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大学发现植物学家供不应求(论文文献综述)
黄景慧[1](2021)在《《茶叶战争:中国和印度的资本主义史》(节选)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马君睿[2](2021)在《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天然纤维作物,是纺织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同时棉花也是重要的油料来源作物,棉籽经过加工生产可以为我们提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优质植物油。陆地棉种植分布范围广、产量高,但陆地棉种内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严重影响棉花遗传改良。陆地棉野生种系与栽培种陆地棉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后代可育,可以直接作为育种材料;而且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许多优良性状,比如显着的抗虫性、抗病性、优良的耐旱耐盐碱能力,对拓宽陆地棉遗传基础、丰富陆地棉种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陆地棉栽培品种中棉所35作为母本,陆地棉野生种系尖斑棉TX-230作为父本,构建F2:7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得到的SNP标记和SSR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为拓宽陆地棉遗传基础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表现在2019-2020年四个环境下,(中棉所35×TX-230)F2:7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呈连续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全部的四个环境中,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两两之间都呈极显着正相关;子指与衣分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衣分与马克隆值呈极显着正相关;在2019海南三亚、2020新疆库尔勒、2020新疆奎屯三个环境下,衣指分别与铃重、百粒重、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2.遗传图谱构建利用SLAF-seq技术和SSR技术对(中棉所35×TX-230)F2:7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标记基因型检测,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2412个位点(2338个SNP位点和74个SSR位点),总图距4696.77 c 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5 c M。At亚组有1354个位点,覆盖长度为2434.55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80 c M。Dt亚组有1058个位点,覆盖长度为2262.25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14 c M。3.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到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共130个,其中包括81个产量性状QTL、49个纤维品质QTL。4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的QTL有6个(5个衣分QTL、1个籽指QTL);能在3个环境下检测到的QTL有9个(6个衣分QTL、2个衣指QTL、1个子指QTL);能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的QTL有28个(14个衣分QTL、4个子指QTL、5个衣指QTL、1个铃重QTL、4个纤维长度QTL);定位到数量最多的是衣分相关QTL,共有36个,数量最少的是纤维伸长率相关QTL,共定位到2个。这些在3个或4个环境检测到的稳定QTL,可进行下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研究。
吴小芳[3](2019)在《中国LCD产业特征与贸易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与软件、芯片并称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三大支柱,体现着国家工业化和技术装备水平,影响着科技发展水平,更影响着国家综合竞争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高举制造业回流政策,要求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各国企业到美国建厂,首当其冲的就是LCD产业,目前富士康、康宁等企业都在筹划美国建线的事。显然,当前全球LCD产业竞争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竞争。LCD产业最早起源于欧美,成熟于日韩,壮大于中国,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日本三国四地构成目前产业的大格局。具体到产业链,德国、日本和美国控制上游市场,垄断性强;韩国、台湾及大陆主要在中间面板制造环节,呈垄断竞争性;中国大陆主要集中在下游终端市场,目前竞争充分。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上升,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LCD产业呈现向印度、越南等地转移的趋势。液晶周期、产业聚群、技术创新、资金及政府政策等重要因素影响着产业及贸易格局。目前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国内仍无法全部自给,前沿技术产品技术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这是中国LCD产能占全球产能三分之一以上,但贸易逆差仍旧较大的根源。本论文首先总结了全球LCD产业的现状及成果,然后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科技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理论等,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等研究了中国LCD产业特征与贸易格局,并进一步研究了背后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本文对于提升中国产业发展水平,减少贸易逆差,开展良性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系统化和宏观的视角。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在供给侧改革,世代线建设上,适当限制中低端、保护有技术差距的高端领域部分,扶持有资质企业向处于垄断状态材料发展。政府要促进产学研结合,在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关税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融资能力等。
吴莹[4](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周杰灵[5](2019)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百年来,美国生猪养殖粪污的治理观念、制度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上,从将生猪粪污当作废弃物到将其视为资产,经历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转变;制度上,从粪肥还田到综合养分管理,经历了种养结合到种养分离,再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综合养分管理的制度转换;治理方式上,从小规模生猪牧养粪肥治理方式到大规模粪污泻湖系统,再到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经历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平行、相互冲突、以及协调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生猪养殖方式的不同,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10-1958年间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养殖时期;1959-1971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萌芽时期;1972-1998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快速发展时期;1999-2010年间的农工商垂直一体化养殖发展时期。20世纪初,受到资源保护及荒野保护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开始从原来那种建立在以“征服自然”为价值导向,以疯狂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为表现形式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中转向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并试图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崭新关系模式。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美国生猪牧养阶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生猪养殖和作物生长都依靠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作物——土地——猪粪尿之间形成密闭的养分循环,能有效防止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战争打破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猪养殖方式和粪污治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战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美国军工行业开始大批转向民用,农业领域产生新的分工,农业生产全面进入机械化和化学化阶段。原本在战争期间应用哈伯-博施的大批量工业合成氮素方法制造炸药的化工厂纷纷转向生产农用化肥;同时,二战期间被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农业增产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开始被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化肥的大量使用割裂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通过动物粪便还田形成的传统养分循环链条,猪粪被完全当做一种废弃物进行处理。农户处理生猪养殖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根据《妨害法》由具有物产保护权的农户自行解决,政府很少干涉,监管上几乎是空白。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生猪清粪方式也开始出现。1951年,挪威首次发明使用了漏缝地板技术来取代人工清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这种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清粪方式被介绍到美国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生猪养殖业。漏缝地板技术的出现对于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来说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为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9-1971年间,大规模养殖粪污清粪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养殖设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集约化养猪开始萌芽。然而,清粪方式改变后的储粪池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储粪池随着猪舍建设的扩大而扩大,成为了猪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种替代传统储粪池的泻湖储粪系统开始得到开发和应用。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发展,美国养殖污染问题开始显现,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其以往的价值观念。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从生物学的角度,用自然选择理论阐述农业过度使用化学产品而人为创造“超级昆虫”和“超级细菌”的恶果,批判了“人类中心论”的自大观点——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不惜与万物竞争,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成为现代环保运动诞生的导火索。环保运动的推进唤醒了一些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人们更多地提倡与万物协调共生的理念而不是通过诸如消灭不利于人类的物种等利己行为来获得短视的利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索经济制度的新思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鲍尔丁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环保制度建设的新观念。科斯通过运用“社会成本”这一概念,考虑了受害人和加害人的主客观因素,用控制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环境污染中的责任比重,希望通过最缜密的制度设计来使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流动到能够最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人手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每年从工厂、城市居民、和畜禽养殖场排出的大量污水造成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1972年美国颁布《清洁水法》,首次在全国层面将养殖粪污作为监管的对象。由于当时大部分污水来自于工厂和城市居民的污水排放,美国政府便将工厂、城市居民的污水连同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按照点源污染进行政策规范和治理。20世纪80年代,尽管美国废水排污点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体的质量并未发生重大改善,非点源污染代替了点源污染成为美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982-1997年间,美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农场中只有25%左右的饲料养分转化为动物产品,另外约75%的饲料养分存在于生猪粪污中。这些粪肥被施用在养殖场内部有限的农田后,大约有51%的氮素养分和64%的磷素养分超出其农田需用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差,环境不公现象开始显现,成为环境正义运动关注的焦点。为应对养殖污染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1999年美国农业部和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统一国家战略,并推出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NMP),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的管理对象,以减少养殖粪污通过农田径流和氨挥发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推行将粪污养分管理从养殖业延伸到了种植业,将种植土地的粪肥施用养分管理也纳入了综合养分管理的范围。在美国农业部的督导下,化肥行业率先引入一种全球通用,具有科学开创意义的4R养分管理制度。这种养分管理制度将化肥养分管理又延伸到了粪肥管理领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禀赋来不断完善各层面养分管理水平,促使农户采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肥料管理实践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原来在美国东南部地区被广泛应用的泻湖或露天厌氧化粪池(泻湖)系统,因产生氨气排放、臭味、病原体传播、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与健康问题而广遭诟病。2000年7月,在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与北卡罗来纳州政府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意开发和使用新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来改变原有的储粪系统,集约化养猪环境优先技术(EST)应运而生。环境优先技术是在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的技术系统。它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养猪实验基地负责开发并被州政府指定为用来淘汰露天厌氧化粪池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系统。而环境优先或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环境利益为优先,使主体对环境的保护行为优先于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百年变迁中,资源禀赋与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及养殖粪污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上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道路。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最主要是在观念上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即在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时,坚持以环境利益为先的原则;在制度上要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即将养殖业与种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策规范;在技术上要倡导环境优先技术,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阮涌俰(YON WENG WOE)[6](2018)在《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文中认为在19世纪以前,马来亚尚未发展为完整的经济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起步于英国殖民马来半岛之后,英国人将其势力扩展至马来半岛全境,并较为系统地将其划分三大行政区域: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及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便有效地管制各个土邦。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注重马来亚的经济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当地的运输业、种植业、锡矿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除了通过此举动协助马来半岛迈向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外,还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引入大批劳动力,使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劳动者的管制,英国殖民者在地域和区域上区分各个种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在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马来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从事带有自然性质的农作生产工作,如稻米、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印度人主要以劳工居多,多受聘于农业种植、锡矿开采以及开辟道路的工作,其余的工作则较少涉及;华人则遍布在各大小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销售西方工业品、收购当地土产,还是农业及锡矿生产,几乎都可以发现华人商人的踪影。然而,在马来亚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大米需求量随而增加,但是马来亚稻米业及碾米业长期未受到西方殖民者或一些马来土邦执政者的重视,致使一切与稻米有关的经济活动皆处于落后的水平,粮食极度供不应求。当地马来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小,国内大米生产量仅足以供马来社会食用,其他族群的粮食供应则大部分必须仰赖进口。食用进口大米的群体以华人及印度人居多,主要分布于锡矿场和农业种植园。这部分劳动者的粮食问题,引起了当地锡矿业者及农业种植园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有部分华人商人凭借着马来亚与盛产大米的国家和地区为邻的地理优势,以便捷的廉价水运进口暹罗、缅甸及西贡的大米,来缓解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到19世纪中后期之后,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意识到进口大米并非解决马来亚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最佳办法,唯有提高马来亚当地稻米的产量,采取自供自足的模式,才能达到粮食安全存量。因此,在1880年左右,英国殖民政府与各个马来土邦统治者积极推动稻米种植业的发展,在碾米业发展良好的契机下,华人商人继而在马来亚投资现代化碾米厂,不断对马来亚碾米技术进行改良,在马来亚各个区域陆续设立现代化碾米厂。碾米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马来亚大米贸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大米贸易成为马来亚当时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掌握更有力的商机,当时的华人商人趁势从西方进口碾米机械,改良了大米的质量、提高了出米率。由于西方碾米机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快吸引了更多华人商人在马来亚各个区域投资碾米厂,并引进更多先进的碾米技术。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以前,是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高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华人商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碾米市场建立起有利于华人碾米商的商业网络,促使华人在当时的碾米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人商人在碾米业的垄断局面,最终在日军肆意地破坏下而被迫中断。就二战前而言,稻米种植几乎长期由马来人所垄断。因此,华人商人欲在碾米业中取得成功,首要问题即是稻谷的来源问题。华人商人如何确保长期获得马来农民稻谷供应?以及华人商人如何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探究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的地位为基本思路,以马来亚经济建设、华人移民状况、稻米业的发展、传统碾米工作坊与现代化碾米厂的转变等方面为背景,从中梳理和论述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发展历程。至于本论文的研究时间上下限,则锁定在19世纪80年代至二战前,着重考察和探析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以期在研究中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现代化碾米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陈金龙,王泽壮[7](2017)在《殖民时代坦桑尼亚的“依附性”发展:以剑麻产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坦桑尼亚独立以前的大陆部分称坦噶尼喀,剑麻在其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坦噶尼喀剑麻产业在宗主国的主导下长期成为该国对外的支柱产品,一度发展到"黄金时期"。但是,殖民经济的"掠夺性"开发,使坦噶尼喀剑麻产业逐渐成为宗主国经济的依附性产业的同时,也使坦噶尼喀殖民地经济形成了高度的单一性。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坦噶尼喀剑麻产业的"依附性"和"单一性"等局限性日益显现。这种畸形的"殖民遗产"被独立后的坦桑尼亚所继承下来,并对坦桑尼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关毅[8](2015)在《无数个“一小步”》文中研究表明被誉为地球"大表哥"的"开普勒-452b"行星走到了各路媒体的聚光灯下。美国航天局将其找到这颗疑似与地球最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称为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但不少人认为这种"大新闻"实在不算新鲜。在过去几年,人类已经发现不少地球"亲戚"。对此美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开
李昕升[9](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王希群,王安琪[10](2013)在《寻找“木兰”——发现红花玉兰类群的科学意义》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木兰"到底是植物分类学上木兰科中的哪一种植物,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木兰"就是2006年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王罗荣等发现的红花玉兰类群,当时作为新发现种命名为"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和"多瓣红花玉兰"新变种(M.wufengensis var.multitepala L.Y.Ma et L.R.Wang)。文献中记载的武当木兰(M.sprengeri Pampan.)只是其中多瓣红花玉兰的一个类型,可作为种以下的一个类型来处理。因此,红花玉兰的发现,帮助我们确定了古代文献中的"木兰"。红花玉兰分布地域特异,类型多样,遗传丰富,用途广泛,价值巨大,是木兰科中极具研究、保护和开发价值之一类群。
二、美国大学发现植物学家供不应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大学发现植物学家供不应求(论文提纲范文)
(2)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棉属的分类 |
1.1.1 近代棉属的分类 |
1.1.2 现代棉属的分类 |
1.1.3 棉属的分类进展 |
1.1.4 棉属栽培种 |
1.2 棉花种质资源 |
1.2.1 野生棉种的特征性状及研究进展 |
1.2.2 陆地棉野生棉种系的特征性状及研究进展 |
1.3 遗传图谱构建 |
1.4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1.4.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种类及比较 |
1.4.2 SLAF-seq技术的原理 |
1.4.3 SLAF-seq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棉花QTL定位 |
1.5.1 QTL定位原理 |
1.5.2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3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4 陆地棉野生种系尖斑棉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3 棉花DNA提取 |
3.3.1 DNA提取步骤 |
3.3.2 DNA提取试剂配制 |
3.4 SSR标记 |
3.4.1 扩增引物来源 |
3.4.2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3.4.3 扩增产物检测 |
3.5 SLAF-seq测序 |
3.5.1 SLAF-seq测序流程 |
3.5.2 SNP数据分析 |
3.6 数据分析 |
3.6.1 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3.6.2 群体基因型SSR标记检测 |
3.6.3 遗传图谱构建 |
3.6.4 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
4.2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
4.3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 陆地棉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4.4.1 SSR多态性引物检测群体基因型和SLAF-seq测序检测群体基因型 |
4.4.2 遗传图谱构建 |
4.5 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QTL检测 |
4.5.1 产量性状相关QTL |
4.5.2 纤维品质性状相关QTL |
4.6 QTL簇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重组自交系群体特性及亲本材料选择 |
5.2 SLAF-seq测序构建遗传图谱的优势 |
5.3 有利等位基因来源 |
5.4 QTL簇 |
第6章 结论 |
6.1 高密度遗传图谱 |
6.2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
6.3 QTL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中国LCD产业特征与贸易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思考 |
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 科技创新理论 |
2.3 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理论 |
2.4 市场供求理论 |
第3章 LCD产业发展及产业链分析 |
3.1 LCD产业发展分析 |
3.1.1 LCD起源 |
3.1.2 LCD在国外的发展分析 |
3.1.3 LCD在中国的发展分析 |
3.2 LCD产业链分析 |
3.3 产业的发展与液晶周期的关系 |
第4章 LCD产业特征及贸易格局分析 |
4.1 LCD产业特征 |
4.1.1 LCD产业的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
4.1.2 LCD产业竞争及供应链分析 |
4.1.3 LCD价格周期波动性 |
4.1.4 LCD产业的政策效应 |
4.1.5 LCD产业的寡头垄断特征 |
4.2 LCD贸易格局 |
4.2.1 世代线升级和演进路线 |
4.2.2 产业区位分布格局 |
4.2.3 产业分工及转移 |
4.2.4 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市场 |
4.2.5 LCD产业的供需情况 |
4.3 LCD产业及贸易格局存在的问题 |
4.3.1 结构性失衡影响产业发展 |
4.3.2 高度垄断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
4.3.3 技术升级快导致有限资源浪费 |
4.3.4 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
第5章 中国LCD产业及贸易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液晶周期 |
5.1.2 产业聚群 |
5.1.3 技术创新 |
5.1.4 资金及政府政策 |
5.2 案例分析 |
5.2.1 产业聚群推动产业升级 |
5.2.2 技术创新实现赶超 |
5.2.3 资金及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
第6章 对中国LCD产业及贸易格局的建议 |
6.1 政府方面 |
6.1.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模式 |
6.1.2 科研成果保护和人才培养政策 |
6.1.3 优惠的关税政策 |
6.1.4 产业知识不断提升 |
6.2 企业方面 |
6.2.1 倡导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
6.2.2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6.2.3 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竞争力 |
6.2.4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
附录 |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
附录 |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
附录 |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
附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美国生猪养殖发展背景及历史分期 |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 |
第二节 1910-2010年间美国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的大致分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
第一节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养殖方式 |
第二节 牧养方式下的粪污治理观念及政策导向 |
第三节 美国早期生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59-1971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
第一节 集约化生猪养殖方式的动因及初期发展 |
第二节 观念及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粪污治理的具体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72-199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
第一节 集约化养猪快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及政策驱动 |
第三节 环境正义追求下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一) |
第一节 生猪养殖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粪污治理的困境与综合养分管理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与4R养分管理制度 |
第四节 综合养分管理的变革措施与管理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二) |
第一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产生及基本规范 |
第二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升级换代 |
第三节 环境优先技术中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
第四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推广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粪污治理百年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资源禀赋与治理范式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驱动 |
第四节 市场环境与经济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及教训 |
第一节 政策制度层面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资源化利用层面经验总结 |
第三节 各国/地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方式比较 |
第四节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失败教训 |
第九章 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与道德风险的防范 |
第二节 粪污治理方式与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6)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二战前马来亚经济发展之概况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历史之简述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各个土邦物产之概况 |
一、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 |
二、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彭亨、森美兰) |
三、马来属邦(吉打、玻璃市、吉兰丹、登嘉楼、柔佛) |
第三节 二战前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的经济建设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移民及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职业架构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的角色扮演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地位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之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角色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拓展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碾米技术之演变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现代化碾米厂之发展 |
一、20世纪之前 |
二、1900年至1919年 |
三、1920年至1941年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商业网络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成功因素 |
第一节 华人在马来亚的经济优势 |
第二节 华人的商业模式 |
第三节 华人米商与执政者的关系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度量衡与货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无数个“一小步”(论文提纲范文)
埃博拉疫苗为接种者提供100%保护 |
硫化氢创高温超导新纪录 |
第一朵花或水中盛开 |
挥别冥王星飞赴柯伊伯带 |
美宇航局宣布发现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 |
科学家培育出“减排水稻” |
“就像在冥王星上看到了麦当劳” |
科学家发布“菲莱”着陆器科学收获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寻找“木兰”——发现红花玉兰类群的科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已有文献对“木兰”一词的记载与释解 |
二、“木兰”所涉及种的形态特征 |
三、发现红花玉兰的科学意义 |
四、美国大学发现植物学家供不应求(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战争:中国和印度的资本主义史》(节选)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实践报告[D]. 黄景慧.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D]. 马君睿. 西南大学, 2021(01)
- [3]中国LCD产业特征与贸易格局研究[D]. 吴小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
- [4]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5]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D]. 周杰灵.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D]. 阮涌俰(YON WENG WOE). 厦门大学, 2018(07)
- [7]殖民时代坦桑尼亚的“依附性”发展:以剑麻产业为中心的考察[J]. 陈金龙,王泽壮. 安徽史学, 2017(02)
- [8]无数个“一小步”[J]. 关毅. 自然杂志, 2015(05)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寻找“木兰”——发现红花玉兰类群的科学意义[J]. 王希群,王安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