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高校自考助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铭惠[1](2019)在《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独创的育才选才的现代教育形式和考试制度,采取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突破了学校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具有学习费用低廉、入学门槛低、学习考试形式灵活等独特优势,为社会青年创造了更多升学的便利条件。1981年初,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自学考试制度的正式形成。自学考试制度创立近40年,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分层次培养符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学考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H省6所高校的自学考试学生与高校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发现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自考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高;自考学历规模大幅下降,回升状况缓慢,专业设置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自考生参加全日制辅导的意愿不强,助学机构的作用逐年弱化。通过分析我国自学考试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式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自学考试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剖析原因,以资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从客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的调整引发了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从主观因素来看,表现为自考生思想认识不足;学校教学管理落后、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式滞后等方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为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只有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考生。
张艳超[2](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欢欢[3](2018)在《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对策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自考工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自考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出现新问题、面临新挑战。本文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自考工作为例,通过对现代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症下药,提出针对自考学生管理的对策,探索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管理的新思路。
黄红玲[4](2018)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 ——以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学历有以下五种:普通高校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其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立30多年以来,作为一种被社会和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也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以考促学、在特定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教育共同成为我国国民提升学历的选择之一,为了不挤占普通高校教育的教育资源,有效发挥自身的特性,社会助学机构承担了自学考试的主体功能。全国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198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第一次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做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电视、广播、函授、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至此,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开,大大拓宽了办学主体,除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助学主体外,社会助学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它的角色和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的研究调查得知,目前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较多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从完善法律法规、深化课程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稳定教师团队、从教、学、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估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社会助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自考机构的助学调查。分别从社会助学的办学形式、社会助学的办学环境、社会助学的教学质量、社会助学的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Excel200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相应问题和分析。一是提出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象:第一是招生市场混乱,助学机构违规现象较多;第二是社会助学教学质量不高,自考通过率低;第三是社会助学环境不良,忽视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第四是社会助学的管理能力不足。二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PEST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因素上是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力;经济因素上是办学思想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社会因素上是重应试教育,轻德行教育;技术因素上是教学方式单一,专业设置与教材建设存在滞后性。第四部分是在前文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索夫矩阵作为分析方法,从市场渗透策略、市场开发策略、产品开发策略、多角化经营策略四个方面对广州市社会助学自考机构提出更多的对策和建议。
毛艳萍[5](2018)在《新形势下做好普通高校自考助学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自考助学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对做好高校自考助学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健全助学管理机制;完善助学制度流程;创新自考助学手段;打造助学专业化团队;做好助学题库建设;科学安排助学课程;强化助学过程管理;拓展自考助学服务方式。
樊青青[6](2018)在《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率构成了一定阻碍。本文以N大学为例,以问卷调查作为主要调查手段,结合访谈法对180名全日制自考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假设检验方法得出影响自考助学管理的关键因素,并全方位收集了N大学的自考助学管理现状的相关资料。整理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结果发现,N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导致教学质量堪忧;自考生就业指导存在不足,课程缺乏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不足,自考生人际交往局限等问题。究其原因分析,主要在于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下降,以及承担学校的功利性太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考教学质量;强化教务教学管理,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课程建设与开发,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三方面入手来全面提升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
金茹萍[7](2017)在《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普通高校招生的逐渐扩大,高考落榜学生的整体素质趋于下降,他们需要助学才有希望拿到高等自考毕业文凭,1998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自考助学应运而生,然而随着自考助学规模的快速扩大,自考助学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影响自考助学的健康发展。本论文以多所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日制自考生群体的教育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社会助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且针对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社会助学的对策。全文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包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相关概念阐述及文献综述。包括自考助学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并详细阐述了自考助学和高校自考助学的内涵。第三部分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层面出发,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设计、发放、收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来了解自考助学的现状,具体包括高校自考助学学生的基本状况、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等。第四部分针对目前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端正办学思想、改革健全教学管理体制、调整教师队伍和提高班主任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措施,期望促进自考助学健康发展。
冯笑笑[8](2016)在《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实施推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内蒙古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自治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门人才,推动了区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并对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多种教育形式的不断冲击,以及自学考试本身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得内蒙古地区的自学考试生源数量不断下滑,严重影响了区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在本研究中,通过搜集各方面的文献资料对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同时运用数据统计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认真分析了内蒙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对自学考试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在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情况做了文献综述。最后,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为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沿革。通过利用文献分析法将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稳步上升、调整改革和转型求变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为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证分析。重点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目前内蒙自学考试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为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对策。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政策导向、中观自考体制和微观思想观念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认为今后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应侧重于向农村延伸、向非学历教育形式扩展、积极探索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衔接。
王海东,杨榭,苏良琪[9](2014)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新时期的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全国考办研究小组以书面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求了自考战线上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108份回收问卷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分析,得出了有关自学考试面临的形势与自身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定位目标和主要内容、应厘清的内外部关系以及改革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的初步结论。
张素霞[10](2014)在《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开放的高等教育形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占自考生群体的比例逐年增高,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效果是衡量某一高校自考助学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创新性的教育制度成效如何。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在大学校园里容易被边缘化,但是他们规模之众却不容忽视。基于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特殊身份,他们的学习状况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会呈现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特点。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S大学的部分全日制自考生进行调查,全方位了解这个群体的学习现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高校全日制自考生整体学习现状不理想;女生的表现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全日制自考生在学习态度上有显着差异;影响学习现状的主要因素是自身自制力较差。最后从国家与社会、学校与班级以及个人因素共三个层面提出了改善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建议。
二、新形势下高校自考助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高校自考助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考察 |
一、自学考试产生的历史缘由 |
(一)自学考试形成的历史动力 |
(二)自学考试制度实施的效益分析 |
二、制度本身的调整变迁 |
(一)制度酝酿期(1978 年-1983 年) |
(二)制度完善期(1984 年-1998 年) |
(三)制度转型期(1999 年-2019 年) |
三、制度实践的调整变迁 |
(一)自学考试专业体系的发展历程 |
(二)自学考试政策法规的调整与创新 |
四、H省自学考试及实践的变迁 |
(一)自考专业数量分析 |
(二)学历教育考生报考人数分析 |
(三)学历教育考生毕业人数分析 |
第二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结果 |
(一)H省自学考试考生的基本情况 |
(二)H省自学考试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三)H省自学考试入学毕业情况 |
五、H省自学考试发展的现存问题 |
第三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客观环境的冲击 |
(一)国家政策的调整,导致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 |
(二)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 |
二、主体因素的掣肘 |
(一)思想认识不足 |
(二)教学管理落后 |
(三)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 |
(四)培养方式滞后 |
第四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路径 |
一、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科学性分析 |
二、自学考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
(一)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 |
(二)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 |
(三)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 |
(四)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对策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自考工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 |
1. 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
2. 缺乏自信, 自卑感明显 |
3.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
二、自考助学管理对策 |
1. 创新制度, 优化管理 |
2. 优化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 |
3. 加强专职班主任的选聘、培养和管理 |
4. 表彰奖励助学 |
5. 丰富自考学生的校园活动 |
三、结语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 ——以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社会助学 |
(三)安索夫矩阵 |
三、文献综述 |
(一)社会助学发展史 |
(二)国内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 |
(三)国外自学考试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1章 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办学形式 |
三、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办学环境 |
四、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教学质量 |
五、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学生的能力 |
第2章 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招生市场混乱,助学机构违规现象较多 |
(二)助学目的不端正,社会助学环境不良 |
(三)社会助学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
(四)课程设置单调,教学质量不高 |
(五)学生团体建设不健全,校园文化贫乏 |
(六)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业率低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四)技术因素 |
第3章 完善广州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的对策 |
一、市场渗透策略 |
(一)完善法律法规,行使监督权 |
(二)建立规范健全的教育体系 |
二、市场开发策略 |
(一)开拓数字化助学体系,更新专业和教材 |
(二)开展技术教育和学术教育 |
(三)丰富自学考试助学形式 |
三、产品开发策略 |
(一)提升办学层次,培养复合型人才 |
(二)成立自考服务中心,提升自考服务水平 |
(三)开展非学历教育,追求真材实学的“学力” |
(四)健全教师评聘制度,设立考生“红人榜” |
四、多角化经营策略 |
(一)注重终身学习,向“大教育”发展 |
(二)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三)与社会需求匹配,建立“学分银行”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新形势下做好普通高校自考助学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自考助学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
(一)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的调整使自考助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自考网络助学成为自考助学的主要手段 |
(三) 自考助学生源呈现前所未有的特点 |
(四) 自考助学国考课程难度大, 合格率低, 获取毕业证难度较大 |
(五) 高校自考助学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
(六) 高校助学教育和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
二、做好高校自考助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 高校自考助学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
1. 处理好自考助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2. 处理好助学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
3. 处理好助学与全日制教学的关系。 |
4. 处理好普通高校与校外教学站点的关系。 |
(二) 健全助学管理机制 |
(三) 完善助学制度流程 |
(四) 创新自考助学手段 |
(五) 打造助学专业化团队 |
(六) 做好助学题库建设 |
(七) 科学安排助学课程 |
(八) 强化助学过程管理 |
(九) 拓展自考助学服务方式 |
三、结语 |
(6)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自考助学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一) 自考助学管理的影响因素方面 |
(二) 自考助学管理的心理层面研究 |
(三) 自考助学管理的培养实践探索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论文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校自考助学的定义 |
(二) 自考助学管理的定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管理学相关理论 |
(二) 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N大学自考助学管理现状调查 |
一、N大学简介 |
二、自考助学管理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理论模型 |
三、量表设计与样本数据来源 |
(一) 量表设计 |
(二) 样本数据来源 |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一) 描述性分析 |
(二) 信度分析 |
(三) 效度分析 |
(四) 因子分析 |
(五) 相关分析 |
(六) 回归分析 |
(七) 假设检验 |
五、访谈结果分析 |
(一) 学习状态 |
(二) 人际关系 |
(三) 自我认知 |
(四) 职业规划 |
第三章 N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N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 |
(一) 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导致教学质量堪忧 |
(二) 自考生就业指导存在不足,课程缺少创新 |
(三) 校园文化氛围不足,自考生人际交往局限 |
二、N大学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力度下降 |
(二) 承担学校的功利性太强 |
(三) 学生和家长的学习观念偏差 |
第四章 完善全日制大学自考助学管理的对策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自考教学质量 |
(一) 重视实践课程开发,教学融合 |
(二)疏通意见反馈渠道,互助成长 |
(三) 加强自考班师资队伍建设,能力为先 |
(四) 完善教学考核评价,多元评价 |
二、强化教务教学管理,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
(一) 完善班级制度,加强学风建设 |
(二) 多元化校园集体活动,促进学生校园适应 |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
(四) 营造和谐的宿舍环境,开展宿舍活动 |
三、注重课程建设与开发,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
(一) 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发挥自考生主观能动性 |
(二) 全方面强化职业生涯辅导,建设自考生职前培训体系 |
(三) 优化教育实践课程,提高自考生实践能力 |
(四) 促进家校合作,发挥家庭职业教育助导性 |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论文不足和展望 |
(一) 研究的不足 |
(二) 未来的展望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阐述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自考助学 |
2.1.2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3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问卷调查 |
3.1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
3.2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
3.3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
3.4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
3.5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级开展活动情况调查 |
3.6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
3.7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师课堂上课情况调查 |
3.8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学校管理和班主任管理情况调查 |
4 全日制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助学招生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1 招生动因、招生宣传、招生手段的现状 |
4.1.2 招生现状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
4.2 助学学生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 |
4.2.1 生源参差不齐,总体质量偏低 |
4.2.2 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 |
4.2.3 心理素质不高,自我意识较弱 |
4.3 师资队伍状况分析 |
4.3.1 教师队伍素养及存在问题 |
4.3.2 班主任学历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4.4 按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管理,缺乏改革创新思维 |
4.4.1 教学管理思想陈旧,管理措施不适应教学需求 |
4.4.2 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方式有待提高 |
4.4.3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灵活、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4.4.4 因材施教原则管理欠缺,管理效果不佳 |
5 全面提升全日制自考助学质量的管理对策 |
5.1 牢记教育使命,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 |
5.1.1 端正办学思想,增强服务意识 |
5.1.2 严把招生质量关,择优录取 |
5.1.3 加大教育投资,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
5.2 积极运用分成管理模式,因材施教、提升教育效果 |
5.2.1 按学生基础不同分类 |
5.2.2 按年级不同管理 |
5.3 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改革,从助考走向助人 |
5.3.1 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5.3.2 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5.3.3 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 |
5.4 发挥育人功能,增强素质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
5.4.1 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
5.4.2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5.4.3 增加校园文化熏陶 |
5.5 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队伍, 提高管理水平 |
5.5.1 健全教育教学规章制度 |
5.5.2 完善外聘教师队伍对策 |
5.5.3 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 |
5.6 改革创新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模式 |
5.6.1 不忘教育使命,追求社会效益,统筹协调,推动自考助学 |
5.6.2 发挥政府部门力量,开放教育体系,提高规模效应 |
5.6.3 联合办学,发挥企业助学、扩大内涵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对自学考试性质的研究 |
2. 对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3. 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 |
4. 对自学考试制度方面的研究 |
5. 对自学考试考生群体的研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沿革 |
(一) 1985年-1998年:稳步上升阶段 |
(二) 1999年-2010年:调整改革阶段 |
(三) 2011年至今:转型求变阶段 |
三、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实证分析 |
(一) 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 |
1. 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情况 |
2. 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成就与贡献 |
(二) 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困境 |
1. 报考规模不断下降,生源面临危机 |
2. 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滞后,教材陈旧 |
3. 助学机构不完善,服务体系薄弱 |
4. 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力量欠缺 |
5. 考试评价手段单一,衔接工作停滞 |
(三) 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1. 宏观因素 |
2. 中观因素 |
3. 微观因素 |
四、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
(一) 把握政策导向,积极转变职能 |
1. 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和第二学历教育 |
2. 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 |
(二) 提高自考质量,完善制度创新 |
1. 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
2. 加强社会助学,提升服务水平 |
3. 完善管理体系和水平 |
4. 改革考试内容与评价方式 |
(三) 推进理念转变,展望发展前景 |
1. 明确自考新定位,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
2. 积极构建新体系,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调查问题和研究方法 |
2.1 调查问题 |
2.2 活动设计和安排 |
2.3 问卷回收情况 |
2.4 调查问卷整理和材料分析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自学考试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
3.2 自学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3.3 自学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
3.4 与广播电视大学、高校网院合作问题 |
3.5 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
3.6 自学考试机构和人员队伍配置 |
3.7 自考办、主考院校、助学机构三者之间的职责关系 |
3.8 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项目 |
3.9 发展定位和功能目标的调整 |
3.10 如何更好地服务考生与社会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自学考试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与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 自学考试改革的目标、定位和主要内容 |
4.3 理顺系统内部各利益主体和对外各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 |
4.4 从法律法规、队伍建设和考生服务等方面完善制度保障 |
(10)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政策基础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 社会助学 |
三、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自学考试的研究 |
一、 有关自学考试制度的研究 |
二、 新形势下的自学考试 |
三、 有关高校自考助学的研究 |
第二节 有关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研究 |
一、 从心理学视角对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研究 |
二、 有关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管理工作的研究 |
第三节 有关学习现状的研究 |
一、 有关学习现状某一方面的研究 |
二、 有关学习现状的整体性研究 |
第四节 有关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研究 |
一、 有关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
二、 有关改善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研究 |
第三章 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
第一节 问卷的编制 |
第二节 试测与分析 |
一、 样本的抽取 |
二、 项目分析 |
三、 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 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正式施测 |
一、 样本的抽取 |
二、 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差异性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二、 不同专业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三、 不同户籍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四、 不同年级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五、 不同父母受教育水平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六、 不同收入家庭自考生学习现状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学习成果及其他统计分析 |
一、 学习成果统计 |
二、 其他统计分析 |
第五节 访谈调查 |
一、 学习情况 |
二、 相关评价及其他问题 |
三、 访谈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 国家与社会层面 |
二、 学校与班级层面 |
三、 个人层面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四、新形势下高校自考助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D]. 张铭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全日制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对策探索——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自考工作为例[J]. 李欢欢. 当代继续教育, 2018(03)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 ——以广州市四所社会助学机构为例[D]. 黄红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新形势下做好普通高校自考助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 毛艳萍.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6)
- [6]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樊青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金茹萍.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8]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发展研究[D]. 冯笑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J]. 王海东,杨榭,苏良琪. 中国考试, 2014(09)
- [10]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张素霞.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 成人自学考试论文; 大学论文; 自考流程论文; 学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