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状缝合治疗全髌骨严重粉碎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陈松,谢庆云,刘金标,郑伟,廖冬发[1](2021)在《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现状分析》文中指出髌骨远端 1 / 4 的骨折为髌骨下极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 9.3%~22.4%[1],可使伸膝装置连续性遭到破坏,影响膝关节的功能 (图 1)。髌骨下极骨折为关节外骨折[2],治疗上有其特殊性,因此笔者在简要介绍髌骨下极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及骨折机制的基础上,检索相关文献,综述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分析目前治疗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一、髌骨下极解剖特点、受力特性及骨折机制髌骨下极骨质为松质骨,表面没有软骨
李广磊,刘平[2](2021)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述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髌骨骨折治疗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进行总结。结果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骨折后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髌骨切除,内固定方式包括环(捆)扎固定、张力带及其改良技术、张力带联合其他技术、螺钉(包括可吸收螺钉)固定、钢板以及髌骨复位固定器固定。各手术方式的适应证、优缺点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髌骨骨折有多种手术治疗方式,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需针对骨折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滕飞枭[3](2021)在《AO掌骨钢板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使用AO掌骨钢板技术治疗髌骨骨折,分析该技术在髌骨骨折中适应症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上的优势,为临床医师治疗髌骨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髌骨骨折病例,根据筛选标准,我院有12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AO掌骨钢板技术治疗,本组12例新鲜髌骨骨折病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30-72岁。受伤原因:摔伤9例、车祸伤3例。其中AO分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3例,C3型2例。病人均采用AO掌骨钢板技术的手术方式。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门诊随访时间为术后1月、3月、6月、12月术后跟踪随访,依次记录患肢、骨折愈合时间,测量双侧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出现情况。从骨折愈合情况、Lysholm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等方面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定,根据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进行优良率计算,术后12个月行内固定物取出术。结果:1.12位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患者均于3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达到全膝关节屈曲、伸展。2.12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健侧膝关节屈曲度为143.83±2.59,术后1个月患侧膝关节屈曲度93.67±2.19,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屈曲度112.17±2.25,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患侧膝关节屈曲度132.42±2.15,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患侧膝关节屈曲度142.75±2.22,P>0.05,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1个月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21.58±1.68,髌骨Bostman评分9.83±0.83;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52.92±1.78,髌骨Bostman评分13.92±1.24;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76.08±2.07,髌骨Bostman评分24.92±1.38;术后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96.92±1.38,髌骨Bostman评分28.58±1.00,两评分均成上升趋势。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优秀率100%;10例优秀,2例良好,优良率100%。4.术后所有患者在完整随访过程中无膝关节感染、膝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物刺激、低位髌骨、骨关节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1.AO掌骨钢板技术适用于髌骨AO分型中B、C型骨折。2.AO掌骨钢板技术能够减少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陈羽,俞仲翔,匡勇,王树强,蔡雨卫,房雷,徐盛明[4](2021)在《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8例:初始固定可靠》文中认为背景:髌骨下极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由于髌骨下极往往是粉碎性骨折,不能提供足够的把持力,因此髌骨骨折常用的技术并不适用,目前也没有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方法的金标准。目的:探讨双排锚钉技术在髌骨下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使用双排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系统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随访并进行关节功能评定;对比患者健侧和术后的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8个月,平均19.5个月;(2)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锚钉松动、膝前痛等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骨性愈合;(3)术后12个月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28.5±1.5)分,膝关节损伤及骨关节炎疗效评分(93.6±4.4)分,优良率为100%;(4)术后3个月起(3,6,12个月)患侧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均与健侧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5)说明双排锚钉技术可以为髌骨下极骨折提供很好的初始固定强度,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对软组织干扰少和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芦重尧[5](2021)在《一种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的探讨一种用于髌骨横行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相关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无病变防腐膝关节标本6具,将其随机分为2组(n=3),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摆锯横行截断标本髌骨,制造髌骨横行骨折模型,对照组采取传统AO张力带技术固定,实验组采取新型内固定方式固定,分别将两组所有标本置于自制的实验夹具上,并于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模拟膝关节0°至90°的运动轨迹,测定100次循环后所有标本的骨折位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过100次的循环模拟试验后测量,实验组所有标本的骨折端位移的平均数约为1.94,标准差约为0.12;对照组所有标本的骨折端位移的平均数为1.99,标准差约为0.08,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P0.61)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实验,此种对于髌骨横行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强度与传统AO张力带技术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前者能够满足对于坚强固定的要求。
彭龙海[6](2020)在《经骨隧道与锚钉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语:髌骨下极骨折由于远端骨折块小或呈粉碎性的固有弱点而导致有效固定骨折变得困难,针对髌骨下极骨折临床上可供使用的疗效确切的固定技术较少,且大部分都属于金属内固定物,使用金属内固定装置往往要二次手术取出植入物,硬质内固定材料相关的不适和皮肤刺激以及金属内固定物失败问题往往影响了其临床疗效、降低了患者以及临床医师对其的接受度,有关文献报道了应用缝合固定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以其特有的优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获得了认可,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有经骨隧道缝合(transosseous tunnel suture,TTS)和锚钉缝合(anchor suture,AS)两种常用技术,这两种技术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但目前并无有关文献对此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做过对比研究,两者谁更有优势目前还没有结论。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技术处理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希望能给临床实践带来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组接受治疗的35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其中14例采用TTS技术治疗,21例接受AS固定治疗。对年龄、性别、损伤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总费用进行汇总评估。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ostman和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相关数据,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加以对照分析。结果:TTS组和AS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2.6±9.7个月和18.7±5.9个月(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侧、住院时间、损伤方式和手术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AS组中,手术切口长度相对较小,手术时间较短,但住院费用较高(P<0.01)。两组间VAS、Bostman和Lysholm评分或ROM无显着性差异(P>0.05)。TTS组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只有一个AS组的病人出现了浅表的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方面,TTS和AS两种技术拥有相似的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这两种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都很低。TTS技术通过节省锚钉,具有明显成本效益的优点,而AS技术手术时间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手术创伤小。因此,TTS和AS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能为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个性化选择。
韩峰[7](2020)在《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探讨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3维结构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随机从中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供的31具人体标本中取出15具膝关节髌骨标本,随机数字分为A、B两组。将髌骨制成简单横断骨折模型,分别对模型行AO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A组6例)及倒品字3枚空心钉固定术(B组9例)。将内固定可靠的骨折模型固定于生物力学机后分别在伸直位及膝关节屈曲90度位置对股四头肌进行牵拉,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采用1/5Hz频率加载150±125N正弦力,分别记录髌骨骨折分离2mm及内固定失败时的循环次数及最后完成10000次循环试验停止,并将数据汇总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1000循环时,A组(N=6)骨折分离间隙为0.77±0.59mm,B组(N=9)骨折分离间隙为0.31±0.69mm,B组仍远小于A组(P=0.012,P<0.05),经过10000循环后A组均已失效,通过率0%,而B组固定方式仍然8例固定有效,骨折间分离间隙为0.69±0.42mm,通过率89%,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质(P=0.000,P<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三维固定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AO张力带克氏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在抗疲劳性实验及多次循环后骨折端稳定性方面明显好于张力带组。第二部分3枚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3维结构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在我院收住的,排除相关并发症的4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髌骨横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患者年龄平均为43.5岁(19-67岁),其中男性3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23例采用AO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23例采用改良经皮3枚空心螺钉固定法,术后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在术后1个月对两组的VSA评分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采用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标准对46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实验所取得的数据统计学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A组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B组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1个月的VSA评分比较A组为0.78±0.23,B组为1.27±0.34,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的Bostman评分比较,B组的Bostman评分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三维固定髌骨横行骨折与传统AO张力带克氏针进行比较,在术后疼痛及术后功能方面,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效果都明显好于张力带组。第三部分髌骨骨折后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11(KLF11)对髌股关节炎及骨关节炎(OA)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人软骨细胞,通过过度表达KLF11和使用OA诱导因子IL-1β,通过Western blot分析、RT-PCR、免疫细胞荧光染色、细胞活力测定、细胞内ROS测定、SOD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KLF11对髌骨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的影响。用p38 MAPK信号通路激动剂P79350研究KLF11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髌骨关节软骨组织和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表达KLF11,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Ⅱ型胶原和KLF11的表达逐渐减少。随着IL-1β刺激时间的延长,Ⅱ型胶原和KLF11的表达也逐渐减少,随着IL-1β的刺激,KLF11的表达降低,而KLF11的过度表达可减轻IL-1β对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KLF11的过度表达显着降低了 CHOP、ATF-6和GRP-78的表达,提示KLF11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内质网反应,而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减轻KLF11对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的抑制作用。结论:KLF11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和ERS。此外,KLF11还降低了 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而p38MAPK激动剂P79350则减弱了 KLF11的作用。这表明KLF11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李富文,黄小忠,唐会莲,刘政,黄成才,李俊达[8](2019)在《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治疗,根据末次随访时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13)min,术中出血量(150±24)mL,骨折愈合时间(8.9±1.3)周。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133±7)°,髌骨长度(43.9±2.0)mm;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28.4±1.6)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 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允许患者早期行负重功能锻炼等优势。
徐明[9](2019)在《复杂髌骨下极陈旧性骨折一例》文中指出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交通伤所致的髌骨骨折越发常见。大多数髌骨骨折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推广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变的常见。本文旨在通过一例复杂髌骨下极陈旧性骨折病例报道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高对现代髌骨骨折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的认识,重视合理处理髌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报道一例复杂髌骨下极陈旧性骨折的病例。通过pubmed检索相关文献,总结髌骨骨折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的临床要点。结果:1、影响髌骨骨折愈合的因素多种多样,大体分为病人的因素及治疗的因素两大类,综合患者因素合理的治疗会促进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反之则影响患者的康复;2、当出现并发症时早期诊断,明确原因,积极治疗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结论:1、复杂性的陈旧髌骨骨折术前应先行牵引治疗;2、治疗复杂陈旧性髌骨下极骨折,带线锚钉、线缆、空心螺钉联合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张力带固定。
韩峰,黎缝峰,芮永军[10](2017)在《髌骨骨折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髌骨骨折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无移位的伸膝装置完好的髌骨骨折可保守治疗,当伸膝装置破坏合并有关节内台阶大于3 mm,或者骨折分离大于4 mm的髌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张力带技术是治疗髌骨骨折最常用的技术,但不适用于粉碎性骨折等骨折类型。膝关节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多会残留一些症状。本文对髌骨骨折的认识过程及治疗方法进行纵向的梳理,希望能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二、网状缝合治疗全髌骨严重粉碎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状缝合治疗全髌骨严重粉碎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髌骨下极解剖特点、受力特性及骨折机制 |
二、治疗方法 |
1.髌骨下极切除髌韧带修复重建术: |
2.张力带内固定: |
3.独立垂直钢丝技术: |
4.篮网状钢板: |
5.聚髌器 (髌骨爪) 内固定: |
6.带线锚钉: |
(3)AO掌骨钢板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材料选择 |
1.1.3 诊断标准 |
1.1.4 分型标准 |
1.1.5 纳入标准 |
1.1.6 排除标准 |
1.2 围手术期 |
1.3 手术方法 |
1.3.1 骨折类型及其固定方法 |
1.4 术后功能锻炼 |
1.4.1 早期功能锻炼 |
1.4.2 中期功能锻炼 |
1.4.3 后期功能锻炼 |
1.5 观察指标 |
1.5.1 骨折愈合情况 |
1.5.2 膝关节功能评价 |
1.5.3 膝关节活动度评价 |
1.6 门诊随访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12 例患者的临床及术后结果 |
2.2 典型病例(详见附录A) |
第三章 讨论 |
一.髌骨的解剖及生物力学 |
二.髌骨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 |
三.AO掌骨锁定钢板+AO克氏针联合内固定优势 |
四.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髌骨骨折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典型病例 |
附录B 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 |
附录C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
附录D ROM膝关节活动度 |
(4)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8例:初始固定可靠(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1.4 材料 |
1.5 方法 |
1.5.1 手术方法 |
1.5.2 术后康复训练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1.6.1 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9] |
1.6.2膝关节损伤及骨关节炎疗效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10] |
1.6.3 膝关节活动度 |
1.6.4 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
2.2 试验流程图 |
2.3 预后情况及不良事件 |
2.4 术后功能评分 |
2.5 术后患者患侧及健侧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比较 |
2.6 典型病例 |
2.7 植入物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 |
3 讨论Discussion |
(5)一种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经骨隧道与锚钉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管理 |
2.3.1 术前准备 |
2.3.2 麻醉和相关准备 |
2.3.3 TTS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
2.3.4 AS技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
2.4 术后处理及康复 |
2.5 术后评估 |
2.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
前言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3枚空心加压螺钉微创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
前言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髌骨骨折后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髌骨骨折治疗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Krachow缝合法 |
3.2 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 |
3.3 术后早期康复锻炼 |
(9)复杂髌骨下极陈旧性骨折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病例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髌骨骨折诊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髌骨骨折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 |
1.1 非手术治疗 |
2 手术治疗 |
2.1 张力带固定 |
2.2 髌骨环扎术 |
2.3 接骨板内固定 |
2.4 镍钛聚髌器 |
2.5 单纯螺钉内固定 |
2.6 髌骨下极骨折的治疗 |
2.7 部分切除 |
2.8 微创和经皮固定技术 |
2.9 外固定 |
2.1 0 髌骨全切 |
2.1 1 开放骨折 |
3 并发症 |
4 康复 |
5 总结 |
四、网状缝合治疗全髌骨严重粉碎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现状分析[J]. 陈松,谢庆云,刘金标,郑伟,廖冬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1
- [2]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J]. 李广磊,刘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08)
- [3]AO掌骨钢板技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防治[D]. 滕飞枭. 延边大学, 2021
- [4]双排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8例:初始固定可靠[J]. 陈羽,俞仲翔,匡勇,王树强,蔡雨卫,房雷,徐盛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3)
- [5]一种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 芦重尧.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经骨隧道与锚钉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彭龙海. 南昌大学, 2020(08)
- [7]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分析及KLF11抑制髌股关节炎发生机制的研究[D]. 韩峰. 苏州大学, 2020(06)
- [8]Krachow缝合联合改良环扎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J]. 李富文,黄小忠,唐会莲,刘政,黄成才,李俊达.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06)
- [9]复杂髌骨下极陈旧性骨折一例[D]. 徐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髌骨骨折治疗进展[J]. 韩峰,黎缝峰,芮永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7(06)
标签:髌骨骨折论文;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论文; 骨折并发症论文; 骨折的症状论文; 骨折论文;