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哪里缺水?

关中哪里缺水?

一、关中水资源短缺,路在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陈水映[1](2020)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创建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学界对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学术跟进也正在朝着多元面向展开。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强调“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发展理念。新时期,旅游特色小城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对于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完善中国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深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截至目前,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自身特性来讨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的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论文以此为背景提出期待解决的主要研究问题: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何种机制推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产生哪些深层次影响?探讨这些议题,对当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又有怎样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启发?基于以上追问,文章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以河南省神垕镇为例,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援引演化经济地理学、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理论体系,沿着“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发展机制—空间效应—发展启示”的逻辑主线,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理论抽象。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文章提炼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和外部情境等6个主范畴、19个次范畴和69个下属概念构成,其中部分影响因素与前人研究新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获取的成果相呼应;同时,文章在对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也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本身特质提炼出部分新的概念和范畴,如城镇建设对应的“景镇一体化”、旅游吸引力对应的“文化积淀”等。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4个因素对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较为显着,其中产业发展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城镇建设起着辅助作用,地方精神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内生力量,而旅游吸引力通过统合协调推动着城镇传统产业的旅游化升级和城镇整体风貌的景观化重构。(2)文章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剖析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演化过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历史关联性,包括产业主导机制和城镇辅助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主导机制是传统产业演化与旅游化升级,传统产业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和技术持续创新为基础,具有高度路径依赖演化特点,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新时期进行旅游化升级,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辅助机制是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在产业演化进程中,城镇功能随产业发展而进行协同演进和适应性调整,经历了迂回曲折、不断调适和跃迁的演化路径。文章建构了在历史演化视角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分析框架。(3)论文以极化-涓滴效应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从“镇村联动”这一空间整体视角出发,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在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三个方面的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健康距离模型对案例地所辖的14个行政村进行了定量测度。测量结果显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经济增长、文化复兴、现代乡土社会培育等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这与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相一致,体现了小城镇产城融合的时代价值。同时,空间效应亦受乡村地理距离、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因素影响。与已有研究相比,文章的创新贡献如下:(1)拓展了产城融合理论涉及面。已有研究大多是结合大城市新城区、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等城市空间的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进行探讨,文章以旅游特色小城镇为空间单元,将产城融合与旅游特色小城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功能重构以及镇村联动等方面联系起来。并从历史演化视角,进一步构建了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协同演化的机制,探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为什么”和“如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这一研究成果为旅游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理论解释空间。(2)发展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认知。文章研究得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演化、长期历史积累的过程,这一演化过程不但依赖产业和城镇的协同演化,而且还依赖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外部情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部分创建者因过度迎合市场,追逐短期效益,导致旅游特色小城镇面临千镇一面、后续乏力的严峻问题。文章这一认知,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特色小城镇创建的理论体系和指导实践都有意义。(3)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框架,深化和发展了“镇村联动”发展理念。文章基于极化-涓滴效应为理论视角,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空间效应评测指标体系,并测度了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的表现。文章通过观照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议题,加深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外部性理论的探索和认知,实现了旅游学术研究与实践需要的有效衔接。

本刊编辑部[2](2017)在《小城镇之路在何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学术笔谈会》文中研究表明自19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问题"以来,小城镇的发展一直作为中国城镇化方针的战略重点。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亦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实际中,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却差强人意:层级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加之税收、土地等政策因素,导致小城镇发展资源被剥夺、发展活力不足。近两年来,小城镇建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住建部等部委发出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指示后,引发了广泛的政策探讨和积极的建设实践活动当前的特色小镇"热",更需要学界的理性探讨。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小城镇之路在何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为主题,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本次学术笔谈(依收稿时间排序,内容因篇幅略有删改)。

陈丹[3](2015)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目前关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对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提纲,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工作结合其他前辈的研究成果,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出发,力图梳理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从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评价东部城市鞍山市、中部城市黄石市、西部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程度、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求解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排列图分析法,寻找影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最后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九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理论、生态文明指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等,介绍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首先定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明确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评价内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归纳总结现有典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实证分析。第四章,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在国土开发之前应进行适宜性评价工作,有助于对开发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保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章在归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第五章,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从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六章,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第七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本章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排列图法寻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比较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八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主要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通过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态文明建设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三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有下降态势;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向好发展趋势;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上升,呈富载状态。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水平最高,其次黄石市。就生产空间而言,鞍山市生产空间适宜程度最优,其次黄石市;就生活空间而言,鞍山市、攀枝花市生活空间适宜水平显着优于黄石市;就生态空间而言,黄石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显着优于鞍山市和攀枝花市,鞍山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略优于攀枝花市。3.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对三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在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三者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呈下降或平稳态势。4.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上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鞍山市环境质量指数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黄石市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很大,2008年以前呈上升态势,而在2009-2011年下降迅速,近两年又呈上升态势: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近年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5.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的原因,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上涨趋势,黄石市、攀枝花市近两年上涨幅度减小,鞍山市近两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下降趋势;鞍山市和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环境质量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典型矿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排列图法分析矿业城市环境质量各影响因子;通过排列图法分析知,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是影响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因素。6.矿业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矿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更要体现每个矿业城市差异定位的不同,包括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先进技术不同、政策支持不同等。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差异问题三方面寻求突破。要提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应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易定量化任务出发,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进行测算。(2)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测算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测度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比较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差异。同时运用排列图法,识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融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文明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

常建忠[4](2015)在《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学几乎在经济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导致在现实经济中的许多领域的发展不可持续,由此诱发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这使得人们在某些领域重新反思理论应用的正确性,法经济学的诞生为这一反思过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法经济学以追求公平与效率为主要目的,为解决社会经济运行的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煤水共生,煤炭开采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随着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引发了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的破坏、河道断流、人畜饮水困难、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山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的开采外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山西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煤炭开采使原本不充足的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煤炭开采区域地下水的破坏、河道断流、人畜饮水困难、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水资源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水资源贫乏是山西省的基本省情,特别是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极度破坏也是山西省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如何减少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构建“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法律法规制度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其它的经济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法经济学的视野下,以公平和效率作为研究“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出发点,首先对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两种方法进行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及影响的数值测算。一是结合山西省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评估法,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和破坏量,构建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核算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价值损失量进行核算。二是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主要煤矿周边的居民展开问卷调查,询问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出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及破坏的价值。接着,构建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破坏的补偿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补偿机制的框架主要包括补偿原则、主体确定、标准确立及补偿的实现。按照分析结果选择了“庇古税”和“产权”的补偿路径,具体路径为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预防保护区进行补偿、建立水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市场化途径,生态融资;补偿方式主要为直接资金补偿、产业补偿、人才补偿及其他补偿。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是:第一,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炭企业、社区居民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重利益博弈显示,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得到有效调和,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利益失衡现象。因此,为重塑煤炭开采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需要建立“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二,根据生态环境功能价值评估方法,本文对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及破坏所需补偿费用进行了测算,并基于直接市场法测算了煤炭开采造成水资源的价值损失,得出大矿时代煤炭开采吨煤排水系数为0.42,据此得到2013年山西省因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0.36亿元;采用市场价值法得出201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居民缺水经济损失为3.83亿元;通过水污染价值核算得出采煤水质污染造成的人畜缺水损失、排放工业废水的治理费用,矿坑排水污染损失共计31.68亿元;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2013年采煤导致水浇地变成旱地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25亿元、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为3亿元。综合上述结论,本文最后得出201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破坏的补偿费用为53.12亿元。第三,本文采用条件价值法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支付及受偿意愿。在分析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之后,测算出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支付意愿约为109.5元/年,由此计算出山西省当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支付意愿约为29.31亿元;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受偿意愿约为164.8元/年,最后得出山西省当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影响破坏的受偿意愿约为51.96亿元。综合第二、三个结论,取二者的平均值52.54亿元作为山西省煤炭开采造成的水资源破坏的损失价值。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要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机制、基金制度、技术保障制度等的建设与完善,这是构建“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根本保证。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构建了法经济学视角下分析“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公平与效率是法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而法经济学为煤炭开采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提供了思路。为了实现煤炭开采利益主体的公平与效率,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设计“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法律规制可以有效协调煤炭开采中各利益者的利益平衡,进而促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根据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影响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市场法,定量分析了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价值损失量,为估算山西省大矿时代水资源价值损失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方法,有利于煤炭开采中水资源修复补偿的科学、公平、及时妥善处理。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山西省构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和破坏的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3)较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相比,将条件价值评估法运用于煤炭开采对于水资源的破坏评估尚少,本文通过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在对山西省重点煤矿区周边的居民的偿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煤矿周边地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从而推算出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补偿价值,该研究结果为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伟[5](2015)在《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从事乡土小说创作,他们对社会发展变迁中农民生存状况和西部文化有着深层的思考,取得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乡土小说已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作家的创作与西部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景观的融入,多元的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浓厚的宗教背景依托,呈现出与东部作家创作不同的文学形态。尽管乡土小说的研究已经成学界争议和讨论的热点,但是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研究,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形态与变化,一些西部乡土作家的创作长期处于被遮蔽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研究。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主要集中于家庭伦理、情爱伦理、正义伦理三个方面。家庭伦理书写涵盖乡村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姐妹、邻里关系等,展现出社会经济变革时期中人际关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复杂变化。西部作家立足乡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生存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中,弘扬乡村社会现代伦理的积极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的新气象与乡村朴实、善良的民风人情。与此同时,西部作家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批判传统血亲伦理的滞后性,乡村宗族伦理的劣根性,以及现代年轻一代颠覆传统长幼秩序的过激行为。西部作家表达出对现代新型伦理观的向往,但不排除对传统美德的回望,通过人物行为的复杂内涵和情感态度,表现出现代人因生存困境、经济利益等因素促使家庭伦理关系的异化。西部作家深切地关注乡村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又饱含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关怀。西部作家分别从情欲与伦理、生存与情爱、乱性与乱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等关系的书写来展现农民选择爱情方式与爱情类型由保守压抑向开放多元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寻求情爱中面临着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观念冲突的两难困境:一是保全道德压抑情欲,另一是违背伦理追求爱情。针对生命与爱情的伦理问题,现代农民追求爱情的自主意识有所增强,但不免出现以舍弃生命为代价来获得爱情的悲剧。当前农民面临着维持生存与违背伦理的道德困境,尤其以乡村女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为维持生存而自觉地走向道德异化。人们寻求情爱的错位现象——乱性与乱伦,乱性行为的无知与乱伦行为的恶劣引发西部作家对人性悲剧与宿命的深刻剖析,背弃道德必然受到惩罚,作家以此呼吁人们应遵循乱伦禁忌的道德文明原则。现代伦理视野下呈现出相异的爱情选择观,理想化爱情的唯美与道德和谐,现实性爱情的功利与物化。在过度追逐效率与利益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评判爱情价值的标准与选择爱情的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因此,如何权衡外在物质因素与内在道德精神两者间的平衡成为现代人面临的道德难题。西部乡土小说中的正义伦理书写表现为人的正义、自然正义以及人的存在与异化等伦理问题。西部农民的正义观念呈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民更为注重中国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现代农民身受现代文明观念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传统正义行为,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现代伦理意识。西部作家特别地书写人们坚守正义原则,结局却受到谴责和攻击的道德悖论现象。针对官的正义与功利问题,西部作家以乡村干部三种形象类型书写来表现不同的道德体系,公正廉洁的清官代表着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正义;以权欺民谋私,损害农民利益的庸官,呈现为受功利因素诱导下官的道德失范;受到民众认可却违背行政规范的乡村官员,暗含着官场体制与自我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西部作家对自然正义的关注,更多源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伦理观的继承,通过对人保护与损害自然不同形态的书写,传达人类敬畏自然和善待生命的正义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针对现代人的生存审美形态与人的异化现象,西部作家对前者持颂扬与肯定,而对后者持质疑与批判的伦理姿态。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和创作立场,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西部作家的伦理书写姿态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作家持苦难情怀进行伦理书写。鬼子以平民立场书写底层小人物的“阳光苦难”,敢于直视社会的阴暗面与人性的卑微;冯积岐从乡村权力视角书写农民遭受权势压抑的苦难状态,由权力欲望引发乡村人性的复杂;罗伟章以底层伦理立场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面临着双重的病态苦难,进城与回乡都无法逃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荒芜;冉正万和王华则从乡村留守者与边缘者的立场出发,书写工业化入驻乡村致使农民痛失乡村家园的苦难窘态,两位作家创作中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二是作家创作中以乡村浪漫情怀进行伦理书写。因西部地域生存背景的相似,雪漠、郭雪波、漠月、郭文斌四位作家以各自的文学视点支起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浪漫情调。雪漠、郭雪波、漠月对各自的生存之地大漠、戈壁、梁滩充满着敬仰之情,小说创作中融入西部地区特有的自然审美、宗教情感和民族情怀,表达出各自不视野中体悟的文学观与地域人伦品格。郭文斌则从关注乡村现实走向民间传统文化的写作立场,寻找乡村世界的温暖与诗意,建构一种诗性化的乡土伦理。三是作家以农家感恩的姿态进行乡土伦理书写。宁夏西海固作家群中的石舒清和马金莲对故土农家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创作中自觉地以感恩的伦理姿态进行乡土叙事,了一容和李进祥创作中坚守为底层农家而写作,四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身的民族信仰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充满着崇高的宗教伦理情怀与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四是贾平凹近年来乡土小说创作中仍然坚守平民立场写作,又以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审视与批判着受现代文明影响下的乡村,由早期小说中对现代伦理充满期待转为当前的批判,因自身伦理思考的困惑促使伦理观念表达的含混。总体来说,西部乡土作家的伦理书写具有现实性,作家的社会责任明确,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又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深刻地揭示伦理问题的严重性,引导社会与人们对于农村、农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深思。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既有意向主流文学靠拢,又保有着它本有的地域文学风格。首先,创作手法上表现为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大部分西部乡土作家创作中坚守纯正的写实风格,作品充满强烈的社会现实感、现实批判精神和以时间叙事为主的写实手法。其中以红柯、东西、鬼子等为代表的西部个别作家深受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积极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采取“元小说”叙述手法来消解传统小说的写作,热衷于时空跳跃和重复叙述的先锋叙事技巧。贾平凹和冯积岐在保留写实的基础上借用现代派手法,形成现实与现代手法融合并用的特征。少数民族作家阿来、郭雪波、石舒清因自身民族宗教背景的影响,小说创作中融入了民族的宗教仪式、神话和传说,营造出文本叙事的魔幻与超现实色彩。其次,在文体特征上,西部作家把诗歌艺术中的意境、意象、抒情等融入乡土小说创作,形成小说的诗性意境与情境审美。西部乡土小说主题叙事的日常琐碎化与自传性色彩,语言表达的细腻和情感化,文体篇幅相对短小,而呈现出散文化的文体特征。再次,一些西部作家把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民歌与方言融入于小说创作,丰富了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审美特质,也使作家能够更好地阐释西部地域化伦理书写的内涵。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伦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理论,在对西部主要文学期刊进行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和挖掘有关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原始资料,西部中青年作家的小说创作,注重文本细读、感悟与伦理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对个别作家和作品的解读放入西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与西部乡土小说发展的整体形态中进行考量,阐释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展趋向。选取伦理视角来研究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延伸了文学的道德启蒙意识和社会现实价值。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研究西部乡土小说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伦理的发展现状。西部乡土小说创作呈现日益繁荣,它已构成当前乡土文学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因此,试图在研究范围上拓宽了以往研究局限于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把西南地区的乡土作家创作也融入其中,对西部十二省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研究。以伦理视角为切入口,结合社会转型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和发现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在视野上由人伦扩展为自然万物,作家姿态从批判传统到质疑现代,伦理评判标准趋向多元和开放的变化。

王晓征[6](2014)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标志着新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农民享受到更多更方便的公共服务的农村社区作为新的现代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既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问,也是一个新的社会场域,其建设和发展过程受到各种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资源有效整合成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存在着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社区组织动员能力不足、农民参与动力不强等问题,导致社区建设进程缓慢、社区居民认同度和融合度较低。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整合效率不高,致使政策设计不能发挥最佳效应,资源利用不能实现应有的价值,无法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到建设中来。为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农村居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和均等的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类资源,通过整合实现资源整体价值的最优化。本文以豫东地区为研究样本,选择三个典型农村社区进行微观观察,对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研究,合理界定农村社区资源的类型,探讨农村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阻滞因素,确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的原则,提出适应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要求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构建路径。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着重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与国内外研究成果,明确界定了相关概念,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国外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阶段、建设模式及特征。第三章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类型进行分析,把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五种类型,详细阐释了每一种资源的具体构成。第四章分析了资源整合的意义,指出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五章对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豫东地区分别代表了回迁安置型、传统农业型和企业带动型三种社区类型的永城市阳光社区、夏邑县龙河湾社区和虞城县利民镇中心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通过对不同资源整合模式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构建适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资源整合新模式。最后一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视角对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展开综合研究,探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整合路径。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归纳总结出直线型整合模式、平面型整合模式和网络型整合模式等三种资源整合模式,通过对不同资源整合模式的特征分析,指出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是当下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应采取的整合模式,提出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的构建路径,即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农民、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各主体参与资源整合的体制机制,把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为建立充满生机的现代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提供持久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理念为指导,对于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李佳[7](2014)在《对我国西部“富饶贫困”现象的社会学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非均衡战略的要求下,我国东西部经历了阶梯式的发展。第一阶段,东部地区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国家全方位的支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飞速发展;第二阶段,国家利用东部的经济与人力资源来反哺西部,促进西部的发展,以实现全国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大开发战略被提出,希望可以促进西部的发展。西部丰富的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输往东部,但西部的经济发展仍然很缓慢,富饶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带来经济的蓬勃发展——这种“坐拥金山反受穷”的现象产生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以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切入来研究社会权力问题是其基本的范式之一。制度规定了不同经济主体行为与权力的合法性,而文化是行动者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赋予行动者行动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基于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从相互联系的资源环境、制度安排、社会共同体、价值子系统分析西部“富饶的贫困”产生原因。本文认为,只有将行动者纳入到制度、文化等系统中探寻本质,改变当前东部主义体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优势,探索适合西部的发展模式,建构西部发展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西部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

张正斌,段子渊,陈兆波,徐萍[8](2014)在《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期》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和农业大国,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把握重要机遇期,是关系中国复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3个方面,分析说明了气候变化取决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状况,气候变化有冷暖交替周期,目前处于第四纪冰期的小暖期,进一步提出了要从太阳系、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不同层次的相互影响,来研究气候变化的思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历史过程对比分析,中国粮食连续九连增,特别是东北粮食基地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明显受益于气候变暖。提出了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中的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靠天吃饭"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粮食呈北粮南运,北方又是干旱缺水和受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地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立项开展我国北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研究,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黄玲[9](2013)在《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省是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主要生产省份,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532.3万hm2,总产量0.31亿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9%和26.6%。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冬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在河南中部地区冬小麦生育期降水无法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补充灌溉需求强烈。因此,培育和种植高产节水优质的冬小麦品种,并配合适宜的田间用水管理措施,是提高该区域冬小麦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冬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品种改良过程中,冬小麦需水特性、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根系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初步揭示了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水分利用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成果对于制定冬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目标和指导有限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选取河南省中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初至2007年间大面积推广的6个主栽品种,在20102011和20112012年两个生长季,采用测坑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品种的耗水特性、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和根系特性的演变特征。测坑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充分供水(CK,整个生育期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轻度水分亏缺(MD,田间持水量的60%70%);重度水分亏缺(SD,田间持水量的45%55%);田间试验设置3个灌水处理:W0,返青后不灌水,冬小麦生长完全依靠自然降水;W1,冬后拔节期灌一水;W2,冬后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灌一次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测坑条件下,各冬小麦品种耗水量为CK>MD>SD,籽粒产量在CK下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在SD下最高;在大田条件下,各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为W2>W1>W0,籽粒产量在W2下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则在W0或W1下最高。发生水分胁迫时,冬小麦耗水量的降低幅度要高于籽粒产量的降低幅度,因此WUE得到提高。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随着年代递增呈现了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幅度不大;随品种更替籽粒产量潜力则呈现了明显的增加趋势;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冬小麦的WUE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冬小麦WUE增加的主要贡献来自于产量潜力的增加。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现代品种的WUE普遍高于早期品种。2、冬小麦的日均耗水强度、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阶段最高,开花至成熟阶段次之,越冬至返青阶段最低。在测坑条件下,现代品种的日均耗水强度、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阶段和开花至成熟阶段均表现出低于早期品种的趋势。大田试验中,现代品种的阶段耗水量、日均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在拔节至开花期阶段低于早期品种,而在开花至成熟阶段高于早期品种,测坑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的差异主要因为灌水时期和灌水量不同所致。3、品种更替过程中,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现代品种旗叶的光合速率(Pn)在各生育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测坑条件下,随着年代的推移,冬小麦品种的旗叶蒸腾速率(Tr)在开花至灌浆中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品种的平均Tr最高。现代品种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平均气孔导度(Gs)均高于5060年代品种。现代品种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相对较高,在花后防御光抑制能力相对较强。4、现代品种旗叶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要轻于早期品种。现代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在花后07天高于早期品种,且降解速度慢。现代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花后的测定中均明显增强,表明现代品种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可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有利于叶片维持较强的光合功能,更有利于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为千粒重及最终籽粒产量的增加奠定了生理基础。5、随着品种的不断改良,冬小麦都表现了株高降低,节间距缩短,千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明显提高的趋势,而穗长、基部茎节直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田间试验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的株高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120cm降低到现代的5480cm,降低幅度达到25.6%49.3%;穗下节由50年代的34.840.4cm降低到22.425.3cm,降幅为35.5%38.3%;千粒重由50年代的28.029.2g增加到现在的46.447.6g,增幅为63.0%66.0%;籽粒产量由50年代的40695206kg·hm-2增加到现在的64436880kg·hm-2,增幅为44.4%58.3%,平均每次品种更替产量增加279395kg·hm-2;收获指数由50年代的0.270.32增加到2002年的0.350.37,增幅为17.9%35.8%;WUE由50年代的1.151.42kg·m-3增加到2002年1.781.81kg·m-3,增幅为35.2%55.3%。品种改良提高了花前和花后干物质转运量、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及贡献率,现代品种叶片的物质积累和优化分配同化产物的能力强,是千粒重持续增长的基础,而产量的增加主要源自千粒重的增加和收获指数的提高。6、水分胁迫会降低冬小麦根系活力,但会增加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尤其是00.05mm和0.52.0mm径级的根长密度,根长密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细根的增加。在水分胁迫下,现代品种土壤耕层的根系活力要明显高于早期品种,现代品种比早期品种表现的更为适应干旱。借助微根管技术进行的原位监测显示,现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直径增加,大于0.45mm径级的根长密度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植株对主要耕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是其抗旱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张晓明[10](2013)在《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进入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村镇规划照搬城市规划体系出现明显不适应,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研究。论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基于GIS的探索性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研究高速城市化时期的特征、问题及其产生的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的需求,提出中国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总体思路;其次通过分析村镇发展的关联性和村镇区域的系统性,确定村镇规划区域性的重点层次,并构建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技术框架;第三,分别对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中的目标体系、规划策略、内容体系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最后,结合村镇规划区域性的重点层次,将其技术框架规范化为规划导则的形式。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村镇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然而我国村镇规划体系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健康城镇化”的新形势,需要加强村镇规划的区域性;2)村镇规划的区域性是建立在村镇发展的区域性之上的,而村镇发展的区域性则是其关联性和系统性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3)国内外现有的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缺少对村镇规划区域性从目标到框架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理解仍然多限于镇村体系层面;4)高速城市化将产生负外部性,而现有的调节机制缺少有效应对手段。村镇规划的区域性是应对高速城市化负外部性的一种新的调节手段,具有政府调控和乡村自组织相结合的特点;5)村镇发展的同质关联性是确定村镇规划区域性重点层次的依据,通过对其从全国总体层面的研究发现,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应以镇(乡)域作为重点层次;6)村镇区域系统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物质能量信息输入功能三大系统功能的实现在空间上以非建成环境为重点,因而村镇规划的区域性应实现向以生态本底、自然要素为本的规划理念的转变。

二、关中水资源短缺,路在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中水资源短缺,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机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
        1.1.2 实践经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传统小城镇建设质量
        1.1.3 现实需求:产城融合是特色小城镇发挥长效机制的关键
        1.1.4 理论诉求: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学术探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城)镇
        2.1.2 旅游特色小城镇
        2.1.3 产城融合
        2.1.4 空间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2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特色小城镇功能定位相关研究
        2.3.2 产城融合发展机制相关研究
        2.3.3 产城融合发展效应相关研究
        2.3.4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建设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选择
        3.1.1 案例地基本概况
        3.1.2 案例地历史沿革
        3.1.3 案例地典型性
    3.2 数据来源
        3.2.1 深度访谈
        3.2.2 二手资料
        3.2.3 现场观察
        3.2.4 调研问卷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度与内涵: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影响因素
    4.1 编码原则
        4.1.1 理论敏感性
        4.1.2 持续比较
        4.1.3 注重个人创造性
    4.2 数据收集
    4.3 编码过程与结果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主轴编码
        4.3.3 选择性编码
        4.3.4 饱和度检验
    4.4 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内涵
        4.4.1 产业发展能力
        4.4.2 旅游吸引力
        4.4.3 城镇建设
        4.4.4 地方精神
        4.4.5 政府作为
        4.4.6 外部情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演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
    5.1 产业与城镇协同演化的逻辑关联
    5.2 神垕镇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5.2.1 传统农工小镇(唐朝至1949年):自然散漫发展时期
        5.2.2 半工半农小镇(1950年至1978年):功能集聚发展时期
        5.2.3 工业小镇(1979年至1999年):计划式扩展时期
        5.2.4 旅游特色小城镇(2000年至今):产城融合发展时期
    5.3 传统产业演进与旅游化升级:产城融合主导机制
        5.3.1 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5.3.2 文化氛围、社会网络与产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5.3.3 市场开拓、传统产业旅游化升级与旅游消费集聚地形成
    5.4 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产城融合辅助机制
        5.4.1 顺应自然和生产规律:城镇功能自适应演化
        5.4.2 生产导向、功能匹配与城镇空间的调适
        5.4.3 政府作为、景镇一体化与城镇旅游功能重构
        5.4.4 地方精神传承、文旅融合与城镇旅游能级提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镇村联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
    6.1 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及指标体系构建
        6.1.1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分析
        6.1.2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6.1.3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6.1.4 空间效应测量模型
    6.2 样本基本情况
    6.3 产业辐射效应: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6.3.1 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创业
        6.3.2 激活乡村要素资源
        6.3.3 盘活乡村集体经济
    6.4 文化联动效应:涵养乡土文化生态
        6.4.1 旅游开发,促进乡土文化复兴
        6.4.2 以镇带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6.5 城镇延伸效应:反哺乡土社会
        6.5.1 要素延伸,增强乡村宜居功能
        6.5.2 统筹规划,促进镇村空间和社会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启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取向
    7.1 产业为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动能培育
        7.1.1 尊重传统产业的自然演化和生长规律
        7.1.2 旅游要素融入与传统产业升级
        7.1.3 城镇功能完善与传统产业新动能培育
    7.2 民生为本:创建多元平衡的城镇功能体系
        7.2.1 践行多元受益的包容性发展
        7.2.2 实现小城镇发展的空间正义
        7.2.3 构建镇村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机制
    7.3 文化为脉:地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旅游化生产
        7.3.1 传统文化的在地化延续
        7.3.2 传统文化旅游化再生产与新呈现
        7.3.3 地方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强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神垕镇镇政府提供档案资料统计表
附录二: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创业人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三:神垕镇下辖行政村村委会成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四:神垕镇居民等人员随机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五: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1.2.2 生态文明研究现状
        1.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
    §2.1 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
        2.1.1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2.1.2 矿业城市的焦点问题
        2.1.3 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2.2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2.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2.2.4 促进矿业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框架
        2.3.1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
        2.3.2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2.3.3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2.3.4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3.1.1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3.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3.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3.1.4 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3.1.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参考
    §3.2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指标构建与筛选
        3.2.3 指标体系的确定
    §3.3 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方法
        3.3.1 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
        3.3.2 综合评价法
    §3.4 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研究
        3.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4.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参考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4.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4.3.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4.3.2 基础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归一化处理
    §4.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
        4.4.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4.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4.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5.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5.1.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5.1.2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参考
    §5.2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评价体系的确定
    §5.3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5.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5.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5.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6.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6.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6.2.2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6.3 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6.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环境质量评价
        6.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
        6.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环境质量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7.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7.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模型的构建
        7.2.1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7.2.2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模型
        7.2.3 主成分分析法
        7.2.4 排列图法
    §7.3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分析
        7.3.1 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生态文明评价
        7.3.2 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生态文明评价
        7.3.3 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评价
        7.3.4 典型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8.1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议
        8.1.1 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考核
        8.1.2 体现矿业城市特征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8.2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评价方法的建议
    §8.3 完善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8.3.1 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8.3.2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
        8.3.3 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
        2.1.2 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研究
        2.1.3 法经济学在煤炭开采生态补偿中的适用性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
        2.2.2 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
        2.2.3 煤炭开采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
        2.2.4 法经济学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中的适用性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对现有法律法规制度的剖析及利益博弈分析
    3.1 对现有法律法规制度的剖析
        3.1.1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3.1.2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足
    3.2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3.3 煤炭开采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3.3.1 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的博弈
        3.3.2 水利部门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博弈
        3.3.3 煤炭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博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预测研究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煤炭资源与水资源概述
        4.1.1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4.1.2 山西省水资源现状
    4.2 山西煤矿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
        4.2.1 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
        4.2.2 采煤对水环境的影响
        4.2.3 采煤对水生境的影响
        4.2.4 采煤对水安全的影响
    4.3 构建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预测的指标体系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目标
        4.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价值损失的预测
        4.4.1 预测方法的选择
        4.4.2 水资源价值损失的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居民偿付意愿视角下的煤矿区水资源补偿研究
    5.1 条件价值评估法
        5.1.1 CVM 的概念及优点
        5.1.2 CVM 的发展及在国内外应用
        5.1.3 CVM 的经济学原理
        5.1.4 CVM 的分类
        5.1.5 CVM 调查问卷的设计
    5.2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调查问卷设计
        5.2.1 预调查方法
        5.2.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3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案例调查
        5.3.1 被调查区域状况分析
        5.3.2 样本数据的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5.3.3 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
        5.3.4 被调查者认知程度情况分析
    5.4 被调查者支付意愿(WTP)的分析
        5.4.1 支付意愿统计结果
        5.4.2 模型选定
        5.4.3 Logit 模型结果分析
        5.4.4 支付意愿计算
    5.5 被调查者受偿意愿(WTA)的分析
        5.5.1 受偿意愿统计结果
        5.5.2 模型选定
        5.5.3 Logit 模型结果分析
        5.5.4 受偿意愿计算
    5.6 煤炭矿区水资源破坏价值损失评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煤补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的构建
    6.1 补偿机制的原则
        6.1.1 帕累托最优原则
        6.1.2 公平补偿原则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行政补偿与非行政补偿相结合原则
    6.2 补偿机制的主体确定
        6.2.1 补偿主体的确定
        6.2.2 受偿主体的确定
        6.2.3 监督主体的确定
    6.3 补偿机制标准的确立
    6.4 补偿的实现
        6.4.1 补偿依据
        6.4.2 补偿的路径选择
        6.4.3 补偿的具体途径
        6.4.4 补偿方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度
        7.2.2 强化“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
        7.2.3 健全“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基金制度
        7.2.4 推进“以煤补水”生态补偿的技术保障制度
        7.2.5 建立权责统一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和考评制度
第8章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补偿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
    第一节 父子关系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
    第二节 夫妻关系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
    第四节 邻里关系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
    第一节 人的正义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
    第二节 自然正义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6)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社区研究
        (二) 社区资源整合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概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
        (二) 相关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样本选择和样本分析
第二章 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现状
    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历程
        (一)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践
        (二)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基本特征
        (一)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二) 我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三、社区建设和发展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一) 对农民身份的影响
        (二) 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 对农村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
        (四) 对农村政治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构成要素
    一、自然资源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二、经济资源
        (一) 村庄集体经济
        (二) 农户经济收入
        (三) 公共财政资金
        (四) 社会资金
    三、政治资源
        (一) 政党资源
        (二) 政府资源
        (三) 自治组织
    四、社会资源
        (一) 人力资源
        (二) 社会资本
        (三) 社会组织
    五、文化资源
第四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意义和原则
    一、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意义
        (一)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序进行
        (二) 丰富社区发展内涵
        (三) 形成资源利用整体效应
    二、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原则
        (一) 依法整合原则
        (二) 公平正义原则
        (三) 以人为本原则
        (四) 合理利用原则
        (五) 有限政府原则
        (六) 系统整合原则
第五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现状
    一、当前农村社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 依靠行政手段推动
        (二) 资金整合能力不足
        (三) 社区组织发展缓慢
        (四) 农民参与度低
    二、影响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原因
        (一)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二) 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三) 农民收入增速趋缓
        (四) 公共服务供应不足
        (五) 多方利益协调不够
第六章 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实证研究
    一、样本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一) 自然状况
        (二) 河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二、回迁安置型社区:永城市城厢乡阳光社区资源整合
        (一) 阳光社区基本情况
        (二) 阳光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三、传统农业型社区:夏邑县太平镇龙河湾社区资源整合
        (一) 龙河湾社区基本情况
        (二) 龙河湾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四、企业带动型社区:虞城县利民镇中心社区资源整合
        (一) 利民镇中心社区基本情况
        (二) 利民镇中心社区资源整合状况
    五、豫东地区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经验及不足
        (一) 豫东地区社区建设中资源整合的经验
        (二) 豫东地区社区建设中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模式及其构建
    一、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模式
        (一) 直线型整合模式
        (二) 平面型整合模式
        (三) 网络型资源整合模式
    二、构建网络型资源整合新模式
        (一) 合理集约利用土地
        (二) 拓展建设资金来源
        (三)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五) 建立社区认同机制
    三、尊重农民在资源整合中的主体地位
    四、实现农村社区资源整合的内在价值
        (一) 成立连接政府和农民的公共服务机构
        (二) 加快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三) 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事业和科技服务
        (四) 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 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形式
        (六) 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的可接近性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7)对我国西部“富饶贫困”现象的社会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富饶的贫困”的提出与发展
    二. 我国富饶贫困产生的原因
    三. 东部主义与西部发展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 关键概念
        1. 富饶的贫困
        2.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3. 资源的获益主体
    二. 理论基础
        1. 制度主义
        2. 社会不平等与贫困
        3. 获益能力理论
        4. 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三. 研究框架
    四.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富饶的贫困”问题的社会系统分析
    一. 资源环境子系统
        1. 自然资源拥有量
        2. 人力资本
        3. 科技与技术
        4. 小结
    二. 制度安排——手段与目标的背离
        1. 产权国家所有制
        2. 资源税制度
        3. 国家代理人制度
        4. 小结
    三.社会共同体——利益分配的失衡化
        1. 自上而下行动者的利益争夺
        2. 西部省际间的争夺
        3. 小结
    四.价值取向——西部发展过程中的“东部主义”思维
        1. 西部发展的战略政策
        2. “东部主义”的映射
        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 总结
    二. 讨论:西部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
    三.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期(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气候冷暖和干湿交替变化是自然规律
2 科学看待气候变化和原因
3 中国要抓住气候变化中的战略机遇期
4 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战略机遇期
5 加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关系研究

(9)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品种更替研究进展
        1.2.1 世界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2.2 中国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2.3 河南省小麦品种更替历史与现状
    1.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
        1.3.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演变
        1.3.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演变
    1.4 小麦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演变
        1.4.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光合速率(Pn)的演变
        1.4.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蒸腾速率(Tr)的演变
        1.4.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的演变
        1.4.4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演变
        1.4.5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演变
    1.5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干物质转运特性的演变
    1.6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演变
    1.7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演变
    1.8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根系指标的演变
        1.8.1 干旱胁迫下小麦根系研究进展
        1.8.2 不同年代小麦根系特征演变及与 WUE 的关系
    1.9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
        1.9.1 选题依据
        1.9.2 研究内容
        1.9.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测坑试验
        2.1.2 大田试验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技术路线
        2.3.2 测坑试验设计
        2.3.3 大田试验设计
    2.4 观测项目
        2.4.1 土壤含水量和耗水量的测定与计算
        2.4.2 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
        2.4.3 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2.4.4 生理生化指标
        2.4.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测定
        2.4.6 根系指标的测定
        2.4.7 气象数据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需水特性
    3.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和土壤水分消耗差异
        3.1.1 冬小麦品种在测坑试验下的耗水量和土壤水分消耗差异
        3.1.2 冬小麦品种在大田试验下的耗水量和土壤水消耗差异
    3.2 冬小麦品种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的差异
        3.2.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差异
        3.2.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的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差异
    3.3 小结
    附表
第四章 水分状况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4.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4.2 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指数(CCI)的影响
        4.2.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化
        4.2.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指数的变化
    4.3 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3.1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光合速率(Pn)的影响
        4.3.2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蒸腾速率(Tr)的影响
        4.3.3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4.3.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气孔导度(Gs)的影响
    4.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 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影响
        4.4.1 测坑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变化
        4.4.2 大田试验下冬小麦品种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变化
    4.5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5.1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2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5.3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4.5.4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4.5.5 对冬小麦品种旗叶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水分状况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5.1 对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5.1.1 对冬小麦品种株高的影响
        5.1.2 对冬小麦品种节间距的影响
        5.1.3 对冬小麦品种穗长和基部节间直径的影响
        5.1.4 对冬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5.2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
        5.2.1 对冬小麦品种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5.2.2 对冬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影响
        5.2.3 对冬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影响
    5.3 对冬小麦品种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5.3.1 对冬小麦品种花前和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3.2 对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在营养器官分配的影响
        5.3.3 对冬小麦品种干物质运转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特征的影响
    6.1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的影响
    6.2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6.2.1 对冬小麦品种根长密度的影响
        6.2.2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6.2.3 对冬小麦品种根系直径的影响
        6.2.4 对冬小麦品种根尖数的影响
        6.2.5 水分对冬小麦品种根长径级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7.1.1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7.1.2 对冬小麦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7.2 对冬小麦品种 WUE 的影响
    7.3 冬小麦产量水平 WUE 和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讨论
    8.1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耗水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8.2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阶段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日耗水量差异
    8.3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8.3.1 对冬小麦品种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8.3.2 对冬小麦品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8.4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8.4.1 对冬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8.4.2 对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
    8.5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6 水分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指标的影响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1.1.2 村镇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1.1.3 村镇规划体系不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揭示高速城市化发展对村镇规划的新需求
        1.2.2 探索村镇规划落实国家农村政策的路径
        1.2.3 有助于解决村镇规划的现有问题
    1.3 概念界定
        1.3.1 村镇规划
        1.3.2 村镇规划的区域性
        1.3.3 村镇区域
    1.4 研究目标
        1.4.1 构建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理论框架
        1.4.2 提出和研究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内容体系
        1.4.3 建立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编制和实施制度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2 基于 GIS 的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村镇区域性规划研究和实践综述
        2.1.1 国外村镇规划研究综述
        2.1.2 国外村镇规划实践综述
        2.1.3 小结
    2.2 国内村镇规划区域性实践综述
        2.2.1 建设部门的村镇体系规划实践探索
        2.2.2 其他主要涉农部门的乡镇规划实践
        2.2.3 小结
    2.3 国内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综述
        2.3.1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层次和分区
        2.3.2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性质和任务
        2.3.3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思想和理念
        2.3.4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价值取向
        2.3.5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内容框架
        2.3.6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实施机制
        2.3.7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规划技术
        2.3.8 国内对国外村镇规划的研究介绍
        2.3.9 小结
第3章 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总体思路
    3.1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阶段性和特征
        3.1.1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阶段性
        3.1.2 高速城市化阶段的特征
        3.1.3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3.2 中国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现实需求
        3.2.1 高速城市化的负外部性
        3.2.2 高速城市化负外部性带来的问题
        3.2.3 现有调节机制的有效性缺失分析
        3.2.4 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需求分析
    3.3 中国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发展区域性的特征及其影响
        3.3.1 村镇发展关联性的特征和影响
        3.3.2 村镇区域系统性的特征和影响
    3.4 村镇规划区域性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手段(总体思路)
        3.4.1 理论基础
        3.4.2 目标
        3.4.3 路径
        3.4.4 特点
        3.4.5 重点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和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研究
    4.1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与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
        4.1.1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
        4.1.2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
        4.1.3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与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的关系
    4.2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4.2.1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理论基础
        4.2.2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技术方法
    4.3 基于 ESDA-GIS 的全国村镇发展关联性格局分析
        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2 乡镇空间分布特征
        4.3.3 因子空间依赖特征
        4.3.4 典型区域空间变差分析
    4.4 基于村镇发展关联性的村镇规划区域性层次探讨
        4.4.1 村镇规划区域性重点层次的空间分布和地区差异
        4.4.2 村镇规划区域性重点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
        4.4.3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总体重点层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村镇区域的系统性和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技术框架
    5.1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功能和结构
        5.1.1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功能
        5.1.2 村镇区域系统的子系统划分和系统要素
        5.1.3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结构
    5.2 村镇区域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影响
        5.2.1 作为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差异分析
        5.2.2 作为区域与大尺度区域的差别分析
        5.2.3 影响分析
    5.3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体系环境
        5.3.1 横向环境
        5.3.2 纵向环境
    5.4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的构建
        5.4.1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构建的理念
        5.4.2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要点
        5.4.3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技术框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目标界定和规划策略制定
    6.1 村镇规划区域性目标体系的内涵分析
        6.1.1 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
        6.1.2 基于发展趋势的分析
        6.1.3 目标体系的内涵
    6.2 村镇规划区域性目标界定的因素和方法
        6.2.1 目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模式
        6.2.2 目标界定的因素和方法
    6.3 基于既定目标的规划策略制定
        6.3.1 生态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6.3.2 经济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6.3.3 社会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内容体系和实施机制
    7.1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体系的总体构想
    7.2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导向性内容
        7.2.1 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管制规划
        7.2.2 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生态规划
        7.2.3 经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规划
        7.2.4 经济产业发展:产业布局规划
        7.2.5 公共服务配置:居民点体系规划
        7.2.6 公共服务配置:公共设施规划
    7.3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支撑性内容
        7.3.1 基础设施:给排水规划
        7.3.2 交通体系:道路交通规划
        7.3.3 土地利用:非建设用地规划
        7.3.4 土地利用:建设用地规划
    7.4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实施机制
        7.4.1 编制机制
        7.4.2 管理机制
        7.4.3 公众参与机制
第8章 镇(乡)域规划导则研究
    8.1 编制组织过程
    8.2 反馈和修改的主要意见
        8.2.1 关于内容体系
        8.2.2 关于实施机制
    8.3 《导则》内容构成
        8.3.1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空间范围扩展的规定
        8.3.2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理念与目标的规定
        8.3.3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内容的规定
        8.3.4 对建立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制度的规定
    8.4 《导则》中有待改进之处
        8.4.1 关于村镇区域系统功能的实现
        8.4.2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
        8.4.3 关于居民点体系调整
        8.4.4 关于规划内容的组织
第9章 结论和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讨论
        9.2.1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行政地域层次
        9.2.2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体系层次
    9.3 主要创新点
        9.3.1 初步构建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理论框架
        9.3.2 通过空间相关分析回答村镇规划区域性的重点层次问题
        9.3.3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编制内容创新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典型区域空间变差分析图表
附录B:新桥镇公共设施分类规划一览表
附录C:《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关中水资源短缺,路在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D]. 陈水映. 西北大学, 2020
  • [2]小城镇之路在何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学术笔谈会[J]. 本刊编辑部. 城市规划学刊, 2017(02)
  • [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丹.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4]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以煤补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常建忠. 山西财经大学, 2015(09)
  • [5]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 李伟. 山东大学, 2015(12)
  • [6]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资源整合研究[D]. 王晓征.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6)
  • [7]对我国西部“富饶贫困”现象的社会学解释[D]. 李佳. 兰州大学, 2014(10)
  • [8]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期[J]. 张正斌,段子渊,陈兆波,徐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3)
  • [9]河南中部不同年代主栽冬小麦品种水分利用特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黄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10]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研究[D]. 张晓明. 清华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关中哪里缺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