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重联阀连接管路,提高安全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贺旭琳[1](2021)在《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气系统作为DCL-32k连续式双枕捣固车气动系统的关键环节,为整车提供足够压力的空气动力源,保证车辆在运行、作业当中有充足的风源。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研究,对全面掌握设备故障类型,科学制定检修保养措施,进一步消除薄弱环节,提高上线运用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供气系统的逻辑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各部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现场运用数据进行系统、部件的故障机理分析,梳理、总结出各部件失效形式(10种)和供气系统主要故障(3种)。根据故障机理分析,采用FTA的分析方法,建立供气系统故障树,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导致供气系统故障的主要底事件(18个)及各底事件的重要度,找到了降低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薄弱环节。针对找到的薄弱环节,结合现行检查保养标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检查保养优化措施,并根据自我工作实践总结,提出供气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可靠性预测,同时与测算所得的改造前系统可靠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从故障率及可靠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改造方案可行、有效。根据改造方案实施供气系统改造,设计开发了一种DCL-32k连续式双枕捣固车用空气过滤器,并装车进行运用试验。通过收集现场运用数据,证明空气过滤器现场运用效果显着,达到了提高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供气系统工作原理、故障机理,罗列了供气系统主要故障,为现场人员故障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为供气系统检查保养提供标准。更重要的是,为提升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并实施应用,为大型养路机械优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潘彦君[2](2021)在《高速车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动力学及故障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进一步完善,保持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营品质已成为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空气弹簧悬挂系统作为高速转向架关键技术之一,其非线性特性和故障模式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准确的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分析其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应用AMESim建立包含橡胶气囊、附加气室及节流孔等元件的空气弹簧垂向非线性模型。依据相关标准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空气弹簧模型的正确性。将其嵌入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建立整车耦合模型,并与常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整车耦合模型能够更准确的体现车辆运行特性。基于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和整车耦合模型分别研究结构参数对自身非线性特性和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阻尼随橡胶气囊容积和附加气室容积的增大而增大,随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动态刚度随橡胶气囊容积的增大而增大,随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两者结构参数大于一定值时,动态刚度趋于稳定;车辆垂向平稳性随橡胶气囊容积、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当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大于一定值时,车辆垂向平稳性趋于稳定。建议增加橡胶气囊容积并选择适当的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进一步通过遗传算法对空气弹簧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显着改善了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及曲线通过性能。基于整车耦合模型分析4点支撑和2点支撑的空气弹簧在泄漏时各气动元件的时域响应规律,研究不同支撑方式下的故障模式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泄漏会导致各气动元件的连锁反应;4点支撑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在泄漏面积为15mm2左右时达到峰值,泄漏面积大于40mm2后,动力学性能指标逐渐趋于平稳;2点支撑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一般在泄漏面积为10mm2左右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趋于平稳;车辆通过曲线时空气弹簧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垂向动力学性能优于2点支撑;差压阀失效后发生泄漏,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指标相比正常工况时明显增大;高度阀失效后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垂向动力学性能优于2点支撑,且泄漏侧高度阀失效时的动力学性能优于正常侧高度阀失效时;节流孔堵塞后发生泄漏,4点支撑下的车辆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分别比2点支撑下高出约2%和11%。
马锴[3](2020)在《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勘探开发过程中试气作业产生的废弃天然气气量小,产出时间短,回收成本高,现场的处理方式主要为高空火炬或燃烧池进行燃烧处理。目前常用的点火装置大多是外部燃烧,这种方式极易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光污染和热辐射,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外部燃烧的火炬,因为燃烧时间短,燃烧温度底,极易造成燃烧不充分,将部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新《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对油气工业生产施工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双重前提下,密闭燃烧装置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密闭燃烧设备的现状,研制密闭燃烧装置并进行现场应用。装置的设计包括炉体设计、燃烧器设计、热电偶、火焰探测器、气动切断阀的选型及整体设计。此外,通过对零件的优选,设计了燃烧装置控压系统。装置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点火装置提高安全性能。PLC系统硬件主要使用西门子公司的PCS7系列产品,通过图形化编程实现整个装置的监控。装置设计垂直向上圆柱形炉形,采用下送风方式。炉体直径2.924 m,高度约为13 m。筒体耐火材料最内层选择S310不锈钢板,中间层选用硅酸铝隔热纤维棉和耐火涂层材料0Cr25Ni20。装置在燃料分配盘上呈环状均匀布置3个点火头和40个燃烧头,燃烧头上方安装4个离子火焰探测器,炉膛中部和下部安装3支铂铑热电偶测量温度。装置进风管的管口处设置有变频鼓风机,为燃烧提供过量空气并保证炉膛温度维持在900℃,消除炸膛危险,并安装了消音装置消除噪音。装置设置了气动切断阀,当监测到火焰熄灭时自动切断天然气供应,防止天然气泄漏。选用国产的GPR-S200和GPR-A200调压阀和BYV-300Class背压阀对装置进行控压。装置大部分使用撬装结构,方便调运及安装。装置在安探3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装置炉体外壁温度为193℃,安全环保符合化工标准HG/T 20570;燃烧时炉体上空无冒黑烟等现象,天然气在炉体内完全燃烧,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GB 13271和GB 16297。论文研究的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续晓雨[4](2020)在《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类对出行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动车组速度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动车组作为远距离出行的首选,所以设计一个运行平稳性、制动能力强的动车组控制系统是保障我国动车组的安全运行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的参数设计、组成设计和控制设计等方面进行数据参数分析及设计,依据CRH2动车组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等分析设计所需要的编组设计。结合设计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流线车头、轻量化牵引系统、气密侧拉门,推导出速度、最小通过取景曲线半径、车体主要设计等的总体参数。从系统组成设计和控制设计两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其中组成设计从系统的组成和参数、供风系统、电制动、制动控制、基础制动、空气制动等六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并在设计中进行设计参数的优化。经过设计优化后,本论文设计的动车组现阶段普通车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对制动时的舒适度和制动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二是,动车组制动系统能更好粘着复合,而且可以提供强大制动力;第三,本论文设计的动车组经过模拟测试相比普通车型具有更高的速度、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和控制性等。经过模拟测试,本论文设计的CRH2型动车组控制系统及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适应动车组负载的稳定运行,仿真效果良好,设计的系统安全性、实用性、控制性、效率等相对目前市面使用的控制系统更优化,能够全力保障我国动车组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发展性。
王建勇[5](2020)在《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国内愈发严格的排放法规关注重心都是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控制,这促使车载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地控制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然而据统计,2018年我国使用挥发性燃料的汽油车保有量已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近90%,突破了2亿辆,随之带来的则是更严重的汽油蒸发排放问题,而新实施的国六排放法规也对车辆蒸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严格限制,故对汽油车而言,开发一套能控制蒸发排放、有效回收油气并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燃油系统展开,对其燃油系统的关键部件的开发设计,加油特性CFD仿真分析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汽油车蒸发排放产生的机理和不同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然后本文基于某车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设计了一套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具体阐述了加油口盖、多功能控制阀、止回阀、燃油箱、活性炭罐和加油管等燃油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和关键参数的确定,同时对燃油系统进行了空间布置和蒸发排放物限值的分配。其次,本文建立了加油管三维非稳态气液两相流模型,使用流体仿真软件F luent,在验证模型可靠和网格独立性之后,分别模拟分析了加油枪加油速度、加油枪类型(加油枪插枪深度)和加油管首弯半径这三个关键因素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9m/s、3.07m/s和3.73m/s这三种加油速度下,随着加油速度的增大,加油管内更易形成液封,但在加油管出口处油液的涡流强度也会增大,对燃油箱内的油液扰动也更强烈,这将导致产生更多的油气;较ZVA-Slimeline2(插枪深度105mm)加油枪,使用OPW-12VW(插枪深度80mm)加油枪加油时,油液无法在加油管内形成液封且更易发生回流反喷,导致加油枪提前跳枪(PSO),此类插枪深度较短的加油枪对加油管油管头设计要求更高;在加油管首弯半径为70mm、80mm、90mm、100mm、110mm和120mm这六种情况下,随着加油管首弯半径的增大,油液流动顺畅性和对加油管的液封性能先得到改善后又恶化,具体表现为在70mm、80mm和12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易发生回流和反涌,且油液液封效果差,在90mm、100mm和11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流动平顺,无任何加油问题,且液封效果良好,故为了保证油液在加油管内加油顺畅且有效形成液封,合理的首管半径范围应为90mm至110mm。最后,对加装本文设计燃油系统的车辆进行了国六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和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得到的最终污染物排放值分别为0.295g和0.012g/L,均小于各自试验要求限值,符合国六蒸发排放标准。
刘申易[6](2020)在《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重载铁路货运机车的快速发展,机车的故障率与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机车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动态故障树算法和分布式传感网络,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SS4B型机车的故障诊断系统,分析了机车的故障模式,确定了传感器布设位置,对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电路设计与选型,提出了动态故障树分析算法,并通过C#进行编程实现,最后对设计中的理论以及系统整体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了可行性。首先本文根据机车的实际情况,将诊断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为传感器网络、分布式传感节点、数据检测终端以及智能故障诊断终端四个部分;对SS4B型机车的主、辅电路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主、辅电路以及气路制动系统的具体故障模式;针对机车的重要故障模式,确定了9个电压传感器和23个电流传感器的布设位置,并对布设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系统硬件方面进行了设计。选择了传感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了传感网络的接口;对模拟和数字式传感节点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对数据检测终端各个板卡实现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完成智能故障诊断终端的选型。相关的软件方面,对网络的通讯协议、传输数据内容以及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设计了传感节点的滤波算法,并对各个节点和终端的软件流程进行了设计。另外,本文在故障树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信息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法,能够根据故障原因部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故障树分析得到的故障原因进行化简。最后,对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数字滤波器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C#编写了能够实现动态故障树分析算法的诊断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滤波、网络数据传输、故障原因诊断进行了综合建模与仿真,验证了故障诊断系统的可行性。图113幅,表16个,参考文献79篇。
孟祥强[7](2020)在《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煤矿机械化最主要的支护设备,掩护式支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综采工作面的安全与效率,是矿井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近年来,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实际应用时出现平衡千斤顶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甚至于发生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工作面安全高效的生产。因此,论文结合造成平衡千斤顶损坏的几种工况特点,对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回路进行设计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千斤顶损坏的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论文首先依据造成平衡千斤顶损坏的几种工况特点,总结出三种损坏原因,并针对损坏原因提出平衡浮动回路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建立掩护式液压支架力学模型,分析并推导出平衡千斤顶的推、拉力公式和保持力矩公式,建立平衡千斤顶三维模型。根据ANSYS软件对平衡千斤顶进行实体建模和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受力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平衡千斤顶受到的应力在许用应力范围内,千斤顶结构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分析平衡千斤顶的可靠性;同时,针对现有平衡回路无法保证活塞腔和活塞杆腔自动充满压力液体,导致支架上升过程中两腔压力不平衡,设计适合本工况的平衡千斤顶液压浮动回路,并利用AMESim软件对平衡千斤顶控制回路仿真分析,验证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针对支架在立柱接顶支撑时由于周期来压导致的安全阀频繁开启的问题,在浮动回路的基础上增加补液回路,利用AMESim软件对平衡浮动回路补液回路仿真分析,证明补液回路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最后,通过现场实验和数据对比,验证本次研究的可行性。论文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等现代设计方法对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进行结构设计与力学特性分析,提高千斤顶及耳座设计的可靠性;设计并改进平衡控制回路,解决平衡回路内千斤顶损坏及安全阀开启频繁等问题,并通过仿真验证设计回路合理。论文研究对解决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出现损坏等技术难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杨江涛[8](2020)在《混凝土湿喷台车结构设计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湿喷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混凝土湿喷台车是一种借助泵送机构和机械手实现喷射混凝土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和水电站施工领域等。目前,国内在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方面还不太成熟,例如整机配置不合理、操作复杂、工况适应性差等,在结构设计上还不太合理,可靠性不高,对混凝土湿喷机械臂的设计研究相对滞后,在理论分析上的研究亦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以混凝土湿喷台车为研究对象,从整车的主要结构设计及选型、抗倾覆稳定性、湿喷机械臂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混凝土湿喷台车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湿喷台车的国外及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出了具体章节安排。结合湿喷台车的工作环境、总体要求和工况以及湿喷台车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湿喷台车的总体结构参数,对底盘和发动机进行选型、对泵送机构、湿喷机械臂等关键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在Pro/E中完成了对其三维模型的绘制。其次,对湿喷台车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包括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分析,计算出喷头工作时受到的反作用力,验证了所设计的混凝土湿喷台车在喷射工作和运输时具有抗倾覆稳定性能,不会发生前翻、后翻及侧翻。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湿喷机械臂的最危险状况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湿喷机械臂的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之后对湿喷机械臂系统的模态进行分析,并根据模态分析前六阶结果提出了相应措施避免湿喷台车在施工工作中产生共振。采用D-H参数法完成了对湿喷机械臂的数学建模,求解出运动学方程,利用Matlab Robotics toolbox对湿喷机械臂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蒙特卡洛法求解工作空间,在机器人工具箱中完成对湿喷机械臂的关节空间轨迹规划,结果表明其设计符合运动要求。最后,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湿喷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计算典型工况下各油缸的驱动力变化,得到了各油缸的最大载荷值,为混凝土湿喷台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刘淦[9](2020)在《基于增材制造的高功率密度液压集成阀块优化设计》文中指出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使用液压控制元件实现特定运动的传动方式,具有高功重比的特点。面对液压系统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需求,提高功率密度实现液压系统在移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是液压传动学科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液压集成块体积大、质量重,集成块内部压损严重,限制了液压系统的功率密度的提升。结合增材制造的加工特点,对液压集成块进行传统加工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优化设计,实现集成块的轻量化、节能化设计,提升液压系统功重比。本课题以增材制造液压集成块为设计研究对象,从液压集成块传统加工方式和由此导致的几何特征出发,研究了液压集成块压力损失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适用于增材制造加工方法的平滑过渡结构实现了对直角流道联通的替换,进一步地,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不同流道局部优化特征进行了优化选择,实现了在特定工况下的压损降低,提升了集成块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性能表现。结合目前金属增材制造尤其是选取激光熔融(SLM)技术的工艺成型特点,探究了增材制造加工方向对样件金属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其作为液压集成块加工手段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和实验手段,明确了异形截面流道设计下流道加工的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地针对异形截面流道表面质量较差进行了改进,通过优化组合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实现了集成块流道的良好成型。综合考虑集成块轻量化和功能集成化设计需求,研究了内外换热性能提升技术。采用近源散热性能提升思路,降低了液压系统的主动散热功率需求,减少了外部散热功能器件的使用,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和散热功能的良好集成。将集成块由单一零件设计为可装配部件,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强制对流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液压集成块,实现多种工作环境的良好适应性。
吕振华[10](2019)在《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总体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干混砂浆作为一种新兴产品,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欧洲的奥地利和芬兰。在工业相对发达的欧洲地区,干混砂浆产品已经达到几百种。目前,干混砂浆多采用现场搅拌的方式,存在粉尘污染、原材料浪费以及配比精度不足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执法力度的加大,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预拌砂浆的发展必然会由鼓励取消现场搅拌,发展到禁止现场搅拌。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将砂浆装入安装在专用车辆上面的罐体内,采用封闭式运输,清洁、无污染;解决了干混砂浆在运输和卸料过程中的离析问题,实现了干混砂浆的高效、优质运输,保证了干混砂浆的品质和工程质量。本课题依据中通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开展项目设计研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对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确认。对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结构组成、性能参数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根据总体方案要求,选择东风天龙载货车底盘,对车辆在空载状态及满载状态下,加速工况和制动工况时前后轴荷,重心分布进行了计算、验证。其次根据干混砂浆运输车的实际运行工况,对车辆在满载状态下以最大设计时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需求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干混砂浆运输车专用装置的动力传输方案设计进行了介绍,对其功率需求进行了计算、校核。再次对干混砂浆运输车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研究。重点对罐体方面:罐体厚度、封头厚度、罐体容积等关键参数,结合实际经验进行了计算、校核;专用结构方面:油缸举升力、卸料过程中的取样装置、顶进气结构、罐体举升安全防护、干混砂浆车性能参数、液压系统的结构原理及相关零部件的计算、选型。最后,按照本设计结构制作了样车,样车试制完成后,在济南某干混砂浆站进行了装料和工地卸料试验,验证了车辆的相关性能参数以及所运输干混砂浆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车辆的卸料速度和砂浆匀质性指标优于行业标准,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
二、改变重联阀连接管路,提高安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变重联阀连接管路,提高安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可靠性及故障树理论基础 |
2.1 可靠性概述 |
2.1.1 可靠性基本概念 |
2.1.2 可靠性分类 |
2.1.3 可靠性主要指标 |
2.1.4 可靠性模型 |
2.1.5 建立可靠性模型一般程序 |
2.2 可靠性预测 |
2.2.1 可靠性预测基本概念 |
2.2.2 可靠性预测分类 |
2.2.3 可靠性预测方法 |
2.2.4 可靠性预测步骤 |
2.2.5 可靠性预测目的意义 |
2.3 故障树概述 |
2.3.1 故障树分析法基本概念 |
2.3.2 故障树分析法常用图形及符号 |
2.3.3 故障树分析法分析步骤 |
2.3.4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2.3.5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供气系统各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
3.1 供气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3.2 供气系统各部件工作原理分析[35] |
3.2.1 空压机工作原理分析 |
3.2.2 调压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3 气控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4 集尘器工作原理分析 |
3.2.5 高压安全阀工作原理分析 |
3.2.6 散热器工作原理 |
3.2.7 消音器工作原理 |
3.2.8 干燥器工作原理 |
3.3 供气系统各部件失效形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供气系统故障机理分析 |
4.1 供气系统典型故障案例 |
4.2 建立供气系统故障树 |
4.3 定性与定量分析 |
4.3.1 定性分析 |
4.3.2 定量分析 |
4.4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对策建议 |
4.4.1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现状 |
4.4.2 供气系统检修保养优化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供气系统改进及可靠性预测 |
5.1 供气系统改进措施 |
5.1.1 气控阀连接通路改造措施 |
5.1.2 调压阀结构改造措施 |
5.2 建立可靠性框图 |
5.2.1 供气系统改进前可靠性框图 |
5.2.2 供气系统改进后可靠性框图 |
5.3 供气系统改进后可靠性预测 |
5.4 空气滤清器现场运用效果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速车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动力学及故障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气弹簧发展 |
1.3 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空气弹簧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空气弹簧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结合空气弹簧模型的车辆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非线性空气弹簧仿真模型搭建及验证 |
2.1 空气弹簧基本构成 |
2.2 空气弹簧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2.2.1 橡胶气囊 |
2.2.2 附加气室 |
2.2.3 高度控制阀和差压阀 |
2.2.4 节流孔和应急橡胶堆 |
2.2.5 空气弹簧模型集成 |
2.3 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的验证 |
2.3.1 差压阀模型的验证 |
2.3.2 高度控制阀模型的验证 |
2.3.3 空气弹簧静刚度试验 |
2.3.4 空气弹簧动刚度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考虑非线性弹簧的车辆动力学模型 |
3.1 车辆动力学模型 |
3.1.1 模型非线性处理 |
3.1.2 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3 动力学模型验证 |
3.2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3.3 空气弹簧动力学模型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空气弹簧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 |
4.1.1 空气弹簧垂向静态特性 |
4.1.2 空气弹簧垂向动态特性 |
4.2 空气弹簧参数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 |
4.3 空气弹簧参数的优化 |
4.3.1 遗传算法优化概述 |
4.3.2 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空气弹簧故障下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 |
5.1 动力学指标与评判标准 |
5.1.1 安全性指标 |
5.1.2 平稳性指标 |
5.2 空气弹簧泄漏故障分析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准静态仿真 |
5.2.3 动态仿真 |
5.3 两种支撑方式的空气弹簧故障模式分析 |
5.3.1 过曲线时发生泄漏 |
5.3.2 差压阀失效后发生泄漏 |
5.3.3 高度阀失效后发生泄漏 |
5.3.4 节流孔堵塞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天然气放喷国内外处理现状 |
1.3 天然气燃烧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密闭燃烧装置的提出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的整体与结构设计 |
2.1 整体设计 |
2.2 炉体设计 |
2.2.1 炉型和送风方式的选择 |
2.2.2 炉体尺寸的确定 |
2.2.3 炉体高温耐火材料选型 |
2.3 燃烧器设计研究 |
2.4 热电偶选型 |
2.5 火焰探测器选择 |
2.6 气动切断阀选型 |
2.7 结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3 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3.1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 |
3.2 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与运行 |
3.2.1 控制系统主界面 |
3.2.2 控制流程 |
3.2.3 参数显示 |
3.3 远程自动点火装置 |
3.4 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 |
3.5 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控压系统 |
3.5.1 调压阀选型 |
3.5.2 背压阀选型 |
3.6 本章小结 |
4 现场应用实例 |
4.1 安探3井试验准备情况 |
4.2 安探3井应用情况 |
4.3 其他现场应用井地面计量数据 |
4.4 装置测试报告 |
4.4.1 热辐射检测 |
4.4.2 排放物检测 |
4.4.3 噪声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CRH2动车组制动原理 |
1.3.2 制动技术特性分析 |
1.3.3 最佳制动器设计的关键技术指标 |
1.3.4 制动方式的设计 |
1.3.5 动车组制动系统分析控制的设计 |
第二章 制动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概念 |
2.1 制动的方式 |
2.2 制动装置的重要作用 |
2.3 空气波和制动波 |
2.3.1 空气波和空气波速 |
2.3.2 制动波和制动波速 |
2.3.3 弛豫波和弛豫波率 |
2.3.4 制动器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
2.4 制动系统的特点 |
第三章 CRH2型动车组相关技术参数分析 |
3.1 CRH2型动车组总体技术应用分析 |
3.2 CRH2型动车组设计 |
3.3 动车组主要技术特点 |
3.4 动车组总体参数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设计 |
4.1 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参数 |
4.2 供风系统的设计 |
4.2.1 主空气压缩机组 |
4.2.2 辅助空气压缩机 |
4.2.3 空气干燥器 |
4.2.4 气缸和其他空气管道组件 |
4.3 电制动设计 |
4.4 制动控制系统的参数分析与设计 |
4.5 基础制动装置设计 |
4.5.1 夹钳装置的设计 |
4.5.2 制动盘设计 |
4.5.3 制动闸片设计 |
4.5.4 气缸的设计 |
4.6 空气制动设计 |
4.6.1 空气制动控制装置 |
4.6.2 电空转换阀(EP阀) |
4.6.3 继动阀 |
4.6.4 调压阀 |
4.6.5 电磁阀 |
4.6.6 切开塞门 |
4.6.7 助力缸 |
4.6.8 制动缸 |
4.6.9 管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控制设计 |
5.1 CRH2型动车组气路设计 |
5.1.1 供风装置 |
5.1.2 控制装置的内部管道 |
5.1.3 BC管 |
5.1.4 其他 |
5.2 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功能 |
5.2.1 总风管压力控制 |
5.2.2 空气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 |
5.2.3 制动增黏控制 |
5.3 CRH2型动车组防滑控制 |
5.3.1 设计概述 |
5.3.2 防滑控制结构的设计原理 |
5.3.3 滑行再黏着控制 |
5.4 CRH2型动车组安全控制设计 |
5.4.1 电空制动安全环控制 |
5.4.2 旅客报警控制 |
5.4.3 紧急按钮控制 |
5.5 滑行控制设计 |
5.6 空气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协调控制 |
5.7 CRH2型动车组空气制动电气控制设计 |
5.7.1 常用制动 |
5.7.2 快速制动 |
5.7.3 紧急制动 |
5.7.4 耐雪制动 |
5.7.5 辅助制动 |
5.8 电制动的工作设计 |
5.8.1 电阻制动的工作设计 |
5.8.2 再生制动的工作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拟检测与仿真故障分析 |
6.1 模拟检测 |
6.1.1 行驶模拟中的滑行检测 |
6.1.2 防滑器的检测 |
6.2 仿真故障分析 |
6.2.1 行驶模拟中的BCU故障诊断及信息 |
6.2.2 主空气压缩机的故障诊断及信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及回收技术 |
1.2.1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 |
1.2.2 油气回收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开发 |
2.1 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 |
2.1.1 加油口盖的设计 |
2.1.2 塑料燃油箱上多功能控制阀(MFCV)的设计 |
2.1.3 塑料燃油箱上止回阀(ICV)的设计 |
2.1.4 塑料燃油箱的设计 |
2.1.5 活性碳罐的设计 |
2.1.6 塑料加油管的设计 |
2.2 燃油系统的布置 |
2.3 燃油系统蒸发排放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油管加油特性的仿真研究 |
3.1 仿真假设 |
3.2 仿真求解过程 |
3.2.1 流体域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流体域提取和网格划分 |
3.2.4 边界条件 |
3.2.5 相关求解参数设置 |
3.3 仿真验证 |
3.3.1 预仿真 |
3.3.2 加油试验验证 |
3.3.3 网格独立性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加油过程油液流动顺畅性和液封的形成 |
3.4.2 加油枪加油速度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3 加油枪类型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4 加油管首弯半径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车污染物排放试验 |
4.1 试验车辆状态 |
4.2 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过程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机车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机车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故障诊断系统方案 |
2.1 SS4B型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
2.2 机车主电路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布设方案 |
2.2.1 机车主电路的主要构成 |
2.2.2 机车主电路的主要故障模式 |
2.2.3 机车主电路的相关传感器布设 |
2.3 辅助电路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布设方案 |
2.3.1 辅助电路的主要构成 |
2.3.2 辅助电路的主要故障模式 |
2.3.3 辅助电路的相关传感器布设 |
2.4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故障模式及相关传感器引入方案 |
2.4.1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 |
2.4.2 气路与制动系统的相关传感器引入 |
2.5 分布式传感节点布设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重载货运电力机车的车载分布式传感网络的软硬件设计 |
3.1 传感器网络通讯协议的设计 |
3.1.1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 |
3.1.2 传感器网络的接口选型 |
3.1.3 以太网的网络传输协议 |
3.1.4 网络的传输数据内容 |
3.1.5 网络拥塞控制机制 |
3.2 分布式传感节点的软硬件设计 |
3.2.1 模拟式传感节点软硬件设计 |
3.2.2 数字式传感节点硬件设计 |
3.2.3 节点滤波功能的设计 |
3.3 数据检测终端方案 |
3.4 智能故障诊断终端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FTA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故障诊断算法 |
4.1 FTA与 DFTA算法 |
4.1.1 FTA算法的概述 |
4.1.2 DFTA算法 |
4.2 机车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实验及仿真分析 |
5.1 数字滤波器的仿真及分析 |
5.2 基于OPNET的网络拥塞控制仿真及分析 |
5.3 DFTA的实现测试和分析 |
5.4 传感器滤波及网络状态下的诊断系统模型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
2.1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回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平衡千斤顶损坏工况及原因分析 |
2.3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回路总体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
3.1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力学分析 |
3.2 基于ANSYS的平衡千斤顶仿真分析 |
3.3 平衡千斤顶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分析 |
4.1 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平衡回路设计 |
4.2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液压回路系统的建模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现场应用及试验分析 |
5.1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性能试验 |
5.2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的现场应用 |
5.3 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应用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混凝土湿喷台车结构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混凝土湿喷台车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混凝土湿喷台车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结构设计 |
2.1 整车设计要求 |
2.2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总体设计 |
2.2.1 混凝土湿喷台车各系统组成及功能需求 |
2.2.2 设计思路 |
2.2.3 混凝土湿喷台车主要参数 |
2.3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主要结构设计及计算 |
2.3.1 整机功率的计算 |
2.3.2 底盘及发动机的选型 |
2.3.3 泵送机构的参数确定 |
2.3.4 湿喷机械臂的设计及尺寸参数确定 |
2.3.5 喷头的设计 |
2.3.6 其它系统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
3.1 工程机械车辆的稳定性要求 |
3.2 抗倾覆稳定性校核方法 |
3.3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稳定性分析 |
3.3.1 混凝土湿喷台车的工况分析 |
3.3.2 喷头工作时喷射反作用力计算 |
3.3.3 抗倾覆稳定性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喷机械臂的有限元及模态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1 ANSYS软件简介 |
4.1.2 Ansys Workbench平台简介 |
4.2 混凝土湿喷机械臂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4.2.1 有限元分析基础 |
4.2.2 危险工况的确定 |
4.2.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2.4 载荷设置 |
4.2.5 结果分析 |
4.3 混凝土湿喷机械臂的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基础 |
4.3.2 模态仿真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喷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
5.1 Matlab Robotics toolbox介绍 |
5.2 湿喷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 |
5.2.1 D-H法建立坐标系 |
5.2.2 运动学求解与仿真 |
5.3 湿喷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分析 |
5.3.1 六自由度湿喷机械臂工作空间 |
5.3.2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工作空间分析 |
5.4 基于Matlab Robotics toolbox的湿喷机械臂运动轨迹规划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喷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
6.1 ADAMS软件介绍 |
6.2 湿喷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
6.2.1 湿喷机械臂的拉格朗日方程 |
6.2.2 湿喷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 |
6.3 湿喷机械臂的动力学仿真 |
6.3.1 ADAMS模型的建立 |
6.3.2 湿喷机械臂的动力学仿真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基于增材制造的高功率密度液压集成阀块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
1.2.2 增材制造与液压集成阀块管路优化设计 |
1.2.3 增材制造与液压集成阀块轻量化设计 |
1.2.4 增材制造液压集成阀块的技术限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液压集成阀块节能设计 |
1.3.2 液压集成阀块加工工艺优化设计 |
1.3.3 液压集成阀块散热结构设计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液压集成阀块流道节能设计 |
2.1 液压集成阀块流道结构分析 |
2.2 数值模拟及分析 |
2.2.1 I型流道结果分析 |
2.2.2 II型流道结果分析 |
2.2.3 III型流道数值分析 |
2.3 液压集成阀块流道结构优化 |
2.4 实验验证 |
2.4.1 仿真准确性验证 |
2.4.2 仿真流道优化效果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集成阀块成型优化 |
3.1 机械性能测试 |
3.1.2 测试结果 |
3.2 异形截面流道设计 |
3.2.1 流道截面分析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结果分析 |
3.3 降低粗糙度的工艺参数优化 |
3.3.1 流道内表面质量分析 |
3.3.2 实验设计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集成阀块散热性能提升 |
4.1 液压系统产热/散热分析 |
4.2 流道内部传热强化结构优化 |
4.2.1 模型设计和仿真设置 |
4.2.2 结果分析 |
4.3 液压集成阀块外部散热结构优化 |
4.3.1 模型设计和仿真设置 |
4.3.2 结果分析 |
4.4 液压集成阀块综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总体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干混砂浆运输车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干混砂浆运输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干混砂浆运输车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整车参数及上装参数的确定 |
2.2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结构组成 |
2.2.2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工作原理 |
2.3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轴荷校核 |
2.3.1 各总成质量及重心位置 |
2.3.2 前、后桥轴荷计算 |
2.3.3 水平静止时的载荷分配及质心位置计算 |
2.3.4 水平路面上满载加速行驶时各桥的最大负荷校核 |
2.3.5 汽车满载制动时作用于前、后桥的法向反作用力校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混砂浆运输车动力系统设计 |
3.1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底盘选型 |
3.2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行驶系统功率的校核 |
3.3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专用装置需求功率的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研究 |
4.1 干混砂浆运输车罐体相关的设计研究 |
4.1.1 罐体厚度的计算校核 |
4.1.2 封头壁厚的计算校核 |
4.1.2.1 蝶形封头的厚度计算 |
4.1.2.2 半球形封头的厚度计算 |
4.1.3 罐体容积的计算校核 |
4.1.3.1 罐体结构简图 |
4.1.3.2 罐体公告有效容积核算 |
4.1.3.3 三维模型校核罐体有效容积 |
4.2 干混砂浆运输车专用结构设计 |
4.2.1 干混砂浆运输车的举升力校核 |
4.2.1.1 罐体水平状态时,油缸举升力F1的计算 |
4.2.1.2 罐体举升状态时,油缸举升力F2的计算 |
4.2.2 卸料过程中取样装置的设计 |
4.2.3 进气系统的设计 |
4.2.3.1 罐体顶部进气系统的设计 |
4.2.3.2 主进气系统设计 |
4.2.3.3 助吹总成设计 |
4.2.4 残料清理结构的实现 |
4.2.5 罐体举升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
4.2.5.1 机械方面的安全防护设计 |
4.2.5.2 液压方面的安全防护设计 |
4.2.5.2.1 举升缸达到设定角度的安全防护设计 |
4.2.5.2.2 举升缸工作过程中的防回落设计 |
4.2.5.2.3 支腿缸动作状态保持安全防护 |
4.2.6 罐体装料装置的设计 |
4.3 干混砂浆车相关性能参数的研究 |
4.3.1 干混砂浆运输车卸料性能参数指标 |
4.3.2 干混砂浆运输车的工作压力 |
4.3.3 干混砂浆运输车压缩空气流量 |
4.3.4 干混砂浆运输车流化装置 |
4.3.4.1 流化装置分类 |
4.3.4.2 流态化元件选择 |
4.3.4.3 流态化床面积选择 |
4.4 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 |
4.4.1 液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4.4.2 液压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
4.4.3 液压动力单元设计 |
4.4.3.1 齿轮泵的最高工作压力计算校核 |
4.4.3.2 齿轮泵的最大排量计算 |
4.4.4 液压系统执行元器件设计 |
4.4.4.1 举升缸选择 |
4.4.4.2 支腿油缸选择 |
4.4.5 液压系统管路设计 |
4.4.6 液压阀的选择 |
4.4.7 液压油箱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性能试验 |
5.1 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性能试验 |
5.2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6.2.1 空压机的降噪问题 |
6.2.2 车辆的主动安全问题 |
6.2.3 操纵系统的电动化问题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申请受理的发明专利 |
致谢 |
四、改变重联阀连接管路,提高安全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TA方法的DCL-32k捣固车供气系统可靠性研究[D]. 贺旭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高速车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动力学及故障影响分析[D]. 潘彦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天然气密闭燃烧装置研制及应用[D]. 马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设计[D]. 续晓雨.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D]. 王建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动态故障树分析与传感网络的机车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D]. 刘申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浮动回路技术研究[D]. 孟祥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混凝土湿喷台车结构设计及分析[D]. 杨江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9]基于增材制造的高功率密度液压集成阀块优化设计[D]. 刘淦. 浙江大学, 2020(06)
- [10]举升式干混砂浆运输车的总体设计与研究[D]. 吕振华.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