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的环保汽车──我国第一辆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论文文献综述)
黄巍[1](2015)在《新能源时代的汽车设计》文中指出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多年进入21世纪。汽车的不断改进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是,汽车社会也带来了能源的过度使用,污染物过度排放,道路更为拥堵等一系列危机和问题。因此未来的汽车设计不但要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出行,环境,能源等一系列问题。未来的汽车设计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设计,而是一个出行系统的设计工程,从国际社会来看,公共交通出行和私人交通出行相结合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的主流之一,也是体现社会汽车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建设及规划也在摸索中进行。因此,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未来如何设计汽车及城市建设如何规划。在未来汽车设计上不但要满足正常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更要满足能源,环境及出行方式等需求,这也是环保设计思想在未来汽车设计中的体现。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1)研究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危机;(2)从出行方式的宏观角度研究适合公共交通优先,个人交通为辅的出行方式。并在此方式下,研究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设计。(3)以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研究如何运用到未来新能源汽车设计中,从而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国内都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并且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发展方向,使得本课题有了较大的创新空间,本课题研究既注重对宏观出行方式的研究,更在出行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使用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工艺技术来对未来新能源汽车设计做微观细节的剖析解读。创新点主要在于:(1)汽车工业百年发展的系统整理;(2)通过比较研究,对新能源汽车种类的分析,引导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本质的关注;(3)对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提出了公共交通出行优先,私人交通出行为辅的独特视角;(4)利用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文献,解读了如何使用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工艺技术来对未来新能源汽车设计的思路;(5)针对上海目前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详细的出行方式及适合此类出行方式的电动小型车的设计方案。通过研究与设计,本课题最终提出了大力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优先,私人交通出行为辅的出行方式,并且在此环境模型下阐述了如何设计满足客户群要求的电动小型车,为后续新能源汽车设计发展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郭腾江[2](2014)在《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和基本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由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和PM2.5为代表的空气质量污染正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反向抑制作用。在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背景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则是大势所趋。在宏观政策层面上,我国决策层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十二五规划里国家决策层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应当避免踏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来,从而降低我国对石油及其他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比亚迪代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及其基本竞争战略的研究,对未来我国整体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本论文致力于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专家学者以及90年代以来的国内学者的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回顾了比亚迪公司及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宏观政策分析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及其基本竞争战略。本文正文部分由4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战略管理中企业竞争优势和基本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第二部分讲述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国家宏观政策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讲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部分论述了比亚迪公司发展历程和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并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第四部分通过上文得出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竞争战略,并与特斯拉汽车的基本竞争战略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竞争战略符合其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和条件,是企业实现其长期愿景的最优企业战略选择。
陈莹[3](2013)在《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极大带动作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200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达2483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则已超过美国,高达82610亿吨公里,稳居世界首位。而根据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交通发展现状,预计未来20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1980—2008年的近三十年间,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增长了6.9倍,从1980年的2902万吨标准煤增加至2008年的2291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伴随着国家对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支持的发展政策,交通领域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增长。而中国交通领域近8年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则超过了改革开放20年的总和。城市交通作为全国交通网络体系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全国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趋势下近几年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推动作用下,小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便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由此使得城市居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各种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也随之产生。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逐步实现升级换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因此这一阶段实际上正是因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引发交通运输能耗迅速攀升的阶段。而要在中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当前全国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趋势就成为必然、且难以扭转。由此可见,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将对整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现状、交通发展历史和现况的全面概述,对财税政策机制、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体系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交通节能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的国际比较,最终对未来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的有效节能,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决策者们的决策参考。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查找总结各类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交通部有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分别归纳整理出全国、北京市和武汉,近十年在经济发展、能源消耗总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能耗情况,及节能相关财政支出、税收收入的数据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材料,充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工具,选取相关统计分析方式,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具体实证分析,讨论在不同的经济状况、城市特征、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以实现交通节能为目标的财税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未来需要做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与单纯通过技术和管理途径实现节能的研究工作不同,对于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问题,本文认识到这是一项涉及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能源安全;政府今后实现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方式;城市格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规划设计;交通节能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城市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而本文选择以国家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燃油税、公共交通票价补贴、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应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车辆的税收优惠等等不同财税政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影响及产生的真实政策效果,研究城市交通系统的节能问题。基于这一思路,本文总体上共分为八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进行详细的总结概括。研究综述部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中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国际文献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以此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给出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点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在基本理论方面,按照交通、交通节能、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逻辑顺序,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系统分析国外多年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政策工具进行介绍和概述。同时,给出了国外文献中最基础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理论分析模型,作为分析研究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状况、节能减排财税政策及交通能耗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中国在交通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的现行政策。将整个政策体系按照实施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针对车辆、道路、燃料和其他交通节能政策。对北京,武汉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和交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交通节能领域大量国外文献的阅读整理,分类概述几个典型国家的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具体归纳为车辆税费、新车激励计划、道路收费、停车收费、燃油税费及专门车队激励政策七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在前面章节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基于以上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城市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趋势下,在未来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而基于发达国家多年的交通发展经验,财税政策是实现交通节能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且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比坐以待毙在未来可能承担更小的成本。
杜志远[4](2012)在《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汽车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世界能源危机加剧。如何降低汽车能源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当今汽车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被公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发动机与电池相组合的方式,不仅满足了行驶里程和较高车速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本文根据宇通大客车ZK6129H原型车及相应技术参数,探讨开发混合动力版大客车ZK6129HEV。本中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史,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了国内外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大客车的基本参数及技术特点,ZK6129HEV采用串联式混合驱动型式。根据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的动力性设计标准和电动汽车的总体设计原则,对ZK6129HEV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发动机、电动机、以及动力电池组等,进行选型;依据汽车相关理论知识,完成ZK6129HEV的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力争实现动力性与环保性并重。系统分析了目前HEV车辆的能量管理原理与多种控制方法,ZK6129HEV能量管理采用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具有综合恒温器和功率跟随两种控制模式的优点,更充分利用发动机和电池的高效区,体现整体高效率。并在高SOC和高功率需求时,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以期达到合理的控制效果。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整车前向动态仿真模型,在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实现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工具箱进行了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仿真过程中通过加载US06以及CBDBUS工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数据、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
张煜[5](2012)在《纯电动客车自动变速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温室效应、空气质量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考验。电动汽车因具有低污染、低噪声、能量效率高、能量来源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开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各种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汽车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以大功率商用车辆作为发展出口,高效的大功率动力传动技术已经成为纯电动汽车需要着重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自动变速技术在纯电动车辆中的引入,能够大幅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有效的增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对于纯电动汽车最为重要的续航能力。作为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的关键环节,自动变速系统的优劣对整车性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开发符合纯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系统,如何通过有效的控制技术帮助电动汽车在各项性能上能有很大的上升,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以纯电动客车为基础车型,以驱动电机主动同步的自动变速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下面各方面的研究:(1)自动变速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参数匹配分析首先对纯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然后重点说明换挡执行机构的控制原理。根据汽车理论及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分析自动变速系统的挡位和速比的选择对汽车行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匹配原则,针对本文所研究的系统进行匹配计算。(2)纯电动车自动变速系统换挡规律换挡规律是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最为核心的技术,它决定了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的发挥程度,选择理想的换挡时刻和合理的挡位,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及舒适性有很大影响。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在特性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各自的换挡规律也有明显的不同。针对纯电动车的换挡规律进行研究,分别分析并设计出纯电动车辆的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并研究了负载识别技术,分析了负载变化对换挡规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基于工况识别的自动变速系统综合换挡规律。(3)换挡过程分析及系统综合控制策略自动变速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分为换挡规律、换挡过程控制及综合管理策略,对驱动电机主动同步的自动变速系统的换挡过程进行建模分析,以便明确换挡过程特性和相应的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模块化、层次化的思想设计自动变速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4)自动变速系统台架及整车试验首先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开发平台,为了验证换挡规律、控制策略及本系统方案的有效性,搭建试验台架,并进行功能性试验,然后将自动变速系统装载到纯电动大客车上进行实车试验,并分析试验数据。
储着林[6](2011)在《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研制与应用》文中指出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兼顾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势,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续驶里程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排放,被认为是当前节能和减排的有效路径之一。第二章针对我国城市公交车的驾驶循环特点,研制采用串联式结构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根据汽车动力性要求和燃油经济性目标,对动力总成系统的关键部件参数进行匹配;同时研究了整车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通信机制和CAN总线节点的交互接口;研究了整车的运行状态逻辑和整车控制系统的工作步骤。第三章以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为对象,研制了核心控制部件——整车控制器。从设计目标出发,详细地分析了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并根据设计需求,设计和实现了模块化的电路,同时兼顾工程性和系列化的需求,进行了EMC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第四章在所研制的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根据整车控制器的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总体方案设计。针对飞思卡尔MPC5534主控芯片的系统资源,根据模块化方法设计多种底层驱动软件。从整车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出发,设计了整车控制应用程序。使用Codewarrior软件实现了整车控制器软件,并应用于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第五章针对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动力总成系统方案,使用AVL公司的整车仿真软件cruise对其动力性指标进行仿真,验证动力总成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使用cruise软件对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和能量回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了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和能量回收策略对整车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给这两种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并预估了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燃油经济性指标。第六章对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进行了实验室测试、试验场路试和公交路况路试等多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满足设计目标。对自主研发的整车控制器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性能和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整车控制器研制是成功的。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经过实践验证,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目前,整车控制器应用于HFF6120GSHEV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上,无故障运行超过15000公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整车控制器具有通用性,拥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吕义超[7](2010)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传统的汽车能源消费结构不仅给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不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面对如此矛盾,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就成为了缓解和改善当前汽车产业困境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专利作为科研创新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法律信息。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全面地分析,可以揭示相关产业或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研发方向、研发重点、市场发展策略等重要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在提高自身创新和发展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专利信息,可以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将首先论述专利分析相关理论和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发展概况,为国内外电动汽车专利对比分析做基础研究。其中专利分析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专利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应用等内容;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研究包括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和关键技术,及其尚存问题。其次,将专利分析理论引入国内外电动汽车专利的对比分析中,分别对其年度分布、技术领域、主要权利人和发明人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直观、明了的方式详细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在发展趋势、研发实力、研发重点等方面的差异和差距。然后,结合专利分析的结果和其他一些必要信息,运用SWOT分析法从技术、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和发展环境等诸方面综合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并基于此提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最后,综合专利分析和SWOT分析的结论,特别是依据所选择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借鉴国外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经验,在国内已有发展举措的基础上,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提出建议,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支持。
霍风利[8](2010)在《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的攀升和世界环境危机不断的加重以及爆发于2008年底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都对汽车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同时世界各大汽车企业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这些考验,各大汽车巨头纷纷加大了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各国政府也寄希望于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来摆脱本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因此,具有能源耗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的电动汽车产业成了各大汽车企业和各国政府共同的发展目标。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和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降低我国的石油消耗,从而降低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护了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降低或者消除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少了城市大气污染,保护了环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寄希望于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实现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本文运用SWOT分析得出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选择,首先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充分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环境以及竞争环境包括要素禀赋、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和传统汽车威胁等方面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充分性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论证出了电动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最后,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后找出了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将要产业化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在总结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并且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进行了展望。
樊杜鑫[9](2010)在《中国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全球汽车产业(除中国之外)产销都面临着困境,全球汽车企业面临大洗牌。中国汽车产业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产销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三,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节能和环保是当今世界汽车发展的主题。目前涌现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但各种技术之间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呈现为主导的范式。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次发展机遇。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在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中,我国怎样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发展方向的路径选择。本文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试图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际的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路径。具体的研究包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然性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实现途径及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但还是存在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相关产业落后、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匮乏、消费条件和消费环境制约和政府过度管制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当让市场竞争来决定企业生存的建议。其次,用实证分析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然性。根据同比收入水平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低,然后用趋势外推发预测了我国未来汽车保有量的三个可能值,再根据以往的数据用计量分析预测我国未来石油消耗与汽车保有量直接的关系,最后根据我国未来汽车可能的保有量和计量关系式得出未来石油的三个可能消耗量。然后分析石油消耗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得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然性。再次,文章用SWOT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虽然我国市场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土地原材料便宜,但我国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目前面临着汽车传统技术发展进入一个瓶径,汽车产业进入新的技术范式这一机遇,消除威胁快速发展。提出多种技术跨越方式相结合,以自主跨越为主。然后,文章分析了新能源的各种技术,作成本收益、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的综合分析。得出目前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过渡,最后成为纯电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可能路径,通过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2DM来验证。最后,通过借鉴国外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从企业供给和消费需求这两个方面,提出扶持新能源汽车研发、构建产业机群和制定高的节能环保标准、减免新能源汽车的税费等建议。虽然本文理论方案不可能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全面、准确的贯彻,但发展中都难以避免失误,理论上的研究无疑能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实践提供方向性的理论借鉴。
柳岩[10](2009)在《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车型和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今国际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现象的分析,提出了“新兴市场做加法、发达市场做减法”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的观点。通过研究当今汽车零部件的产业特点提出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零部件技术特点、零部件产业价值分配的趋势。结合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工业发展和科技水平,叙述中国50年来轿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三个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轿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结合中国轿车自主创新民族品牌的形成过程,得出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民族品牌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讨论,说明了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民族品牌对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自主创新是中国轿车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红旗系列车型(包括奔腾)的自主创新过程的讨论,为自主品牌轿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对轿车高速运行的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实验方法的讨论。讨论了行驶系统、电控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对操控稳定性设计的影响,分析了操控稳定性的评价方法。讨论了车身结构设计、车身材料应用对减重设计的影响,并对国内、外品牌对轿车的减重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二、新世纪的环保汽车──我国第一辆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的环保汽车──我国第一辆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论文提纲范文)
(1)新能源时代的汽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现状 |
1.1.3 研究内容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背景及文献 |
2.1 背景 |
2.1.1 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2.2 新能源汽车设计理论文献 |
2.2.1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设计基础 |
2.2.2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设计基础 |
2.2.3 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基础 |
2.3 新能源汽车设计的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能源小型车技术分析 |
3.1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
3.1.1 新能源汽车分类 |
3.1.2 内燃机类新能源汽车 |
3.1.3 电动新能源汽车 |
3.2 纯电动新能源车的分类 |
3.2.1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分类 |
3.2.2 各种纯电新能源车介绍 |
3.2.3 各种纯电新能源车对比 |
3.3 电动能源小型车技术 |
3.3.1 电动小型车的使用环境 |
3.3.2 电动小型车的功能技术 |
3.3.3 电动小型车的配套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动能源小型车的设计研究 |
4.1 电动能源小型车的动力分析 |
4.1.1 电动小型车的续航里程 |
4.1.2 电动小型车的电池容量 |
4.1.3 电动小型车的最高车速 |
4.2 电动能源小型车的结构总成 |
4.2.1 纯电动车汽车结构 |
4.2.2 纯电动汽车结构布置 |
4.2.3 电动小型车结构总成 |
4.3 电动能源小型车的车身质量优化 |
4.3.1 碳纤维复合材料使用 |
4.3.2 铝合金材料使用 |
4.3.3 结构优化改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方案研究—电动能源小型车设计 |
5.1 产品方案的设计定位 |
5.1.1 使用环境 |
5.1.2 使用对象 |
5.1.3 功能定义 |
5.2 整车技术分析 |
5.2.1 整车主要技术参数 |
5.2.2 主要技术分析 |
5.2.3 空间分析 |
5.3 设计方案 |
5.3.1 设计概念 |
5.3.2 设计方案 |
5.3.3 技术图纸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注1:硕士在读期间获得的专利 |
致谢 |
(2)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和基本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流程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评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2 企业竞争优势和基本战略类型的理论研究 |
2.2.1 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研究 |
2.2.2 差异化战略的理论研究 |
2.2.3 聚焦集中战略的理论研究 |
第3章 我国汽车行业概述及汽车行业发展走向 |
3.1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3.1.1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历史 |
3.1.2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3.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 |
3.2.1 我国宏观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2 西方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走向 |
3.3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4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
4.1 比亚迪汽车公司概述 |
4.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 |
第5章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分析 |
5.1 基于PEST分析法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治环境分析 |
5.1.2 经济环境分析 |
5.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分析 |
5.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外部微观环境分析 |
5.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5.2.2 买方的议价能力 |
5.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5.2.4 潜在入侵者的威胁 |
5.2.5 替代品的威胁 |
5.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分析 |
5.3.1 质量和成本 |
5.3.2 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及特殊资产 |
第6章 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分析 |
6.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成本领先战略研究 |
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差异化战略研究 |
6.3 比亚迪和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的比较 |
6.3.1 特斯拉汽车的竞争优势分析 |
6.3.2 特斯拉汽车的基本竞争战略分析 |
6.3.3 比亚迪与特斯拉汽车基本竞争战略的比较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3)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城市交通节能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2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交通概论 |
2.1.1 交通的概念 |
2.1.2 交通的基本属性 |
2.1.3 交通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
2.1.4 城市交通概述 |
2.1.5 城市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
2.2 交通节能的理论分析 |
2.2.1 能源基本问题分析 |
2.2.2 节能的经济属性 |
2.2.3 交通节能的思想溯源 |
2.3 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理论基础 |
2.3.1 财税政策与节能 |
2.3.2 交通节能政策的评价标准体系 |
3 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机制分析 |
3.1 交通节能的政策环境 |
3.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 |
3.2.1 政策变化及其影响 |
3.2.2 交通节能政策工具概述(政策工具的特征) |
3.3 模型分析 |
3.3.1. 车辆里程数、车辆保有量及燃油效率 |
3.3.2 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
3.3.3 燃油消耗量 |
3.3.4 温室气体(GHG)排放量 |
4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共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4.1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1.1 中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4.1.2 中国交通发展历程 |
4.1.3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4.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普遍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交通节能理念的认识仍然略显不足 |
4.2.2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系统建设不足 |
4.2.3 对节能环保型车辆及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力度不足 |
4.2.4 有关城市交通节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5 全社会的交通节能精神文明建设不足 |
4.3 全国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挑战 |
4.3.1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给城市交通节能带来巨大压力 |
4.3.2 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需求管理的迫切要求 |
4.3.3 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公共交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4.3.4 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约束日益强化 |
5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分析 |
5.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 |
5.1.1 国际能源环境对我国交通节能政策的影响分析 |
5.1.2 我国节能宏观政策分析 |
5.2 中国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历史回顾 |
5.2.1 计划经济阶段 |
5.2.2 经济转轨阶段 |
5.2.3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
5.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分析 |
5.3.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具体措施 |
5.3.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5.4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分析 |
5.4.1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具体内容 |
5.4.2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3 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其他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 |
6 中国典型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实证分析 |
6.1.1 北京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 |
6.1.2 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 |
6.1.3 北京市交通节能的实证分析 |
6.1.4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5 北京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6.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
6.2.1 武汉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现状 |
6.2.2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武汉城市交通节能面临的主要挑战 |
7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
7.1 车辆税费 |
7.1.1 基于车辆状况的年度税费——欧盟 |
7.1.2 对于清洁、高能效环保型汽车的税费减免——日本、丹麦、德国 |
7.1.3 以烟雾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为征税依据的税费(丹麦、英国) |
7.2 对于新车车型选择的激励计划 |
7.2.1 折扣及现金返还——日本、美国 |
7.2.2 税费激励措施——美国(高油耗税) |
7.2.3 汽车综合税制——奥地利 |
7.3 车辆保险费 |
7.3.1 对未购买强制保险的处罚政策——英国、美国 |
7.3.2 汽车保险的专项税收——法国 |
7.3.3 以行驶里程及用油量为付费依据的保险——美国、英国 |
7.4 道路收费 |
7.4.1 道路收费——美国加州橙县收费公路 |
7.4.2 拥堵收费——伦敦 |
7.4.3 以外部影响为依据实施的道路收费——新加坡 |
7.5 对于专门车队的激励政策——加拿大 |
7.6 国外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7.6.1 加强政府对城市交通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 |
7.6.2 配套实施节能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 |
7.6.3 综合运用多项财税政策实现交通节能 |
7.6.4 交通节能政策应当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
7.6.5 全面评估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实施效果 |
7.6.6 认识到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
7.6.7 加强环保性质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
8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财税政策建议 |
8.1 中国城市交通节能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政策目标 |
8.1.3 政策重点 |
8.2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建议 |
8.2.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交通节能政策发展、细化明确交通节能目标 |
8.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交通节能专项资金 |
8.2.3 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交通节能的税收政策体系 |
8.2.4 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保持城市交通系统的多样性 |
8.3 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其他配套措施建议 |
8.3.1 综合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
8.3.2 配合完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体系 |
8.3.3 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交通节能 |
8.3.4 加强建立城市交通节能统计体系 |
8.3.5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简史和特点 |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简史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
1.3 国内外混合动力客车发展的现状 |
1.3.1 国外混合动力客车发展的现状 |
1.3.2 国内混合动力客车发展的现状 |
1.4 国内外混合动力客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1 国外混合动力客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4.2 国内混合动力客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4.3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动力大客车驱动系统结构型式选择 |
2.1 引言 |
2.2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2.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
2.2.2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
2.3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2.3.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
2.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
2.4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2.4.1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
2.4.2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
2.5 混合动力汽车特点总结 |
2.6 混合动力大客车驱动系统结构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系统选型与参数匹配 |
3.1 引言 |
3.2 电动机选型与参数匹配 |
3.2.1 电动机型式的选择 |
3.2.2 电动机参数匹配 |
3.2.3 传动系速比的确定 |
3.2.4 验算加速时间指标 |
3.3 动力电池组类型选择与数量匹配 |
3.3.1 动力电池组类型选择 |
3.3.2 动力电池数量的确定 |
3.4 发动机选型与匹配 |
3.5 发电机选型与匹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动态系统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驾驶员模型的建立 |
4.3 电动机模型建立 |
4.4 整车模型的建立 |
4.5 电池模型的建立 |
4.6 发动机/发电机组模型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控制策略及性能仿真 |
5.1 引言 |
5.2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流动与控制策略 |
5.2.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流动模式 |
5.2.2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 |
5.3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设计 |
5.3.1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设计 |
5.3.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设计 |
5.3.3 联合控制策略的实现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1 US06工况仿真 |
5.4.2 CBDBUS工况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纯电动客车自动变速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概述 |
1.2.1 电动汽车的发展 |
1.2.2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1.3 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 |
1.3.1 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分类 |
1.3.2 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自动变速系统结构特性及参数匹配分析 |
2.1 纯电动车自动变速系统介绍 |
2.1.1 纯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
2.1.2 纯电动车自动变速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
2.1.3 自动变速系统换挡执行机构 |
2.2 传动系统参数匹配分析 |
2.2.1 纯电动客车基本参数及性能指标 |
2.2.2 最大传动比与最小传动比 |
2.2.3 挡位数及传动比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纯电动车自动变速系统换挡规律 |
3.1 换挡规律概述 |
3.2 基于工况识别的纯电动车综合换挡规律 |
3.3 纯电动车基本换挡规律的制定 |
3.3.1 纯电动车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 |
3.3.2 纯电动车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 |
3.3.3 仿真分析 |
3.3.4 降挡规律 |
3.4 纯电动车的负载识别 |
3.4.1 车辆负载的定义 |
3.4.2 车辆负载对换挡规律的影响 |
3.4.3 负载识别的实现方法 |
3.5 综合换挡规律 |
3.5.1 基本换挡规律 |
3.5.2 不同工况下的综合换挡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挡过程分析及系统综合控制策略 |
4.1 换挡过程建模分析 |
4.1.1 摘挡阶段 |
4.1.2 调速阶段 |
4.1.3 挂挡阶段 |
4.1.4 扭矩恢复阶段 |
4.1.5 换挡过程的振动分析 |
4.2 自动变速系统综合控制策略 |
4.2.1 输入和输出模块 |
4.2.2 初始化及自检模块 |
4.2.3 换挡控制模块 |
4.2.4 故障处理模块 |
4.2.5 关电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动变速系统台架及整车试验 |
5.1 控制系统硬件开发平台 |
5.1.1 TCU 的基本功能 |
5.1.2 TCU 硬件架构 |
5.2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5.2.1 系统软件架构 |
5.2.2 软件开发平台 |
5.3 自动变速系统台架试验 |
5.3.1 试验台架结构布置 |
5.3.2 试验条件及设备 |
5.3.3 台架试验内容 |
5.4 整车试验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动汽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电动汽车的种类 |
1.2.2 国外电动汽车的研发现状 |
1.2.3 国内电动汽车的研发现状 |
1.2.4 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
1.3 混合动力汽车 |
1.3.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1.3.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1.3.3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
1.4 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关键技术 |
1.4.1 整车控制系统 |
1.4.2 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
1.4.3 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HFF6120GSHEV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总体设计 |
2.1 城市客车运行工况 |
2.2 HFF6120GSHEV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概述 |
2.2.1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体结构 |
2.2.2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主要组件 |
2.3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系统 |
2.3.1 分布式控制网络的构成和布局 |
2.3.2 整车控制系统的组件 |
2.4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系统通信网络 |
2.4.1 CAN 通信原理 |
2.4.2 CAN 应用层协议 |
2.5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5.1 整车运行状态逻辑 |
2.5.2 整车控制系统工作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功能设计 |
3.1.1 硬件功能需求分析 |
3.1.2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3.2 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技术要求 |
3.2.1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2.2 可靠性设计 |
3.3 硬件模块电路设计与关键电路仿真 |
3.3.1 典型模块电路设计 |
3.3.2 部分关键电路仿真 |
3.4 PCB 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软件需求分析 |
4.2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软件总体方案 |
4.3 底层驱动软件 |
4.3.1 系统初始化 |
4.3.2 输入信号处理模块 |
4.3.3 CAN 通信和 RS232 通信 |
4.3.4 定时中断模块 |
4.4 上层控制软件 |
4.4.1 故障诊断处理 |
4.4.2 在线标定 |
4.4.3 主控制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控制策略研究 |
5.1 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控制策略 |
5.1.1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 |
5.1.2 基于优化算法的控制策略 |
5.2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的控制策略设计 |
5.2.1 蓄电池充放电区间效率优化 |
5.2.2 整车控制策略设计 |
5.3 整车仿真软件 |
5.3.1 仿真模型 |
5.3.2 仿真软件简介 |
5.3.3 Cruise 简介 |
5.4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仿真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联调、测试和验证 |
6.1 实验室测试 |
6.2 装车联调 |
6.3 试验场路试和验证 |
6.4 公交路况测试和验证 |
6.4.1 合肥60 路公交路线测试 |
6.4.2 海南海口试运行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 |
1.3.1 专利分析相关理论研究 |
1.3.2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研究 |
2.1 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
2.2 电动汽车的类别 |
2.2.1 混合动力汽车(HEV) |
2.2.2 纯电动汽车(BEV) |
2.2.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
2.3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2.4 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专利的对比分析 |
3.1 专利数据收集与整理 |
3.1.1 数据源选取 |
3.1.2 专利检索策略 |
3.1.3 专利检索结果 |
3.2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专利的总体分析 |
3.2.1 我国电动汽车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 |
3.2.2 我国电动汽车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
3.2.3 我国电动汽车专利的主要权利人分布情况 |
3.2.4 我国电动汽车专利的IPC分布情况 |
3.2.5 我国电动汽车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分布情况 |
3.2.6 我国电动汽车授权发明专利的分布情况 |
3.3 国外电动汽车产业专利的总体分析 |
3.3.1 国外电动汽车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 |
3.3.2 国外电动汽车专利的区域分布情况 |
3.3.3 国外电动汽车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
3.3.4 国外电动汽车专利的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
3.3.5 国外电动汽车专利的发明人分布情况 |
3.3.6 国外电动汽车领域被引专利的分布情况 |
3.4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专利的对比分析 |
3.4.1 国内外电动汽车领域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
3.4.2 国内外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内容对比分析 |
3.4.3 国内外电动汽车领域机构竞争力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 |
4.1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4.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4.1.4 威胁分析(Threats) |
4.2 基于SWOT分析的发展战略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
5.1 国外电动汽车相关发展举措 |
5.2 国内电动汽车现有相关发展举措 |
5.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
5.3.1 国家层面 |
5.3.2 产业层面 |
5.3.3 企业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问题的研究背景 |
0.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0.5 本文的创新点 |
1 理论综述 |
1.1 SWOT理论 |
1.1.1 SWOT分析的含义 |
1.1.2 SWOT分析的步骤 |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 汽车规模经济理论 |
1.4 市场集中度理论 |
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
2.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2.2.1 汽车产销量迅速增大 |
2.2.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2.2.3 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 |
2.2.4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
2.2.5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
2.2.6 研发水平仍然落后 |
2.2.7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生产模式有待改善 |
2.3 汽车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
2.3.1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
2.3.2 带动关联产业快速发展 |
2.3.3 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 |
2.3.4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
2.3.5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2.3.6 提高生活文明程度和社会生产效率 |
2.4 对我国汽车产业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机会分析 |
2.4.4 威胁分析 |
2.4.5 SWOT分析结论 |
3 发展电动汽车必要性分析 |
3.1 摆脱传统汽车劣势的需要 |
3.2 摆脱化石能源束缚的需要 |
3.2.1 从传统能源供需角度上的分析 |
3.2.2 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上的分析 |
3.3 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
3.4 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4.1 传统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
3.4.2 传统汽车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3.4.3 传统汽车造成的其他污染 |
4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分析 |
4.1 经济环境分析 |
4.2 社会环境分析 |
4.3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3.1 政府对传统汽车制定的限制措施 |
4.3.2 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 |
4.4 技术环境分析 |
4.4.1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面 |
4.4.2 纯电动汽车技术方面 |
4.4.3 燃料电池技术方面 |
4.5 竞争环境分析 |
4.5.1 要素禀赋方面 |
4.5.2 消费者需求方面 |
4.5.3 相关支撑产业方面 |
4.5.4 国外的竞争者方面 |
4.5.5 传统汽车威胁方面 |
4.6 结论 |
5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5.1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5.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5.1.2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5.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
5.2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5.2.2 电动汽车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 |
5.2.3 技术发展不成熟 |
5.2.4 研发资金匮乏 |
5.2.5 知识产权有隐患 |
5.3 欧美发达国家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借鉴 |
5.3.1 法律法规支持 |
5.3.2 技术研发支持 |
5.3.3 消费和税收政策支持 |
5.4 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出的对策建议 |
5.4.1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示意图 |
5.4.2 针对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5.4.3 针对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6 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技术跨越涵义分析 |
二、技术跨越类型 |
三、技术跨越理论综述 |
四、技术跨越的后发优势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发展历程 |
二、80年代至加入世贸组织发展历程 |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快速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
一、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相关产业落后 |
二、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匮乏 |
三、消费条件和消费环境制约 |
四、政府过度管制 |
第三章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然性分析 |
第一节 石油消耗量增长分析 |
一、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低 |
二、汽车保有量增长预期 |
三、石油消耗量增长预期 |
第二节 石油消耗量增长带来的问题 |
一、我国能源安全危机加大 |
二、引起环境质量的降低 |
第四章 发展新能源汽车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劣势 |
三、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机遇 |
四、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威胁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
一、多种跨越模式相结合 |
二、以自主跨越为主 |
第五章 发展新能源汽车路径分析-以比亚迪汽车为例 |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分类 |
一、生物燃料和代用燃料技术 |
二、燃料电池技术 |
三、混合动力技术 |
四、纯电动力技术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 |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发展预期 |
第三节 比亚迪发展电动车之路 |
一、比亚迪汽车发展历程 |
二、比压迪双模电池构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因素 |
二、扶持建立有竞争力的生产、研发机制 |
三、政府构造有利的新能源汽车需求环境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轿车发展的阶段特点 |
1.3 中国轿车自主创新的现状 |
1.4 市场换技术的启示 |
1.5 选题意义 |
1.6 研究路线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
2.1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
2.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
2.1.2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 |
2.1.3 汽车车身外形的演变 |
2.1.4 近年来汽车技术发展特点 |
2.1.5 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与重组 |
2.1.6 新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
2.2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 |
2.2.1 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提高 |
2.2.2 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 |
2.2.3 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更高 |
2.2.4 汽车环保和节能成为首选课题 |
2.2.5 新型材料应用更加广泛 |
2.2.6 电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
2.2.7 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 |
2.3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趋势 |
2.3.1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
2.3.2 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 |
2.3.3 汽车零部件价值结构发展趋势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内轿车工业的发展 |
3.1 我国轿车产业发展的由来 |
3.1.1 独立自主品牌阶段(1958-1984 年) |
3.1.2 合资品牌发展阶段(1984-2001 年) |
3.1.3 合资和自主品牌混战阶段(2001 年至今) |
3.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 |
3.2.1 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 |
3.2.3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状况 |
3.3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及地位 |
3.3.1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 |
3.3.2 中国轿车生产的地位 |
3.3.3 提升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地位 |
3.4 “红旗”轿车的自主创新 |
3.4.1 大“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2 小“红旗”的自主创新 |
3.4.3 “奔腾”的自主创新 |
3.5 小结 |
第4章 轿车高速、稳定、减重的设计研究 |
4.1 轿车的高速运动研究 |
4.1.1 轿车的造型设计对高速运动的影响 |
4.1.2 轿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
4.1.3 轿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 |
4.1.4 轿车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 |
4.2 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 |
4.2.1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2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 |
4.2.3 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拟研究 |
4.3 轿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
4.3.1 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 |
4.3.2 国内外轻量化研究的状况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新世纪的环保汽车──我国第一辆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能源时代的汽车设计[D]. 黄巍. 东华大学, 2015(05)
- [2]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和基本竞争战略研究[D]. 郭腾江.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3]推动城市交通节能的财税政策研究[D]. 陈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4]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D]. 杜志远. 东北大学, 2012(05)
- [5]纯电动客车自动变速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D]. 张煜. 吉林大学, 2012(10)
- [6]串联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控制器研制与应用[D]. 储着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6)
- [7]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吕义超. 江苏大学, 2010(05)
- [8]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 霍风利.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9]中国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径研究[D]. 樊杜鑫. 浙江工商大学, 2010(12)
- [10]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 柳岩.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