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贺辞 建设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关缊[1](2020)在《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财富快速积累,随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这部分客户资产量庞大,为银行创造了巨大利润,是银行业务发展必争之地。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银行可持续发展。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于2011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私人银行客户,实现了规模效益的增加,但是,在私人银行业务营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复杂多变的环境对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制定更加完善的营销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综合收益、占领市场,从而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通过学习国内外对私人银行营销策略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环境入手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分析了外部的宏观环境,也分析了企业内部环境,并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针对当前所处环境,确立了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从产品设计配置、定价、促销方式、渠道拓展、人员配置、过程管控和有形展示等七个方面制定出营销策略,并设计出实施保障措施。确保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的顺利执行。
陆璐[2](2019)在《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追求,是一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和本质体现。青少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程度,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也必然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稳定和发展。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和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文化逐渐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交融,多种价值观激荡交流甚至暗中交锋,使得主导文化的排他性色彩趋于减弱。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较浅,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难免会对核心价值观缺乏稳定正确的认识,引发自身价值取向的混乱乃至理想信念的缺失。如何在多元流变的现实场域中整合社会精神因素,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认同并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凝聚社会人心、塑造民族精神家园,是现今各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这一任务,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固步自封。从全球大视野出发,在审视并反思他者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推动其创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包含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等五个主权国家在内的北欧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受到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团结”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北欧模式”,成为全球公认的社会认同度、人民幸福感、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均普遍较高的地区,这也为北欧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公认的积极影响。在实践中,各国政府一方面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福利制度的建设中,通过维护并增进个体利益在根本上赢得公民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则一贯注重教育在传播及培育核心价值观念中的主体作用,尤其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性做法。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形成有关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门性系统化研究,因此本文尝试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探索与思考,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他者视阈下的可借鉴参考。众所周知,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在政府的引领之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延伸。北欧恰是从这几个维度发力,通过全方位的联动对接,将其核心价值观有效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北欧学校在经历了宗教化、世俗化改革、国家化阶段的发展后,其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渐由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演化为现代形态的“道德和民主公民教育”。它以“有限度的价值介入”为基本立场,以“合理传授、民主对话”为主要原则,既强调个人发展价值,也不回避政治引导功能,囊括了“政治信仰、历史文化、民主意识(技能)、宗教伦理、民族(种族)关系、国际意识”等诸多内容。在教育途径上,北欧学校并不直接设置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主张过于理论性的正面说教,而是多借间接综合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内系统编排的诸多显性课程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类隐性课程均内含着价值观的引导,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实现了同全学科、全人格教育的有机结合。总体而言,北欧核心价值观教育虽也具有正面引导的部分,但更是“有实无名、润物无声”的。它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有效整合多种力量,不仅从个体发展角度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形成国家认同,成为合格公民;而且从国家需求层面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北欧社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在全面考察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秉持阶级分析之法、开放包容之姿、辩证扬弃之道,对北欧经验进行理性审视。北欧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长期探索实践中,逐渐体现出宗教性与世俗性共存、显性规范与隐性渗透结合、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兼顾、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统一、凝聚共识与包容差异融通、顶层设计与多方联动并重的特色经验。然而多元文化的持续冲击、过于理想的教育主张、个人主义的价值内核、柔性自发的教育倾向,以及知识本位倾向的抬头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欧核心文化的主导性和价值引领的权威性式微,昭示着北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局限。他山之石或非无瑕,但亦有攻玉之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须考察国外价值观建设的具体实践,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借鉴其中有益经验,有效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思路。这种借鉴绝非不加思考地简单介绍或不加改造的生搬硬套,而是在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深度对话中,通过镜照和省思,“使自身成长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渠道”(1)。面对北欧的有益经验和存在困境,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以坚定的“中国意识”和“中国立场”深度剖析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和可供借鉴之处,通过夯实信仰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关注生活世界、推动场域整合、营造民主氛围,真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
夏正华[3](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梁德学[4](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邵海峰[5](2012)在《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探索 ——上海X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更深融合,中资商业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但相比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国际化,中资银行将面临更多的困难,除了发达国家的国际性银行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之外,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经营中经常会遇到“政治歧视,意识形态歧视”、不同的监管环境、人才和专业技能不足等困难。这些都决定了中资商业银行进军国际市场必然要选择一条与以往发达国家有所差异的路径。建立适合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路径需要在适合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动因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跨国银行已有的成功经验和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探索实践总结而成。本文力图通过1.理论研究:考察商业银行海外扩张的动因理论,结合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探索实践,解答中资商业银行为什么要走国际化经营之路。2.案例研究:考察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银行海外扩展的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明晰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和国内外商业银行海外扩张实际案例下,总结中资银行海外扩张、国际化的主要原则并建立适合中资银行的路径框架,解答中资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海外扩展的问题。最后根据构建的主要原则和路径框架,针对上海某商业银行设计其国际化路径。
邹声都,邹韵,王长才,吴汉能[6](2011)在《亚药2010:从营销之变引领企业之变》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 当代产业经济,几乎所有的生产力要素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魔方中重新排列组合。在发展是硬道理事实上已演变为市场是硬道理的当今时代,品牌已成为企业制胜市场最鲜明最有力最强悍的武器和标志,营销创新、结构调整已成为另辟新路以弘扬推广品牌,从而跳出同质化?
陈昶学[7](2010)在《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结果。与历史上历次发生的金融危机相比,次贷危机根源、发生机理、传导机制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危机的治理、市场和政府职能等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并且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迅速增多,像“幽灵”一样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与70年代以来的其他金融危机相比,虽然危机发生的主体、影响范围及程度有所差异,但是本质都是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货币危机,最终的矛头都指向美元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美元本位制下金融危机的形成与传导机制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如果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美国在1929-1933所发生的危机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然而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尤其是所处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同,使得同样发生在美国身上的两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方向大相径庭。1929-1933年“大萧条”危机爆发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相对保守,导致危全球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而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引发了大家对危机后出现的通货膨胀的担心,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此次危机后全球行动惊人的一致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需要从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的内外调节均衡调节机制的分析当中找到答案。本文即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视角,顺沿国际货币制度发展、更迭的过程,揭示次贷危机爆发的制度性根源。本文主要包括这样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框架、论文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为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本章对金融危机以及传导机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第三章为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的演变、传导路径分析。本章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住房抵押贷款入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主要经历,即“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一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历程;第四章为华尔街风暴的扩散蔓延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次贷危机如何从华尔街传导了全球,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特征不同,为了全面的揭示次贷危机的传导途径,本章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入手,逐步探讨了其对欧洲、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影响;第五章为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传导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对中美两国超额比率的协整关系检验,得出中美两国流动性传导具有复杂的影响机制和时期特征这一结论;第六章为后危机时代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本章结合次贷危机对我国的教训和启示的基础上,从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完善监管体系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自身抗风险的策略,最后是构建我国金融监管的防护体系的政策建议。
李婧[8](2009)在《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开始,人类迈入了“四海一家”的时代,“华夷隔绝之天下,成为中外会通之天下。”’鸦片战争陷中国于百年屈辱之境地的同时,“西人以利为先”的思想也启蒙了国人的重商主义。国人意识到“惟有利而后能知义,惟有利而后可以获利。”2“惟利、获利”的动机促使西方金融理论被引入近代中国,并作为“振兴商务”的理论基础,得以广泛传播。外商在华银行所获巨额之利,也驱使国人自省票号、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落后与不足。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国人开始转向新式银行的建设。1897年第一家新式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由此,揭开了中国银行业建设的大幕。在银行业领域规范化、金融市场成熟化的进程中,鉴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人们呼唤国家实行金融监管,以法律手段弥补市场规则的不足。基于此,清政府启动了银行的立法建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十六日颁布《银行通行则例》,此为吾国有银行法之始”。3“1947年的《银行法》代表了近代银行立法的最高水平”4。在近四十年的立法进程中,历届政府主观上都曾尝试建立一个既吸收世界最新法制成果,又符合本国国情的银行法体系,并为之付出了努力。但动荡的政治局势、阶级利益的对立、立法与本土资源的脱节等因素限制了银行法的实施绩效。本文对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加以梳理,从资本组织法律制度、内部组织法律制度、分支行法律制度三个层面,对银行法的内容、立法意义、立法缺陷、实施绩效等问题尝试解析。并将银行的资本构成及产权演变、内部治理机制、分支行设置与监管等法律问题纳入考察视野,试图概括、归纳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特征。文章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回顾近现代银行法制研究的成绩与不足,阐述研究脉络与探索创新之处。最后,针对文中“银行组织法律制度”、“银行法”等概念做出界定,以便使研究规范化。第一章,中国近代银行组织的建立。本章从社会历史变革的角度,介绍了转型时期近代中国金融业的状况、银行组织建设思想,为近代银行法制研究做好背景铺垫。近代以前,中国曾出现过数量繁多、名称各异的信用机构,如泉府、质库、票号、钱庄等。而这些机构与西方资本主义信用机构银行有着本质区别。随着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票号因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等缺陷,无法适应外部环境而消亡。钱庄则因与时俱进地改变了经营及组织制度,获得了新发展。这一时期,在中国势力较大的金融机构是外商银行。外商银行为了配合列强政治、经济侵略的需要,进入中国。其助长了外国商品和资本的输入,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但同时也带来了以股份公司制为主体的银行制度,为本国银行的设立做了示范。在国人千呼万唤声中,本国银行姗姗而来,并后来居上,与钱庄、外商银行并立为近代三大金融机构。本国银行的兴起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如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工业的创建及外商银行的刺激。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银行理论、银行建设思想的传播。知识分子严复、谢霖、李徽通过着书立说,阐述了如何建设以股份制为核心的资本组织制度。他们一致认为,股份公司制是最佳的资本组织形式;在内部组织建设方面,清末官员鹿传霖、银行家陈光甫等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他们在内部治理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论述;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分支行制度,清末官员盛宣怀,银行家程本固、周作民等认为,以实际经济需要为基点,以事权集中制或统帐制的方式合理设置分支行。第二章,中国近代银行组织之立法。本章主要内容为七个部分,以阶段论的观点,论述了近代中国银行组织立法的产生、推广及强化的演变过程。并围绕银行组织立法的法律渊源、资本组织的立法演进、内部组织的立法演进、分支行的立法演进、组织法律制度与习惯法的冲突等问题展开探讨,最后从立法意义、立法特色、立法缺陷等方面对近代银行组织法制进行评议。近代银行法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时期的发展完善,以1947年《银行法》为标志,形成了兼具英美与大陆法系特征,独具中国特色的银行法体系。其引入了股份公司制的资本组织制度、三权制衡的内部治理制度、总分行制度等新金融制度,实现了制度创新。同时,银行法丰富了近代民商法的内容,有利于打破“以刑为主”的一元法律传统,推进司法、公法并存的二元法律制度建设。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近代银行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法律概念不规范、立法内容互相抵触、立法思想与实践脱节、司法困难等。第三章,资本组织法律制度。本章至第五章探讨银行具体组织法律制度。本章内容主要为四个部分。第一节,近代中国银行资本组织制度的引入与展开。简要回顾了股份公司制在西方产生并适用于银行业的历史,阐述了近代中国银行业引入与普及这一先进制度的过程;第二节,官商合股银行之资本组织:中国银行个案研究。通过中国银行官商股份的变化、资本组织建设的历程,考察官商合股银行在争取产权独立、制度创新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与探索;第三节,私人股份银行之资本组织制度。以通商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个案,分析官僚军阀为主体、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银行在资本构成、股权结构上的不同,说明股权结构化对改善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第四节,资本组织制度的创新。此节归纳近代银行在资本组织方面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内部组织法律制度。本章以四节篇幅,从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内部管理、内部组织的创新等方面,解析近代银行内部组织法律制度。第一节,权力机构。主要介绍近代银行股东与股东会,董事、董事会与监察人的构成及特征。通过对金城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章程的分析,了解近代银行股东会的类型、召开及职权,董监会的组成、人员结构等;第二节,执行机构。主要介绍总管理处及分支机构的内部组织机构,探求内部组织三权机构的设置、运作;第三节,内部管理制度。本节从职员的录用提拔、收入待遇、奖惩作息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银行人事管理制度。最后一节,内部组织制度的创新。该部分从内部组织机构的优化、人事管理的人性化及内部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代银行内部制度的创新之处。第五章,分支行法律制度。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分支行概述。主要阐述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分支行在中国银行业的适用与普及。单一制与分支行制作为主要的两种制度,各有优劣。基于经济、传统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采用的是分支行制度。并以浙江地方实业银行为例,具体介绍了分支行制度在近代银行业的确立过程;第二节,分支机构之设置原则。该节介绍了近代银行在国内、海外分支机构设置所依据的原则;第三节,分支机构之监管。本节依据国民政府时期法令、法规,着重考察抗日战争后,分支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的监管措施。并对监管方式-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进行介绍。第六章,归纳与设想。本章以前面的论述为基础,归纳总结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并从中借鉴经验,构想当今银行体制改革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内容为三节。第一节,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制度的现代化。以传统金融机构为参照,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在组织制度方面,近代银行具有不可比拟的生命力与活力,故能取而代之;第二节,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制度的本土特色。移植至中国土壤的银行制度,呈现出异于西方银行制度的一些特色:官商合股的股份制、“官利”股息分配制,政府过度干预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三节,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启示。影响主要为促进近代银行业的发展、壮大民族产业、约束了新中国银行制度的构建。近代银行立法模式,给当今银行法制建设以启示,我们可以参考在商业银行法之外,另订专门银行法,以弥补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缺失。此外,还可以借鉴近代监管立法,构建统一标准的外资银行经营行为的法律制度,以修正我国“内外有别”的监管制度。最后,注重国情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的结合,正确处理立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也是历史给予的启示。最后,文章在结语中指出,我国银行法现代化的逻辑轨迹:以移植为途径、国际化和本土化为目标,体现了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的互动。该部分结合法律经济学、法文化学等基本理论,阐述国际化以法律移植为途径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实现方式;分析中国传统观念、商事习惯对银行法的冲击及本土化表现;试图就新时期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若干建议。
于云江[9](2005)在《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研究 ——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文中认为论文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的角度, 对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机制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作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国际资木市场和部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机制, 并结合中国资木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国内较早地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 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具有一定新意。其所得出的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重要渠道这一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刘海龙[10](2005)在《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宏观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内需不足,资产缩水,物价持续走低,全国性的通货紧缩非常严重。在此背景下,由于大量的不良债权迅速产生并不断增加,日本金融业陷入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信用危机,银行等金融机构接连破产,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难以复苏。因此,对银行业不良债权的成因、特点及治理对策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是摆在日本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本文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展开研究的。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起源,对学术界关于日本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并对全文的结构作了简单的介绍。 第二章为问题的提出,本章对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概念、分类、实际情况及对经济造成的危害作了详细论述。就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现实情况而言,可以从存量、流量和结构等不同角度加以分析。 巨额不良债权对金融业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造成了银行资信程度的降低和金融机构的接连破产;更为重要的是,它导致惜贷现象的出现,从而把日本经济带入通货紧缩——经济萧条——不良债权问题加重——更为严重的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形成的各种原因,既有内部的,又由外部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又有制度方面的。而在阐述这些原因之前,本章先是从理论上论述不良债权形成的一般原因。 日本现行的金融制度是战后初期形成的。战后日本金融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限制性的支付体系”,以限制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金融业务严格分工、金融市场封闭、政府对金融有很大的干预性为特征。历史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金融市场都发上了巨大的变化,而日本的金融体制并没有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是做了一些时断时续的改革,并没有真正触动原有金融制度的症结所在,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破灭后的金融危机。这是日本不良债权大量产生的最本质的原因。 第四章介绍了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处理历程,共分五个阶段。 从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萧条到1995年底前可视为第一阶段,主要解决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的中小金融机构和“住专”。第二阶段是1996—1997年,在这一时期,对于因大量不良债权而陷入金融危机的中小金融机构,大藏省主要通过
二、新年贺辞 建设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贺辞 建设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私人银行业务行业情况 |
1.1.2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概述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概述 |
2.1.1 SWOT分析 |
2.1.2 STP营销战略 |
2.1.3 7Ps营销策略 |
2.2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资源分析 |
3.2.2 企业能力分析 |
3.2.3 企业文化分析 |
3.3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STP营销战略 |
4.1 市场细分 |
4.2 选择目标市场 |
4.3 市场定位 |
第五章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7PS营销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加大专属产品开发力度 |
5.1.2 丰富产品投向 |
5.1.3 加大代销产品销售 |
5.1.4 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 |
5.1.5 打造“家族办公室”品牌 |
5.1.6 利用高科技金融产品 |
5.2 价格策略 |
5.3 渠道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5 人员策略 |
5.5.1 “1+1+N”人员配置 |
5.5.2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
5.5.3 客户营销 |
5.6 过程策略 |
5.6.1 客户经营期营销 |
5.6.2 推行标准化经营法-“八步营销法” |
5.7 有形展示策略 |
第六章 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 |
6.1.1 设立私人银行中心 |
6.1.2 加强各部门协调 |
6.2 人才保障 |
6.2.1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培训 |
6.2.2 健全考核机制 |
6.3 财务保障 |
6.3.1 拨备专项营销费用 |
6.3.2 联合第三方机构,寻求财务支持 |
6.4 信息保障 |
6.4.1 打造私人银行客户管理系统(PBS) |
6.4.2 完善业绩分析报告系统 |
6.4.3 数据服务工具 |
6.5 企业文化保障 |
6.5.1 品牌文化 |
6.5.2 创新文化 |
6.5.3 合规文化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学界研究述评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已有研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理论问题阐释 |
第一节 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价值观 |
二、核心价值观 |
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四、全球视野中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二节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 |
一、青少年之界定 |
二、青少年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
三、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战略地位 |
第三节 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当代兴起 |
一、“北欧共同体”何以可能? |
二、当代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提出背景 |
三、当代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旨归 |
第二章 北欧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考察 |
第一节 北欧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 |
一、北欧特色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
二、妥协合作的政治传统 |
三、平和中庸的民族性格 |
四、民主包容的宗教文化 |
第二节 北欧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及其内涵 |
一、北欧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
二、北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第三节 北欧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
一、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 |
二、伦理主义的价值立场 |
三、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渐进改良 |
第三章 北欧学校教育中的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 |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
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优势 |
第二节 北欧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宗教化阶段 |
二、世俗化改革阶段 |
三、国家化阶段 |
第三节 北欧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立场与主要原则 |
一、基本立场:有限度的价值介入 |
二、主要原则:合理传授与民主对话 |
第四节 北欧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政治信仰与国家认同 |
二、国家历史与传统文化 |
三、民主意识与民主技能 |
四、宗教伦理与道德规范 |
五、民族团结与种族平等 |
六、国际理解与全球合作 |
第五节 北欧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
一、显性课程教育 |
二、隐性课程渗透 |
第四章 北欧学校场域外的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一节 北欧政府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
一、善用多种渠道,实现价值传播 |
二、关切民众权益,获得价值认同 |
三、强化执政伦理,做好价值表率 |
第二节 北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一、人本化的育儿理念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合格主体 |
二、多元化的体验活动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传播途径 |
三、民主化的教养方式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孕育家庭氛围 |
第三节 北欧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
一、社区民众教育中的价值观培养 |
二、文化景观中的价值观渗透 |
三、教会组织中的价值观传播 |
四、大众传媒中的价值观引导 |
第五章 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 |
第一节 科学对待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一、阶级分析之法:认清北欧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 |
二、开放包容之姿:承认北欧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借鉴性 |
三、辩证扬弃之道:坚持“中国立场”上的批判借鉴 |
第二节 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
一、宗教性与世俗性共存 |
二、显性规范与隐性渗透结合 |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兼顾 |
四、价值认知与价值实践统一 |
五、凝聚共识与包容差异融通 |
六、顶层设计与多方联动并重 |
第三节 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局限 |
一、多元文化的持续冲击削弱北欧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二、过于理想的教育主张导致实际效果对价值初衷的偏离 |
三、个人主义的价值内核引发现实中难以消弭的道德危机 |
四、柔性自发的教育倾向难以确保深沉持久的价值认同 |
五、知识本位倾向的抬头挤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固有空间 |
第六章 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夯实信仰基础,扞卫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
一、多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 |
二、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二节 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基石 |
一、坚持继承弘扬,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知 |
二、坚持创新发展,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情感 |
三、坚持知行统一,促进青少年的文化实践 |
第三节 推动场域整合,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协思同育 |
一、发挥各方教育优势 |
二、构建协同合作机制 |
三、扩展新型教育场域 |
第四节 关注生活世界,强化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实践维度 |
一、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化关联 |
二、拓展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实践性渠道 |
第五节 营造民主氛围,实现价值引导与价值商谈的有效结合 |
一、在主体间性的双向建构中奠定民主基石 |
二、在教育职责的重新定位中实现价值引导 |
三、在话语环境的有效营造中促成价值商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3)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探索 ——上海X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
2.1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历史沿革 |
2.1.1 跨国银行发展的三次浪潮 |
2.1.2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探索 |
2.2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
2.3 总结 |
第3章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分析 |
3.1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 |
3.1.1 中国银行 |
3.1.2 中国工商银行 |
3.1.3 其他国内银行国际化经营状况 |
3.2 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经验总结 |
3.3 中资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
第4章 优秀外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4.1 优秀外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 |
4.1.1 汇丰银行 |
4.1.2 花旗银行 |
4.2 优秀外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4.3 总结: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框架的建立 |
第5章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以上海某商业银行为例 |
5.1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一般原则 |
5.2 上海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
5.2.1 基本情况 |
5.2.2 路径设计 |
5.3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2.3 未来研究方向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2 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
2.1.2 信用危机与金融危机 |
2.1.3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 |
2.2 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 |
2.2.1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
2.2.2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
2.2.3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 |
2.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
2.3.1 贸易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3.2 金融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2.3.3 季风效应的传导机制 |
2.3.4 净传染效应传导机制 |
3 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的演变、传导路径分析 |
3.1 从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到次贷危机 |
3.1.1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运行机制 |
3.1.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运行机制 |
3.1.3 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联系 |
3.1.4 从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到次贷危机 |
3.2 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 |
3.2.1 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 |
3.2.2 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 |
3.2.3 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 |
3.3 美国次贷危机传导的基本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华尔街风暴的扩散蔓延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分析 |
4.1 华尔街风暴向全球的扩散蔓延 |
4.1.1 开放条件下系统性风险的跨国传导理论 |
4.1.2 华尔街风暴向各经济层面的扩散蔓延 |
4.2 华尔街风暴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
4.2.1 房地产业继续在深渊中挣扎 |
4.2.2 金融市场已大幅萎缩 |
4.2.3 美国就业受到的影响 |
4.3 华尔街风暴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
4.3.1 华尔街风暴对欧洲各国经济的影响 |
4.3.2 欧洲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 |
4.3.3 欧洲经济将面临长期衰退 |
4.4 华尔街风暴对亚洲场国家的影响 |
4.4.1 市场整体层面的影响 |
4.4.2 国家个体层面的影响 |
4.5 华尔街风暴对拉丁美洲经济的影响 |
4.5.1 对拉丁美洲整体经济的影响 |
4.5.2 对拉美各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传导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际考察 |
5.1.1 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部门的影响 |
5.1.2 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5.2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流动性指标设计 |
5.2.2 数据处理方法说明 |
5.2.3 研究方法 |
5.2.4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后危机时代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
6.1 次贷危机对我国的教训与启示 |
6.1.1 次贷危机对我国的教训 |
6.1.2 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6.2 增强我国金融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的策略 |
6.2.1 在国际金融动荡背景下重视我国金融业自身建设 |
6.2.2 增强银行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
6.2.3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
6.3 构建我国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防护体系 |
6.3.1 逐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
6.3.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
6.3.3 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项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脉络 |
四、探索创新 |
五、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的建立 |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下的近代金融业 |
一、不同命运的传统金融机构 |
二、捷足先登的外商银行 |
三、姗姗来迟的本国银行 |
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建设思想的源与流 |
一、资本组织建设思想 |
二、内部组织建设思想 |
三、分支行建设思想 |
第二章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之立法 |
第一节 银行立法之移植与演变 |
一、古代金融立法概述 |
二、近代银行法产生与发展的阶段论 |
第二节 法律渊源 |
一、法律 |
二、规章 |
三、章程 |
第三节 资本组织之立法演进 |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
第四节 内部组织之立法演进 |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
第五节 分支行之立法演进 |
一、一般银行法法定分支行制度 |
二、专门银行法法定分支行制度 |
第六节 组织法律制度与钱业习惯法之冲突 |
一、1931年《银行法》对习惯法的否定 |
二、二元社会秩序中的银行法与习惯法 |
三、法律多元化中的银行法与习惯法 |
第七节 立法之评析 |
一、立法意义 |
二、立法特色 |
三、立法缺陷 |
第三章 资本组织法律制度 |
第一节 股份公司制在近代中国的引入与展开 |
一、现代银行资本组织制度的历史考察 |
二、中国近代银行业的股份公司制 |
第二节 官商合股银行之资本组织:中国银行个案研究 |
一、官督商办时期 |
二、官商合办、商股占优势时期 |
三、政府垄断时期 |
第三节 私人股份制银行之资本组织 |
一、官僚军阀为主体的银行 |
二、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银行 |
第四节 中国近代银行资本组织制度之创新 |
第四章 内部组织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权力机构 |
一、股东与股东会 |
二、董事、董事会与监察人 |
第二节 执行机构 |
一、总管理处 |
二、分支机构的内部组织机制 |
第三节 内部管理机制 |
一、录用与提拔制度 |
二、收入与待遇制度 |
三、奖惩与作息制度 |
第四节 中国近代银行内部组织制度之创新 |
一、内部组织机构 |
二、人事管理制度 |
三、内部激励机制 |
第五章 分支行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分支行制度概述 |
一、法定银行组织形式的类型 |
二、分支行制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适用与普及 |
第二节 分支机构之设置 |
一、国内分支机构之设置 |
二、海外分支机构之设置 |
第三节 分支机构之监管 |
一、市场准入之立法主义 |
二、分支机构之法律监管:以抗战时期为中心 |
三、法定监管方式之选择: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结合 |
第六章 归纳与构想 |
第一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现代特征 |
一、法定资本组织制度 |
二、法定内部组织制度 |
三、法定分支行制度 |
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本土特色 |
一、官商合股、官督商办的股份制 |
二、"官利"股息分配制 |
三、政府过分干预的公司治理机制 |
第三节 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的影响与启示 |
一、影响:积极功能与消极作用并存 |
二、启示与构想:近代银行组织制度建设与当今银行改制 |
结语:银行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兼论当今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构架 |
一、中国本土的"国际化" |
二、国际成果的"本土化" |
三、全球化金融创新法律制度的回归:国际化与本土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研究 ——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
二、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
三、资本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
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
一、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二、国内外理论界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二节 信用制度、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 |
一、信用制度与虚拟经济 |
二、货币资产的虚拟化 |
三、金融资产与经济波动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工具 |
一、主要资本市场工具的虚拟经济特征 |
二、金融工具创新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第四节 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机制 |
一、资本市场的中介机制 |
二、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 |
三、资本市场的扩张机制 |
第二章 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以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的实证分析 |
一、结构性融资与传统间接融资的主要区别 |
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虚拟经济高级化运作——以对冲基金为例的实证分析 |
一、对冲基金的类型和策略 |
二、对冲基金的规模和分布 |
第三章 国际资本市场与虚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
一、国际银行业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
二、国际证券市场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三、国际保险业与资本市场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虚拟经济 |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特性 |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资产的膨胀 |
四、金融资产膨胀的虚拟性 |
五、对金融资产膨胀及其虚拟性的评价 |
第四章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节 美国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
一、美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二、资本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制 |
三、丰富的金融产品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
四、金融创新引致的虚拟经济扩大 |
五、金融管制放松带来的资本市场新变化 |
六、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及“新经济”的贡献 |
第二节 英国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
一、英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二、英国资本市场体系、市场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
三、金融创新以及新技术对英国资本市场模式的促进 |
第三节 日本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
一、日本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二、日本的资本市场体系、市场特征及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
三、日本资本市场与泡沫经济的形成 |
四、日本“泡沫经济”教训 |
第五章 中国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适度性分析 |
一、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
二、中国虚拟经济发展仍有相当大的空间 |
三、我国经济虚拟化尚处在积极的萌芽时期 |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
三、国内资本市场作用机制的缺陷 |
四、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途径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
一、中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分析 |
二、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泡沫 |
第四节 全文总结及对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作用机制的政策建议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论文摘要( 中文) |
论文摘要( 英文) |
(10)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文献综述 |
第三节、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现状 |
第一节、不良债权的概念与分类 |
第二节、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现实情况 |
第三节、巨额不良债权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四节、经济萧条与金融危机的恶性循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不良债权的理论成因 |
第二节、日本金融制度的内在缺陷 |
第三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失误 |
第四节、政府宏观调控的失误 |
第五节、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处理历程 |
第一节、银行不倒神话的终结 |
第二节、金融机构的破产越演越烈 |
第三节、日本金融体系的改革计划及其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银行自身化解其不良债权的局限 |
第二节、政府直接注资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的化解 |
第一节、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状况的改善 |
第二节、银行业不良债权状况改善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进一步化解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节、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的经验与教训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年贺辞 建设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大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大银行J分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关缊. 山东大学, 2020(05)
- [2]北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陆璐. 东南大学, 2019(01)
- [3]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5]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探索 ——上海X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D]. 邵海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 [6]亚药2010:从营销之变引领企业之变[N]. 邹声都,邹韵,王长才,吴汉能. 经理日报, 2011
- [7]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与影响研究[D]. 陈昶学.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
- [8]中国近代银行组织法律制度研究(1897-1949)[D]. 李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 [9]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机制研究 ——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D]. 于云江. 吉林大学, 2005(04)
- [10]日本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研究[D]. 刘海龙.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