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煤炭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21世纪煤炭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21世纪煤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男[1](2021)在《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预测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深度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的挑战。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的深度调负荷能力势在必行。机组负荷的快速、深度变化会导致燃烧过程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机组排放控制。建立锅炉NOx预测模型,是后续的脱硝控制以及燃烧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对火电厂实现深度调负荷及控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燃煤锅炉NOx排放预测与控制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分析影响燃煤锅炉NOx生成的多种因素,并在锅炉主燃烧区安装红外测温装置获取主燃烧区温度,探索主燃烧区温度参数与炉内NOx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以及互信息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实现了基于互信息的NOx预测模型变量自动选择。2.考虑到热工过程变量间相对存在着不同的时滞,基于互信息方法校准了变量间的时间迟延。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NO,排放集成模型,该模型设计基于偏最小二乘-蒙特卡洛的数据集划分方法和基于随机子空间的模型集成方式。基于660MW燃煤锅炉热工运行数据,利用该集成策略建立锅炉NO,排放模型,与浅层学习算法相比,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充分挖掘运行数据隐含特征,提高模型预测精度。3.考虑到燃煤锅炉NOx浓度变化对时间的依赖性,从时间角度出发,将循环神经网络应用于NOx排放预测,充分利用数据的时序信息,实现了NOx排放浓度的动态预测。针对模型因输入长度增加导致预测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对数据特征的自适应关注,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4.针对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中,变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相互耦合现象,从空间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变量相关性的图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变量之间的邻接关系形成图数据、获取特征邻接矩阵,有效地融合了不同变量间特征信息。根据燃煤锅炉拓扑结构信息以及历史运行数据,构建了基于图卷积网络的NOx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变量相关性的图卷积网络能够有效融合辅助变量间的相关信息,提升模型预测性能。5.针对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大惯性、大时延及强扰动特点,设计基于线性自抗扰的SCR烟气脱硝串级控制方案,并将SCR入口处NOx浓度预测值作为前馈信号引入到控制系统中,实现了 SCR喷氨系统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的复合控制策略能够更及时地对喷氨量进行调整,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周意林[3](2020)在《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的发电能源结构中,火电所占比重最大,超过半成。基于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利用煤炭发电的局面还将长期存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还将作为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火力发电的主导模式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火力发电模式中,燃料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比例高达70%,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厂的生产经营情况,且燃料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信息量大,专业性强,流程繁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容易忽略燃料风险管理,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研究燃料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HY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提出一套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的燃料全过程风险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工作为例,分析其燃料风险管理的优势和挑战。(2)对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全过程(包括从燃料计划、调运、接卸、入厂验收、入炉燃烧耗用、燃料配掺、燃煤储存到业务核算)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3)针对重要的风险要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对燃料全过程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上述研究既可以弥补文献中缺失的燃料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有关内容,也为同类型具有相似情况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屈伟[4](2020)在《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改革持续深入,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速,发电政策面临煤电严控、新能源竞争激烈的双重限制,电力市场已然从当初的垄断地位形成电能过剩的激烈竞争格局。燃煤发电企业正面临改革深入化、供需多元化、结构低碳化、价格市场化、监管严格化前所未有的严峻新形势、新挑战。发电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电力市场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尤其燃煤小火电机组的生存举步维艰,如履薄冰,未来发展不容乐观。燃煤小火电机组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改革趋势,结合自身优势,避开企业劣势,在目前的现状中求得生存以及在生存的基础上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制定出适合燃煤小火电机组的竞争战略迫在眉睫。本文以HNQF热电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竞争战略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战略理论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结合研究背景、环境分析和HNQF热电有限公司自身情况,通过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分析HNQF热电有限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通过HNQF热电有限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深入了解公司内部环境,然后分别运用外部、内部因素矩阵进行评价,并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对HNQF热电有限公司可实施的竞争战略进行评价,从而制定出HNQF有限公司在电力改革背景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应采取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最后通过对HNQF热电有限公司价值链的分析,从而进行成本领先战略的具体实施和保障。本文通过对HNQF热电有限公司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HNQF热电有限公司应重视竞争对手横向价值链的联系,增强竞争者进入壁垒;加强上下游纵向价值链的联系,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争取多发电量:同时提升内部价值链管理水平,从内部主价值链各个环节实施成本控制,生产各系统节能降耗,增强检修能力,减少外包费用,加大营销力度,争取更多的电力、热力市场,开发副产品高温水、粉煤灰、石膏等增加营收,同时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才优势,提升财务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真正做到控亏减亏,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本文将价值链分析与成本控制理论有机结合,从价值链各个环节对HNQF热电有限公司成本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这对于发电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另外,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正遇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之年,对正处于发展困局的燃煤小火电机组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较少,这对于其他类似火力发电尤其是热电联产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贾茜如[5](2020)在《“去产能”视角下煤炭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中煤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广泛关注着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煤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储备,同时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居高不下的CO2排放量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煤炭企业如果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也要在承担相关社会责任方面更加主动的平衡好煤炭企业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低碳发展模式成为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针对煤炭企业从去产能视角开展切实可行的碳绩效评价可以综合评判去产能举措对其低碳发展的成效,从而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因此对煤炭企业开展碳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在“去产能”改革的政策背景下,针对煤炭行业特征对碳绩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去产能政策理论基础为依据,结合碳绩效及其评价的概念,从资源开采、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和内部管理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煤炭企业的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煤能源集团概况及去产能的实践,设计了相关的碳绩效指标,并且在评价模型中一共包含了12个适合煤炭企业进行碳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TOPSIS法确定绩效评价值。最后选取中国煤炭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为中煤能源)进行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中以中煤能源2013—2017年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为基础来对该企业的碳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如下:第一,2015—2017年矿井水使用率以及煤矸石利用率均有大幅下降;第二,中煤能源集团2017年研发投入大幅缩减,经营业绩不佳,R&D经费比重与上期相比减少27%,缺乏较强的创新研发意识;第三,单位能耗总产值巨幅下降,2015年只有0.78万元/吨,中煤集团内部对低碳能源的配置严重缺乏效率,内部管理不足。通过深入剖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去产能改革政策对中煤能源的碳绩效有积极影响,但是,中煤能源的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创新研发和内部管理等方面仍有不足。依据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一是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从科技驱动、绿色开发、全面提质,在产业链上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二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注重自主创新,具体举措包括健全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综合利用发电、充填采空区、井下充填开采、生产利废建材等煤矸石综合利用方式来提高矿井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煤矸石利用率;四是提高煤炭供给质量,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全流程煤质管控、加大煤质管理和检查考核力度,来优化产品结构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李柏[6](2019)在《A公司煤炭采购流程再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炭行业整体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煤炭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煤炭企业为了取得更强的竞争力和保持合理的利润,必须秉承降本增效的原则,深入挖潜,力争适时以最低的成本取得价廉质优的煤炭资源,从而让自身屹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基于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顾客需求变化,企业应重新审视采购业务流程并科学设定以提高自我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以A公司为例,结合流程再造的方法与原理,研究了该公司再造采购业务流程的重要性。首先,对A公司的采购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明确了当前扩大采购规模,再造采购流程的重要性,同时对流程再造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A公司当前采购业务现状的分析,分析出A公司采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而提出了A公司进行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结合该公司的特点设计了高效、灵活、敏捷、精简的新流程。最后,对流程再造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提出业务流程再造方案的整体实施计划,以提高A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的完整性。首先利用yaahp软件层次法分析了再造流程效果数据模型中重要性流程、指标的权重,得出重要性程度不同的业务流程再造指标。最后,提出保障性措施以确保该公司能够有效落实采购流程再造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不仅能够有效、正确的改进业务流程,同时为该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与参考价值,可作为A公司内部改革的参考依据。另外,对其他煤炭集团实施流程再造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薛甜媛[7](2019)在《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作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煤炭行业近年来因存在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审计作为监督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国内外现阶段对于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相关审计概念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大量参考相关文献,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及其审计现状。其次,本文构建了包括要素体系、依据体系和程序体系在内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再次,本文以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以及标准规范为依据,基于改进的PSR模型,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逐级展开。目标层是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审计评价;准则层分为压力、响应和状态三方面;要素层是对准则层的进一步细分,压力包括政策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绿色发展压力和科技压力五个要素,响应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个要素,状态则包括经济效益状态、环境效益状态和社会效益状态三个要素;指标层为具体操作的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为进一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使其更具说服力,笔者结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煤炭行业专家、审计专家共十人的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了 79项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模型。最后,以Y煤炭企业为例,对Y煤炭企业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本文主要是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理论体系,完善了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审计评价模型,提供了衡量评价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从多角度对审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项信息,以发现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响应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吴殿法[8](2019)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利用为主,而燃煤发电是煤炭利用最主要的方式。燃煤发电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及能源清洁利用程度。随着燃煤发电技术的不断升级,落后产能不断淘汰,超低排放技术更是得以大力推进和发展。能源利用的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是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挤压了传统燃煤电站的生存空间。且随着我国经济向低能耗集约型转变,燃煤发电机组存在着产能过剩风险。这些因素对燃煤发电机组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目前我国燃煤发电能耗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其排放水平也达到了燃气轮机排放标准。在短期内,基于现有技术进一步节能减排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境下,如何深入挖掘其节能降耗的潜力,保持其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竞争力,提升其为我国能源体系的优质服力能力,就成了紧迫的问题。本文突破传统的机组热力系统能耗评价的概念,提出将机组系统与相关约束环境一起组成广义能量系统,并对其进行广义能耗评价研究。本文以研究广义能量系统的综合特性为出发点,以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为主要方法开展研究。以燃煤发电机组为主体的广义能量系统的性能研究仍以机组能耗分布的确定为基础,因此对经典能量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提高了其对运行于实际边界条件下的机组系统能耗特性的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多目标评价技术在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具体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改进方向。首先,对单耗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做了深入研究。论证了系统产品单耗与发电煤耗在数值上的等价关系,明确了以燃煤低位热值近似其燃料比(?)时所得的能耗分布与理论分布的差异,并指出了其误差被归入了锅炉燃烧过程这一事实,同时给出了误差定量计算方法,论证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近似计算对工程应用的合理性及方便性。同时对单耗分析所依赖的参考环境温度取值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证实了在单耗分析方法实施时明确其参考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参考环境温度的变化,凝汽器与锅炉排烟过程能耗变化相对敏感。此外,针对单耗分析方法在处理机组实际冗余数据时的不足,将数据协调方法引入单耗分析的流程,数据协调方法同时考虑了机组系统空间冗余测量及准稳态时序上的冗余信息,在此基础上实施单耗分析所获得的能耗指标也更贴合实际。其次,对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在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工作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的一般化流程与相关要素,分析了容易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及相应的模型调整方向。对多目标评价技术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小样本处理技术、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权重的敏感性分析、权重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多层次评价模型中指标误分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应对的处理方法,包括小样本时Bootstrap自助法的引入、AHP权重不确定性的定量计算、多层评价技术指标位置敏感性计算方法等。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对燃煤发电机组开展了基于其自身特性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面向未来节能发电调度的机组排序评价模型及燃煤发电机组可持性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以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为主,综合运用了信息熵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集方法、博弈组合模型等,同时对所建评价模型开展了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即有样本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旨在从技术层面增加评价模型的透明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机组综合评价技术的应用难度,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探索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中的适用性,初步建立了系统的评价流程与方法体系,可为相似的广义能量系统多目标评价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指导。

杨海[9](2019)在《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炭行业和火电行业都面临着改革优化的问题,电力供应宽松、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扩大,煤炭行业“去产能”,火电企业普遍采取以价换量获取市场生存空间,火电企业同质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低电价、高煤价的常态化局面。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利润,火电企业也不例外,围绕效益最大化经营企业是所有管理的核心。精益管理发源于产品制造业,但其管理理念适用于各类管理活动,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益为目标的精益管理将成为火电企业扭亏为盈的“法宝”。本文基于精益管理的理论,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入手,论述了精益管理思想的由来,精益管理的关键要素及火电企业精益管理结合华电灵武电厂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华电灵武电厂的经营现状以及精益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准精益管理的突破口,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从内外部两条主线和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经济运营三个方面对精益管理总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了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表明了本文提出的精益管理方案是科学有效的、可推广应用的,对火电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骕驰[10](2019)在《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就危机中的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所处环境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分析,帮助企业分析优势劣势,诊断症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同时,为了帮助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及类似处境中的煤炭企业解决困难,后续进行了企业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并提出保证战略施行的有效措施。本文综合运用了环境分析?SWOT分析?历史数据拟合等方法。首先,本文对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基本情况介绍,并就该企业的外部环境各方面进行分析,特别以波特五力模型对竞争环境进行系统考量,发现目前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竞争十分激烈,面临行业内外诸多威胁,但同时也存在包括依托港口,跨区域发展等机会。其次,对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总结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优势与劣势,找出公司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天生资源缺陷?人力资源问题?业务受政策导影响的问题等等。再次,通过SWOT分析矩阵,总结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战略方针,并且,以核心竞争力分析为依托,制订战略周期?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最终确定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为保证战略有效实施,本文从打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策略,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与激励四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策略,助力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战略真正实施。本文除了在解决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战略与实践问题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面临类似情境危机的大型煤炭国企都有借鉴意义。

二、21世纪煤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煤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预测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O_x排放预测的研究现状
        1.2.2 深度学习及其在模型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1.2.3 燃煤锅炉SCR脱硝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燃煤锅炉NO_x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言
    2.2 燃煤锅炉NO_x生成及SCR脱硝工艺流程
        2.2.1 炉膛和烟道结构及工作参数
        2.2.2 SCR烟气脱硝系统
    2.3 NO_x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2.3.1 影响NO_x生成的主要因素
        2.3.2 主燃烧区温度对NO_x的影响
    2.4 参数遴选与数据预处理方法
        2.4.1 基于机理分析的辅助变量选择
        2.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数据降维
        2.4.3 基于变量重要性投影的辅助变量选择
        2.4.4 基于互信息的辅助变量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NO_x浓度预测
    3.1 引言
    3.2 深度置信网络
    3.3 电站燃烧过程时间序列迟延估计
        3.3.1 基于VIP的辅助变量选择
        3.3.2 基于互信息的时间序列迟延估计
    3.4 基于集成深度置信网络的NO_x浓度预测
        3.4.1 集成学习及其基本构建方法
        3.4.2 基于随机子空间的数据划分
        3.4.3 集成深度置信网络预测算法
        3.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NO_x浓度预测
    4.1 引言
    4.2 循环神经网络
        4.2.1 传统循环神经网络
        4.2.2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4.2.3 门控循环单元
    4.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NO_x浓度预测算法
        4.3.1 模型构建
        4.3.2 结果分析
    4.4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NO_x排放预测
        4.4.1 注意力机制
        4.4.2 基于AM-LSTM的NO_x预测算法
        4.4.3 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NO_x浓度预测
    5.1 引言
    5.2 图卷积网络
    5.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NO_x预测
        5.3.1 基于NO_x预测的图网络
        5.3.2 邻接矩阵
        5.3.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NO_x预测算法的设计
    5.4 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结果
        5.4.2 邻接矩阵对于NO_x预测的影响
        5.4.3 输入序列长度对于NO_x预测的影响
        5.4.4 不同预测算法之间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SCR烟气脱硝控制
    6.1 引言
    6.2 SCR烟气脱硝复合控制
    6.3 线性自抗扰控制
        6.3.1 线性自抗扰控制原理
        6.3.2 扰动补偿
        6.3.3 离散时间扩张状态观测器
        6.3.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LADRC参数整定
    6.4 基于LADRC的SCR烟气脱硝控制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6.5.1 设定值跟踪
        6.5.2 扰动分析
        6.5.3 SCR处入口NO_x浓度前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应用价值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风险管理理论
        2.1.1 早期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2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4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
    2.2 燃料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2.1 燃料供应风险管理
        2.2.2 燃料成本风险管控
        2.2.3 其他环节风险管控
    2.3 概括性结论
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1 风险管理理论
    3.2 燃料管理概述
    3.3 燃料管理相关术语描述
    3.4 燃料管理全过程流程分析
        3.4.1 燃料供应管理
        3.4.2 燃料验收及计量管理
        3.4.3 燃料耗用及配掺管理
        3.4.4 燃料库存管理
        3.4.5 燃料业务核算
        3.4.6 燃料统计与经济活动分析
4 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
    4.1 HY发电公司简介
    4.2 HY燃料管理现状分析
        4.2.1 HY发电企业燃料管理优势
        4.2.2 HY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4.2.3 HY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流程
    4.3 燃料全过程管理风险识别及评估
        4.3.1 燃料全过程风险识别
        4.3.2 燃料全过程风险评估
    4.4 燃料全过程风险分析
        4.4.1 燃料前期风险分析
        4.4.2 燃料中期风险分析
        4.4.3 燃料后期风险分析
5 燃料全过程风险控制
    5.1 燃料前期风险控制
    5.2 燃料中期风险控制
        5.2.1 验收风险控制
        5.2.2 燃料耗用风险控制
        5.2.3 燃料存储风险控制
    5.3 燃料后期风险控制
        5.3.1 燃料信息风险控制
        5.3.2 燃料资金风险控制
        5.3.3 燃煤成本风险控制
        5.3.4 燃煤指标风险控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应商月度评价表
附录B 煤炭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2.1.1 产业基础观
        2.1.2 资源基础观
        2.1.3 制度基础观
        2.1.4 动态能力观
    2.2 竞争战略理论及其演进
        2.2.1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2.2.2 动态竞争战略
        2.2.3 蓝海战略
        2.2.4 其他理论进展
    2.3 战略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模型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价值链模型
        2.3.4 EFE矩阵
        2.3.5 IFE矩阵
        2.3.6 QSPM矩阵
    2.4 我国电力行业竞争战略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HNQF热电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业务阐述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治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3.3.2 来自潜在进入者的压力
        3.3.3 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3.5 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3.4.1 机会分析
        3.4.2 威胁分析
        3.4.3 EFE矩阵构建与分析
第4章 HNQF热电有限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4.1 内部资源分析
        4.1.1 生产资源分析
        4.1.2 人力资源分析
        4.1.3 财务资源分析
        4.1.4 无形资源分析
    4.2 内部能力分析
        4.2.1 采购能力分析
        4.2.2 燃料管理能力分析
        4.2.3 生产运行能力分析
        4.2.4 检修维护能力分析
        4.2.5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4.2.6 研发创新能力分析
        4.2.7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分析
        4.2.8 财务管理能力分析
    4.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IFE矩阵构建与分析
第5章 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选择与制定
    5.1 使命、愿景与战略目标
        5.1.1 使命与愿景
        5.1.2 战略目标
    5.2 备选竞争战略提出
        5.2.1 成本领先战略
        5.2.2 差异化战略
        5.2.3 聚焦战略
    5.3 QPSM矩阵构建与分析
    5.4 竞争战略确定
第6章 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与保障
    6.1 价值链分析
        6.1.1 主要活动分析
        6.1.2 辅助活动分析
    6.2 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
        6.2.1 严控采购成本
        6.2.2 加强燃料物资管理
        6.2.3 生产系统节能降耗
        6.2.4 优化检修维护
        6.2.5 创新营销管理
        6.2.6 副产品加工利用
    6.3 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保障
        6.3.1 深化信息系统应用
        6.3.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6.3.3 提升财务管理
        6.3.4 加强风险控制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去产能”视角下煤炭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中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煤炭企业去产能的研究
        1.3.2 碳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2.1 碳绩效及其评价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去产能政策理论
    2.3 评价方法
        2.3.1 熵权法
        2.3.2 TOPSIS法
第3章 中煤能源的概况及去产能的实践
    3.1 我国煤炭行业低碳发展的现状
    3.2 中煤能源简介
    3.3 中煤能源去产能的实践
        3.3.1 综合利用煤矸石、废弃物
        3.3.2 治污减排,提供优质清洁煤炭
        3.3.3 科学生产,优化结构以加强内部管理
        3.3.4 颁布去产能去库存企业新规
        3.3.5 控制煤炭产能总量
        3.3.6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煤炭大基地
第4章 “去产能”视角下煤炭企业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
    4.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3 指标体系的维度
    4.4 “去产能”视角下煤炭企业碳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4.4.1 资源开采
        4.4.2 综合利用
        4.4.3 科技创新
        4.4.4 内部管理
第5章 “去产能”视角下中煤能源集团碳绩效分析
    5.1 数据的搜集
    5.2 基于熵权法-TOPSIS模型的中煤能源集团碳绩效评价
        5.2.1 “熵权法-TOPSIS”的碳绩效评价模型
        5.2.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5.2.3 基于TOPSIS模型的碳绩效评价
    5.3 中煤能源碳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1 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5.3.2 缺乏较强的创新研发意识
        5.3.3 煤炭企业内部管理不足
第6章 “去产能”视角下提高煤炭企业低碳绩效的对策及建议
    6.1 煤炭的清洁化和企业绿色生产
    6.2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增强创新活力
    6.3 加强矿井水、煤矸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6.4 提高煤炭供给质量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煤能源集团原始数据
致谢

(6)A公司煤炭采购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概述
        2.1.1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含义
        2.1.2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选择和实施步骤
    2.2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述
        2.2.1 供应链的概念
        2.2.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3 采购管理
        2.3.1 采购的概念及原则
        2.3.2 采购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2.4 供应商管理理论
        2.4.1 供应商管理
        2.4.2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现状分析
    3.1 A公司基本情况
        3.1.1 A公司简介
        3.1.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组织结构
    3.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经营状况分析
        3.2.1 总量分析
        3.2.2 业务模式分析
        3.2.3 资源渠道分析
        3.2.4 港口中转分析
    3.3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3.3.1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计划流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3.3.2 供应商管理流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3.3.3 合同管理流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3.3.4 商务结算流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3.4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分析
        3.4.1 A公司SWOT分析
        3.4.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前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方案设计
    4.1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和原则
        4.1.1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
        4.1.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4.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的总体规划
    4.3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组织结构再造设计
        4.3.1 组织结构以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转变
        4.3.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组织结构再造调整
    4.4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关键流程再造方案
        4.4.1 采购计划流程再造方案
        4.4.2 供应商管理流程再造方案
        4.4.3 合同管理流程再造方案
        4.4.4 商务结算流程再造方案
    4.5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方案实施
        4.5.1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中的关键点分析
        4.5.2 A公司煤炭采购业务流程再造方案实施计划
    4.6 采购业务流程再造效果评价
        4.6.1 建立采购业务流程层次分析模型
        4.6.2 一级指标权重分析结果及一致性检验
        4.6.3 二级指标权重分析结果及一致性检验
        4.6.4 方案层权重分析结果及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A公司煤炭采购流程再造的保障措施
    5.1 对A公司进行全员培训
        5.1.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5.1.2 对公司全员进行系统教育
    5.2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5.2.1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2.2 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5.2.3 评估供应商的环境绩效
    5.3 建立匹配的激励体系
    5.4 积极利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司采购业务流程再造效果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致谢

(7)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3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审计现状分析
    3.1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
    3.2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现状分析
4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体系构建
    4.1 审计要素体系
    4.2 审计依据体系
    4.3 审计程序体系
5 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5.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5.2 审计指标选取原则
    5.3 审计指标的确定
    5.4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
    5.5 审计评价模型构建
6 实例应用—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
    6.1 Y煤炭企业简介
    6.2 资料获取
    6.3 审计评价体系应用
    6.4 审计结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审计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附录2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定性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3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4 Y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因素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发展现状
        1.1.2 燃煤机组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1.2 燃煤发电机组能量系统评价方法
        1.2.1 热经济性评价方法及其发展
        1.2.2 基于数据驱动的能耗评价方法
        1.2.3 多目标评价与系统广义能耗评价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单耗分析理论的燃煤发电机组能耗评价
    2.1 引言
    2.2 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模型
    2.3 发电产品单耗与发电煤耗的数量等价关系
    2.4 燃料比(?)及参考环境计算基准对单耗分析的影响
        2.4.1 燃料比(?)对单耗分析结果的影响机理分析
        2.4.2 燃料比(?)取近似低位热值对结果的影响
        2.4.3 以电量化燃料比(?)计算的单耗分析
        2.4.4 环境基准温度对单耗分析的影响
    2.5 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计算基准对比案例研究
        2.5.1 案例机组基本参数及建模方法
        2.5.2 案例结果分析
    2.6 基于数据协调模型的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
        2.6.1 数据预处理与准稳态检验
        2.6.2 考虑时序冗余的数据协调方法
        2.6.3 基于数据协调模型的机组单耗分析案例
        2.6.4 案例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煤发电机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3.1 引言
    3.2 多目标综合评价要素及流程
    3.3 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4 评价样本数据预处理
    3.5 常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3.5.1 灰色关联法
        3.5.2 灰色面积关联法
        3.5.3 优劣解距离法
        3.5.4 模糊粗糙集方法
        3.5.5 层次分析法
        3.5.6 信息熵方法
    3.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6.1 权重获取方法
        3.6.2 权重组合方法
    3.7 燃煤机组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4.1 引言
    4.2 小样本集信息提升
        4.2.1 自助法简介
        4.2.2 基于自助法的BECC模型
    4.3 指标相关性分析
        4.3.1 基于权重的指标相关性处理
        4.3.2 基于评价模型的指标相关性处理
        4.3.3 一种指标非线性关系预判方法
    4.4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4.4.1 基于权重调节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4.4.2 指标权重灵敏度计算
    4.5 指标权重不确定性分析
        4.5.1 基于既有主观权重的不确定性分析
        4.5.2 AHP权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6 多层次评价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案例研究
    5.1 引言
    5.2 面向节能发电调度的燃煤机组综合性能评价模型研究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机组性能综合评价模型
        5.2.3 研究案例基本信息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2.5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5.2.6 BECC权重有效性分析
        5.2.7 灰色分辨系数对结果的影响
    5.3 燃煤发电机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5.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灰色面积关联模型的综合评价模型
        5.3.3 研究案例基本信息
        5.3.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5 AHP权重不确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精益管理研究综述
    第四节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益管理相关理论
    第一节 精益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精益管理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发电企业精益管理特点
第三章 华电灵武电厂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华电灵武电厂简介
    第二节 华电灵武电厂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章 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方案总体设计
    第一节 华电灵武电厂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精益管理方案设计原则
    第三节 精益管理设计思路
    第四节 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总体实施方案
第五章 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节 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实施方案
    第二节 市场营销精益管理实施方案
    第三节 经济运营精益管理实施方案
第六章 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第一节 成本控制方面
    第二节 市场营销方面
    第三节 经济运营方面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政策环境分析
        2.1.3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2.1.4 社会与自然环境分析
    2.2 中煤秦皇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2.2.1 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
        2.2.2 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分析
        2.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2.4 替代品的威胁
        2.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2.3 中煤秦皇岛公司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2.3.1 外部威胁
        2.3.2 外部机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中煤秦皇岛公司概况
        3.1.1 中煤秦皇岛公司基本情况
        3.1.2 中煤秦皇岛公司股份结构及股东概况
    3.2 中煤秦皇岛公司现状分析
        3.2.1 销售状况分析
        3.2.2 产品种类分析
        3.2.3 价格分析
        3.2.4 业务流程分析
        3.2.5 主要煤炭采购来源分析
        3.2.6 经营状况分析
        3.2.7 市场占有率分析
        3.2.8 客户关系分析
        3.2.9 人力资源与绩效考核分析
        3.2.10 企业管理状况分析
        3.2.11 公司文化分析
    3.3 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员工老龄化严重
        3.3.2 自有资源质量较低
        3.3.3 劳动纪律不理想
        3.3.4 薪酬管理体系有待改善
        3.3.5 业务模式较为单一
        3.3.6 业务受政策导向明显
        3.3.7 绩效考核不够科学
    3.4 中煤秦皇岛公司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5 核心竞争力识别
        3.5.1 独特的市场资源及能力
        3.5.2 核心竞争力构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发展战略方案制定
    4.1 中煤秦皇岛公司SWOT相关分析
    4.2 战略方针?战略周期确定
        4.2.1 战略方针
        4.2.2 战略周期
    4.3 战略目标确定
        4.3.1 定量目标确定
        4.3.2 定性目标确定
    4.4 战略重点和战略阶段
        4.4.1 战略重点
        4.4.2 战略阶段
    4.5 战略模式选择
        4.5.1 以稳定性战略为核心主导
        4.5.2 多元化战略分担风险
        4.5.3 一体化战略助力企业扩张
        4.5.4 市场开发战略开拓新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煤秦皇岛公司战略实施策略
    5.1 根据中煤秦皇岛公司核心竞争力确定具体实施策略
        5.1.1 坚持中煤秦皇岛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
        5.1.2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的服务意识建设
        5.1.3 优化中煤秦皇岛公司自身资源质量水平
        5.1.4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业务技术及创新
    5.2 依据中煤秦皇岛公司的市场开发战略制定具体实施策略
        5.2.1 产品营销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贸易方式策略
        5.2.4 市场促销策略
    5.3 中煤秦皇岛公司机构及业务流程再造策略
        5.3.1 部门机构改革设计
        5.3.2 业务流程优化
    5.4 强化中煤秦皇岛公司社会责任
    5.5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5.5.1 注重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5.5.2 打造中煤秦皇岛公司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5.5.3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教育
        5.5.4 严抓中煤秦皇岛公司劳动纪律
    5.6 实行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策略
        5.6.1 搭建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平台
        5.6.2 加强中煤秦皇岛公司信息化队伍建设
        5.6.3 促进中煤秦皇岛公司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5.7 强化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与激励
        5.7.1 中煤秦皇岛公司绩效考核改进
        5.7.2 中煤秦皇岛公司激励改善
    5.8 战略风险与防范对策
        5.8.1 战略风险
        5.8.2 防范对策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1世纪煤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预测与控制研究[D]. 王英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全过程风险识别与控制 ——以HY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为例[D]. 周意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HNQF热电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屈伟. 山东大学, 2020(05)
  • [5]“去产能”视角下煤炭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以中煤集团为例[D]. 贾茜如.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6]A公司煤炭采购流程再造研究[D]. 李柏. 燕山大学, 2019(06)
  • [7]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计研究[D]. 薛甜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8]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D]. 吴殿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9]华电灵武电厂精益管理实施方案及效果评价研究[D]. 杨海. 宁夏大学, 2019(02)
  • [10]中国煤炭工业秦皇岛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骕驰. 燕山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21世纪煤炭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