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改给一堂课带来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晨菲[1](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王默[2](2020)在《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常态,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是解读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尽管当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TPACK研究,但这些研究对特定教学情境下TPACK研究仍不够充分,TPACK学科化是当前研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针对美术学科而言,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迭进是现今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研究旨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做出初步聚焦探讨,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选取小学美术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Fine Arts Knowledge,简称TPFAK);其次,采用调查研究、结构方程、视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结构建立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再次,通过阐释TPFAK模型各元素的概念内涵、建立元素间的关系结构、探究小学美术现实课堂样态、观察挖掘TPFAK形成差异的各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立合理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教师教育策略,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论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与方法等方面做出简要陈述。第一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该部分基于理论,构建了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阐释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内涵,明确了结构的七个要素。并按照由外而内,从基础到核心,从单一到复合这三个层级关系对要素进行分层,并提出整合化、情境化、动态化、实践化、创造性等六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第二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研究。研究利用小学美术教师教学TPFAK知识水平测量工具开展测量,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工具,对TPFAK知识结构中的七个元素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和修正,最终得到拟合度较好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并验证了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三章,基于TPFAK结构模型探究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运用视频分析法,结合课堂分析视知工具(Observed Known on Classroom,缩写为OKC)获得各编码元素的时长覆盖率和频次,从教学行为、媒体应用、TPFAK三个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究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的课堂呈现方式和结构特点,以此审视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第四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该部分采用访谈法对不同TPFAK水平(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小学美术教师开展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整理访谈数据,最后总结分析得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学科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并构建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差异影响因素模型。第五章,小学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构建及策略提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构建了三层“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立足于此认知模型提出用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作为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触媒;以创新和实践作为美术教师改革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培养的行动关捩。总体来看,本研究提出TPACK学科化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并基于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了TPFAK结构的内在关系、现实样态和差异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该研究为优化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完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理念提供新的思路和应用策略。
宋钊锋[3](2020)在《“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在课堂,而一节精彩的富有深度的课堂必然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于是怎样设计好一堂课就给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由于我国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专门针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方法很有限,导致形成的易于操作教学范式就比较少,而专门立足于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更是少之又少了。本文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第一对“四环一心”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学生中心”的设定这一“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如何围绕学生的终生发展设计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实现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对“四环一心”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时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理,对照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应该围绕设定的学习目标,重点考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以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第三构建“四环一心”课堂教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实践模式,以便一线教师易于记忆、便于操作,让课堂教学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层面,让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获得感。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通过研究国内外教学设计的进展和相关理论,得出其中的研究趋势和研究不足,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路线。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以此说明“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也离不开这些理论,本文也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对现有教学设计并结合“四环一心”教学范式进行了创新。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和流程,向读者介绍当前教学设计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和流程。第四部分就正式介绍“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概念、基本架构和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对这一部分的介绍,让读者直观地知道“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内涵意义和操作模式。第五部分详细介绍“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数据表明这种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的作用,该教学效果还表明如果教师每堂课都注意情境教学和问题设置,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本人的素养。总之,本文的中心在于为当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改善高中地理一线教师固有的教案方式,增强地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核对高考评体系的研究,通过本文介绍的教学设计方法。为中学教师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提供一种思路,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贺子洳[4](2020)在《景弘中学“一三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践研究 ——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课改自2001年开始,已进行近二十年。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究和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在国内许多学校得以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新瓶装旧酒”、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为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倡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育界改革者以此为突破点,开发出众多优秀的语文教学模式,株洲市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经过不断地“变模”革新,在语文教学方面收到良好实效,成为改革大军中的异军突起者。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以株洲市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为例,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三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作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株洲市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个案实践研究,希望能给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借鉴。本文共有六部分内容:一、引言;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演变;三、株洲市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四、株洲市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嬗变;五、结语。第一部分引言内容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由,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研究现状,“一三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该研究的研究意义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模式概念界定、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含义、理论建构、模式结构图,该模式下不同课型的课堂实例以及“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与其他语文教学模式的比较。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成效调查、“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期为保持该模式的开放性,防止模式僵化而进行的四大革新以及“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革新后的“变模”实例最后结语部分对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新的展望。
张子鹏[5](2020)在《“美术表现”的农村初中美术课改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在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乡村文化教育振兴无疑成为战略总体的内在动力。作为深化农村艺术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农村初中美术课程,围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美育推行已是国家基础教育美术课改方向的重大举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或部分组成,旨在凸显美术学科的技能知识基础能力与审美认知心理结构。其中,“美术表现”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农村初中生锻造审美品格、提升美术素养、激发创新思维颇具重要作用。因此,“美术表现”正逐渐成为当下农村初中美术课改实验与教改实验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方面或环节,进而成为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实际调研与相应的课改实验,对农村初中美术课中的“美术表现”进行了一定的教学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作用,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初中美术课中“美术表现”教研的基本情况,并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对三个调研对象的课堂“美术表现”教学基本情况的抽样调查,归纳、提炼出当下农村初中课堂“美术表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内核的“美术表现”,对其育人价值观和思维凝练成效进行了理论阐述。第三章:针对调研总结出的主要教学问题,以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条件为基准,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农村美术课程资源,设计相关的课题,进行课改实验,最后以教学实效的反馈进行实证。第四章:结合课改实验,针对农村初中课堂“美术表现”的相关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或实施建议。
邹逸[6](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潘瑄祎[7](2020)在《“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我们国家最重视的基础工程,在迈入新世纪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的要求,这一要求现在被泛称为新课改。新课改旨在建设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我国的教育需求也在飞速上涨,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各种短板,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的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几乎为零。学生没有施展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动地压抑在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中,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抑制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现在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也不例外,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变革,才能够跟上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被当下社会所淘汰。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新课改应运而生。它是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科技蓬勃的发展而产生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引,新课程改革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结构方面、课程内容方面、课程实施方面、课程评价方面以及课程管理方面[2]。在新课改这面大旗的指挥下,现如今,我国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制定课程改革的方案,积极探索各种适合本区域的教育教学模式。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本文在绪论部分简单阐述了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和研究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启发引导式教学的研究状况,为后续研究进行了理论奠基。本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一种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师本课堂”教学模式,另外一种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学生才是课堂主体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笔者工作五年来的教学经历,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摩擦力》一课为案例,以教学设计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在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本文第三部分着重介绍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教育上对各种高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实施过程。以北川永昌中学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这三种当下比较新颖突出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有笔者的反思总结。本文的第四部分详细地阐述了笔者就职的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倡导的“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分别从提出的背景、教学模式的诠释等方面介绍了这种成功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的第五部分将“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成绩测试和问卷调查两部分,在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将“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实验班中进行常规教学,对照班则相对应采用的是普通的教学模式。文章的第六部分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结果分析,再结合笔者在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笔者所在的东辰学校现采用的“学—交—导—练—悟”教学法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能够为学校日后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刘建明[8](2020)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研究 ——以S县L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虽然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高考评价体系为高中英语教学明确了新目标,但高中英语传统课堂的教学总体上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较为教条,教学过程互动效果不佳,课堂评价科学性、系统性不足。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亟待改革与创新。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教学策略的转型和探索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对情景教学策略、探究性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等研究成果的借鉴,致力于“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即以S县L中学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教改课题为实践基础,以该校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S县L中学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了“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四阶段12个环节较为系统和规范的实施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搜集师生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实践信息,并对复杂性问题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深度访谈。在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S县L中学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和困难的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李百艳[9](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周贤莉[10](2019)在《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为彰显其“新”之所在,它们往往站到传统教学的对立面,以摒弃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述作为实现教学“高效化”的基础。然而,当我们在催生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冷静思考之后,不免会发现,由于缺乏对“讲述”客观、全面的认识,致使过于主观地将其视为陈旧的教学方法,一叶障目,不识其辉。急需从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进行研究,正确认识“讲”与“不讲”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和局限。初中历史教学中“不讲”和“少讲”的意义在于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平等的教学氛围,其局限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教学混乱,导致教学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效的自主学习;反之,“讲”与“多讲”具有能将历史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细节化,让历史以主次分明的清晰脉络呈现于学生认知当中,并形成启发性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枯燥、乏味的讲述使历史教学缺乏吸引力,无依据的讲述会使历史丧失客观性,“满堂灌”,“讲”而无“道”等不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放下对课堂教学讲述的主观偏见,实现“讲”与“不讲”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讲述”的积极意义,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之前,先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述者,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本质上推动初中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让学生不仅喜爱历史,也充满对历史课堂的热爱。
二、课改给一堂课带来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改给一堂课带来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2)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
(二)美术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 |
(三)小学美术教师素养新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 |
(二)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 |
(三)关于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研究 |
五、理论基础 |
(一)DBAE理论 |
(二)TPACK理论 |
(三)具身认知理论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理论渊薮 |
一、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内涵 |
二、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特征 |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分析 |
一、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PFAK的内涵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层级关系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特征 |
一、解构到重构——知识元素整合化 |
二、适应到联动——知识元素情境化 |
三、求变到追优——知识元素动态化 |
四、内隐到外显——知识元素实践化 |
五、智慧到创新——知识元素创造性 |
第二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的TPFAK知识结构组成元素水平测量 |
一、问卷设计与修正 |
二、数据搜集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研究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理论假设模型的构建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与修正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评价指标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元素相互影响关系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构成元素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核心知识元素间的影响关系 |
第三章 基于TPFAK结构模型的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视频分析在课堂观察中的应用 |
二、课堂行为分析在TPACK研究中的应用 |
三、相对中心度测量 |
第二节 研究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编码量表的设计 |
三、研究工具开发 |
四、编码记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小学美术教师课堂行为维度分析 |
二、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媒体维度分析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ACK维度分析 |
四、以某一种维度为主课堂TPACK趋势分析 |
五、基于编码数据分析的教师小学美术教师TPFAK课堂样态分析 |
第四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访谈实施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访谈问题设计 |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过程 |
四、访谈过程 |
五、访谈资料整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不同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师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
三、新课改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模型 |
一、个人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形上内因” |
二、组织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制度支架” |
三、学科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客观实存” |
四、环境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外部境况” |
五、技术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工具载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研究 |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实际情况 |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一、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建立 |
二、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的专业发展策略 |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知识水平测量问卷 |
附录二 视频分析部分编码记录 |
附录三 视频分析视知工具 V1.0 专利证书扫描件 |
附录四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小学美术教师访谈第一遍整理稿 (片段截取) |
后记 |
(3)“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
2.3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模式和内容 |
3.1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
3.2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的要素和一般流程 |
第4章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架构与操作方法 |
4.1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 |
4.2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架构 |
4.3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案例 |
第5章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教学设计案例及教学效果评价 |
5.1 教学设计案例 |
5.2 教学效果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喀斯特地貌》课堂教学观察、评价与记录 |
附录2 课程内容标题 |
附录3 “四环一心”教学范式评价表 |
附录4 遵义市南白中学高一(29)班历次月考地理成绩统计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科研实践与成果 |
(4)景弘中学“一三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践研究 ——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演变 |
(一)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
(三)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教师层面出现的问题 |
2.学生层面出现的问题 |
二、株洲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
(一)“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含义 |
(二)“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三)“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结构图 |
(四)“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课堂实例 |
1.以新授课《卖油翁》(人教版)第一课时为例 |
2.以新授课,自读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第一课时为例 |
3.以习作课《学写游记》(人教版)为例 |
(五)景弘中学“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与其他语文教学模式的比较 |
三、“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嬗变 |
(一)“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成效调查 |
1.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2.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二)“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革新 |
(四)“一三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变模”实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美术表现”的农村初中美术课改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作用 |
1、研究目的 |
2、现实作用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方面 |
2、国外方面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初中课堂“美术表现”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学情况的调查 |
一、调查的区域与对象 |
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生美术学习方面 |
二、教师美术教学方面 |
第二章 “美术表现”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内核 |
第一节 独特的育人价值 |
一、美术文化育人 |
二、造型表现育人 |
第二节 形象思维的深化 |
一、形象理解的深化 |
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
第三章 提升农村初中课堂“美术表现”的策略与实验 |
第一节 拓宽学生美术视野,以学生兴趣为导向 |
一、体现学生“以学为主,以物为鉴” |
二、遵循学生“美术表现”的学习心理 |
第二节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交互式学习 |
一、学习主体意识明确 |
二、课堂互动型展现 |
第三节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学生思维创意发散 |
一、美术课堂融入乡土文化资源 |
二、学生巧用生活素材传达意图 |
第四节 用好“美术表现”手段,呈现学科核心素养价值 |
一、有效实施“美术表现”教学 |
二、锤炼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力 |
第四章 对农村初中课堂“美术表现”教学的相关思考 |
第一节 相关的问题 |
一、资源短缺 |
二、教师专业化建设不足 |
三、学生美术学习活动局限 |
第二节 相关的建议 |
一、加大美术器材投入,满足教学基本需求 |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做到“有为才有位” |
三、丰富课外美术活动,深化学生审美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学模式综述 |
2.1 教学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
2.1.1 师本课堂 |
2.1.2 生本课堂 |
2.2 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
3.1 新课标下各种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其实施过程 |
3.1.1 参与式教学模式 |
3.1.2 杜郎口教学模式 |
3.1.3 云课堂下的自主学习 |
3.2 现有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缺陷 |
第4章 “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
4.1 “学—交—导—练—悟”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
4.1.1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简介 |
4.1.2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早期课改遇到的困境 |
4.2 “学—交—导—练—悟”教学法的诠释 |
4.3 “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5章 “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实验内容 |
5.2 实验方案 |
5.3 应用“学—教—导—练—悟”教学法的教学案例——浮力 |
5.3.1 教学目标 |
5.3.2 教学重难点 |
5.3.3 教学过程 |
5.3.4 教学反思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实验结论 |
5.5.1 测试结果分析 |
5.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研究 ——以S县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1.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
2.新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转型的需要 |
3.破除高中英语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
2.与“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密切相关的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3.“导学研练”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目标 |
3.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法 |
二、S县L中学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及实施 |
(一)指导思想 |
(二)实施方案 |
1.导 |
2.学 |
3.研 |
4.练 |
(三)案例分析 |
1.方案设计 |
2.方案实施 |
三、S县L中学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实施的调查与访谈 |
(一)问卷调查 |
1.问卷设计 |
2.调查结果 |
(二)访谈 |
1.访谈设计 |
2.访谈结果 |
(三)问题归因 |
1.学校层面的因素 |
2.策略层面的因素 |
四、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应用及改进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学校职能效应,为“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实践提供有效保障 |
1.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2.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种配置,为学生的自我构建提供资源和活动 |
3.加强教师理论和专业培训,打造一支观念新业务强的教师队伍 |
4.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 |
(二)抓实“导学研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1.由重“教”转为重“导”,注重目标导引效度 |
2.把握情景创设“五要件”,注重开启学生思维 |
3.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疑习惯 |
4.由重知识向重全面发展转化,把学习小组作为学生“研”的有效载体 |
5.落实“练习、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内省智能 |
6.师生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自省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 |
(二)关于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 |
(三)关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述”的研究 |
三、“讲”与“不讲”的界定 |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结构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论争 |
第一节 “不讲”和“少讲”的声音 |
第二节 “讲”和“多讲”的主张 |
第三节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难“言”之苦 |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现实——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调查对象情况简介 |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讲”与“不讲”的期望 |
一、教师和学生的期望 |
(一)今天的“讲”是为了明天的“不讲”——初中历史老师如是说 |
(二)想听、想看、想做、也想讲——初中学生如是说 |
二、学校和社会的期望 |
(一)打造个性品牌,达到考绩目标——学校的期望 |
(二)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社会的期望 |
第三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辨析 |
第一节 “讲”和“多讲”的优势与不足 |
一、“讲”和“多讲”的优势 |
(一)生动、形象的讲述 |
(二)细致的讲述 |
(三)主次分明的讲述 |
(四)富于启发性的讲述 |
二、“讲”和“多讲”的不足 |
(一)枯燥、乏味的讲述 |
(二)无历史依据的讲述 |
(三)逻辑不清的“满堂灌” |
(四)“讲”而无“道” |
第二节 “不讲”与“少讲”的意义与局限 |
一、“不讲”与“少讲”的意义 |
(一)关照“人”的个体差异 |
(二)触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三)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 |
二、“不讲”与“少讲”的局限 |
(一)认识不当,造成教学混乱 |
(二)管理不足,造成效率低下 |
(三)条件不全,造成自主无效 |
第四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讲”与“不讲”的平衡策略 |
第一节 三维目标与五大核心素养对“讲”的要求 |
一、三维目标与课堂讲述 |
(一)“知识与能力”与课堂讲述 |
(二)“过程与方法”与课堂讲述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课堂讲述 |
二、五大核心素养与课堂讲述 |
(一)“唯物史观”与课堂讲述 |
(二)“时空观念”与课堂讲述 |
(三)“史料实证”与课堂讲述 |
(四)“历史解释”与课堂讲述 |
(五)“家国情怀”与课堂讲述 |
第二节 “讲”与“不讲”的内容 |
一、宜“讲”和“多讲”的内容 |
(一)教学目标相关内容要“精讲”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深讲” |
(三)有助学生发展要“新讲” |
二、宜“不讲”和“少讲”的内容 |
(一)直观呈现,化繁难为简易 |
(二)明确主次,讲主略次 |
(三)鼓励参与,主动获取 |
第三节 “讲”与“不讲”的时机 |
一、把握“讲”的时机 |
(一)以“导入”为时机 |
(二)以“过渡”为时机 |
(三)以“结课”为时机 |
(四)以“生成”为时机 |
二、留下“不讲”的空间 |
(一)留下质疑的空间 |
(二)留下思考的空间 |
(三)留下讨论的空间 |
(四)留下展示的空间 |
第四节 “讲”与“不讲”的学段要求 |
一、学生心理特征的需求 |
二、不同能力基础的需求 |
三、教学内容差异的需求 |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需求 |
结语: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课改给一堂课带来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D]. 王默.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四环一心”教学范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为例[D]. 宋钊锋. 西南大学, 2020(06)
- [4]景弘中学“一三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践研究 ——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D]. 贺子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美术表现”的农村初中美术课改实验研究[D]. 张子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学交导练悟”教学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潘瑄祎. 西南大学, 2020(01)
- [8]高中英语课堂“导学研练”教学策略研究 ——以S县L中学为例[D]. 刘建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9]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讲与不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述研究[D]. 周贤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