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姜殿坤[1](2016)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罗娟娟[2](2014)在《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目标取向的多维审视与探索实践》文中提出作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普通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究竟肩负着怎么样的培养目标与要求?这似乎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就如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篇的第一小段话。但要付诸到这一专业的全程教育实践、贯彻到所有课程的整体教学过程,却似乎不是每一所音乐院系、每一位课程教师、每一个专业学生所轻易能及,这其中涉及着太多的现实话题和主观客观等不同因素。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教师,面对着自己所从事的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选取这样一个主题来作为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不仅独具特色、极富意义,更会有不同维度的深入分析、现实思考与实践指导。从对国内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办学历史与现状的审视与思考,到从教育部颁发的专业课程方案及其试点看音乐学本科专业的办学取向分析,又结合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方案与实践来思考专业办学的目标取向。笔者力求在专业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得到一些有效求证,在部颁专业教改方案中发现一些有益启示,在专业比赛实践模式中获取一些有价思考。并且通过这些多维视角的阐述解析后,较为清晰地得出了若干专业办学的目标指向。但笔者同时也还发现,我们的专业办学总是在不同阶段教育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在不同院系教学实践的现实差异中相互摩擦与左右徘徊。国家层面教育政策与专业课程纲要自然是专业办学取向的行动纲领与业务指南,但学校基层办学要求与教师队伍素质更是专业办学实践的重要因素与第一生产力,而专业招生执行方案与学生就业去向却是专业办学成效的决定因素与动力根源。这三者合一,成功才在即。我们期待,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在不断前进中相互越走越近。
莫小红[3](2014)在《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里德里希·席勒(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他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在美学史上,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美育”的术语,开启了审美现代性批判之先河,被誉为“现代美育之父”。早在20世纪初,席勒的美育思想就随王国维、蔡元培、张君劢、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传入我国,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推动了中国美育思潮的形成、发展。本文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从发生学的视角去审视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的关系,考察近现代中国接受席勒思想的历史缘由与具体史实,清理席勒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影响的方式,并选择了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作为典型个案研究,探讨这一文化事件所呈现出的思想资源和基本规律。全文由导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对美育、美育思潮进行概念界定;并从人性与人格完善的角度阐述席勒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探讨席勒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译介、接受与影响。席勒进入中国是在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旧式教育体制革新、大众传播媒介兴起的历史语境下,近现代中国的席勒译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发轫期、新文化运动至30年代的繁荣期、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沉寂期三个阶段;席勒接受表现出选择性过滤、中国式改编、镜像式想象三种倾向;席勒美育思想伴随着中国美育思潮兴起、发展、流变的全过程,改变了中国传统美育的从属地位,张扬了审美的自由理念,并将美育引向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对理想社会的构建。第二章考察王国维、蔡元培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引进西方现代美育理论,挖掘中国传统美育理念,确定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倡导美育独立。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后来担任《教育世界》杂志主编,他多次撰文介绍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席勒的美育目的论、价值论等;王国维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蔡元培是中国的“现代美育之父”,他以毕生精力推行美育。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将美育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作为北大校长,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美育实践。在蔡元培的倡导和引领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美育思潮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他接受席勒以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美育目的论、以情感教育为内涵的美育本质论、以中介调和为功能的美育价值论、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实施论,构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体系。蔡元培的接受在本土化过程中又呈现出创新发展之势:他赋予美育启蒙性,较之席勒更重视美育实践,强调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美育观,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蔡元培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启蒙的大背景下,他们试图通过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养成“健全人格”,改造国民劣根性,使美育成为了“立民新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考察朱光潜、宗白华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朱光潜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作为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重要中国译介者,朱光潜的美育思想也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他吸收席勒的人本主义美育观,重视美育“怡情养性”的功能,将人生的最高价值指向美,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宗白华也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在研究席勒美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构建理想人格的救世方案,并将境界的研究与人格的探求结合起来,提出了“艺术生命化”与“生命艺术化”的课题。朱光潜、宗白华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并峙双峰,他们都关注苦难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试图以美育解除人生的烦闷,人内心的压迫感、寂寞感、空虚感,提升人的美感修养,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人生,视鄙俗的社会生活为艺术品,以实现生命的活跃,生活的情趣化,心灵的自由解放,赋予了美育“救赎”的功能。但是,朱光潜、宗白华的“审美救赎”论又不同于之前的王国维,王国维认为人生的苦痛源于“欲”,解脱之道便是“拒绝生活之欲”,呈现出悲观厌世的情调。在朱光潜、宗白华的视野中,人生的最终目标不是“超脱”而是积极地“参与”,培养“出世的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入世的事业”,超脱现实仅仅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手段。第四章探讨郭沫若、田汉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在戏剧、诗歌等领域成绩斐然。郭沫若曾与田汉以“中国的歌德和席勒”相期许,虽然郭沫若被文艺界视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中国的歌德”,但是,郭沫若是席勒戏剧《华伦斯坦》的中译者,他早期曾接受席勒“游戏说”,强调艺术的无目的性;接受席勒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手法的区分,将“摹仿的艺术”与“表现的艺术”相对立。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也呈现出“席勒式”倾向:宣传时代精神、遵循“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表现殊死斗争的悲剧精神。田汉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曾立志做“中国的席勒”,早在日本留学时,田汉就曾介绍席勒的美育思想、接受席勒“游戏说”、审美调和论,此时的席勒是他心中崇拜的“浪漫主义诗人”;回国之后,他译介了席勒戏剧《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的故事梗概,称席勒是“为自由而战的人”;1950年代,他又将席勒视为“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大加赞赏,田汉的席勒接受凸显出我国时代精神的演进。田汉的历史剧创作也同席勒一样表现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主题、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遵循“诗意真实性”创作原则、在剧中大胆融入自我形象抒发自我情感。郭沫若、田汉是4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他们接受了席勒通过美育改造社会、实现政治自由的理想,但是忽视了艺术的“中介”形式,让艺术直接为集团吼叫,为政治呐喊,中国的美育由此失去了形而上的慰藉功能,走向了服务政治之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20世纪上半叶中国席勒接受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的席勒接受方向。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席勒接受呈现出美育启蒙、审美救赎、政治诉求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今天,科技迅速发展,机械化大生产带来了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这种工具理性的统治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生命的主体性丧失,自由个性遭到扼杀,如何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席勒的美育思想必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成为解救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危机的思想资源。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席勒将美育视为一种而向未来的和解力量,席勒的美育思想在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定能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李晶[4](2010)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2006年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带来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的无序、资源浪费、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碰撞等诸多矛盾。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举,但笔者查阅我国教育研究专着以及教育学教材中,尚未将美育作专门研究予以论述。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滕守尧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笔者结合自身高等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等实践经历,为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采用教育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从高等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人”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包括专业艺术学习者和全体高等学校学习者,笔者以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艺术教育为研究的起点,分析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的可能性,探究其“原型”和“修改型”。抓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层级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产生之初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发生发展过程,明晰模式建构的规律:艺术教育分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等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从认识论、教学论、课程论的理论出发总结构建出18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重点建构好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建构独有价值的有为有位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深入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体系,针对现今四种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案例,从办学理念、院系设置、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特征。尤其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国家重视,需要认真建构。笔者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审美价值系统理论,对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人”的全面培养的特殊性进行取证分析,对高等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病理分析,认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对人一生有影响,对人生有作为,给人一份尊敬和人格尊严的业绩;使每个人都能对社会有责任心,有贡献;使高等艺术教育成为全社会向往和崇敬的科学、文化、技术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便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文明传承的完美价值。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研究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在各种变化碰撞中专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线索。第三章、第四章,对各类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案例分析。第五章是模式构建价值取向分析。第六章从教育决策、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出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论文的创新点有四:一是第一次从高等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此研究具有研究推广价值;二是此研究对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梳理分析。择取了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大量素材,通过比较分析、提炼2大类、4种、18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艺术教育创生培养模式提供了范例和思路;三是此研究通过对中外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提出要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创新的观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四是此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要从人的发展角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改革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学习国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解永菲[5](2010)在《我国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既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希望的全新世纪,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教育如果不能与新的形势相适应,不仅教育本身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阻碍人类社会在新世纪的前进步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相互赛跑,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法国着名作家雨果曾说过,“打开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就是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艺术,更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而且能够塑造个体完美的人格,培养个体的创造精神。因此,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艺术人才,成为高等音乐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重任。音乐本科招生考试作为选拔音乐艺术人才的活动,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培养出优秀音乐人才的门槛、关口和瓶颈。因此,本论文旨在对音乐本科招生考试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就目前来说,对于我国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系统分析和研究,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旨在广泛的搜取全国各类音乐院校(包括独立音乐院校、师范类音乐院校和综合类音乐院校)09年的音乐本科招生考试招生简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式,探究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源起、院校、专业、制度、目的、方式和内容,力求提出一套正确、合理、统一的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标准,提供各高校在音乐本科招生考试中所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从而把好高等音乐教育的入口,促进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教育部门统筹管理艺术高考系统和广大学子们的正确备考做出微薄的贡献。
吕敏[6](2001)在《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文中认为本文指出目前多数专科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的“表现式”训练方式的“空洞性” ,并就中国画的本质特征提出其教学的三个必要环节 ,即加强中国画作品赏析教学 ;诗、书、画、印一体化 ;技能训练环节中的必要步骤
二、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时代召唤 |
(二) 咨阅承鉴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民国时期 |
(二) 美术人才 |
(三) 美术人才培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对美育及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
(二) 对中国美术革新论争的研究 |
(三) 对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社团的研究 |
(四) 对三大美术人才培养聚集地的研究 |
(五) 对代表性美术人才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分析 |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
二、经济转型、财政困窘 |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
(一) 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
(二) 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
(三) 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古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 |
(一) 隋唐以前的美术人才培养 |
(二) 隋唐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
(三) 宋元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
(四) 明代至清代中期的美术人才的培养 |
(五) 清末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型 |
二、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
(一)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
(二)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 |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 |
(一) “复古为更新” |
(二) “美育代宗教” |
(三) “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
(四) “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
二、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驱动 |
(一) “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
(二) “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
(三) “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 |
一、厚基础,精专业的纵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
(一) 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
(二) 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
二、私立与公立并举办学体系的形成 |
(一) 私立代表院校 |
(二) 公立代表院校 |
三、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互补体制的结合 |
(一) 社会美术教育 |
(二) 家庭美术教育 |
四、民国时期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 |
(一) 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
(二) 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
(三) 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
(四) 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
(五) 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以上海美专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
(一) 实利主义到纯美术 |
(二) 以写生实践为主体 |
(三) 课程结构融贯中西 |
二、以杭州国立艺术院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
(一) 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
(二) 打通壁垒,兼顾中西 |
(三) 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
(四) 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
一、吸收与借鉴相结合 |
(一) 西方体系“引进来” |
(二) 中国学人“走出去” |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 “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
(三) 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
三、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 |
(一) 学术社团活动 |
(二) 专业展览 |
(三) 学术刊物、出版物、重要学术文章等 |
第七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 政策保障,美术教育地位政府关注 |
(二) 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 |
(三) 院校主导,多种培养形式互补共存 |
(四) 通专结合,中西课程体系兼收并蓄 |
(五) 模式灵活,科学培养专业特色鲜明 |
(六) 人才济济,师资队伍建设兼容并包 |
二、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教训 |
三、对中国当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 培养体系完善健全 |
(二) 教学内容融贯中西 |
(三) 学术自由激励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目标取向的多维审视与探索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国内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办学历史与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
1.1 中华民国时期的高师音乐教育及其思考与启示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师音乐教育及其思考与启示 |
第二章 从教育部颁发的《专业方案》与《课程纲要》及其试点教学看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取向 |
2.1 部颁文件研制出台的相关背景与目的意义 |
2.2 部颁文件规划设计的内容特色与目标取向 |
2.3 部颁专业试点推进的现实意义与主要成绩 |
2.4 思考与启示 |
第三章 从教育部全国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方案与实践看专业办学的目标取向 |
3.1 赛事活动项目内容等基本情况与分析 |
3.2 赛制模式选手选拔的不同方式与比较 |
3.3 赛事活动领导专家评委的阵容与寄语 |
3.4 思考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美育与美育思潮 |
四、审美游戏与完美人性的生成——席勒美育思想一瞥 |
第一章 席勒在中国:译介、接受与影响 |
第一节 席勒在中国的译介 |
一、席勒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 |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席勒译介概况 |
第二节 席勒在中国的接受 |
一、席勒在中国广为接受的缘由 |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席勒接受取向 |
第三节 席勒与中国美育思潮 |
一、中国美育思潮发展概况 |
二、席勒对中国美育思潮的影响 |
第二章 美育启蒙:王国维、蔡元培与席勒 |
第一节 王国维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王国维的席勒情结 |
二、“游戏说”的中国式改造 |
三、“境界说”中的席勒元素 |
第二节 蔡元培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蔡元培的席勒渊源 |
二、美育理论的接受与创新 |
三、“以美育代宗教说”溯源 |
第三章 审美救赎:朱光潜、宗白华与席勒 |
第一节 朱光潜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朱光潜的席勒述评 |
二、人本主义美育观的吸纳 |
三、“人生艺术化”追寻 |
第二节 宗白华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宗白华的席勒渊源 |
二、理想人格的构建 |
三、艺术境界的追求 |
第四章 美育流变:郭沫若、田汉与席勒 |
第一节 郭沫若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郭沫若与席勒的结缘 |
二、郭沫若的席勒式书写 |
三、危机时刻的美育转向 |
第二节 田汉美育思想与席勒 |
一、田汉的席勒情结 |
二、田汉的席勒式创作 |
三、审美与政治的游离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题解 |
1.2.1 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关系分析 |
1.2.2 艺术教育与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1.2.3 "模式"与艺术教育、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
1.3.2 高等艺术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综述 |
1.3.3 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历史分析法 |
1.5.3 比较法 |
第二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
2.1 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
2.1.1 国外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
2.1.2 我国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
2.1.3 兼容并蓄发展中的国内外艺术教育 |
2.2 高等艺术教育特殊性分析 |
2.2.1 艺术教育的高级阶段 |
2.2.2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
2.2.3 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2.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与发展 |
2.3.1 国外个别人才培养模式至体系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
2.3.2 我国贵族专利、民间兴办至国家统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
2.3.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级别走向 |
结语 |
第三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3.1 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
3.1.1 认识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2 教学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1.3 课程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1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2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3 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3.2.4 综合型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结语 |
第四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
4.1 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
4.1.1 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式建构理念 |
4.1.2 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中心"蕴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
4.1.3 课程蕴涵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4.1.4 小结 |
4.2 综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
4.2.1 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理念 |
4.2.2 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2.3 体现采集民族影视表演音乐元素设置课程 |
4.2.4 小结 |
4.3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
4.3.1 "教师教育,面向全国,跻身一流"的办学理念 |
4.3.2 为目标和未来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服务 |
4.3.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
4.3.4 小结 |
4.4 职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
4.4.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4.2 课程体现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 |
4.4.3 小结 |
4.5 国外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例举 |
4.5.1 将高新科学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4.5.2 深入发掘研究西方古典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
4.5.3 充分发扬本民族艺术流派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
4.5.4 启示 |
结语 |
第五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分析 |
5.1 个体发展的"需要" |
5.1.1 艺术家成长要素分析 |
5.1.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
5.1.3 个体本位学习目的分析 |
5.2 社会发展的"需要" |
5.2.1 精神文明发展需求 |
5.2.2 物质文明发展需求 |
5.3 高等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病理分析 |
5.3.1 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病理分析 |
5.3.2 培养对象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病理分析 |
5.3.3 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病理分析 |
结语 |
第六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
6.1 "促进民族文明发展"的教育决策分析 |
6.1.1 神圣的使命 |
6.1.2 继往开来 |
6.1.3 目标与评估 |
6.2 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
6.2.1 人文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学科本色 |
6.2.2 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艺术教育特色 |
6.2.3 学科交叉辅助艺术教育特色 |
6.3 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
6.3.1 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
6.3.2 人文科学课程设置 |
6.3.3 深入高等教育各领域的课程设置 |
6.4 艺术教师专业发展 |
6.4.1 专业化角色定位 |
6.4.2 专业化角色不断更新 |
6.4.3 享受艺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
6.4.4 引领学习者传承文化,促进交流,走向文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上海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
附2:广西艺术学院课程例举 |
附3:湖南师大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
后记 |
(5)我国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溯源 |
1.1 我国古代典型的考试活动 |
1.1.1 考试的雏形 |
1.1.2 科举考试 |
1.2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胚胎 |
1.2.1 先秦时期的音乐考试活动 |
1.2.2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考试活动 |
1.2.3 隋唐时期的音乐考试活动 |
1.2.4 宋元时期的音乐考试活动 |
1.2.5 明清时期的音乐考试活动 |
1.3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雏形 |
1.4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初步确立 |
1.4.1 独立音乐学院本科招生考试的初步确立 |
1.4.2 师范类院校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初步确立 |
1.4.3 独立艺术学院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初步确立 |
1.4.4 综合类高校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确立 |
第二章 目前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载体 |
2.1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院校 |
2.1.1 独立音乐院校 |
2.1.2 师范类音乐院校 |
2.1.3 综合类音乐院校 |
2.2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专业 |
2.2.1 常见的招生专业 |
2.2.2 三类音乐院校招生专业的区别 |
第三章 目前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体制 |
3.1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目的 |
3.1.1 独立音乐院校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目的 |
3.1.2 师范类音乐院校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目的 |
3.1.3 综合类音乐院系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目的 |
3.2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制度 |
3.2.1 校考制 |
3.2.2 省统考制 |
3.2.3 三类音乐院校音乐本科招生考试制度 |
3.3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方式 |
3.3.1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操作方式 |
3.3.2 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运行方式 |
3.3.3 特殊的考试方式 |
第四章 目前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的内容 |
4.1 声乐表演专业考试内容 |
4.1.1 声乐演唱 |
4.1.2 发声器官检查 |
4.1.3 省统考声乐表演考试内容 |
4.2 器乐表演专业考试内容 |
4.2.1 器乐演奏 |
4.2.2 省统考类的器乐表演考试内容 |
4.3 键盘演奏专业考试内容 |
4.3.1 钢琴考试内容 |
4.3.2 手风琴方向考试内容 |
4.3.3 电子管风琴(或双排键电子琴) |
4.4 音乐教育专业考试内容 |
4.4.1 声乐 |
4.4.2 钢琴 |
4.5 音乐学专业考试内容 |
4.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考试内容 |
4.6.1 器乐曲写作 |
4.6.2 声乐曲写作 |
4.6.3 和声写作与分析 |
4.6.4 器乐(钢琴)演奏 |
4.6.5 综合面试 |
4.7 各专业视唱练耳考试内容 |
4.8 各专业乐理考试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2]普通高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办学目标取向的多维审视与探索实践[D]. 罗娟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3]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D]. 莫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4]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5]我国音乐本科招生考试研究[D]. 解永菲.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1)
- [6]简析高师美教专业的中国画教学[J]. 吕敏.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