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与我国标准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陈淑梅[2](2021)在《标准化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标准经济学学科从“潜”至“显”》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标准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而且标准化研究也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历史研究和文献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标准经济学研究成果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标准经济学学科需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必须建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经济学学科体系,标准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待探究。因此,以标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要素,主要研究标准对经济活动影响的标准经济学学科因此逐渐由"潜"至"显",中国特色的标准经济学学科呼之欲出,被赋予了特定的时代重任。
汤楚天,朱培武[3](2019)在《中国标准化研究热点领域及研究趋势分析——基于入世以来《中国标准化》期刊文献可视化分析》文中指出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中国标准化》期刊从2002年中国入世以来至2017年底的文献进行筛选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法,掌握中国标准化研究热点领域的脉络,最终为其提出思考与建议。
薛荣久[4](2018)在《入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意义、作用与维护》文中提出本文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入世后,中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推动深化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取得了诸多进步。中国贸易、经济、社会、人文等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国力提升,成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国外和国内的压力与挑战。为此,中国应正确评价入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加强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和改革,维护和加强WTO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现伟大复兴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举中做出贡献。
徐战菊[5](2009)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限制。随着关税措施被弱化,其他非关税措施的应用不断受到约束,对进口的限制作用逐步减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因其自身特点,越来越多的为各进口国选用。据调查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障碍。因此,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应对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减少对外贸易损失,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企业成长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首先就近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新趋势进行了阐述,继而导出对我国及我国企业的启示。其次,论文对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概况进行了回顾,接着从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两方面入手对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再根据我国企业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调查情况,从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并从四个方面(国外、企业自身、政府相关部门、宏观环境原因)对出口企业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解其根源是规避此类壁垒以及减少相应损失的前提和基础。第三,论文就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包括: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内因,特别是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并结合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论文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负推动作用,及其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第四,论文研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结合我国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际情况,根据系统输入要素、转换要素、输出要素设计了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模型,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进行了应用评价。最后,论文在前期理论研究、调查和机理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出口企业微观层面、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企业对策研究首先从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两个层面提出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并辅以案例说明,接着探讨了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包括: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应对现行和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策,最后就企业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阐述,包括: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改进管理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和发展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问题等内容。政府和社会宏观层面的对策研究:在对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指出建立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兼顾的支撑体系,是我国宏观主体(政府及中介组织)的应对之道。
李克诚[6](2004)在《入世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入世后,随着关税壁垒的作用日渐弱化,面临着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出口许可证与配额制度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取消的问题。因此非关税壁垒中的贸易技术壁垒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引进了世贸组织成员的高度重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具备两个显着特点:一是具有广泛性,贸易合作程序中的技术要求是作为准入市场的基本条件,此特点涉及所有的进出口企业及其产品;二是具有隐蔽性,贸易技术壁垒不同于关税壁垒、进出口许可证与配额制度的直观,它常常隐含在技术之中且又复杂多变。
李忠海[7](2004)在《统一认识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努力开拓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在200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同志们: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中,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了。与以往的部门会议不同,这次会议研究的不是国家标准计划协调问题,而是研究国家标准管理改革问题。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认真分析长期以来国家标准及国家标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标
李忠海[8](2004)在《提高认识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在第一次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王子信[9](2004)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入世贸组织给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并提供了绝好的发展契机。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利于我国检验行业全面了解国际检验市场的发展动向,有利于国内检验机构提高竞争能力,开拓国际检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格局、走向及国内检验机构和队伍产生深远影响,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此,本文在分析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构成及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不同之处及入世后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入世后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的改革及调整设想。 入世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研究了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影响,重点研究了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挑战。入世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市场格局、检验机构、检验委托方、检验人才队伍、检验市场的公正性及未来发展走向带来严重挑战并产生深远影响,并重点提出尽快调整我国的有着法律法规以便同.WTO接轨。 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改革与调整设想,首先提出国家应从宏观上采取加强法制建设、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并积极丌放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对策。其次提出了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微观上采取的对策,一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二要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加强技术保证体系建设;三要加快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人员队伍;四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委托检验和校准市场,加大服务力度,以其特有优势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
杨福星[10](2004)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当今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注重事权的划分,而缺乏对其职能的科学定位。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缺位、职能交叉、机构重叠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而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滞后已成为制约质量技术监督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技术性障碍。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要克服这些障碍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因此,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也必然是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通过分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比较发达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一些特点,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职能调整、组织机构整合、管理制度及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转变职能,整合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是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从理论层面上,转变职能、整合机构、完善制度、改进方式需要对其内容、影响因素、途径进行分析。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已不完全适用,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也不能全盘套用,因此需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情况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对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原有的职能理论、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方式等赋予新的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论文以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为主线,从质量技术监督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国外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目的和内容。分析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沿革及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论文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及其要求入手,提出了适应改革需要的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界定、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及管理制度转变、电子政务、投入产出与供给需求及经营、入世应对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理论。论文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了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其中包括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改革的模式构想。论文详细地分析了新模式下质量技术监督职能调整的内容、组织机构职责及设置、管理方式转变、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需要理顺的主要关系等。论文从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二、“入世”与我国标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与我国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标准化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标准经济学学科从“潜”至“显”(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化工作与我国经济建设 |
2 标准化研究与我国经济发展 |
3 构建中国特色的标准经济学学科 |
3.1 我国标准经济学研究成果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
3.2 标准经济学学科需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3.3 必须建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经济学学科体系 |
3.4 标准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待探究 |
(3)中国标准化研究热点领域及研究趋势分析——基于入世以来《中国标准化》期刊文献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2.2 研究维度的设计 |
3 基本情况与定量描述 |
3.1 时空知识图谱分析 |
(1)时间分布 |
(2)空间分布 |
3.2 关键词图谱分析 |
(1)高频关键词图谱 |
(2)关键词阶段图谱 |
3.3 被引次数和作者分布情况 |
4 研究领域及趋势分析 |
4.1 三大产业标准化初步探索(2002~2005) |
4.2 与国际标准化逐步接轨(2006~2015) |
4.3 打造中国特色标准化(2016~2017) |
5 思考与展望 |
5.1 中国标准化研究热点迁移思考 |
(1)标准化研究热点领域迁移的本质是技术的发展 |
(2)标准研制主体下移,突破与难点并存 |
5.2 对今后我国标准化研究重点领域的展望与建议 |
(1)把握经济建设标准化研究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2)加强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化研究促进社会高效运转 |
(3)抓好“重大”标准化工程的研究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 |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 |
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
2.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类 |
2.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质 |
2.1.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三要素 |
2.2 WTO/TBT协定与SPS协定 |
2.2.1 TBT协定综述 |
2.2.2 SPS协定综述 |
2.3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2.3.1 企业成长的定义 |
2.3.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企业成长环境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
3.1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特点 |
3.2 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新趋势 |
3.2.1 通报数量越来越多 |
3.2.2 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
3.2.3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
3.2.4 对安全、环保和能效的要求与关注越来越强 |
3.3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对我国政府及社会支持的启示 |
3.3.2 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出口企业及其成长状况 |
4.2 发达国家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
4.2.1 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
4.2.2 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
4.2.3 以玩具为例进行分析 |
4.3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分析 |
4.3.1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别分析 |
4.3.2 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损失分析 |
4.4 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影响分析 |
4.5 出口企业屡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 |
4.5.1 国外原因 |
4.5.2 企业自身原因 |
4.5.3 政府相关部门原因 |
4.5.4 宏观环境原因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 出口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5.1.1·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成长的特征 |
5.1.2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外因 |
5.1.3 影响出口企业成长的内因 |
5.1.4 技术因素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效应 |
5.2.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正面推动 |
5.2.2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负面推动 |
5.2.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出口企业成长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构建 |
6.1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必要性 |
6.1.1 解决我国出口企业成长过程中"信息不灵"的问题 |
6.1.2 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
6.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6.2.1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目标 |
6.2.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一般流程 |
6.2.3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实施步骤 |
6.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6.3.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体系的建立 |
6.3.3 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警度确定 |
6.4 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评价 |
6.4.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6.4.2 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6.4.3 模糊神经网络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6.4.4 运用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训练网络并实现评价功能 |
6.4.5 对某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 |
7.1 利用社会资本,成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7.1.1 加强法律意识 |
7.1.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7.1.3 案例 |
7.2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长路径 |
7.2.1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则 |
7.2.2 出口企业应对现行技术性贸易壁垒 |
7.2.3 出口企业应对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 |
7.2.4 企业在应对中的成长路径 |
7.3 出口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对策 |
7.3.1 创业期企业对策 |
7.3.2 成长期企业对策 |
7.3.3 成熟期企业对策 |
7.3.4 蜕变期企业对策 |
7.4 在成长中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
7.4.1 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 |
7.4.2 改进管理方法 |
7.4.3 发展技术创新 |
7.4.4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过程中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对策 |
8.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现状 |
8.1.1 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
8.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与快速反应 |
8.1.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 |
8.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1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现状 |
8.2.2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存在的问题 |
8.3 基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府及社会支持应对对策 |
8.3.1 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活动 |
8.3.2 完善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
8.3.3 加大基础性投入 |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9)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加入世贸组织应享受的权利 |
1.1.2 加入世贸组织应进的义务 |
1.2 我国进行的政策调整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
2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管理体系和市场体系 |
2.1 WTO体制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
2.2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管理体系 |
2.2.1 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管理分四级设置 |
2.2.2 行政管理机构人员分布呈倒三角形 |
2.2 质量技术监督市场体系 |
2.2.1 质量监督检验市场体系 |
2.2.2 计量检测市场体系 |
2.2.3 质量监督市场体系在运行当中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
2.3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存在的问题 |
2.3.1 技术机构及其检验检测项目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
2.3.2 机构因人设置 |
2.3.3 技术机构人员素质不适应形势发展 |
2.3.4 经费困难 |
3 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比较 |
3.1 中外检验检测市场的比较 |
3.1.1 体制和运作模式不同 |
3.1.2 组织原则不同 |
3.1.3 资源配置不同 |
3.2 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的差距 |
3.2.1 市场观念不强 |
3.2.2 检测手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
3.2.3 复合人才缺乏 |
3.2.4 管理水平较低 |
4 入世对中国检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
4.1 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积极影响 |
4.1.1 有利于促进我国检验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 |
4.1.2 有利于我国检验行业全面了解国际检验市场的发展动向和信息 |
4.1.3 有利于我国检验机构改革,提高检验机构的竞争能力 |
4.1.4 有利于我国的检验机构走向国际检验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
4.2 入世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挑战 |
4.2.1 对我国检验市场政策的挑战 |
4.2.2 对我国检验市场格局的挑战 |
4.2.3 入世对我国检验机构的挑战 |
4.2.4 对我国检验委托方的影响 |
4.2.5 对我国检验人才队伍的挑战 |
4.2.6 对我国检验市场公正性的考验 |
4.2.7 对我国检验市场未来发展走向的影响 |
5 入世后我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改革与调整设想 |
5.1 国家从宏观上采取的对策 |
5.1.1 加强法制建设 |
5.1.2 合理布局 |
5.1.3 政策扶持 |
5.1.4 资金倾斜 |
5.1.5 开放检验检测市场 |
5.2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微观上采取的对策 |
5.2.1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 |
5.2.2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加强技术保证体系建设 |
5.2.3 加快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发展需要的检验检测人员队伍 |
5.2.4 面向市场大力发展委托检验和校准市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质量技术监督及其部门的内涵 |
1.1.2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内涵 |
1.1.3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沿革及述评 |
1.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
2.1.1 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的管理体制现状 |
2.1.2 政府有关部门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
2.2 现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政企尚未完全分开 |
2.2.2 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不高 |
2.2.3 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
2.2.4 依法行政水平不高 |
2.2.5 管理方式过死 |
2.2.6 管理制度滞后 |
2.2.7 打假工作有效性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2.2.8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
2.2.9 行政审批范围过宽,程序不合理 |
2.3 本章小结 |
3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
3.1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 |
3.2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
3.2.1 主要原则 |
3.2.2 指导思想 |
3.2.3 总目标 |
3.2.4 基本内容 |
3.3 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能 |
3.3.1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概念 |
3.3.2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内容 |
3.3.3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特征 |
3.3.4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地位、作用 |
3.3.5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配置的原则 |
3.3.6 中央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的职能 |
3.3.7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转变 |
3.4 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 |
3.4.1 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的内涵 |
3.4.2 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的构成 |
3.4.3 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
3.5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方式 |
3.5.1 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
3.5.2 从部门管理到行业管理 |
3.5.3 从命令型管理到服务型管理 |
3.5.4 从“暗箱操作”到公开透明 |
3.5.5 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 |
3.5.6 从人治型管理到法制化管理 |
3.5.7 从传统行政到电子政务 |
3.6 质量技术监督投入产出、供给需求 |
3.6.1 质量技术监督投入产出的内涵 |
3.6.2 质量技术监督投入产出的关系 |
3.6.3 质量技术监督供给、需求 |
3.6.4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类型 |
3.7 质量技术监督入世应对 |
3.7.1 质量技术监督入世应对的内涵 |
3.7.2 世对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要求 |
3.7.3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理念转变的内容 |
3.7.4 质量技术监督入世应对工作的内容 |
3.8 质量技术监督电子政务 |
3.8.1 质量技术监督电子政务的内涵 |
3.8.2 质量技术监督电子政务的作用 |
3.9 质量技术监督绩效评价 |
3.9.1 质量技术监督绩效评价的内涵 |
3.9.2 质量技术监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9.3 质量技术监督绩效评价模型 |
3.10 本章小结 |
4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构想 |
4.1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 |
4.2 质量技术监督职能的设定 |
4.2.1 划归的职能 |
4.2.2 增加的职能 |
4.2.3 交由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的职能 |
4.2.4 交由企业自主依法管理的事项 |
4.2.5 合并的职能 |
4.2.6 放开的事项 |
4.3 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机构的职责及设置 |
4.3.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4.3.2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 |
4.3.3 地(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机构 |
4.3.4 行政执法事业单位的改革 |
4.4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4.4.1 计量监管制度的改进 |
4.4.2 标准化监管制度的完善 |
4.4.3 认证认可监管制度的完善 |
4.4.4 质量监管制度的完善 |
4.4.5 打假制度的完善 |
4.4.6 检验检疫监管的改进 |
4.4.7 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的完善 |
4.4.8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审批制度的改进 |
4.4.9 传统质量技术监督政务的改进 |
4.5 质量技术监督相关关系的理顺 |
4.5.1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4.5.2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 |
4.5.3 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
5.1 技术机构的内涵 |
5.2 现行技术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3 技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构想 |
5.3.1 技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框架 |
5.3.2 国家实验室的组建 |
5.3.3 地方技术机构的构建 |
5.3.4 检验市场的建立 |
5.3.5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
5.4 本章小节 |
6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
6.1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
6.1.1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
6.1.2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 |
6.2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政企不分 |
6.2.2 职能交叉,机构重叠 |
6.2.3 监管和服务水平不高 |
6.2.4 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 |
6.2.5 机构设置不合理 |
6.3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构想 |
6.3.1 森工、农垦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
6.3.2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
6.4 本苹小结 |
7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
7.2 深化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的协调性研究 |
7.3 解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问题 |
7.4 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入世应对工作 |
7.5 构建质量技术监督电子政务系统 |
7.6 按照经济资源总量,合理配置质量技术监督机构 |
7.7 建立重点产品抽查制度 |
7.8 建立产品安全信息采集网络 |
7.9 统一标志监管,试行CMA标志制度 |
7.10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制建设 |
7.11 建立打假综合执法机构建立有效打假制度 |
7.12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
7.1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入世”与我国标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标准化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的标准经济学学科从“潜”至“显”[J]. 陈淑梅. 中国标准化, 2021(02)
- [3]中国标准化研究热点领域及研究趋势分析——基于入世以来《中国标准化》期刊文献可视化分析[J]. 汤楚天,朱培武. 中国标准化, 2019(21)
- [4]入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意义、作用与维护[J]. 薛荣久. 国际贸易问题, 2018(10)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战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6)
- [6]入世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A]. 李克诚. 湖北省标准化获奖论文汇编, 2004
- [7]统一认识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努力开拓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在200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李忠海. 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004(03)
- [8]提高认识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努力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在第一次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李忠海.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 2004(06)
- [9]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入世后的应对策略研究[D]. 王子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04)
- [10]中国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杨福星.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