普通阿魏酸钠片都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有显着性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阿魏酸钠胃漂浮片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是因为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片为缓释制剂的原因。 本文对基于壳聚糖的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制剂的开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陈慧云,王建华,徐世荣,王琦[5](2005)在《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综述了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用辅料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罗宪堂,袁洪[6](2002)在《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文中指出目的 :测定阿斯匹林胃漂浮缓释片 (HBS ASP)溶出度。方法 :通过阿斯匹林胃漂浮缓释片测定方法的研究 ,进行HBS ASP溶出度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HBS ASP累积溶出百分率 ,10小时溶出 70 %~ 90 %。结论 :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方法可行、可靠 ,可作为HBS ASP溶出度测定方法
冯浩[7](2001)在《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型缓释片剂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马来酸罗格列酮为第二代噻唑烷二酮类降糖新药,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发挥药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自1999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有关该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未见诸报道,本论文将该药物设计制成一日一次的胃滞留缓控释片,通过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使缓释片达到与普通速释片生物等效的目的。 胃滞留缓释片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体系原理制成的一种新型给药体系。本论文在制剂处方前和预实验的研究基础上,以体外漂浮和药物释放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等方法对处方、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条件等进行优化筛选。有关释药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为异常扩散;制剂稳定性研究结果提示,该制剂应在避光和干燥的条件下贮存。 采用γ闪烁照相技术对口服99mTc标记的滞留片和普通片胃内滞留情况进行初步动态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胃滞留片后,药片在胃内滞留达3小时以上,且不发生崩解。 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普通片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基本类似,单剂量缓释片和普通片生物等效,且体内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论文对马来酸罗格列酮缓控释新剂型开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凌树森[8](1996)在《控/缓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其申报要点》文中认为按照国家卫生部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有关《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指导原则》,重点介绍控/缓释制剂的动力学特性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要求,提出单剂量交叉试验、多剂量稳态试验以及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同时介绍申报要点、生物等效性评价、统计分析、资料整理,为研制和申报新药提供参考。
二、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的处方前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尼莫地平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阿司匹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 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 尼莫地平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3.2 阿司匹林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4 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相互作用考察 |
4.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4.3 影响因素试验 |
5 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出度测定方法 |
2.2 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3 固体分散体处方单因素考察 |
2.4 固体分散体处方优化 |
2.5 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别 |
2.6 稳定性试验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辅料对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粉体学性质的影响 |
2.1 样品的制备 |
2.2 NMP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考察 |
2.3 MCC对NMP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的影响 |
2.4 滑石粉对NMP固体分散体粉体性质的影响 |
3 崩解剂种类的选择 |
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片芯处方 |
4.1 片芯的制备 |
4.2 处方优化 |
5 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
5.1 片芯的制备 |
5.2 处方优化 |
5.3 肠衣层包衣厚度的选择 |
6 稳定性考察 |
7 讨论 |
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在家犬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
1 仪器、材料和实验动物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试验动物 |
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尼莫地平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水杨酸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3 给药剂量、方案及血样采集 |
4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5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6 讨论 |
7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专利申请情况 |
致谢 |
(2)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
1 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
1.1 中药及其复方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中药复方给药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如何发展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 |
参考文献 |
2 微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2.1 微乳的相关研究 |
2.2 微乳口服给药系统 |
2.3 微乳注射给药系统 |
2.4 微乳透皮给药系统 |
2.5 微乳黏膜给药系统 |
2.6 微乳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
2.6.1 微乳在中药中的应用 |
2.6.2 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的初步构建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1 良附丸研究 |
1.1 高良姜现代药理研究 |
1.2 香附现代药理研究 |
1.3 良附丸现代研究 |
1.4 良附丸剂型改革 |
1.5 良附口服微乳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2 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实验 |
2.1 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油提取工艺筛选 |
2.2 良附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
2.3 良附口服微乳的配方筛选和确定 |
2.4 良附丸口服微乳的制备和工艺路线 |
2.5 讨论 |
3 良附口服微乳药学实验 |
3.1 良附口服微乳理化性质研究 |
3.2 香附的定性鉴别 |
3.3 含量测定 |
3.4 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 |
3.5 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 |
3.6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 |
4.1 确定良附口服微乳最佳有效剂量 |
4.2 良附口服微乳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3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4.4 良附口服微乳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4.5 良附口服微乳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4.6 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
4.7 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
4.8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
4.9 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的作用 |
4.10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5 良附口服微乳毒性实验 |
5.1 良附口服微乳急性毒性实验 |
5.2 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6 小结 |
本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其意义 |
附件: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组织切片(5×20),HE染色,雄性大鼠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概况 |
2 试验方法 |
3 试验介质 |
4 测定方法 |
5 应用 |
5.1 在片剂中的应用 |
5.2 在胶囊剂中的应用 |
5.3 在栓剂中的应用 |
5.4 在丸剂中的应用 |
5.5 在固体分散体的应用 |
5.6 在其他剂型中的应用 |
6 结束语 |
(4)阿魏酸钠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的制备及其血液流变学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胃内滞留型漂浮制剂 |
1.1.1 研究进展 |
1.1.2 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的原理 |
1.1.3 漂浮性能的评价方法 |
1.2 阿魏酸钠的研究进展 |
1.2.1 药效学 |
1.2.2 药代动力学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阿魏酸钠理化性质的研究 |
1.3.2 辅料的选择以及漂浮性能研究 |
1.3.3 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制剂的制备 |
1.3.4 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制剂的评价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2 制剂处方前的研究 |
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材料 |
2.2 药物─阿魏酸钠的理化性质研究 |
2.2.1 溶解性 |
2.2.2 油/水分配系数──摇瓶法 |
2.3 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仪器及条件 |
2.3.3 样品制备 |
2.4 壳聚糖(Chitosan,CS) |
2.4.1 概述 |
2.4.2 毒理学研究 |
2.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有关性质 |
2.6 供试样品的制备及测定 |
2.6.1 供试样品的制备 |
2.6.2 试验方法 |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1 DSC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2 漂浮制剂考察试验结果与讨论 |
2.8 小结 |
3 阿魏酸钠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 |
3.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最大吸收波长 |
3.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试验方法 |
3.3.1 释放度测定方法 |
3.3.2 体外漂浮的研究方法 |
3.3.3 阿魏酸钠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
3.3.4 处方优化 |
3.4 药物释放机制 |
3.5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5.1 单因素考察结果 |
3.5.2 处方筛选与优化 |
3.5.3 不同工艺对体外漂浮及释放的影响 |
3.5.4 释放条件对体外漂浮及释放的影响 |
3.5.5 硬脂酸镁用量对体外漂浮及释放的影响 |
3.5.6 药物释放机制 |
3.6 小结 |
4 阿魏酸钠胃滞留漂浮片稳定性实验的初步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考察项目及方法 |
4.2.2 影响因素试验 |
4.2.3 加速试验 |
4.2.4 长期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4.3.2 加速试验结果 |
4.3.3 长期试验结果 |
4.4 小结 |
5 血液流变学研究 |
5.1 血液流变学的几个指标及影响因素 |
5.1.1 全血黏度(blood viscosity) |
5.1.2 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 |
5.1.3 红细胞压积(Hct) |
5.1.4 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
5.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5.2.1 仪器 |
5.2.2 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3.1 试验设计 |
5.3.2 血样采集 |
5.3.3 测定方法 |
5.3.4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测定结果 |
5.4.2 红细胞压积(Hct)测定结果 |
5.4.3 血沉(ESR)的测定结果 |
5.5 小结 |
6 结论和后续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6)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 溶出度的测定 |
2.1 紫外吸收波长的测定 |
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 回收率试验 |
2.5 溶出度测定 |
3 讨论 |
(7)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型缓释片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药品、试剂和仪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剂处方设计前的研究 |
2.1 不同释放介质中溶解度的测定 |
2.1.1 不同释放介质中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1.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3 不同释放介质中溶解度的测定 |
2.2 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速率的测定 |
2.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 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速率的测定 |
2.3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考察原料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
2.5. 差热分析(DTA)法考察原料的热降解稳定性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的设计与制备 |
3.1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1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3.1.2 系统适用性实验 |
3.1.3 分析方法的考察 |
3.2 实验方法的概述 |
3.2.1 释放度测定方法 |
3.2.2 溶出数据处理方法 |
3.2.3 体外漂浮的研究方法 |
3.2.4 片剂的制备工艺 |
3.3 胃漂浮缓释片的筛选与优化 |
3.3.1 处方单因素考察 |
3.3.2 处方的正交设计 |
3.3.3 工艺因素的影响 |
3.3.4 体外释放条件的影响 |
3.3.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粒度的影响 |
3.3.6 硬脂酸镁用量的影响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释药机理的研究 |
4.1 释药模型的选择 |
4.2 释药机制的探讨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稳定性的考察 |
5.1 影响因素实验 |
5.1.1 光照稳定性 |
5.1.2 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
5.1.3 不同湿度下的稳定性 |
5.1.4 空气暴露下的稳定性 |
5.2 加速稳定性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影响因素实验 |
5.3.2 加速稳定性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胃内漂浮动态观察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剂人体药动学研究 |
7.1 临床实验 |
7.1.1 实验药品与受试者 |
7.1.2 单剂量交叉给药实验设计 |
7.1.3 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
7.2 血样中马来酸罗格列酮的HPLC分析 |
7.2.1 色谱条件 |
7.2.2 血样的处理 |
7.2.3 分析方法的确证 |
7.2.4 分析方法的实施 |
7.2.5 血浆样品的分析结果 |
7.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7.4 生物等效性的评价 |
7.5 体内外相关性的考察 |
7.6 结果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 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 谢 |
四、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尼莫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研究[D]. 马英杰. 沈阳药科大学, 2009(08)
- [2]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D]. 翟志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3]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金建平. 安徽医药, 2006(09)
- [4]阿魏酸钠胃内滞留漂浮制剂的制备及其血液流变学特性初探[D]. 杨永. 重庆大学, 2006(01)
- [5]高分子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J]. 陈慧云,王建华,徐世荣,王琦. 材料导报, 2005(07)
- [6]阿斯匹林胃漂浮片的溶出度试验[J]. 罗宪堂,袁洪.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04)
- [7]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型缓释片剂的实验研究[D]. 冯浩. 沈阳药科大学, 2001(01)
- [8]控/缓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其申报要点[J]. 凌树森. 中国新药杂志, 19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