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不同叶面肥效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赵首萍,陈德,叶雪珠,张棋,肖文丹,伍少福,张耿苗[1](2021)在《石灰、生物炭配施硅/多元素叶面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明钝化剂配合叶面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在浙江典型Cd污染稻田,采用小区试验方式分析了对照(CK)、石灰4 500 kg/hm2(LM)、石灰+生物炭1∶1混施9 000 kg/hm2(LC)3种模式基础上喷施含Si和多元素(DYS)叶面肥对水稻植株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M和LC处理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70.1%和88.3%;LM配施含Si和DYS叶面肥使糙米Cd含量进一步降低45.3%和28.9%;LC配施含Si和DYS叶面肥则使糙米Cd含量进一步降低14.5%和13.7%。与LM和LC相比,加喷叶面肥使茎秆—稻谷Cd转运降低42.4%~62.7%,茎秆Cd浓度增加81.9%~123.0%,稻谷Cd浓度降低14.6%~64.2%。与CK相比,LC和LM处理显着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DTPA提取态Cd,且LC处理效果更好;LC处理使壤微生物碳、有机质、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6.08%,7.92%,11.90%和0.72%,而LM则分别降低8.33%,14.30%,29.20%和12.10%;LM和LC分别使土壤黏粒含量降低5.73%和4.53%,且LM处理使砂粒含量增加29.70%,粉砂粒含量降低11.70%;LC则使土壤砂粒含量降低1.50%,而粉砂粒含量增加2.17%。综合分析,LC配施含Si或DYS叶面肥能够在有效降低稻米Cd含量的基础上保持土壤质量良性发展。
周星,王振,徐年龙,王升[2](2021)在《喷施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究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磷钾动力作对照,选择其他3种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粒粒金""施倍多"),在最佳用药时期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喷施,设置清水处理,探究3种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高峰苗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叶面肥的效果都不如对照。在水稻灌浆—成熟期时,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喷施磷钾动力和清水处理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除清水处理外,供试叶面肥处理后水稻的叶面积都大于常规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达到最大。从产量方面来看,清水处理下水稻产量最低;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水稻的有效穗数偏低,但千粒质量和结实率都得到提高,且实粒数处于中等水平,从而使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产量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综上,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进而增加了水稻的高峰苗,水稻无效分蘖的增多进而使水稻有效穗数降低,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叶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进而较多地积累光合产物,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袁凯[3](2021)在《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来自土壤和农业投入品中的镉(Cd),容易在水稻营养体中富集并转运到稻米中,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探索能有效降低稻米Cd含量的方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要义。本论文研究了叶面喷施氨基酸的降Cd效应及机理以及钙镁磷肥和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以期为Cd污染农田的水稻安全生产技术及降镉叶面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是影响稻米Cd含量的关键因素。稻米中的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含量在早稻和晚稻品种间有显着差异,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和苏氨酸(Thr)等5种氨基酸的含量与稻米Cd含量密切相关。当水稻在轻度镉污染农田中种植时,高镉积累品种(HCA)的Glu含量显着高于低镉积累(LCA)品种,当水稻在重度Cd污染农田中种植时,稻米中的Glu含量显着下降,HCA和LCA品种之间的Glu含量不再有明显差异。稻米中的Cd对Glu和其它氨基酸的合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当稻米Cd含量小于0.40 mg·kg-1时,Glu起主要的解毒作用,当稻米中Cd含量在0.40-1.16 mg·kg-1范围内时,Mn起主要的解毒作用。2.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能显着降低稻米Cd含量。在Cd污染农田中,水稻扬花期喷施1.0 g·L-1·m-2蛋氨酸,0.4 g·L-1·m-2异亮氨酸,1.0 g·L-1·m-2甘氨酸,0.2 mg·L-1·m-2色氨酸,0.1 g·L-1·m-2苯丙氨酸,0.1 g·L-1·m-2丝氨酸和1.0 g·L-1·m-2苏氨酸可以显着降低早稻和晚稻籽粒、穗轴和穗节的Cd含量;同时使籽粒、穗轴、穗节和穗下茎中Mn和Zn含量下降。3.根施钙镁磷肥(CMP)能显着促进根系发育和降低稻米Cd含量。田间施用0.1-0.5 kg·m-2的CMP肥均可以增加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基施0.3 kg·m-2的CMP使早稻和晚稻根系总量增加了185.0%和61.6%,细根占比分别增加了28.7%和9.7%;使晚稻细根的表面积和铁膜含量分别增加92.7%和63.2%,使细、中和粗根内的Cd含量分别下降21.7%、27.9%和23.2%;使晚稻籽粒、穗轴、穗颈、穗节、旗叶和茎基Cd含量分别降低了75.9%、76.4%、79.8%、83.5%、45.2%和61.3%。4.增施CMP显着降低了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含量。和对照相比,增施0.3 kg·m-2的CMP使稻米蛋白质组分中的Cd和Zn含量降低了85.7%和21.6%,K含量增加了67.7%;使稻米的N和P含量增加了389.9%和182.3%,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24.8%。增施CMP对稻米淀粉组分中的Cd含量以及其他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5.在根际环境中提高磷酸盐浓度可以显着抑制根系对Cd的吸收及向地上部的转运。在含Cd营养液中提高KH2PO4浓度可以使中早35和T215水稻叶片中N和P元素含量显着升高;添加10 mmol·L-1 KH2PO4使中早35和T215中N含量分别升高了61.2%和61.4%,P含量分别升高了38.4%和71.4%,水稻幼苗地上部Cd含量降低45.3%和22.9%,根系Cd含量降低32.9%和74.6%。与此同时,中早35和T215幼苗地上部分Ca含量分别增加24.4%和28.5%;根系Ca含量分别增加11.3%和60.6%,Mn含量分别减少50.2%和74.9%,Zn含量分别减少30.8%和36.4%;水稻幼苗地上部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34.3%和130.3%,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降低了42.8%和56.1%。综上所述,水稻营养体和籽粒中的氨基酸代谢和必需元素的富集能力与水稻品种的镉积累特性及其耐镉能力密切相关;叶面喷施特定浓度的氨基酸能显着降低穗轴和稻米中的Cd含量;增加根际环境中的磷酸盐浓度,能够有效增加根系数量、根表面积和铁膜含量,抑制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这些结果对于完善水稻降镉农艺措施和叶面肥产品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曲云霞[4](2021)在《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无人机在进行大田或者中小田的丘陵山区作业时,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因作业的过程中,与作物距离较高,雾滴沉积的分布会受到速度和风速的影响,导致喷施作业的覆盖面不稳定。为确定无人机喷孔的最佳喷洒结构因素,对喷孔采用CFD仿真;为提高无人机在飞行控制上的稳定性,针对被控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变结构的控制方案,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对无人机飞行系统进行性能控制,实现稳定飞行;根据仿真,对试验台进行设计并搭建,用于室内以及室外的喷施试验;最后对无人机喷施下喷雾沉积的均匀性以及有效喷幅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参数的因素,构建有效喷幅以及参数方面的回归模型,满足在室内和室外试验对控制无人机的性能要求。主要研究如下:(1)根据无人机作业的农业要求,设计可以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无人机喷施的试验台装置。试验台的移动是借助行驶电机来实现自由行驶的目的;升降试验台通过控制高度,对不同高度下进行研究试验。旋翼无人机喷施的试验台,可以实现在行驶的状态下进行收集雾滴。试验台可以进行1.0m-3.5m的升降调节,调速电机的可调速度范围为0m/s-2.5m/s;(2)对试验台上影响喷孔的各因素和无人机飞行控制分别进行仿真。在模拟仿真过程中,先在Design Modeler中对无人机模型构造简易仿真流体域,利用Meshing对流场的计算域进行网格的划分,采用FLUENT软件对肥液流动时喷孔的角度、直径、个数、风速对其的影响程度进行仿真分析;在无人机飞行控制上进行仿真,在驱动电机上加入滑模变结构算法,对无人机在位置与姿态上进行分析,控制无人机在飞行时出现的抖振;(3)进行室内试验。先研究试验台在升降高度、移动速度单因素下的试验,得到单因素的最优参数;再将两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二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判断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最终得到最佳有效喷幅;(4)以试验台室内的研究数据为基础,对无人机的作业高度、行驶速度和外界风速的选取为试验因素。通过分析各个参数变化对无人机作业下的有效喷幅、沉积均匀性影响,确定各个因素间的交互,分析有效喷幅和沉积均匀性产生的影响,构建一个回归模型,判断有效喷幅与所有参数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无人机室外相关的参数,得出的结果为:当在1.5m/s左右的外界风速,2.5m的高度,行驶速度为1.0m/s时,四旋翼无人机作业参数下的最佳有效喷幅为7.5m。综上,CFD仿真分析确定了喷孔的最佳位置因素,通过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能够使驱动电机有着良好的控制精准性,整体试验结果满足基本的要求,为农业的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王贺[5](2021)在《叶面肥配施杀菌剂对吉林省东部水稻生长影响及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水稻在生育中后期叶面喷施叶面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施用方法简便、效果好、利用率高等特点,在喷施叶面肥的同时施用兼容性较好的杀菌剂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因此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抗病害能力及最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叶面肥和杀菌剂配合在水稻中后期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能明显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水稻根系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和水溶肥单独使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根体积增加百分比分别在17.28%、22.25%、7.58和73.31%。(2)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水稻株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和水溶肥单独使用,在乳熟期水稻株高差异不明显。(3)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能明显促进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水稻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值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和水溶肥单独使用。(4)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能明显促进水稻营养物质积累,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水稻地上部干重和鲜重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和水溶肥单独使用。(5)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2遍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能明显提高水稻抗病害能力,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治效果明显大于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单独使用,喷施两遍以后防效达97.85%以上。(6)二次喷施颗粒水溶肥、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及颗粒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均能明显提高水稻百粒重和产量,其中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对促进水稻的百粒重增加百分比在12.08%以上,产量在14859 kg/公顷以上,增产率在7.73%以上。(7)说明二次喷施颗粒水溶肥、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及颗粒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均能明显提高水稻品质,水溶肥和75%肟菌酯·戊唑醇杀菌剂配合使用均能明显降低水稻垩白粒率。
姜利敏[6](2021)在《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与含腐殖酸水溶肥混用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稻曲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很大。目前,主要防治稻曲病的方法还是化学防治。近几年,种植者对植物水溶肥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植物水溶肥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在防虫防病上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本文以粮优和甘美为对象,研究了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粮优复配甘美对对水稻的安全性的影响,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长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参照《NY/T 1464.54-201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6种不同处理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粮优25 m L/667 m2、粮优25 m L/667m2+甘美100 m L/667 m2、啶氧·丙环唑70 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磷酸二氢钾50 g/667 m2和空白对照6个处理区稻曲病病株率和病粒率均在逐渐升高,在42 d后开始趋于平稳。粮优25 m L/667 m2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6.23%,病粒率为0.45%,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15.43%,病粒率为1.18%。粮优25 m L/667 m2+甘美100 m L/667 m2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5.42%,病粒率为0.32%,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11.22%,病粒率为1.08%。啶氧·丙环唑70 m L/667 m2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6.15%,病粒率为0.49%,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16.23%,病粒率为1.27%。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6.03%,病粒率为0.66%,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20.18%,病粒率为1.53%。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磷酸二氢钾50 g/667 m2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6.09%,病粒率为0.58%,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16.39%,病粒率为1.24%。空白对照处理区,在药后21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20.14%,病粒率为0.82%,在药后49 d时水稻稻曲病病株率为34.62%,病粒率为2.02%。2.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长势情况的影响参照《NY/T 1464.54-201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6种不同处理对水稻长势情况影响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后21 d,粮优25 m L/667 m2+甘美100 m L/667 m2处理区的水稻剑叶叶面积、穗长和穗重均高于粮优25 m L/667m2、啶氧·丙环唑70 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m L/667 m2+磷酸二氢钾50 g/667 m2和空白对照处理区,分别为47.58 cm2、25.25cm和300.2 g,较空白对照处理区分别增加了0.59%、0.84%、6.87%。使用甘美处理的水稻杆青籽黄,子粒饱满,水稻长势明显优于未用甘美处理的水稻。3.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参照《NY/T 1464.54-201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6种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个处理区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有效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存在不同差异,粮优25 m L/667 m2+甘美100 m L/667m2处理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有效穗粒数、千粒重略高于其他5个处理区,而结实率明显高于其他5个处理区,水稻理论亩产也是和其他5个处理区有一定的差异,为725.70 kg,其他5个处理区分别为670.92 kg、666.91 kg、664.82 kg、685.86 kg和638.56 kg。粮优25 m L/667 m2+甘美100 m L/667 m2处理区水稻理论亩产高于空白对照处理区13.65%。6个处理区水稻出现不同程度的稻曲病发生情况,其对水稻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使用粮优25 m L/667 m2、啶氧·丙环唑70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苯甲·嘧菌酯20 m L/667 m2+磷酸二氢钾50 g/667 m2处理区的水稻产量分别比空白对照处理区多5.07%、4.43%、4.11%和7.41%。
王祎[7](2021)在《喷施叶面钾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烤烟上部叶生长质量,解决上部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开片不充分,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叶片经济性状差,工业可用性低等问题,本试验在烟株正常生长打顶后,设置喷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钙、柠檬酸钾、硫酸钾、硝酸钾六种叶面钾肥处理,研究六种不同叶面钾肥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叶绿素SPAD值、光合性能、碳氮代谢相关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内源保护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烤后化学成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优化上部叶栽培措施,为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叶面钾肥可改善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和光合性能。喷施柠檬酸钾可显着降低上部叶长宽比,增加叶面积,对上部叶农艺性状改善最好,与CK相比,第十六叶位长宽比降低12.54%,叶面积增加19.66%,第十四叶位长宽比降低3.55%,叶面积增加7.76%;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钙、柠檬酸钾可显着降低上部叶叶质重,改善上部叶组织结构;喷施柠檬酸钾、硫酸钾可显着增加上部叶叶绿素SPAD值;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钙、柠檬酸钾可显着提高上部叶净光合速率,改善上部叶的光合性能。(2)喷施叶面钾肥可提高上部叶碳氮代谢相关酶类活性和内源保护酶类活性,加快上部叶碳氮代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钾对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提升效果最好,较CK提高34.38%;喷施柠檬酸钾对上部叶中性转化酶活性提升效果最好,较CK提高23.95%;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钙对上部叶蔗糖含量提高效果最好,较CK提高3.86%;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钾对上部叶蛋白质含量降低效果最好,较CK降低7.16%;喷施柠檬酸钾对上部叶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总淀粉酶活性提升效果最好,较CK分别提高10.99%、19.15%、32.55%;喷施磷酸二氢钾加氯化钙对上部叶POD活性提升效果最好,两叶位较CK分别提高12.71%、7.41%;喷施柠檬酸钾对上部叶的SOD活性提升效果最好,两叶位较CK分别提高14.54%、11.60%;喷施硝酸钾叶面肥和柠檬酸钾叶面肥对上部叶的CAT活性提升效果较好;喷施柠檬酸钾对上部叶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的降低效果最好。(3)喷施叶面钾肥改善了上部叶烤后化学成分和整株烟叶经济性状。喷施柠檬酸钾可显着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提高钾及还原糖含量和总糖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与CK相比,钾含量提高20.22%、烟碱含量降低14.95%、还原糖含量提高18.76%、总糖含量提高16.36%、糖碱比提高39.45%、对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效果最好;喷施柠檬酸钾可显着提高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产量、均价和产值,较CK分别提高25.82%、8.01%、10.32%、19.14%,对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提升效果最好。
赵娜娜,彭鸥,刘玉玲,董思俊,陈卓,尹雪斐,黄薪铭,伍德,张朴心,铁柏清[8](2021)在《不同形态硫叶面喷施对水稻镉积累影响》文中提出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形态硫对水稻镉的阻控效果,以"湘早籼45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的方法,设计两种不同喷施次数(分蘖盛期喷施一次,分蘖盛期与孕穗期共喷施两次),3种不同形态硫元素(—SH形态的半胱氨酸、SO42-形态的硫酸钾及S2-形态的硫化钾)的叶面喷施试验。盆栽试验以叶面硅肥、硝酸钾(KNO3)及自来水为对照,田间试验以自来水为对照。结果表明:3种形态的硫及硅较自来水对照对糙米降镉效果显着,降镉能力为半胱氨酸(Cys)>硫化钾(K2S)>硅(Si)>硫酸钾(K2SO4),其盆栽试验喷施两次叶面肥的糙米镉含量分别降低53.57%、46.43%、39.29%和28.57%,KNO3对水稻无降镉效果。田间试验喷施两次叶面肥Cys、K2S、K2SO4的糙米镉含量依次降低47.18%、39.49%和27.69%。喷施不同形态叶面硫肥及硅肥是通过降低茎部向叶部镉转运系数,进而降低糙米镉含量。研究表明,3种不同形态的硫对水稻糙米的降镉效果为Cys>K2S>K2SO4,喷施Cys和K2S能使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糙米的镉含量在0.2 mg·kg-1以下,且喷施两次效果更好。
纪道丹[9](2021)在《中微量元素对花椒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我国重要的香料、油料和中药材树种。通过科学施肥可以补充花椒所需营养元素,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品质。目前花椒栽培管理较粗放,农户科学施肥理论与意识欠缺,施用中微量元素肥不足,致使花椒供养不协调而造成低产,但目前鲜有关于不同元素对花椒影响的研究。因此,研究中微量元素对大红袍花椒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能为科学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1年生大红袍花椒幼苗为材料,选取(NH4)6Mo7O24、Mn SO4、H3BO3、Mg SO4·7H2O、花椒复合叶面肥(Y),进行盆栽后叶面喷肥试验,试验设置0.1%、0.2%和0.4%三个喷肥水平,对照不施肥;喷肥后测量花椒苗的株高、基径、复叶长、小叶长宽、刺等生物学特性,测定花椒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综合分析各中微量元素对花椒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量喷施Mn、Mg、Mo和Y,对花椒苗高增长有显着促进作用,Y处理花椒苗高在53d后封顶,较其他处理约早一周。其中,花椒苗高增长0.1%Mn>0.4%Mg>0.4%Mo>0.1%Y>0.2%Mg>CK,喷施高浓度的Mn和Y苗高增长较缓、高浓度Mg肥则相反;B浓度越高、苗高越低。(2)适量喷施Mn、Mg、Mo和Y,对花椒苗基径增粗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花椒苗基径0.1%Mn>0.4%Mg>0.4%Mo>0.1%Mo>0.1%Y>0.2%Mg>0.2%Mn>CK;高浓度的B抑制基径增长,喷施Mo、Mn、Mg后16d~81d基径增长较快。(3)花椒苗复叶数量与喷施各元素肥基本无关,但喷施0.1%Mn显着增加复叶长度。其中,0.1%和0.2%Mn、0.2%和0.4%Mg、0.4%Mo、0.1%Y显着促进复叶的顶叶生长,0.4%Mo和0.4%Mg显着促进复叶其他小叶生长。(4)适量喷施Mo、Mg肥可分别增加花椒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提高其生理抗性;低浓度B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适量Y显着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5)此外,本研究发现0.2%和0.4%B可导致花椒皮刺增多,0.1%Mn肥对皮刺的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喷施0.4%的(NH4)6Mo7O24、0.1%~0.2%的Mn SO4、0.2%~0.4%的Mg SO4、0.1%的Y,可以促进花椒苗高、基径和叶片生长,也可以增加细胞渗透物质含量和酶活性,提高生理抗性。
刘静,李筑江,王萍,代良羽,付天岭,何腾兵,周凯[10](2021)在《不同叶面肥对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选用几种叶面肥在黔中地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对秧苗喷施几种叶面肥,以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效果最佳的叶面肥,为受污染稻田选择安全适用技术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硅肥、锌肥、铁肥、硒肥4种叶面肥小区水稻产量与空白小区相比,喷施硅肥、锌肥叶面肥分别提高了4.82%和10.8%,铁肥、硒肥叶面肥分别降低了13.3%和3.62%;硅肥、铁肥叶面肥提高稻米Cd含量,锌叶面肥降低稻米Cd、As、Pb含量,提高Hg、Cr含量,稻米中这5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硒叶面肥降低稻米Cd、As、Pb含量,提高稻米Hg、Cr含量,稻米Cd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量值;锌叶面肥是本试验中最佳的叶面肥。
二、水稻不同叶面肥效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不同叶面肥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石灰、生物炭配施硅/多元素叶面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各指标测定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产量及糙米Cd含量 |
2.2 钝化剂配施叶面肥对水稻Cd吸收及其地上部转运的影响 |
2.3 石灰、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3 讨 论 |
4 结 论 |
(2)喷施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田管理 |
1.5 试验采样与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高峰苗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面积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镉污染现状及来源 |
1.2 镉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镉污染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3.1 Cd污染对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 |
1.3.2 Cd污染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4 磷及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1 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钙镁磷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 磷及钙镁磷肥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1.6 降镉叶面肥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镉污染程度对稻米营养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2.2.2 植物和土壤采集及镉含量测定 |
2.2.3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田镉污染对稻米镉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3.2 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3.3 营养元素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3.4 氨基酸和营养元素联合效应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镉污染增加健康风险并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
2.4.2 稻米镉积累消耗谷氨酸 |
2.4.3 Mn和Glu对稻米镉积累的相互作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稻米镉含量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2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3.2.3 氨基酸分析 |
3.2.4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
3.3.2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
3.3.3 大田喷施氨基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4 大田喷施氨基酸种类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 |
3.3.5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
3.3.6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 |
3.3.7 叶面喷施蛋氨酸对稻米氨基酸含量和穗轴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喷施氨基酸抑制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Cd的转运 |
3.4.2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营养元素转运 |
3.4.3 喷施氨基酸影响水稻籽粒和营养体内的氨基酸代谢 |
3.4.4 喷施氨基酸调控Cd转运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钙镁磷肥对镉污染农田水稻根系发育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4.2.2 铁膜测定 |
4.2.3 蛋白质和淀粉的分离 |
4.2.4 Cd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4.2.5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
4.2.6 氨基酸含量测定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钙镁磷肥对根系数量及镉含量的影响 |
4.3.2 钙镁磷肥对稻米及营养器官镉含量的影响 |
4.3.3 钙镁磷肥对蛋白质和淀粉中镉含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3.4 钙镁磷肥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钙镁磷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抑制根内Cd积累 |
4.4.2 钙镁磷肥抑制营养器官Cd转运 |
4.4.3 钙镁磷肥促进稻米中氨基酸合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吸收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和试验设计 |
5.2.2 样品处理 |
5.2.3 Cd及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5.2.4 元素相对原子百分比测定 |
5.2.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镉含量的影响 |
5.3.2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 |
5.3.3 磷酸盐对水稻幼苗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磷酸盐抑制水稻幼苗内镉的吸收和转运 |
5.4.2 磷酸盐影响水稻幼苗内营养元素的转运 |
5.4.3 磷酸盐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叶片内氨基酸的合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农田镉污染抑制稻米氨基酸合成 |
6.1.2 叶面喷施氨基酸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 |
6.1.3 钙镁磷肥显着降低稻米镉含量和促进氨基酸合成 |
6.1.4 磷酸盐降低水稻幼苗镉吸收并促进地上部氨基酸合成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无人机雾滴沉积均匀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无人机有效喷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无人机喷洒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四旋翼无人机试验台设计 |
2.1 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分析 |
2.1.1 试验台总图设计要求 |
2.1.2 试验台设计原理 |
2.2 试验台机械机构设计 |
2.2.1 升降机架的设计 |
2.2.2 移动试验台设计 |
2.2.3 无人机设计 |
2.2.4 雾滴收集设计 |
2.3 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 |
2.3.1 系统的主要微处理器模块 |
2.3.2 系统的驱动控制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3 四旋翼无人机有效喷幅理论宽度以及飞行控制仿真的研究 |
3.1 CFX(ANSYS Inc)基本计算模型 |
3.1.1 基本控制方程 |
3.1.2 流动控制方程 |
3.1.3 湍流模型 |
3.2 无人机三维几何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1 构建仿真流体域 |
3.2.2 网格划分 |
3.2.3 模型选择及边界设置 |
3.3 无人机喷孔仿真模型结果与分析 |
3.3.1 风速对喷雾的影响 |
3.3.2 喷孔直径对喷雾的影响 |
3.3.3 喷孔角度对喷雾的影响 |
3.3.4 喷孔个数对喷雾的影响 |
3.4 滑模变结构的基本原理 |
3.4.1 滑模变结构的发展概况 |
3.4.2 滑模变结构主要控制原理 |
3.5 基于无人机滑模变结构控制模型的设计 |
3.5.1 滑模变控制方法设计 |
3.5.2 滑模变控制的抖振现象问题 |
3.6 基于无人机滑模控制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1 滑模控制器位置设计仿真 |
3.6.2 滑模控制器姿态设计仿真 |
3.6.3 滑模控制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四旋翼无人机室内外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
4.1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高度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速度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室内四旋翼无人机速度与高度共同作用下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室外四旋翼无人机各因素对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试验 |
4.4.1 试验材料 |
4.4.2 试验方法 |
4.4.3 作业高度一定时外界条件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
4.4.4 行驶速度一定时作业高度与风速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
4.4.5 风速一定时作业高度与行驶速度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分析 |
4.4.6 不同外界条件下四旋翼无人机有效喷幅及沉积均匀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个人情况 |
教育背景 |
科研经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5)叶面肥配施杀菌剂对吉林省东部水稻生长影响及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稻叶面肥研究现状 |
1.2.2 水稻主要真菌病害以及防治方法现状 |
1.2.3 叶面肥应用、叶面肥与杀菌剂的联合应用对作物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水稻种植前土壤理化性状调查 |
1.3.2 不同处理对水稻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
1.3.3 不同处理对水稻主要病害的影响研究 |
1.3.4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作物 |
2.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3 不同试验区域土壤理化指标调查 |
2.1.4 试验肥料 |
2.1.5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水稻主要生育期生理指标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SPAD值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水稻干重的影响 |
3.1.6 不同处理对水稻鲜重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水稻病害调查 |
3.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3.3.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糙米率的影响 |
3.3.2.2 不同处理对水稻精米率的影响 |
3.3.2.3 不同处理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
3.3.2.4 不同处理对水稻垩白粒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与含腐殖酸水溶肥混用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1 稻曲病的发生 |
1.1.2 稻曲病的危害 |
1.1.3 稻曲病的防治 |
1.2 粮优的产品特点 |
1.3 甘美的产品特点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3.2.2 气候条件及栽培条件 |
3.2.3 小区设置及试验设计 |
3.2.4 作物安全性调查 |
3.2.5 调查方法 |
3.3 相关计算公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粮优复配甘美对对水稻的安全性 |
4.2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4.3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长势情况的影响 |
4.4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5.2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长势情况的影响 |
5.3 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6.1 明确了粮优复配甘美对对水稻的安全性的影响 |
6.2 明确了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6.3 明确了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长势情况的影响 |
6.4 明确了粮优复配甘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喷施叶面钾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烟草中钾元素研究进展 |
1.2.1 钾的作用机制和吸收机制 |
1.2.2 钾对烟草生长质量的影响 |
1.3 叶面钾肥研究进展 |
1.3.1 叶面肥应用优势 |
1.3.2 叶面肥作用机理 |
1.3.3 叶面钾肥在烟草上的应用 |
1.4 烤烟上部叶研究进展 |
1.4.1 上部叶存在问题 |
1.4.2 提升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烟株上部叶农艺性状的测定 |
2.4.2 烟株上部叶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 |
2.4.3 烟株上部叶光合性能的测定 |
2.4.4 烟株上部叶叶质重的测定 |
2.4.5 烟株上部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的测定 |
2.4.6 烟株上部叶碳氮代谢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的测定 |
2.4.7 烟株上部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
2.4.8 整株烟叶经济性状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叶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4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
3.5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叶质重的影响 |
3.6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的影响 |
3.7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碳氮代谢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的影响 |
3.7.1 烟株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
3.7.2 烟株上部叶中性转化酶活性 |
3.7.3 烟株上部叶淀粉酶活性 |
3.7.4 烟株上部叶蛋白质含量 |
3.7.5 烟株上部叶蔗糖含量 |
3.8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上部叶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 |
3.9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烟株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生理代谢的影响 |
4.4 不同叶面钾肥处理对烤后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同形态硫叶面喷施对水稻镉积累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水稻品种 |
1.1.2 试验地及供试土壤 |
1.1.3 盆栽试验装置 |
1.1.4 供试叶面肥 |
1.2 试验设计 |
1.2.1 盆栽试验 |
1.2.2 田间小区试验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1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
1.3.2 水稻样品取样时间、样品处理及各部位镉含量测定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喷施不同形态的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喷施不同形态的硫对水稻关键生育期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2.2.1 叶面肥喷施前水稻各部位的镉含量 |
2.2.2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分蘖盛期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2.2.3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孕穗期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2.2.4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2.3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各部位镉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2.3.1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镉积累及各部位镉分配的影响 |
2.3.2 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水稻各部位间镉转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盆栽及田间水稻各部位镉含量的变化 |
3.2 不同形态硫对水稻植株非籽粒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形态硫对水稻糙米镉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9)中微量元素对花椒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椒概述 |
1.1.1 花椒的分布与用途 |
1.1.2 花椒施肥现状 |
1.1.3 花椒营养元素研究 |
1.2 叶面施肥技术概述 |
1.2.1 中微量元素 |
1.2.2 Mo肥的作用 |
1.2.3 Mn肥的作用 |
1.2.4 Mg肥的作用 |
1.2.5 B肥的作用 |
1.2.6 配方施肥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苗 |
2.1.2 试验地及试验用土 |
2.1.3 试验肥料 |
2.1.4 试验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3 指标测定 |
2.3.1 生长指标测量 |
2.3.2 生理指标测定 |
2.3.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2.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微量元素对大红袍花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
3.1.1 对大红袍花椒苗高的影响 |
3.1.2 对大红袍花椒基径的影响 |
3.1.3 对大红袍花椒复叶的影响 |
3.1.3.1 对大红袍花椒复叶长度的影响 |
3.1.3.2 对大红袍花椒复叶数量的影响 |
3.1.4 对大红袍花椒小叶的影响 |
3.1.4.1 对大红袍花椒顶叶的影响 |
3.1.4.2 对大红袍花椒其他小叶的影响 |
3.1.5 对大红袍花椒刺的影响 |
3.2 中微量元素对大红袍花椒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对大红袍花椒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2 对大红袍花椒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对大红袍花椒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3.2.4 大红袍花椒叶片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Mo肥对大红袍花椒苗的影响 |
4.2.2 Mn肥对大红袍花椒苗的影响 |
4.2.3 Mg肥对大红袍花椒苗的影响 |
4.2.4 B肥对大红袍花椒苗的影响 |
4.2.5 复合叶面肥对大红袍花椒苗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叶面肥对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3.1 小区设置 |
1.3.2 小区试验 |
1.4 样品采制测定过程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土壤p H值及水稻产量分析 |
2.2 对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2.2.1 对镉的影响 |
2.2.2 对汞的影响 |
2.2.3 对砷的影响 |
2.2.4 对铅的影响 |
2.2.5 对铬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四、水稻不同叶面肥效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石灰、生物炭配施硅/多元素叶面肥对水稻Cd积累的影响[J]. 赵首萍,陈德,叶雪珠,张棋,肖文丹,伍少福,张耿苗.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6)
- [2]喷施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周星,王振,徐年龙,王升.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04)
- [3]氨基酸和钙镁磷肥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 袁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旋翼无人机水稻叶面肥喷施控制系统[D]. 曲云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5]叶面肥配施杀菌剂对吉林省东部水稻生长影响及应用效果研究[D]. 王贺.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6]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与含腐殖酸水溶肥混用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和水稻产量的影响[D]. 姜利敏.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7]喷施叶面钾肥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D]. 王祎.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不同形态硫叶面喷施对水稻镉积累影响[J]. 赵娜娜,彭鸥,刘玉玲,董思俊,陈卓,尹雪斐,黄薪铭,伍德,张朴心,铁柏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07)
- [9]中微量元素对花椒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D]. 纪道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10]不同叶面肥对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刘静,李筑江,王萍,代良羽,付天岭,何腾兵,周凯. 农业与技术,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