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万思宇[1](2021)在《汽爆膨化作物秸秆对水稻萌发生长及增施氮肥的产量品质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汽爆膨化技术多在食品和动物饲料领域应用,但在大田生产领域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秸秆汽爆膨化具有破坏秸秆纤维间聚合力,增大秸秆内表面积,使其更易被微生物分解、消灭秸秆自身携带病虫卵等的作用。为明确三大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后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秧苗素质的影响,水稻秸秆汽爆膨化与氮肥用量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和室外大棚及盆栽相结合,以垦粳8号为供试品种,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开展试验研究,以期为秸秆还田水稻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汽爆膨化秸秆浸出液使水稻种子的破胸率、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分别提高9.23%、6.57%、8.46%、3.55%、10.14%。秸秆种类因素下,水稻种子的破胸率、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均呈现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的趋势。各指标的互作效应均以汽爆膨化大豆秸秆处理最高。2.汽爆膨化的秸秆粉混入营养土中育苗,水稻的叶龄、株高、茎基宽、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分别提高11.33%、43.58%、13.68%、16.30%、13.70%、29.30%、11.76%,且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秸秆种类因素下,叶龄呈现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株高、茎基宽、根长根表面积、百株干重最大的为玉米秸秆,根体积、根直径呈现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综合评价,表现最好的为汽爆膨化玉米秸秆处理。3.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处理其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茎蘖增长速率与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相比,增幅分别为7.62%、24.95%、4.94%。分蘖成穗率呈现汽爆膨化秸秆>未汽爆膨化秸秆。增施氮肥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茎蘖增长速率极显着高于常规施氮,增幅分别为7.16%、18.07%、13.06%。4.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处理其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期叶面积、齐穗期高效叶面积和总叶面积、灌浆期高效叶面积和总叶面积与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相比,增幅分别为29.86%、4.40%、6.37%、6.24%、22.30%、7.65%、8.54%、6.67%和8.43%。增施氮肥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分蘖期叶面积、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和灌浆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极显着高于常规施氮。5.汽爆膨化水稻秸秆还田分蘖期总根长、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较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增幅分别为24.78%、34.21%、46.75%、37.58%。增施氮肥水稻的总根长、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常规施氮,增幅分别为14.68%、6.52%、17.92%、17.79%。汽爆膨化和施氮量对水稻根的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的互作效应以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增施氮肥处理最高。6.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处理较未膨化水稻秸秆其理论产量增幅为11.51%,汽爆膨化秸秆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的增加。且理论产量呈现增施氮肥>常规施氮,增幅为20.16%,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增产的主要原因。7.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处理与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相比,加工品质差异不显着,蛋白质含量呈现汽爆膨化水稻秸秆>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但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食味值最高。未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常规施氮处理香气、完整性、味道、口感及食味值极显着高于汽爆膨化水稻秸秆增施氮肥,增幅分别为1.07%、3.29%、1.36%、3.35%和4.31%。
艾琪[2](2021)在《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10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并与胶红酵母组合,确定微生物组合的添加量。并测定两种工艺制备的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下p 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筛选出残次苹果与稻草适宜的发酵工艺,并测定其体外发酵降解特性,筛选出适宜的发酵比例,为残次苹果和稻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微生物的筛选及组合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乳酸菌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耐酸性,以及乳酸菌组合再与胶红酵母组合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确定微生物的组及其添加量。通过测定10株乳酸菌(L1、L2、L3、L4、L5、L6、L7、L8、L9、L10)的产酸速度和生长曲线,确定产酸快、生长快、耐酸性好的乳酸菌组合,再将乳酸菌组合按5个不同水平(1.05×104CFU·g-1、1.25×105CFU·g-1、1.52×106CFU·g-1、1.30×107CFU·g-1、1.42×108CFU·g-1)添加至粉碎的残次苹果中发酵,测定发酵物的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下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确定乳酸菌组合的添加量,最后将乳酸菌组合与3个不同水平(1.15×101CFU·g-1、1.20×102CFU·g-1、1.25×103CFU·g-1)的胶红酵母添加到残次苹果中发酵,测定发酵物的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下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0株乳酸菌中L2、L4、L8产酸速度、生长速度均较快。且L4和L8组合比例为1:1时的产酸速度、生长速度最快。乳酸菌组合添加到残次苹果中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能显着改善残次苹果发酵物的感官品质、发酵品质。乳酸菌组合添加水平越高品质越好,综合考虑最终选择1.52×106CFU·g-1为乳酸菌组合的添加量。乳酸菌组合和胶红酵母添加到残次苹果中发现添加1.15×101CFU·g-1的胶红酵母能改善发酵物的色泽与气味。试验二:不同发酵工艺对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为了探讨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和残次苹果两种工艺对稻草的青贮品质的影响,选出适宜的发酵工艺。以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A)和复合微生物、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B)为两种工艺制作混合发酵青贮,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与稻草的混合比例为Ⅰ全部为稻草、Ⅱ(1:9)、Ⅲ(3:7)、Ⅳ(5:5)、Ⅴ(7:3)、Ⅵ(9:1),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发酵90 d后测定两种饲料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有氧暴露下p H值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均显着提高青贮原料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P<0.05);青贮90 d天后,未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的处理Ⅰ感官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为劣等,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感官评分和综合评分均为优等。A、B两种工艺发酵饲料的乳酸、乙酸含量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残次苹果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在有氧暴露期间,处理Ⅰ的乳酸菌数量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而两种工艺中的处理Ⅲ、Ⅳ的乳酸菌数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酵母菌和霉菌数量保持较低水平。试验三: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本试验通过研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旨在探讨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被动物的利用程度。将试验二中工艺A的发酵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培养,分别记录培养2、4、8、12、24、36、48和72小时的产气量,测定发酵参数及降解率。结果表明,混合发酵饲料中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添加量的增多产气量逐渐增多,单一稻草青贮(Ⅰ)的处理在72h内产气量始终最低。各处理体外发酵液的p H值均在瘤胃正常p H值范围内(6-7),处理Ⅰ发酵液的p H值显着高于其他处理(P<0.05),处理Ⅵ发酵液的p H值为6.09,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的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均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混合比例的增加逐渐增加,单一稻草青贮的处理(Ⅰ)干物质降解率最低,显着低于添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处理(P<0.05);各处理氨态氮浓度均在85~300 mg/L的范围内,处理Ⅰ的氨态氮浓度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体外培养液的总挥发性脂肪酸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混合比例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但处理Ⅴ、Ⅵ的总挥发性脂肪酸相较于处理Ⅲ、Ⅳ有略有降低。确定微生物组合及添加量为乳酸菌L4和L8的配比为1:1添加量为1.52×106cfu·g-1与1.15×101cfu·g-1的胶红酵母组合;在试验中以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的工艺A更优;并测定其降解特性,确定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贮的比例在3:7~5:5之间适宜。
高心悦[3](2021)在《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地膜覆盖是烟草种植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普通地膜覆盖技术虽能起到保水、保温的效果,但是对于自然降雨的水资源却无法进行有效地利用。渗水地膜是近年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量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它除了具有普通塑料地膜所具有的保温增湿等功能外,还具有渗水、微通气等优点,可有效提高对小降雨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山东是半湿润地区,但是降水量年度分布不均衡,在雨季到来之前,降雨主要以零星小降雨为主。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雨水资源是促进山东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试验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室外大田测定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对土壤含水率、基础理化性质,以及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在室内通过设计盆栽试验测定渗水地膜的保水性、保温性和渗水性等基本性质,明确渗水地膜保水抗旱以及对烟草生长、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渗水地膜显着改善土壤水热条件。烟叶大田移栽以后,没有进行人工灌溉,通过测定不同土壤深度含水率明确渗水地膜的雨水渗透效果。结果表明:10 cm、20 cm和30 cm土层的含水率,渗水地膜较传统地膜分别提高了79.90%、23.87%和10.76%。同时在室内对渗水地膜的保水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水效果与普通地膜没有显着性差异。在保持土壤温度方面,渗水地膜显着提高了0~15cm土层的地温,但是增温效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弱。(2)渗水地膜显着促进烤烟生长。烟叶移栽以后,动态监测烤烟生长参数(株高、茎围、叶长、叶宽、叶面积)。结果显示:渗水地膜显着促进烤烟的生长和叶片的伸长。其中在移栽后33天内,渗水地膜的效果尤为显着。这个现象主要归因于渗水地膜较普通地膜能有效利用雨季之前较少的降雨量。(3)渗水地膜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大田生长结束后,取样烟株第15位叶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覆盖渗水地膜的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比普通地膜的烟叶分别提高4.40%、8.46%和39.81%,但是在还原糖和烟碱方面,两种地膜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地膜烟叶的糖碱比为10.67,烟叶的化成成分更加协调。(4)渗水地膜显着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与促进烟叶生长相对应,覆盖渗水地膜后烟叶产量较对照增产12.59%。同时由于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上等烟和上中等烟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45%和3.74%。体现在产值上,每公顷渗水地膜提高近7000元。(5)渗水地膜改善土壤基础理化性质。与对照相比,渗水地膜能显着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提升量分别为15.20%、25.51%和13.50%,同时降低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降低量分别为4.19%和29.77%。综上所述:在烟田覆盖渗水地膜能有效促进水分进入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雨水尤其是雨季到来之前小降雨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促进烟叶的生长和化成成分的协调,进而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渗水地膜在山东烟区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卢月[4](2021)在《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草食动物养殖量的增长,反刍动物饲草供需矛盾突出,农作废弃物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养殖。针对人们对高品质羊肉消费需求量的增长,湖羊作为我国江浙一带的地方绵羊品种,其适应性强,对饲料的适口性广等特点成为市场主要消费肉羊品种。以育肥湖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稻草秸秆和白菜尾菜混合青贮发酵获得的青贮料饲喂育肥湖羊,探究其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肌肉理化性能、肌肉组织形态、抗氧化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为稻草尾菜饲料化在育肥湖羊生产中的利用提供试验参考。试验一、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5月龄、体重39.11±1.16kg、健康的湖羊1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只(公母各半)。试验以稻草尾菜混贮饲料为试验组,以羊场粗饲料为对照组,按精粗比5:5进行饲喂,精饲料均由羊场提供。预饲期10 d,正饲期35 d。结果表明,混贮组和对照组在肌肉常规养分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混贮组育肥湖羊的屠宰率(45.67&51.00%)、净肉率(33.87&37.33%)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胴体重、骨肉比、料肉比、眼肌面积等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皆不显着(P>0.05)。混贮组湖羊的肉色、大理石纹、背膘厚、肋肉厚、剪切力、系水力、pH等肌肉理化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也不显着(P>0.05)。根据市场价格,估测稻草尾菜混贮饲料育肥湖羊可节省饲料成本16.36%,提高养殖效益。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对育肥湖羊的屠宰性能无明显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肥湖羊肉质的细嫩度,且可提高养殖效益16.36%。试验二、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试验一的试验材料为基础,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肌纤维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23.01&30.66 μm)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肌纤维组织形态的显微结构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背最长肌处肌纤维更致密,肌肉纤维束形态均匀,排列规则,结构致密,边缘清晰。观察肌纤维组织形态的超微结构,发现混贮组育肥湖羊线粒体形态好,线粒体基质清晰,细胞器生物膜更完整,基质密集;细胞质间质透明清晰,结缔组织分布规则有序;肌节较长,Z线细致整齐,明带暗带清晰。肌肉氧化损伤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的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抗氧化指标高于对照组,说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抗氧化性能优于对照组,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氧化损伤小。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组织更细致,稻草尾菜混贮饲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改善了育肥湖羊肉品质。试验三、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肌肉氨基酸指标中,混贮组育肥湖羊肌肉蛋氨酸(Met)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氨基酸指标中混贮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在所有的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Lys)含量最高(1.89%&1.91%);亮氨酸(Leu)次之(1.76%&1.75%);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3.06%&3.09%);天冬氨酸(Asp)次之(1.92%&1.93%)。在肌肉脂肪酸指标中,SFA中硬脂酸(C18:0)混贮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UFA中亚油酸(C18:2)、花生四烯酸(C20:4)、PUFA及n-6 PUFA混贮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SFA中,混贮组以棕榈酸(C16:0)最高,对照组以硬脂酸(C18:0)最高。在UFA中,油酸(C18:1 C9)含量最高(24.97%&24.50%);反油酸(C18:1 T9)次之(11.00%&11.98%)。通过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肌纤维面积与组氨酸、十三碳酸(C13:0)、银杏酸(C15:0)和亚油酸(C18:2n-6)呈正相关(P<0.05);肌纤维密度与丙氨酸、苯丙氨酸、癸酸(C10:0)、月桂酸(C12:0)、组氨酸呈正显着相关(P<0.05);结缔组织与氨基酸基本呈显着负相关(P<0.05),但与癸酸(C10:0)、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油酸(C18:1 C9),以及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上本部分试验表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饲喂育肥湖羊,可有效改善育肥湖羊肉风味。
姚远[5](2021)在《秸秆还田对麦稻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秸秆资源丰富,直接还田是目前的主要方式,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和水稻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不同。本试验通过设计秸秆直接还田(SR)、秸秆灰化还田(PR)、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FSR)、秸秆不还田(CK)4种方式,并结合15N标记秸秆,研究秸秆还田不同方式下小麦和水稻的群体质量、产量与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秸秆合理还田提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有一定的增产效益,除2018-2019年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下小麦产量增加不显着外,其余种植季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和水稻产量的增加效果显着。秸秆还田不同方式间增产的途径不同,小麦季秸秆还田不同方式间,秸秆灰化还田通过增穗实现增产,两年度穗数比CK分别增加11.41%和2.25%,产量分别增13.65%和6.70%;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比CK降低了穗数,分别降低1.89%和2.34%,但千粒重分别增1.51%和6.85%,最终产量分别增0.44%和6.06%;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通过增粒(+8.72%)增重(+10.07%),实现了增产(+9.01%)。水稻季秸秆还田不同方式间,秸秆灰化还田处理提高了穗数,但降低了结实率,两年度穗数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增加1.91%和8.74%,结实率分别降低了 5.38%和6.42%,最终产量分别增加5.48%和4.83%;秸秆直接还田处理调节了穗数、粒数和结实率,其中穗数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降低1.91%和3.88%,穗粒数分别增加了 3.79%和7.23%,结实率均显着高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和秸秆不还田处理,产量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差异不显着(2018-2019)或显着(2019-2020);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影响较大的是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每穗粒数显着增加了 8.69%,千粒重显着增加了 4.32%,结实率显着增加了 6.36%,显着增产(+7.03%)。2.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影响了小麦和水稻的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各种植季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除2018-2019年度小麦季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小麦季秸秆还田不同方式间,秸秆配施腐熟剂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显着高于CK,但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变化不一致,显着小于(2018-2019)或高于(2019-2020)CK和SR处理。水稻季秸秆还田不同方式间,秸秆配施腐熟剂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与在小麦上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下籽粒总蛋白质含量与CK差异显着(2019)或不显着(2020),而其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显着高于CK;秸秆灰化还田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显着高于CK,与SR相比,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着,各组分含量略有差异。3.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下小麦和水稻前期植株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更显着低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小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高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4.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对植株养分积累量均是在小麦和水稻前期低于CK,在小麦和水稻成熟期高于CK;而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则在全生育期均高于CK。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下花后氮素与磷素转运贡献率均高于CK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对小麦和水稻花后植株钾素的损失有很好的抑制作用。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麦稻成熟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下麦稻成熟期0~60 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CK。秸秆灰化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下麦稻成熟期0~6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高于CK。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不同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CK,不同还田方式间表现为无论在小麦季还是水稻季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0~20 cm 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小麦季0~60 cm均低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而在水稻季0~2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在20~60 cm高于秸秆灰化还田处理;秸秆灰化还田处理除在两个试验年份小麦季土壤蔗糖酶含量在0~40 cm高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其余种植季度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在不同土层均低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2019-2020年份小麦季和水稻季各个土层间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最高。6.15N示踪结果显示,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麦稻生育期内吸收来自15N-标记秸秆氮的比例(%Ndfs)不同,其中小麦季为3.13%~3.36%,3.72%~3.85%;水稻季为3.19%~3.84%,3.60%~4.20%。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处理能显着增加小麦和水稻各时期作物对15N标记秸秆氮的利用率,提高15N标记秸秆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抑制了 15N标记秸秆氮的损失率。
姜碧薇[6](2021)在《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纤维结构及滩羊生长性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或更高,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但粗饲料适口性较差,难消化。通过对粗饲料进行处理,改善其适口性,增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了其生产性能、肉品质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以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主要成分为酵母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处理剂,选取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作为粗饲料,分六个试验,分别研究了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纤维结构以及对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菌群多样性、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和瘤胃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系统研究该处理方式对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作用机理,以期为粗饲料处理提供更多方法,同时改善粗饲料适口性,为滩羊生长性能和肉品质调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试验一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五组,其中对照组为未经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试验Ⅰ组为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处理(酶活≥l0000U/g)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试验Ⅱ组为单独使用复合益生菌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试验Ⅲ组为酶菌混合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酶菌比8:15),试验Ⅳ组为酶菌混合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酶菌比8:20),试验V组为酶菌混合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酶菌比8:25),经发酵30天后检测其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酶菌比8:20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且经该比例发酵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数量最多,霉菌数量最少,菌落总数居中,并减少了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说明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最佳比例是8:20。试验二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纤维结构的影响根据试验一的方法对粗饲料进行处理,发酵30天后用扫描电镜对各组粗饲料进行纤维结构观察。分别取荞麦秸秆、稻草、苜蓿干草叶片和苜蓿干草茎秆的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每组三个重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纤维结构均有所破坏,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试验Ⅳ组>试验Ⅴ组>试验Ⅲ组>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该结果表明,酶菌比8:20条件下对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纤维结构的破坏力最强,说明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最佳比例是8:20。试验三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宁夏滩羊羯羊4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10只。日粮精粗比为3:7,对照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未经处理的荞麦秸秆和苜蓿干草(荞麦秸秆与苜蓿比例为20:80),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酶活≥10000U/g)+复合益生菌处理(酶菌比8:20)的荞麦秸秆和苜蓿干草(荞麦秸秆与苜蓿干草比例为20:80);对照Ⅱ组饲喂基础日粮+未经处理的稻草和苜蓿干草(稻草与苜蓿比例为60:40),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素酶(酶活≥10000U/g)+复合益生菌处理(酶菌比8:20)的稻草和苜蓿干草,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1)饲养试验结束当天,空腹口腔采集瘤胃液,分装保存后用于测定瘤胃pH值、氨态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表明,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显着降低了舍饲滩羊瘤胃内戊酸浓度(P<0.05),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瘤胃pH值、氨态氮浓度和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等挥发酸浓度,但差异不显着(P>0.05)。2)饲养试验结束当天,口腔采集瘤胃液后提取其中的DNA用于瘤胃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酶菌混合发酵处理后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饲喂滩羊,提高了其瘤胃细菌的OTU数目,改变了滩羊瘤胃内细菌的多样性。门水平上,该处理方式提高了滩羊瘤胃内厚壁菌门的占比数量,降低了拟杆菌门、Kiritimatiellaeota、蓝藻门的数量;属水平上,该处理方式提高了滩羊瘤胃内普雷沃氏菌属、库特氏菌属、瘤胃球菌NK4A214属、鲁梅尔芽孢杆菌属和鞘氨醇杆菌属的数量,降低了滩羊瘤胃内克里斯滕森R7菌属的数量。试验四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当天,空腹口腔采集瘤胃液。分装保存后提取其中的DNA用于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用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后,对滩羊瘤胃细菌的功能基因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产生了一定影响。以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其瘤胃内主要功能酶是参与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的酶类。滩羊瘤胃内的嘧啶代谢(Pyrimidine metabolism)、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Amino sugar and 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以及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这3条通路的基因数量极显着高于未处理的粗饲料(P<0.01)。说明用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提高了滩羊瘤胃细菌当中嘧啶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以及二羧酸代谢的基因数量。同时,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其瘤胃内降解植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主要是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提高了滩羊瘤胃内的部分半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和部分非结构碳水化合物酶的活性,促进了滩羊对粗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试验五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于饲养试验开始当天、第30d和饲养试验结束当天空腹静脉采血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之后称重。结果表明,用酶菌混合处理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饲喂滩羊,可以极显着提高滩羊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降低料重比(P<0.01),提高滩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显着提高滩羊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极显着降低血清尿素含量(P<0.01)。试验六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5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羊只禁食24 h,禁水2h后屠宰,用于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取相应肉样,规定时间内进行肉品质及羊肉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屠宰性能指标、肉品质和羊肉营养成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Ⅰ组提高了 2.56%、2.23%、3.22%和1.69%,GR值比对照组Ⅰ组降低了 8.43%;试验Ⅱ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组Ⅱ提高了 2.95%、1.29%、2.20%和2.58%,GR值比对照Ⅱ组降低了 1.28%,说明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有提高滩羊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净肉重的趋势,同时有降低GR值的趋势。试验Ⅰ组失水率、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分别比对照Ⅰ组降低了 7.25%、1.79%和15.13%,熟肉率和肉色红度(a*)值分别比对照Ⅰ组提高了 5.64%和3.63%。试验Ⅱ组失水率、剪切力、滴水损失分别比对照Ⅱ组降低了 4.23%、1.55%和27.74%,熟肉率和肉色红度(a*)值分别比对照Ⅱ组提高了 6.02%和2.86%。试验Ⅰ组粗脂肪含量比对照Ⅰ组降低了 9.25%,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Ⅰ组提高了 4.31%,试验Ⅱ组粗脂肪含量比对照Ⅱ组降低了 3.06%,粗蛋白含量比对照Ⅱ组提高了 6.39%。说明本试验日粮条件下,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有提高滩羊产肉性能和胴体瘦肉率的趋势。同时,用酶菌混合处理的粗饲料饲喂滩羊,有改善滩羊肉色和肉品质、降低滩羊肉脂肪含量和提高滩羊肉蛋白质含量的趋势。综上所述,应用酶菌混合8:20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可显着降低其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改善发酵品质并破坏其纤维结构。用酶菌处理后的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饲喂滩羊,可以提高滩羊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降低了其血清尿素含量,提高了屠宰性能,改善其肉品质,同时能够影响滩羊瘤胃细菌多样性,提高其瘤胃内部分纤维降解菌的数量和部分功能基因和部分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数量。因此,本试验日粮条件下,运用纤维素酶(酶活≥10000 U/g)与复合益生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饲喂效果较优,有益于滩羊的健康养殖,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吴建萌[7](2020)在《稻秸菌酶联用黄贮工艺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秸适口性和品质较差,营养转化率不高,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直接饲喂效果不佳黄贮加工是提高稻秸饲料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发酵型添加剂是获得优质黄贮饲料的必要条件,市场上发酵型添加剂种类繁多,发酵效果参差不齐,因此,本试验从黄贮菌种、时间、水分、酶制剂等方面进行优化,拟开发一种菌酶联用的稻秸黄贮发酵工艺参数,为提高水稻秸秆黄贮质量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首先选用市场上销售的三种乳酸菌制剂产品(进口发酵菌制剂(A),主要成分为乳酸乳球菌(O-224)和布氏乳杆菌(LB1819),活菌总数≥1.0×109CFU/g;国产发酵菌制剂(B),主要成分为由植物性乳酸杆菌(优选特效菌种),酪酸菌,戊糖片球菌,活菌总数≥1.0X 109 CFU/g。国产发酵菌制剂(C);主要成分为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活菌数≥1.0×109 CFU/g),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含水量、玉米粉添加量等因素对稻秸黄贮的影响,筛选出较优的工艺参数。然后,选用不同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戊糖片球菌、酿酒酵母)和酶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和酶制剂对稻秸黄贮的影响,筛选出较优的菌酶联合发酵工艺参数。最后,对乳酸菌发酵制剂和菌酶联合最优工艺进行比较,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探讨各自产品的优缺点,筛选出最优的稻秸黄贮工艺参数。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发酵菌制剂黄贮参数优化试验中,进口发酵菌制剂(A)黄贮水稻秸秆最佳水分含量为60%,此时黄贮pH值可以低至4.03。国产发酵菌制剂(B)和国产发酵菌制剂(C)黄贮水稻秸秆最佳水分含量为65%,此时黄贮pH值分别为4.18和4.11。进口发酵菌制剂(A)黄贮水稻秸秆玉米粉最佳添加量为5%,此时黄贮pH值可以低至3.96。国产发酵菌制剂(B)和国产发酵菌制剂(C)黄贮水稻秸秆玉米粉最佳添加量为7%,此时黄贮pH值分别为4.13和4.05。进口发酵菌制剂(A)黄贮水稻秸秆最优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为60%、玉米粉添加量为5%、发酵45d;国产发酵菌制剂(B)和国产发酵菌制剂(C)黄贮水稻秸秆最优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为65%、玉米粉添加量为7%、发酵45d。2)菌酶联合黄贮水稻秸秆,对发酵品质影响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复合酶制剂>黄贮水分>菌种比例>黄贮时间,且以复合酶制剂添加量0.15%、黄贮水分60%、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戊糖片球菌:酿酒酵母=3:1:1:1和黄贮时间60d为最优水平,黄贮水稻秸秆品质良好。3)通过菌酶联合的发酵与市场上现有的发酵菌制剂黄贮稻秸比较,将各处理间具有显着性差异的10个发酵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其中乳酸(LA)、乙酸(AA)、丁酸(BA)、干物质(DM)、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有氧稳定性(AS)为正向指标,pH值、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为负向指标。对10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的平均值进行综合价值排序,平均值越越大,黄贮综合价值越大,反之越小,各处理的综合价值排序为T处理(0.791)>Z处理(0.523)>Y处理(0.364)>Z处理(0.326),即:进口发酵菌制剂(A)>国产发酵菌制剂(B)>国产发酵菌制剂(C)>菌酶联合工艺黄贮的发酵型添加剂。结论:进口发酵菌制剂(A)黄贮稻秸最佳工艺为:水分60%,玉米粉5%;国产发酵菌制剂(B)黄贮稻秸最佳工艺为:水分65%,玉米粉7%;国产发酵菌制剂(C)黄贮稻秸最佳工艺为:水分65%,玉米粉7%。菌酶联合发酵最优水平:复合酶制剂添加量0.15%、黄贮水分60%、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戊糖片球菌:粮酒酵母=3:1:1:1和黄贮周期60d。最佳工艺参数比较为:进口发酵菌制剂(A)>国产发酵菌制剂(B)>国产发酵菌制剂(C)>菌酶联合工艺参数。
许竹溦[8](2019)在《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菊花(C.Morifolium Ramat)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十大名花及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观赏及经济价值较高,我国的切花菊产业在鲜切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切花菊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比例失调、土壤环境破坏等现象普遍出现,导致切花品质下降,投入产出比升高,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寻找改善或是缓解切花菊连作障碍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稻草、砻糠和竹叶施入连作土壤,研究了其对连作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H和EC值、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变化、根际微生物及切花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良设施连作土壤及提高切花菊品质提出技术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作切花菊土壤添加稻草5.5(D1)、11(D2)、16.5 kg/m2(D3),砻糠2.5(L1)、5(L2)、7.5 kg/m2(L3),竹叶 2(Z1)、4(Z2)、6 kg/m2(Z3)的各个处理均能提高土壤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且同种有机物材料随着施入量增加能显着提高切花菊品质;在有机物添加后3个月且切花菊定植当日取土样测定,其中D3处理改良效果最佳,与CK相比显着增加(P<0.05),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55.53%、157.09%、166.83%和44.35%;其次是Z3处理,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相比CK显着提高,分别增加了 30.51%、101.10%、34.28%。在有机物施入土壤5个月且切花菊定植60天时取土样测定,D3、L3和Z3处理较CK相比土壤铵态氮含量显着增加了 47.92%、37.04%和42.71%。同种有机物的最大添加量处理(D3、L3和Z3)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CK均有显着提高;速效磷含量增加了 177.84%、142.63%和190.42%;速效钾含量增加了 82.84%、60.77%和27.25%。稻草、砻糠和竹叶添加后各处理,EC值随施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即D3>D2>D1、L3>L2>L1和Z3>Z2>Z1;竹叶处理整体较砻糠和稻草对缓解土壤盐渍化效果更为明显,其中Z1处理较CK降低了 42.26%。有机物覆盖后能改变了土壤水分垂直蒸发途径,增加土壤保温和保水性。稻草、砻糠和竹叶各覆盖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保温保湿能力,稻草处理整体上效果最佳。有机物添加处理后切花菊品质较CK均有一定提高,D3和Z3处理整体效果最好,其中Z3处理对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鲜重这三方面指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高了 30.01%、26.73%和33.33%。综合来看,稻草、砻糠和竹叶处理均对改良切花菊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和切花菊品质有一定效果,其中稻草添加量与覆盖16.5 kg/m2处理(D3)对土壤保温保水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均最佳,竹叶添加量6 kg/m2处理(Z3)对切花菊品质改善效果最好。2.重复添加有机物后各处理土壤pH值降低。随着有机物添加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减少,孔隙度逐渐增加,其中稻草处理改良的效果最为明显,其中D3处理第三次施入后测定值较CK差异最为显着,容重降低了 25%%,孔隙度增加了25.07%。有机物覆盖后均能增加土壤保温性,缩小土壤日温度变化幅度;提升土壤保水能力。整体来看,稻草覆盖的土壤保温保水性最优,其次为竹叶覆盖。除Z1处理外,其他各处理与CK相比根际土壤中细菌与真菌比值均有一定提高,同一有机物添加处理随着施入量的增加,B/F 比值逐渐增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7个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得出稻草16.5 kg/m2和竹叶6 kg/m2处理对切花菊连作土壤理化性状改良效果较好。3.在重复有机物添加处理后土壤进行复茬种植切花菊,切花菊苗期测定的9个生长指标,除D1处理的其他处理对切花菊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提高,稻草处理(D1、D2和D3)较砻糠和竹叶的处理,整体上长势较弱,各个生长指标较低。L3和Z3处理对切花菊生长期品质改善效果最好,L3处理在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叶面积指标高于其他处理,Z3处理在株高和切花菊干物质指标高于其他处理。盛花期测定的9个生长指标和最大花径、花鲜重、花干重和叶绿素含量4个品质指标,表明有机物添加处理较CK所有指标均有提高,其中株高、茎干重和叶面积较CK显着提高,Z3处理较CK除叶面积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有显着提高,植株改良效果最佳。盛花期切花菊各品质指标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与土壤pH、EC值、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着相关。茎相关指标均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影响,叶相关指标受土壤铵态氮促进,而花相关指标受铵态氮和速效磷促进。
陈沁[9](2019)在《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活性碳及柑橘产量品质、养分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对土壤养分、植物的吸收利用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而果园覆盖能有效地改变农田微气候,并具有保护土壤结构、改变土壤水热状况等功效,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以活性有机碳组分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不同覆盖处理下柑橘园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组分的变化,探究活性有机碳组分对土壤肥力、柑橘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改善柑橘园土壤管理状况,提高养分利用和果实产量、品质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果有:(1)对增加土壤表层和亚表层总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而言,以作物尤其是水稻、小麦秸秆覆盖的效果优于地膜覆盖和生草覆盖,其中以湖南试验覆盖37.5%和50%养分量水稻秸秆2个处理与湖北试验覆盖10kg/株和15kg/株覆盖量的小麦秸秆2个处理效果较好。(2)作物尤其是水稻、小麦秸秆覆盖提高土壤速效氮、钾含量效果优于生草和地膜覆盖,其中又以37.5%养分量水稻秸秆或15kg/株的覆盖量小麦秸秆效果较好;地膜覆盖则对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较好。(3)生草和地膜覆盖提高叶片全氮、全磷含量效果优于秸秆覆盖,但秸秆覆盖尤其是水稻、小麦秸秆提高果实中氮磷钾含量效果优于地膜覆盖,其中以37.5%养分量水稻秸秆或15kg/株覆盖量的小麦秸秆效果较好,且发现叶片、果皮钾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有较强相关性。(4)37.5%养分量水稻秸秆或15kg/株小麦秸秆覆盖的增产效果显着;湖北试验中果实产量、色泽、固酸比与部分活性有机碳组分指标成正相关。
程思忍[10](2019)在《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壤耕作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农艺措施。为了探明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积累、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以及香稻草还田、机械育插秧、同步深施肥等栽培措施对香稻2-AP形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协同提高香稻香气和产量的适宜耕种模式。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机插香稻育秧方法,采用最适宜的基质育秧进行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香气2-AP合成积累以及产量形成的研究;通过采集机插香稻关键生育期的籽粒、叶片、茎鞘和根部,分析其2-AP含量、关键物质和酶的变化以及产量构成,研究保护性耕作下香稻草还田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施用腐秆剂的处理,分析香稻香气2-AP合成和产量形成;通过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的结合,研究不同耕种模式对香稻香气2-AP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专用基质软盘育秧(SSBM)处理下提高了香稻象牙香占成秧率,显着提高其秧苗素质,特别是秧苗地上部干物重,从而显着提高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剑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机插香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高产达到5.79 t·hm-2。(2)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机插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免耕方式下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成熟期籽粒香气达最大值分别为58.16μg·kg-1,41.79μg·kg-1,主要是一方面保护性耕作机插香稻成熟期叶片和茎鞘的脯氨酸脱氢酶、吡咯啉-5-羧酸含量、鸟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根部和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促使叶片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促进籽粒2-AP的积累;另一方面,成熟期籽粒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以及较高的脯氨酸脱氢酶和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进一步促进籽粒香气2-AP的积累。(3)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促进机插香稻产量的提高。少耕和免耕方式下,机插香稻无效分蘖减少,剑叶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干物质重提高,有效穗数显着提高,从而提高机插香稻产量,其中免耕方式显着提高象牙香占产量,增幅达8.58%。(4)香稻草还田可显着提高香稻香气2-AP含量和产量。在不同处理中,少耕方式香稻草还田增产显着,其两季晚造供试香稻产量均在该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平均增幅达15.79%。而供试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均在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表现最大值,原因在于: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有利于提高供试香稻成熟期籽粒脯氨酸含量,吡咯啉-5-羧酸含量、1-吡咯啉含量以及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有利于成熟期叶片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提高香稻成熟期籽粒2-AP含量,且在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处理下产量增幅达6.62%。(5)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撒施腐秆剂能够有效提高香稻产量,增产效果并于2017年晚季达到显着水平,而对稻米品质和成熟期籽粒2-AP含量无显着影响,但能够有利于香稻叶片和茎鞘的2-AP含量维持较高水平。(6)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配套同步深施肥机插秧模式(M5)下,供试香稻产量达较高水平,同时显着提高糙米率和精米率,改善香稻的碾磨品质。而且在M5模式下美香占2号成熟期籽粒香气2-AP含量达最大值55.05μg·kg-1,象牙香占香气2-AP含量为204.83μg·kg-1。M5模式下供试香稻品种成熟期籽粒脯氨酸脱氢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脯氨酸含量、1-吡咯啉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香稻籽粒2-AP含量的积累;同时该模式下有利于提高香稻成熟期叶片的2-AP含量、鸟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综上,免耕方式下香稻草还田配套同步深施肥机插秧模式是能够协同香气2-AP和产量同时提高的耕种模式。
二、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汽爆膨化作物秸秆对水稻萌发生长及增施氮肥的产量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汽爆膨化对秸秆化学成分及物理结构的影响 |
1.2.2 不同作物秸秆和汽爆膨化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1.2.3 不同作物秸秆等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4 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5 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6 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地点与材料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秸秆汽爆膨化方式 |
2.2.2 汽爆膨化作物秸秆浸提液与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2.2.3 三大作物秸秆及汽爆膨化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4 秸秆汽爆膨化还田与增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发芽指标测定 |
2.3.2 秧苗素质测定 |
2.3.3 根系形态及根系伤流的测定 |
2.3.4 株高及分蘖的调查 |
2.3.5 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测定 |
2.3.6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3.7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
2.3.8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汽爆膨化前后秸秆结构形态的变化 |
3.1.1 宏观形态变化 |
3.1.2 微观形态变化 |
3.2 不同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作物秸秆与汽爆膨化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
3.4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3.5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相关性状的影响 |
3.5.1 株高的比较 |
3.5.2 分蘖动态的比较 |
3.5.3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比较 |
3.5.4 叶面积的比较 |
3.6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根部性状及伤流的影响 |
3.7 汽爆膨化及施氮肥量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3.7.1 功能叶片SPAD值的比较 |
3.7.2 光合性能的比较 |
3.7.3 叶片抗氧化酶酶活性的比较 |
3.8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1 加工品质的比较 |
3.8.2 外观品质的比较 |
3.8.3 营养品质的比较 |
3.8.4 食味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作物秸秆及汽爆膨化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 作物秸秆及汽爆膨化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3 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根系形态指标的探讨 |
4.4 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及施氮量与水稻干物质积累的探讨 |
4.5 汽爆膨化作物秸秆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6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作物秸秆汽爆膨化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 作物秸秆汽爆膨化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4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5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5.6 汽爆膨化及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畜牧业的重要性 |
1.1.2 新疆草地资源概况 |
1.1.3 新疆残次苹果、稻草资源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 |
1.2.2 残次苹果和稻草混合发酵在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
1.2.3 青贮发酵饲料品质及饲用价值评定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微生物组合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乳酸菌及其组合的产酸特性、生长曲线 |
2.2.2 乳酸菌组合不同配比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及耐酸性 |
2.2.3 乳酸菌组合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有氧暴露下的p H值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2.4 微生物组合发酵残次苹果的发酵品质、有氧暴露下p H值与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不同乳酸菌的产酸速度、生长曲线及耐酸性 |
2.3.2 添加不同水平微生物对残次苹果发酵品质的影响 |
2.3.3 不同水平微生物对残次苹果在有氧暴露下物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发酵工艺对残次苹果与稻草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发酵工艺发酵饲料的感官品质 |
3.2.2 不同发酵工艺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 |
3.2.3 不同发酵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及综合评价 |
3.2.4 不同发酵工艺青贮发酵饲料有氧暴露后p 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3.3 讨论 |
3.3.1 不同发酵工艺对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3.3.2 不同发酵工艺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发酵工艺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 章 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降解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3 混合发酵饲料的体外产气、发酵参数 |
4.3 讨论 |
4.3.1 不同比例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对体外发酵产气量参数的影响 |
4.3.2 不同比例残次苹果发酵物与稻草对体外发酵发酵参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环境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降雨 |
1.1.2 土壤 |
1.1.3 温度 |
1.1.4 光照 |
1.1.5 自然灾害 |
1.2 覆盖栽培技术 |
1.2.1 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覆盖栽培在我国烟草上的应用 |
1.3 渗水地膜研究进展 |
1.4 烟叶品质 |
1.5 烟叶产量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述 |
2.2 试验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2.4.2 烤烟基本农艺性状测定 |
2.4.3 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
2.4.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5 渗水地膜基本性质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1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2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3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47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4 不同地膜覆盖对移栽63天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基本农艺形状的影响 |
3.2.1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茎围的影响 |
3.2.3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最大叶长的影响 |
3.2.4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烟最大叶宽的影响 |
3.2.5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
3.3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地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3.3.2 不同地膜覆盖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3.4 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5 渗水地膜基本性质的测定 |
3.5.1 渗水地膜保水性的测定 |
3.5.2 渗水地膜渗水性的测定 |
3.5.3 渗水地膜保温性的测定 |
4 讨论 |
4.1 渗水地膜对土壤水温的调节 |
4.2 渗水地膜对烤烟基本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 渗水地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渗水地膜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
4.5 渗水地膜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 |
1.1.1 稻草秸秆现状 |
1.1.2 白菜尾菜现状 |
1.1.3 混贮饲料利用现状 |
1.2 我国肉羊养殖现状 |
1.3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 |
1.3.1 饲料添加剂 |
1.3.2 青贮饲料 |
1.3.3 饲料精粗比 |
1.4 影响羊肉风味的因素 |
1.4.1 饲料种类及营养组成 |
1.4.2 能量饲料添加剂 |
1.5 小结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和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稻草尾菜混合青贮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肉质养分的影响 |
2.3.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3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不同部位肌肉理化指标比较 |
2.3.5 成本预估 |
2.4 讨论 |
2.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肉质养分的影响 |
2.4.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2.4.3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理化指标的影响 |
2.4.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不同部位肌肉理化指标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组织形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测定指标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纤维相关参数的影响 |
3.3.2 光学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纤维相关参数的影响 |
3.4.2 光学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3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稻草尾菜混贮对肌纤维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4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氧化损伤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风味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
4.3.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
4.3.3 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 |
4.4 讨论 |
4.4.1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
4.4.2 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
4.4.3 肌纤维参数与风味物质相关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秸秆还田对麦稻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目前秸秆利用现状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矿质养分平衡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形成与品质的影响 |
1.3.1 秸秆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
1.3.2 秸秆还田对小麦、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
1.4 ~(15)N示踪法在秸秆氮素分配和去向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秸秆还田试验 |
2.1.2 ~(15)N标记秸秆还田试验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
2.2.2 产量及产量结构 |
2.2.3 植株氮磷钾含量 |
2.2.4 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 |
2.2.5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 |
2.2.6 土壤酶活性 |
2.2.7 ~(15)N丰度测定 |
2.2.7.1 植株样品~(15)N丰度测定 |
2.2.7.2 土壤样品~(15)N丰度的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还田对小麦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对小麦和水稻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3.3 秸秆还田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3.3.1 对小麦和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2 对小麦和水稻LAI的影响 |
3.3.3 对小麦和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3.4 小麦和水稻总结实粒数与粒/叶比与产量的关系 |
3.4 秸秆还田对小麦和水稻植株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4.1 对小麦和水稻植株氮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4.2 对小麦和水稻植株磷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4.3 对小麦和水稻植株钾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3.4.4 对小麦和水稻每生产百公斤籽粒吸收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3.4.5 对小麦和水稻相关养分效率的影响 |
3.4.5.1 对氮、磷、钾收获指数的影响 |
3.4.5.2 对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 |
3.5 秸秆还田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5.1 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5.2 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5.3 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5.4 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5.5 对小麦和水稻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6 ~(15)N标记秸秆还田氮在小麦和水稻植株体内的分配及去向 |
3.6.1 还田水稻秸秆~(15)N在小麦各时期不同器官的积累量 |
3.6.2 还田水稻秸秆~(15)N在小麦当季各时期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 |
3.6.3 当季小麦对~(15)N标记水稻秸秆氮的利用 |
3.6.4 还田小麦秸秆~(15)N在水稻各时期不同器官的积累量 |
3.6.5 还田小麦秸秆~(15)N在水稻当季各时期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 |
3.6.6 当季水稻对~(15)N标记小麦秸秆中氮的利用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秸秆还田影响小麦和水稻籽粒产量与品质特征表现 |
4.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1.2 群体质量 |
4.1.3 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
4.2 秸秆还田对小麦和水稻植株养分吸收和转运的调控效应 |
4.3 秸秆还田对小麦季和水稻季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 |
4.4 秸秆还田对秸秆~(15)N分配与去向的影响 |
4.5 秸秆还田不同方式综合评价 |
4.5.1 秸秆添加腐熟剂直接还田能有效解决幼苗质量问题 |
4.5.2 秸秆灰化还田的有效利用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纤维结构及滩羊生长性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分布及利用情况概述 |
1.2.1 农作物秸秆概念及种类 |
1.2.2 中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2.3 秸秆的饲用价值 |
1.2.4 影响秸秆饲料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 |
1.2.4.1 木质素 |
1.2.4.2 植物单宁 |
1.2.5 秸秆饲料的生物加工处理方式 |
1.2.5.1 酶制剂处理方式 |
1.2.5.2 微生态制剂处理方式 |
1.3 饲用酶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
1.3.1 饲用酶制剂的发展 |
1.3.2 纤维降解酶在植物细胞壁降解中的作用机理 |
1.3.3 纤维降解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4 益生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
1.4.1 益生菌制剂的发展 |
1.4.2 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理 |
1.4.3 益生菌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4.3.1 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
1.4.3.2 益生菌制剂在饲料中的发酵机理 |
1.4.3.3 益生菌制剂处理粗饲料 |
1.5 粗饲料处理对其纤维结构的影响 |
1.5.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
1.5.2 反刍动物对植物细胞壁的消化吸收 |
1.5.3 扫描电镜的发展与应用 |
1.6 粗饲料处理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
1.6.1 粗饲料处理对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6.2 粗饲料处理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6.3 粗饲料处理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 |
1.6.3.1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 |
1.6.3.2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类 |
1.6.3.3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作用机理 |
1.6.3.4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处理 |
2.1.2 样品收集与测定 |
2.1.2.1 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测定 |
2.1.2.2 荞麦秸秆、稻草与苜蓿干草的发酵品质测定 |
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酶菌混合处理对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2.2 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2 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纤维结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荞麦秸秆、稻草和苜蓿干草日粮的处理 |
3.1.2 试验器材 |
3.1.3 试验试剂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酶菌混合处理对荞麦秸秆纤维结构的影响 |
3.2.2 酶菌混合处理对稻草纤维结构的影响 |
3.2.3 酶菌混合处理对苜蓿干草茎秆纤维结构的影响 |
3.2.4 酶菌混合处理对苜蓿干草叶片纤维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1.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4.1.4 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4.1.5 试验仪器 |
4.1.6 试验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方法 |
4.1.6.1 瘤胃液的采集 |
4.1.6.2 瘤胃发酵参数测定 |
4.1.6.3 瘤胃菌群的测定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1.7.1 瘤胃参数相关数据统计 |
4.1.7.2 瘤胃菌群测定数据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2.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2.1 16S rDNA基因V3+V4区域扩增结果 |
4.2.2.2 稀释曲线 |
4.2.2.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OTU及物种数量的影响 |
4.2.2.4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4.2.2.5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Beta多样性的影响 |
4.2.2.6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门水平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2.7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属水平物种组成的影响 |
4.2.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群落与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 |
4.2.3.1 对舍饲滩羊瘤胃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与瘤胃代谢的影响 |
4.2.3.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与瘤胃代谢的影响 |
4.2.3.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菌群与环境因子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3.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3.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细菌群落与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5.1.4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5.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5.1 瘤胃液的采集 |
5.1.5.2 宏基因组测定 |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
5.2.2 酶菌混合处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
5.2.3 酶菌混合处理荞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对滩羊瘤胃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 |
5.2.4 酶菌混合处理稻草和苜蓿干草对滩羊瘤胃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
5.3.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瘤胃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6.1.3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6.1.4 饲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6.1.5 试验样品采集 |
6.1.5.1 生长性能数据的采集 |
6.1.5.2 血液样本的采集 |
6.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6.1 生长性能指标 |
6.1.6.2 血液生化指标 |
6.1.7 数据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体重变化的影响 |
6.2.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体尺指标的影响 |
6.2.3 经济效益分析 |
6.2.4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6.3.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体尺指标的影响 |
6.3.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6.3.4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动物分组 |
7.1.2 试验日粮 |
7.1.3 饲养管理 |
7.1.4 样品和数据采集 |
7.1.5 分析测定方法 |
7.1.5.1 屠宰性能测定 |
7.1.5.2 羊肉理化性质指标分析 |
7.1.5.3 羊肉营养成分分析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7.2.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 |
7.2.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
7.3.2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肉品质的影响 |
7.3.3 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滩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论文总体结论与创新点 |
8.1 总体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稻秸菌酶联用黄贮工艺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清单 |
1 文献综述 |
1.1 稻秸利用现状 |
1.2 稻秸常见处理技术 |
1.2.1 物理处理法 |
1.2.2 化学处理法 |
1.2.3 微生物处理法 |
1.3 秸秆的黄贮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黄贮原理及发酵过程 |
1.3.2 黄贮技术要点 |
1.4 黄贮方法 |
1.4.1 窖贮技术 |
1.4.2 堆贮技术 |
1.4.3 裹包技术 |
1.4.4 袋贮技术 |
1.5 黄贮饲料质量的评定方法 |
1.6 黄贮添加剂 |
1.6.1 促进发酵型添加剂在黄贮中的应用 |
1.6.2 抑制发酵型添加剂在黄贮中的应用 |
1.6.3 营养型添加剂在黄贮中的应用 |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菌种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培养基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活化与扩大培养 |
2.2.2 乳酸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 |
2.2.3 发酵菌制剂的使用方法 |
2.2.4 水稻秸秆黄贮的制作 |
2.2.5 不同发酵菌制剂黄贮参数优化设计 |
2.2.6 稻秸黄贮参数优化指标pH值的评定 |
2.2.7 菌酶联合黄贮水稻秸秆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
2.2.8 黄贮水稻秸秆现场感官评定 |
2.2.9 黄贮水稻秸秆发酵数据测定 |
2.2.10 黄贮水稻秸秆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2.2.11 黄贮水稻秸有氧稳定性测定 |
2.2.12 不同发酵剂制剂与菌酶联合发酵最优条件下黄贮稻秸品质比较的试验设计 |
2.2.1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发酵剂制剂黄贮参数优化研究 |
3.1.1 水分含量对水稻秸秆黄贮pH值的影响 |
3.1.2 玉米粉添加量对水稻秸秆黄贮pH值的影响 |
3.2 菌酶联合黄贮水稻秸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3.2.1 菌酶联合黄贮对水稻秸秆感官评定结果的影响 |
3.2.2 菌酶联合处理对水稻秸秆实验室评定结果的影响 |
3.2.3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4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影响的综合平衡正交分析 |
3.3 不同发酵剂制剂与菌酶联合发酵最优条件下黄贮稻秸品质的研究 |
3.3.1 不同发酵剂制剂最优处理对黄贮稻秸感官评定 |
3.3.2 不同发簿菌制剂最优对黄贮稻秸实验室指标和有气稳定性的影晌 |
3.3.3 不同发酵蔺制剂最优处理对黄贮水稻秸秆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发酵菌制剂处理黄贮水稻秸秆各指标的综合价值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发酵菌制剂黄贮参数优化研究 |
4.1.1 不同发酵茧制剂和水分含量对水稻秸轩黄贮pH值的影响 |
4.1.2 不同发酵菌制剂和玉米粉添加量对水稻秸秆黄贮pH值的影响 |
4.2 菌酶联合黄贮水稻秸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2.1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感官评定的影响 |
4.2.2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实验室评定的影响 |
4.2.3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
4.2.4 菌酶联合黄贮处理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影响的综合平衡正交分析 |
4.3 不同发酵菌制剂与菌酶联合发酵最优条件下黄贮稻秸品质的研究 |
4.3.1 不同发酵菌制剂最优处理对黄贮稻秸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
4.3.2 不同发酵菌制剂最优处理对黄贮稻秸营养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与后续待研究问题 |
5.1 结论 |
5.2 后续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切花菊生产现状 |
2 设施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
2.1 连作障碍成因研究进展 |
2.2 设施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
3 有机质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1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2 砻糠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3 竹叶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4 不同有机物覆盖的研究与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有机物添加和覆盖对连作土壤性状和切花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切花菊定植前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1.3.2 切花菊生长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1.3.3 切花菊生长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的测定 |
1.3.4 切花菊定植时和生长期生长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定植时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2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生长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3 三种有机物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4 不同覆盖物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
2.5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
2.6 三种有机物添加处理对切花菊生长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重复添加有机物对切花菊连作土壤性状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三种有机物添加处理对土壤pH和EC值的影响 |
2.3 三种有机物连续添加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2.4 三种有机物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和B/F值的影响 |
2.6 土壤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及不同处理后土壤综合性状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重复添加有机物对切花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 |
2.2 切花菊品质指标与连作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
2.3 切花菊品质指标与连作土壤理化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活性碳及柑橘产量品质、养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
1.2 果园土壤覆盖模式 |
1.2.1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1.2.2 不同覆盖模式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3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4 不同覆盖模式对树体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5 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组分与氮磷钾元素及果实产量的相关性 |
2 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椪柑试验 |
3.2.2 温州蜜柑试验 |
3.3 样品的制备和采集 |
3.3.1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3.2 果实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3.3 叶片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土壤指标 |
3.4.2 果实指标 |
3.4.3 植物样品养分含量 |
3.5 数据处理 |
4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
4.1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
4.2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4.3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4.4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
4.5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组分比例的影响 |
5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1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5.2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5.3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5.4 不同覆盖模式下柑橘园土壤速效氮磷钾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
6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养分利用的影响 |
6.1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
6.2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
6.3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
6.4 不同覆盖模式下柑橘氮磷钾利用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6.4.1 椪柑 |
6.4.2 温州蜜柑 |
7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试验椪柑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1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试验椪柑果实产量的影响 |
7.1.2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试验椪柑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7.1.3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试验椪柑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7.1.4 不同覆盖模式对椪柑果实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的影响 |
7.1.5 不同覆盖模式对椪柑果实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的影响 |
7.2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北温州蜜柑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7.2.1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北温州蜜柑果实产量的影响 |
7.2.2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北温州蜜柑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7.2.3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北温州蜜柑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7.2.4 不同覆盖模式对温州蜜柑果实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的影响 |
7.2.5 不同覆盖模式下温州蜜柑果实产量品质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8 讨论 |
8.1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
8.2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园土壤氮磷钾有效性及其利用的影响 |
8.3 不同覆盖模式对柑橘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9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香稻香气特征物质及其形成积累 |
1.3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4 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6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机插香稻育秧基质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发芽率和成秧率的测定 |
2.2.4 秧苗地上部干物重的测定 |
2.2.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6 香稻地上部干物质重 |
2.2.7 叶面积指数 |
2.2.8 剑叶净光合速率 |
2.2.9 叶片SPAD值 |
2.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2.3.2 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影响 |
2.3.3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香稻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的影响 |
2.3.5 不同育秧基质对香稻象牙香占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
2.3.6 不同育秧基质对香稻象牙香占秧苗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
2.3.7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茎蘖动态调查 |
3.2.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3.2.5 剑叶净光合速率测定 |
3.2.6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3.2.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3.2.8 稻米品质的测定 |
3.2.9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3.2.9.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3.2.9.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3.2.9.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3.2.9.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 结果 |
3.3.1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各部位香气2-AP含量的影响 |
3.3.2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3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
3.3.4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5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3.6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7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8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9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10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1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12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3.13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14 保护性耕作对机插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保护性耕作下香稻草还田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4.2.4 SPAD值的测定 |
4.2.5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4.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4.2.7 稻米品质的测定 |
4.2.8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4.2.8.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4.2.8.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4.2.8.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4.2.8.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4.3 结果 |
4.3.1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2-AP的影响 |
4.3.2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3.3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吡咯啉-5-羧酸含量的影响 |
4.3.4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4.3.5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6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香稻鸟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4.3.7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4.3.8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GS活性的影响 |
4.3.9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NR活性的影响 |
4.3.10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11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12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LAI的影响 |
4.3.13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4.3.14 香稻草还田处理对机插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5.2.4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5.2.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5.2.6 稻米品质的测定 |
5.2.7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5.2.7.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5.2.7.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5.2.7.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5.2.7.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香气2-AP含量的影响 |
5.3.2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3.3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5C含量的影响 |
5.3.4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DH活性的影响 |
5.3.5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OAT活性的影响 |
5.3.6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P5CS活性的影响 |
5.3.7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5.3.8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GS活性的影响 |
5.3.9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NR活性的影响 |
5.3.10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3.11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12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3.13 免耕方式下撒施腐秆剂对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香气产量形成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叶面积指数测定 |
6.2.4 SPAD值测定 |
6.2.5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6.2.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6.2.7 稻米品质的测定 |
6.2.8 香气2-AP及其相关生理特性指标的测定 |
6.2.8.1 样品采集及储存 |
6.2.8.2 香气2-AP含量测定 |
6.2.8.3 香气2-AP合成相关生理特性的测定 |
6.2.8.4 氮素同化酶活性的测定 |
6.3 结果 |
6.3.1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2-AP含量的影响 |
6.3.2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6.3.3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5C含量的影响 |
6.3.4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 |
6.3.5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DH活性的影响 |
6.3.6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OAT活性的影响 |
6.3.7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P5CS活性的影响 |
6.3.8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NR活性的影响 |
6.3.9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GS活性的影响 |
6.3.10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3.11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3.12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6.3.13 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对香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不同耕种管理模式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1 保护性耕作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2 栽培措施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1.3 秸秆还田对香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7.1.2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及相关生理基础的影响 |
7.1.2.1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的影响 |
7.1.2.2 耕种管理模式对香气2-AP形成相关生理基础的影响 |
7.1.3 协同提高香稻香气2-AP与产量的耕种管理模式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主要论文 |
四、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汽爆膨化作物秸秆对水稻萌发生长及增施氮肥的产量品质效应[D]. 万思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2]残次苹果与稻草发酵饲料的研制[D]. 艾琪.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渗水地膜渗水抗旱及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D]. 高心悦.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稻草尾菜混贮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 卢月. 扬州大学, 2021
- [5]秸秆还田对麦稻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姚远. 扬州大学, 2021
- [6]酶菌混合处理粗饲料对其纤维结构及滩羊生长性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D]. 姜碧薇. 宁夏大学, 2021(02)
- [7]稻秸菌酶联用黄贮工艺参数研究[D]. 吴建萌.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D]. 许竹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9]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活性碳及柑橘产量品质、养分含量的影响[D]. 陈沁.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10]保护性耕作与栽培措施对香稻香气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思忍. 华南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