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罕见的中性线带电事故(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峰[1](2020)在《一起低压单相接地引起的变电站地电位升高故障》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系统中的接地十分重要,很多人对接地存在误区,如措施不善,就可能造成事故。本文案例中的变电站地电位升高故障的排查分析结果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竟然是由低压单相接地引起的,下面进行具体介绍。1 故障情况某港口供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供电网络,由二级6 kV变电站为矿石作业系统供电,主要设备——卸船机、堆取料机、卸料小车及皮带电动机均为6 kV直供。某日,其中1台卸船机电气设备检修保养,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办理第一种工作票。变电站内
陈琳[2](2019)在《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国范围内10kV的配电线路非常普遍,具有覆盖面积广,长度规模大,单条线路短等特点,是配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10kV配电线路容易受到雷击,因为大多是直接显露在自然环境里的架空线,而且也没有相应的防雷措施。一般情况下,在运行的过程中倘若不采用针对性的防雷安全措施,将会出现过高的雷电过电压导致线路被损坏或者是产生跳闸的现象,以至于让用电不能正常的供应,安全性也会大大降低,严重的侵害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应用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总结了目前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发展以及避雷装置的发展情况,同时对雷电的形成、特点、分类及参数进行了研究;针对感应雷过电压进行了分析,对感应雷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详细阐述,并对架空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常见防雷措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还对牡丹江地区气象特点、网架结构特点和现有的防雷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防雷措施失效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在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中雷击特点以及当前防雷措施的具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牡丹江地区的防雷措施从6个不同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对发生雷击事故较多的民航线等10kV配电线路作为实例研究对象,对其线路的防雷措施改进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改造前后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提出保护措施的实施确实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为今后的防雷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鹏[3](2019)在《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电力设备的检修模式日益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针对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兴未艾。作为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带电检测或在线监测手段,非计划停运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8年以来,国内外先后提出了基于不同状态量的多种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方法,不少装置甚至已投入生产运行,但多年来却鲜有发现电容器早期故障,并在保护动作前及时告警的案例。本文在调查太仓地区2007-2016近十年来并联电容器组发展趋势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指出10k 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是当前以及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外熔断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协同机制进行梳理,指出并联电容器组的早期故障预警尽管在理想条件下是可行的,但受初始偏差、运行条件、动作特性和保护整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实际中的保护协同时机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不解决与“国网反措”的冲突,基于突变量的早期故障预警方法对于无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并不适用,而对于有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机被大幅延后,存在故障率“虚低”的可能。通过分析并联电容器组不同程度故障时的状态量变化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差流、离散度和突变率的三类新判据,并从灵敏度、可靠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各类判据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针对“有内熔丝”和“无内熔丝”两种不同结构电容器组的差异化预警配置方案,开发了基于多参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在线监测与早期故障预警系统,针对直塘1K2和新毛162两种不同结构的并联电容器组开展了模拟测试,并在新毛变162#2并联电容器组挂网试运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预警两种不同结构的电容器早期故障:对于有内熔丝电容器组,通过监测差流的绝对值和部分状态量的突变率(如台电流、台电容等)能够发现电容器内部切除1个元件的早期故障;对于无内熔丝电容器组,如能适当提高保护定值,允许装有在线监测装置的电容器组在内部击穿1个串段的情况下短时带病运行,基于突变量的多数预警方法仍然可用,且通过开口三角电压绝对值、电容量初值差等简单判据即可达到预警目的。在试运行过程中,系统在线监测功能正常,电压、电流等直接特征量采样数据无异常中断,电容、差流、离散度等间接特征量计算结果未出现大的波动,由于投运时间尚短,尚未监测到电容器组早期故障,该系统在真实电网工况下的故障预警表现仍有待跟踪验证。
李鑫[4](2019)在《高速列车过电分相弓网电弧电磁辐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规模最大的国家。牵引供电系统中,27.5kv接触网是高速列车获取电能的唯一途径。在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中,为了平衡电力系统的三相负荷,一般要实行两相交流供电,并通过电分相装置将两相供电臂分开。随着列车速度和牵引负荷的增加,列车在经过电分相装置时会产生弓网电弧,有可能对周边无线电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高速铁路弓网电弧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电磁兼容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从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产生高频电流的建模分析出发,以电分相电弧电磁辐射为主要干扰源,依据传输线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研究电分相处电磁辐射的纵向传播特性和对周边敏感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论文的主要工作可归纳为:(1)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建立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时的传输线模型。针对电分相结构和高速列车,结合Habedank电弧模型,建立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时四个暂态过程的传输线模型,并运用传输线相关理论进一步将每个暂态等效模型简化为拓扑上没有直接联系的5个集总参数电路,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分别进行计算,分析过电分相弓网电弧的高频电流的时频特性,并与传统的过电分相集总参数电路模型进行对比研究。(2)其次,以四个暂态过程得到的高频电流为激励源,建立过电分相的弓网电弧辐射模型。根据频段不同,将过电分相弓网电弧辐射建模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以100kHz-30MHz的高频电流为激励源,以中性线和供电臂为载体,依据电磁场理论,研究频率为100kHz-30MHz的电弧辐射;使用30MHz以上的高频电流为激励源,以受电弓为载体,依据上述传输线电路模型得到的受电弓高频电流,研究频率在30MHz-120MHz的弓网电弧辐射。并将测试数据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验证理论的正确性。(3)然后,构建基于有损大地和车体的传输线理论模型,研究电气化铁路沿线的纵向辐射特性。IEC 62236-2中只给出了电气化铁路沿垂直于铁路方向的横向衰减传播特性公式,而对于以0.5MHz为代表的中波辐射在进行高速铁路对机场导航设施的评估测试中发现其有纵向传播特性。本文以现场测试为基础,基于非均匀传输线理论建立以0.5MHz为主的过电分相纵向传播辐射模型,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际测试进行比对,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4)最后,研究弓网电弧对周边无线通讯导航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以高速电气化铁路平行机场跑道延长线为例,基于电波传播理论并结合弓网电弧辐射模型计算得出的过电分相弓网电弧辐射场强和现场测试数据,根据GB/T 6364中的(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ILS)设备的相关保护率要求对电弧辐射进行了电磁干扰影响分析,研究高速电气化铁路与跑道延长线应保持的平行安全距离。
吴伟丽[5](2015)在《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磁暴灾害是电网规模增大面临的新问题,由于涉及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和电力系统等多学科,以往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学科领域的局限性很大。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角度,研究电网地磁暴灾害的影响因素,电网地磁暴干扰效应,电网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 GIC)的危害,以期为建立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收集、阅读了大量与电网地磁暴灾害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论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如下:首先,研究了包括地磁暴强度、大地电阻率、电网结构三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以2012年国际上推出的"GIC Benchmark"标准模型为基础,量化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了不同因素影响后果的差异。其次,在提出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电网GIC和变压器GIC衍生干扰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成果,针对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变压器GIC无功损耗、GIC温升和电网故障严重程度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熵理论和极值理论的评估方法及评价指标。重点从三个方面评价电网灾害风险:一是基于变压器GIC无功损耗的评价指标;二是基于变压器GIC温升的评价指标;三是基于电网故障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第三,分析了电网灾害风险的要素和电网GIC及其衍生效应,针对地磁暴对我国超特高压电网和变压器等设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地磁信息和GIC谐波、无功波动等衍生干扰动态响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思路,构建了地磁暴-电网动态响应一体化模型,建立了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通过GIC Benchmark模型,验证了风险评价指标与框架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建立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和指标的方法,对电网地磁暴灾害理论分析以及灾害防御、治理装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为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及指标体系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
姚梦[6](2011)在《移动通信设备中心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讯技术与无线互联网络的发展,无线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人民生活、商业活动、军事保障等关系到民生及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年以前无线通讯技术没有普及,当时人们对无线即时通讯要求不高,当时经常会出现由于通信中心技术故障造成的短时甚至是长时间的通信中断。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这种通信中断并未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线通讯及互联网的即时性、随时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通信设备中心稳定、安全的运行上升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通信大厦设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是对通信设备安全有最直接的影响:雷电灾害,电磁干扰,电源稳定性,火灾。北方是雷雨多发地区,每年都会发生雷击损害事故,通过使用有效的防雷电路设计以及正确的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有效的消除雷击对通信设备的损害。通信中心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其周围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电磁干扰源,如变频器,电焊机等用电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电缆直接影响通信设备,我们可以通过加装电源滤波器以及为通信设备配备UPS电源等方式合理的抑制电磁干扰。通信设备的连续运行特性要求为其供电的电源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电力,同时还有保障电力的持续性,但是供电系统故障是无法避免的现实,所以我们要通过双输入电源配合EPS和双电源开关等装置来实现通信设备的不间断供电。通信中心中的很多设备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火灾,不仅造成通信终端而且很可能造成通信设备损坏,所以在通信中心中要做到火灾的预防性报警与自动报警来保护重要的通信设备。考虑到以上几点要求本文对通信大厦中的防护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刘翠蓉[7](2011)在《中山移动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风险管理是建立在现代系统化管理的科学理论之上的,它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出发,把管理的重点放在风险源辨识、运行控制和监控评价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使企业和您的管理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随着移动通信工程的发展,通信工程项目将面临着投资大、任务紧迫、环境复杂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项目风险。如何在项目管理中规避和控制风险,确保工程项目在安全的模式下运行,给中山移动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本论文通过跟踪GSM12期网络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知识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挖掘、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并且注重风险监测与控制环节。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建立GSM12期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该流程能够帮助工程建设部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正确识别和应对工程项目各阶段中存在的风险,从而使潜在风险(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最小化,保证了GSM12期网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其他领域当中去,对于进一步提高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监管理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隆辉[8](2010)在《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在电缆温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负载的逐年增加,为保障电力供电的稳定,对输配电网络的故障点的监测技术有着急迫的需求。要求能够快速判定电力电缆线路故障的相关数据,并提升其准确性。温度是一个重要状态参量,对于设备温度的监控在电力部门安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电力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前会有电缆或附件局部温度的上升,从而导致电缆绝缘破坏直至击穿。因此需要实时监测电缆多点位置的温度情况,最好是电缆长度上连续变化的温度分布,以早发现电缆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分布式温度传感(DTS)代表了电缆温度监测的最新趋势,可以实现对长数公里,乃至十数公里的尺度下,发现电缆关键的发热点位置,并监测该点温度值。传感器就是光纤本身,还可以显示温度值对应的位置。本论文对基于拉曼散射的电力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详细介绍国内外的电力电缆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对基于拉曼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电缆温度监测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在系统的温度采集模块设计上,兼顾到系统的测温的灵敏度和高采集速率的要求。同时对温度信号的解调方法进行比较优化,使得温度信号的信噪比提高,改善了测量结果的灵敏度。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ycloneII实现时序控制和数据采集,采用DSP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传送到上位机。利用VC++开发环境编写电缆温度场动态显示软件,对电缆长度上的温度分布状况进行实时显示。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对电缆温度获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
李然,张战生[9](2010)在《中性线断线引发的事故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本文从一起中性线断线引起的家用电器烧毁事故入手,根据三相不对称交流电路的节点电压法,分析中性线的重要作用,总结防止中性线断线事故的对策。
窦晓波[10](2006)在《基于IEC 61850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应用发展十多年来,为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多少存在着二次接线复杂,自动化功能独立、堆砌,缺少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缺乏有效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变电站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完备实现信息标准化和设备之间互操作的变电站通信标准造成的。电力工业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供电质量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变电站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发迫切,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的诞生使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可能,高速、可靠和开放的通信网络以及完备的通信系统标准是数字化变电站实现的保障,特别是最新颁布的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的国际标准—IEC 61850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了全面规范。本文以IEC 61850和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架构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研制的具体实践,展开专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IEC 61850的理论分析①揭示了IEC 61850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内在关联。②总结了IEC 61850的内涵,通过分析说明IEC 61850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协议,更多意味的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建模方法。③归纳了IEC 61850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功能分层的变电站、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功能与通信的解耦、变电站配置语言和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等。④从“类”的角度入手分析了IEC 61850信息模型,指出信息模型具备了类的共性和特性。以合并单元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属性和服务进行了具体分析。◇IEC 61850的应用研究①从系统和设备两个层面总结了实践IEC 61850的一般步骤。②分析了采样值传输(SVC)和通用变电站事件(GSE)2类重要的通信服务。③研究了核心ACSI、GOOSE、SMV、GSE管理、GSSE,时间及时间同步等通信模型的特殊通信服务映射。④讨论了信息模型实体的构建方法,即如何让设备的实际功能、运行机制和数据能够准确和完备的实现设备对应信息模型的所有细节。IEC 61850没有对实现标准的具体方法作出规定,这给各厂商在技术实现上留出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但同时我们注意到若仅在“形态”层面上实践IEC 61850,而不顾及IEC 61850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则可能无法实现IEC 61850的预定目标或使IEC 61850的有益效果大打折扣。出于如此考虑,在提出3种可能的构建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从中选择出作者认为最优的方案,并给出了示例。◇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CNDS)的研究①在分析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标准以太网存在延时不确定的问题,总结了提高以太网实时性能的主要措施,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CNDS的措施。②分析了CNDS的特征,特别是与同样基于以太网的一般局域网的区别,针对CNDS在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二、一起罕见的中性线带电事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罕见的中性线带电事故(论文提纲范文)
(1)一起低压单相接地引起的变电站地电位升高故障(论文提纲范文)
1 故障情况 |
2 原因分析 |
3 经验教训 |
(2)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发展 |
1.2.2 避雷装置的分类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分析 |
2.1 雷电的参数 |
2.1.1 雷暴日、雷电小时 |
2.1.2 地面落雷密度 |
2.1.3 雷电流的幅值、波形和陡度 |
2.2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形式 |
2.2.1 直击雷过电压 |
2.2.2 感应雷过电压 |
2.3 架空线上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的计算方法 |
2.4 由感应雷产生的危害 |
2.5 常见防雷措施的作用机理分析 |
2.5.1 避雷线的作用机理分析 |
2.5.2 避雷器的作用分析 |
2.5.3 中性点连接方式的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牡丹江地区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分析 |
3.1 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基本情况 |
3.1.1 牡丹江地区气象特点 |
3.1.2 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网架特点 |
3.1.3 牡丹江地区10kV架空配电线路现有防雷措施 |
3.2 牡丹江地区10kV架空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10kV配电线路防雷策略的研究 |
4.1 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防护措施 |
4.1.1 加大线路局部绝缘性 |
4.1.2 装配避雷器进行防护 |
4.1.3 防止绝缘线击穿绝缘层 |
4.2 降低10kV配电线路雷击建弧率 |
4.2.1 消弧线圈抑制单相接地补偿电流 |
4.2.2 消弧线圈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 |
4.2.3 不同网络结构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4.3 运用间隙与避雷器配合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防护 |
4.3.1 安装避雷器 |
4.3.2 避雷器轮换的优化 |
4.3.3 应用并联间隙绝缘子 |
4.4 采用自动重合闸 |
4.5 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
4.5.1 接地电阻标准 |
4.5.2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
4.5.3 接地引下线问题 |
4.6 10kV配电设备的防雷保护 |
4.6.1 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
4.6.2 柱上开关的防雷保护 |
4.6.3 电缆分支箱的防雷保护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牡丹江地区10kV防雷措施的应用研究 |
5.1 10kV线路防雷改造必要性 |
5.2 线路跳闸存在问题分析 |
5.2.1 线路绝缘子存在问题 |
5.2.2 避雷器存在问题 |
5.3 线路防雷主要采取的措施 |
5.3.1 提高线路绝缘水平 |
5.3.2 线路加装脱扣式线路避雷器 |
5.3.3 降低接地电阻 |
5.3.4 减小避雷线保护角 |
5.4 改造前后效果评估 |
5.4.1 线路改造前后跳闸占比 |
5.4.2 线路改造前后的耐雷水平 |
5.5 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相电流或相电容的监测 |
1.2.2 基于单台电流或单台电容的监测 |
1.2.3 基于电容器介质损耗的监测 |
1.2.4 基于红外成像或表面温度的监测 |
1.2.5 基于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 |
1.2.6 基于其他状态量的监测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仓电网并联电容器组配置及运行情况 |
2.1 太仓电网无功补偿总体构成 |
2.2 并联电容器组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 |
2.2.1 按电压等级 |
2.2.2 按接线形式 |
2.2.3 按电容器(组)容量 |
2.2.4 按保护方式 |
2.2.5 按生产厂家 |
2.2.6 按运行年限 |
2.3 近十年10kV并联电容器组缺陷分析 |
2.3.1 按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 |
2.3.2 按所在间隔及电能质量 |
2.3.3 按故障时间及运行年限 |
2.3.4 按电容器单元厂家及型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机制及理论预警策略 |
3.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故障发展分析 |
3.1.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结构分类 |
3.1.2 无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1.3 有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2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动作顺序及动作条件 |
3.2.1 现行标准规定的保护动作顺序 |
3.2.2 理想条件下的外熔断器动作条件 |
3.2.3 理想条件下的继电保护动作条件 |
3.3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配合机制及预警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实条件下的保护协同与故障预警策略 |
4.1 外熔断器与继电保护动作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初始偏差 |
4.1.2 运行条件 |
4.1.3 动作特性 |
4.1.4 保护整定 |
4.2 现实条件下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分析 |
4.2.1 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保护协同机制 |
4.2.2 太仓地区继电保护动作时的电容器单元故障分期 |
4.2.3 基于工程实践的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参量的早期故障预警装置 |
5.1 预警判据的设计与比较 |
5.1.1 三类新判据的设计 |
5.1.2 不同预警判据的综合比较 |
5.2 早期故障预警系统介绍 |
5.2.1 系统功能 |
5.2.2 系统构成 |
5.3 预警功能的实验室验证 |
5.3.1 主机采样精度 |
5.3.2 告警逻辑验证 |
5.3.3 故障模拟测试 |
5.4 入网检测及安装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4)高速列车过电分相弓网电弧电磁辐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弓网电弧研究现状 |
1.2.2 高速列车过电分相研究 |
1.2.3 传输线理论铁路应用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高速列车过电分相电气参数分析 |
2.1 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2.1.1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 |
2.1.2 高速电气化列车过电分相的方式 |
2.2 过电分相集总参数模型及其电气参数计算 |
2.2.1 过电分相集总参数简化电路模型 |
2.2.2 钢轨电气参数 |
2.2.3 过电分相工况牵引网的电气参数 |
2.2.4 电弧模型 |
2.3 基于ATP-EMTP的高速列车过电分相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仿真分析 |
2.3.1 基于集总参数过程一的时频特性 |
2.3.2 基于集总参数过程二的时频特性 |
2.3.3 基于集总参数过程三的时频特性 |
2.3.4 基于集总参数过程四的时频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过电分相分布参数传输线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3.1 传输线概述 |
3.1.1 分布参数传输线概述 |
3.1.2 Bergeron数值算法 |
3.2 高速列车过电分相分布参数传输线模型 |
3.2.1 单位长度电气参数 |
3.2.2 模型建立 |
3.2.3 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电分相电弧电磁辐射研究 |
4.1 列车过电分相电弧电磁辐射计算 |
4.1.1 电偶极子的场分布 |
4.1.2 频率范围在100kHz-30MHz的电弧辐射计算 |
4.1.3 频率范围在30MHz-120MHz的电弧辐射计算 |
4.2 高速列车过电分相的现场测试 |
4.2.1 测试仪器及其参数 |
4.2.2 频谱扫描测试分析 |
4.2.3 100kHz-30MHz频段内的结果分析 |
4.2.4 30MHz-120MHz频段内的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电分相离线电弧纵向传播特性研究 |
5.1 弓网电弧纵向特性现场测试 |
5.1.1 现场测试布局 |
5.1.2 现场测试仪器参数 |
5.1.3 测试数据 |
5.2 弓网电弧纵向传播特性 |
5.2.1 弓网电弧纵向传播模型 |
5.2.2 接触导线上的电流分布 |
5.3 弓网电弧电磁辐射纵向传播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分相电弧电磁辐射干扰研究 |
6.1 机场导航系统电磁环境要求 |
6.2 高铁过电分相弓网电弧辐射场强 |
6.3 弓网电弧对航向信标台的电磁干扰分析 |
6.3.1 理论分析 |
6.3.2 计算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5)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影响因素 |
2.1 电网地磁暴灾害机理 |
2.1.1 地磁暴影响下电网故障过程 |
2.1.2 地磁暴影响下电网故障机理 |
2.1.3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特点 |
2.2 电网磁暴灾害风险影响因素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大地电性结构 |
2.2.3 电网参数与结构 |
2.2.4 电力设备 |
2.2.5 调度与控制策略 |
2.2.6 影响因素的分类 |
2.2.7 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法 |
2.3 算例分析 |
2.3.1 地理位置和大地电性结构的影响分析 |
2.3.2 电网参数与结构的影响分析 |
2.3.3 电力设备因素的影响分析 |
2.3.4 GIC治理装置的影响分析 |
2.3.5 影响因素对比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关键问题 |
3.1 自然灾害影响下电网故障风险评估模型综述 |
3.2 磁暴场景模型及其概率测度 |
3.2.1 磁暴场景模型构建方法分析 |
3.2.2 磁暴感应地电场概率模型与计算方法 |
3.2.3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3.3 电网地磁暴灾害故障严重度 |
3.3.1 自然灾害影响下电力系统故障严重度指标 |
3.3.2 电网地磁暴灾害严重度评价指标 |
3.3.3 变压器GIC温升模型 |
3.4 风险评估其他问题 |
3.4.1 电网地磁暴影响下电压失稳判断方法 |
3.4.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防御方法 |
3.4.3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防御技术 |
3.4.4 变电站GIC优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研究 |
4.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风险评估模型 |
4.1.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磁暴感应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模型 |
4.2.1 阈值的选取 |
4.2.2 参数估计 |
4.2.3 磁暴感应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 |
4.2.4 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模型建立方法 |
4.2.5 中低纬度地电场极值概率测度计算 |
4.3 电网磁暴灾害故障严重度 |
4.3.1 熵理论 |
4.3.2 变压器GIC无功效应指标 |
4.3.3 变压器GIC温升效应指标 |
4.3.4 电网故障严重度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研究 |
5.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思路 |
5.1.1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需求 |
5.1.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事件分析 |
5.2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内容 |
5.2.1 地磁暴-电网动态响应的关键问题 |
5.2.2 地磁暴影响-电网动态响应实现方式 |
5.2.3 电网地磁暴故障灾害风险评估流程 |
5.2.4 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内容分析 |
5.3 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 |
5.3.1 地磁暴场景模型 |
5.3.2 磁暴感应地电场-电网GIC模型 |
5.3.3 电力变压器GIC效应分析 |
5.3.4 评估框架实现方法与步骤 |
5.3.5 风险评估步骤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GIC BENCHMARK模型基本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移动通信设备中心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通信设备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
1.3 研究方向 |
第二章 通信设备的防雷保护 |
2.1 雷击的形式 |
2.1.1 直击雷 |
2.1.2 雷电感应 |
2.1.3 雷电侵入波 |
2.2 防护的形式 |
2.2.1 外部防雷 |
2.2.2 内部防雷 |
2.2.3 防雷产品的选用 |
2.2.4 合理布线 |
2.3 防雷系统综述 |
第三章 通信设备的电磁干扰 |
3.1 干扰的类型 |
3.2 干扰抑制 |
3.2.1 电压扰动 |
3.2.2 高频干扰 |
3.2.3 接地故障 |
3.3 抑制电磁干扰综述 |
第四章 电源保护及断电措施 |
4.1 通信设备电源保护及防断电的意义 |
4.2 维持供电电源的措施 |
4.2.1 维持供电设备(UPS/EPS) |
4.2.2 迅速恢复供电装置(ATS) |
4.3 通信中心电源组成与维护 |
4.3.1 通信设备供电系统的组成 |
4.3.2 通信直流电源的维护 |
第五章 设备防火及火灾自动报警 |
5.1 通信大厦火灾的形成 |
5.2 火灾自动报警的意义 |
5.3 火灾消防系统的组成 |
5.3.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5.3.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5.3.3 消防系统电源 |
5.4 通信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的选择 |
第六章 通信中心楼宇的安防设计 |
6.1 通信中心安防设计意义 |
6.2 通信中心安防设计的原则 |
6.2.1 实用性 |
6.2.2 可靠性 |
6.2.3 安全性 |
6.2.4 先进性 |
6.2.5 经济性 |
6.3 设计概述 |
6.3.1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6.3.2 严格的门禁系统 |
6.3.3 入侵报警系统 |
6.4 安防系统总结 |
第七章 工程案例 |
7.1 防雷设计 |
7.1.1 外部防雷 |
7.1.2 内部防雷 |
7.2 抗电磁干扰 |
7.2.1 电压扰动 |
7.2.2 电源滤波 |
7.2.3 通信设备接地 |
7.3 不间断电源设计 |
7.4 火灾报警 |
7.4.1 探头的选用 |
7.4.2 自喷系统 |
7.4.3 水喷雾系统 |
7.4.4 区域集中控制 |
7.5 安防设计 |
7.5.1 视频监控功能 |
7.5.2 门禁系统功能 |
7.5.3 入侵监控系统 |
7.5.4 监控系统电源 |
7.6 综述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7)中山移动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背景 |
1.2 中山移动GSM12期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的意义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1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
2.2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3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特性 |
2.4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
2.5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
第三章 GSM12期工程风险管理规划 |
3.1 GSM12期工程概况 |
3.2 GSM12期工程项目特点 |
3.3 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思路 |
3.4 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四章 GSM12期工程风险识别与评估 |
4.1 风险识别的定义和方法 |
4.2 风险评估的定义和方法 |
4.3 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4.4 GSM12期工程风险分析及评价 |
第五章 GSM12期工程风险应对与监控 |
5.1 风险应对的定义和方法 |
5.2 风险应急预案与管理方案编制 |
5.3 GSM12期工程风险应对与监控 |
第六章 总结 |
6.1 GSM12期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
6.2 项目成果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辨识清单 |
附录二:GSM12期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库 |
致谢 |
(8)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在电缆温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现场调研与可行性研究 |
2.1.1 输配电电缆系统运行基本情况 |
2.1.2 电力监控系统概况 |
2.1.3 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2.3.1 光纤 |
2.3.2 光电处理单元 |
2.3.3 控制器 |
第三章 拉曼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关键技术 |
3.1 拉曼后向散射 |
3.2 拉曼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3.2.1 测量精度 |
3.2.2 空间分辨率 |
3.3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温度信号的解调方法 |
第四章 系统器件选型与上位机软件规划 |
4.1 系统工作原理图 |
4.2 地下电缆表面温度监测系统温度采集子系统设计 |
4.2.1 窄脉冲激光器 |
4.2.2 光器件 |
4.2.3 光电接收机 |
4.2.4 信号处理及控制 |
4.3 上位机子系统规划 |
第五章 电缆表面温度监测试验 |
5.1 试验项目基本情况 |
5.2 光纤温度传感器在电力电缆上的安装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4 结语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性线断线引发的事故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事故原因分析 |
2 中性线的作用 |
3 防止中性线断线事故的对策[3] |
(10)基于IEC 61850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引出 |
1.2.1 变电站自动化 |
1.2.2 数字式过程层设备 |
1.2.3 数字化变电站 |
1.2.4 IEC 61850 标准 |
1.2.5 小结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工程背景 |
1.5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IEC 61850 内涵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制订背景 |
2.2.1 与SAS相关的其它通信标准 |
2.2.2 IEC 61850 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3 内容概述 |
2.4 标准内涵 |
2.4.1 变电站功能服务标准 |
2.4.2 变电站信息化标准 |
2.4.3 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标准 |
2.5 技术特征 |
2.5.1 功能分层的变电站 |
2.5.2 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 |
2.5.3 功能与通信解耦 |
2.5.4 变电站配置语言 |
2.5.5 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 |
2.6 实践步骤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EC 61850 信息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内涵分析 |
3.2.1 模型本意 |
3.2.2 模型属性 |
3.2.3 模型服务 |
3.3 通信映射 |
3.3.1 核心ACSI服务 |
3.3.2 快速报文传输服务 |
3.3.3 GSSE报文传输服务 |
3.3.4 时间及时间同步服务 |
3.4 实体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NDS特征与规划组建 |
4.1 引言 |
4.2 以太网技术的应用 |
4.2.1 以太网技术概述 |
4.2.2 以太网实时性能分析 |
4.3 CNDS的特征要求 |
4.3.1 网络规模要求 |
4.3.2 网络实时性要求 |
4.3.3 网络可靠性要求 |
4.3.4 网络信息安全要求 |
4.4 CNDS的规划组建 |
4.4.1 网络拓扑选择 |
4.4.2 独立过程子网 |
4.4.3 全站惟一网络 |
4.4.4 节点分布规划 |
4.4.5 网络冗余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NDS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CNDS数据流分析 |
5.2.1 数据流基本特征 |
5.2.2 简单数据流建模 |
5.3 以太网动态仿真建模 |
5.3.1 OPNET仿真技术 |
5.3.2 EMAC节点模型 |
5.3.3 TCP分析与建模 |
5.3.4 交换式以太网仿真分析 |
5.4 过程子网性能仿真分析 |
5.4.1 仿真模型 |
5.4.2 仿真结论 |
5.5 站级网络性能仿真分析 |
5.5.1 仿真模型 |
5.5.2 仿真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接入CNDS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 |
6.1 引言 |
6.2 整体方案 |
6.2.1 兼容性的设计目标 |
6.2.2 借鉴功能分层的设计思想 |
6.2.3 模块化的结构体系 |
6.2.4 不同运行方式 |
6.2.5 MPCN的构建 |
6.3 硬件设计 |
6.3.1 MCS |
6.3.2 AIS |
6.3.3 IOS |
6.3.4 HMIS |
6.3.5 网络与电源插件 |
6.4 MCS软件设计 |
6.4.1 RTOS的引入 |
6.4.2 子系统间的协同 |
6.5 设备建模与映射实现 |
6.6 测试试验 |
6.6.1 保护测量功能测试 |
6.6.2 过程层通信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CNDS节点模型中的主要进程) |
附录B(可接入CNDS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装置图) |
致谢 |
四、一起罕见的中性线带电事故(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起低压单相接地引起的变电站地电位升高故障[J]. 李晓峰. 电世界, 2020(04)
- [2]牡丹江地区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应用研究[D]. 陈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3]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D]. 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4]高速列车过电分相弓网电弧电磁辐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D]. 李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大电网地磁暴灾害风险评估框架及指标研究[D]. 吴伟丽.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1)
- [6]移动通信设备中心安全保护技术研究与实施[D]. 姚梦.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
- [7]中山移动GSM12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刘翠蓉.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8]分布式温度传感技术在电缆温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隆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9]中性线断线引发的事故分析及对策[J]. 李然,张战生.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7)
- [10]基于IEC 61850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实践[D]. 窦晓波. 东南大学, 2006(04)
标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防雷检测论文; 并联电容器论文; 变电站论文; 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