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世纪 新的追求——新年献辞(论文文献综述)
郭维[1](2020)在《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指明昆明版《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中央直辖党报,在当时的云南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报创刊于全面抗战时期,既是战时历史的重要叙述者,又是中央在昆的喉舌,其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新闻言论都带有浓厚的党办色彩,而相对次要的的广告和副刊版块则党性相对较弱,主要以提高报社收入和增进与读者间互动为办报目的。社论作为报纸的核心新闻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报的立场。战时昆明版社论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增强国民党影响力、加大抗战宣传力度和争取国际支持三方面展开讨论,充分体现了其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存。昆明版社论立足于国民党中央方针政策的同时,其言论随着形势发展而发生微妙变化,党性愈加凸显,在抗战中后期发表了不少违背新闻原则的不实言论,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该报社论不拘泥于为国民党宣传,亦积极进行抗战舆论引导,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昆明版又是《中央日报》的地方分版,传达中央声音的同时,关注政策在云南地方之实施,体现了该报的党办色彩。本文运用图、表将战时昆明版社论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理清其在不同时段的比重变化和走向。就昆明版与贵阳版的“七七”社论内容做详细对比,能大致了解两报战时意识形态的异同。
陈广通[2](2020)在《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文中提出自然风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四”是一个从古到今的转变过渡时代,作家们接受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却又都保有着传统文艺不绝如缕的气息。文学中的风景也就在继承传统的表现形态下接受着现代观念的改造与重铸,这种改造与重铸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其中会包含有新的时代信息,新的呈现技巧,以此形成对于传统的承续和突破。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风潮的冲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有意识地倡导,其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比古代更为丰富、浓厚,但是与前代不同的是,风景描写在反映时代潮流方面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景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将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看到风景里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的主体确认,从第二个十年里看到风景对于工农“起义”方兴时期政治革命向往的助推,从第三个十年里看到异敌铁蹄践踏下风景凝聚出的民族精神守望,而且随着思想、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的发展,这些方面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二章《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能不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风波,一些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另一些人选择的是解甲归田。后者不把对于风景的描绘作为鼓吹个性解放和政治革命理想的象征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们的隐逸不仅有对于桃花源的向往,更有基于时代风潮下的美学追求、心理真实与现实作为。具体来说,有三种基本类型:倾向于纯粹艺术追求的审美型隐逸、在时代风浪里败退下来的逃避型隐逸以及人生永恒寂寞主题下的哲理型隐逸,三种类型相互交错,代表者分别是京派作家废名、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家徐訏。他们的隐逸精神表达都与风景有关,从不同方面看,他们无意将风景作为外在社会形势的影射,而是将隐逸自然作为艺术经营的策略,或当作一己内在的精神皈依,它本身成为了一个目的,历史形态往往只以依附的姿态在其中隐现。第三章《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并不缺少理趣传统,不过多是对于自然世界灵光一现式的“妙悟”,我们很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五四”前后,在传统与西方双重作用下,风景中的哲学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作家们的思考与中国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现象学、以及稍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有着暗合之处,这些思索与探求是作家与自然交流时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可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在投入时代主潮或隐入个人世界的时代选择里,一些作家面对现实对于个人的制约和影响,反复思索着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虽然每个作家对这三大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综合众多作家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方面已经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哲学体系。第四章《美学格调的丰富》。以风景催生出的风格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在传统文学中其多表现于诗歌创作,小说方面绝少仅见。或许是西学东渐,或许是对于传统的蓦然回首,新文学在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创作旨趣。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风景的描绘迅速扩展到各种文学体裁,其风格样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呈现出多种艺术形态,更加繁盛多样。如早期乡土小说的阴冷、社会剖析派的凋敝、解放区小说的明朗等等。第五章《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中国古代小说多是情节结构,大部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借以加强叙述的现场感,或者只是作为“赞”来运用。晚清以降,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经历了从情节到景观和心理的发展,但是风景作为结构的意义主要通过气氛烘托、环境营造等背景作用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情节的陪衬。随着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作家们广览博收,基于更全面深刻表现人生与社会的愿望,将传统小说从“讲故事”转进到写风景与画心理,以至于在无意间改革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大概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景呈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叙述结构的完备手段。这一手段不仅仅限于小说的讲述,也适用于诗歌的抒情。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详尽论说了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到心理和背景结构的发展过程,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风景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叙述的?作家们都以什么手段使其成为了结构?成为结构以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形态?本章将探讨范围设定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也适当兼顾之前的个别作家),从提领、转捩与总括,“主导动机”和弥散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宋博文[3](2020)在《论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 ——以“北京三部曲”为例》文中提出70后作家冯唐有着多重身份,曾登上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对于当下文学市场的适应能力十分惊人,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其却有着精英主义的姿态和纯文学的写作方式。冯唐的文学创作主要以北京这座城市为发生场,为70后作家群体增添了很多话语新质。本文以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特别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北京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关于北京的城市书写的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展开对于冯唐小说创作的剖析,进而对于70后作家整体的城市书写进行探讨与反思。文章主要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老舍、邓友梅、刘心武、汪曾祺和王朔为代表的三代“京味文学”入手,对于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视域中的不同空间呈现做出梳理,进而分析冯唐的北京城市体验的独特性,特别是以校园为圆心的北京生活圈的形成,和城市青年视角下不断发生成长和变迁的北京城市风景。第二章聚焦于冯唐城市书写中的青年形象,对其在成长阶段所面临的生理困惑和精神指向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冯唐作为男性作家是如何书写在城市中流动的青春欲望的,并将其放置于新消费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探究身体意义在文本中的复归,并进一步阐述城市青年在心理上的成长状态。第三章回到70后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现场,通过梳理其在当下文学史上的发展过程和70后一代面临的社会文化空间与市场语境,分析城市书写的背后根源——趋同的城市意识。在讨论70后作家同根的城市病的基础之上,探究其城市病在文本中的体现主要是城市青年异质性的审美体验,进而再次凸显出冯唐在整个70后作家城市书写作品中的异质性。最后,结语部分指出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无论是在关于北京的城市书写作品中,还是在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作品中,都是极具异质性的,是对于纯文学机制的一种有力颠覆。但是在破坏既定文学审美观念之后,如何建设属于70后一代的文学审美世界,成为冯唐和70后作家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
王安琪[4](2020)在《杨仁恺学术年谱》文中指出杨仁恺(1915——2008),号遗民,笔名易木,四川省岳池县人。着名的书画鉴赏家,一生从事文博研究工作。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一所私立学校担任老师,之后迁移到了重庆,从事印刷工作。抗日战争后定居到北平。1950年,受聘来到沈阳,他作为古代文物书画研究者开展了长达60年的文博书画鉴赏研究工作。200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杨仁恺先生“人民鉴赏家”的光荣称号。曾担任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仁恺在学术上的造诣很深,一生写了许多着作,如《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文集》(上下卷)《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等着作。杨仁恺不仅是一名书画鉴赏专家,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其书法以行草最为出色。所写书法作品大都收集在《沐雨楼书法引玉集》《沐雨楼翰墨留真:杨仁恺书法集》中。杨仁恺作为书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同时又从事文博工作,参与众多书画鉴定交流活动。作为这样一位历史文化人物,鉴赏学的创立者,学术界虽对在对杨仁恺学术、绘画、书法、鉴赏等诸多领域的有所研究,然而至今尚无一部内容详细的杨仁恺学术年谱问世。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首先对杨仁恺的生平及其事迹等资料进行逐年的考证,力求详细准确;其次,试图从学术角度切入,列出杨仁恺生关于书画鉴定的着作和相关的学术活动事迹,以期全面展示杨仁恺在学术上的成就。收集杨仁恺的书法作品,为其考定年月,有利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最后,对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的讹误进行辨证,从而进一步推动对杨仁恺的深入了解,这对他人具体研究杨仁恺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有着重要意义。
刘晓晶[5](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汤素娥[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罗奥[7](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金倩[8](2015)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性综合报刊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一直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是自1997年起在每年的最后一期或新年第一期报纸上刊登的社论文章,以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向读者表达其立场和态度,宣扬其新闻理念和价值取向。所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既不同于《南方周末》一般的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其一贯的评论文章,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本文以《南方周末》1997年至今所有的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同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作为比较对象,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运用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对比法和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等方面探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特点,并试图总结出由这些特点反映出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体色彩。除引语、结语外,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词汇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句法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修辞分析。在词汇分析部分,本文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和《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在词汇上具有社会热点词、古代汉语词和数字高频使用的特点。另外,《南方周末》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并使用其转指功能,以营造报纸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平等、自由的氛围。从词汇上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兼具报道语体和艺术语体的特点。在句法分析部分,本文主要从句类和句式两方面分析《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统计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使用了大量陈述句和相对较多的感叹句,其中绝大部分感叹句是以句号结尾,在形式上更接近陈述句。在句式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整体句式简明,平均句长36字,远远短于同期《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平均句长。这是两家报纸新年献词受不同语体影响的结果,《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更多受到报道语体和艺术语体的影响,而《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则更多受到公文语体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很常见的两个特殊句式,也是《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使用最多的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差异,《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在这两个句式的使用上兼具艺术语体和政论语体的特点。在修辞分析部分,本文主要从高频辞格和概念隐喻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笔者统计发现,《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大量使用积极修辞,出现了排比、反复、层递、比喻、对偶等高频辞格,更多地表现出艺术语体的特点。此外,《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还多次使用概念隐喻,以更好地传播观点和启蒙读者,这与报道语体通俗易懂、浅白易传播的特点相吻合。
闫海田[9](2013)在《徐訏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文学史给了徐舒以一席之地,但在他的旁边也常常伴随一二个平庸的名字。文学史的种种复杂因素使他受到了最孤独的待遇。但是,他的名字还是慢慢地在延伸,使读过他作品的读者总有让他走得更远的情绪,他们一个传一个,使他的读者的数量在缓慢而持久地成长。这是个温和而体面的作家,他没有因为任何的历史事件与潮流而失去过理智的判断,他用诗的韵律写着小说,他用哲学的水浇灌奇幻的花草,他在无数个漫长的夜里给我们说了许多许多好听的故事。如果,见过他的一些照相,又了解他一生的重要经历,并读过他的作品,那么,他的清瘦、温雅、孤独、约略清高的气质,他的丰富、复杂、神秘的内心,他的低调、谦卑、真诚的待人态度,就会在作品之外给他的读者以本该如此的感觉。他与他的作品是合一的。他这样的形象与他的小说、诗、戏剧有这般奇妙的般配,甚至让人觉得他就是他作品中虚构出的一个人物。假如,徐訏是一个出生于法国的作家,以他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会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但徐訏却是生逢“以政治革命、文化启蒙、阶级斗争”为主导话语建构起文学史的现当代文化语境,这就难以给徐舒这样以美、爱与迹近宗教境界、哲学高度的探寻来思考人之存在的作家以这样高的地位。不但如此,还对他爱国与爱民族的别样表达视而不见,或鄙夷弃之。但若将徐訏与同时代的西方作家在艺术上的探索相联系,则可以看出,徐訏乃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与世界潮流接轨,并创作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对世界文学有独特贡献的一位杰出的作家。徐舒与昆德拉,梅里美,萨特等一样,有着哲学高度的对生命与世界的追索。他以诗人的敏感进入哲学的理性思考中,并能用奇幻迷人的故事把这理性的思考传达给一般大众,这样的本领则又是昆德拉与萨特们所没有的。徐訏的读者可以是一般的通俗读者,也可以是文学受众中的高端群体,前者欣赏故事时可以模糊地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深刻余味,后者则可以从中得到非常纯粹的哲学境界与宗教高度的文学审美享受。这的确是中国,乃至世界作家中不为多见的。徐訏与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老舍、曹禺等现代文学名家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在50年代后的文学创作都基本中断或水准严重失衡,而徐訏的重要成熟之作却恰恰出现在50年代后。所以,无视徐訏50年代后的重要作品,而仅以其三四十年代的《鬼恋》、《风萧萧》等作为代表作来与前者相比,并以此来作为定评徐訏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依据——这种大陆学者所编着的文学史均无一例外采用的角度,实偏颇而狭隘已极。而香港的本土学者则多将徐訏归为“南来作家”,认为徐舒的创作题材少涉香港,因而对香港文学的意义不大。仅以是否反映香港社会现实的狭小视野来衡量徐舒这样有世界文学史意义的作家,这自然更其可笑。所以,对徐舒的文学史评定,在地域上不应限于香港文学史,在时间上也不应局限于现代时期,而要将徐舒放在20世纪中国整体文学史的大框架里,这样才不至于低估或误解徐訏的文学史意义。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徐舒的“诗、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体的写作尽最大可能的文本分析基础上,努力以接近客观的眼光来重新评定徐訏的文学史地位。最终,笔者以为,徐舒在“新诗、小说、戏剧、散文、批评、理论”上均有逸出其时代的特出表现。他思想深沉,造诣孤高,创作上全面出击,是一位少见的全才作家,而其诗与小说尤为上乘,无论质与量上,都可睥睨百代。他一生着述惊人,达两千余万言,横跨“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当20世纪中国文学陷于“凋零”与“停滞”的低谷,正是他以百转千回的别样格调划破了黯淡的文坛。他的绮艳的色泽,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花圃,也使世界文学的天空多出一道瑰丽的虹彩。亦如西方汉学家白佐良与帕里斯特莱所言,他在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中稳固地居于领先地位。而更具体而确切的评价,在新文学史上,徐舒应该是与鲁迅比肩的一位世界级作家。
张湾[10](2013)在《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是目前中国影响力和公信力最大的报纸之一。从最初的街头小报发展到如今的全国性严肃大报,《南方周末》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在记录自身的同时,也在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在第三次转型过程中,《南方周末》更是强势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南方周末》的“在这里,读懂中国”进行探讨。一、从《南方周末》自创办以来的三次转型背景进行分析,《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本文着重阐述第三次转型,介绍《南方周末》推出“在这里,读懂中国”的背景。二、对第三次转型的关键词“读懂”的解读。《南方周末》在新世纪全新的竞争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第三次转型,重新定位,并确定“在这里,读懂中国”。但究竟“读懂”以否,又如何“读懂”,值得探析。三、在《南方周末》第三次转型期间,即2007年4月12号至2012年8月30日的报纸头版共312篇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头版作为报纸的门面,无不体现报纸的自身理念以及重大新闻的选择。“读懂”无疑在头版上呈现最多。通过对头版分析,更深入探析《南方周末》的“读懂”。四、对“读懂”的效果分析。通过深度访谈,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试图对《南方周末》的“读懂”进行效果分析,看读者能否通过《南方周末》“读懂”中国。《南方周末》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希望从中研究、分析、总结出的经验与教训,希望对中国的各类媒介在当下及今后的实践中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二、新的世纪 新的追求——新年献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世纪 新的追求——新年献辞(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的创刊及发展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央日报》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创刊 |
第三节 昆明版《中央日报》经营概况 |
一、广告与发行 |
二、副刊与专刊 |
三、报纸更正 |
第二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总览 |
第一节 社论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社论形式的统计 |
第三节 社论题材类型的演变 |
第四节 社论题材的分类概述 |
第三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民政府政策宣传 |
第一节 宣扬国民党党义 |
第二节 宣传文化统一性 |
第三节 加强国家总动员 |
第四节 关注云南限价政策之实施 |
第四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揭露日寇暴行 |
第二节 声讨汪精卫集团 |
第三节 宣传日本国内危机 |
第四节 争取经济战之胜利 |
第五章 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中的国际宣传 |
第一节 剖析苏日、美日关系 |
第二节 关注太平洋战局发展 |
第三节 宣扬中国与友邦的友谊 |
第四节 争取国际支持 |
第六章 昆明版与贵阳版社论之比较 |
第一节 宣传内容的整体分析 |
第二节 “七七”社论的文本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要点 |
第一章 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 |
第一节 自由主(个)体的确认 |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再现 |
一、早期革命小说的开创之功 |
二、社会剖析派的“提纯”努力 |
三、“十七年”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守望 |
第二章 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 |
第一节 出世之美:废名 |
第二节 时代的弃儿:戴望舒 |
第三节 在寂寞与恐惧之间:徐訏 |
一、寂寞与恐惧中的风景 |
二、寂寞风景中的哲学 |
三、隐逸思想的来源 |
四、革命现实与不如归去 |
第三章 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 |
第一节 关于世界的本质 |
第二节 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
一、自然是人类本质生成的基础 |
二、自然是人类灵魂回归的家园 |
三、自然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象征 |
第四章 美学格调的丰富 |
第一节 繁盛的景象 |
第二节 缺陷与不足 |
第三节 格调的来源与繁盛的原因 |
第五章 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提领、转捩与总括 |
第二节 主导动机 |
第三节 弥散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 ——以“北京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从时间到空间的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三代“京味文学”:历史视域下的“众生相”北京 |
一、以老舍为起点:当北平成为北京 |
二、王朔的文学建构:大院——街痞的聚集地 |
第二节 “京味文学”的换味:冯唐的北京城市体验 |
一、以校园为圆心的北京生活圈 |
二、成长中的北京城市风景 |
第二章 祛魅:身体意义的复归与精神空间的暧昧 |
第一节 流氓:肿胀青春欲望在城市中的流动 |
一、“破”——男性与女性之间 |
二、“欲”——新消费主义时代的向“内”看 |
第二节 流浪:觉醒的身体与沉睡的精神 |
第三章 异质性审美体验——70后的城市病 |
第一节 趋同:70后作家的同根之病 |
第二节 同质化文学圈中的异质冯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杨仁恺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谱主简介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凡例 |
1915 年 一岁 |
1921 年 七岁 |
1923 年 九岁 |
1924 年 十岁 |
1932 年 十八岁 |
1933 年 十九岁 |
1935 年 二十一岁 |
1936 年 二十二岁 |
1940 年 二十六岁 |
1941 年 二十七岁 |
1942 年 二十八岁 |
1943 年 二十九岁 |
1945 年 三十一岁 |
1946 年 三十二岁 |
1949 年 三十五岁 |
1950 年 三十六岁 |
1951 年 三十七岁 |
1952 年 三十八岁 |
1953 年 三十九岁 |
1954 年 四十岁 |
1955 年 四十一岁 |
1956 年 四十二岁 |
1957 年 四十三岁 |
1958 年 四十四岁 |
1959 年 四十五岁 |
1960 年 四十六岁 |
1961 年 四十七岁 |
1962 年 四十八岁 |
1963 年 四十九岁 |
1964 年 五十岁 |
1966 年 五十二岁 |
1968 年 五十四岁 |
1969 年 五十五岁 |
1972 年 五十八岁 |
1974 年 六十岁 |
1975 年 六十一岁 |
1976 年 六十二岁 |
1977 年 六十三岁 |
1978 年 六十四岁 |
1979 年 六十五岁 |
1980 年 六十六岁 |
1981 年 六十七岁 |
1982 年 六十八岁 |
1983 年 六十九岁 |
1984 年 七十岁 |
1985 年 七十一岁 |
1986 年 七十二岁 |
1987 年 七十三岁 |
1988 年 七十四岁 |
1989 年 七十五岁 |
1990 年 七十六岁 |
1991 年 七十七岁 |
1992 年 七十八岁 |
1993 年 七十九岁 |
1994 年 八十岁 |
1995 年 八十一岁 |
1996 年 八十二岁 |
1997 年 八十三岁 |
1998 年 八十四岁 |
1999 年 八十五岁 |
2000 年 八十六岁 |
2001 年 八十七岁 |
2002 年 八十八岁 |
2003 年 八十九岁 |
2004 年 九十岁 |
2005 年 九十一岁 |
2006 年 九十二岁 |
2007 年 九十三岁 |
2008 年 九十四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
3.1 劳动价值论 |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
3.2 劳动精神论 |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
3.3 劳动主体论 |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
3.4 劳动关系论 |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词汇分析 |
第一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高频词汇分析 |
一、社会热点词 |
二、古代汉语词 |
三、人称代词 |
四、数字 |
第二节 从高频词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图景呈现 |
第三节 从词汇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体特点 |
一、词汇密度高 |
二、大量使用缩略语 |
三、词汇具有情意性和形象性 |
第三章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句法分析 |
第一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句类分析 |
一、陈述句类 |
二、疑问句类 |
三、祈使句类 |
四、感叹句类 |
第二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句类的使用功能 |
第三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句式分析 |
一、总体句式简明 |
二、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 |
第四章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修辞分析 |
第一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修辞方式选择特征 |
第二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高频辞格及语体特点 |
一、排比、反复和层递 |
二、对偶 |
三、比喻 |
第三节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的概念隐喻 |
一、概念隐喻 |
二、《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的概念隐喻 |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衔接和组织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与众不同的2003年新年献词 |
第二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徐訏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徐訏诗论:借火燃灯待新绿 |
第一节 蔚冰冷的思想成诗的虹彩 |
一 哲思的井水浇灌出的诗意之花 |
二 宇宙的辉光:徐舒诗神的栖居 |
三 战争·生与死·原野的呼声 |
第二节 重“声”与重“韵”之间 |
一 以“声”破“韵” |
二 “声”“韵”并举 |
第三节 可堪传世的诗论 |
一 从禅境到诗境的生成 |
二 诗的本质及新诗运动 |
第四节 关于徐舒诗的两极评价现象 |
第二章 徐舒小说论:别样格调百媚生 |
第一节 徐舒小说别样格调的隐秘 |
一 思想极高自生绮艳 |
二 暗运声律布之无形 |
三 鬼神题材近代少见 |
第二节 古典小说时空结构的现代转换 |
一 时间的变形与空间的弯曲 |
二 造现代双重封闭圆形结构 |
第三节 写“空气”与“场面”的高手 |
一 愤激的深切:《鬼恋》的摄人处 |
二 抗战悲风与绮艳的银光 |
三 沉阔、辽远的“江湖” |
四 唱静穆的夜歌与流热力的泪水 |
五 迤逦自人间真境的悲愤 |
六 宇宙深处的生物的戏剧 |
七 高绝处飘落的哲思絮语 |
第四节 徐訏的小说理论建设 |
一 小说的“写实”与“非写实” |
二 怎样的故事才是理想的小说胚胎 |
第三章 徐舒戏剧论:潮来之时偏回首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戏曲写意性的现代转化 |
第二节 徐訏剧作与时代主潮的审美距离 |
第三节 徐訏的戏剧艺术成就及理论建设 |
第四章 徐舒散文论:上上幽默续论语 |
第一节 撰稿《论语》与散文风格初成 |
一 上上幽默与国民性反思 |
二 殊异于小说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离世前的绝唱:魔鬼的神话 |
第三节 徐舒的文艺批评与学术论着 |
第五章 江湖行尽风萧萧 两岸三地任评说 |
第一节 当代“重写文学史”后徐訏座次问题 |
一 “徐舒热”未“热”因辨 |
二 史着中有限度的重评 |
三 渐起搅动权威定评的异声 |
第二节 港台及海外评价徐舒的几个问题新考 |
一 夏氏兄弟之“遗珠”真相 |
二 李辉英与周锦的危言耸听 |
三 反权威与众势的“异声” |
四 几篇悼徐舒文的以讹传讹 |
五 倾力挖掘徐訏的后来高手 |
六 甚解徐舒风神的海外知音 |
第三节 影视歌曲改编与“明星作家”美誉 |
一 徐舒小说的影视改编 |
二 徐訏诗作的歌曲改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10)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南方周末》的业务研究 |
1.2.3 跨学科研究 |
1.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方周末》转型背景分析 |
2.1 《南方周末》的三次转型背景研究 |
2.1.1 第一次转型:从娱乐小报到社会写实 |
2.1.2 第二次转型:从社会写实到舆论监督 |
2.1.3 第三次转型:从舆论监督到理性建设 |
2.2 《南方周末》第三次艰难的转型 |
第三章 《南方周末》转型之关键词解读 |
3.1 什么是“读懂” |
3.2 “读懂”提出的背景 |
3.3 媒体如何让人“读懂” |
第四章 按图索骥:《南方周末》封面报道的表层观察 |
4.1 研究样本 |
4.2 从“读懂”层次来探析“读懂” |
4.2.1 调查性报道 |
4.2.2 解释性报道 |
4.2.3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 |
4.3 从议程设置来探析“读懂” |
4.3.1 从报道内容的划分来看 |
4.3.2 从新闻专业主义来看 |
第五章 社会观察:《南方周末》“读懂”的效果观察 |
5.1 受众对“读懂”的看法 |
5.2 读者究竟怎么“读懂”以及“读懂”与否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新的世纪 新的追求——新年献辞(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昆明版《中央日报》社论研究(1939-1945)[D]. 郭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D]. 陈广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3]论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 ——以“北京三部曲”为例[D]. 宋博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杨仁恺学术年谱[D]. 王安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7]《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8]《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语言研究[D]. 金倩. 山东大学, 2015(02)
- [9]徐訏新论[D]. 闫海田. 南京大学, 2013(08)
- [10]一场以名求实的探讨:对《南方周末》“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思考 ——以头版报道为主体的研究[D]. 张湾. 安徽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