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逸[1](2021)在《新征管模式下常州市税务局欠税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大泽[2](2021)在《基于纳税人需求导向的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有助于规范税收执法,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廉洁自律,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近年来,基层税务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公开平台建设,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常态化实施政务公开,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着提升。但是从当前基层税务部门政务公开总体情况看,政务公开水平与纳税人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之间仍有差距,政务公开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本文从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工作的现状出发,以纳税人对税务部门政务公开的需求为导向,将服务型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知情权理论、税收遵从理论等运用于改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践,总结回顾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体系建设的历程,查找了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中存在的政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政务公开时效性不强、公开信息获取不方便、公开信息质量不高、政务公开缺乏互动等方面的问题,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监督考核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纳税人政务公开调查问卷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积极转变政务公开的思想观念、加快政务公开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规范政务公开实施工作、健全政务公开监督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曾思航[3](2021)在《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 ——以富民县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税务系统从税制结构、税务行政审批、税收征管方式、机构设置等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种种举措和改革,在优化体系的同时,也给税务机关带来了许多挑战,需要面对许多全新的、复杂的问题。由此可见,税务机关,特别是作为执法一线的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着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内容与改革后带来的新形式、新任务、新情况的碰撞和交融。所以说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税收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税收政策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防范执法风险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所面临的新状况,笔者基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依据相关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税收风险管理经验,对富民县税务局所面临的执法风险进行深入剖析,查找执法风险及成因,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对破解基层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难题有所启示。首先,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式进行阐述,对国内以及国外有关的税收执法风险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第一章,通过对核心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整理相关理论内容,分析理论对该文章的支撑作用,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夯实根基;第二章,针对结合自身工作对富民县税务局执法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当前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进行总结和预测,为后文进行原因分析提供目标;第三章,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详细探究;第四章,根据相关理论,针对造成执法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已达到降低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的目的。以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理论为依据,从税收五个方面入手开展建设,包含了强化主体建设、完善法律体系、改善执法环境、优化执法风险管理流程、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以实现有机制指导执法方向,有规范指引让执法人员按图索骥,有高效科学的执法环境,有风险防御能力强的执法主体,以实现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的显着下降,达到事前预防,事中减少,事后可弥补的成效。具体的对策为: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强化税收主体建设、改善税收执法环境、优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流程、加强税收执法监督。通过上述的对策,可以有效的提升执法质量,优化执法环境,从而降低执法风险。
杨艳茹[4](2021)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下的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7月20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方案明确将省级、省级以下国税和地税机构合并,取消原县区级稽查局,设立市局稽查局和跨县区稽查局。2018年9月1日,此次改革在昆明市税务系统正式落地,就税务稽查而言,昆明市取消了16个原县、区级稽查局,成立了昆明市税务局稽查局和第一、第二、第三稽查局,负责昆明市范围内的税务稽查工作。新税务稽查体制的建立,有效提升了税务稽查职能:打破现有征管范围,税务稽查职权提升;国地税重复检查得到规避,实现全税种通查;税务稽查资源优化整合,大案要案打击力度增强。但由于税务稽查法律制度、执法主体、执法环境、执法对象等方面原因,税务稽查执法风险依然存在,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成为了昆明市税务稽查系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借鉴关于稽查执法风险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研究的核心概念:征管体制、税务稽查、执法风险进行界定,同时,对风险管理理论、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税收遵从理论进行研究,为文章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执法主体、执法对象、案件查处情况等方面对征管体制改革后的执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改革前进行对比,指出执法改革成效的同时,通过风险识别、评价、排序,总结出征管体制改革后昆明市税务稽查系统存在的主要执法风险。再次,通过资料分析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昆明市税务稽查工作具体实践为基础,对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最后,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联系昆明市税务稽查工作实际,从依法治税、以人为本、加强协作、以查促管四个方面为昆明市税务稽查系统执法风险防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研究发现,征管体制改革后,跨区稽查局设立,带来了稽查执法质效提升的同时,执法风险仍然存在。执法风险是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稽查执法主体能力有待提升、稽查外部监管不断强化、纳税人纳税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带来的必然结果。昆明市税务稽查系统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税收法律法规、整合建立税务稽查铁军、优化稽查内外执法环境、依法提升纳税人遵从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将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防微杜渐,提升税务稽查执法质效,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保护税法刚性”的积极作用。
马文斐[5](2021)在《跨区域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问题研究 ——以驻GZ稽查局为例》文中指出税收征管环节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税务稽查,稽查工作对于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挽回流失的税款,维护税收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家税务总局在2018年3月13日根据中央发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和要求,把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为各级税务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工作就此展开。在这个改革大背景环境之下,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设置了跨区域稽查局,一是撤销了县一级的稽查局,新设立州市一级的跨区域稽查局,稽查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稽查效率得到了提升,各级税务机构得以顺利运转。为实现机构高效运转的目标,新设立的跨区域稽查局实行扁平化管理,并从各地选拔优秀人才和年轻的骨干进入新机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高效的配置,稽查局职责更加明确;二是根据中央编办的批复,成立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稽查局,主要负责查处大案要案、指导系统稽查工作、协调新成立的各级税务机关开展联合稽查。由于当前缺少完善的稽查内部控制机制,外界环境日益复杂多样,导致税务稽查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国家税务总局驻GZ稽查局为例,对税务稽查四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努力探索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稽查风险应对防范措施,提出优化稽查队伍等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及治理对策,在深化税务稽查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进一步规范以驻GZ稽查局为例的跨区域稽查局稽查执法工作,提高稽查执法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丛玖一[6](2021)在《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研究 ——基于社会共同治税的视阈》文中研究表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作为税收制度基本要素的纳税人,其经济活动中产生大量的涉税信息,这些信息的计量和披露包括向税务机关报送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涉税信息治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科学税收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不仅存在涉税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存在涉税信息弄虚造假问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给我国经济注入新活力,也给税收信息治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威胁着国家税收利益的安全,也会破坏公平、公正、统一的税收秩序与环境,这就需要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开展全流程、全方位治理。国家税务部门一直致力于纳税人涉税信息的优化治理,涉税信息的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在涉税信息顶层战略设计、法律法规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共同治税模式、税务组织架构、税务人员素质等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基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管理、整体政府等理论,客观评价了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现状并揭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根据来自山东省内外的涉税信息治理调查问卷数据展开统计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梳理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本文坚持以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中主要问题为主线,揭示问题的形式、关联性以及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是创新性地把战略管理思想引入涉税信息治理中,构建了多元主体参加和多要素支持的共建共治共享税收信息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论文写作的创新点与不足等内容。第二章阐述了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了信息与个人信息、纳税人涉税信息、税收治理、社会共同治税等概念,介绍了信息不对称论、整体政府理论、信息管理理论以及基础理论的作用机理。第三章分析了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现状与问题,在描述分析了了涉税信息治理的基本状况及成绩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治理运行中存在主要问题,从战略层面、法律制度,到信息技术应用、治税模式、人才队伍、组织模式等深入分析了相关问题的成因。第四章通过对山东省涉税信息治理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论文研究所发现的涉税信息治理问题及成因。第五章借鉴了国外涉税信息管理的典型经验和负面教训,以寻求问题解决思路和启示。第六章提出了构建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多元主体和多元要素为框架的社会共同治税措施。最后给出论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刘中林[7](2020)在《房产开发企业违规代收契税治理优化研究 ——以揭阳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契税在地方税体系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内房产税政策尚未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契税的征收发挥着重要的房产市场调控功能。但是由于契税属于地方税种,征收标准由地方政府制定,没有统一完善的立法体系。标准的不统一、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考量、契税征管人力和技术手段的短缺、契税监管体系不够严密等多重因素的交织,造成契税征管存在漏洞,也给契税违法违规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契税征管中经常发现,不少房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公然违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契税征收管理的规定,私自代收本应由购房者自行申报缴纳的契税。有些甚至代收契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仍然没有前往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使违规代收的契税成为企业长期使用的“无息贷款”。更严重的是部分房产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无法及时为购房者缴纳契税,使得不少购房者因此迟迟不能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大大激化了购房者与房企的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当前国内外针对契税(国外没有契税,主要为房产税或财产税等房地产税收方面的税种)的研究虽多,也有部分涉及到违规代收契税的危害、成因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但在实证研究、理论分析、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要么研究不够深入、要么分析不够全面。为了使研究更深入、更具体,选取揭阳这样一个地级市为例,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一线的税务人员、税务领域的专家及契税从业人员,对当地房企违规代收契税的现状、影响、治理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理论对违规代收契税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从提升房企税收遵从、强化契税监管、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契税纳税服务、形成综治合力等五个维度,有针对性提出治理违规代收契税的对策建议。
皮静璇[8](2020)在《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有效防控税务机关行政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提升依法治税水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依法治税工作全面推进,税务机关行政执法工作受到更广泛、更严密的关注,新一轮结构性减税、简化办税流程为纳税人带去普惠性红利,但也对税务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提供便民办税服务的同时,还应规范行政执法工作,降低执法风险发生概率,减轻风险损失程度。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税务执法效能。国内学者对税务执法风险及防控对策的研究持续进行,但研究多着眼于全国范围。湖北省黄石市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外贸百强城市之一,有效防控税务机关执法风险,规范税务执法工作,是降低税收征纳成本、推进依法治税工作、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动力,能够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及防控对策,能够丰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尤其是区域性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推进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工作、优化税务部门内部控制流程、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和强化纳税服务质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以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为视角,在我国现有的执法风险防控研究的基础之上,借助依法治税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有效进行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必要性;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阐述了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的现有措施及相关成效,揭示了当前存在的税务执法风险防控效率较低、税务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税务执法信息系统建设不力和税务文件规范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深入分析了税务执法风险防控问题的成因是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内控监管机制不完善、专业队伍建设不到位和信息科技化水平较低,在借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上海市、武汉市、韶关市等国内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先进手段的基础上,得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引进科技辅助平台、开展差异化培训、严格内外监督机制的经验与启示,从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内部环境建设、规范税务执法程序和优化信息共享网络四个方面给出了有利于提高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水平的对策。
蒋雯[9](2020)在《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税务系统不断加快新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税收执法和服务得到了进一步地规范统一,持续释放出改革新成效。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结构性减税降费因素增多,政策性减收因素明显,给税务部门的组织收入工作增添一定难度。而强化税源管理顺应了新征管体制改革要求,是提升纳税遵从、推进依法治税、保障组织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税源管理工作日益显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随着工作的难度、复杂程度的加大,也给税务部门带来了更高风险、更高标准、更严规范的工作要求。税源管理内控机制建设,是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常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这一基层税务部门,从该局的税源管理工作入手,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基层税务局税源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该局存在内控氛围不足、意识薄弱、风险点不明确、信息沟通不畅、内部监督缺位等问题;并基于实例着重分析了风险应对环节出现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依托COSO框架的5方面分析问题,挖掘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和人员因素3个维度的原因,并紧密结合内控5要素提出优化税源管理内控建设的对策。该论文有图12幅,表5个,参考文献52篇。
余柳熹[10](2020)在《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7年新发审委员会的上任,企业IPO的审核要求越发严格,所以拟IPO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规范需要审核的内容,以达到成功上市的目的。从2010至2019年IPO被否企业的否决原因来看,部分拟IPO企业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包含了税务因素,可知证监会非常关注企业的税务问题,甚至针对税务问题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决定上市的企业应该做好税务规划,完善自身情况。然而,依然有许多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其存在的潜在税务风险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甚至会被主管税务机关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使企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对于追求长期稳定发展,有上市预期的拟IPO企业来说,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选择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来展开研究。通过对2010年至2019年IPO失败的企业进行分析,筛选出因为税务因素导致审核失败的部分企业,并根据这些税务因素总结出六类税务风险,包括严重依赖税收优惠、未合规纳税、受到重大税务处罚、税会差异大、违规享受税收优惠和其他税务问题,然后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本文选取了短期内二次上会成功和由于税务问题面临退市危机的两个案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企业如果有上市预期,应该提前两年进行准备,同时针对自身历史遗留问题,应该积极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获取解决办法,争取相关批复。并由案例得出企业应该长期合法合规纳税,做好税务风险管理,因为IPO通过后依然会面临复审等情况,如果在复审期间被查出存在问题,企业就会面临退市的危机。最后,结合税务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完善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强化管理理念,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的科学流程,建议拟IPO企业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培养税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同时要完善战略目标设定,重视风险识别,加强风险控制,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反馈。
二、欠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欠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纳税人需求导向的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政务公开 |
二、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
三、税务政务公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知情权理论 |
四、税收遵从理论 |
第二章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税务政务公开的相关制度 |
一、我国政务公开制度概述 |
二、税务系统政务公开的相关要求 |
第二节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现状 |
一、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
二、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 |
三、政务公开的内容及流程 |
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
五、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情况 |
第三节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绩效考评现状 |
一、考核指标内容 |
二、指标考核情况 |
第四节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成效 |
一、促进税收执法规范化 |
二、提升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
三、促进税收营商环境优化 |
四、促进机关行政效能提升 |
第三章 纳税人政务公开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说明 |
一、问卷设计情况 |
二、调查样本构成 |
第二节 纳税人政务公开需求分析 |
一、政务公开的内容需求分析 |
二、政务公开的平台需求分析 |
三、政务公开的质量需求分析 |
四、政务公开的时效需求分析 |
五、政务公开的服务需求分析 |
六、关于政务公开的监督要求分析 |
第三节 纳税人对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现状满意度分析 |
一、纳税人对税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评价 |
二、纳税人对税务政务公开工作的分项指标评价 |
第四章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务公开内容不够全面 |
一、决策信息公开不全面 |
二、执行信息公开不全面 |
三、管理信息公开不全面 |
四、服务信息公开不全面 |
五、结果信息公开不全面 |
第二节 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
一、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 |
二、网站功能不完善 |
三、税收新媒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第三节 发布信息质量不高 |
一、公开格式不规范 |
二、内容呈现形式单一 |
三、公开精准度不够 |
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第四节 政务公开的时效性不够强 |
一、信息发布不及时 |
二、过期信息清理不及时 |
三、政策解读不及时 |
第五节 政务公开服务有待提升 |
一、依申请公开服务还需改进 |
二、征纳双方双向互动还需加强 |
三、缺乏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问题收集反馈机制 |
四、政务公开信息查询渠道还需拓展 |
五、政务公开监督和救济工作还需加强 |
第五章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认识不到位 |
一、税务机关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税务机关政务公开服务意识不够强 |
三、政务公开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处理不到位 |
四、纳税人政务公开参与意识不强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法律制度不健全 |
一、政务公开立法滞后 |
二、税务部门政务公开管理制度不健全 |
三、税务部门政务公开救济制度不健全 |
第三节 政务公开保障措施不到位 |
一、机构人员保障不到位 |
二、政务公开经费保障不足 |
三、培训宣传保障不到位 |
第四节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一、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二、内部考核机制不健全 |
三、激励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改进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工作的对策 |
第一节 树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政务公开理念 |
一、充分认识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 |
二、进一步增强征纳双方政务公开意识 |
三、正确处理税务政务公开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好税务政务公开与税收宣传的关系 |
第二节 加快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 |
一、加快政务公开法律体系建设 |
二、完善税务部门政务公开制度 |
三、严格执行法律制度规定 |
第三节 立足纳税人需求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
一、整合利用传统政务公开平台资源 |
二、加强部门网站建设 |
三、用好用活新媒体平台 |
四、增强政务公开平台互动效果 |
五、建立基于民众需求导向的税收大数据分析发布机制 |
第四节 健全政务公开保障机制 |
一、强化组织保障 |
二、强化人才保障 |
三、强化经费保障 |
四、强化技术保障 |
第五节 规范税务政务公开实施工作 |
一、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
二、明确界定政务公开范围 |
三、规范政务公开流程 |
四、增强政务公开时效性 |
第六节 健全政务公开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公开考核评价指标 |
二、引入第三方对政务公开进行多维度评价 |
三、加强政务公开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 ——以富民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基层税务机关 |
二、风险管理 |
三、税收执法 |
四、税收执法风险 |
五、税收执法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税收法治理论 |
二、风险管理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内部控制理论 |
第二章 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富民县税务局概况 |
一、富民县税务局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 |
二、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
三、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
第二节 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表现 |
一、户籍管理方面 |
二、发票管理方面 |
三、税收政策法规执行方面 |
四、申报征收方面 |
五、行政处罚方面 |
第三节 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成效 |
一、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成效 |
二、富民县税务局税收执法风险管理评价 |
第三章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一、税收执法依据不当 |
二、税收执法程序不合法 |
三、税收执法主体执法过程中“缺位”或“越位” |
第二节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一、税收执法主体层面原因 |
二、税收制度层面原因 |
三、税收执法管理层面原因 |
四、税收执法外部环境层面原因 |
第四章 优化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执法行为法律基础 |
二、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 |
三、整合现有操作指引,统一执法流程 |
第二节 加强税收主体建设 |
一、规范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权限 |
二、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素质 |
第三节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 |
一、加强外部门协同合作 |
二、提升纳税人纳税遵从度 |
第四节 优化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流程 |
一、加强人员配置 |
二、培养风险思维 |
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五节 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
一、强化外部监督 |
二、建立长效内控机制 |
结论 |
一、研究的发现与贡献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展望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下的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征管体制 |
二、税务稽查 |
三、执法风险 |
第二节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类型特征及识别方法 |
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种类 |
二、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特征 |
三、税务稽查执法风险识别和评价 |
第三节 基础理论 |
一、风险管理理论 |
二、社会制约权力理论 |
三、税收遵从理论 |
第二章 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现状及风险分析 |
第一节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
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内容 |
二、税务稽查执法改革内容及对比 |
三、税务稽查执法改革成效 |
第二节 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现状 |
一、执法主体 |
二、工作程序 |
三、稽查案件查处情况 |
第三节 税务稽查存在的主要执法风险 |
一、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
二、税收政策掌握不熟练造成的风险 |
三、未严格按照稽查执法程序执法的风险 |
四、执法权限不足及使用不当的风险 |
五、稽查系统内部统筹协调不足的风险 |
六、外部协作不顺畅及监管强化带来的风险 |
七、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的风险 |
第三章 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税务稽查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
一、实体法立法不完善 |
二、程序法依据不充足 |
第二节 税务稽查执法主体有待整合 |
一、检查工作强度较大 |
二、风险防控意识淡薄 |
三、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
第三节 税务稽查执法环境有待优化 |
一、内部统筹协调整合不足 |
二、外部协作监管强化不够 |
第四节 税务稽查执法对象有待提升 |
一、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 |
二、纳税人税收知识匮乏 |
三、纳税人维权意识增强 |
第四章 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应对措施 |
第一节 依法治税,建立健全税收法律法规 |
一、完善税收立法,保证有法可依 |
二、完善执法内容,明晰执法权限 |
三、规范执法程序,实现流程监控 |
第二节 以人为本,整合建立建税务稽查强军 |
一、不断充实稽查执法队伍人才配备 |
二、提升稽查执法人员风险防控意识 |
三、促进国地税业务融合及岗位适应 |
第三节 加强协作,优化稽查内外执法环境 |
一、完善税收征管,改进内部机制 |
二、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外部监督 |
第四节 以查促管,依法提高纳税人遵从度 |
一、加强税法宣传 |
二、优化纳税服务 |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跨区域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问题研究 ——以驻GZ稽查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区域稽查局的概念 |
2.1.2 税务稽查的概念及特征 |
2.1.3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
2.1.4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管理的含义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纳税遵从理论 |
2.2.3 权力制约理论 |
小结 |
第3章 驻GZ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现状及风险分析 |
3.1 驻GZ稽查局基本情况 |
3.1.1 驻GZ稽查局的工作任务 |
3.1.2 驻GZ稽查局稽查执法工作取得的成效 |
3.1.3 驻GZ稽查局稽查执法工作的优势 |
3.2 问卷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3 调查对象情况的统计 |
3.2.4 驻GZ稽查局内部调查问卷分析 |
3.3 驻GZ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
3.3.1 执法主体不明确存在的风险 |
3.3.2 案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
3.3.3 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
3.3.4 审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
3.3.5 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
小结 |
第4章 驻GZ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 |
4.1 法律层面的成因分析 |
4.1.1 税收征管法尚未重新修订 |
4.1.2 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 |
4.1.3 税收立法不充分 |
4.1.4 税法要素模糊 |
4.1.5 税收程序法操作性差 |
4.2 日常管理方面的成因分析 |
4.2.1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4.2.2 制约机制落实不到位 |
4.2.3 干部队伍力量不足 |
4.2.4 信息技术手段欠缺 |
4.3 执法对象方面的成因分析 |
4.3.1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威胁利诱 |
4.3.2 纳税人税法知识不足 |
4.3.3 涉税违法犯罪手段更趋复杂 |
4.4 外部执法环境层面的成因分析 |
4.4.1 地方政府的干扰 |
4.4.2 税收收入任务的计划性 |
4.4.3 部门配合不力 |
4.4.4 司法机关与税务机关对法律理解的差异 |
小结 |
第5章 强化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及治理对策 |
5.1 尽快明确执法主体 |
5.1.1 加快《征管法实施细则》的修订 |
5.1.2 探索建立事项审批的快速通道 |
5.1.3 完善职责定位 |
5.2 进一步创新优化部门协作 |
5.2.1 建立协调会商机制 |
5.2.2 建立信息交换机制 |
5.2.3 建立培训交流机制 |
5.3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5.3.1 加强人员管理 |
5.3.2 提高抽调人员门槛 |
5.3.3 加强保密教育 |
5.4 进一步强化信息支撑 |
5.4.1 明确信息网络角色 |
5.4.2 搭建稽查工作平台 |
5.4.3 探索云平台的查询权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驻GZ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6)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研究 ——基于社会共同治税的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涉税信息治理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1.2.2 关于涉税信息战略规划与治理问题研究 |
1.2.3 关于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环节与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
1.2.4 关于信息技术在涉税信息治理中应用研究 |
1.2.5 关于社会共同治税模式建构研究 |
1.2.6 总体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 |
2.1.1 信息及信息治理 |
2.1.2 纳税人个人信息与涉税信息 |
2.1.3 涉税信息管理与涉税信息治理 |
2.1.4 社会共同治税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整体政府的社会共治理论 |
2.2.3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3 基本理论对涉税信息治理的作用机制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与涉税信息治理 |
2.3.2 在整体政府理论下构建涉税信息的共商共建共治格局 |
2.3.3 依据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开展涉税信息全过程治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涉税治理的基本情况 |
3.1.1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策制度 |
3.1.2 税收治理模式的嬗变与信息化历程 |
3.2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3.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2 问题的成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税信息治理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步骤 |
4.1.1 问卷设计思路 |
4.1.2 调查操作步骤 |
4.2 问卷回收情况统计 |
4.2.1 问卷来源地 |
4.2.2 问卷的质量与代表性 |
4.2.3 客观选择题类与主观问答题类的统计 |
4.3 基于共同治税视阈的涉税信息数据分析 |
4.3.1 缺乏包括涉税信息在内的战略规划设计 |
4.3.2 税法制度不健全导致上下位法在法理上的抵触 |
4.3.3 治理主体素质与组织架构难以适应现代治理要求 |
4.3.4 治理环节不周全导致整体治理效果不佳 |
4.3.5 金税工程在技术架构和数据处理上存在缺陷 |
4.3.6 征纳的涉税信息治理权与保护权存有边界不清 |
4.3.7 社会共同治税格局构建进展缓慢 |
4.3.8 跨国跨域信息情报交换与共享困难重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涉税信息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5.1 典型经验 |
5.1.1 注重税收战略规划和数字税收规划 |
5.1.2 完善信息管理的税收法律制度 |
5.1.3 健全的“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 |
5.1.4 “互联网+税务”成为“互联网+整体政府”的重要内容 |
5.1.5 借助组织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信息的效能 |
5.1.6 对银行账户监管和对信息质量的把控 |
5.1.7 开展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
5.2 负面案例 |
5.2.1 美国南方保健的财务造假案 |
5.2.2 瑞士银行采用“阴阳账本”帮人逃税被起诉 |
5.2.3 保加利亚510万名纳税人信息被泄露 |
5.3 对我国的启示 |
5.3.1 战略管理是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基石 |
5.3.2 法律制度是开展涉税信息治理的标准与保障 |
5.3.3 整体政府理论指导涉税信息不对称性和组织效能治理 |
5.3.4 保护好纳税人权益是处理涉税信息公私权冲突的关键 |
5.3.5 技术成为有效解决纳税人涉税治理的重要抓手 |
5.3.6 从企业会计信息和银行结算等信源关键点管好信息流 |
5.3.7 建立和完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措施 |
6.1 构建涉税信息治理的多元要素保障支持体系 |
6.1.1 以顶层设计形成的战略规划引领治税治信 |
6.1.2 以税收法定主义实现来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规制作用 |
6.1.3 以科技驱动并发挥技术在涉税信息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
6.1.4 以纳税人业务为中心和大数据技术为工具再造组织 |
6.1.5 提升人才现代化能力为涉税信息治理提供保证 |
6.1.6 建立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权益安全保障和保全机制 |
6.2 推动涉税信息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与责任化建设 |
6.2.1 涉税信息治理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开展 |
6.2.2 涉税信息治理必然在政府主责下推进 |
6.2.3 涉税信息治理必定在税务主管下专业化开展 |
6.2.4 涉税信息治理离不开政府部门配合 |
6.2.5 涉税信息治理需要社会组织协助支持 |
6.2.6 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要依赖公众 |
6.3 构建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
6.3.1 多元主体在党政的领导下开展多元治理要素共建 |
6.3.2 多元治理要素在税收共治中协整关系发挥合力作用 |
6.3.3 多元治理主体共同享有和享受共建共治的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纳税人税收违法失信公布案例统计表(单位:项) |
附录B《纳税人涉税信息调查问卷》 |
致谢 |
(7)房产开发企业违规代收契税治理优化研究 ——以揭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与不足 |
1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基本范畴及相关理论 |
1.1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基本范畴 |
1.1.1 房企代收契税概念界定 |
1.1.2 房企代收契税违规的依据 |
1.1.3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治理必要性 |
1.2 相关理论 |
1.2.1 税收遵从理论 |
1.2.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2 揭阳房企违规代收契税调查 |
2.1 揭阳房企违规代收契税情况调查问卷 |
2.1.1 调查问卷相关情况说明 |
2.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2.2 访谈结果及归纳 |
2.2.1 访谈情况说明 |
2.2.2 访谈结果分析 |
3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的影响及揭阳的治理实践 |
3.1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的影响 |
3.1.1 对购房者权益的影响 |
3.1.2 对税务部门的影响 |
3.1.3 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
3.1.4 对行政审批效率的影响 |
3.1.5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3.2 揭阳市房企违规代收契税治理实践 |
3.2.1 组织开展违规代收契税集中整治 |
3.2.2 加大委托代征监管力度 |
3.2.3 建立房地产税种一体化管理体系 |
3.2.4 加大契税政策宣传辅导力度 |
4 房企违规代收契税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房企契税遵从度有待提升 |
4.1.1 资金短缺加大房企税收遵从难度 |
4.1.2 房企自私性不遵从推高契税违法增量 |
4.2 契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2.1 契税税制设计与契税征管严重脱节 |
4.2.2 契税违法处罚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 |
4.3 违规代收契税监管力度不够 |
4.3.1 违规代收契税监管力量薄弱 |
4.3.2 违规代收契税风险防范不到位 |
4.4 契税纳税服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4.4.1 契税宣传辅导效果不佳 |
4.4.2 契税电子化办税有待加强 |
4.5 违规代收契税综合治理机制亟需建立 |
4.5.1 尚未形成契税协税护税合力 |
4.5.2 契税违法违规监督缺位 |
5 优化房企违规代收契税治理的对策 |
5.1 加大奖惩力度提升房企税收遵从 |
5.1.1 发挥守法激励提升房企税收遵从 |
5.1.2 加大契税违法惩戒减少房企自私性不遵从 |
5.2 完善法律法规堵塞违规代收契税漏洞 |
5.2.1 优化契税制度规范契税征管 |
5.2.2 健全征管法体系细化契税违法处罚标准 |
5.3 加强契税监管严防违规代收风险 |
5.3.1 强化契税征管和税收执法监督 |
5.3.2 推进分类分级管理严控契税违法风险 |
5.4 优化纳税服务增进契税办税便利 |
5.4.1 创新宣传辅导培育遵从文化 |
5.4.2 借力信息化手段加快电子办税进程 |
5.5 加快建立违规代收契税综合治理机制 |
5.5.1 加大房地产涉税信息共享 |
5.5.2 鼓励各方参与契税违法监督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揭阳市房产开发企业违规代收契税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关于揭阳市房产开发企业代收契税调查问卷的相关访谈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税务执法的涵义 |
2.1.2 税务执法风险的涵义 |
2.1.3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涵义 |
2.2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
2.2.1 推进依法治税工作 |
2.2.2 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
2.2.3 维护税务机关公信力 |
2.3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理论基础 |
2.3.1 依法治税理论 |
2.3.2 风险管理理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的现状 |
3.1.1 黄石市税务局概况 |
3.1.2 黄石市税务局防控措施 |
3.2 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3.2.1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效率较低 |
3.2.2 税务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 |
3.2.3 税务执法信息系统建设不力 |
3.2.4 税务文件规范性有待加强 |
3.3 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问题的成因 |
3.3.1 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
3.3.2 内控监管机制不完善 |
3.3.3 专业队伍建设不到位 |
3.3.4 信息科技化水平较低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实证分析 |
4.1 层次分析法简介及步骤 |
4.1.1 构建层次结构 |
4.1.2 构造判断矩阵 |
4.1.3 作一致性检验 |
4.2 税务执法风险防控模型的构建 |
4.2.1 税务执法风险识别 |
4.2.2 税务执法风险评估 |
4.2.3 税务执法风险应对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经验 |
5.1.1 美国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1.2 日本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1.3 澳大利亚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2 国内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的经验 |
5.2.1 上海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2.2 武汉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2.3 韶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经验 |
5.3 国内外税务执法风险防控对黄石市税务局的启示 |
5.3.1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
5.3.2 引进科技辅助平台 |
5.3.3 开展差异化业务培训 |
5.3.4 严格内外监督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水平的对策 |
6.1 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
6.1.1 优化风险防控流程 |
6.1.2 风险防控程序信息化 |
6.2 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
6.2.1 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
6.2.2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能力 |
6.3 规范税务执法程序 |
6.3.1 厘清税务工作流程 |
6.3.2 提升税务工作透明度 |
6.4 优化信息共享网络 |
6.4.1 完善内部协作机制 |
6.4.2 增进外部沟通协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税源管理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
2.1 税源管理相关概念和内涵 |
2.2 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3 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
3.1 经开区税务局概况 |
3.2 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基本情况 |
3.3 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状况 |
4 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问题与成因 |
4.1 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基于问卷调查和实例分析 |
4.2 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 |
5 加强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内部控制的建议 |
5.1 构建职责清单,夯实内控机制建设基础 |
5.2 打造团队平台,构建内控机制建设载体 |
5.3 加强流程管理,布设内控机制建设网络 |
5.4 培育内控文化,优化内控机制建设环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文章的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的定义 |
一、税务风险相关概念 |
二、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一、税务风险管理 |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流程 |
一、税务风险管理战略和目标设定 |
二、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
三、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
第二章 我国拟IPO企业审核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现行IPO审核在税务方面的政策法规 |
一、企业提供申报材料在税务方面的要求 |
二、发行条件在税务方面的要求 |
第二节 我国拟IPO企业审核情况分析 |
一、2010-2019 年我国拟IPO企业审核情况 |
二、2010-2019 年拟IPO企业未通过审核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IPO审核失败与税务风险的关系 |
一、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潜在税务风险 |
二、财务会计处理方面存在潜在税务风险 |
三、规范运行方面存在潜在税务风险 |
四、关联交易方面存在潜在税务风险 |
第四节 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一、提升拟IPO企业纳税合规性 |
二、提升拟IPO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
三、提升拟IPO企业IPO审核成功率 |
第三章 我国拟IPO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拟IPO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
一、2010-2019 年因税务因素导致IPO失败情况分析 |
二、我国拟IPO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
第二节 我国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海南橡胶案例分析 |
一、海南橡胶案例简述 |
二、海南橡胶税务风险 |
三、海南橡胶应对措施 |
第二节 千山药机案例分析 |
一、千山药机案例简述 |
二、千山药机税务风险及成因 |
三、千山药机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案例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完善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
一、增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
二、培养税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
第二节 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的科学流程 |
一、完善企业战略和目标设定 |
二、重视税务风险识别 |
三、加强企业税务风险控制 |
四、建立有效沟通传导机制 |
五、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反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欠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征管模式下常州市税务局欠税治理问题研究[D]. 胡逸.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纳税人需求导向的楚雄州税务局政务公开问题研究[D]. 杨大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 ——以富民县税务局为例[D]. 曾思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下的昆明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研究[D]. 杨艳茹.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跨区域稽查局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问题研究 ——以驻GZ稽查局为例[D]. 马文斐.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纳税人涉税信息治理的研究 ——基于社会共同治税的视阈[D]. 丛玖一.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房产开发企业违规代收契税治理优化研究 ——以揭阳市为例[D]. 刘中林.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8]湖北省黄石市税务局执法风险防控问题研究[D]. 皮静璇.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9]常州经开区税务局税源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蒋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拟IPO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 余柳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