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胥瀚文[1](2021)在《庄9区长81油藏稳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合水地区南部长8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附近发现了地质储量达到数亿吨的西峰油田、合水油田,由于该区的地质条件与西峰油田相似,前期实施的部分探井,获得了较好的油气显示,因此预测具有较大的建产潜力。但在规模开发的过程中,发现砂体平面变化快、储层物性差异大,开发效果难以保障。此次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大量的测井、岩心的资料,从对比地层、刻画沉积、室内试验等方面着手,对长81层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预测了开发有利区,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合水南部地区长8储层主要受控于盆地西南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的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在沉积背景的控制下,研究层位砂体呈现南西-北东向展布。(2)研究区长81属于特低渗-超低渗油藏,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类型主要为铁方解石、绿泥石等,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隙。受填隙物含量高及胶结作用、交代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降低,物性变差。(3)综合储层物性、孔隙类型、成岩作用、压汞参数等,对研究区长81储层进行分类评估。研究区长81主要发育II型和III型储层,局部发育Ic储层,主要位于河流交汇处,砂体较厚、储层物性较好。(4)研究区长81储层油水分布主要受到砂体规模、储层物性、横向相变的控制,因此确定研究区长81油藏是岩性油藏。(5)在储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实施井的试油试采情况,进行有利区域预测,优选一类有利区2个,含油面积28.4km2,三类有利目标区1个,含油面积11.6km2。
潘秋晨[2](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王浩运[3](2021)在《华庆油田长4+5油藏建产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华庆油田长6以及长8油藏自2008年开采至今,地质条件优越的区块基本已经少之又少了。经过大量的勘探与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又新开发出了白131与白84以及白447等多处长符合长4+5建产的油藏区。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发,由于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大、含油饱和度高,前期产量较高,但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地层能量下降,油井供液能力变差,边部油井含水上升等矛盾出现,开发形式变差。目前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常规测井解释图版法无法有效识别油水层,部分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常规的Rt-Ac交会图版无法有效识别油水层。二是已开发区单井产量未达标,阶段递减大;部分采油井含水高,无有效治理手段,需进一步对长4+5油藏开发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三是长4+5油藏提液降水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储层改造以常规压裂、定点多级为主,试油油水同出,定点多级单井产量较常规压裂有明显提升,但初期含水较高,提液降水等提单产技术仍需进一步攻关。针对华庆油田存在的问题,在对层沉积特征、储层特征的研究,开展测井精细二次解释,结合白131区开发效果,深入剖析长4+5层油水分异特征及规律,探索提液降水等提单产技术,在充分考虑现有井网形式以及本地区砂体展布特征的基础上,筛选评价建产有利区,实现对探明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
郭曦[4](2021)在《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凭借其云雨穿透特性,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是大气温湿度探测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与极地轨道卫星相比,静止轨道卫星在观测视场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重大优势,是实现台风、暴雨等快速变化灾害性天气现象监测与预报的理想观测平台。目前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在国际上仍是一项技术空白,是当今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前沿、最迫切、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对有效监测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指标与大口径天线的相关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真实孔径方案的微波辐射计难以实现基于静止轨道的高分辨率大气探测需求。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式辐射测量技术将稀疏的小天线阵列合成为等效虚拟口径,能够实现观测视场内完整场景亮温的凝视成像,避免了大口径天线的制造加工、高精度机械扫描问题等难点问题,是实现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有效技术途径。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自然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支持了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担了综合孔径技术方案的相关项目,针对高分辨率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复杂度高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静止轨道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概念。本文紧密围绕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研究任务,针对旋转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案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形成的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网格,分别从径向和圆周向两个采样方向对可见度函数开展了傅里叶频谱分析,提出了可见度函数在径向采样方向和圆周向采样方向上的带宽理论表达,推导了依赖于观测场景特性与系统参数的极坐标采样可见度函数有效带宽估计方法。为保证可见度函数采样信号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不产生额外信息损失的条件下实现观测亮温重建,提出了极坐标可见度函数的采样准则,为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综合孔径辐射计分时采样体制所采用的阵列旋转与采样积分共同进行的工作模式,研究了因动态积分采样所导致的可见度函数模糊效应,建立了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模糊理论。在小旋转采样动态积分角度的三角函数近似条件下,推导了点目标观测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模糊的解析表达式,从数值仿真实验角度验证了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轨迹与重建亮温误差伪影的对偶关系,发现了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因阵列旋转动态积分模式产生的圆周向空间分辨率损失并提出了理论估计方法。3.在高分辨率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难以实现传统噪声注入定标方案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间距圆环阵列构型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冗余空间系统定标方法。在不依赖内部专用定标硬件或外部定标参考源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同时实现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其中相位定标方法在可见度函数测量相位存在自然缠绕的条件下仍可获得正确求解结果,无需额外设计相位解缠绕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自定标。阵列旋转采样获得的强系统冗余度确保了该方法的定标性能,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定标方案设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4.在综合孔径辐射计误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第二代全尺度工程样机的全链路数据处理方案。从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心对称观测目标在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下的可见度函数特性,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噪声点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在地面测试环境难以获得理想远场观测目标的条件下实现了系统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完善了数据处理流程。地面试验观测结果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案的有效性,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宋佳真[5](2021)在《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文中提出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等文件,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要求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无论是现实的诉求还是政府文件的要求,数学教师和数学师范生理应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征,营造优良的教学环节,构建独特的数学文化。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以外,还要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融技术与传统教学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数学师范生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水平如何?如何在师范生学习期间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能力?这些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首先整理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框架,然后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培养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并设计开发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预测工具。在使用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之后,以TPACK结构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按照数学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技术知识、教学技术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七个指标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开发预测工具。第二,在之前的基础上,使用预测工具收集预测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得到构成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五个因子。分别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支持的数学教学,并以性别、是否学习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民族、本科在读年级、研究生在读年级、户口为依据进行分组,探究每组中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第三,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工具,对影响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五个核心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与修正,最终所有相关的拟合指数均达标,得到拟合度较好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体系是合理的。第四,根据模型提出了如下建议:(1)从理论层面完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2)师范高校系统化师范生相关知识的日常教学与培养。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充实了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领域的研究。在研究的结尾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方向。
李继斌[6](2021)在《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给日趋规模化、复合化且自然光受限的地铁车站照明节能和光环境舒适带来新的挑战,营造低耗、舒适的光照环境,对降低地铁站照明能耗、提升光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光照的认知影响机理及动态调控机制研究(51678470)》资助下,基于环境行为学、行人交通仿真和控制等理论,开展融合照明节能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研究围绕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方案、乘客分布仿真、光照调控模型和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等内容展开,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融合照明节能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光照调控方案研究探究影响照明能耗和光环境舒适度的光环境基本要素及其定性、定量关系,为光照动态调控提供指导。通过分析地铁车站现有调光方式的优点与弊端,对站台公共区进行分区光照调控,基于对站台公共区基本功能分区的二次划分,考虑子区域照度的耦合关系,引入“耦合照度系数”,并确定光环境要素的调控原则,为光照调控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的提出奠定基础。(2)基于客流量变化的地铁站台乘客分布仿真研究基于西安地铁四号线某地下标准岛式站台的调研数据,结合站台公共区的子区域划分,利用Anylogic软件建立乘客分布仿真模型,进行行人交通仿真获取不同客流强度下站台实时乘客分布数据。通过对站台乘客分布仿真结果的分析,确定光照调控变换时间、乘客服务水平分级和子区域人群密度,为子区域照度设定值的精细化计算提供依据。(3)融合RGB三基色混光原理的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模型研究通过调研选定站台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等基础数据,建立实体站台三维仿真模型,并依据站台照明系统调研数据和地铁车站照明相关设计管理要求,进行灯具的选型、布局和分组,从而在DIALux软件中建立实体站台照明模拟模型,并将其用于照明模拟获取照度数据,建立站台光环境基础数据模型;分析和推导了RGB三基色LED光源的光通量、色温与调光比、PWM占空比的耦合关系,结合站台照度基础数据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以最小能耗为优化目标的站台光照调控模型,将变量独立性分析用于处理光照调控模型中的等式约束,建立站台光照动态调控的无等式约束模型。(4)基于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针对遗传算法的不足,引入反向学习策略,提出基于适应度的自适应反向学习方法改进传统遗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光照调控模型的求解。算法对比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光照调控实验验证了光照调控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照动态调控方法对工作日的站台光照进行控制,求得各调光时段最小能耗对应的最优调光比,通过能耗计算对比验证了光照调控方法的节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能将光照偏差控制在1.33%以内,在实现照度、色温较精确调控从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同时,相较于选定站台现有调光方式下的电耗节能率达51.98%,显着降低了照明能耗。本研究将对新建和既有地铁车站的照明设计与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许子潇[7](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认为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黄靖雯[8](2021)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绘本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图文读物,被誉为“人生的第一本书”,在儿童生活与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来,传统绘本因为时代更迭,衍生发展数字绘本,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进行的继承和再创新,从纯图文转变为包含音、画、声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而随着近几年来,大量的儿童性侵害事件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人群将目光放到儿童性安全和性教育上,意识到其重要性,早教系统也尝试用数字绘本的形式深入儿童的性别教育,希望通过新兴的科技艺术手段提升儿童对性别的认识和了解,创造一个更优异的性教育环境。本次毕业设计是目标为促进性别恒常性教育的数字绘本《我的爸爸不一样》,通过对现在儿童绘本现代化、数字化进行研究的同时了解现在国内外的性别教育绘本发展情况,为设计进行创作的事前调查,以向儿童传递科学性别知识的为出发点,选择了性别教育的转折点——性别恒常性的形成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在前运算阶段的生理、心理特性进行梳理后,进一步拓展探究建立在首次将认知发展理论应用在社会性别心理领域的柯尔伯格性别恒常性学说,将提炼的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表现和性别认知特点作为主要论据,用符合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数字绘本这种故事性大于说教性的教育方式进行设计创作呈现。探讨如何将性知识以图像化、数字化的形式更好的呈现,通过数字绘本的趣味性设计和视听效果,将科学合理的性教育知识传递给儿童,并且能够刺激儿童的思考和内化,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制作过程运用儿童插画绘制的技巧,配合动画制作的部分流程,将性别知识融入绘本内容中。经过理论研究和进行的实际创作,将培养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形成有目的有意识的运用在数字绘本的创作设计中,结合了现代阅读方式和性别教育,设计出包含开端、发展、转折的故事和相应的角色人物,通过线性阅读能够让儿童了解到性别知识,进一步发展并巩固性别恒常性。
郑子涵[9](2021)在《沉积作用及深部甲烷通量对水合物成藏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环境甲烷水合物成藏受控于甲烷的来源,孔隙水溶解甲烷的对流作用和扩散作用及沉积有机质的原位产甲烷作用是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甲烷的主要来源。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过程中,由于物源供给和构造作用可导致沉积和埋藏速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化的沉积速率将影响甲烷的供给速率与水合物的分解速率,因此,沉积作用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此外,含甲烷的深部流体通过孔隙水对流作用将甲烷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带(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GHSZ),该深部流体中溶解甲烷浓度也影响甲烷的输送量,从而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以往关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研究大多基于稳定的沉积速率,且假设深部流体携带的溶解甲烷浓度为一定值,这会造成对水合物成藏过程认识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厘清变化的沉积速率及深部溶解甲烷通量对水合物体系动态成藏的控制作用,本文建立多阶段沉积速率影响下的水合物成藏数值模型,以及深部流体溶解甲烷通量的计算模型。模型分别应用于布莱克海台ODP997,ODP995,ODP994站位,通过量化布莱克海台区域深部甲烷通量,同时结合各站位水合物分布特征,探究深部甲烷通量及沉积作用对水合物成藏影响,揭示布莱克海台深部甲烷通量区域分布特征。本文基于建立的多阶段沉积速率影响下的水合物成藏数值模型,对沉积速率显着变化的ODP164航次997站位水合物成藏演化历史进行了研究。模拟研究显示,ODP997站位甲烷水合物主要是最近的2.5Ma慢速沉积阶段形成,最终获得的水合物饱和度与实际值相符,沉积物中的甲烷水合物总量受沉积速率变化影响显着,慢速稳定的沉积有利于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此外,本文基于甲烷水合物稳定带下伏游离气层(Free Gas Zone,FGZ)内的甲烷质量守恒,建立解析解计算模型,获取深部甲烷通量信息。该模型应用于布莱克海台ODP995站位,计算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目前水合物之下的游离气层性质来计算限定地层深部甲烷通量大小。当游离气层底界越浅或者临界气体饱和度值越大,对应的深部溶解甲烷通量值越小。假定现今ODP995站位游离气层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则该站位深部甲烷通量为0.0231mol/m2/a。该甲烷通量能够满足在约700mbsf深度处产生第二段游离气层,与地震资料显示相吻合,说明该深部甲烷通量很可能来自于第二段气层。将该结果用于ODP995站位的甲烷水合物成藏模拟,结果表明在水合物成藏演化时间一定时,深部甲烷通量直接影响稳定带内水合物分布特征;深部甲烷通量越小,天然气水合物层产出越薄;而且,当深部甲烷通量足够低时,天然气水合物产出区也很难达到稳定带底界,如ODP994站位甲烷水合物产出底界浅于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就是由于深部来源甲烷通量较小造成。结合前人关于ODP997站位高甲烷通量供给的结论,综合对比ODP994,ODP995与ODP997站位水合物分布特征,得到布莱克海台区域深部甲烷通量从翼部边缘的ODP994站位,至翼部中心的ODP995站位,至顶部ODP997站位表现为深部甲烷通量在横向上逐渐增大的特征。
杨爱萍[10](2021)在《考虑预报不确定性的水库防洪与兴利协调控制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防洪与,兴利综合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洪水资源化的要求愈加迫切,如何协调水库防洪与兴利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库汛限水位作为协调防洪与兴利的关键指标,在充分利用水库的暴雨洪水预报信息的前提下,对水库汛限水位实行动态控制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岩溶区流域澄碧河水库为工程实例,为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开展协调水库防洪与兴利蓄水效益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文从分期调度的角度,以旬最大1d降雨量、旬最大3d降雨量、旬总降雨量构建综合指标,采用改进的模糊集分析法对澄碧河水库进行汛期分期,得到分期结果为前汛期4月中旬~5月上旬(4.11~5.10),主汛期5月中旬~9月上旬(5.11~9.10),后汛期9月中旬~10月下旬(9.11~10.31)。(2)在分期的基础上,选择“分期最大值跨期选样”、水文频率分析法—适线法计算各分期洪水样本的经验频率,采用同倍比放大法中的“峰比”对典型洪水过程线进行放大来推求各分期的洪水过程线,基于调洪最高水位对各分期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计算结果表明,澄碧河水库后汛期起调水位可抬高至187.5m。(3)从动态控制汛期水位的角度,构建了水库防洪与兴利蓄水两阶段协调调度模型,将水库调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阶段1的兴利蓄水效益与阶段2的防洪风险之间的对冲问题,利用预报信息逐时段进行滚动决策。假定预报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将模型应用至澄碧河水库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预报来水在61.68~631.893m/s时,通过对澄碧河水库后汛期实施汛期水位动态控制调度,蓄水效益明显提高;在2001~2012年间,总蓄水效益较实际调度增加23.65×108m3,12年间蓄水效益年均增加1.97×108m3,在185~187.36m的后汛期水位控制域内,通过预报来水指导水库预蓄预泄,不但没有影响水库防洪作用,而且有效发挥了水库蓄水效益。
二、信息·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庄9区长81油藏稳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稳产研究现状 |
1.2.2 合水地区庄9 区长81 油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情况 |
1.4.1 数据库建立 |
1.4.2 地质图件绘制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对比原则 |
2.2 地层对比及划分方法 |
2.3 地层对比、划分结果 |
2.4 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1 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沉积相模式 |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3 沉积微相展布规律 |
3.3.1 沉积微相剖面展布特征 |
3.3.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3.4 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及油藏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粒度特征 |
4.1.2 填隙物特征 |
4.2 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特征 |
4.2.1 储层孔隙类型 |
4.2.2 孔隙结构特征 |
4.2.3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储层非均质性 |
4.3.1 层内非均质性 |
4.3.2 层间非均质性 |
4.3.3 平面非均质性 |
4.4 油藏类型 |
第五章 测井二次解释 |
5.1 四性关系研究 |
5.1.1 储层岩性特征 |
5.1.2 储层物性特征 |
5.1.3 储层流体性质 |
5.1.4 储层四性关系 |
5.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5.3 储层参数计算模型 |
5.3.1 储层孔隙度的确定 |
5.3.2 储集层渗透率的计算 |
5.3.3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 |
5.3.4 泥质含量计算方法 |
5.3.5 饱和度计算方法 |
5.4 解释标准的建立 |
5.5 储层参数的计算及评价 |
5.5.1 单井处理及储层参数计算 |
5.5.2 储层结论变动原因 |
第六章 油藏工程研究 |
6.1 基本情况 |
6.1.1 地质概况 |
6.1.2 井网形式 |
6.1.3 开发历程 |
6.1.4 开发现状 |
6.2 开发效果评价 |
6.2.1 产量现状 |
6.2.2 递减规律 |
6.2.3 含水情况 |
6.2.4 压力评价 |
6.2.5 水驱变化 |
6.3 见效见水规律 |
6.3.1 见效情况 |
6.3.2 见水情况 |
6.3.3 见水方向 |
6.3.4 见水原因 |
6.4 井网适应性评价 |
6.4.1 不同井网 |
6.4.2 同一井网 |
第七章 稳产对策研究 |
7.1 优化开发技术政策 |
7.1.1 合理注水强度确定 |
7.1.2 合理注采比 |
7.1.3 合理流压 |
7.1.4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7.1.5 合理采液速度 |
7.2 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
7.3 吸水剖面治理,提高储层动用 |
7.4 低产低效井治理,提高单井产量 |
7.4.1 低产井治理 |
7.4.2 低效井治理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3)华庆油田长4+5油藏建产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储层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划分与构造特征 |
2.2.1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特点 |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3 长4+5 构造特征 |
2.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2.3.1 沉积相研究方法 |
2.3.2 沉积构造特征 |
2.3.3 沉积相与测井相 |
2.3.4 沉积微相特征 |
2.3.5 单井沉积相分析 |
2.3.6 连井剖面微相特征 |
2.3.7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2.3.8 砂体展布特征 |
2.4 储层特征研究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孔隙特征 |
2.4.3 储层非均质性 |
第三章 油水分异特征及规律 |
3.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3.1.1 岩性与测井响应 |
3.1.2 物性与测井解释 |
3.2 储层含油性评价 |
3.2.1 油水层定性识别 |
3.2.2 含油性下限标准 |
3.3 解释模型验证 |
3.3.1 关19-38 井 |
3.3.2 白265-5 井 |
3.4 油水分异特征 |
3.4.1 油水分异的阻力 |
3.4.2 油水分异的动力 |
3.5 油水分布规律 |
3.5.1 垂向油水分布规律 |
3.5.2 平面油水分布规律 |
第四章 建产有利区筛选 |
4.1 长4+5 油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
4.2 储层流动单元“甜点”综合评价 |
4.2.1 灰色系统理论储层流动单元分类评价方法 |
4.2.2 储层流动单元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3 储层流动单元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 含油有利区圈定标准 |
4.3.1 含油有利区划分标准 |
4.3.2 含油有利区预测及评价 |
第五章 综合调整措施建议 |
5.1 水驱采收率预测 |
5.1.1 经验公式法 |
5.1.2 校正童式图版法 |
5.1.3 水驱曲线法 |
5.2 合理采油速度 |
5.3 合理注采比 |
5.3.1 物质平衡法 |
5.3.2 水油比关系法 |
5.4 合理压力系统 |
5.4.1 合理地层压力 |
5.4.2 采油井合理油压 |
5.4.3 注水井最大注入压力 |
5.5 合理注水强度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微波遥感技术特点 |
1.1.2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意义 |
1.1.3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1.2.1 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研究发展概况 |
1.2.2 综合孔径辐射计定标方法发展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理论基础 |
2.1 微波辐射测量学基础 |
2.2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
2.3 综合孔径辐射计亮温重建原理 |
2.4 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性能指标 |
2.4.1 空间分辨率 |
2.4.2 无混叠视场 |
2.4.3 辐射灵敏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孔径辐射计旋转采样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理论 |
3.2.1 点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傅里叶分析 |
3.2.2 扩展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带宽估计方法 |
3.2.3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准则 |
3.2.4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 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模糊理论 |
3.3.1 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理论模型 |
3.3.2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止轨道等间距圆环阵列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方法 |
4.1 引言 |
4.2 冗余空间定标方法基本模型 |
4.3 等间距圆环阵列的冗余空间定标方程组 |
4.3.1 瞬时采样观测情景 |
4.3.2 阵列旋转采样观测情景 |
4.4 冗余空间相位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
4.4.1 固定位置的π模糊特性 |
4.4.2 相位求解方法 |
4.5 冗余空间幅度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
4.6 数值仿真实验 |
4.6.1 模拟观测场景与系统参数设置 |
4.6.2 噪声特性分析与权重函数设置 |
4.6.3 相位定标性能评估 |
4.6.4 幅度定标性能评估 |
4.6.5 幅度定标偏置研究与其校正方法 |
4.7 说明与讨论 |
4.7.1 总体定标性能 |
4.7.2 幅度定标偏置 |
4.7.3 针对真实观测场景的扩展仿真 |
4.7.4 同类方法的定标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字相关系数预处理方法研究 |
5.2.1 三阶量化相关系数估计方法 |
5.2.2 IQ非正交性误差校正方法 |
5.3 综合孔径辐射计可见度函数定标方法研究 |
5.3.1 基于外部参考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 |
5.3.2 可见度函数幅度定标 |
5.4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地面试验数据处理 |
5.4.1 数据处理流程的试验验证 |
5.4.2 地面试验观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A.固定位置的π缠绕特性的证明 |
A.1 由式(A.1a)和式(A.2a)构成的解集规律 |
A.2 由式(A.1b)和式(A.2b)构成的解集规律 |
B.归一化可见度幅度噪声统计规律解释 |
C.冗余空间相位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
D.冗余空间幅度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
D.1 幅度定标模型考虑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
D.2 幅度定标模型忽略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可视化 |
2.1.1 国外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2 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 |
2.2.2 美国相关研究 |
2.2.3 欧盟相关研究 |
2.2.4 我国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知识框架的构建与预测工具的开发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
3.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
3.1.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
3.2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的预测工具开发 |
3.3 本章小结 |
4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
4.1 项目分析 |
4.1.1 临界比值法 |
4.1.2 同质性检验 |
4.2 因子分析 |
4.3 不同成份之间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1 验证数据收集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
5.4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1 绝对拟合指数 |
5.4.2 卡方自由度比 |
5.4.3 GFI(拟合优度指数) |
5.4.4 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
5.4.5 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
5.4.6 相对拟合指数 |
5.4.7 简约拟合指数 |
5.5 模型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
致谢 |
(6)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环境舒适度研究现状 |
1.3 人工光环境控制研究现状 |
1.4 关键问题的提出 |
1.5 论文组织与架构 |
2 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案 |
2.1 影响能耗和舒适度的光环境要素 |
2.1.1 光环境基本要素选择 |
2.1.2 照度对能耗和舒适度的影响 |
2.1.3 色温对光环境舒适度的影响 |
2.2 地铁站现有调光方式分析 |
2.3 地铁站台光照调控策略 |
2.3.1 公共区基本功能区域的二次划分 |
2.3.2 子区域光照的耦合关系 |
2.3.3 照度调控方式 |
2.3.4 色温调控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铁站台乘客分布模拟 |
3.1 乘客分布模拟模型 |
3.1.1 行人交通仿真模型选择 |
3.1.2 乘客分布模拟模型构建 |
3.2 地下标准岛式站台乘客分布模拟 |
3.2.1 Anylogic岛式站台模型 |
3.2.2 站台乘客运动逻辑图 |
3.3 乘客分布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模型 |
4.1 DIALux软件简介 |
4.2 地铁站台照明模拟 |
4.2.1 地铁站台照明模拟模型 |
4.2.2 子区域耦合照度系数获取 |
4.3 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数学模型 |
4.3.1 光照动态调控的基本思想 |
4.3.2 RGB三基色LED灯具的PWM调光原理 |
4.3.3 光照调控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 |
5.1 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的基本思路 |
5.2 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 |
5.2.1 遗传算法 |
5.2.2 反向学习基本概念 |
5.2.3 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 |
5.3 光照动态调控方法验证 |
5.3.1 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5.3.2 调控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5.3.3 照度变化区间长度确定 |
5.3.4 动态调控方法节能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 不同调光时刻子区域人群密度及照度设定值 |
附录 B 不同调光时段LED灯组调光比及对应能耗值 |
致谢 |
(7)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
小结 |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
第一节 确释例 |
第二节 误释例 |
第三节 备考例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
小结 |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
小结 |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
第四节 集合示名 |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
第三节 结语 |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
第一节 骨片问题 |
第二节 辞条问题 |
第三节 释字问题 |
第四节 余论 |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
凡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
1.国外性别教育知识绘本的基本情况 |
2.我国性别教育读物的严重缺失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3.论文研究框架 |
二、基于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下的性别教育 |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
2.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征 |
(二)以认知发展为延伸柯尔伯格性别恒常理论 |
1.性别认同 |
2.性别稳定性 |
3.性别一致性 |
4.性别角色 |
(三)性别教育的现状 |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性别教育所包含的内容 |
2.性别教育的必要性 |
3.我国性别教育普及的方式 |
4.在性别教育普及中的薄弱点 |
三、前运算阶段儿童性别教育数字绘本 |
(一)数字绘本的构成 |
(二)数字化绘本的特征 |
1.视觉设计要素 |
2.认识辅助手段 |
3.视觉引导流程 |
4.儿童交互体验 |
(三)前运算阶段儿童与数字绘本的关联 |
1.前运算阶段儿童对数字绘本的图形视觉认知 |
2.对声音的听觉认知 |
(四)前运算阶段儿童对数字绘本的需求分析 |
1.视觉需求 |
2.听觉需求 |
3.信息需求 |
(五)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现状 |
1.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优势 |
2.儿童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困境 |
(六)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受众分析 |
1.设计调研概述 |
2.调查目的 |
3.调研对象数据分析 |
4.调查数据提炼与分析 |
四、前运算阶段性别教育数字绘本的设计定位 |
(一)设计要求分析 |
(二)设计目标 |
1.寓教于乐 |
2.简洁易懂 |
3.积极向上 |
(三)设计原则 |
1.引导性原则 |
2.观赏性原则 |
3.记忆性原则 |
4.趣味性原则 |
5.动态性原则 |
(四)数字绘本对儿童性别认知的行为引导作用 |
五、数字绘本研究设计流程 |
(一)创作构思 |
1.主题设计 |
2.故事梗概 |
3.选材来源 |
4.情绪引导 |
(二)设计目标与意义 |
(三)脚本分镜 |
(四)画面制作 |
1.色彩基调 |
2.人物设计 |
3.场景设计 |
4.文字编排 |
(五)分镜头台本 |
(六)动画(GIF及配音) |
六、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性别教育绘本《我的爸爸不一样》数字绘本设计静态图一览 |
附录2:儿童性别教育研究问卷调查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沉积作用及深部甲烷通量对水合物成藏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及意义 |
1.2 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机制及其控制因素 |
1.2.1 原位产甲烷成藏模型 |
1.2.2 溶解甲烷扩散成藏模型 |
1.2.3 渗漏甲烷游离气成藏模型 |
1.2.4 深部来源甲烷成藏模型 |
1.2.5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
1.3 博士期间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3.1 博士期间的工作量 |
1.3.2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章 沉积作用控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
2.1 沉积作用控制水合物稳定带内甲烷含量 |
2.2 布莱克海台ODP997站位地质特征及参数选取 |
2.3 沉积作用控制水合物成藏模型 |
2.3.1 地质模型 |
2.3.2 数学模型 |
2.4 ODP997站位水合物成藏过程演化 |
2.5 讨论 |
2.5.1 沉积速率影响 |
2.5.2 水合物饱和度偏移层位 |
2.5.3 水合物体系演化时长影响 |
2.5.4 温度与盐度 |
2.6 小结 |
第3章 深部甲烷通量控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
3.1 引言 |
3.2 深部甲烷通量计算模型 |
3.2.1 概念模型 |
3.2.2 数学模型 |
3.2.3 模型计算方法 |
3.3 布莱克海台ODP995站位地质特征及参数选取 |
3.3.1 区域地质背景 |
3.3.2 ODP995站位模型参数选取 |
3.4 结果 |
3.4.1 游离气层性质限定深部甲烷通量 |
3.4.2 ODP995站位深部甲烷通量计算结果 |
3.5 讨论 |
3.5.1 沉积速率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3.5.2 模型适用性 |
3.6 小结 |
第4章 深部甲烷通量变化对布莱克海台水合物发育的控制 |
4.1 布莱克海台ODP164航次钻探站位水合物藏分布特征 |
4.2 布莱克海台ODP994站位地质特征及参数选取 |
4.3 ODP994站位及ODP995站位水合物成藏过程模拟 |
4.3.1 ODP995站位水合物成藏模拟结果 |
4.3.2 ODP994站位水合物成藏模拟结果 |
4.4 讨论 |
4.4.1 深部甲烷通量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 |
4.4.2 布莱克海台区域深部甲烷通量对比 |
4.5 小结 |
第5 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动态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深部甲烷通量计算模型 |
附录2 基本参数符号及其含义 |
附录3 ODP997站位孔隙水中各离子浓度计算结果 |
附录4 ODP997站位各阶段产甲烷速率及水合物饱和度计算值 |
附录5 ODP995站位各甲烷通量背景下水合物饱和度分布 |
附录6 ODP994站位各甲烷通量与演化时长下水合物饱和度分布 |
附录7 ODP994站位各甲烷通量背景下水合物饱和度分布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考虑预报不确定性的水库防洪与兴利协调控制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 |
1.2.1 汛期分期及分期汛限水位调整研究进展 |
1.2.2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进展 |
1.2.3 预报不确定性对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影响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澄碧河水库概况 |
2.1 澄碧河流域防洪现状分析 |
2.1.1 流域特性 |
2.1.2 水库概况 |
2.1.3 现行调度方式 |
2.2 水库建库以来运行状况分析 |
2.2.1 兴利调度潜力分析 |
2.2.2 调度弃水量分析 |
2.2.3 主要防洪安全问题 |
2.3 提高水库防洪与兴利蓄水能力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汛期分期及分期汛限水位研究 |
3.1 水库汛期分期划定研究 |
3.1.1 改进模糊集分析法 |
3.1.2 汛期分期成果 |
3.1.3 汛期分期成果分析 |
3.2 水库分期设计洪水研究 |
3.2.1 洪水选样 |
3.2.2 频率分析 |
3.2.3 各分期设计洪水计算 |
3.3 分期汛限水位控制域研究 |
3.3.1 分期汛限水位确定方法 |
3.3.2 后汛期汛限水位控制域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及应用研究 |
4.1 水库防洪与兴利目标矛盾竞争关系分析 |
4.1.1 水库防洪与兴利目标矛盾分析 |
4.1.2 对冲理论在水库调度中的应用 |
4.2 水库汛期防洪与兴利蓄水协调调度模型的构建 |
4.2.1 目标函数的构建 |
4.2.2 模型求解分析 |
4.2.3 预报来水对防洪与兴利影响分析 |
4.3 汛期水位动态控制在澄碧河水库的应用探讨 |
4.3.1 水位动态控制关键指标的确定 |
4.3.2 后汛期水位动态控制调度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信息·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庄9区长81油藏稳产技术研究[D]. 胥瀚文.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3]华庆油田长4+5油藏建产有利区预测[D]. 王浩运.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4]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D]. 郭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5]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D]. 宋佳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6]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D]. 李继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8]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教育数字绘本研究[D]. 黄靖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沉积作用及深部甲烷通量对水合物成藏影响的数值模拟[D]. 郑子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10]考虑预报不确定性的水库防洪与兴利协调控制调度研究[D]. 杨爱萍. 广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