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与开发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与开发

一、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斌,李晓民,张焜,刘世英,彭玺[1](2021)在《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以青海省为例》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离不开数字遥感技术手段,它是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青海省为例,在分析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特点及数字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调查工作的必备条件下,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的技术手段及应用层面。

史炜东[2](2021)在《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开发利用也得到显着提升。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更完善的数据支持,利用现有的土地测绘技术进行优化,确保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张吟[3](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李秀明[4](2016)在《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首次被写入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TM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利用ENVI与GIS技术及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1986年、1994年、2002年和2011年四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荒漠化动态变化、以及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相应的驱动力机制以及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包括:1.对研究区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选取了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磴口气象站有气象记录以来(19542014年)的气象数据资料,运用滑动平均值、累积距平值、线性倾向预测等现代气象学统计方法,对区内近60年气象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全自治区气象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2.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及相互转化规律。本文通过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了监督分类统计,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分析模型,首次对研究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得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GIS软件对解译遥感影像的叠加处理、分类统计,得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规律。3.分析了研究区荒漠化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通过遥感解译的像元二分法、影像叠加分析以及相关模型,对研究区1986至2011年荒漠化特征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区内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在四个年份的数据中,极度荒漠化类型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4.预测了未来十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利用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转化规律以及通过对荒漠化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荒漠化未来十年的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5.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与荒漠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等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不同荒漠化程度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

王琼[5](2013)在《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我国主要的产棉区,棉田土壤质量及其评价对生产者和管理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对栅格数据的管理优势,将多时相棉田遥感信息中提取的NDVI等指标与实地获取的棉田理化数据相结合,探索棉田土壤属性信息迅速无损获取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和检验。拓展了遥感技术在棉田管理方面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为棉田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研究利用2009年至2011年的TM数据和HJ卫星数据以及数字化图件、田间实测数据,参考常规土壤质量评价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结合研究区棉田植株生长发育的特点,运用遥感影像分析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平台,综合使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地统计方法、遥感影像处理方法等技术手段(监督分类、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矢量栅格相互转换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充分挖掘,筛选出适合评价棉田土壤质量的指标,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棉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通过多种遥感图像分析技术,实现了棉田基本信息的获取,为棉田土壤质量监测奠定了基础。利用不同作物种植类型及其生长发育特点在遥感监测信息上的差别,提取棉田种植区域和面积信息;结合裸土质地样点,实现棉田土壤质地的分类;通过DEM高程数据的分析获得棉田土壤地形状况;并将全国土壤图与研究区卫星数据校正叠加后,提取了研究区土壤类型数据。研究证明用国产遥感影像对棉田土壤质量评价物理指标的获取是可行、有效的。二、研究分析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和棉花苗期至花铃期的生长状况,利用遥感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密度分割。得到棉田长势分级图,研究表明该分级图能够揭示相应地区棉花的长势状况,并且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含量在51-63mg/kg范围的速效磷在空间布局上基本一致。根据多时相的NDVI数据能够得到长势持续增加的棉田,并以此作为判断集约化种植措施下棉田土壤质量的依据,为利用遥感技术对棉田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研究表明棉花产量形成关键生育时期的遥感监测指标——植被指数能够用于预测棉花产量,采用多时相指数对棉花产量空间布局进行反演的研究表明,遥感技术获取的植被指数,特别是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不仅与土壤有效氮、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而且与棉花单铃重、单产、小区总产具有显着相关性。采用遥感多时相指数能够将棉花产量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利用遥感技术评价棉田土壤质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四、研究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多时相遥感监测数据与棉花产量、棉田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结合常用土壤养分关键指标,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对棉田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初步构建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物理指标:作物种植类型、土壤质地、土壤类型以及地形条件;2、化学指标: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3生物指标:棉田关键生育时期多时相植被指数、产量。实测数据的检验证实,本研究构建的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快速、精确、便于管理的特点,适合大规模棉田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吴柯,张研霞,廖祥春[6](2010)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文中指出

梁松[7](2010)在《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Quickbird、Geoeye-I等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卫星的陆续升空及其商业运营,为城市规划遥感监测提供了有效而适用的数据源和应用研究机会。本文以Quickbird、IKONOS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针对我国迅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监管任务,开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变化检测、遥感信息模型和Web GIS监管服务的研究。通过对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分析,确定了研究的遥感数据源和处理流程。针对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特点,介绍了常用的一些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融合算法。根据城市规划遥感监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信息提取和分类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的遥感信息模型建立方法,研究了监测目标的光谱和空间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遥感应用模型。在监测系统设计方面,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GIS监测分析方法。

杨晓峰[8](2008)在《基于遥感技术下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和高度物质文明,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较明显的副产品,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导致城市下垫面发生巨大变化,土地利用覆盖也相应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气候。传统研究城市热岛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或数值模拟,成本较高,时间同步性也难以保证,只能以点带面,不能全面地反映城市热岛的状况。遥感技术的发展,可及时获取大量同步的地面资料,从而可以更好地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广州市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本文选择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GIS及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及其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对比1990、2000和2002年遥感影像温度反演图得出,高温区面积随着年份增加而增加,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温区逐渐增多,城市热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其中,2000年的高温区面积明显增加,2000年到2002年这两年间增幅有所减缓。1990年高温区主要集中在萝岗区和越秀区,且成片状,热岛效应非常明显。2000年萝岗区进行绿化工作,高温区基本消失,原来集中于越秀区的高温区,向周边区扩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岛效应。2002年高温区明显呈点状分布,热岛效应得到有效控制。2、比较研究区3年的植被覆盖率发现,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2000年植被覆盖率比1990年减少7%,而2002的植被覆盖率比2000年增加3%,区亮温偏移值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比较各区不同年份平均亮温偏移值可以发现越秀区的平均亮温偏移值在1990和2000年均高于各区,但在2002年由于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有所降低。2002年除萝岗区和白云区平均亮温偏移值较低外,其它5区的平均亮温偏移值较接近,说明2002年各区的热岛强度差异不明显。3、广州市城区内01029固定为低中心,G1001、G1044为高中心。在28个站内G1001站点不透水面覆盖率最高,G1029站点植被覆盖率最高。地表土地覆盖类型对局部温度的贡献在夜间较为明显,白天较小,说明夜间热岛效应较白天明显。站点局部温度变化与下垫面覆盖类型有关,不透水面覆盖面积大的地区会导致局部地区温度升高明显成为高中心,植被覆盖面积大的地区会导致温度局部降低成为低中心,这种现象在晚上更为明显。其中高中心区与高不透水面覆盖相关,低中心区与高植被覆盖区相关。

李海毅[9](2007)在《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林省土地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退化,制约着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借鉴全球变化的集成研究思路,参考其它领域的集成研究成果,结合吉林省土地退化的实际问题,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论等学科的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以3S为技术支持,开展了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生态景观变化研究;运用LUCC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与覆盖的变化过程及规律;采用3S技术提取了吉林省坡度、坡长、植被因子,结合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因子及耕作管理因子,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估算了吉林省各地的水土流失模数,评价了水土流失强度,阐明了吉林省水土流失空间分异特征;开展了MODIS数据在吉林西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应用研究,表明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定量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了2011年和2022年吉林西部土地退化趋势,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确定了吉林西部土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85、1990、1995、1998、2001、2004年6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对吉林省退化土地的保护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述[10](2006)在《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荒漠化的遥感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在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低、抗干扰性弱、区域生态脆弱,环境的小幅波动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从而表现为地表土地覆盖的明显变化,所以干旱区土地覆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特别是LUCC研究的重要场所。遥感技术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经济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荒漠化研究中,因此开展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本文以1:5万地形图、野外调查数据、1987年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2年的Landsat ETM+影像、中宁县和景泰县1987~200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1987年~2001年的NOAA/AVHRR 8km×8km的NDVI数据为基础,对数据完成了以下处理和分析: 完成几何纠正后,对数据进行了辐射和大气校正,地表反射率反演,并对校正的结果进行了评估。为解决研究区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基于空间位置信息和发现的知识对监督分类结果进行了分类后处理,最后基于波谱阈值划分了盐碱地、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其它荒漠类型,完成了影像的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估。利用状态转移矩阵表统计了1987年和2002年各种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并对面积变化较大的地物类型进行了空间分布变化分析,然后对1987年和2002年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中宁县和景泰县1987~200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区1987~2001年的NOAA/AVHRR 8km×8km的NDVI植被指数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地区近15年来的降水、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变化做了初步的探讨。 得到下述结论: ① 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多时相的对比分析或利用遥感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中,辐射和大气校正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遥感影像校正前后数据的差异对比发现,校正前两景陆地卫星影像在第1波段和第5波段的差异分别为85%和70%以上,而校正后的差异都减小到5%以内。

二、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特点
    1.1 多样性
    1.2 区域性
2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资料要求
    2.1 覆盖面积
    2.2 分辨力
3 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发展工作
    3.1 发展卫星遥感系统
    3.2 遥感技术的基础工作
    3.3 发挥航空遥感优势
    3.4 利用综合手段发挥整体效能
4 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4.1 数字遥感技术在生态体系监测中的应用
    4.2 数字遥感技术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
5 结语

(2)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卫星遥感技术概述
2 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1 利用遥感系统可即时获取调查探测目标的图像信息
    2.2 通过对遥感影像信息的释判与识别,可进行地矿资源调查
    2.3 遥感视频数据源选择
3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现状
4 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内容分析
5 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5.1 采用动态的形式对土地利用率进行实际监测
    5.2 促进卫星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
    5.3 促进土地资源调查方式的变更
    5.4 在生态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6 结束语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数据处理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一)生态环境因子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2 植被覆盖
        3 石漠化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二)社会经济因子
        1 人口与GDP
        2 畜牧业GDP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筛选方法
        3 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1 生态效益
        2 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
    (二)综合效益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4)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综述
        1.2.1 遥感技术与定量遥感反演
        1.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概述
        1.2.3 荒漠化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与软件系统
        1.3.4 研究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
        2.1.2 水文
        2.1.3 土壤
        2.1.4 植被
    2.2 地质与地貌
        2.2.1 区域地质
        2.2.2 地貌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历史文化
        2.3.2 社会经济
    2.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4.1 荒漠化
        2.4.2 盐碱化
        2.4.3 草地退化
        2.4.4 水土流失
        2.4.5 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第三章 磴口地区气象特征分析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气温的变化特征
        3.2.1 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
        3.2.2 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
        3.2.3 气温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3.3 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3.3.1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3.3.2 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
        3.3.3 降水量≥10mm的天数变化特征及趋势
        3.3.4 降水的周期变化
    3.4 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3.4.1 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3.4.2 蒸发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3.4.3 蒸发量的周期变化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1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监测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选择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4.1.3 解译标识的建立与精度检验
        4.1.4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类型制图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模型
        4.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速度模型
        4.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程度变化模型
        4.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模型
    4.3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演变分析
        4.3.1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4.3.2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程度变化速率分析
        4.3.3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空间转化分析
        4.3.4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趋势预测
    4.4 磴口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驱动机制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磴口土地荒漠化研究
    5.1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荒漠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5.1.2 荒漠化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2 荒漠化的评价方法
        5.2.1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获取
        5.2.2 荒漠化评价模型
    5.3 磴口荒漠化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磴口荒漠化评价结果
        5.3.2 磴口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5.3.3 磴口荒漠化趋势分析
    5.4 磴口荒漠化驱动力分析
        5.4.1 研究方法
        5.4.2 驱动机制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应表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评价基本概念和原则
        1.2.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1.2.3 农田土壤质量信息的遥感监测
        1.2.4 农田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与土壤质量评价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基础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基础数据获取
        2.2.1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
        2.2.2 地面样点数据处理方法
        2.2.3 矢量数据的获取
        2.2.4 辅助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3 数据处理主要软件平台
第三章 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棉田种植面积及土壤质地分类
    3.1 棉田种植面积信息提取
        3.1.1 研究意义
        3.1.2 数据获取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3.1.4 结果与验证
        3.1.5 讨论
    3.2 棉田土壤质地分类信息的遥感获取
        3.2.1 研究意义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与棉花长势的关系
    4.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状况
        4.1.1 研究意义
        4.1.2 数据获取
        4.1.3 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情况
        4.1.4 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4.1.5 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
    4.2 土壤养分含量与棉花长势相关分析
        4.2.1 研究意义
        4.2.2 数据获取
        4.2.3 土壤养分与棉花生长相关性分析
        4.2.4 土壤养分与棉田蕾期至花期长势的空间布局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田长势、产量的遥感监测
    5.1 数据获取与分析
        5.1.1 遥感数据获取
        5.1.2 产量数据获取
    5.2 棉田长势指数的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
    5.3 棉田长势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5.4 棉花产量与植被指数的关系
        5.4.1 基于植被指数的产量估测模型
        5.4.2 基于植被指数的产量空间分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
    6.1 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6.2 单项指标量化及标准化
        6.2.1 物理指标
        6.2.2 化学指标
        6.2.3 NDVI 及棉花产量指标
        6.2.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6.2.5 棉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6.3 评价结果检验
        6.3.1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评价
        6.3.2 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展望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7)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发展现状
    1.2.1 国内方面
    1.2.2 国外方面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相关的研究课题
    1.3.2 特色和重点研究问题
    1.3.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组织 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与技术流程
2.1 概述
    2.1.1 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2.1.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流程
    2.1.3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技术流程
2.2 数据获取
    2.2.1. 城市规划监管数据需求
    2.2.2. 城市规划监管数据源分析
2.3 面向城市规划监管的遥感数据处理
2.4 变化信息提取与识别
2.5 核查与成果发布
    2.5.1 核查
    2.5.2 成果发布
2.6 小结 3 遥感图像处理核心技术
3.1 图像纠正与配准
3.2 遥感影像的数字镶嵌
3.3 图像变换
3.4 图像增强
3.5 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
    3.5.1 融合的概念
    3.5.2 融合的基本理论
    3.5.3 主要融合方法
    3.5.4 融合方法的应用比较
3.6 改进型小波融合算法
    3.6.1 小波理论的发展
    3.6.2 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
    3.6.3 基于PCA变换、小波变换与高通滤波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3.7 实例分析
3.8 小结 4 变化信息检测(提取)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4.1 概述
4.2 变化检测的地物及其遥感图像特征分析
    4.2.1 变化检测中地物的地学特征
    4.2.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
    4.2.3 地物与遥感图像间的对应关系
    4.2.4 地物遥感信息空间
4.3 变化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4.3.1 分类后比较法
    4.3.2 代数运算方法
    4.3.3 可视化分析法
    4.3.4 光谱特征变异法
    4.3.5 主成分分析法
    4.3.6 变换向量分析法
    4.3.7 小波变换法
    4.3.8 面向对象法
    4.3.9 变化检测方法分析
4.4 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分类方法
    4.4.1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特点
    4.4.2 面向对象分类的概念
    4.4.3 面向对象分类的优点
    4.4.4 面向对象分类的难点
    4.4.5 面向对象分类的流程
    4.4.6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对象分析
4.5 实例分析及评价
    4.5.1 Definiens分类软件
    4.5.2 实例分析
4.6 小结 5 城市规划遥感专题监测模型研究
5.1 概述
5.2 遥感信息模型
    5.2.1 遥感信息模型的概念
    5.2.2 遥感信息模型的建立
5.3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目标的光谱、空间和纹理等特征
    5.3.1 建设工程监测目标的特征
    5.3.2 城市道路监测目标的特征
    5.3.3 城市水系监测目标的特征
    5.3.4 城市绿地监测目标的特征
    5.3.5 建设用地监测目标的特征
    5.3.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监测目标的特征
5.4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应用模型
    5.4.1 面向对象的遥感模型建立方法
    5.4.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模型
5.5 遥感信息模型的数学表达
5.6 实例分析
5.7 小结 6 基于WEB服务的GIS监测分析研究
6.1 概述
    6.1.1 Web Services简介
    6.1.2 Web Services的工作原理
6.2 基于WEB服务的监测系统设计
    6.2.1 监测系统技术框架
    6.2.2 基于Web服务的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6.2.3 系统的运行环境
6.3 基于GIS技术的监测分析
    6.3.1 监测数据管理
    6.3.2 基于GIS技术的监测分析
6.4 实例分析
    6.4.1 变化提取
    6.4.2 GIS辅助监测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1.1 主要研究成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8)基于遥感技术下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城市热岛效应概述
    1.2.1 城市热岛的垂直结构
    1.2.2 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
    1.2.3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1.2.4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1.3 遥感技术研究城市热岛进展
    1.3.1 研究进展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广州市自然地理状况
2.2 广州市气候概况
2.3 广州市行政区划沿革
2.4 广州市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技术研究城市热岛
3.1 LANDSAT卫星简介
3.2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2.1 影像的辐射校正
    3.2.2 影像的大气校正
    3.2.3 影像的几何校正
3.3 影像不同波段组合
    3.3.1 ETM+波段7、4、1组合
    3.3.2 ETM+波段5、4、3组合
    3.3.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3.4 遥感技术研究城市热岛的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4.1 广州市逐年平均温度变化
4.2 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
4.3 亮温偏移值分析
4.4 三维城市热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土地覆盖变化与城市热岛
5.1 前言
5.2 不透水面与城市热岛
    5.2.1 土地覆盖
    5.2.2 不透水面的定义
    5.2.3 不透水面与城市热岛
5.3 遥感影像获取土地覆盖分类
5.4 土地覆盖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市土地利用率与城市热岛效应
6.1 引言
6.2 研究资料
    6.2.1 自动气象站温度资料
    6.2.2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6.3 研究方法
    6.3.1 土地覆盖状况信息提取
    6.3.2 自动站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率
    6.3.3 站点周围土地利用率与逐时次月平均温度的关系
    6.3.4 站点逐时次月平均温度分布图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研究特色
7.3 研究中存在问题
7.4 缓解热岛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立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技术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系统论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理论与方法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概述
    2.2.2 LUCC的内涵及研究目标、重点
    2.2.3 LUCC研究方法
    2.2.4 LUCC研究进展
2.3 景观生态学
    2.3.1 景观的基本概念
    2.3.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2.3.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3.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3.5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2.4 土地退化
    2.4.1 土地退化概述
    2.4.2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2.4.3 荒漠化研究现状
    2.4.4 吉林省土地退化研究现状
2.5 技术方法
    2.5.1 3S集成技术
    2.5.2 环境模拟系统(EIS)
    2.5.3 RS-EIS-GIS集成技术
    2.5.4 数据源及3S软件系统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被
3.2 社会环境概况
3.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1 吉林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制图
    4.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解译方法
    4.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4.1.3 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标志
    4.1.4 解译步骤
    4.1.5 分类后处理及土地利用制图
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4.2.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模型概述
    4.2.2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评价
5.1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
    5.1.1 景观斑块类型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5.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
5.2 吉林省 LUCC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2.1 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5.2.2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6.1 USLE中相关因子的确定
    6.1.1 降雨侵蚀因子的确定
    6.1.2 土壤侵蚀因子的确定
    6.1.3 地形因子的确定
    6.1.4 植被类型因子的确定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确定
6.2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土壤侵蚀分级
    6.2.1 土壤侵蚀模数估算及侵蚀强度分级
    6.2.2 吉林省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6.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6.3.1 自然因素
    6.3.2 人为因素
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土地荒漠化研究
7.1 MODIS数据在盐碱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MODIS数据概述
    7.1.3 植被指数的计算及应用
    7.1.4 结果检验
    7.1.5 结果分析
7.2 吉林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7.2.1 模型简介
    7.2.2 计算步骤
    7.2.3 预测结果
7.3 吉林西部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7.3.1 自然因素
    7.3.2 人为因素
    7.3.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小结 第八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8.1 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8.1.1 生态安全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8.1.2 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8.2.1 研究区概况
    8.2.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8.2.3 部分评价指标说明
    8.2.4 生态安全评价
    8.2.5 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8.2.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0)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荒漠化的遥感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变化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荒漠化的基本概念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1.2.2 荒漠化的概念
    1.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
1.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的问题
1.4 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荒漠化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1.5.1 遥感技术的特点
    1.5.2 遥感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的背景
    1.6.2 研究目的
    1.6.3 研究意义
1.7 论文结构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2.2 地质与地貌
    2.2.1 地质历史背景
    2.2.2 地貌
2.3 气象与气候
2.4 水文与水资源
2.5 植被与土壤
2.6 人类活动
    2.6.1 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
    2.6.2 现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6.3 环境保护措施
2.7 前人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第3章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1 数据处理的软、硬件平台
3.2 数据获取
    3.2.1 基础地图
    3.2.2 气象观测数据
    3.2.3 NOAA/AVHRR NDVI数据
    3.2.4 Landsat TM/ETM+数据
    3.2.5 地图投影设置
3.3 几何纠正
3.4 辐射校正
3.5 大气校正与地表反射率的反演
3.6 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结果的验证 第4章 1987~2001年气候与植被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分析
4.1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4.1.1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4.1.2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4.1.3 风力变化趋势分析
    4.1.4 气象干旱指数分析
4.2 1987~2001年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4.2.1 NOAA/AVHRR NDVI数据处理
    4.2.2 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4.3 1987~2000年气候与植被变化的趋势和相关性分析
    4.3.1 气候与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4.3.2 降水与植被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5.1 分类方案设计
5.2 分类方法与处理过程
    5.2.1 监督分类
    5.2.2 基于多特征的分类方法和精度评估
    
5.2.2.1 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
    
5.2.2.2 知识发现
    
5.2.2.3 基于知识发现的分类结果后处理
    
5.2.2.4 分类精度评估
    5.2.3 基于波谱特征划分荒漠类型
    
5.2.3.1 波谱特征分析
    
5.2.3.2 沙漠化土地和盐碱化土地的提取过程 第6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6.1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6.1.1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6.1.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6.2 土地利用/覆盖面积变化分析
6.3 土地利用/覆盖空间变化分析
    6.3.1 农田分布变化分析
    6.3.2 其它荒漠分布变化分析
    6.3.3 盐碱地分布变化分析
    6.3.4 沙漠与沙漠化土地分布变化分析
6.4 荒漠化机理初探
    6.4.1 研究区1987年与2002年的降水和荒漠化
    6.4.2 荒漠化机理研究
    
6.4.2.1 自然因素
    
6.4.2.2 人类活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以青海省为例[J]. 马世斌,李晓民,张焜,刘世英,彭玺. 中国高新科技, 2021(22)
  • [2]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 史炜东.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1(12)
  • [3]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RS和GIS的磴口县生态环境研究[D]. 李秀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5]基于遥感技术的棉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 王琼.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6]摄影测量与遥感学[J]. 吴柯,张研霞,廖祥春. 测绘文摘, 2010(04)
  • [7]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D]. 梁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0)
  • [8]基于遥感技术下广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D]. 杨晓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09)
  • [9]3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省土地退化动态研究[D]. 李海毅. 吉林大学, 2007(04)
  • [10]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荒漠化的遥感综合研究[D]. 李述. 兰州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