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帅[1](2021)在《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大多数隧道需要穿越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山岭地区,出口和傍山段极易形成变坡面的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在此类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可能产生较大变形,若对围岩变形机制和变形规律认识不足,对围岩特征部位受力变形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处置措施不当,或采取的隧道围岩控制技术不够成熟,极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也会成为运营隧道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导致隧道整体倾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论文以蒙西至华中地区某三线重载铁路隧道为例,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时数据监测的方法深入探究了变坡面条件下特大断面浅埋大偏压隧道的围岩受力特征、变形规律、支护结构与围岩的关系、围岩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性评价等,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极限平衡原理分析求解了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深入探究了变坡面影响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受力模式和理论计算方法,对隧道围岩水平侧压力系数修正值K进行了重新修正,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且贴近实际;分析了隧道变坡坡度和综合坡度对隧道围岩压力的不同影响,探究了隧道水平侧压力系数随其系数修正值K变化的相关曲线。当隧道水平侧压力系数修正值K增大时,水平侧压力系数?随之增大,隧道水平侧压力增大。隧道变坡面的坡度和变坡点个数明显变化时,隧道围岩受力变化明显。(2)以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施工期内隧道围岩受力状态,确定了围岩应力的空间分布形态,表现为竖向应力和水平应力随开挖步序的增大而增大,影响范围也逐渐扩大;分析了数值模拟状态和现场实测状态下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得出了隧道围岩时间效应变形-时间特征曲线四个阶段、隧道围岩空间效应的表现形式和隧道断面特征部位竖向变形规律;探究了特大断面隧道和大断面隧道围岩的不同变形形态,隧道围岩竖向变形随断面开挖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变形曲线分别呈现为线性分布、二次曲线分布,且特大断面隧道变形相比大断面而言更加复杂,变形量增加明显。(3)对比分析了隧道施加预支护措施和未施加预支护措施下围岩受力变形特征,施加预支护措施后,围岩竖向变形量锐减了45%,竖向应力减少了约21%,初期支护压力减少了11%左右,说明了复杂较大变形隧道施加预支护措施对控制围岩变形效果明显。针对隧道较大受力变形区域,提出合理的变形控制对策,为类似隧道施工设计提供参考。(4)在变坡面隧道开挖基础上,针对隧道支护结构做出了安全评价。得出了隧道实际施工支护结构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要求最低安全系数,隧道断面可靠性依次为:浅埋侧拱脚>深埋侧上拱腰>浅埋侧下拱腰>深埋侧拱脚>仰拱>浅埋侧上拱腰>拱顶>深埋侧下拱腰,说明隧道支护结构承载体系满足要求,隧道结构安全。
王志军[2](2018)在《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织金-纳雍铁路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黔西高原与黔中山原的过渡带,整体西北走向,穿越中山地貌区,地形起伏、山高谷深、岩性多样、构造强烈,不良地质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典型问题有岩溶、采空区、危岩落石等。复杂恶劣的工程地质条件给铁路建设和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针对线路遇到的各种不良地质问题展开地质选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通过分析以往铁路地质选线的经验教训,归纳出铁路地质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裂和褶皱构造、区域地形地貌特征、斜坡不良地质、深层富水构造、特殊岩土及有害气体。结合铁路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背景,从以上五点出发,分析了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的各个影响因素。论文对织金纳-雍铁路沿线不良地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得到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和分布特征,在归纳以往铁路地质选线原则的基础上,借鉴代表性复杂山区铁路地质选线实例,总结出一套适用沿线各类不良地质问题的地质选线原则,针对采空区、煤层瓦斯、岩溶、危岩落石、岩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为铁路的设计和修建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铺垫。运用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原则,针对四个重点区段进行了详细比选,最终确定拉通方案。通过对织金-纳雍铁路的地质选线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于不良地质问题占主导地位的山区地质选线原则,这些研究成果也对铁路经过类似地区遇到类似问题如何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潘乘浪[3](2017)在《隧道下穿冲沟负埋深段设计施工技术》文中提出紫之隧道西线2号隧道下穿冲沟负埋段,由于该沟谷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附近,不宜采用明挖法施工,而采用常规的反压回填和地表注浆法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文章介绍了明挖护拱法在下穿冲沟中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并利用数值计算模拟动态施工过程,对护拱方案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护拱法在控制围岩变形以及对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的改善等方面效果明显。通过现场实际施工和监测,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既确保了工程安全和进度,又能大大减少地表开挖和植被破坏,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着。
梁小龙[4](2017)在《端西隧道浅埋段明挖施工技术及边坡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高速发展中,在修建铁路、高速公路和诸如城市道路、地铁等的市政工中,围岩埋深浅的隧道经常会遇到,而浅埋隧道的施工一向是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扰动较大,如果采取的开挖方式和加固措施不当,经常会引发围岩较大的变形量甚至是塌方,造成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针对埋深较浅的隧道,一般采取浅埋明挖或浅埋暗挖法进行掘进开挖施工。明挖法施工简单方便,施工速度较快,但是对环境的破坏较大。暗挖法施工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且施工速度较慢,但是该方法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环境非常友好。本文结合了南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端西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实例,探讨了浅埋隧道适用的开挖施工方案,合理的变形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通过数据反应围岩变形情况,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围岩变形规律,研究隧道施工时在浅埋地形条件下围岩变形和位移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探究和验证所总结规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端西隧道浅埋段的特殊地形,详细对比总结了浅埋铁路隧道开挖支护方案,从技术难度、经济效益、进度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铁路隧道浅埋偏压地段暗洞明做的快速施工方法,从浅埋段进洞,浅埋段明挖加固后进洞,封闭后对称回填,浅埋段进洞后可以双向掘进,增加了施工工作面,对于长隧道工期紧的隧道施工更为有利。2、归纳了隧道和边坡变形控制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针对边坡采取了锚杆加固、喷射混凝土和框架锚索等支护措施;隧道的变形加固方式有地表注浆、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等措施。另外,钻孔灌注桩、PFC管桩等桩隔离方案对软弱围岩、覆土回填高度不大或者回填范围较大的情况有较好的变形控制效果。3、针对浅埋隧道工程,对边坡和隧道相关项目进行了监控量测,包括边坡竖向变形、隧道地表沉降、洞内拱顶下沉和收敛等,通过对比分析变形数据,可以验证隧道的开挖方法和加固方案是否合理,另外,通过对比数值模拟数据验证其对隧道施工的指导性。4、数值模拟采用FLAC3D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分部模拟,分析了在浅埋条件下,进洞施工、明洞回填等不同状况下的隧道围岩应力分布、初支可靠性、二衬的应力和应变情况,用以分析隧道施工选用的开挖方法、支护方式的合理性。本文以端西隧道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一套隧道浅埋段进洞施工行之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和施工技术,为今后长隧道施工时是否采取从浅埋段进洞提供借鉴经验。
朱勇,吴华[5](2014)在《成兰铁路云屯堡特长隧道合、分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全面比较、分析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采用合修(单洞双线)与分修(双洞单线)2种建设方案的优劣,针对云屯堡隧道进出口相连工程已开工建设的施工现状,以及隧道长度大于20 km的特点,根据隧道的地形、地质条件、辅助坑道设置状况,从防灾救援、工程投资、施工风险控制、施工组织、支护结构对软岩大变形的适应性、结构抗震、弃碴与环保、运营通风8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经过综合比较和分析,得出云屯堡隧道可采用合修方案修建的结论。
徐新兴[6](2012)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地层变形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轨道交通的快速崛起,大规模的地铁、高铁的修建,使得隧道建设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新奥法由于其先进的围岩自身承重理论而受到隧道施工者的广泛使用,而软弱围岩条件下,台阶法施工以其独特的优势被人们所采用。研究一种施工方法最重要是考虑其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山岭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来分析台阶法施工中应着重注意的支护措施和施工阶段等。本文以佛岭隧道软弱围岩段为背景:首先,根据实际的隧道施工及地质情况,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上环形开挖、核心土开挖及下台阶开挖三阶段来数值模拟台阶法开挖的过程,进尺2m。通过数值模拟得出施工过程中隧道断面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围岩应力特征、塑性区形态和发展规律等,研究不同开挖阶段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由于数值模拟中进尺2m时,安全储备不是很足,遇到要求较高的地质情况时就需要缩短进尺,所以模拟了工程中经常采用的进尺1m与进尺2m对比,可见进尺1m安全储备更足,也对以后的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正好体现了新奥法“短进尺”的施工原则。其次,在实际工程的监控测量中,地铁隧道与山岭隧道的最大不同就是,地铁隧道主要体现在地表沉降,山岭隧道主要是洞身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因为山岭隧道埋深大,上部为山地表沉降难测。佛岭隧道主要是通过分析三个施工阶段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得出对变形影响最大的施工阶段。并且分析其造成变形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监控测量结果作对比,通过整体的变形趋势分析出两者共同点,找出台阶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所得出的理论,给佛岭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指导和技术依据,同时对类似软弱围岩情况下山岭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施工时,提供可靠借鉴和参考作用,对确保安全施工和科学指导类似隧道软弱围岩条件下的施工,有一定的意义。
吕勇刚,林一心[7](2011)在《大崛坑1号隧道下穿超浅埋段设计》文中认为文中介绍了二广高速怀集至三水段大崛坑1号隧道中部超浅埋冲沟段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超浅埋隧道暗挖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温开亮[8](2004)在《隧洞内钢筒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铺设》文中指出结合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实例 ,就PCCP的运输管车的设计、安装过程等进行了介绍 ,解决了隧洞常规混凝土衬砌与PCCP管质量不匹配的问题 ,确保了隧洞输水安全 ,并提出PCCP的广阔应用前景
黄存才[9](2003)在《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朱亭隧道进口段施工便道过隧顶特浅埋段的地质结构特点 ,介绍了采用砂浆锚杆加固地表、R2 7N自进式吉迈注浆锚杆超前支护等措施 ,顺利通过了特浅埋段的施工 ,保证了施工安全和京广线的行车安全。
二、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压力理论分析现状 |
1.2.2 特大跨度隧道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3 特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理论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变坡面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压力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浅埋隧道的荷载计算原则 |
2.2.1 浅埋隧道的界定 |
2.2.2 浅埋隧道的一般理论方法 |
2.3 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计算原则 |
2.3.1 特大断面偏压隧道的界定 |
2.3.2 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一般理论研究 |
2.4 变坡面下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理论计算方法 |
2.4.1 变坡面的界定 |
2.4.2 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的理论原则 |
2.5 λ参数影响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变坡面条件下隧道施工期围岩数值模拟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概述 |
3.1.2 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3.1.3 隧道施工方法 |
3.1.4 工程特点 |
3.2 隧道计算模型 |
3.2.1 计算参数选取 |
3.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隧道围岩及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3.3.1 围岩位移变化分析 |
3.3.2 围岩应力变化分析 |
3.3.3 围岩柔性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3.3.4 围岩超前预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监控量测的变坡面下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隧道监控量测 |
4.2.1 监测内容及监测测点布置 |
4.2.2 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频率 |
4.2.3 监测信息管理 |
4.2.4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极限相对位移管理 |
4.3 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4.3.1 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
4.3.2 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
4.3.3 不同开挖面积影响下隧道围岩的受力变形分析 |
4.3.4 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二衬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隧道二衬安全系数 |
5.3 隧道二衬内力计算 |
5.3.1 隧道二衬内力云图 |
5.3.2 隧道二衬特征部位安全系数计算 |
5.4 隧道二衬安全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选线理论研究 |
1.2.2 针对各种不良地质问题的地质选线 |
1.2.3 针对某条铁路的地质选线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水文气象 |
2.4.1 水文地质特征 |
2.4.2 气象特征 |
2.5 地震动参数区划 |
2.6 区域不良地质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选线的主要控制因素 |
3.1 铁路地质选线的主要控制因素 |
3.2 织纳铁路地质选线主要控制因素 |
3.2.1 断裂和褶皱构造 |
3.2.2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3.2.3 斜坡不良地质问题 |
3.2.4 深层富水构造 |
3.2.5 特殊岩土及有害气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不良地质发育特点和分布特征 |
4.1 研究区不良地质发育特点 |
4.1.1 危岩落石、岩堆及顺层 |
4.1.2 岩溶 |
4.1.3 滑坡及泥石流 |
4.1.4 特殊土 |
4.1.5 人为坑洞及有害气体 |
4.2 研究区不良地质分布特征 |
4.2.1 危岩落石、岩堆、顺层分布特征 |
4.2.2 岩溶分布特征 |
4.2.3 特殊岩土分布特征 |
4.2.4 采空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 |
4.2.5 其它不良地质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织金纳雍铁路不良地质选线原则 |
5.1 铁路选线中常用的地质选线原则 |
5.2 复杂山区铁路的地质选线原则——以成兰铁路为例 |
5.3 织金纳雍铁路各类不良地质的选线原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织金纳雍铁路地质选线方案比选 |
6.1 线路方案比选 |
6.1.1 北线岔河比较方案 |
6.1.2 中线左翼河桥位比较方案 |
6.1.3 武佐河上游桥位比较方案 |
6.1.4 纳雍南站位比较(鱼洞河低桥位方案比较) |
6.2 拉通方案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隧道下穿冲沟负埋深段设计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设计思路 |
3 设计方案 |
4 数值模拟 |
4.1 计算模型 |
4.2 计算参数 |
4.3 计算结果 |
4.4 结论 |
5 现场施工情况及监测 |
6 结语 |
(4)端西隧道浅埋段明挖施工技术及边坡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工程实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浅埋隧道施工方案及变形控制 |
2.1 概述 |
2.2 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 |
2.2.1 开挖横断面的影响 |
2.2.2 施工工法、工艺水平的影响 |
2.2.3 浅埋地质段的影响 |
2.3 浅埋隧道变形规律 |
2.4 端西隧道浅埋段回填施工方案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施工方案比选 |
2.4.3 明挖回填施工方案 |
2.5 浅埋隧道变形控制 |
2.5.1 边坡框架锚索 |
2.5.2 地表注浆 |
2.5.3 隧道洞口管棚 |
2.5.4 其他变形控制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场监测及隧道变形分析 |
3.1 端西隧道浅埋段地质情况简介 |
3.2 隧道监测方案与内容 |
3.2.1 监测的目的和原则 |
3.2.2 监测方案 |
3.2.3 隧道围岩变形统计分析 |
3.3 边坡监测方案与内容 |
3.3.1 监测的目的与原则 |
3.3.2 监测方案 |
3.3.3 边坡变形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浅埋段隧道数值分析 |
4.1 FLAC3D概述 |
4.2 本构关系及参数的选定 |
4.3 隧道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
4.3.1 进洞施工断面(DK46+615) |
4.3.2 暗洞开挖断面(DK46+620) |
4.3.3 明洞施工断面(DK46+605) |
4.4 边坡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软弱围岩条件下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地层变形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考虑施工过程的方法 |
1.2.2 部分考虑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法 |
1.2.3 三维分析与二维横剖面分析相结合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新奥法施工软弱围岩地区隧道地层变形机理和特点 |
2.1 新奥法施工原理 |
2.1.1 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 |
2.1.2 新奥法的主要原则 |
2.1.3 新奥法施工工艺流程 |
2.2 新奥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原因 |
2.2.1 主要原因分析 |
2.2.2 其他它原因分析 |
2.3 软弱围岩地区变形特点 |
2.3.1 软弱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点 |
2.3.2 软弱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 |
2.4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一般规律 |
2.5 隧道开挖周边围岩变形机理 |
2.5.1 隧道衬砌荷载与分类 |
2.5.2 曲墙式衬砌变形机理 |
2.6 减少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地层变形的措施 |
2.7 本章小结 |
3 佛岭隧道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法 |
3.1 工程概况 |
3.1.1 隧道基本情况 |
3.1.2 程地质条件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3.1.4 隧道工程设计概况 |
3.2 上下台阶法施工简介 |
3.2.1 台阶开挖法的划分 |
3.2.2 台阶法施工要点及施工工序 |
3.2.3 施工工法比选 |
3.3 佛岭隧道控制地层变形的主要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4 佛岭隧道台阶法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有限元法概述 |
4.1.1 有限元理论概述 |
4.1.2 本文采用的本构关系 |
4.1.3 MIDAS/GTS(地基及隧道结构专用分析系统软件)简介 |
4.2 佛岭隧道数值模拟段概况及力学参数的选择 |
4.2.1 模拟段工程概况 |
4.2.2 力学模型参数及相关假定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施工工况分析 |
4.4 进尺2m时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1 上环形开挖阶段 |
4.4.2 核心土开挖阶段 |
4.4.3 下台阶开挖阶段 |
4.4.4 各开挖阶段的模拟数据分析 |
4.5 进尺1m时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5.1 上环形开挖阶段 |
4.5.2 核心土开挖阶段 |
4.5.3 下台阶开挖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佛岭隧道台阶法开挖的监测及实测数据分析 |
5.1 监测点的布置 |
5.2 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
5.3 佛岭隧道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5.3.1 水平收敛 |
5.3.2 拱顶沉降分析 |
5.3.3 数值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坡面条件下某特大断面隧道的围岩受力变形研究[D]. 刘军帅.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织金至纳雍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D]. 王志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1)
- [3]隧道下穿冲沟负埋深段设计施工技术[J]. 潘乘浪. 西北水电, 2017(06)
- [4]端西隧道浅埋段明挖施工技术及边坡变形研究[D]. 梁小龙. 湖南科技大学, 2017(10)
- [5]成兰铁路云屯堡特长隧道合、分修方案研究[A]. 朱勇,吴华.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6]软弱围岩条件下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地层变形机理的研究[D]. 徐新兴.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7]大崛坑1号隧道下穿超浅埋段设计[J]. 吕勇刚,林一心.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07)
- [8]隧洞内钢筒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铺设[J]. 温开亮. 山西建筑, 2004(24)
- [9]大跨浅埋隧顶过便道施工技术[J]. 黄存才. 山西建筑,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