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能诉苦”的由来

“诗能诉苦”的由来

一、“诗可以怨”源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雯杰[1](2021)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怨”》文中提出

谭春林[2](2021)在《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骚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安作为第一个以专论形式评价屈原及其作品的人,他一方面将《离骚》与《国风》《小雅》相比,凸显出《离骚》“好色而不淫”与“怨诽而不乱”的特征;另一方面又高度肯定了屈原之行,赞扬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高洁品格。两汉与六朝时,司马迁、班固、王逸和刘勰等人围绕刘安骚评展开评论,他们从评屈入手,着重总结、研讨刘安骚评之语,逐渐形成了从人物本身向文本本身转移的脉络,对后世骚评研究与屈原的形象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本文拟分三个章节,除绪论、结语外,主要以层层深入的逻辑方式展开论述,以期梳理两汉与六朝时期的刘安骚评研究。第一章,梳理两汉与六朝时期刘安骚评研究的学术脉络。结合学界公认的属于刘安骚评内容的部分——“《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整理、归纳两汉与六朝时评论者对刘安骚评直接或间接的记述与评论。两汉时期,以司马迁和王逸为代表的评论者对刘安骚评表示赞同并实现部分超越,以班固等人为代表的评论者对刘安骚评则流露出怀疑与否定,因而呈现出褒贬任声的局面。六朝时期,以刘勰为主,萧统、颜延之等人为辅的评论者以间接性的方式延续两汉时期的刘安骚评研究,并以评屈为主要突破口,实现对文本本身的探讨与研究,表现出抑扬待明的评论面貌。第二章,辨正两汉与六朝时期刘安骚评研究的存有疑虑。从两汉与六朝时期评论者的载述看,刘安的骚评内容和骚评标题都尚需厘定。首先,除学界公认的属于刘安骚评内容的部分外,《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到“离骚者,犹离忧也”、从“屈平正道直行”到“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及从“上称帝喾”到“故死而不容自疏”部分也为刘安骚评内容,从“《国风》好色而不淫”到“与日月争光可矣”,以及班固《离骚序》中的“五子以失家巷……是而无闷”部分推测为刘安骚评的序文。其次,在刘安骚评标题之“传”“赋”“章句”问题上,“传”“赋”“章句”三者略有区别:“传”侧重阐释经义且能与训诂相通,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赋”倾向于文学层面,具有较强烈的言志与讽谏意味;“章句”注重对原文详实全面地解读。在刘安骚评标题之“叙”与“序”问题上,“序”较之“叙”更为详细化与具体化,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叙”具有较为浓烈的情感色彩,多具有针砭的功能。因此,综合刘安的创作环境、心理状态以及创作内容分析,刘安所作应是“传”和“序”,即“序《离骚传》”。第三章,探究两汉与六朝时期刘安骚评研究的旨趣特色。从两汉到六朝,刘安骚评研究者经历了从尊经到兼容的思维转换,评论视角也逐渐由品人转移到品文为主,由此形成了依经论骚到据文评骚的评骚维度。同时,两汉与六朝时期的评论者在对刘安骚评展开论述与评介之际,也融合了时代、文化环境以及各自主观意向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立足人文互见的原则点、紧扣文本阐释的时代性和遵循评论接受多面化的点线面一体的评论模式。两汉与六朝时期的刘安骚评研究在展开骚评研究、研究屈原作品与解读屈原形象,以及阐释人物与文本间关系诸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亦为后世研究刘安骚评和屈原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

江靖雯[3](2020)在《“诗言志”与“诗可以怨”辨析及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诗言志"与"诗可以怨"是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二者的源流辨析入手,考察二者的不同之处并梳理其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言志"与"诗可以怨"在一定程度上都指向了诗歌的抒情性,而"诗言志"侧重于文学作品论,"诗可以怨"则更多是指向文学创作论。

吴嘉璐[4](2020)在《钟嵘《诗品》与中国感伤诗学传统》文中认为钟嵘的《诗品》是认识中国感伤诗学传统的重要理论着作。钟嵘先在《诗品序》中提出了"诗可以怨",将"怨"视作诗歌的本质属性之一,并将"怨"由"怨刺"的含义进一步转变为"哀怨",由此"怨"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动力和美学追求,"感伤"的重要性在中国古典诗学中被凸显出来。同时,《诗品》品藻源流之时,将五言诗的诗人群体分为国风系、楚辞系和小雅系,其中,楚辞系诗人与"怨",即感伤的关系最为密切。历史地看,楚辞系诗人在《诗品》中所占的数量和质量逐渐超过原本占据主流的国风系诗人,说明感伤诗学在中国诗坛逐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廖春艳[5](2020)在《日常怨情的道德化及其诗学合法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还原了怨如何进入诗学的过程。日常怨情因自我受伤感、外向责咎性、无能感、隐忍而未发的敌意及价值自设等特性而毒害心灵。孔子"诗可以怨"命题道德化改造了具有负面意义的日常怨情,使其在政事领域合法化。依经立义的意义生成方式、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抒写事实以及孔安国的留白注释等为怨的诗学审美转化提供了契机。

闫紫晴[6](2020)在《“怨诗”理论的来源与初步发展》文中提出"怨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从孔子从诗歌功能的角度出于政教目的提出"诗可以怨"开始,到屈原第一次在诗歌创作中无限制地抒发自己的"怨"情,再到钟嵘《诗品》第一次对"怨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大大提高了"怨诗"的地位,古代诗歌理论实现了从政治附属物到纯文学的转变,诗歌创作中的"个人之情"不断加强,对后世"怨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袁劲[7](2019)在《“以射喻怨”与“诗可以怨”命题的意义生成》文中指出先秦诸子常用射箭之喻论说"怨"与"不怨"之理,这类"以射喻怨"可作为解诠"诗可以怨"命题的互文本。《论语》只提"可以怨"而未明言因何怨、何种怨、如何怨与不怨,孟子借"越人/其兄关弓而射之"辨析"《小弁》之怨"与"《凯风》何以不怨",填补了语义空白。"关弓而射之"与大致同时期的"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等,在话语相似性的背后,还呈现出思想的连续性。受文之"射艺"与武之"射术"双重语境的影响,先秦诸子将"以射喻怨"置入争私结怨、征战杀伐、六艺教学、选贤任能、协和乡里等具体情境,探讨"怨"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据此,"以射喻怨"既可"连点成线",凸显"诗可以怨"与"诗可以群"两大文论命题的关联互动;又能作为"延长线"引出具有原型意义的"射礼",为"诗可以怨"命题溯得礼乐文化之源。

袁劲[8](2019)在《从《孔子诗论》到《诗序》:“诗可以怨”命题的本义、互文与转义》文中研究说明出土文献《孔子诗论》与传世典籍《诗序》可作为解诠《论语》中"诗可以怨"命题的互文本。取《论语》与《孔子诗论》相参照,可知孔子所论之"诗"其实兼顾"志意"与"情志"两端。随着汉儒聚焦"怨刺上政"的教化义,反复强调"诗"的政治功能,孔门师徒问答中"诗亡隐志,乐亡隐情"的另一面就被遮蔽了。在新的经学话语体系中,孔子的"诗可以怨"命题与汉儒"美刺"说诗的关联性不断增强,而这一"非关修身,即关治国"的键闭释义,也引逗出"托诗以怨"新传统的生成。

刘怀荣[9](2019)在《“诗可以怨”与“发愤着书”说》文中认为上古以来的进谏制度,孕育了以诗讽谏的政治文明传统。作为这一政治—艺术活动的副产品,怨刺诗不仅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在内容、艺术表达等方面,也已形成了足以与其他诗歌相区别的类型化特点。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诗可以怨"的命题,促进了《诗》教的系统化进程。司马迁"发愤着书"说的本义,首先应在其文化理想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它与"诗可以怨"各有源流,各具特色,并无直接的关系。而后世所谓"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影响深远的论说,与其说是对"发愤着书"的继承和发展,毋宁说更多的是误读与引申。

袁劲[10](2018)在《题眼、语境与近反义:拓展“诗可以怨”命题研究的三个向度》文中提出立足于"国学视野"与"大文论观",可实现中国传统文论命题"诗可以怨"研究在文字、文化、文学三个向度上的新拓展。"怨"是"诗可以怨"命题的"题眼",故从文字学层面"释名以彰义",辨析"怨"和"恨""愤""怒"等近似范畴在情感浓度与表达方式上的区别性特征,可谓准确理解该命题的首要环节。三代礼乐文化的"诗教"传统与轴心期先哲对"怨"的思索,共同构成"诗可以怨"命题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在文化学层面,深入发掘五经与诸子论"怨"的思想资源,细致梳理"西天"佛教文化与"西方"新知新学的影响,便具有了"原始以表末"的作用。将"诗可以怨"与其近义或反义命题相结合,并置入"能否怨"与"如何怨"的思维框架,可打通一般意义上的"怨情""怨思"与文学史中的"怨美""怨体"。这一"敷理以举统"亦将有助于把握该命题研究的面向与走向。

二、“诗可以怨”源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可以怨”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2)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史略
    第一节 两汉褒贬任声
        一、司马迁:直引安语,同其所评
        二、班固:直评安语,疑其所论
        三、王逸:直论安语,赞其所言
    第二节 六朝抑扬待明
        一、刘勰:四同四异,间评安语
        二、萧统等:承汉之论,比附屈骚
第二章 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辨疑
    第一节 刘安骚评内容考量
        一、“窜入说”辨正
        二、“叙文说”辨正
    第二节 刘安骚评标题考辨(一)
        一、“传”“赋”“章句”词义辨析
        二、“传”“赋”“章句”与《离骚传》
    第三节 刘安骚评标题考辨(二)
        一、“叙”与“序”字义辨析
        二、“叙”“序”与“叙《离骚传》”
第三章 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特色
    第一节 评骚维度:依经到据文
        一、品人到品文的研究视角
        二、尊经到兼容的评论思维
    第二节 评论模式:点线面一体
        一、点——立足人文互见的原则点
        二、线——紧扣文本阐释的时代性
        三、面——遵循评论接受的多面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诗言志”与“诗可以怨”辨析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言志”与“诗可以怨”之源头
二、“诗言志”与“诗可以怨”之比较
    (一)相通之处——指涉诗歌的抒情性
    (二)不同之处——诗歌内容与诗歌创作

(4)钟嵘《诗品》与中国感伤诗学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品序》中的“诗可以怨”体现了中国感伤诗学的特质
二、《诗品》三大系诗人与中国感伤诗学传统的关系
三、楚辞系、国风系诗人的质数升降与感伤文学的发展

(6)“怨诗”理论的来源与初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与“诗可以怨”
二.屈原与“诗可以怨”
三.钟嵘与“诗可以怨”
四.总结

(8)从《孔子诗论》到《诗序》:“诗可以怨”命题的本义、互文与转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父事君, 讽谏专对:《论语》之“诗”
二、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作为互文本的《孔子诗论》
三、志意凸显, 情志隐退:《诗序》的转义
四、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从“怨”到“刺”的线索与走向
五、结语

(9)“诗可以怨”与“发愤着书”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以诗讽谏”到《诗》教的文明传统
二、“诗可以怨”的历史语境与内涵
三、司马迁的文化理想与“发愤着书”说
四、“发愤着书”说与“诗可以怨”之关联
五、结语

(10)题眼、语境与近反义:拓展“诗可以怨”命题研究的三个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名彰义:“诗可以怨”之“怨”的字义辨析
二、原始表末:“怨”的思想文化内涵解析
三、敷理举统:从“怨”的疏解途径看“诗可以怨”命题

四、“诗可以怨”源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怨”[D]. 王雯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两汉六朝刘安骚评之研究[D]. 谭春林.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3]“诗言志”与“诗可以怨”辨析及关系[J]. 江靖雯. 汉字文化, 2020(S1)
  • [4]钟嵘《诗品》与中国感伤诗学传统[J]. 吴嘉璐. 许昌学院学报, 2020(06)
  • [5]日常怨情的道德化及其诗学合法化[J]. 廖春艳. 中国文学研究, 2020(03)
  • [6]“怨诗”理论的来源与初步发展[J]. 闫紫晴. 文学教育(下), 2020(02)
  • [7]“以射喻怨”与“诗可以怨”命题的意义生成[J]. 袁劲. 文艺研究, 2019(08)
  • [8]从《孔子诗论》到《诗序》:“诗可以怨”命题的本义、互文与转义[J]. 袁劲. 理论月刊, 2019(07)
  • [9]“诗可以怨”与“发愤着书”说[J]. 刘怀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0]题眼、语境与近反义:拓展“诗可以怨”命题研究的三个向度[J]. 袁劲. 青海社会科学, 2018(05)

标签:;  ;  ;  ;  ;  

“诗能诉苦”的由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