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航[1](2021)在《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多重PCR诊断方法建立及中草药复方治疗》文中认为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可导致奶品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和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隐性乳腺炎是奶牛乳腺炎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传统的乳腺炎病原菌检测方法主要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目前PCR的方法也普遍用于乳腺炎病原菌的检测,但多为针对一种或两种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乳腺炎的致病菌种类较多,为此针对单一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在给定的样本中检测多种标记基因,具有高效和省时的优点。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吉林地区奶牛养殖区进行系统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情况,掌握致病菌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一种奶牛隐性乳腺炎MPCR的诊断方法,同时采用中药方剂对奶牛隐性乳腺炎进行治疗试验,以期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明确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的一般规律,科学有效地防控本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以减少该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于2019年1月-12月对吉林地区桦甸市等6个区域的奶牛场共5826头奶牛进行了胎次、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调查,分离鉴定了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类型。结果显示:桦甸市发病率最高为60.32%,永吉县发病率最低为35.31%;2胎发病率最低,7胎及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5-10月以及12月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年产奶量高于7,000 kg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较高;散养发病率高于规模化养殖;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明显升高;手工挤奶发病率高于机器挤奶;饲养管理水平差的奶牛场,发病率高。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无乳链球菌,且混合感染比例高。因此,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应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优化种群结构、规范及时诊疗以及合理发挥奶牛生产性能等综合措施入手。为了能够同时检测出奶牛隐性乳腺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以及三种病原菌的交叉感染,本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对PCR扩增反应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建立多重PCR扩增检测体系。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8℃,引物体积为1μL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无乳链球菌混合基因组为模板进行MPCR,可以同时扩增出三种菌的特异性条带,且每个PCR反应的最低限度为10倍稀释梯度。将本研究建立的MPCR体系应用于吉林省四个地区530例疑似乳腺炎奶样检测,同时与传统的细菌生化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生化检测相比,MPCR检测方法检出率较高,达到了85.09%,而生化检测只有62.08%。与未检出病原体的奶牛相比,检出病原体的隐性乳腺炎奶牛的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显着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显着升高。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MPCR方法可以快速鉴别出奶牛乳腺炎的3种主要病原菌,可用于奶牛隐性乳腺炎的临床检测和鉴别诊断。本研究采用中草药复方(芙蓉叶、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丝瓜络、通草、浙贝母)对奶牛乳腺炎进行治疗。根据根据临床治疗效果、牛奶SCC以及产奶量等三个指标分析比较了中草药复方与抗生素对吉林省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发现在治疗7 d后,中草药复方的治愈率和产奶量均显着升高、乳汁中SCC显着降低,与抗生素组相当。说明本研究选择的中草药复方对隐性乳腺炎治疗效果明显,有望在后期推广使用。综上所述,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受地区、胎次、月份、产奶量、养殖方式、泌乳阶段、挤奶方式、牧场管理水平及致病菌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建立的用于检测奶牛隐性乳腺炎致病菌的MPCR检测体系检出率高,准确性好,可应用于奶牛隐性乳腺炎的诊断,中草药复方可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
乌仁达来[2](2021)在《奶牛乳汁中格氏乳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格氏乳球菌(L.garvieae)最初从乳房炎牛乳中分离后有学者认为该菌可引起奶牛乳房炎,但关于奶牛乳房炎性格氏乳球菌的研究较少,它的感染机理尚不清楚。为了解格氏乳球菌对奶牛乳腺潜在的致病性,本文通过细菌形态学、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对一株乳源格氏乳球菌进行了鉴定;通过筛查3个主要溶血素基因、4个主要粘附素基因以及对109份乳房炎奶样和95份正常奶样中格氏乳球菌的PCR检测,分析该菌潜在的致病性;通过药敏试验进行了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球状菌;采用16Sr RNA基因和dna A特异性基因引物分别扩增出一条DNA片段,大小分别为134bp和156bp,其大小与预计相符;NCBI基因库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本文分离株16Sr RNA基因和dna A特异性基因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同种细菌同种基因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和97.42%,确定本文分离的菌株为格氏乳球菌;分离株共检出7个潜在的毒力基因,分别为Hemolysin 1、Hemolysin 2、Hemolysin 3、Adhesin Pav、Adhesin Psa A、Adhesin cluster 1、Adhesin cluster 2,在血琼脂上出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克林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妥布霉素、苯唑西林、林可霉素、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中等敏感,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最敏感;乳房炎奶样共检出17份格氏乳球菌PCR检测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6%,正常乳样共检出6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乳房炎奶样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奶样。本文研究结果为乳源格氏乳球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姜现垒[3](2021)在《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青海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业中易发生、危害大、防控难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品质下降、产奶量降低和过早淘汰等问题,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在30%-70%之间。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较晚,饲养管理条件相对较差,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并存在抗生素耐药问题,这使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成为奶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草药联合治疗的方法,探究中草药和抗生素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以青海地区某规模化养殖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分别用抗生素和中药进行对比治疗,通过分析两组患病奶牛在第1 d、3 d、6 d、12 d的治疗效果、产奶量、体细胞数、乳品质、乳酶活性和血清理化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青海地区养殖场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和受胎率等繁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补饲、规范采乳过程和寻找替代抗生素的药物是该地区防治乳房炎的措施。(2)本研究对20头无临床乳房炎症状的奶牛进行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5%;经过中药和抗生素的治疗,发现抗生素组的治愈率为81.33%,有效率87.5%,无效率12.5%;中药组的治愈率为90%,有效率95%,无效率5%;中药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抗生素组,且抗生素组的无效率更高。对产奶量进行分析发现,在抗生素治疗前,日产奶量为14.37 kg;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日产奶量增加到了18.23 kg,日产奶量净增了3.86 kg;在中药治疗前,日产奶量为15.07 kg,经过中药治疗后,日产奶量增加到了23.53 kg,日产奶量净增了8.46 kg;经中药治疗12 d后的奶牛乳汁中的体细胞数基本趋于正常,显着低于抗生素组(p<0.05)。(3)对奶牛血清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患病奶牛的丙谷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移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健康组,并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患病奶牛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浓度和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健康奶牛,并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2 d时,抗生素组的总胆红素浓度显着低于中药组(p<0.05);在第3 d时,抗生素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着低于中药组(p<0.05)。综上,两种治疗方法对血清理化性质和肝代谢的影响总体无明显差异。(4)对牛奶的乳品质进行检测,患病奶牛的乳脂、乳糖和非脂固体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奶牛,并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升高;而患病奶牛的乳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奶牛,并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2 d时,抗生素组的乳脂含量显着低于健康组(p<0.05);在第6 d和12 d时,抗生素组的乳糖含量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5)对乳汁中的乳酶活性进行检测,患病奶牛的N-乙酰基-β-葡萄糖苷酶、髓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组,并且随着治疗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在第3 d和6 d时,抗生素组的N-乙酰基-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在第3 d时,抗生素组的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在第12 d时,抗生素组的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在第3 d和6 d时,抗生素组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着高于健康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在治疗效果、产奶量、体细胞、乳品质和乳酶活性均优于抗生素,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更好的治疗价值。
王剑锋[4](2020)在《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文中提出奶牛乳房炎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奶牛乳腺引起的炎症反应,不仅影响奶牛的身体健康,还降低生奶的产量与品质,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广泛使用,耐药菌株接踵而来,又给奶牛养殖者和研究学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世界范围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中国尤为严重。一些小型个体养殖场,由于管理与防治方式不合理或贯彻不彻底,使奶牛乳房炎高度流行,因此研究该病在个体奶牛场的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辽宁地区8个城市的27个个体奶牛场进行流行病学统计,采用资料统计的方式发现该地区临床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4.27%和1.46%,采用CMT试剂检测及体细胞计数的方法,确定隐性型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3.77%和25.10%。在这些个体奶牛场中,设置卧床的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率较没有卧床的低,采用手工挤奶的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机器挤奶的要低,采用全混合日粮的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未全混合的要低。本试验采集辽宁地区8个城市的27个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258个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鉴别培养基和生化管鉴定后,分离出病原菌274株,其中大肠杆菌共计74株(占27.00%),沙门氏菌共计13株(占4.74%),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82株(占29.93%),链球菌共计88株(占31.13%),其他未鉴定菌为17株(占6.20%),混合感染比例高达73.64%。这8个城市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比例有所差异。本试验选择5个个体奶牛场共计348头奶牛开展为期一年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化饮水与饮食、改善挤奶环节、重视环境卫生、提高奶牛舒适度、合接种疫苗防疫、定期普查与针对性治疗等。综合防治后,结果显示无论是临床型乳房炎还是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明显下降。本试验研究表明,辽宁各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高度流行,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且呈现严重的混合感染情况,针对此结果实行基础综合防治工作可有效缓解该病的发生。此研究结果为该地区个体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姜鸿瑞[5](2020)在《新型奶牛乳头成膜药浴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药浴剂是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新型奶牛乳头成膜药浴剂,并探究其对奶牛乳腺炎的预防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壳聚糖对奶牛乳腺炎致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利用最低抑菌浓度实验和药敏实验,考察不同分子量壳聚糖(5,50,150,350 kDa)对6种常见乳腺炎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弗格森埃希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蜡样芽胞杆菌),结果显示50 kDa的壳聚糖对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将其应用于下一步的药浴剂制备。二、新型成膜药浴剂的制备及抑菌效果:以壳聚糖和聚维酮碘为主效消毒成分研制成膜药浴剂,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每种成分的最佳添加量。结果显示:聚乙烯醇-124 6%、甘油4%、吐温-80 1%、羧甲基纤维素钠0.45%时,药浴剂的成膜时间、溶液性状、柔韧性、成膜性和附着性效果最好;壳聚糖1%、聚维酮碘6%时,成膜药浴剂对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将成膜药浴剂与碘伏进行乳头表面抑菌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在乳头表面涂抹120min后,碘伏组的抑菌效果已经消失,而成膜药浴剂组的杀菌率仍高达48.41%.由此可见,成膜药浴剂的抑菌持久性要优于碘伏。三、成膜药浴剂临床效果研究:分为乳区实验和群体实验。乳区实验:选取48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进行为期28天的乳区对比实验,奶牛左侧2个乳区后药浴使用成膜药浴剂,右侧2个乳区后药浴使用10%聚维酮碘,其它饲养管理完全相同。在实验开始时(0天)和第14、28天时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测定,同时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北京乳房炎检测法)。结果表明: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左侧乳区)和对照组(右侧乳区)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分别为8.33%和6.25%;28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隐性乳腺炎发病率分别为9.38%和14.58%;实验组和对照组奶样在0、14、28天时SCC、SCS和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内,14天及28天时奶样SCC、SCS要显着低于实验开始时(P<0.05),表明实验奶牛奶样中的SCC及SCS在实验周期内呈显着下降。群体实验:选取139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28天的群体对比实验,按照胎次、泌乳期、产奶量等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2组:实验组72头,对照组67头,均在同一牛舍内饲养。对照组后药浴使用10%聚维酮碘,实验组后药浴使用本研究研发的成膜药浴剂,其它饲养管理完全一致。在实验开始时(0天)和第14、28天时采集奶样,进行乳成分和SCC测定,同时进行隐性乳腺炎检测。结果表明:0天时,两组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相近,约为13%;28天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9.38%和16.04%。X2检验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有显着差异(X2=5.60,P<0.05)。结合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0、14、28天时产奶量、SCC、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28天时实验组SCS和脂蛋白比呈下降趋势(0.1>P>0.05);实验组内,14天及28天时奶样SCS要显着低于实验开始时(0天)(P<0.05),说明实验组奶样SCS在实验周期内呈显着下降,而对照组内三个时间段SCS均无显着变化。综上结果表明:以壳聚糖和聚维酮碘为主效消毒成分的新型成膜药浴剂对奶牛隐性乳腺炎防治有明显效果,且对乳品质无显着影响。该研究不仅为新型奶牛乳腺炎兽用药浴剂的研发提供了思路,而且对推动奶牛健康养殖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蓉彬[6](2018)在《加减瓜蒌散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减瓜蒌散为经典复方瓜蒌散通过药物加减变化由瓜蒌、柴胡、青皮、陈皮、黄芩、山栀、天花粉、牛蒡子、皂角刺、甘草10味中药组成。根据中兽医学理论,本方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散瘀、疏肝理气的功效,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中效果显着。试验通过分离鉴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加减瓜蒌散体外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以及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为加减瓜蒌散应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依据。1.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确定引起武威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本地的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提供指导。从武威地区某奶牛养殖场无菌采集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的奶样40份,通过细菌培养、分离及生化鉴定最终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共得到3种主要细菌菌株共22株,分别为大肠杆菌(E.coil)5株(22.7%),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11株(50.0%)和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6株(27.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2.加减瓜蒌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通过纸片扩散法确定了抗生素药物对病原菌的抑菌强度,采用牛津杯法检测病原菌对加减瓜蒌散水煎液的药物敏感度,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加减瓜蒌散水煎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对3种主要病原菌进行的14种常用抗生素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有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中敏或低敏;加减瓜蒌散对主要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加减瓜蒌散高度敏感,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对加减瓜蒌散水煎剂分别是低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3.加减瓜蒌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验。对武威地区患有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奶牛用高剂量(1000mL)、中剂量(500mL)、低剂量(250mL)的加减瓜蒌散水煎剂进行治疗,并与环丙沙星对照组比较。综合评价加减瓜蒌散高、中、低剂量组以及环丙沙星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各组试验药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85.71%、69.44%、63.89%,其中加减瓜蒌散中剂量、高剂量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因此推荐其在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剂量为中剂量500mL,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病例,可以适当提高用药量。
张虹[7](2017)在《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苦豆草是在荒漠、草原农田等处生长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槐属。我国属于苦豆草生长大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产量都是由我国出产。在我国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北方荒漠地区分布广泛,约有12种类型的苦豆草。苦豆草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其含有的生物碱。其含有的生物碱有槐定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等20多种[1]。主要药理作用是清热利湿、退黄利尿、解毒、消除炎症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苦豆草中含量较多、药用价值较大、研究较多的碱类之——苦参碱类具有清热、除湿、抗炎、抗病毒、利尿、抗溃疡、抗腹泻、镇痛降温、抗心率失常、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药用价值[3]。有研究报道苦豆草提取物对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有一定的功效[4,5]。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苦豆草生物碱的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针对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我们进行了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毒性试验研究。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用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灌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通过预实验判断大鼠的最大致死剂量和最小致死剂量。然后配制四个浓度梯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灌服后观察记录实验大鼠的行为变化和临诊表现,连续观察10天,其间详细记录死亡大鼠的数量。然后对死亡大鼠进行解剖,检查器官包括皮下、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脑和肠系膜等。并依据简化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其数值为121.42 mg/kg,其90%可信度区间为105.4120.5 mg/kg,说明苦豆草总碱具有急性毒性。2.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为了检测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毒性,对药物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进行了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设高、中、低3个药物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天以金属胃管经口给Wistar大鼠灌服1次苦豆草总碱灌注液,连续给药28天,空白组大鼠用纯净水灌胃注射。通过对大鼠一般状况及剖检后主要脏器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对其体重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的生理活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脏器均无不良影响。试验过程中,各给药剂量组的大鼠未出现中毒反应,无死亡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没有慢性毒副作用。3.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引起乳房炎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大约90%的奶牛乳房炎都是由这三种致病菌过量增殖导致的。因此我们进行了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这三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我们选择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倾入琼脂中,然后接种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细菌,测定苦豆草总碱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PH、血清浓度和细菌接种量对MIC的影响。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6、6、3 mg/ml,平均MBC分别为100、100、100、50 mg/ml。PH值的改变只对大肠杆菌MIC影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影响不明显。三种菌接种量增大,MIC值也随之增大。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对三种细菌的MIC影响不明显。说明无乳链球菌对苦豆草总碱灌注液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4.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了探究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以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加入大鼠脾脏细胞培养基中,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苦豆草总碱在70280 ug/ml范围内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但是却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同时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苦豆草总碱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苦豆草总碱均抑制TNF-α的生成。然后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了苦豆草总碱对大鼠白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总碱在70280 ug/ml范围内可以增强IL-2的活性。综合以上实验,说明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可以影响大鼠的免疫功能,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和TNF-α的生成,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增强IL-2活性。
耿晓晗[8](2016)在《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研制及临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对奶业危害巨大,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药物浸泡奶牛乳头是一种防治乳房炎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但是药物的杀菌时间有限,为延长作用时间研制开发了一种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并对其稳定性、消毒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调查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在检测的201头奶牛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8.5%,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8.9%;在656个被检乳区中,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分别为:左前18.7%,右前15.6%,左后19.9%,右后20.2%。说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在养殖场(户)的牛群中是普遍存在的。2根据涂膜剂的标准优化成膜工艺:取适量蒸馏水,加入7%的聚乙烯醇-124(PVA)充分溶胀24h,85℃水浴溶解后放置至常温,依次加入5%的增塑剂,1.0%的乳化剂,0.6%用无水乙醇浸润的增强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5%药物粉末,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常温保存备用。3初步稳定性研究: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呈现棕色,药物分散均匀,pH值5.5-6.5,约6min后成膜;离心30min后无分层、颗粒沉淀;常温下放置3个月制剂无霉败,色泽和均匀性、膜性能良好;皮肤刺激试验中兔背部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和水肿现象,未出现死亡及不良状况,表明对皮肤无刺激性、无毒性可以用于奶牛的临床试验。4成膜性药浴剂的消毒效果:实验室验证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现场试验表明该成膜性药浴液对奶牛乳头表面细菌杀菌率达99.9%,杀灭指数大于104,且对奶牛乳头无不良反应;对乳蛋白、乳糖、乳脂率及非脂固形物进行分析无显着性差异,不影响牛奶的品质。5成膜性药浴剂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乳头药浴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牧场应用效果。乳区对比试验一表明,隐性乳房炎的乳区发病率由药浴前的41.6%下降到18.3%,与对照组比差异显着(p<0.05);试验二的牛群对比试验表明,成膜性药浴剂使乳汁体细胞数和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显着减少,试验组比对照组乳房炎发病率降低11.2%,但对产奶量无显着影响。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成膜性药浴液对乳头保护效果高效持久,可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李会芳[9](2014)在《乳房炎康复液的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常见的,多发的一种疾病,影响奶牛泌乳机能,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发病机理的复杂性,给此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依据中兽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和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新工艺、新技术研制出的纯中药复方透皮吸收搽剂乳房炎康复液(简称“乳炎康”),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参和一定量的透皮促渗剂氮酮和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乳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目的:为了明确“乳炎康”疗效,分别对其体外抑菌试验、抗炎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乳炎康”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2)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3)通过“乳炎康”对家兔的皮肤急性毒性效应、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效应(LD50)和家兔皮肤刺激试验验证其安全性。(4)在体外抑菌、抗炎、和安全性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牛40头,分为“乳炎康”高、中、低治疗组、复方金银花注射液治疗组,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对其乳汁pH、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乳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测量,考察其对对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体外试验表明,“乳炎康”对五种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1.25mg/mL,15.63mg/mL,31.25mg/mL,62.5mg/mL,32.25mg/mL,MBC分别为31.25mg/mL,15.63mg/mL,62.5mg/mL,62.5mg/mL,62.5mg/mL,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2)抗炎试验表明,“乳炎康”中剂量组能显着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显着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以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其对急慢性炎症均有较好的抗性效果;(3)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乳炎康”以高(4g/mL)、低剂量(0.23g/mL)涂布完整皮肤组和受损皮肤组家兔,并制备成煎剂给小鼠灌胃,连续观察7d,结果无皮肤急性毒性,而口服毒性的LD50为44005mg/kg,属于无毒性药物,而皮肤刺激试验表明除受损皮肤组个别家兔有轻微红斑以外,其余均未见红斑和水肿,无刺激性,安全性良好。(4)临床试验表明,“乳炎康”高、中、低剂量组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分别为84.21%、85%和68.42%,治愈率分别为63.16%、65%、52.63%。对照药物复方金银花注射液的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52.38%。、乳房炎康复液对奶牛乳房炎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显着高于复方金银花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乳汁pH值、GOT、GPT、LDH和AKP的活性。结论:“乳炎康”体外抑菌效果和抗炎效果明显,属于无毒,无刺激的外用涂抹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临床治疗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李建喜[10](2011)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给奶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常见多发病。本文综述了奶牛乳房炎造成的危害,近年来国内外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区系分布状况、乳房炎发病原因、发生规律、诊断治疗及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更好的综合防控奶牛乳房炎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多重PCR诊断方法建立及中草药复方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1.1 奶牛乳腺炎概述 |
1.2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
1.3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 |
1.4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 |
1.5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进展 |
1.6 小结 |
第2章 MPCR技术研究进展 |
2.1 MPCR概念 |
2.2 MPCR的反应特点 |
2.3 MPC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
3.1 中药单体在奶牛乳腺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3.2 中药方剂在奶牛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
3.3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吉林省部分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讨论与分析 |
第2章 奶牛隐性乳腺炎3种主要致病菌M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与分析 |
第3章 中草药复方对奶牛隐性乳腺炎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讨论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2)奶牛乳汁中格氏乳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奶牛乳房炎 |
1.1.1 病因 |
1.1.2 分类及主要症状 |
1.1.3 诊断 |
1.1.4 预防与治疗 |
1.1.5 危害 |
1.2 格氏乳球菌的研究概况 |
1.2.1 生物学特征 |
1.2.2 致病性 |
1.2.3 格氏乳球菌与奶牛乳房炎的关系 |
1.2.4 开发应用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 |
2.1 标准菌株 |
2.2 牛奶样品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主要试剂 |
2.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 试验方法 |
3.1 奶样细菌的分离鉴定 |
3.1.1 形态学鉴定 |
3.1.2 生化试验 |
3.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分离菌的致病性鉴定 |
3.2.1 毒力基因的筛查 |
3.2.2 奶样格氏乳球菌的PCR检测 |
3.3 分离菌的药敏试验 |
4 结果 |
4.1 奶样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
4.1.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4.1.2 生化试验结果 |
4.1.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4.2 分离菌的致病性鉴定结果 |
4.2.1 毒力基因筛查结果 |
4.2.2 奶样格氏乳球菌的PCR检测结果 |
4.3 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青海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
1.1 奶牛乳房炎的概述 |
1.1.1 现状 |
1.1.2 分类 |
1.1.3 发病原因 |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
1.2.1 加州乳房炎检测法 |
1.2.2 体细胞计数法 |
1.2.3 乳汁电导率法 |
1.2.4 乳汁pH检测法 |
1.2.5 乳酶检测法 |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 |
1.3.1 抗生素疗法 |
1.3.2 中草药疗法 |
1.3.3 生物疗法 |
1.4 抗生素替代物 |
1.4.1 益生菌 |
1.4.2 细菌素 |
1.4.3 噬菌体 |
1.4.4 溶菌酶 |
1.4.5 酸化剂 |
1.4.6 植物提取物 |
第二章 青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生产情况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牛场中乳房炎的发病种类 |
2.2.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2.3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情况 |
2.2.4 牛场中饲养管理情况 |
2.2.5 牛场中的生产繁殖效益情况 |
2.2.6 牛场中的产奶量情况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
3.1 材料 |
3.1.1 材料来源 |
3.1.2 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耗材 |
3.2 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隐性乳房炎诊断液检测 |
3.2.3 体细胞数 |
3.2.4 治疗效果 |
3.2.5 产奶量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 |
3.3.2 体细胞的变化 |
3.3.3 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3.3.4 对产奶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血清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耗材 |
4.2 方法 |
4.2.1 血液样品的采集 |
4.2.2 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对血清酶的影响 |
4.3.2 对血清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牛奶乳品质和乳酶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来源 |
5.1.2 仪器设备 |
5.1.3 主要试剂耗材 |
5.2 方法 |
5.2.1 乳汁样品的采集 |
5.2.2 乳品质的测定 |
5.2.3 乳清的提取 |
5.2.4 乳酶的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对乳脂的影响 |
5.3.2 对乳糖的影响 |
5.3.3 对乳蛋白的影响 |
5.3.4 对非脂固体的影响 |
5.3.5 对NAG的影响 |
5.3.6 对MPO的影响 |
5.3.7 对LDH的影响 |
5.3.8 对ALP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奶牛乳房炎的概况 |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展历史 |
1.3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类型及相应特点 |
1.4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流行情况 |
1.5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常见致病因素 |
1.6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研究方法 |
1.2.1 调查对象 |
1.2.2 调查方法 |
1.2.3 样本的检测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辽宁地区部分个体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1.3.2 辽宁地区部分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1.3.3 挤奶方式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
1.3.4 卧床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
1.3.5 全混合日粮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
2.1 材料 |
2.1.1 试验样本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的采集方法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隐性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样本收集情况 |
2.3.2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中病原菌携带情况 |
2.3.3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
2.3.4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
3.1 综合防治 |
3.1.1 试验对象 |
3.1.2 试验时间 |
3.1.3 综合防治措施 |
3.2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3.2.1 样本检测的前期准备 |
3.2.2 样本的CMT检测 |
3.2.3 样本体细胞计数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综合防治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影响 |
3.3.2 综合防治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型奶牛乳头成膜药浴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乳腺炎 |
1.1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 |
1.2 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 |
1.3 奶牛乳腺炎的其他因素 |
1.4 奶牛乳腺炎的治疗 |
1.5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 |
2 常规药浴剂 |
2.1 碘制剂 |
2.2 其他药浴剂 |
3 成膜药浴剂的研制 |
3.1 成膜材料的选择 |
4 壳聚糖 |
4.1 壳聚糖的抗菌抑菌 |
4.2 壳聚糖提供机体免疫力 |
4.3 壳聚糖改善动物品质 |
4.4 壳聚糖的安全性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壳聚糖对奶牛乳腺炎致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试剂 |
1.3 微生物的培养 |
1.4 实验方法 |
1.5 实验设备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药浴剂的配置及消毒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 |
1.2 试剂 |
1.3 药浴剂制备及优化方法 |
1.4 乳头表面抑菌方法及其效果研究 |
2 实验结果 |
2.1 药浴剂的制作 |
2.2 药浴剂的优化 |
2.3 乳头表明抑菌效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新型乳头成膜药浴剂临床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奶牛乳区对比实验 |
1.3 奶牛群体对比实验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奶牛乳区对比实验 |
2.2 奶牛群体实验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加减瓜蒌散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乳房炎概述 |
2 奶牛乳房炎致病因素 |
3 奶牛乳腺的防御机理 |
4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 |
4.1 体细胞计数法 |
4.2 乳汁电导率法 |
4.3 乳汁pH检测法 |
4.4 酶检验法 |
5 乳房炎的治疗 |
5.1 抗生素疗法 |
5.2 中药疗法 |
5.3 其他治疗方法 |
6 加减瓜蒌散概述 |
6.1 加减瓜蒌散组方及方解 |
6.2 瓜蒌的药理作用 |
6.3 天花粉的药理作用 |
6.4 柴胡的药理作用 |
6.5 黄芩的药理作用 |
6.6 皂角刺的药理作用 |
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菌分离 |
2.2 生化鉴定 |
2.3 药敏试验 |
2.4 抑菌直径测定结果 |
2.5 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加减瓜蒌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加减瓜蒌散治疗隐性乳房炎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
2.2 加减瓜蒌散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的判断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7)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
1.1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现状 |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
1.3 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
1.4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诊断 |
1.5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
1.6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
1.7 乳房炎防治研究方向 |
2 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
2.1 苦豆子的地理分布 |
2.2 苦豆子的生物学特性 |
2.3 苦豆子的化学成分 |
2.4 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药品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5 病理检查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药品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物与培养基 |
1.2 试验菌株 |
1.3 试验仪器 |
1.4 三种菌液的制备 |
1.5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1.6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
1.7 PH值、细菌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MIC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低抑菌浓度MIC浓度结果 |
2.2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结果 |
2.3 PH值、细菌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MIC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苦豆草总碱灌注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药品 |
1.3 试验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苦豆草总碱对大鼠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2 苦豆草总碱对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3 苦豆草总碱对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 |
1.4.4 苦豆草总碱对大鼠白介素2(IL-2)活性的影响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8)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研制及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 乳房炎的简介 |
2 乳房炎的危害 |
3 乳房炎发病及防御机制 |
4 乳房炎的诊断方法 |
5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
二、成膜性乳头药浴剂的研制 |
1 奶牛乳头药浴的作用机理 |
2 目前使用的奶牛乳头药浴剂 |
3 研制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理论基础 |
4 成膜材料研究现状 |
三、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奶牛乳房炎的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调查奶牛 |
1.2 检测试剂及器材 |
1.3 奶样的采集及检测诊断液使用方法 |
1.4 隐性乳房炎判定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3 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4 奶牛场C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发病严重程度 |
3 讨论 |
3.1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 |
3.2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不同乳区间的关系 |
3.3 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发病严重程度 |
第二章 PVA药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试验一 成膜剂组分的研制及配方优化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涂膜剂的制备 |
2.2 评分标准的选择 |
2.3 成膜剂组分的配方优化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PVA浓度的筛选 |
3.2 增塑剂用量范围的选择 |
3.3 乳化剂用量范围的选择 |
3.4 增强剂用量范围的选择 |
3.5 正交试验选择成膜剂最适配方 |
4 讨论 |
4.1 成膜材料的选择 |
4.2 成膜剂各组分优化组合 |
4.3 成膜剂的制备方法 |
试验二 成膜性乳头药浴剂的制备及其安全性能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PVA膜溶液的制备 |
2.2 药物有效成分的融合 |
2.3 初步稳定性研究 |
2.4 药物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载药性能与药物有效成分的融合 |
3.2 初步稳定性研究 |
3.3 皮肤刺激性结果 |
4 结论 |
4.1 成膜剂中药物的选择 |
4.2 成膜剂性能的初步研究 |
4.3 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成膜药浴剂的抑菌试验及牧场消毒试验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药品 |
1.2 试验菌株和培养基 |
2 试验方法 |
2.1 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消毒效果试验 |
2.2 奶牛场现场消毒试验 |
2.3 药浴剂局部刺激试验 |
2.4 乳样的采集及品质测定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消毒效果 |
3.2 对奶牛乳头的消毒杀菌效果 |
3.3 药浴剂对奶牛的不良反应 |
3.4 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对乳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成膜性药浴剂的消毒效果评价 |
4.2 成膜性药浴剂对奶牛乳头的影响 |
4.3 成膜性药浴剂对乳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成膜性药浴剂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试验一 乳区对比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记录 |
2 结果 |
2.1 奶牛群体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2 奶牛的体细胞数变化情况 |
3 讨论 |
3.1 药浴剂对体细胞数的影响 |
3.2 药浴剂对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
3.3 药浴剂的应用效果 |
试验二 牛群对比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检测指标检测内容和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牛舍1号和2号奶牛试验结果 |
2.1.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
2.1.2 药浴前后各组奶牛的乳区发病情况 |
2.1.3 药浴前后牛奶体细胞数变化情况 |
2.2 牛舍3号奶牛试验结果 |
2.2.1 隐性乳房炎BMT检测结果 |
2.2.2 奶产量变化 |
3 分析与讨论 |
3.1 药浴剂对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
3.2 药浴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 |
3.3 药浴剂对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量的影响 |
3.4 新型成膜性奶牛药浴剂对隐性乳房炎的预防作用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乳房炎康复液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概况 |
1.1.1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 |
1.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因素 |
1.1.3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
1.2 药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
1.2.1 药透皮吸收机理 |
1.2.2 药透皮吸收的优点 |
1.2.3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
1.2.4 透皮促渗剂的发展 |
1.2.5 药透皮给药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乳房炎康复液的皮肤刺激性及安全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乳炎康”对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 |
2.2.2 “乳炎康”对家兔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2.2.3 “乳炎康”对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房炎康复液的抗炎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乳房炎康复液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乳房炎康复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试验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乳房炎康复液对患牛乳汁 pH 值的影响 |
5.2.2 乳房炎康复液对乳清中 LDH、AKP 的影响 |
5.2.3 乳房炎康复液对血清中 GOT、GPT 的影响 |
5.2.4 临床型乳房炎治疗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生物活性剂对降低奶牛体细胞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多重PCR诊断方法建立及中草药复方治疗[D]. 张宇航. 吉林大学, 2021
- [2]奶牛乳汁中格氏乳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评估[D]. 乌仁达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双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联合应用对青海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研究[D]. 姜现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D]. 王剑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5]新型奶牛乳头成膜药浴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效果研究[D]. 姜鸿瑞. 扬州大学, 2020(04)
- [6]加减瓜蒌散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试验研究[D]. 高蓉彬.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7]苦豆草总碱灌注液的生物活性研究[D]. 张虹.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0)
- [8]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研制及临床效果研究[D]. 耿晓晗. 扬州大学, 2016(02)
- [9]乳房炎康复液的药效学研究[D]. 李会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A].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李建喜. 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标签:奶牛论文; 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隐性基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