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上蔟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徐向宏,鲁建根,方广生,章朝凯,柯红成[1](2022)在《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索方格蔟不同组合形式营茧对蚕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方格蔟不同组合形式营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六联片自动翻转蔟营茧上车茧率88.24%、干茧出丝率37.39%、洁净94.3分、万米吊糙次数3.8次,分别比手抬翻转蔟翻转1次提高2.15个百分点、增加1.33个百分点、下降1.0分、减少1.4次;手抬翻转蔟翻转2次营茧解舒率83.28%、干茧出丝率36.70%、洁净94.0分、万米吊糙次数4.7次,分别比手抬翻转蔟翻转1次提高4.46个百分点、增加0.64个百分点、下降1.3分、减少0.5次;四联片自动翻转蔟营茧上车茧率92.67%、解舒率95.22%、干茧出丝率39.64%、洁净95.0分、万米吊糙次数3.6次,分别比搁挂式双联片方格蔟提高0.55个百分点、提高3.33个百分点、提高0.11个百分点、下降0.7分、减少0.4次。六联片自动翻转蔟营茧盒种用工费用最高,为200.00元;手抬翻转蔟营茧蔟具使用折旧费用最高,为245.43元/盒·年;四联片自动翻转蔟营茧蔟具制作成本最高,为1 800.00元/盒。
钱文春,倪建新,史星云,陆群康,徐森华,马焕艳,柳丽萍[2](2021)在《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在湖州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为解决规模养蚕环节中大蚕期桑叶采摘劳动强度大和大蚕房紧张的矛盾,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湖州寻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蚕桑生产基地开始引进种植多个杂交桑品种,实施草本化栽培管理、条桑机械化收获,大蚕采用多层循环饲育机进行全年连续多批次饲养,为传统蚕区蚕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积累了经验。简述了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路线。从杂交桑草本化栽培与管理、条桑机械化收获、大蚕房搭建、大蚕多层循环式饲育机安装、大蚕饲养和连续化多批次养蚕布局等6个方面阐明了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措施。提出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杂交桑品种与种植模式,合理布局杂交桑剪伐次数与养蚕批次,充分做好蚕病防治工作等几点体会。
韩益飞,李长铭,孔旭东,陈名蔚,王玲玉,徐世清,郑小芹,李化秀,严松俊[3](2021)在《2019年如东县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江苏省如东县2019年组织全龄配合饲料(人工饲料)养蚕示范6批次,饲养蚕种35.0盒。开展家蚕人工饲料养蚕实践,可为探索饲料养蚕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奠定基础。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松[4](2021)在《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在分析云南省发展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必要性、技术和环境基础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集约型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明确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相关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体系、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十四五"规划等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措施和建议。认为家蚕人工饲料育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推广难度大,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面积推广,还应根据实际确定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模式、慎重选择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韩益飞,徐世清,孔旭东,潘国云[5](2021)在《夏季大棚配合饲料饲养大蚕试验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了2019年夏季采用配合饲料在大棚内饲养大蚕的试验情况,大棚平台饲料养蚕,在上车率、粒茧丝长、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普通平台育,解舒丝长相近,茧丝纤度相仿。结果表明,在大棚中采用配合饲料饲养4~5龄蚕是完全可行的,和普通桑叶育一样,大蚕期蚕室温度在适当范围有一定波动,对蚕体发育影响不大。
李启亮,刘永辉[6](2020)在《小蚕标准化共育等3种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试验》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模式正在向省力高效的饲养模式转变,为探明小蚕标准化共育、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和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2016年分别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蚕标准化共育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稳定的蚕茧产量,比未采用小蚕标准化共育的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11.23%;5龄期采用斜面立体条桑育比普通片叶育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7.75%;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人工拾取法上蔟盒种用时减少81.35%。若将3种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结合应用,对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蚕农增收增效的目的,继续保持养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蚕桑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韩益飞,孔旭东,李长铭,严松俊,郑小芹,王玲玉[7](2020)在《2019年冬季广食一号蚕品种全龄配合饲料育试验报告》文中提出如东县2019年冬季进行了广食一号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的试验。试验种广食一号与对照种菁松×皓月(反交)相比,全龄龄期经过相仿,公斤茧粒数较少,张种产茧量、茧层率较高,粒茧丝长略长,茧丝纤度略粗,清洁、洁净分值较高,鲜毛茧出丝率较高。试验表明,广食一号对配合饲料的适应性良好。
韩益飞[8](2018)在《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文中提出总结了近几年江苏省如东县开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研究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生产示范情况,通过开发应用物联网蚕室环境控制技术,如东县2010—2017年累计推广人工饲料共育小蚕11 672.0盒蚕种,2011—2017年成功示范应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201.7盒蚕种,并对桑叶粉加工技术进行了探索,建设家蚕人工饲料生产厂1座,生产家蚕人工饲料11.7 t。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建立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支熟练掌握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队伍,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同时还分析了我国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集成创新推进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进程和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示范基地等措施与建议。
仇璐[9](2018)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增值税风险管理研究 ——以“营改增”后上海Y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增值税是我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其税收收入在所有的税种中占比最高,“营改增”之后,税务部门的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增值税税款的应征尽征、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是税务部门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利用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Y区纳税人的表现和Y区税务部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为分析对象,可以总结出Y区基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增值税风险的四种表现形式: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关于纳税人经营信息的不对称、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关于税收法规等政策信息的不对称、税务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多方的信息不对称;“营改增”后产生这类增值税风险的原因主要包含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其中主观动机包括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纳税人税法遵从意识淡薄;客观条件主要由于增值税税收制度中的漏洞、税务人员数量与企业比例悬殊、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不足、税务部门执法刚性不足等因素无助于减弱或消除税收征管中的各类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现象。通过对Y区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在制度、机构建设和工作落实三个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包括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风险管理部门地位尚未得到明确、部门间协调、配合和联动机制尚未得到完善、人员配置数量不足、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涉税数据采集来源不够广泛、涉税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增值税风险应对陷于被动、信息系统对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的支撑不足、风险应对手段缺乏约束力、风险应对过程中税收公平性有待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方式不够合理等。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国外风险管理经验,从完善制度、加强机构建设和推进工作落实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完善分局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与公安经侦部门的协作机制、开拓税务部门与第三方进行信息交换的渠道、建立风险纳税人的“主动坦白”制度、充实风险管理团队力量、完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第三方数据单方面采集机制、加强第三方数据利用比重、加强涉税基础数据质量管理、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方式、增强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意识和税收风险意识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更好的识别和控制基于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各种增值税风险,降低税务部门的征税成本,促进税款的足额征收,为税务部门探索税收风险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线索和依据。
李长铭,陈名蔚,王玲玉[10](2017)在《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报告了江苏省如东县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方面取得的实绩与成效,分析了我国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二、自动上蔟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上蔟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的制作方法 |
1.2.2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的对比方法 |
1.2.3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的上蔟方法 |
1.2.4 试验调查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的茧丝质量 |
2.2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的生产成本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对茧质的影响 |
3.1.1 六联片自动翻转蔟、四联片自动翻转蔟营茧对茧质的影响 |
3.1.2 手抬翻转蔟营茧对茧质的影响 |
3.1.3 搁挂式双联片方格蔟营茧对茧质的影响 |
3.2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蔟中环境对茧质的影响 |
3.3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营茧翻蔟次数对茧质的影响 |
3.4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形式对茧丝长的影响 |
3.5 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上蔟形式对上蔟成本的影响 |
(2)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在湖州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路线 |
2 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措施 |
2.1 杂交桑草本化栽培与管理 |
2.1.1 杂交桑的新品种引进种植 |
2.1.2 杂交桑的草本化栽培管理 |
2.2 条桑机械化收获 |
2.3 大蚕房搭建 |
2.4 大蚕多层循环式饲育机安装 |
2.5 大蚕饲养 |
2.6 连续化多批次养蚕布局 |
2.6.1 全年剪伐时间安排 |
2.6.2 全年养蚕批次安排 |
3 几点体会 |
3.1 合理选择杂交桑品种与种植模式 |
3.2 合理布局杂交桑剪伐次数与养蚕批次 |
3.3 充分做好蚕病防治工作 |
(3)2019年如东县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养蚕方法 |
1.2.1 设施条件 |
1.2.2 饲育地点 |
1.2.3 技术措施 |
1.2.4 防病消毒 |
1.2.5 上蔟 |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龄期发育经过 |
2.2 蚕茧产量与kg茧粒数 |
2.3 蚕病发生与良蛹率 |
2.4 干壳量 |
2.5 茧丝质量 |
3 分析讨论 |
3.1 初步具备饲料养蚕规模化推进的基础条件 |
3.2 需探索适应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饲料配方 |
(4)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必要性 |
2 云南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基础 |
2.1 技术水平提升、环境优势明显 |
2.2 政策、资金保障有力 |
3 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现状 |
4 云南省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相关技术研究滞后 |
4.2 从事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科技人才匮乏 |
4.3 人工饲料育配套基础薄弱科技创新缓慢 |
4.4 对人工饲料养蚕的认识不足 |
5 推进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
5.1 构建集约型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
5.2 明确家蚕人工饲料育相关部门职责 |
5.3 建立相关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体系 |
5.4 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十四五”规划 |
6 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重点注意事项 |
6.1 根据实际确定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模式 |
6.2 慎重选择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示范点 |
6.3 切实做好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
(5)夏季大棚配合饲料饲养大蚕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蚕品种及来源 |
1.1.2 饲料来源 |
1.1.3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条件与方法 |
1.2.1 蚕室条件 |
1.2.2 饲育方法 |
1.3 调查内容 |
2 试验结果 |
2.1 发育进度 |
2.2 公斤茧粒数 |
2.3 干壳量与良蛹率 |
2.4 茧丝质量 |
3 结果与讨论 |
(6)小蚕标准化共育等3种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小蚕标准化共育试验 |
1.2.2 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试验 |
1.2.3 方格蔟自动上蔟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蚕标准化共育 |
2.2 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 |
2.3 方格蔟自动上蔟 |
3 小结与讨论 |
(7)2019年冬季广食一号蚕品种全龄配合饲料育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蚕品种及来源 |
1.2 饲料来源 |
1.3 试验地点 |
1.4 试验条件与方法 |
1.5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育经过 |
2.2 蚕体体重与公斤茧粒数 |
2.3 蚕茧产量与良蛹率 |
2.4 干壳量与茧层率 |
2.5 茧丝成绩 |
3 结论与讨论 |
(8)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研究创新与试验示范 |
1.1 物联网蚕室环境控制技术 |
1.2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 |
1.2.1 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
1.2.2 1~3龄人工饲料育技术 |
1.2.3 1~4龄人工饲料育技术 |
1.2.4 全龄人工饲料育技术 |
1.2.5 原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 |
1.3 人工饲料育蚕病防控技术 |
1.4 桑叶粉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技术 |
2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效 |
2.1 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 |
2.2 建立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基地 |
2.3 培育了一支熟练掌握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队伍 |
2.4 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 |
3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3.1 人工饲料的产业化生产 |
3.2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 |
3.3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创新与配套机械的研制 |
3.4 人工饲料育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开拓 |
4 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的思考与展望 |
4.1 集成创新着力推进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进程 |
4.2 高起点规划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示范基地 |
(9)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增值税风险管理研究 ——以“营改增”后上海Y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税收风险定义的研究 |
二、关于税收风险成因的研究 |
三、关于税收风险管理的研究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营改增”相关概念 |
一、营业税 |
二、增值税 |
三、“营改增”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现象 |
二、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
三、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解决办法 |
四、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理论 |
一、风险管理 |
二、风险管理在税收中的应用 |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
第三章 Y区增值税风险管理情况 |
第一节 Y区基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增值税风险介绍 |
一、Y区增值税纳税人基本情况 |
二、“营改增”前基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增值税风险情况 |
三、“营改增”后基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增值税风险变化趋势 |
四、“营改增”后新产生增值税风险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营改增”后Y区增值税风险管理现状 |
一、风险管理制度 |
二、风险管理机构设置 |
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
二、风险管理机构建设投入不足 |
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缺乏各类支持 |
第四章 国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经验借鉴 |
一、风险管理制度方面 |
二、风险管理机构建设方面 |
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方面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经验借鉴 |
一、风险管理制度方面 |
二、风险管理机构建设方面 |
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方面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
一、风险管理制度健全 |
二、风险管理机构建设主次鲜明 |
三、风险管理工作落实手段多样 |
第五章 Y区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一、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各项具体制度 |
二、明确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地位 |
三、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 |
四、完善分局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
五、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与公安经侦部门的协作机制 |
六、开拓税务部门与第三方进行信息交换的渠道 |
七、建立增值税风险纳税人的“主动坦白”制度 |
第二节 加强风险管理机构建设 |
一、充实风险管理团队力量 |
二、完善增值税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第三节 推进增值税风险管理工作落实 |
一、建立第三方公开数据单方面采集机制 |
二、加强第三方数据利用比重 |
三、加强涉税基础数据质量管理 |
四、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方式 |
五、增强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意识和税收风险意识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用化创新实绩 |
1.1 物联网蚕室环境控制技术 |
1.2 人工饲料养蚕技术 |
1.2.1 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
1.2.2 1~3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 |
1.2.3 1~4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 |
1.2.4 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 |
1.2.5 原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 |
1.2.5. 1 原种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随着普通种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推进,我们开始探索原种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 |
1.2.5. 2 原种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2015年9月,组织原种菁松和皓月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菁松原种未能正常孵化。 |
1.3 疫病防控技术 |
1.4 桑叶粉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技术 |
2 主要创新成效 |
2.1 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范 |
2.2 成功构建了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示范平台 |
2.3 培育了一支能够熟练掌握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队伍 |
2.4 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 |
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3.1 饲料产业化生产 |
3.2 家蚕人工饲料适应品种的选育 |
3.3 饲育技术创新与配套 |
3.4 配套产品开发与市场 |
4 思考与展望 |
4.1 准确把握,积极进取,着力推进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进程 |
4.2 高起点规划,循序渐进,建设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示范基地 |
四、自动上蔟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组合形式方格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研究[J]. 徐向宏,鲁建根,方广生,章朝凯,柯红成. 中国蚕业, 2022
- [2]蚕桑机械化种养技术在湖州的探索与实践[J]. 钱文春,倪建新,史星云,陆群康,徐森华,马焕艳,柳丽萍. 中国蚕业, 2021(04)
- [3]2019年如东县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实践报告[J]. 韩益飞,李长铭,孔旭东,陈名蔚,王玲玉,徐世清,郑小芹,李化秀,严松俊. 蚕桑茶叶通讯, 2021(05)
- [4]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思考[J].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松. 中国蚕业, 2021(03)
- [5]夏季大棚配合饲料饲养大蚕试验报告[J]. 韩益飞,徐世清,孔旭东,潘国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21(02)
- [6]小蚕标准化共育等3种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试验[J]. 李启亮,刘永辉. 中国蚕业, 2020(02)
- [7]2019年冬季广食一号蚕品种全龄配合饲料育试验报告[J]. 韩益飞,孔旭东,李长铭,严松俊,郑小芹,王玲玉. 北方蚕业, 2020(01)
- [8]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J]. 韩益飞. 中国蚕业, 2018(02)
- [9]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增值税风险管理研究 ——以“营改增”后上海Y区为例[D]. 仇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10]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用化创新与思考[A]. 李长铭,陈名蔚,王玲玉. 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