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忘这片热土─—黄石市土地管理事业发展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肖楠[1](2021)在《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说明爱国主义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资源,以人们对各自祖国的天然情感为逻辑起点,在各自的历史实践中以不同形态传递、发展与继承,建立起同政治权力的共生,从而构建起政权合法性论证、社会整合、身份认同、话语竞争等一整套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基础。以此为理论前提,面对新时代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矛盾变化现实,中国主流媒体强化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传播。本文以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传播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了新时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爱国主义宣传实践活动,即新冠疫情、香港止暴制乱、中美贸易战事件。运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爱国主义传播溯源分析,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是以民族、制度秩序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整体叙事框架,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和强化爱国主义国家个体权力——权利互动,逐步实现现代爱国主义“自我赋权”到“自我赋权”与“社会赋权”共生为内在逻辑,传播呈现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的总体特点,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针对爱国主义传播面临内在挑战困境,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加强爱国主义传播要在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民道德、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中实现内在发展。
冯维健[2](2019)在《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策略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区域形象的传播。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议题的设置者,其对一个地区的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公众对该区域的直观感受和总体印象。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宣告成立。成立之初的雄安新区更应该抓住机遇,以适当的方式传播区域形象,为更好地吸引人才就业、外商投资、游客观光做准备。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内第二大综合性新闻通讯社,其报道的权威性和平台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中国新闻社所发布的雄安报道对传播新区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中国新闻社共发布雄安新区新闻报道366篇,平均每日发表1篇,基本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雄安新区报道策略,为更好地推介雄安新区形象打下了基础。这些报道作品可以从受众、内容和表现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中国新闻社雄安报道所呈现的传播规律,总结其经验,分析其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从受众方面来看,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报道的目标受众可以区分为当地受众、国内其他地区受众以及海外受众三个维度,在满足受众新闻信息需要的同时,搭建起人民群众与雄安新区沟通的桥梁。从内容方面来看,中国新闻社雄安报道定位明确,题材广泛,优质原创内容丰富,对传播雄安新区主流声音具有重要影响。从表现方面来看,中国新闻社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视听互动还是编排策划方面,都融入了新媒体因素,提升了雄安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由于雄安新区的形象传播活动还处在探索阶段,中国新闻社的雄安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包括:反馈互动不足,对受众需要的满足度不够;题材不均衡,语言相对拘谨严肃;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传播效果欠佳。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社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整合媒介资源,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为雄安新区形象传播加油鼓劲。
杨咪[3](2017)在《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阶段有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报道可以发现个人捐赠档案有利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有利于档案馆节省资金,更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然而,目前影响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有:档案捐赠制度还不健全、公众对档案馆知之甚少、档案所有者捐赠意识不高、档案捐赠工作专职人才紧缺、档案馆网站对捐赠宣传较少、捐赠奖励方式不够规范等。本文通过对现有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主体、动因、规律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做好捐赠思想宣传工作、突出地域特色激发家乡情怀、制定档案捐赠工作办法、搭建档案捐赠者信任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对策。
蔡学俭,蔡姗,欧阳敏[4](2016)在《我的出版之路》文中指出这篇口述展现当代出版家蔡学俭先生60余年的出版生涯以及他对出版的认识、理解和热爱,特别是对湖北出版事业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做了具体、细致的介绍。出版科研活动是他出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他创办和主编的《出版科学》及其接办者坚持办刊、不改初心的种种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地方出版史料。
朱颂[5](2015)在《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财产权是一项古老、传统的权利,在当前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的现代社会,土地财产权的实现与社会多元价值的冲突成为现代法律制度亟待解决的矛盾。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制度深化改革的第一要务。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初始构造起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制度,存在产权内容模糊、权利边界不清、权利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变迁,阐释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路径、机制、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对国内外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了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立的意义。域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与演变,以不同时期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发展特点为主线,结合特定时期社会制度变革,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农民土地财产权演变的相互作用关系。现代西方民主法制社会逐渐孕育了独立、排他、权利内容充实的农民土地财产权。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农民土地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农民在土地上义务多于权利,劳役、税收成为农民土地的沉重负担,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芽毫无生存土壤;近现代农民土地权利虽渐渐得到立法认可,但因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农民土地权利终未得到真正实施;建国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经历了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阶段。第二章诠释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产权理论是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研究产权的两种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在于,公有制下土地产权权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得进行适当的调整。西方经济学界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独立性、完整性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基础。这两种分析范式均肯定了产权的激励作用,提高产权效率的前提需要清晰的产权界线——此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改革方向。财产权平等理念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内涵包括财产权起点平等、交换平等、结果平等。财产权行使理论包括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与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要求农民土地财产权得到法律承认与保障、并当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或补偿。财产权适度限制体现在物权法定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限制、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等。第三章对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成都模式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确权赋能。重庆模式注重创新,指标交易独具特色。广东模式较早进行三权分置,大力倡导土地股权改革。浙江模式由下而上,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这些模式的共性特点在于农民土地财产权趋向企业制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作用凸显、农民土地财产权明晰化。各地实践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在于改革常违背农民权益保障的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存在冲突、部分地区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各地实践改革下应充分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建构完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第四章系统梳理我国现行法框架下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解析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障碍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破解的路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具有私权属性、家庭权属性与社会保障属性。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残缺、效率低下、公平缺失。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要充实权利内容,回归处分权,提高提高权利利用效率,明晰权利主体地位。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完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基于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状,提出均衡政府、集体、农民三方利益,以及重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我国各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存在产权交易种类混乱、交易缺乏统一规范等缺陷,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市场。
张硕[6](2013)在《枣庄城市转型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存在经济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就业问题严峻等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转型发展非常迫切。资源型城市如果不在资源枯竭前进行接替产业培育和城市转型发展,等到资源枯竭、资源型产业衰落时,城市也会因资源枯竭而衰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也是难点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路多种多样,资源型城市转型应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转型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多元接替产业,再造竞争优势。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是城市实施产业转型、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枣庄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力图结合枣庄产业转型的实际,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及选择旅游业作为接替产业的相关问题,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结合的方法,探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应该如何寻求旅游业发展的合理路径,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积极引导和规范旅游业发展,有力地推动枣庄市城市转型。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枣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功能完善和地方文化传承,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空间广阔,枣庄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枣庄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旅游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新兴主导产业,应依据自身资源优势,突出自身特色,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枣庄旅游业发展进行规划定位,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枣庄旅游资源的品质和吸引力。针对当前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出塑造枣庄“亲近自然”、“轻松”、“健康”、“年轻态”的旅游形象,并将这种旅游形象融入新的时尚元素,贯穿到枣庄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逐步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并且要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注重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创新思路加强旅游品牌营销,大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差异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
邓天玉[7](2013)在《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着与独着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着21本。3本独着《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刘传初[8](201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广大农村还面临一系列产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解决上述“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村人才是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也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千万百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养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村人才队伍。为此,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其关键是人才。解决好农村人才问题,才能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农村人才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到底有哪些作用,影响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因素有哪些,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推进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乃是当前亟需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和农村人才供需失衡的原因,关注农村人才建设困境,探讨农村人才战略和建设路径,对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快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又要结合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既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成长的机制,又要加大农村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既要确立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和目标,又要为农村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和宽松的环境。本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分析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和供需失衡的原因入手,实证研究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价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入地对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各类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进行研究。本研究共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前两章为总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框架结构,概述国内外农村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理论。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阐述我国农村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现状,分析供需失衡的原因;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与评价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第六、七、八章,在借鉴国外农村人才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度选择和对策分析,并从微观层面分别对农村各类人才建设与开发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王梅,苏梅[9](2009)在《找地、要地、造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六城市用地服务与保障纪实》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早在2005年3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以"五点一线"为代表的环黄渤海发展战略。4年
张大维[10](2007)在《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实施单元。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判断现今我国城市社会突出矛盾及其在社区的体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我国城市居民的公共需求现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以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指标体系和实施单元。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需要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且分配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现今我国城市社会的突出矛盾。其在社区的最直观表现形式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普遍短缺且配置不均。这些矛盾催生了和谐社会建设和和谐社区建设的提出,由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和谐社区建设,因此,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规划和有效供给最终决定着和谐社会构建。目前,一方面,政府界和学术界关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界说层面,对于现实的居民需求状况缺乏实证性的经验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定量数据资料的支撑。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以居民需要为导向,并可以被大多数城市参照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操作蓝本。因此,弄清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公共需求现状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并据此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划标准和实施建议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本文在合理分类社区服务设施和重新界定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具有集中代表性的武汉市1171个社区和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全国300个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第一次运用大规模的定量数据揭示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现状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现状,以此为基础,运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突破了单独从社会学、建筑学和管理学等领域来研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现了侧重于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社区规划、侧重于物质的资源空间安排的城市规划与侧重于组织制度构建的公共行政管理的社区行政规划的融合和贯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项目、投资主体、配建指标和实施单元,弥补了现有国家标准的不足。
二、难忘这片热土─—黄石市土地管理事业发展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难忘这片热土─—黄石市土地管理事业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1.1 以阶级斗争团结爱国主体 |
2.1.2 生产建设与爱国事业的连结 |
2.1.3 以革命话语唤起爱国热情 |
2.2 改革开放时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2.1 以综合国力为核心的爱国转向 |
2.2.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价值 |
2.2.3 开放性爱国话语的叙事 |
2.3 新世纪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
2.3.1 全球化提供爱国新动力 |
2.3.2 民族复兴的目标发展 |
2.3.3 科学性爱国话语的出场 |
3 新冠疫情报道中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
3.1 以民族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3.1.1 建构奉献、敬业、友爱的民族群像 |
3.1.2 攻坚克难的集体记忆 |
3.1.3 宣传爱国卫生运动 |
3.1.4 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引领 |
3.2 场域和意义融合的传播策略 |
3.2.1 建构社会治理的传播场域 |
3.2.2 以隐喻为叙事话语 |
3.2.3 昭彰中国式爱国主义价值 |
3.3 评价与小结 |
4 香港“止暴制乱”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4.1 以制度秩序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4.1.1 制度、秩序的合法性正义性 |
4.1.2 制度、秩序认同的家国情感 |
4.1.3 制度、秩序认同的现实利益 |
4.2 建设性的传播策略 |
4.2.1 正面引导 |
4.2.2 重视情感性与理性批判相结合 |
4.3 评价与小结 |
5 中美贸易战报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传播 |
5.1 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内容构建 |
5.1.1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
5.1.2 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输出 |
5.1.3 对美国错误思想的批判 |
5.2 基于对比的传播策略 |
5.2.1 聚焦客观事实描述 |
5.2.2 强化中美两国奉行的价值对比 |
5.2.3 爱国观照——美国国家形象塑造 |
5.2.4 舆论争议建构 |
5.3 评价与小结 |
6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整体反思 |
6.1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总体建构 |
6.1.1 主题上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 |
6.1.2 内容上昭彰现代爱国文明 |
6.1.3 话语上融合官方与民间形态 |
6.1.4 策略上探索多元路径 |
6.2 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面临挑战 |
6.2.1 爱国主义的两面性 |
6.2.2 传统爱国价值消解趋势 |
6.2.3 爱国主义传播内在困境 |
6.3 新时代加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对策 |
6.3.1 坚持政治导向,树立理论权威 |
6.3.2 坚守人民情怀,建构公共理性 |
6.3.3 继承中国特质,创新面向时代 |
6.3.4 坚定走向世界,增进传播张力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新冠疫情相关报道列表 |
2 香港止暴制乱相关报道列表 |
3 中美贸易战相关报道列表 |
(2)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区域形象传播研究综述 |
1.2.2 雄安新区区域形象传播研究综述 |
1.2.3 中国新闻社区域形象报道研究综述 |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
2.1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存在的机遇 |
2.1.1 地理位置优越可报道资源丰富 |
2.1.2 海外市场广阔媒体公信力高 |
2.2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面临的挑战 |
2.2.1 县域经济滞后环境污染较重 |
2.2.2 起步相对较晚媒介竞争激烈 |
第3章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受众策略 |
3.1 立足当地受众群体服务人民凝心聚力 |
3.1.1 民生新闻精准投放方便群众信息选择 |
3.1.2 挖掘雄安百姓故事引发当地情感共鸣 |
3.2 满足国内受众心理围绕中心引领导向 |
3.2.1 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创业 |
3.2.2 展现雄安建设成就增进了解消除疑虑 |
3.3 面向国际客户需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
3.3.1 筹备华文传媒论坛引领客户走进雄安 |
3.3.2 海外专栏英语报道鼓励境外媒体转载 |
第4章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内容策略 |
4.1 明确形象定位提高社会公信力 |
4.1.1 政治区位形象京津冀协同发展枢纽 |
4.1.2 产业经济形象国家级经济科技新区 |
4.1.3 历史文化形象革命老区与非遗重镇 |
4.1.4 社会民生形象播种梦想的人民之城 |
4.1.5 生态环境形象铁腕治污绿色新家园 |
4.2 拓展新闻来源增强内容传播力 |
4.2.1 自主采写为主转载渠道丰富 |
4.2.2 信源主体多元侧重政府声音 |
4.3 广纳报道题材提升品牌影响力 |
4.3.1 事件活动新闻为主展现政府工作姿态 |
4.3.2 人物通讯故事先行凸显雄安人物性格 |
4.3.3 政治述评报道突出展望新区时代前景 |
第5章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表现策略 |
5.1 语言文字表达传统与现代融合 |
5.1.1 传承“中新风格”保持外宣媒体特色 |
5.1.2 运用新媒体语言激发受众阅读兴趣 |
5.2 图片视频运用视觉与听觉触动 |
5.2.1 图片语音作补充便于读者理解内容 |
5.2.2 长短视频相结合增强受众直观感受 |
5.2.3 移动端新闻直播满足现场体验需要 |
5.3 报道编排发布重视专题与时间节点 |
5.3.1 增辟雄安专栏强化主题风格统一 |
5.3.2 把握时间节点立体报道形成声势 |
第6章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
6.1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
6.1.1 以传播者为中心信息反馈互动不足 |
6.1.2 以硬新闻居多软性新闻内容不充分 |
6.1.3 以单次传播为主整合与深度待提高 |
6.2 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的改进对策 |
6.2.1 增强互动体验满足用户新闻参与感 |
6.2.2 平衡报道视角做好舆论监督与引导 |
6.2.3 挖掘系列报道拓展新闻深度与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类目建构 |
附录 C 样本统计 |
致谢 |
(3)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概述 |
第一节 个人档案捐赠概念 |
第二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特性 |
第三节 个人档案捐赠法律依据 |
第二章 个人档案捐赠主体分析 |
第一节 不同年龄层次捐赠主体分析 |
第二节 境外方面捐赠主体分析 |
第三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微观层面动因分析 |
第四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规律 |
第二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促进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对策 |
第一节 做好捐赠思想宣传工作,培育公民的档案捐赠观 |
第二节 举办地域特色专题活动,激发家乡情怀促进捐赠 |
第三节 建立私人档案登记制度,制定档案捐赠工作办法 |
第四节 提升档案馆整体水平,搭建档案捐赠者信任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四、基本概念厘清 |
(一) 农民 |
(二) 土地 |
(三) 财产权 |
(四)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
第一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之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孕育 |
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农民权利 |
二、土地权利的兴起与农民权利 |
三、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
第二节 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 |
一、日耳曼法制的瓦解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
二、中世纪英国土地保有制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
三、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
第三节 近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
一、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
二、近代美国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
三、《法国民法典》颁布与物权概念的兴起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
四、近代西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路径之解析 |
一、土地财产权界线清晰与市场流转导向的紧密结合 |
二、政府注重农业调控手段的运用与实现 |
三、土地发展权等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
第五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发展的历史梳理 |
一、我国古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状况考察 |
二、我国近现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概述 |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考察 |
第二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产权权能理论 |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界产权权能理论 |
三、产权权能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
第二节 产权效率理论 |
一、马克思产权效率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产权效率理论 |
三、产权效率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
第三节 财产权平等理论 |
一、财产权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 |
二、财产权平等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
三、财产权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
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三维平等理论 |
第四节 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 |
一、财产权自由行使之价值 |
二、财产权自由行使之理论学说 |
三、农民土地财产权自由行使之要素 |
第五节 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 |
一、财产权适度限制之价值 |
二、财产权适度限制之理论学说 |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适度限制 |
第三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模式 |
第一节 成都模式 |
一、“双放弃换三保障”模式 |
二、“两股一改”模式 |
三、“土地银行”模式 |
四、模式特点 |
第二节 重庆模式 |
一、“地票”模式 |
二、“股田制公司”模式 |
三、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广东模式 |
一、股份合作制模式 |
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
三、“两化一流转”模式 |
四、模式特点 |
第四节 浙江模式 |
一、“两分两换”模式 |
二、规模化转包模式 |
三、土地信托模式 |
四、模式特点 |
第五节 实践中具体问题分析 |
一、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间的冲突与选择 |
三、部分地区农民参与程度低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障碍与破解 |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 |
一、我国现有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种类 |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权能解析 |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表征 |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功能性弱化 |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差异性 |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身份性色彩浓厚 |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效率低下 |
第三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原因 |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归属不明 |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缺失 |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客体差异性 |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取得规范缺失 |
五、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退出困难 |
第四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破解 |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方式创新 |
二、充实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内容:未来利益 |
三、回归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处分权:流转利益 |
四、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用效率:利用利益 |
五、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归属利益 |
第五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 |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 |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现实状况 |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下农村土地登记的新调适 |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登记效力须统一 |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辐射力的强化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
一、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础理论 |
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 |
三、我国集体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村土地征收的关系 |
四、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 |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及基本规范 |
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主体作用发挥 |
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土地产权市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
(6)枣庄城市转型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2 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分析 |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 |
2.1.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
2.1.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模式 |
2.2 政府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
3 枣庄市城市转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3.1 枣庄城市转型的背景 |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 |
3.1.2 枣庄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
3.1.3 枣庄市城市转型的机遇 |
3.2 枣庄市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
3.2.1 枣庄城市转型的历程 |
3.2.2 枣庄市城市转型的成效 |
3.2.3 枣庄市城市转型中的问题 |
4 枣庄选择旅游业作为接替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
4.1 枣庄旅游资源分析 |
4.2 枣庄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4.3 发展旅游业对枣庄城市转型的带动效应分析 |
5 枣庄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成效及问题分析 |
5.1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及成效 |
5.2 枣庄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 枣庄市旅游业发展路径和对策分析 |
6.1 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6.2 枣庄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与定位 |
6.3 枣庄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3.1 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6.3.2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
6.3.3 建设龙头精品景区,整合旅游资源 |
6.3.4 打造网络旅游营销平台 |
6.3.5 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 |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 |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 |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 |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 |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 |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 |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 |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 |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 |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 |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 |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 |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 |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 |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 |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 |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 |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 |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 |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 |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 |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 |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 |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 |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 |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 |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 |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 |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 |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 |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 |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 |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 |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 |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 |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 |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 |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 |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 |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 |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 |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 |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 |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 |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 |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 |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 |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 |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 |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 |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 |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 |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 |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 |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 |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 |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 |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 |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 |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 |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 |
下编 |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 |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 |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 |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 |
1.1.3 寻己期(1990—今) |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 |
1.2.1 “小句中枢说” |
1.2.2 “句管控” |
1.2.3 “两个三角” |
1.2.4 “三个充分” |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 |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 |
1.2.7 “词性判定法” |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 |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 |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 |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 |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 |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 |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 |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 |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 |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 |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 |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 |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 |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 |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 |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 |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 |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 |
3.1.1 倡导“务实学风” |
3.1.2 主张“反省自己” |
3.1.3 重视“引导后辈” |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 |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 |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 |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 |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 |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 |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 |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 |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 |
参考文献 |
附注 |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 |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对“当今国学”的关注 |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 |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 |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 |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 |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 |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 |
后记 |
(8)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 与本文研究有关的几个概念 |
2. 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特点及其规律 |
2.2 人才与人力资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3 经典的人才与人力资源理论 |
2.4 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简述 |
3. 我国农村人才现状分析 |
3.1 农村人才供给现状 |
3.1.1 农村人才供给总量不足 |
3.1.2 农村人才素质偏低 |
3.1.3 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
3.2 农村人才需求现状 |
3.2.1. 农村人才需求数量庞大 |
3.2.2 农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 |
3.3 农村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 |
4. 我国农村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4.1 模型选择的理论基础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4.2.1 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农村GDP) |
4.2.2 农村投资、农村人才与农村非人才劳动力数据 |
4.3 模型研究及事件检验 |
4.3.1 检验过程 |
4.3.2 协整检验结果 |
4.3.3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
4.4 结果讨论 |
5.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
5.1 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构 |
5.1.1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指标设置原则 |
5.1.2 影响新农村人才建设的因素指标体系 |
5.2 主成分分析 |
5.3 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3.1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3.2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 |
5.3.3 确定主成份个数m |
5.3.4 评价新农村人才建设影响因素的主成份得分与综合主成份得分 |
5.4 综合实证分析 |
6. 国外农村人才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6.1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做法 |
6.1.1 美国 |
6.1.2 日本 |
6.1.3 德国 |
6.1.4 韩国 |
6.2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启示 |
6.2.1 政府高度重视制度和管理创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引导作用 |
6.2.2 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观念 |
6.2.3 建立教育、培训、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人才体系 |
6.2.4 坚持规范有序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教育 |
7.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与宏观对策 |
7.1 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 |
7.1.1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方向 |
7.1.2 新农村人才建设的战略目标 |
7.2 农村人才建设的路径 |
7.2.1 农村人才建设路径的调查分析 |
7.2.2 农村人才建设的基本路径 |
7.3 农村人才建设的宏观对策 |
7.3.1 坚持正确的人才理念,占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
7.3.2 完善农村人才管理体系,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力度 |
7.3.3 健全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 |
7.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人才建设 |
7.3.5 统筹城乡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
8. 我国农村各类人才建设的具体对策 |
8.1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
8.1.1 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8.1.2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具体对策 |
8.2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 |
8.2.1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8.2.3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的解决思路 |
8.2.4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学生村官 |
8.3 农村各类新型人才建设 |
8.3.1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 |
8.3.2 农村金融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
(二)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主题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五)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六) 基本概念 |
1. 社区、城市社区 |
2. 街道与居住区、社区与小区、居民小组与组团 |
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社区规划 |
二、城市社会突出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城市社会突出矛盾的演变 |
1. 城市社会突出矛盾演变的一般判断 |
2. 城市社会突出矛盾在社区的主要体现 |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 |
(三) 和谐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
1. 社区建设历程及和谐社区建设的提出 |
2.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和谐社区建设 |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
1. 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 |
2. 和谐社会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
三、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一) 武汉市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1. 武汉市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 |
2. 武汉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二) 全国百城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1. 全国百城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 |
2. 全国百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三) 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现状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小结 |
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建议 |
(一) 社区规划理念与居住政策导向 |
1. 均衡空间理念 |
2. 平衡邻里理念 |
3. 步行社区理念 |
4. 安全社区理念 |
5. 自治社区理念 |
(二)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设想 |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 |
2. 居住区分级控制的人口规模 |
3. 样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的确定 |
4、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设想 |
(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单元建议 |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两个基本实施单元 |
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
附表: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投资主体与实施单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难忘这片热土─—黄石市土地管理事业发展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0)为考察对象[D]. 肖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新闻社雄安新区形象传播策略分析[D]. 冯维健. 湖南大学, 2019(07)
- [3]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D]. 杨咪.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我的出版之路[J]. 蔡学俭,蔡姗,欧阳敏.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6(04)
- [5]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D]. 朱颂. 南京大学, 2015(10)
- [6]枣庄城市转型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D]. 张硕. 山东大学, 2013(04)
-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D]. 邓天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8]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 刘传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9]找地、要地、造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六城市用地服务与保障纪实[J]. 王梅,苏梅. 国土资源, 2009(08)
- [10]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